CN206587097U - 一种用于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缝合针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缝合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87097U
CN206587097U CN201621401150.4U CN201621401150U CN206587097U CN 206587097 U CN206587097 U CN 206587097U CN 201621401150 U CN201621401150 U CN 201621401150U CN 206587097 U CN206587097 U CN 2065870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hanging wire
wire groove
suture
intraocular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0115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毕燕龙
牛国桢
周祁
廖桂仪
陈冉冉
王桑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ongji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ongji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ongji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ongji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62140115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870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870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870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缝合针,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针尖部、针体及针柄,所述针尖部为具有一斜切面的针尖,在针尖部与针体之间靠近针尖端设有截面为T型的挂线槽;所述挂线槽包括前挂线槽、后挂线槽及槽口,槽口与针体的连接处为弧形;所述槽口的口径和宽度最窄处为10‑0号缝线直径的1.1‑1.3倍,在槽口的末端设有向挂线槽内隆起的凸缘。其优点表现在:本实用新型的缝合针可直接将手术缝线卡于针尖后的挂线槽,在挂线槽从眼内穿出时,引出并取下缝线,继而退出缝合针,使操作过程更加灵活、可控,同时尽量减少术中不必要的组织损伤,减轻术后炎症反应。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缝合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缝合针。
背景技术
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主要分为前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下列情况:(1)曾经历囊内白内障摘除术的单眼无晶状体眼,且不耐受角膜接触镜,而对侧眼视力尚好,为获得双眼单视者;(2)计划做囊外白内障摘除或超声乳化手术,术中发生后囊膜破裂甚至玻璃体脱出,已无条件植入后房或囊袋内人工晶状体者;(3)部分外伤性白内障摘除术后或自发吸收后,尚保留较好的视功能者。尽管无完整的后囊支持,或伴有前节结构紊乱,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缝合固定方式植入人工晶状体,获得有用视力;(4)更换人工晶状体。一种情况是原为前房型人工晶状体因不耐受而需要更换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者;另一种是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计算误差所致术后高度屈光不正。后者如无可靠的后囊膜支持,则可考虑做缝线固定术;(5)补充性缝合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有时可损伤悬韧带或赤道部后囊膜,术后出现人工晶状体偏心、移位、倾斜等情况,已明显影响视力或引起眩晕、不适等症状,可手术介入调整其位置,必要时以补充缝线固定的方法使其复位。该手术的方式有不做巩膜瓣的直接缝线固定法,做巩膜瓣由内向外缝线固定法和长针由内向外缝线固定法等。临床常用的缝合针为3/8弧度的带缝线圆针、角针等。由于术中需要将缝合针从一侧角巩缘后要求位置穿刺入眼至对侧,当针尖穿出后,还需要从针尖部将剩余针体从眼内引出。此过程中缝合针的持针器夹持部容易扭动,弯曲的针体穿过眼球时容易触及眼内组织,且进针、出针过程中针体很难保持特定位置与角度,给手术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且容易造成眼内组织损伤,引起并发症。
中国专利《人工晶体二次植入缝合针》,申请号01211885.0,公开号2467082,是一种人工晶体二次植入缝合针,其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缝针和缝合线(5)两部分,其缝针为3/8圆弧状,由针尖(1)、针体(2)、夹持部(3)和针尾(4)构成;缝合线(5)采用封闭式,一端与缝针的针尾(4)固定接合,其特征在于:缝合线(5)的尾端设有能在自由状态下可恢复的打结(5’);所述针体(2)上、下底面的两侧开有刃口,其横截面为梯形,针尾位置前的夹持部(3)的横截面为扁平状,并距针尾(4)端2mm;所述缝针长度为17-19mm,其针尖(1)的正面为铲形。中国专利《一种眼用缝合针》申请号200620080727.6,公开号2870791,是一种用于虹膜断离手术缝合的眼科用缝合针。缝合针在断离部位巩膜缘后要求位置穿刺入眼,缝合线挂在后挂线槽2中。在虹膜恢复器辅助下,用缝合针头4穿透断离的虹膜根部,用虹膜恢复器把线从后挂线槽2中挑出,缝合针自原路径退出;在与前一穿刺位置要求间隔距离处用缝合针穿刺入眼内,同样在虹膜恢复器协助下穿透虹膜根部;用虹膜恢复器辅助把缝合线挂在前挂线槽1中,自原路径退出缝合针,同时把缝合线带出,缝合线在眼外打结缝合完毕。然而现有技术中,关于本实用新型用于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缝合针,目前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缝合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缝合针,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针尖部(1)、针体(3)及针柄(4),所述针尖部(1)为具有一斜切面的针尖,在针尖部(1)与针体(3)之间靠近针尖端设有截面为T型的挂线槽(2),所述挂线槽(2)包括前挂线槽(21)、后挂线槽(22)及槽口(23);所述槽口(23)与针体(3)的连接处为弧形,槽口(23)的口径和宽度最窄处为10-0号缝线直径的1.1-1.3倍,槽口(23)的末端设有向挂线槽(2)内隆起的凸缘(24)。
进一步,所述针体(3)为实心圆杆状,其长度为17-19mm,直径为0.1-0.2mm。
进一步,所述针柄(4)为扁平结构,在针柄的表面设有滚花面。
进一步,所述针柄(4)的厚度为0.5mm,长为1cm,宽为1cm。
进一步,针柄(4)与针体(3)一体化无缝连接。
进一步,所述挂线槽(2)靠近针尖的一侧距离针尖部(1)尖端的距离为5mm。
进一步,所述前挂线槽(21)、后挂线槽(22)分别位于槽口(23)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凸缘(24)与挂线槽(2)底面之间的距离为10-0号缝线直径的1.1-1.3倍。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缝合针,可直接将手术缝线卡于针尖后的挂线槽,在挂线槽从眼内穿出时,引出并取下缝线,继而退出缝合针,使手术操作过程更加灵活、可控,同时尽量减少术中不必要的组织损伤,减轻术后炎症反应。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在针尖后端设计了双向挂线槽,只需针尖和挂线槽部穿过组织即可以正向、逆向将缝合线引至目的部位,避免了整个缝合针穿过组织造成的不必要损伤,且能随时将缝合线从卡线槽取出,使操作更加灵活。
2、本实用新型的缝合针为直针,避免了弧形针进入眼内后弯曲部分对眼内组织不必要的损伤。
3、本实用新型的针柄为扁平状,方便拇指和食指握持,使用过程中针的进行方向更稳定、可控且灵活,避免了持针器夹持缝合针的打滑现象。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缝合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中挂线槽2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3是现有技术中人工晶体二次植入缝合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针尖部
2.挂线槽
3.针体
4.针柄
21.前挂线槽
22.后挂线槽
23.槽口
24.凸缘。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用于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缝合针
请参见图1-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缝合针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挂线槽2的放大示意图。
一种用于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缝合针,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针尖部1、针体3及针柄4,所述针尖部1为具有一斜切面的针尖;所述针体3为实心圆杆状,其长度为17-19mm,直径为0.1-0.2mm;所述针柄4与针体3为一体化无缝连接,针柄4为扁平结构的手柄状,在针柄4的表面设有滚花面,针柄4的厚度为0.5mm,长为1cm,宽为1cm。
所述在针尖部1与针体3之间靠近针尖端设有截面为倒置T型的挂线槽2,所述挂线槽2包括前挂线槽21、后挂线槽22及槽口23,前挂线槽21、后挂线槽22分别位于槽口23的两侧,挂线槽2靠近针尖的一侧距离针尖部1尖端的距离为5mm。所述槽口23与针体3的连接处为弧形,槽口23的口径和宽度最窄处为10-0号缝线直径的1.1-1.3倍,,在槽口边缘末端设有朝向挂线槽2内地面隆起的凸缘24,凸缘24与挂线槽2底面之间的距离为10-0号缝线直径的1.1-1.3倍。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通过挂线槽2将缝线挂于前/后挂线槽(21/22)进行穿刺缝合。手术中,将缝合线挂至后挂线槽22,拇指和食指捏住针柄4部,使缝合针在角巩缘后要求位置穿刺入眼至对侧,当针尖1和挂线槽2从对侧出口露出时,将缝线取下留在眼外,拇指和食指捏住针柄4使缝合针沿原路退回;也可先将缝合针在角巩缘后要求位置穿刺入眼至对侧,当针尖1和挂线槽2从对侧出口露出时,将缝合线挂至前挂线槽21,拇指和食指捏住针柄4使缝合针原路退回,将缝合线拉至原进针口外。这样,避免了将整个缝针和缝线穿过眼球,使操作更加简便;直针和扁平针柄的设计也使缝合针的行进方向更加可控、灵活,且能避免缝合过程中不必要的组织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缝合针可在显微镜下进行精细操作;只需针尖和挂线槽部穿过组织即可以正向、逆向把缝合线引至目的部位,使手术操作更加简便;直针和扁平针柄的设计也使缝合针的行进方向更加可控、灵活,且能避免缝合过程中不必要的组织损伤,减轻术后炎症反应,提升手术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针体为直针,减少了弯曲针体在术中对眼内组织的损伤;在针尖后部设计挂线槽,可仅在针尖部和挂线槽部穿出组织的情况下将缝线引出或引入,使操作更加简便,组织损伤减轻;针尾部加上了方便握持的针柄,避免持针器夹持针尾时针体滑动,且使操作更加灵活。
(3)本实用新型明确了针体的参数,便于在显微镜下进行精细的操作以缝合固定人工晶状体;创新了挂线槽的结构,使缝线不易从挂线槽脱出,且能减轻组织损伤;且将针柄设计为扁平状,方便拇指和食指牢固地握持,进针方向更稳定,操作也更灵活。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用于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缝合针,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针尖部(1)、针体(3)及针柄(4),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尖部(1)为具有一斜切面的针尖,在针尖部(1)与针体(3)之间靠近针尖端设有截面为T型的挂线槽(2),所述挂线槽(2)包括前挂线槽(21)、后挂线槽(22)及槽口(23);所述槽口(23)与针体(3)的连接处为弧形,槽口(23)的口径和宽度最窄处为10-0号缝线直径的1.1-1.3倍,槽口(23)的末端设有向挂线槽(2)内隆起的凸缘(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缝合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3)为实心圆杆状,其长度为17-19mm,直径为0.1-0.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缝合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柄(4)为扁平结构,在针柄的表面设有滚花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缝合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柄(4)的厚度为0.5mm,长为1cm,宽为1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缝合针,其特征在于,针柄(4)与针体(3)一体化无缝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缝合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线槽(2)靠近针尖的一侧距离针尖部(1)尖端的距离为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缝合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挂线槽(21)、后挂线槽(22)分别位于槽口(23)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缝合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24)与挂线槽(2)底面之间的距离为10-0号缝线直径的1.1-1.3倍。
CN201621401150.4U 2016-12-20 2016-12-20 一种用于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缝合针 Active CN2065870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01150.4U CN206587097U (zh) 2016-12-20 2016-12-20 一种用于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缝合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01150.4U CN206587097U (zh) 2016-12-20 2016-12-20 一种用于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缝合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87097U true CN206587097U (zh) 2017-10-27

Family

ID=60131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01150.4U Active CN206587097U (zh) 2016-12-20 2016-12-20 一种用于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缝合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870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24828A (zh) * 2018-09-05 2019-01-04 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有限公司 巩膜固定型人工晶体及其对准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24828A (zh) * 2018-09-05 2019-01-04 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有限公司 巩膜固定型人工晶体及其对准方法
CN109124828B (zh) * 2018-09-05 2024-04-23 厦门眼科中心有限公司 巩膜固定型人工晶体及其对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58017B (zh) 用于利用身体用线来进行缝合或插入的工具
CN209347319U (zh) 巩膜固定型人工晶体
CN106214200B (zh) 一种适用于腹腔镜下儿童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的装置
CN206587097U (zh) 一种用于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缝合针
CN205094680U (zh) 一种适用于微创巩膜层间固定术的人工晶体
CN210138241U (zh) 巩膜层间固定人工晶体悬吊术用晶体袢引导针
Szurman et al. A new small-incision technique for injector implantation of transsclerally sutured foldable lenses
RU2475211C1 (ru) Интраокулярная линза
JPWO2009050890A1 (ja) そけいヘルニア治療用パッチ
CN103271750B (zh) 疝囊颈高位结扎手术器械和手术方法
CN109124828B (zh) 巩膜固定型人工晶体及其对准方法
CN203662941U (zh) 一种预置缝线可折叠大光学面非球面悬吊式人工晶状体
CN208838248U (zh) 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的导入头以及植入装置
CN206315191U (zh) 人工晶体巩膜层间固定术用牵引套管结构
RU2665182C1 (ru) Способ имплантации и шовной фиксации S-образной интраокулярной линзы к радужке
JP2007283063A (ja) 縫合針
CN215503728U (zh) 一种单孔囊袋拉钩装置
US20140316520A1 (en) Support segment for ocular structures
US8273121B2 (en) Process of use of a device for cornea transplantation
CN206303999U (zh) 带囊袋的人工虹膜
CN201727639U (zh) 虹膜根部离断缝合针
RU44048U1 (ru) Модификация капсульного кольца
CN212788856U (zh) 一种眼科手术用缝合针
CN110368186A (zh) 一种用于眼内缝合的引导针及其套件
CN215503727U (zh) 一种双孔囊袋拉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