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28296U - 一种弹性元件、减震器及悬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弹性元件、减震器及悬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28296U
CN206528296U CN201621044808.0U CN201621044808U CN206528296U CN 206528296 U CN206528296 U CN 206528296U CN 201621044808 U CN201621044808 U CN 201621044808U CN 206528296 U CN206528296 U CN 2065282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cushion pad
damper
flexible member
pal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4480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艳丽
孙冬冬
孙宪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Aut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Aut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Auto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Aut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4480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282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282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282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弹性元件、减震器及悬架系统,本实用新型弹性元件包括弹簧及缓冲垫,作为车用减震器使用,本实用新型将缓冲垫和弹簧两个构件硫化成一个整体,组成一个弹簧总成,把弹簧总成与托盘卡接在一起组成减震器,从而避免了弹簧和缓冲垫之间的相对运动,极大地提高了缓冲垫寿命,同时也优化了减震器的减震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弹性元件、减震器及悬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性元件、减震器及悬架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弹性元件和减震器其弹簧和缓冲垫是分开独立的,只是将弹簧卡在缓冲垫中。而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轮胎会上下跳动,如图1负荷矢量示意图所示,A、B分别为弹簧两端面的中心点,弹簧会受到沿着轴线AB方向的力,该力沿Y方向的分力会使得弹簧与缓冲垫之间发生相对运动,这种相对运动使缓冲垫发生变形,使缓冲垫磨损加剧,因此降低了缓冲垫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避免弹簧和缓冲垫之间的相对运动,减少缓冲垫磨损,提高使用寿命的弹性元件、减震器及悬架。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包括:弹簧和缓冲垫;利用硫化技术将弹簧和缓冲垫硫化成一个整体,组成一个弹簧总成。这样可以避免汽车在运动中发生上下跳动时弹簧与缓冲垫之间发生相对运动,减少了弹簧对于缓冲垫的损坏,极大的提高了缓冲垫的寿命。
进一步,所述弹簧为螺旋弹簧,所述缓冲垫为橡胶缓冲垫。
进一步,所述弹簧具有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弹簧通过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缓冲垫硫化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弹簧第一端的支撑圈与所述缓冲垫进行硫化,所述第一端的支撑圈是弹簧的底端最后一圈。
进一步,所述缓冲垫上具有向内凹形成的环形凹槽,弹簧支撑圈位于所述环形凹槽内进行硫化。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减震器,所述减震器包括弹性元件与所述弹性元件连接在一起的托盘。上述减震器与上述的弹性元件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缓冲垫上的凸起卡进托盘相对应的通孔之中,将缓冲垫与托盘卡接成一体;所述凸起与所述环形凹槽放置在缓冲垫的相对面上,
进一步,所述托盘具有凸起的卡棱,所述缓冲垫的边缘具有槽型卡位,所述卡棱被所述槽型卡位卡紧。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悬架系统,包括所述减震器与所述减震器两端相连接的车身、转向节及稳定杆,上述悬架系统与上述的弹性元件及上述减震器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原有的结构的形式是弹簧和缓冲垫是相对独立的零部件,本实用新型结构利用硫化技术将弹簧与橡胶缓冲垫硫化成一个总成零部件。从缓冲垫的受力分析来看,原结构形式缓冲体处于弹簧与托盘之间,在整车的运动过程中,缓冲垫会相对于弹簧和托盘有运动,而新的这种结构减少了相对运动,即弹簧与缓冲垫做成一体,只会与托盘发生相对运动而缓冲垫与弹簧之间不会产生相对运动,从而减少了缓冲垫的磨损和变形,提高了缓冲垫的耐久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弹簧负荷矢量示意图,图2是一种弹性元件、减震器及悬架系统的剖面图,图3是一种弹性元件、减震器及悬架系统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弹性元件,包括:弹簧1和缓冲垫2,利用硫化技术将弹簧1和缓冲2垫硫化成一个整体,组成一个弹簧总成。从而避免了弹簧1和缓冲垫2之间的相对运动,极大地提高了缓冲垫寿命,同时也优化了减震器的减震效果。
所述弹簧1为螺旋弹簧,所述缓冲垫2为橡胶缓冲垫。
所述弹簧1具有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弹簧1通过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缓冲垫2硫化在一起。
所述弹簧1第一端的支撑圈与所述缓冲垫2进行硫化,所述第一端的支撑圈是弹簧1的底端最后一圈。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使用最少的硫化面积,这样在可以简化硫化工艺,并且节约缓冲垫材料。
所述缓冲垫2上具有向内凹形成的环形凹槽,弹簧支撑圈位于所述环形凹槽内进行硫化。
一种减震器,包括所述弹性元件与所述弹性元件连接在一起的托盘3,上述减震器与上述的弹性元件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缓冲垫上的凸起卡进托盘3相对应的通孔之中,将缓冲垫2与托盘3卡接成一体;所述凸起与所述环形凹槽放置在缓冲垫的相对面上。采用卡接方式连接缓冲垫2和托盘3,可以方便拆装。
所述托盘3具有凸起的卡棱,所述缓冲垫2的边缘具有槽型卡位,所述卡棱被所述槽型卡位卡紧。卡棱与槽型卡位的卡接,使得减震器结构更加紧固。
一种车辆悬架系统,包括所述减震器与所述减震器两端相连接的车身、转向节及稳定杆,上述悬架系统与上述的弹性元件及上述减震器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弹性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弹簧和缓冲垫,利用硫化技术将弹簧和缓冲垫硫化成一个整体,组成一个弹簧总成,所述弹簧具有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弹簧通过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缓冲垫硫化在一起,所述弹簧第一端的支撑圈与所述缓冲垫进行硫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为螺旋弹簧,所述缓冲垫为橡胶缓冲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上具有向内凹形成的环形凹槽,所述弹簧的支撑圈位于所述环形凹槽内进行硫化。
4.一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元件与所述弹性元件连接在一起的托盘,所述弹性元件为权利要求1~ 3中任意一项所述弹性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缓冲垫上的凸起卡进托盘相对应的通孔之中,将缓冲垫与托盘卡接成一体;所述凸起与缓冲垫的环形凹槽放置在缓冲垫的相对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具有凸起的卡棱,所述缓冲垫的边缘具有槽型卡位,所述卡棱被所述槽型卡位卡紧。
7.一种车辆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减震器与所述减震器两端相连接的车身、转向节及稳定杆,所述减震器为权利要求4~6中任意一项所述减震器。
CN201621044808.0U 2016-09-09 2016-09-09 一种弹性元件、减震器及悬架系统 Active CN2065282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44808.0U CN206528296U (zh) 2016-09-09 2016-09-09 一种弹性元件、减震器及悬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44808.0U CN206528296U (zh) 2016-09-09 2016-09-09 一种弹性元件、减震器及悬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28296U true CN206528296U (zh) 2017-09-29

Family

ID=599219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44808.0U Active CN206528296U (zh) 2016-09-09 2016-09-09 一种弹性元件、减震器及悬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282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80115A (zh) * 2019-01-29 2019-05-21 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减振器弹簧托盘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80115A (zh) * 2019-01-29 2019-05-21 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减振器弹簧托盘及其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81740B (zh) 用于悬架减震器的安装组件
CN206528296U (zh) 一种弹性元件、减震器及悬架系统
CN103660823A (zh) 中型客车用无支撑臂结构的独立空气悬架
CN204432295U (zh) 一种汽车稳定杆衬套及汽车
CN204123920U (zh) 一种适用于重卡浮动桥的橡胶空气弹簧
CN202301727U (zh) 一种汽车悬置橡胶缓冲衬套
CN104309440A (zh) 一种扭转梁后悬架衬套组件
CN203567500U (zh) 一种弹性好的汽车板簧衬套
CN202301732U (zh) 具有抗振动性能的汽车减振器
CN206000915U (zh) 一种复合减震垫
RU157803U1 (ru) Верхняя опора стойки передней подвески автомобиля
CN203211036U (zh) 一种汽车三角臂结构
CN203198657U (zh) 一种汽车摆臂总成
CN202451676U (zh) 一种汽车后减震器下支座
CN203214580U (zh) 一种缓冲球销座
CN206968469U (zh) 一种弹簧软垫压装装置及汽车
CN203198666U (zh) 一种加强型汽车摆臂结构
CN204784401U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防尘装置
CN204870412U (zh) 汽车悬架控制臂衬套和汽车悬架控制臂总成
CN204419977U (zh) 一种阻尼效果好的车用减震器
CN205220257U (zh) 雪地车悬挂摇臂
CN103660827A (zh) 一种麦弗逊独立悬架
CN204172631U (zh) 一种汽车上摆臂
CN204196649U (zh) 一种扭转梁后悬架衬套组件
CN208035859U (zh) 一种具有高效缓冲性能的实心轮胎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