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39664U - 自动张紧轮 - Google Patents

自动张紧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39664U
CN206539664U CN201720183089.9U CN201720183089U CN206539664U CN 206539664 U CN206539664 U CN 206539664U CN 201720183089 U CN201720183089 U CN 201720183089U CN 206539664 U CN206539664 U CN 2065396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automatic tensioner
driving section
drive
ta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8308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健
康改欣
刘亚龙
许兆伟
王云飞
朱瑞廷
田虎强
陈伟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8308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396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396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396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张紧轮,包括壳体,定向滑动设于壳体上的张紧轮组件,其包括位于壳体外的具有转动设置的张紧轮的张紧部,以及位于壳体内的承装张紧部,承装部可带动张紧部滑行;设于壳体内承装部一侧的驱动组件,其包括固定于壳体上的驱动部,以及连接于驱动部的驱动端,并与承装部相抵接的传动部;设于壳体内的控制组件,其包括夹置于传动部和承装部之间的压力检测单元,以及与压力检测单元及驱动部相联接的控制单元;设于壳体内的弹性顶推部,弹性抵置于承装部和壳体之间,其具有对承装部向传动部一侧的弹性顶推。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张紧轮,可实现张紧力的自动精准调节,保证皮带在预设张紧力下工作;结构简单,布置紧凑。

Description

自动张紧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张紧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张紧轮。
背景技术
张紧轮为发动机轮系中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当传动带带轮的中心距不能调节时,通常采用张紧轮将皮带张紧,使皮带达到预定张紧力,以保证轮系正常工作。
现有技术中,张紧轮分为以下两种:
1、机械手动式张紧轮,即通过调整螺杆的长度,改变张紧轮的位置,以实现皮带的张紧。该结构中的张紧轮存在以下缺点:(1)装配过程中,皮带易脱落,给生产线操作造成不便。(2)对张紧力的调整不是实时的,皮带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张紧力下降,需手动调节张紧轮的位置。由于机舱轮系处空间狭小,操作不方便。
2、机械自动式张紧轮,即通过弹簧或其他弹性元件推动张紧轮,以达到张紧皮带的目的。为保证轮系在预设张紧力下工作,皮带张紧力较小时,弹性元件推动张紧轮向外移动,增加张紧力;皮带张紧力较大时,皮带推动张紧轮向内移动,减小张紧力。该种结构的张紧轮,应用弹性元件实现张紧力的自动调节,张紧力调节量不能精确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自动张紧轮,以实现对皮带张紧力自动调节且可对调节量进行精确控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自动张紧轮,包括:
壳体,
张紧轮组件,定向滑动的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张紧轮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外的具有转动设置的张紧轮的张紧部,以及位于所述壳体内的承装所述张紧部,并带动所述张紧部滑行的承装部;
驱动组件,于所述承装部的一侧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上的驱动部,以及连接于所述驱动部的驱动端,并与所述承装部相抵接的传动部;
控制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夹置于所述传动部和所述承装部之间的压力检测单元,以及与所述压力检测单元及所述驱动部相联接的控制单元;
弹性顶推部,设于所述壳体内,并弹性抵置于所述承装部和所述壳体之间,以具有对所述承装部向所述传动部一侧的弹性顶推。
进一步地,于所述壳体上设有贯穿所述壳体内外的滑槽,所述张紧部通过滑动穿设于所述滑槽内的销轴与所述承装部固连。
进一步地,在所述滑槽处设有对所述滑槽进行封挡,并随动于所述销轴布置的防尘罩。
进一步地,所述承装部包括滑动设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销轴固连的从动板,在所述从动板的至少一侧端面上设有与所述壳体滑动抵接的由塑料制成的滑板。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部为固连于所述壳体上的旋转动力输出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部为连接于所述旋转动力输出装置驱动端的偏心凸轮。
进一步地,所述偏心凸轮的型线由多段不同半径的圆弧平滑相接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检测单元为套设于所述偏心凸轮的外周侧,并夹置于所述传动部和所述承装部之间的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顶推部为相对于所述驱动组件,抵置在所述承装部的另一端和所述壳体之间的弹簧。
进一步地,在所述壳体上设有与外部构件相连接的安装孔。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张紧轮,压力检测单元可检测传动部与承装部之间的压力,而由控制单元控制驱动部带动传动部动作,改变承装部的位置,从而可改变张紧轮的位置,以保证皮带在预设张紧力下工作,张紧力可自动调节,且可精确控制调节量,使用方便;弹性顶推部的设置,可保证承装部在运动过程中与传动部无间隙贴合;整体结构简单,布置紧凑,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2)设置贯穿壳体内外的滑槽,便于张紧部的布置与安装。
(3)防尘罩的设置,可防止杂物从滑槽进入壳体内,使承装部滑动过程顺利无阻滞。
(4)设置滑板,可减小从动板滑动过程中的阻力。
(5)驱动部为旋转动力输出装置,占用空间小,方便调整张紧轮位置。
(6)传动部设置为偏心凸轮,结构简单。
(7)偏心凸轮由多段不同半径的圆弧组成,便于对张紧力进行调节。
(8)压力检测单元为套设于偏心凸轮外周侧的压力传感器,方便实时检测传动部与承装部之间的压力。
(9)弹性顶推部设为弹簧,结构简单。
(10)设置安装孔,方便本自动张紧轮与外部构件相连接。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自动张紧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自动张紧轮的未装配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未装配传动部和承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张紧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主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101-上壳体,1011-上安装孔,1012-上固定孔,1013-上滑槽,102-下壳体,1021-下安装孔,1022-下固定孔,1023-下滑槽,1024-端子安装孔,2-张紧部,201-张紧轮,202-销轴,3-从动板,301-第一过孔,4-滑板,401-第二过孔,402-凸台,5-防尘罩,501-第三过孔,6-偏心凸轮,601-通孔,7-压力传感器,8-弹簧,9-处理器,10-线束,11-电机,1101-线束端子,12-螺栓,13-主轴。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自动张紧轮,其主要包括壳体,张紧轮组件,驱动组件,控制组件和弹性顶推部,其中:张紧轮组件定向滑动的设于壳体上,其包括位于壳体外的具有转动设置的张紧轮的张紧部,以及位于壳体内的承装张紧部,承装部可带动张紧部滑行;驱动组件设于壳体内并位于承装部的一侧,其包括固定于壳体上的驱动部,以及连接于驱动部的驱动端,并与承装部相抵接的传动部;控制组件设于壳体内,其包括夹置于传动部和承装部之间的压力检测单元,以及与压力检测单元及驱动部相联接的控制单元;弹性顶推部设于壳体内,并弹性抵置于承装部和壳体之间,其具有对承装部向传动部一侧的弹性顶推。
本实施例的自动张紧轮,压力检测单元可检测传动部与承装部之间的压力,而由控制单元控制驱动部带动传动部动作,改变承装部的位置,从而可改变张紧轮的位置,以保证皮带在预设张紧力下工作,张紧力可自动调节,且可精确控制调节量,使用方便;弹性顶推部的设置,可保证承装部在运动过程中与传动部无间隙贴合;结构简单,布置紧凑,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基于以上设计思想,本实施例的自动张紧轮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所示,具体地,壳体1包括上下布置的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两部分,张紧轮201露于壳体1外部。以下结合图2至图4首先对壳体1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2为本实施例的自动张紧轮未装配上壳体101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上壳体101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未装配传动部和承装部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上壳体101具体为板状结构,其大致呈长方形,四角设有圆角,在上壳体101的左侧中部位置设有上安装孔1011,在上安装孔1011的上方和下方以及上壳体101的右侧上方和下方各设有一个上固定孔1012。在上壳体101右侧的两个上固定孔1012之间,设有沿上壳体10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上滑槽1013。
下壳体102的结构如图4所示,在下壳体102上设有形状和位置对应于上固定孔1012和上安装孔1011设置的下固定孔1022和下安装孔1021。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之间通过穿设上固定孔1012和下固定孔1022的螺栓12配合图中未示出的螺母,以形成两者之间相对位置的固定。上安装孔1011和下安装孔1021对应设置,构成壳体的安装孔,可方便本自动张紧轮与外部构件相连接。该结构中,上壳体101与下壳体102两者之间除了可采用螺栓形成固定连接,还可采用其他方式相连接,如卡接、粘接或焊接。
此外,在下壳体102上表面设有容纳腔,容纳腔的左侧大致呈正方形,右侧大致呈长方形,在容纳腔的底面形成有对应上滑槽1013形状和延伸方向设置的下滑槽1023,下滑槽1023和上滑槽1013组合构成贯穿壳体1内外设置的滑槽。此处,容纳腔的设置,可便于承装部与传动部的安装。另外,壳体1的侧壁上设有与前述的容纳腔连通设置的端子安装孔1024,以便于安装下述的线束端子11。
在容纳腔内中间位置设有从动板3,仍参照图2,从动板3具体为长方形的板状结构,在从动板3的中心部位设有第一过孔301,前述的张紧部2则安装于第一过孔301的位置。此外,在从动板3的下表面形成有图中未示出的两个凹槽。
在从动板3的下方设有滑板4,滑板4的结构如图5所示,其为与从动板3外形和尺寸一直的长方形板状结构,在滑板4的中心部位设有第二过孔401,在第二过孔401的两侧设有斜对角布置的两个凸台402,以可与凹槽配合有效防止滑板4与从动板3之间相对位置发生改变。安装时,滑板4与从动板3一同设于壳体1内的容纳腔中,与容纳腔的底面形成滑动抵接。为了减小张紧部2滑动时的阻力,滑板4材质优选为塑料。当然,滑板4材质除了可为塑料,其还可为其他材质。
以上结构中,从动板3与滑板4之间除了可采用凹槽与凸台402形成两者之间位置的固定,还可采用其他连接形式,如卡接、螺接或粘接;从动板3与滑板4两部分组合构成前述的承装部,此处,承装部除了可由从动板3和滑动板两部分构成,还可仅设置从动板3或在从动板3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滑板4。
图6示出了前述的张紧部2的具体结构,包括销轴202以及可绕销轴202转动设置的张紧轮201。该结构中,在销轴202的自由端设有图中未示出的螺纹,张紧部2安装时,销轴202依次穿过上滑槽1013、第一过孔301、第二过孔401和下滑槽1023,并配合图中未示出的螺母以形成张紧部2与承装部之间的固连,从而形成张紧部2于壳体1上的安装。
此外,在上滑槽1013处设有对滑槽进行封挡,并随动于销轴202布置的防尘罩5。防尘罩5的设置,可防止杂物由滑槽进入壳体1内,以免对张紧部2的滑动造成阻滞。安装时,防尘罩5设于上壳体101与从动板3之间。具体地,在防尘罩5的中心部位形成有第三过孔501,以方便张紧部2的安装。该结构中,除了可在上壳体101和从动板3之间设置防尘罩5,还可在滑板4与下壳体102之间也设置防尘罩5。
前述的驱动部为固连于壳体1上的旋转动力输出装置,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旋转动力输出装置包括电机11,以及与电机11连接的线束端子11。安装时,线束端子11安装于前述的端子安装孔1024中。此处,驱动部除了可为旋转动力输出装置,还可为直线动力输出装置。
在电机11的驱动端设置有插装于电机11内的主轴13,主轴13的结构如图8所示,其大致呈圆柱状,在外周面上设置有两个环状凸台。结合图2,在主轴13上连接有偏心凸轮6,具体地,于偏心凸轮6上形成有偏心设置的通孔601,以便偏心凸轮6套设于主轴13上。此外,偏心凸轮6的型线由多段不同半径的圆弧平滑相接构成,以便于调整承装部的位置。该结构中的偏心凸轮6即构成连接于旋转动力输出装置驱动端的传动部,在此,传动部除了可为偏心凸轮6,还可为驱动从动板3滑动的其他结构。
本实施例中,前述的压力检测单元为套设于偏心凸轮6的外周侧,并夹置于传动部和承装部之间的压力传感器7,可方便实时检测传动部与承装部之间的压力。压力传感器7的压力信号通过线束10传递给位于壳体1内的处理器9,处理器9将压力信号转化为驱动电机11驱动端转动的控制信号,从而可控制偏心凸轮6转动,进而带动从动板3运动以改变张紧轮201的位置。
相对于驱动组件,在承装部的另一端和壳体1之间设有弹簧8,弹簧8即构成抵制在承装部的前述的弹性顶推部,其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可保证承装部运动过程中,传动部与承装部之间始终无间隙贴合。该结构中,弹性顶推部除了可为弹簧8,还可为其他的弹性元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自动张紧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
张紧轮组件,定向滑动的设于所述壳体(1)上,所述张紧轮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壳体(1)外的具有转动设置的张紧轮(201)的张紧部(2),以及位于所述壳体(1)内的承装所述张紧部(2),并带动所述张紧部(2)滑行的承装部;
驱动组件,于所述承装部的一侧设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1)上的驱动部,以及连接于所述驱动部的驱动端,并与所述承装部相抵接的传动部;
控制组件,设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夹置于所述传动部和所述承装部之间的压力检测单元,以及与所述压力检测单元及所述驱动部相联接的控制单元;
弹性顶推部,设于所述壳体(1)内,并弹性抵置于所述承装部和所述壳体(1)之间,以具有对所述承装部向所述传动部一侧的弹性顶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张紧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壳体(1)上设有贯穿所述壳体(1)内外的滑槽,所述张紧部(2)通过滑动穿设于所述滑槽内的销轴(202)与所述承装部固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张紧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槽处设有对所述滑槽进行封挡,并随动于所述销轴(202)布置的防尘罩(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张紧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装部包括滑动设于所述壳体(1)内,并与所述销轴(202)固连的从动板(3),在所述从动板(3)的至少一侧端面上设有与所述壳体(1)滑动抵接的由塑料制成的滑板(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张紧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为固连于所述壳体(1)上的旋转动力输出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张紧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为连接于所述旋转动力输出装置驱动端的偏心凸轮(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张紧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凸轮(6)的型线由多段不同半径的圆弧平滑相接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张紧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检测单元为套设于所述偏心凸轮(6)的外周侧,并夹置于所述传动部和所述承装部之间的压力传感器(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张紧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顶推部为相对于所述驱动组件,抵置在所述承装部的另一端和所述壳体(1)之间的弹簧(8)。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张紧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1)上设有与外部构件相连接的安装孔。
CN201720183089.9U 2017-02-28 2017-02-28 自动张紧轮 Active CN2065396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83089.9U CN206539664U (zh) 2017-02-28 2017-02-28 自动张紧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83089.9U CN206539664U (zh) 2017-02-28 2017-02-28 自动张紧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39664U true CN206539664U (zh) 2017-10-03

Family

ID=59946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83089.9U Active CN206539664U (zh) 2017-02-28 2017-02-28 自动张紧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3966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96277A (zh) * 2021-02-05 2021-06-18 四川恩巨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适配器的电路板组装方法
CN113147937A (zh) * 2021-04-22 2021-07-23 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一种张紧机构及工程机械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96277A (zh) * 2021-02-05 2021-06-18 四川恩巨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适配器的电路板组装方法
CN112996277B (zh) * 2021-02-05 2023-08-15 四川恩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适配器的电路板组装方法
CN113147937A (zh) * 2021-04-22 2021-07-23 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一种张紧机构及工程机械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39664U (zh) 自动张紧轮
DE112013002854B4 (de) Fahrzeugantriebsvorrichtung
DE202014006507U1 (de) Elektrisches Kraftwerkzeug
CN102047509A (zh) 电连接结构
DE102020214483A1 (de) Drehmoment- und Winkelsensor
CN220480782U (zh) 螺丝拧紧防护工装、电机控制器及新能源汽车
CN111516980B (zh) 评标终端电源适配器专用收纳盒
DE10050367A1 (de) Halterungsaufbau für eine elektrische Einrichtung in einem tragbaren elektrischen Werkzeug
CN207808400U (zh) 载带尺寸在线检验装置
CN105386278B (zh) 家用电器的电机安装结构
CN210545521U (zh) 一种双轴撕碎机
DE102020213525A1 (de) Drehmoment- und Winkelsensorbaugruppe
CN208381227U (zh) 皮带紧张调节结构
CN212146359U (zh) 防螺钉丢失的工具箱装置
DE202007003081U1 (de) Tragbare elektrische Schleifvorrichtung
CN205766228U (zh) 一种新型旋转臂转结
CN218512857U (zh) 一种操纵杆
CN205854063U (zh) 电池压紧机构和车辆
CN205960849U (zh) 一种电机
CN209389833U (zh) 一种用于电机的三相线转接结构
CN210476541U (zh) 一种管件抛光机的电机传动结构
CN213541107U (zh) 一种安全型汽车外球笼
CN214367562U (zh) 一种不易损坏的带轮连接结构
CN209044302U (zh) 一种led生产用光刻装置
CN207064623U (zh) 一种蜗轮蜗杆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