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71014U - 密肋模盒楼层板 - Google Patents

密肋模盒楼层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71014U
CN206571014U CN201621093551.8U CN201621093551U CN206571014U CN 206571014 U CN206571014 U CN 206571014U CN 201621093551 U CN201621093551 U CN 201621093551U CN 206571014 U CN206571014 U CN 2065710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main body
bag main
bar
diaphragm caps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9355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其明
符如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erospac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erospac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erospac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Aerospac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9355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710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710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710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肋模盒楼层板,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包括密肋梁、支撑杆和多个空腹单元,每个空腹单元内填充有混凝土层、钢筋架以及芯模,芯模包括气囊主体以及多个弹性支撑件,多个弹性支撑件设置在气囊内;气囊主体安装在钢筋架上,钢筋架以及气囊主体均位于混凝土层内;密肋梁的内侧分别设置有安装孔,支撑杆包括第一杆部以及第二杆部,第一杆部与第二杆部插装连接,且第一杆部与第二杆部沿支撑杆的长度方向相对滑动,支撑杆两端位于两个安装孔内。在进行密肋模盒板浇筑时,混凝土与气囊主体接触,气囊主体内充满了气体,气囊主体能够在混凝土的压力作用下发生一定的形变,不易被混凝土破坏,密肋模盒楼层板的重量更轻。

Description

密肋模盒楼层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密肋模盒楼层板。
背景技术
在多、高层建筑结构中,目前常用的楼(屋)盖结构有梁板式、密肋式无梁楼盖、预应力平板结构、非预应力平板结构。梁板式楼盖结构在一般情况下,框架梁截面高度需要跨度的1/10~1/12,因而结构占用空间较大,不便于建筑物内的管线布置,当建筑室内需吊顶时,又将占用室内空间。为满足室内空间要求,必须在结构上增加层高,当层高受限制时,只能采用不大于柱宽的宽扁梁来满足刚度要求,此时钢筋用量将增加25%~40%左右,混凝土用量将增加50%;对于密肋式楼盖结构,建筑管线布置后仍需吊顶处理,对建筑层高的降低不显著,且钢筋混凝土量比梁板式楼盖还要多;无梁楼盖跨度一般在6米左右,为提高板柱结构抗水平力性能和防止板的冲切破坏,则需在板柱结合处设柱帽,因而建筑设备管线处理仍需吊顶,与密肋式相比,钢材用量增加70%,混凝土用量增加50%。预应力平板需要施加预应力的机具,张拉预应力钢筋时,需要采取措施消除楼板压缩变形的障碍,施工难度大。
目前,由于密肋模盒板存在着自重低、节约材料等优点,在建筑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现有技术中,在制作密肋模盒板时,一般都必须将制作密肋模盒板用的内腔模板进行脱模,因而大多要采用二次浇注的工艺, 这不仅费时费工,而且还不能进行现浇,只能预制。为解决这一问题,在现有技术中提出了采用空心薄壁筒模板埋置于密肋模盒板的钢筋骨架中,然后将其连同钢筋骨架一次浇注成型,使其空心薄壁筒模板成为密肋模盒板的内腔,这种技术方案,虽然具有施工简单和能够进行现场浇注施工的优点,但是在浇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空心薄壁筒模板的硬度高,与混凝土接触过程中易在混凝土的冲击力作用下出现破裂或孔洞,则混凝土就很容易填满空心薄壁筒模板的内腔,从而失去了制作密肋模盒板的意义。为解决这一问题,一般都要求采用强度较高的材料制作空心薄壁筒模板,但这又产生了制作成本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肋模盒楼层板,以改善传统的密肋模盒板在施工过程中空心壁筒模板不易发生形变导致在浇筑过程中易破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肋模盒楼层板,包括密肋梁以及支撑杆,多根所述密肋梁纵横交错形成具有多个空腹单元的框架结构,每个所述空腹单元内填充有混凝土层、钢筋架以及芯模,其中:
所述芯模包括气囊主体以及多个弹性支撑件,多个所述弹性支撑件设置在所述气囊内,所述气囊主体内设置有多个安装柱,每个所述弹性支撑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凹陷部,同一所述弹性支撑件的两个所述凹陷部分别套设在对应的所述安装柱外,且所述弹性支撑件与所述安装柱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弹性支撑件平行设置;所述气囊主体安装在所述钢筋架上,所述 钢筋架以及所述气囊主体均位于所述混凝土层内;同一所述空腹单元的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密肋梁的内侧分别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杆部以及第二杆部,所述第一杆部与所述第二杆部插装连接,且所述第一杆部与所述第二杆部沿所述支撑杆的长度方向相对滑动,所述第一杆部的远离所述第二杆部的一端插装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第二杆部远离所述第一杆部的一端插装在所述安装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钢筋架包括两层承重钢筋架以及一层固定钢筋架,每层所述承重钢筋架包括多根第一钢筋以及多根第二钢筋,多根第一钢筋平行设置,多根第二钢筋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钢筋和所述第二钢筋呈角度设置且于交叉位置处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钢筋架位于两层所述承重钢筋层之间,用于固定所述气囊主体。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钢筋架包括钢筋环以及连接杆,所述钢筋环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钢筋环平行设置,且多个所述钢筋环的中线共线,相邻的所述钢筋环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连接杆平行设置,多根所述钢筋环位于两根所述连接杆之间,且分别于两根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钢筋架还包括环状的卸力板,每个所述钢筋环上安装有所述卸力板,所述卸力板位于对应的所述钢筋环围成的空间内,且所述卸力板的轴心线与所述钢筋环的轴心线共线,所述卸力板的沿其轴心线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钢筋环的直径。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气囊主体内充满气体后,所述气 囊主体呈多边形、圆柱形、等腰梯形或者椭圆形中的其中一种形状。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芯模还包括外层保护套,所述外层保护套设置有容纳腔,所述气囊主体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控制阀组件伸出所述外层保护套。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阀组件包括气嘴、气管以及闭气装置,所述气嘴安装在所述开口处,所述气管安装于所述气嘴,所述气管通过所述气嘴连通所述容纳腔,所述闭气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气管的连通和阻断;所述气嘴或者所述气管伸出所述外层保护套。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闭气装置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所述闭气装置内设置有卡紧孔,所述软管弯折后可卡紧在所述卡紧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卡紧孔的孔壁设置为弹性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空腹夹层,其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制造加工,制造与安装成本低,施工成本低,同时,在进行密肋模盒板浇筑时,混凝土与气囊主体接触,气囊主体内充满了气体,气囊主体能够在混凝土的压力作用下发生一定的形变,不易被混凝土破坏,密肋模盒板的重量更轻,适合推广使用。具体如下:
本实施例提供的密肋模盒楼层板,包括密肋梁,密肋梁有多根,多根密肋梁纵横交错设置,为了具有多个空腹单元的框架结构,在每个空腹单元内设置混凝土层、钢筋架以及芯模,进而完成密肋模盒楼层板的施工。密肋模盒楼层板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先浇筑密肋梁,在搭建密肋梁浇筑 模板时,将整个密肋模盒楼层板的钢筋架体搭建完成,便于浇筑固定。密肋梁浇筑完成后,形成了多个空腹单元,每个空腹单元内浇筑混凝土层,浇筑前,将芯模安装在钢筋架上,为了便于浇筑模板的搭建,在每个空腹单元内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的长度可以调节,使用时灵活多变,可以重复使用,节省了资源。每个空腹单元内都安装有芯模,芯模包括有气囊主体、弹性支撑件以及控制阀组件,先将气囊主体内充满气体,气体的重量轻,不会增加太多的重力,气囊主体充满后,将控制阀组件关闭,气体不会从充气孔溢出,便于浇筑。浇筑时,混凝土作用在气囊主体内,气囊主体发生形变,不易被挤破,同时,气囊主体内设置有弹性支撑件,也起到了支撑作用,保证气囊主体不易因变形过大而被挤破,浇筑安全可靠。浇筑完成后,空腹单元内形成了空腔,减轻了整体的重量,节省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密肋模盒楼层板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芯模与钢筋架的安装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芯模与钢筋环的连接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芯模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囊主体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囊主体与弹性支撑柱的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密肋梁与支撑杆的连接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杆的结构图。
图中:
密肋梁100,安装孔110,
空腹单元200,混凝土层210,钢筋架220,承重钢筋架221,固定钢筋架222,钢筋环2221,连接杆2222,卸力板2223,芯模230,气囊主体231,充气孔2311,安装柱2312,控制阀组件232,气嘴2321,气管2322,闭气装置2323,弹性支撑件233,外层保护套234,
支撑杆300,第一杆部310,第二杆部320,调节槽321。
具体实施方式
在现有技术中提出了采用空心薄壁筒模板埋置于密肋模盒板的钢筋骨架中,然后将其连同钢筋骨架一次浇注成型,使其空心薄壁筒模板成为密肋模盒板的内腔,这种技术方案,虽然具有施工简单和能够进行现场浇注施工的优点,但是在浇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空心薄壁筒模板的硬度高,与混凝土接触过程中易在混凝土的冲击力作用下出现破裂或孔洞,则混凝土就很容易填满空心薄壁筒模板的内腔,从而失去了制作密肋模盒板的意义。为解决这一问题,一般都要求采用强度较高的材料制作空心薄壁筒模板,但这又产生了制作成本高的问题。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者设计了一种密肋模盒楼层板,通过在密肋模盒楼层板内设置气囊主体,气囊主体浇筑前充满气体,浇筑过程中,气囊主体能够发生一定的形变,进而保证气囊主体不易损坏,使用安全可靠,同时,浇筑完成后,楼板的重量轻,使用安全可靠,节省了制造成本。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制空腹楼板,包括密肋梁100,密肋梁100设置有多根,多根密肋梁100纵横交错设置围成的用于混凝土浇筑的多个空腹单元200。
请参阅图1和图2,每个空腹单元200内设置有混凝土层210、钢筋架220以及芯模230。
空腹单元200的形状按需设置,一般设置为矩形状,便于施工,即密肋梁100浇筑完成后,密肋梁100相互垂直设置,围成了多个矩形状的空腹单元200。
空腹单元200形成后,需要对其进一步施工,需要在空腹单元200内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层210,进而形成密肋模盒板。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在空腹单元200内已经设置好了预埋的钢筋架220,钢筋架220与密肋梁100浇筑时的钢筋一起搭建,便于钢筋架220的固定。请参阅图7和图8,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需要在空腹单元200下方搭建模板组件,为 了便于模板组件的支撑,在相对的两根密肋梁100的内侧分别设置安装孔110,位于相对的两根密肋梁100上的两个安装孔110为一组,一组安装孔110用于插装一根支撑杆300,支撑杆300为伸缩结构,支撑杆300包括第一杆部310以及第二杆部320,第一杆部310设置为螺杆,第二杆部320设置为套筒,套筒螺接在螺杆内,安装时,在套筒外设置调节槽321,便于利用扳手等工具转动套筒,进而改变第一杆部310和第二杆部320的长度,将支撑杆300插装在对应的安装孔110内,或者在模板拆卸过程中,转动套筒和螺杆,使其长度变短,将其取出,提高了重复利用率。为了便于调节第一杆部310和第二杆部320的长度,第一杆部310的端部设置有限位结构,一组安装孔110内包括一个限位安装孔110和一个调整安装孔110,第一杆部310插装在限位安装孔110内后,限位结构与限位安装孔110相配合限制第一杆部310相对于密肋梁100转动,套筒位于调整安装孔110内,转动套筒时,第一杆部310不会随着套筒同步转动,调节更加方便。进一步的,限位结构设置为横截面轮廓为多边形的柱状结构,对应的,限位安装孔110设置为多边形孔,例如,限位结构的横截面轮廓为正四边形,限位安装孔110为正四边形孔,与限位结构对应,配和紧密。
显然,第一杆部310和第二杆部320还可以采用卡接的方式活动连接,在此不进行一一列举。
请参阅图2,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将气囊主体231安装在钢筋架220内,钢筋架220包括两层承重钢筋架221以及一层固定钢筋架222,两层钢筋架220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中间用于放置气囊主体231,每层承重钢筋架221包括多根第一钢筋以及多根第二钢筋,多根第一钢筋平行设置,多根第二钢筋平行设置,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呈角度设置且于交叉位置处固定连接,可以采用焊接或者铁丝固定连接,施工方便灵活。第一 钢筋以及第二钢筋优选采用圆柱形钢筋,便于加工,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能够与混凝土更加紧密的接触,混凝土浇筑效果好,浇筑完成后不易出现空鼓的情况;固定钢筋架222位于两层承重钢筋层之间,用于固定气囊主体231。固定架与承重钢筋层采用焊接固定,结构牢固可靠。
进一步的,固定钢筋架222包括钢筋环2221、连接杆2222以及环状的卸力板2223,钢筋环2221设置有多个,多个钢筋环2221平行设置,且多个钢筋环2221的中线共线,相邻的钢筋环2221之间通过连接杆2222固定连接,气囊主体231位于多个钢筋环2221内,气囊主体231的位置固定,放置前,气囊主体231未充气,便于放置,放置好了,对气囊主体231进行充气,气囊主体231被气体撑开,填满了钢筋环2221围成的环状空间。为了保证气囊主体231与钢筋环2221接触位置不易因压强过大而损坏,在每个钢筋环2221上安装有卸力板2223,卸力板2223位于对应的钢筋环2221围成的空间内,且卸力板2223的轴心线与钢筋环2221的轴心线共线,卸力板2223的沿其轴心线方向的宽度大于钢筋环2221的直径,钢筋环2221是由钢筋制成的,将一根钢筋首尾连接形成了钢筋环2221,钢筋环2221的直径是指钢筋本身的直径。卸力板2223增大了气囊主体231与钢筋环2221的接触面积,受力更加平衡,不易损坏。
请参阅图4-图6,芯模230为减轻整体密肋模盒板的重要结构,芯模230包括软性的气囊主体231、外层保护套234以及控制阀组件232。芯模230主要应用于密肋模盒板的浇筑,能够减轻夹层板的重量,操作时方便、安全,能够重复利用,节省了施工成本。
气囊主体231为主要的构件,其能够储存流体,这里的流体可以是液体或者气体等物质,将流体充满在气囊主体231后,气囊主体231呈一定的形状,能够占用一定的空间。优选设置为气体,重量更轻,气囊主体231 便于变形。具体的,气囊主体231内部设置有密闭的空腔,在气囊主体231上还设置有充气孔2311,充气孔2311与该空腔相连通,设置密闭的空腔,将流体充满在气囊主体231后,流体不会从气囊主体231内溢出或者漏出,保证了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且密闭的空腔,在进行钢筋砼浇筑时,混凝土不能够渗透进去,保证了浇筑的安全性。同时,在气囊主体231上开设与该密闭的空腔连通的充气孔2311,便于从充气孔2311处充入流体,操作时方便快捷。需要向气囊主体231内充入流体时,与传统的轮胎打气类似,利用充气设备或者冲水设备和充气孔2311上连接的气管2322连接,然后进行充气、充水即可,直到流体能够充满整个气囊主体231的空腔,气囊主体231达到使用所需气压或者水压,使气囊主体231具有固定的形状,便于使用。
在实际加工过程中,气囊主体231的形状不是唯一的,能够按需进行调整,以便于满足不同的施工需求,即可以根据芯模230的载荷情况设计不同形状的气囊主体231。例如:气囊主体231可以是圆柱形,其内空腔充满流体后,气囊主体231呈圆柱形,能够预留出圆柱形的空腔;气囊主体231可以是正多边形,显然,正多边形的形状也有多种,可以是正四边形、正五边形等等,在此不一一举例,也可以不是正多边形,一般的多边形也可以进行加工;气囊主体231还可以是等腰梯形,即气囊主体231充满流体后,气囊主体231的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截面为等腰梯形,等腰梯形放置更加平稳,便于钢筋砼的浇筑,其位置不易移动;气囊主体231还可以是椭圆形,气囊主体231的空腔内充满流体(气体或者液体等)时,气囊主体231的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截面为椭圆形。
在进行钢筋砼浇筑时,将芯模230放置在预设的位置,在气囊主体231内充满流体,浇筑完成后,钢筋砼的具有芯模230的位置形成了与芯模230的形状相同的空间,减轻了整体重量,减少了浇筑材料的用量,节省了资 源。
气囊主体231能够发生变形,在充气完成后其具有一定的形状,能够在浇筑时承受混凝土的压力,保证在钢筋砼浇筑后形成一定形状的空间。气囊主体231未使用时为瘪的状态,便于存放和运输,便于现场搬运。同时,气囊主体231还具有一定的弹性,保证在浇筑时不易被刺破损坏,不易出现漏气的情况。
在实际加工时,气囊主体231采用高分子材料或者橡胶材料制成,高分子材料也称为聚合物材料,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体,再配有其他添加剂(助剂)所构成的材料,气囊主体231在充气过程中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浇筑时,不易被刺破损坏,造价低,便于使用。
请参阅图5-图6,气囊主体231充气后,进行混凝土浇筑,为了保证气囊主体231不易被损坏,在气囊主体231内安装有弹性支撑件233,弹性支撑件233设置有多个,多个平行设置,每个弹性支撑件233为弹簧,或者充气柱等。为了便于弹性支撑件233的安装,在气囊主体231内设置有安装柱2312,弹性支撑件23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凹陷部,凹陷部插装在多用的安装柱2312上,且弹性支撑件233与气囊主体231固定连接,优选采用胶水粘接,在安装柱2312上设置胶水层,凹陷部插装在安装柱2312后,通过胶水层固定连接,不需要设置多余的固定组件,简化了结构,减轻了重量。气囊主体231充气后,弹性支撑件233支撑在气囊主体231内,弹性支撑件233竖向设置,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作用在弹性支撑件233上,弹性支撑件233发生一定形变,且支撑在气囊主体231内,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保证气囊主体231不易损坏。
显然,为了进一步保证气囊主体231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该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在气囊主体231外包裹了一层外层保护套234,外层保 护套234具有保护气囊主体231的作用,能够防止气囊主体231直接与外界接触而被损坏的情况发生,气囊主体231的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外层保护套234优选采用布料制成,也可以采用其他无延展性耐磨软性材料制成,布料便于清洗,同时,其具有一定的抗破坏强度,不易被刺破、撕裂、磨损,使用寿命长,便于后续取出重复使用。
外层保护套234优选设置为,其内设置有容纳腔,即外层保护套234为具有密闭腔体的结构,能够将气囊主体231直接放置在外层保护套234的容纳腔内,便于气囊主体231的安装,优选设置为,在外层保护套234上设置开口,开口连通容纳腔,控制阀组件232通过开口伸出外层保护套234,由于气囊主体231未充气时为变瘪的状态,因此,气囊主体231安装更加方便。外层保护套234为独立的腔体结构,不会影响气囊主体231的充气,且外层保护套234使用过程中损坏后,便于进行更换,节省了制造成本。
在具体使用时,外层保护套234具有软性,其具体的结构根据气囊主体231进行相应设置,即气囊主体231为圆柱形时,外层保护套234同样为圆柱形,能够与气囊主体231很好的配合,外层保护套234不会出现褶皱等情况。气囊主体231充气后或者充满液体后,外层保护套234与气囊主体231同步变形,外层保护套234被气囊主体231撑开呈一定的形状,外层保护套234的内壁与气囊主体231的外壁相贴合,外层保护套234能够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即外层保护套234具有一定的张力,能够承受一定的外力。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打气或者充液体的设备为气囊主体231进行充气或者充液体,在气囊主体231上设置有充气孔2311,利用设备的出口端连接在充气孔2311处进行充气,由于气囊主体231没有固定的形态,因 此,不便于直接通过充气孔2311进行充气或者充液体。该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控制阀组件232包括气嘴2321、气管2322以及闭气装置2323。
控制阀组件232用于控制充气孔2311的连通或者阻断,即需要进行充气或者充液体时,控制阀组件232不起作用,能够利用充气孔2311向空腔内充气或者充液体。而当气体或者液体充满后,需要使气囊主体231保持一定的形状,便于混凝土的浇筑,因此,开启控制阀组件232,气体或者液体不能从充气孔2311处流出,使用安全可靠。
具体的,将气嘴2321安装在充气孔2311处,便于向气囊主体231内充气或者充液体,气嘴2321优选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且优选采用直角气嘴2321,便于加工制造,成本低,节省了加工成本。气嘴2321与气囊主体231采用一体成型的加工方式制成,密封性好,整体结构强度高,使用时,不易损坏。
气嘴2321安装在气囊主体231后,气管2322连接在气嘴2321上,气管2322通过气嘴2321连通空腔,便于从气管2322处打气,使用时,更加方便,效率高。气管2322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加工方便,造价低,节省了制造成本。气管2322优选设置为软管,在实际使用时,既便于放置和运输,同时,打气或者充液体时,其形状能够发生改变,使用更加方便可靠。气管2322和气嘴2321优选设置为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加工制成,密封性能好,不易漏气或者泄露液体,使用过程中更加安全可靠。由于气囊主体231外层包裹有外层保护套234,因此,实际安装时,气嘴2321或者气管2322伸出外层保护套234,便于使用,同时,在气嘴2321或者气管2322与外层保护套234相连接处密封处理,保证不易有混凝土进入到外层保护套234的容纳腔内。
在充气或者充液体完成后,需要对空腔进行密闭处理,保证空腔内的 气体或者液体不会溢出,该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将气管2322进行密闭,操作时更加方便快捷,且安全可靠。具体的,气管2322为软管,气管2322能够弯折,充气或者充液体完成后,将弯折的气管2322卡紧在闭气装置2323内,即弯折处位于闭气装置2323内,气管2322与弯折处阻断,空腔内的气体或者液体不会溢出。实际加工时,闭气装置2323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闭气装置2323的形状不唯一,可以在其内加工一个卡紧孔,气管2322弯折后卡紧在卡紧孔内即可,操作方便可靠。
上述实施方式的优选方案中,在卡紧孔内设置有卡紧件,将气管2322卡紧在卡紧孔后,卡紧件能够进一步将气管2322卡紧,保证使用过程中气管2322不易自动从闭气装置2323跑出,保证了使用的安全性。实际加工时,卡紧件设置为弹性壁,即卡紧孔的孔壁设置为弹性壁,具有一定的弹性,将气管2322弯折后卡紧在卡紧孔时,弹性壁发生形变,能够将气管2322卡得更紧,不易漏气。
本实施例提供的芯模230,采用了由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气囊主体231、由布料制成的外层保护套234、由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气嘴2321、由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气管2322、由高分子材料制成的闭气装置2323,较传统的PPE薄壁方箱芯模、石膏芯模、竹芯芯模、金属网架芯模结构重量更轻、强度更高、施工中不易破碎、造价低、方便现场搬运、安装和施工,可有效加快施工进度。同时芯模230根据荷载的需要可采用圆形、正多边形、等腰梯形、椭圆形,可进一步保证构件的整体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密肋模盒楼层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密肋梁以及支撑杆,多根所述密肋梁纵横交错形成具有多个空腹单元的框架结构,每个所述空腹单元内填充有混凝土层、钢筋架以及芯模,其中:
所述芯模包括气囊主体以及多个弹性支撑件,多个所述弹性支撑件设置在所述气囊内,所述气囊主体内设置有多个安装柱,每个所述弹性支撑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凹陷部,同一所述弹性支撑件的两个所述凹陷部分别套设在对应的所述安装柱外,且所述弹性支撑件与所述安装柱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弹性支撑件平行设置;所述气囊主体安装在所述钢筋架上,所述钢筋架以及所述气囊主体均位于所述混凝土层内;同一所述空腹单元的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密肋梁的内侧分别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杆部以及第二杆部,所述第一杆部与所述第二杆部插装连接,且所述第一杆部与所述第二杆部沿所述支撑杆的长度方向相对滑动,所述第一杆部的远离所述第二杆部的一端插装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第二杆部远离所述第一杆部的一端插装在所述安装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肋模盒楼层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架包括两层承重钢筋架以及一层固定钢筋架,每层所述承重钢筋架包括多根第一钢筋以及多根第二钢筋,多根第一钢筋平行设置,多根第二钢筋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钢筋和所述第二钢筋呈角度设置且于交叉位置处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钢筋架位于两层所述承重钢筋层之间,用于固定所述气囊主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肋模盒楼层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钢 筋架包括钢筋环以及连接杆,所述钢筋环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钢筋环平行设置,且多个所述钢筋环的中线共线,相邻的所述钢筋环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肋模盒楼层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连接杆平行设置,多根所述钢筋环位于两根所述连接杆之间,且分别于两根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者4所述的密肋模盒楼层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钢筋架还包括环状的卸力板,每个所述钢筋环上安装有所述卸力板,所述卸力板位于对应的所述钢筋环围成的空间内,且所述卸力板的轴心线与所述钢筋环的轴心线共线,所述卸力板的沿其轴心线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钢筋环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密肋模盒楼层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主体内充满气体后,所述气囊主体呈多边形、圆柱形、等腰梯形或者椭圆形中的其中一种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肋模盒楼层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模还包括外层保护套以及控制阀组件,所述外层保护套设置有开口和与所述开口连通的容纳腔,所述气囊主体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控制阀组件伸出所述外层保护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密肋模盒楼层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组件包括气嘴、气管以及闭气装置,所述气嘴安装在所述开口处,所述气管安装于所述气嘴,所述气管通过所述气嘴连通所述容纳腔,所述闭气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气管的连通和阻断;所述气嘴或者所述气管伸出所述外层 保护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密肋模盒楼层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闭气装置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所述闭气装置内设置有卡紧孔,所述气管弯折后可卡紧在所述卡紧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密肋模盒楼层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孔的孔壁设置为弹性壁。
CN201621093551.8U 2016-09-29 2016-09-29 密肋模盒楼层板 Active CN2065710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93551.8U CN206571014U (zh) 2016-09-29 2016-09-29 密肋模盒楼层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93551.8U CN206571014U (zh) 2016-09-29 2016-09-29 密肋模盒楼层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71014U true CN206571014U (zh) 2017-10-20

Family

ID=60063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93551.8U Active CN206571014U (zh) 2016-09-29 2016-09-29 密肋模盒楼层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710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36542A (zh) * 2022-03-04 2022-05-27 王广冲 一种用于钢混组合梁桥面板预制的整体式组合模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36542A (zh) * 2022-03-04 2022-05-27 王广冲 一种用于钢混组合梁桥面板预制的整体式组合模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88337B (zh) 带拉杆的大悬挑钢框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5908887A (zh) 用气囊芯模组件浇筑空心楼盖施工方法
CN105735113A (zh) 用于钢管混凝土桥梁的墩桩过渡连接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CN103993750B (zh) 一种工程用空心构件的加固方法
CN106284840A (zh) 一种二次浇注钢构架混凝土梁及其施工方法
CN109440634A (zh) 内模可取出的预制高强混凝土空心盖梁结构
CN206571014U (zh) 密肋模盒楼层板
CN109137720A (zh) 预制箱梁及施工方法
CN108035241A (zh) 一种装配式钢-混组合桥梁及其施工工艺
CN206376178U (zh) 一种钢混梁刚构拱桥
CN105756397B (zh) 一种用于建造混凝土窖体的气囊模具及其施工方法
CN102225581A (zh) 一种空心板梁芯模的伞形钢骨架支撑装置
CN209584813U (zh) 框架桥系统
CN206467580U (zh) 一种加固桥墩
CN109555314A (zh)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伸缩缝施工模板及其安装、拆卸方法
CN105971287B (zh) 反力墙竖向预应力施工方法
CN204935859U (zh) 一种公路桥梁空心梁板预制用橡胶充气芯模
CN203738974U (zh) 一种公路桥梁空心梁预制用橡胶充气芯模
CN104626341B (zh) 空心板内模及其组装和拆卸的方法
CN207436339U (zh) 双向空腔钢筋混凝土板以及其制作设备
CN205741868U (zh) 一种全钢管混凝土组合桥梁
CN208163928U (zh) 一种劲性柱的制作装置
CN205712644U (zh) 气囊芯模组件
CN209319986U (zh) 叠合柱可充气式内支撑装置及一次性浇筑叠合柱
CN208148139U (zh) 一种充气橡胶芯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