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30661U - 一种同步对称移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同步对称移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30661U
CN206530661U CN201720230295.0U CN201720230295U CN206530661U CN 206530661 U CN206530661 U CN 206530661U CN 201720230295 U CN201720230295 U CN 201720230295U CN 206530661 U CN206530661 U CN 2065306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ck
movable plate
travel mechanism
transmission mechanism
rai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3029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ngchuang Technology Electronics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ING CHUANG TECH &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ING CHUANG TECH &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ING CHUANG TECH &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23029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306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306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306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同步对称移动机构,包括在底座上转动的齿轮、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动力机构和带动第一移动板的第一传动机构以及带动第二移动板的第二传动机构,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条和第一导向杆,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二齿条和第二导向杆。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和齿轮具有相同的模数,确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向直线运动中心点不会偏移,同时使得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相向的移向齿轮或者背向齿轮相反移动时,移动的距离相同。底座中还包括提高机械直线运动精度以及载荷的第一导轨组和第二导轨组,第一导轨组和第二导轨组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平行,进一步保证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进行双向直线运动时中心点不会发生偏移。

Description

一种同步对称移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同步对称移动机构。
【背景技术】
需要机械直线移动时,最直接的方法是采用滚珠丝杆与直线轴承配合的方式,即使用电机或者人力旋转滚珠丝杆,带动直线轴承进行直线移动,此方法虽然精度高,速度快,负载大;但是所用到的机构零部件加工要求比较高,无法直接购买标准件进行安装,装配精度对加工精度具有很高的要求,而且此方式仅仅解决了单向移动问题。在双向移动时需制作多套此结构配合使用,成本较高,操作流程较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机械对称移动机构在双向移动时需制作多套此结构配合使用,成本较高,操作流程较复杂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同步对称移动机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同步对称移动机构,包括:
底座,可移动安装在所述底座的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
所述第一移动板包括动力机构以及连接动力机构并使得第一移动板发生位移的第一传动机构,所述第二移动板包括联动第一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一移动板同步发生位移的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条,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与第一齿条具有相同模数的第二齿条,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通过具有相同模数的齿轮联动。
可选地,所述同步对称移动机构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相对第一移动板位置以供第一移动板在其上滑动的第一导轨组以及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相对第二移动板位置以供第二移动板在其上滑动的第二导轨组。
可选地,所述动力机构包括:
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的转动轴;
一端与所述转动轴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板固定以使转动轴转动转化为第一移动板相对齿轮所在位置运动的丝杆组件。
可选地,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第一齿条运动方向的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用于限制所述第二齿条运动方向的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均平行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的长度相同以使齿轮的转动带动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同步等距相向运动或相反运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轨组包括第一直线导轨和第二直线导轨,所述第二导轨组包括第三直线导轨和第四直线导轨,所述第一直线导轨、第二直线导轨、第三直线导轨、第四直线导轨均与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平行。
可选地,所述第一直线导轨和第三直线导轨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二直线导轨和第四直线导轨在同一水平线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齿条可移动距离大于所述第一移动板可移动距离;
所述第二齿条可移动距离大于所述第二移动板可移动距离。
可选地,所述第一移动板可移动距离与第二移动板可移动距离相等。
可选地,所述动力机构由伺服电机或者手轮驱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同步对称移动机构利用啮齿啮合转动原理,将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设置成同时与所述齿轮啮合且第二齿条与第一齿条具有相同模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通过具有相同模数的齿轮联动,从而将与所述第一齿条连接的所述第一移动板以及将与所述第二齿条连接的所述第二移动板联动地对称移动相同位移。相对于相关技术中为实现同步对称移动,需制作多套配合使用的移动机构,往往需要多台伺服电机同时工作,增加机械成本与结构,操作流程较复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同步对称移动机构可保证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移动同步性。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易,成本较低,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同步对称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同步对称移动机构100,包括:
底座1,可移动安装在底座1的第一移动板2和第二移动板3,第一移动板2和第二移动板3相对地安装在所述底座1两端,所述第一移动板2 包括动力机构23以及连接动力机构23并使得第一移动板2发生位移的第一传动机构21,所述第二移动板3从动地与所述第一移动板2做相对运动,具体地,所述第二移动板3包括联动第一传动机构21并朝向所述第一移动板2同步发生位移的的第二传动机构31,所述第一传动机构21包括第一齿条27,所述第二传动机构31包括与第一齿条27具有相同模数的第二齿条 33,所述第一齿条27和第二齿条33通过具有相同模数的齿轮4联动。所述动力机构23接收外界动力,动力机构23驱动与之连接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21带动以所述第一移动板2移动,具体地,动力机构23由伺服电机驱动或者手动地用手轮驱动。
也就是说,所述第一齿条27和第二齿条33同时与所述齿轮4啮合。所述第一传动机构21带动第一移动板2移动,在同步对称移动机构中属于传送动力的传动部分,所述第二传动机构31带动第二移动板3在同步对称移动机构中属于无动力的从动部分。当所述动力机构23接收外力使得所述第一传动机构21运动时,所述第一齿条27与所述齿轮4啮合并产生位移,所述第二齿条33从动地被所述齿轮4的转动带动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21 同步发生位移。具体地,所述第一齿条27往齿轮4所在位置移动时,第二齿条33也往齿轮4所在位置移动,二者相向运动;第一齿条27远离齿轮4 所在位置移动时,第二齿条33也远离齿轮4所在位置移动,二者相反运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同步对称移动机构利用啮齿啮合转动原理,将所述第一齿条27和第二齿条33设置成同时与所述齿轮4啮合且第二齿条33与第一齿条27具有相同模数,第一齿条27和第二齿条33通过具有相同模数的齿轮4联动,从而将与所述第一齿条27连接的所述第一移动板 2以及将与所述第二齿条33连接的所述第二移动板3联动地对称移动相同位移。相对于相关技术中为实现同步对称移动,需制作多套配合使用的移动机构,往往需要多台伺服电机同时工作,增加机械成本与结构,操作流程较复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同步对称移动机构可保证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移动同步性。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易,成本较低,操作简单。
相对于相关技术中多套配合使用的移动机构为实现同步对称移动还很难保证中心点不偏移。进一步地,为了使所述第一齿条27和第二齿条33 联动移动时对称移动相同的行程,且中心点不会发生偏移,所述第二齿条 33与第一齿条27具有相同模数,且通过具有相同模数的齿轮4联动,所述齿轮4在所述底座1上固定并转动。具体为所述齿轮4与所述第一齿条27 和第二齿条33的齿形角、压力角均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同步对称移动机构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相对第一移动板2位置以供第一移动板2在其上滑动的第一导轨组11以及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相对第二移动板3位置以供第二移动板3在其上滑动的第二导轨组12。具体地,所述第一导轨组11和第二导轨组12对称的分布在所述底座1两端,与所述第一齿条27和第二齿条33均平行,确保机械直线运动时中心点不会偏移。且所述第一导轨组11和第二导轨组12的所有参数值相同,使得所述第一移动板2和第二移动板3联动运动更加轻便平稳。例如,所述第一导轨组11和第二导轨组12的长度、宽度和摩擦系数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轨组11和第二导轨组12可以设计为直线导轨 (又称线轨、滑轨、线性导轨、线性滑轨,在直线往复运动场合,支撑和引导运动部件,按给定的方向做往复直线运动拥有比直线轴承更高的额定负载,同时可以承担一定的扭矩,可在高负载的情况下实现高精度的直线运动),具体为滑动摩擦导轨(依照摩擦性质而定,直线运动导轨可以分为滑动摩擦导轨、滚动摩擦导轨、弹性摩擦导轨、流体摩擦导轨),可以是单直线导轨或者多直线导轨。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导轨组11和第二导轨组12采用的是承受负载大、运行又平衡稳定的双直线导轨,使得本实用新型承受更大的负载也不会变形。所述第一导轨组11包括第一直线导轨13和第二直线导轨15,所述第二导轨组12包括第三直线导轨14和第四直线导轨16,即第一直线导轨13和第二直线导轨15承载并引导被第一齿条27带动的所述第一移动板2运动,所述第三直线导轨14和第四直线导轨16承载并引导被所述第二齿条33带动的所述第二移动板3运动,所述第一直线导轨13、第二直线导轨15、第三直线导轨14、第四直线导轨 16均与所述第一齿条27和第二齿条33平行。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直线导轨13和第三直线导轨14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二直线导轨15和第四直线导轨16在同一水平线上。换句话说,所述第一导轨组11和第二导轨组12相对。更具体地,所述第一移动板2 在所述第一导轨组11可移动距离与所述第二移动板3在所述第二导轨组12 可移动距离相等。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机构23包括:与所述底座1转动连接的转动轴24;一端与所述转动轴24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板2固定以使转动轴24转动转化为第一移动板2相对齿轮4所在位置运动的丝杆组件 26。所述转动轴24的动力来源于电机或者人力,在自动化设备中可使用伺服电机作为动力源,能够有效控制输出单位。所述丝杆组件26将所述转动轴24旋转运动转化第一移动板2为线性运动。具体地,所述丝杆组件26 中的丝杆为滚珠丝杆,具有很小的摩擦力,将扭矩转换成轴向反复作用力,同时兼具高精度、可逆性和高效率的特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动机构21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第一齿条27运动方向的第一导向杆25,所述第二传动机构31包括用于限制所述第二齿条33运动方向的第二导向杆35。具体地,所述第一齿条27和第二齿条33均为直齿条,所述第一导向杆25、第二导向杆35、第一齿条27与第二齿条 33均平行设置。且第一导向杆25和第二导向杆35的长度相同以使齿轮4 的转动带动所述第一齿条27和第二齿条33同步等距相向运动或相反运动。所述第一齿条27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移动板2上另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导向杆25上,所述第二齿条33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二移动板3上、另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二导向杆35上,所述齿轮4安装在底座1上,并由轴承连接,使得整体机构的结构更加平稳,减小了整体机构运动之间的摩擦力,有效提高了本实用新型整体机构运动的运动精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齿条27可移动距离大于所述第一移动板2可移动距离;所述第二齿条33可移动距离大于所述第二移动板3可移动距离。如此,所述第一齿条27和第二齿条33与所述齿轮4啮合转动移动做相对运动或者相反运动时,都不会脱离所述齿轮4。
如果规范有修改,变动,更新,本实用新型的泥浆泥皮厚测定仪可根据新规范的要求做适应性修改,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同步对称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可移动安装在所述底座的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
所述第一移动板包括动力机构以及连接动力机构并使得第一移动板发生位移的第一传动机构,所述第二移动板包括联动第一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一移动板同步发生位移的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条,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与第一齿条具有相同模数的第二齿条,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通过具有相同模数的齿轮联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对称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对称移动机构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相对第一移动板位置以供第一移动板在其上滑动的第一导轨组以及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相对第二移动板位置以供第二移动板在其上滑动的第二导轨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对称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
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的转动轴;
一端与所述转动轴、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板固定以使转动轴转动转化为第一移动板相对齿轮所在位置运动的丝杆组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对称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第一齿条运动方向的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用于限制所述第二齿条运动方向的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均平行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步对称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的长度相同以使齿轮的转动带动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同步等距相向运动或相反运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步对称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组包括第一直线导轨和第二直线导轨,所述第二导轨组包括第三直线导轨和第四直线导轨,所述第一直线导轨、第二直线导轨、第三直线导轨、第四直线导轨均与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平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同步对称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和第三直线导轨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二直线导轨和第四直线导轨在同一水平线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对称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条可移动距离大于所述第一移动板可移动距离;
所述第二齿条可移动距离大于所述第二移动板可移动距离。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对称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板可移动距离与第二移动板可移动距离相等。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同步对称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由伺服电机或者手轮驱动。
CN201720230295.0U 2017-03-08 2017-03-08 一种同步对称移动机构 Active CN2065306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30295.0U CN206530661U (zh) 2017-03-08 2017-03-08 一种同步对称移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30295.0U CN206530661U (zh) 2017-03-08 2017-03-08 一种同步对称移动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30661U true CN206530661U (zh) 2017-09-29

Family

ID=59918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30295.0U Active CN206530661U (zh) 2017-03-08 2017-03-08 一种同步对称移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3066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05516A (zh) * 2017-11-23 2018-05-08 广州松兴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双开门装置
CN109316199A (zh) * 2018-09-18 2019-02-12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准直器过滤组件、准直器及医疗设备
CN115979135A (zh) * 2023-01-31 2023-04-18 烟台阿贝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直线导轨圆弧槽中心距测量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05516A (zh) * 2017-11-23 2018-05-08 广州松兴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双开门装置
CN109316199A (zh) * 2018-09-18 2019-02-12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准直器过滤组件、准直器及医疗设备
CN115979135A (zh) * 2023-01-31 2023-04-18 烟台阿贝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直线导轨圆弧槽中心距测量装置
CN115979135B (zh) * 2023-01-31 2023-11-03 烟台阿贝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直线导轨圆弧槽中心距测量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30661U (zh) 一种同步对称移动机构
CN103753521B (zh) 一种齿轮齿条式四自由度高速并联机器人
CN103101050B (zh) 一种新型平面两自由度冗余驱动并联移动平台
CN104224325A (zh) 一种用于微创手术机器人的钢丝绳传动直线伸缩机构
CN201103664Y (zh) 滚珠丝杆固定滚珠螺母运动的驱动机构
CN102862083A (zh) 一种对中机构
CN201184400Y (zh) 一种具有直线导向的伸缩机构
CN210064222U (zh) 一种偏心轴式往复位移机构及工件输送设备
CN104889747A (zh) 电子滑台
CN203600615U (zh) 3d打印机的机架结构
CA1210360A (en) Workpiece transfer mechanism
CN201721921U (zh) 工件步进输送驱动系统
CN105479456A (zh) 一种可移动四轴机器人
CN208935292U (zh) 一种直线机械传动机构
CN105626810A (zh) 一种直线往复机构
CN209023755U (zh) 一种可调整夹距的夹持设备
CN208992905U (zh) 一种合模机构传动装置
CN209635390U (zh) 可组装式双动直线模组
CN212863107U (zh) 一种用于密封箱体内的容器转运悬臂装置
CN104196978A (zh) 一种扭转传动装置
CN205479199U (zh) 单凸轮连杆二工位机构
CN110000757B (zh) 具有两移动一转动和两移动一螺旋运动模式的并联机构
CN209078328U (zh) 自动夹紧旋转机构
CN209012354U (zh) 单驱动多层位移联动装置
CN102922358A (zh) 一种机加工刨床传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101 (buildings 1-7), building 7, No. 58 Guangtian Road, Luotian community, Yanluo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Jingchuang Technology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Part of 2-5, 7 and 6 / F, building C14, Fuyuan Industrial City, 598 Zhoushi Road, Xixia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KING CHUANG TECH & ELECTRONIC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