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28441U - 一种带有安全气囊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安全气囊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28441U
CN206528441U CN201720028964.6U CN201720028964U CN206528441U CN 206528441 U CN206528441 U CN 206528441U CN 201720028964 U CN201720028964 U CN 201720028964U CN 206528441 U CN206528441 U CN 2065284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vehicle
air
controlled valve
solenoid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2896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樊金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tong Bu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Yutong Bu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Yutong Bu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Yutong Bu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2896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284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284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284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安全气囊的车辆,包括安全气囊,安全气囊具有充气口,所述车辆上还设有用于给车辆上的气动元件供气的高压气源,高压气源连接有气囊控制阀,所述的气囊控制阀具有用于与安全气囊充气口连接的气囊出气口;使用时,将气囊控制阀打开,车辆上现有的高压气源与安全气囊连通,从而将安全气囊打开;合理利用车辆上的高压气源,不需要为安全气囊另外单独设置气源装置,减少了安全气囊装置占用的空间,降低了车辆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安全气囊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安全气囊的车辆。
背景技术
安全行驶是车辆的基本要求,侧翻事故是造成生命损伤的重要事故类型,尤其是对于质心高的客车及商用车,侧翻事故是其主要的事故类型。在侧面保护方面,目前乘用车已经大量使用侧面安全气囊,以最大限度的对驾乘人员进行保护;然而,对于客车及商务车,其乘客区大,乘客座椅排列紧密,前后座椅可以有效降低正面碰撞时对乘客产生的损伤,而侧面一般为大面积的玻璃,一旦发生事故,易引起玻璃破碎,乘客直接与外界接触并产生相对运动,易发生抛出、肢体与路面摩擦等损伤类型,因此,对客车及商务车而言,侧面保护显得更为重要与紧迫。
例如,公布号为CN101062674A、公布日为2007.10.31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侧面安全气囊,包括安全气囊和充气机;在事故发生时,充气机点燃一种燃烧剂,利用燃烧剂中的火药爆炸产生的热量燃烧,而产生一种膨胀气体,然后将膨胀气体引入安全气囊中,将气囊打开;这种气囊打开方式,安全气囊的打开速度过快,容易对乘客造成伤害。
另一篇公布号为CN105857236A、公布日为2016.08.17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非爆炸打开的安全气囊装置,包括测距装置、计算机、电磁控制阀、高压气罐和安全气囊;测距装置用于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测量本车与其他车辆的距离,测距装置将监测的数据反馈给计算机,计算机对车辆行驶安全情况进行评估,当事故即将发生或者车辆已经处于事故发生过程中时,计算机控制电磁控制阀打开,电磁控制阀将高压气罐中的高压气体引入安全气囊中,将安全气囊打开。
目前很多车辆上已经采用空气弹簧、空气制动等,整车布置了多个储气瓶作为气源,采用上述的安全气囊装置需要在车辆上另外设置高压气罐,增加了车辆的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安全气囊的车辆,用以解决现有车辆由于需要为车辆上的安全气囊装置另外设置充气装置,而导致车辆的制造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安全气囊的车辆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安全气囊的车辆,包括安全气囊,安全气囊具有充气口,所述车辆上还设有用于给车辆上的气动元件供气的高压气源,高压气源连接有气囊控制阀,所述的气囊控制阀具有用于与安全气囊充气口连接的出气口。
所述的气囊控制阀为电磁控制阀,所述的车辆还包括ECU控制单元和用于监控车辆运行状态的监控模块,ECU控制单元与监控模块连接,ECU控制单元与电磁控制阀控制连接。
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设置在车身侧面。
所述的安全气囊沿车体长度方向设置,安全气囊的前、后侧分别设置有所述的充气口。
所述的安全气囊为可展平气囊,安全气囊具有两个以上的气室。
所述的安全气囊的各气室的气室壁上覆盖有弹性丝线,安全气囊未充气时各气室成折叠状态。
所述的安全气囊悬挂地设置在车体顶部靠近车身侧围的纵梁上。
所述的安全气囊固定在车体顶部靠近车身侧围的纵梁上,安全气囊卷收地设置在该纵梁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带有安全气囊的车辆包括安全气囊,安全气囊具有充气口,车辆上还设有用于给车辆上的气动元件供气的高压气源,高压气源连接有气囊控制阀,气囊控制阀具有用于与安全气囊充气口连接的气囊出气口;使用时,将气囊控制阀打开,车辆上现有的高压气源与安全气囊连通,从而将安全气囊打开;合理利用车辆上的高压气源,不需要为安全气囊另外单独设置气源装置,减少了安全气囊装置占用的空间,降低了车辆制造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的气囊控制阀为电磁控制阀,所述的车辆还包括ECU控制单元和监控模块,监控模块实时监控车辆的运行状况,并将收集到的信息反馈给ECU控制单元,ECU控制单元通过预定程序进行事故风险判定,当ECU控制单元判定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事故时,ECU控制单元控制电磁控制阀打开,使车辆上的高压气源与安全气囊连通,将安全气囊打开。
进一步的,安全气囊为可展平气囊,安全气囊具有两个以上的气室,各气室的气室壁上覆盖有弹性丝线;安全气囊未充气时,各气室在弹性丝线的约束下成折叠状态,减小安全气囊占用的空间,防止气室被划伤。
进一步的,安全气囊悬摆在车体纵梁下方或者卷收在纵梁下方,安全气囊悬挂设置时可以起到窗帘的作用,安全气囊卷收设置时可以车上的内饰件将安全气囊遮挡起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安全气囊的车辆的实施例1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安全气囊的车辆的实施例2中的安全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剖切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安全气囊的车辆的实施例1,如图1所示,所述的车辆包括车辆上现有的用于为空气弹簧、空气制动、汽车车门等气动元件供气的高压气源4,所述的车辆还包括安全气囊1、电磁控制阀3、ECU控制单元5、监控模块6。
安全气囊1为窗帘式安全气囊,安全气囊1悬挂地设置在车体顶部靠近车身侧围的纵梁上,安全气囊1沿车体长度方向布置,安全气囊1的前、后侧壁上分别设有气囊充气口。
安全气囊1上的前、后气囊充气口分别通过管路2与电磁控制阀3的出气口连接;电磁控制阀3的进气口与车辆上现有的高压气源4连接。
监控模块6通过各种传感器实时监控车辆的运行状态,例如车辆姿态、行驶、驾驶操作及路面等信息等;监控模块6将收集到车辆运行信息通过线束7传递给ECU控制单元5,ECU控制单元5通过预定程序进行事故风险判定。
当ECU控制单元5判定即将发生或正在事故发生过程中时,ECU控制单元5控制电磁控制阀3打开,电磁控制阀3将高压气源4的供气对象改为安全气囊1,将安全气囊1打开,实现对乘客提供侧面保护。
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安全气囊的车辆的实施例2,如图2至图3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安全气囊1为可折叠式安全气囊,安全气囊1具有两个以上的气室,各气室的气室壁上覆盖有弹性丝线2;在安全气囊1未打开时,各气室在弹性丝线2的约束下呈如图3所示的折叠状,防止各气室被划伤;在安全气囊1打开时,各气室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克服弹性丝线2的约束而膨胀打开,实现对乘客的保护。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安全气囊1直接卷收在车顶纵梁的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安全气囊的车辆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两个以上的电磁控制阀,各电磁控制阀分别连接有车辆上现有的高压气源,在需要打开安全气囊时,多个电磁控制阀同时打开,多个高压气源同时为安全气囊供气。
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安全气囊的车辆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仅将所述的高压气源中的部分气体供给安全气囊,安全气囊与高压气源连通的管道上设置电磁控制阀,通过电磁控制阀控制安全气囊的打开。
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安全气囊的车辆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车辆上现有的安全气囊内的全部高压气体供给同一个电磁控制阀,所述的电磁控制具有两个以上的出气口,电磁控制阀其中一个出气口与安全气囊连通,其他出气口与车辆上其他的气动元件连通,如车门;安全气囊打开时,电磁控制阀芯动作,将高压气源的供气对象转换为安全气囊。
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安全气囊的车辆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紧急按钮的方式控制所述电磁控制阀的动作,紧急按钮可以作为电磁控制阀唯一控制信号也可以与车上的ECU并列式控制电磁控制阀。

Claims (8)

1.一种带有安全气囊的车辆,包括安全气囊,安全气囊具有充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上还设有用于给车辆上的气动元件供气的高压气源,高压气源连接有气囊控制阀,所述的气囊控制阀具有用于与安全气囊充气口连接的出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安全气囊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控制阀为电磁控制阀,所述的车辆还包括ECU控制单元和用于监控车辆运行状态的监控模块,ECU控制单元与监控模块连接,ECU控制单元与电磁控制阀控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带有安全气囊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设置在车身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安全气囊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全气囊沿车体长度方向设置,安全气囊的前、后侧分别设置有所述的充气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安全气囊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全气囊为可展平气囊,安全气囊具有两个以上的气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有安全气囊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全气囊的各气室的气室壁上覆盖有弹性丝线,安全气囊未充气时各气室成折叠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带有安全气囊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全气囊悬挂地设置在车体顶部靠近车身侧围的纵梁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带有安全气囊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全气囊固定在车体顶部靠近车身侧围的纵梁上,安全气囊卷收地设置在该纵梁的下方。
CN201720028964.6U 2017-01-11 2017-01-11 一种带有安全气囊的车辆 Active CN2065284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28964.6U CN206528441U (zh) 2017-01-11 2017-01-11 一种带有安全气囊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28964.6U CN206528441U (zh) 2017-01-11 2017-01-11 一种带有安全气囊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28441U true CN206528441U (zh) 2017-09-29

Family

ID=59920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28964.6U Active CN206528441U (zh) 2017-01-11 2017-01-11 一种带有安全气囊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2844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40926A (zh) * 2019-08-14 2021-03-05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侧气帘保护系统及车辆
CN113911063A (zh) * 2021-11-02 2022-01-11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安全气囊系统及防爆无轨胶轮车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40926A (zh) * 2019-08-14 2021-03-05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侧气帘保护系统及车辆
CN113911063A (zh) * 2021-11-02 2022-01-11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安全气囊系统及防爆无轨胶轮车
CN113911063B (zh) * 2021-11-02 2023-02-17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安全气囊系统及防爆无轨胶轮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93940B2 (en) Side airbag device
CN104691487B (zh) 头部、躯干和膝部组合安全气囊
CN101489838B (zh) 具有延伸肩部分的侧帘式气囊
CN104024059B (zh) 汽车用安全气囊系统
US20030178831A1 (en) Side-impact, variable thickness vehicular airbag
CN105035016A (zh) 翼形驾驶员安全气囊
CN103747988B (zh) 气囊
JP4999843B2 (ja) 自動車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ユニット
CN206528441U (zh) 一种带有安全气囊的车辆
CN101973238B (zh) 设置在机动车保险杠内的防护气囊
JP2008056242A5 (zh)
KR101241159B1 (ko) 자동차용 통합 에어백 장치
CN105857133A (zh) 一种在碰撞发生前预调座椅的方法
CN203996079U (zh) 一种用于汽车后排安全保护的安全气囊装置
KR101627499B1 (ko) 차량의 에어백
KR101542851B1 (ko) 차량의 에어백
US20210214092A1 (en) Structure mounted airbag systems
CN205498639U (zh) 车辆踏板组件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3305948U (zh) 一种新型多防护汽车辅助安全气囊
CN103332164A (zh) 汽车侧面安全气囊
CN107226058A (zh) 客车高效防侧翻系统
US20120025503A1 (en) Unitary diffusers for use with air bag cushion inflators
CN109774640B (zh) 后排扶手及汽车
CN102001320B (zh) 一种汽车安全气囊
CN203753067U (zh) 一种乘用车后排乘员顶部保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450061 Yudao Road, Guancheng District,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utong Bus Co.,Ltd.

Address before: 450016 Yutong Industrial Zone, eighteen Li River, Henan, Zhengzhou

Patentee before: ZHENGZHOU YUTONG BUS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