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32238U - 水冷式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水冷式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32238U
CN206532238U CN201720227892.8U CN201720227892U CN206532238U CN 206532238 U CN206532238 U CN 206532238U CN 201720227892 U CN201720227892 U CN 201720227892U CN 206532238 U CN206532238 U CN 2065322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ower converter
cooled power
opening
plat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2789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禹澂
高禾睿
锺明宏
高振洲
陈宏明
叶宜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ustek Comput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Asustek Comput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ustek Computer Inc filed Critical Asustek Computer Inc
Priority to CN20172022789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322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322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322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冷式散热装置,包含流道组件与盖体。流道组件包含第一板体以及第二板体,第一板体设有入水口与出水口,第二板体设有流道,其中入水口与出水口分别连接于流道。盖体连接于第一板体,具有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分别对应于入水口与出水口,第一开口的外周缘环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开口的外周缘环设有第二凹槽。

Description

水冷式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散热装置,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水冷式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电脑在运作时,许多内部组件会产生大量热能,因此良好的散热系统是决定电脑运作效能以及可靠度的一大关键因素。在所有会发热的组件当中,一般以工作负荷最高的中央处理器(CPU)以及绘图芯片处理器(GPU)等二者的散热问题最为棘手。尤其当前各类电脑游戏的画面愈来愈细腻,电脑辅助绘图软件的功能也日趋强大,这类软件在运作时往往会让中央处理器以及绘图芯片处理器处于高负荷状态,同时也会导致大量的热能产生,这些热能若不能有效地散去,轻则导致中央处理器或绘图芯片处理器的效能下降,严重时更可能造成中央处理器或绘图芯片处理器的损坏或者使用寿命大幅降低。
传统散热方式大多是采用散热鳍片加上风扇所构成的强制气冷装置,然而处理器产生的热传导到散热鳍片后只能通过风扇产生的气流的方式来强制逸散,但受限于空气本身的热传导性质差,因此强制气冷本身仍有其极限。针对服务器、高画质3D游戏、电脑辅助绘图等工作负荷较高的工作环境,使用水冷式散热装置可让处理器的效能不会受限于散热能力。
水冷式散热装置固然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然而在封闭的机壳中,冷却水外泄不易被外界察觉,倘若有漏水现象发生,恐将导致机壳内的其它组件受损。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冷式散热装置,包含流道组件以及盖体。流道组件包含第一板体以及第二板体,该第一板体设有入水口与出水口,该第二板体设有流道,该入水口与该出水口分别连接于该流道。盖体连接于该第一板体,该盖体具有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该第一开口与该第二开口分别对应于该入水口与该出水口,该第一开口的外周缘环设有第一凹槽,该第二开口的外周缘环设有第二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水冷式散热装置,在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的同时,有效避免因漏水而导致周遭的电子组件发生故障。
关于本实用新型涉的具体实施方式及其它的优点与功效,将配合图式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水冷式散热装置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水冷式散热装置的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水冷式散热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水冷式散热装置移除盖体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4,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冷式散热装置的爆炸图、组合图、俯视图以及移除盖体后的俯视图,其绘出水冷式散热装置1,包含流道组件11以及盖体12。
流道组件11可区分为第一板体111与第二板体112,其中第一板体111具有第一表面111a,第二板体112具有第二表面112a,流道113设置于第二板体112且位于第一表面111a与第二表面112a之间。此外,流道组件11的第一板体111的第一表面111a开设有入水口1111与出水口1112,且入水口1111与出水口1112分别连通于流道113。盖体12设置于流道组件11的第一板体111的第一表面111a上,其具有第一开口121与第二开口122,第一开口121对应入水口1111,第二开口122对应出水口1112。
当本实用新型的水冷式散热装置1在使用时,先将冷却水流管路组装于盖体12的第一开口121以及第二开口122,当冷却水泵运转时,冷却水便会经由第一开口121送入流道组件11的入水口1111,流经流道113之后,再从流道组件11的出水口1112以及第二开口122离开水冷式散热装置1而回到冷却水泵,如此反复循环。
位于盖体12的第一开口121的外周缘环设有第一凹槽123,第二开口122的外周缘环设有第二凹槽124。由于外部的冷却水管衔接于盖体12的第一开口121与第二开口122而连通于流道组件11的入水口1111与出水口1112,通过在盖体12的第一开口121与第二开口122的周围分别设置第一凹槽123与第二凹槽124,当漏水情况发生时,漏出的水会先蓄积在第一凹槽123与第二凹槽124中,而不会流到水冷式散热装置1的周围,避免外漏的水滴落到周遭的电子组件上而造成电子组件故障。
在一实施例中,盖体12的第一凹槽123与第二凹槽124之间还可以通过第三凹槽125而相互连通,如图1所示。水冷式散热装置1还可以进一步设置漏液侦测器13,其恰可放置在由第一凹槽123、第二凹槽124与第三凹槽125所构成的空间中。
由于本实施例的第一凹槽123与第二凹槽124二者之间是通过第三凹槽125相互连通,因此无论漏水是发生在第一开口121(入水口1111)处或者是第二开口122处(出水口1112),均可以被漏液侦测器13所侦测,亦即漏液侦测器13的漏液侦测点131只要设置于第一凹槽处123或者第二凹槽124处即可。当然,为了更加确保漏液能更加实时与准确地被侦测,也可以在第一凹槽123与第二凹槽124中均设置有漏液侦测点131。
图中的漏液侦测器13的外观结构仅为例示,倘若第一凹槽123与第二凹槽124之间是彼此独立而没有通过第三凹槽125相互连通,则可以在第一凹槽123与第二凹槽124中各设置一个漏液侦测器,此时漏液侦测器的形状可以是呈环形而可放置于同样呈环形的第一凹槽123与第二凹槽124中。此外,漏液侦测器也并非一定要和第一凹槽123与第二凹槽124的形状相匹配,只要可以设置于第一凹槽123与第二凹槽124中即可。
在一实施例中,水冷式散热装置1还包含导热组件14,且流道组件11的第一板体111的第一表面111a在靠近边缘处还开设有连通于流道113的第一穿孔111b。导热组件14包含密封片141与延伸部142,密封片141设置于第一表面111a且密封第一穿孔111b(例如可在密封片141与第一穿孔111b之间设置O型环)。
本实施例的导热组件14的材质可以是金属,例如铜、铝、铜合金或铝合金等具有高导热系数的材质。导热组件14的延伸部142包含第一部份142a与第二部分142b,其中第一部分142a连接于密封片141的表面,第二部分142b则延伸出流道组件11的外周缘,而可以与位于水冷式散热装置1周边的电子组件进行热接触。
举例来说,位于水冷式散热装置1周边的电子组件可以是扩充模块,此时延伸部142的第二部分142b可以设计成长条状而可以与同样呈长条状的扩充模块相接触。如此一来,扩充模块工作时所产生的热可经由延伸部142的第二部分142b传导至第一部份142a再进一步传导至密封片141。由于密封片141和连通于流道113的第一穿孔111b相接触,因此可以和冷却水进行热交换,进而将扩充模块所产生的热通过冷却水的循环而带走,达到对扩充模块散热的功效。因此,密封片141除了提供密封功能,也可以作为散热鳍片,而提供散热功能。其中,扩充模块可为一般内存模块或M.2储存装置,本申请不以此为限。
延伸部142的第二部分142b的形状并非一定要是呈长条状,主要取决于位于水冷式散热装置1周边的电子组件上的发热部位的分布(通常是芯片位置的分布)。以前述内存模块为例,倘若内存模块上的内存芯片的分布并非呈长条状而是呈正方形,则延伸部142的第二部分142b的形状便不需设计成长条状,而是必须设计成能完整贴靠内存模块上的内存芯片的形状与尺寸。
在一实施例中,水冷式散热装置1还包含散热鳍片15,且流道组件11的第二板体112的第二表面112a开设有连通于流道113的第二穿孔112b。散热鳍片15设置于第二表面112a且密封第二穿孔112b,且散热鳍片15的表面15a设置有鳍片部151,鳍片部151延伸入流道113中而可以直接和冷却水接触。散热鳍片15的另一表面15b用以直接或间接和发热电子组件做热接触,因此发热电子组件所发出的热会传导至鳍片部151。由于鳍片部151有大量表面积与冷却水直接接触,因此通过冷却水的循环便可将发热电子组件所发出的热带走。
在一实施例中,水冷式散热装置1包含灯光模块16,设置于流道组件11的第一板体111的第一表面111a,盖体12本身可以是透明材质,因此灯光模块16所发出的光线可以穿过盖体12。水冷式散热装置1还可以包含温度侦测器17,用以侦测冷却水的温度。
如图1所示,温度侦测器17共有两个,分别设置于第一开口121与第二开口122的外周缘,当然,也可以选择性地只将一个温度侦测器17设置在第一开口121或第二开口122的外周缘。水冷式散热装置1还可以包含水流侦测器18,设置于流道113中,用来侦测冷却水的流速高低。
如图1所示,水流侦测器18本身具有叶片结构,当冷却水在流动时会带动叶片结构旋转,通过感测叶片结构旋转时的转速便可得知水流的流速。此外,灯光模块16本身除了可以发光外,也可以通过控制电路19的控制,使其能够随着冷却水的流速快慢或者温度高低而呈现不同的颜色变化,除了让使用者可以根据颜色来判断冷却水的流速与温度,也可以提供较佳的使用者体验。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上述的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须视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水冷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流道组件,包含第一板体以及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设有入水口与出水口,所述第二板体设有流道,所述入水口与所述出水口分别连接于所述流道;以及
盖体,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盖体具有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分别对应于所述入水口与所述出水口,所述第一开口的外周缘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开口的外周缘环设有第二凹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式散热装置还包含漏液侦测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或所述第二凹槽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冷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相互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式散热装置还包含导热组件,所述第一板体设有连通于所述流道的第一穿孔,所述导热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穿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冷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组件包含密封片与延伸部,所述密封片密封所述第一穿孔,所述延伸部连接于所述密封片且延伸出所述流道组件的外周缘。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冷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包含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份连接于所述密封片,所述第二部分延伸出所述流道组件的外周缘。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式散热装置还包含散热鳍片,所述第二板体设有连通于所述流道的第二穿孔,所述散热鳍片设置于所述第二穿孔,且所述散热鳍片延伸入所述流道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式散热装置还包含灯光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式散热装置还包含温度侦测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或所述第二开口的外周缘。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式散热装置还包含水流侦测器,设置于所述流道中。
CN201720227892.8U 2017-03-10 2017-03-10 水冷式散热装置 Active CN2065322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27892.8U CN206532238U (zh) 2017-03-10 2017-03-10 水冷式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27892.8U CN206532238U (zh) 2017-03-10 2017-03-10 水冷式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32238U true CN206532238U (zh) 2017-09-29

Family

ID=59915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27892.8U Active CN206532238U (zh) 2017-03-10 2017-03-10 水冷式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3223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03950A (zh) * 2018-10-29 2020-05-05 可赛尔内存股份有限公司 模组化计算机冷却泵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03950A (zh) * 2018-10-29 2020-05-05 可赛尔内存股份有限公司 模组化计算机冷却泵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098911A1 (zh) 一种部分浸没式液冷服务器冷却系统
TWI663903B (zh) 熱電致冷模組與包含熱電致冷模組的散熱裝置
WO2022083159A1 (zh) 一种实现高效散热的pc主机机箱
WO2012159395A1 (zh) 一种用于冷却电子设备的密封水冷方法和设备
CN108153401A (zh) 一种计算机服务器散热装置
CN206532238U (zh) 水冷式散热装置
CN206639147U (zh) 一种散热器
CN203761746U (zh) 一种监控相机的散热结构
CN203444409U (zh) 散热器
CN210405488U (zh) 一种散热性良好的工业摄像机
CN205983374U (zh) 一种计算机高效水冷散热装置
CN212256243U (zh) 一种计算机cpu散热器
CN206684659U (zh) 一种计算机高效散热板
TWM454562U (zh) 液冷式散熱模組
JP2007004765A (ja) 液冷式コンピュータ装置
CN1641529A (zh) 壁流水冷式散热模块
CN211982303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8888751U (zh) 显卡全覆盖水冷散热器
CN209248447U (zh) 一种计算机水冷散热装置
CN207476101U (zh) 一种集水冷和风冷于一体的散热器
TWM542803U (zh) 水冷式散熱裝置
CN209674275U (zh) 一种用于建筑工地管理的防尘型计算机
CN104349648A (zh) 复合式散热组件
CN208188773U (zh) 一种电脑机箱水冷散热器
CN207394789U (zh) 一种大功率led灯外壳散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