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22250U - 一种外循环磁力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外循环磁力泵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522250U CN206522250U CN201720150692.7U CN201720150692U CN206522250U CN 206522250 U CN206522250 U CN 206522250U CN 201720150692 U CN201720150692 U CN 201720150692U CN 206522250 U CN206522250 U CN 20652225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ccommodation space
- axle sleeve
- heat
- pump
- sliding bea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外循环磁力泵系统,该外循环磁力泵系统使用第一轴套机构将磁力泵系统中原本贯通的容置空间分隔为相对独立的第一容置空间和第二容置空间,并使用压力泵向第二容置空间中导入带压导热介质,以防止需泵送的带颗粒介质通过第一轴套机构的配合空隙从第一容置空间泄漏进第二容置空间,采用外循环的导热介质为第一滑动轴承、第二滑动轴承、内磁转子散热及润滑,可以避免第一滑动轴承、第二滑动轴承、内磁转子过热,尤其适用于输送带颗粒杂质的介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循环磁力泵系统。
背景技术
磁力泵是用于输送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高危险介质的无泄漏化工泵;通常由内磁转子、外磁转子、隔离套、滑动轴承、泵盖、泵轴、泵体、叶轮等零件组成。在日常使用中经常会输送一些带颗粒的介质,这些介质往往不具备自润滑的功能;磁力泵内部的内磁转子、滑动轴承在运转过程中会产生高温,由于没有液体冷却和润滑,这些零部件很快就会由于高温无法冷却而失效,从而导致磁力泵损坏,严重的可能导致火灾、爆炸等危险事故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循环磁力泵系统。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外循环磁力泵系统,包括泵体、泵盖,所述泵体与所述泵盖相对接形成有第一容置空间,所述泵盖与所述泵体相对的另一侧设有隔离套,所述隔离套与所述泵盖相对接形成有第二容置空间;
还包括连接架、轴承箱,所述连接架设置于所述隔离套外侧,所述隔离套和所述连接架之间设有外磁转子,所述外磁转子与所述轴承箱传动连接;
叶轮,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中;内磁转子,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中;泵轴,一端与叶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内磁转子固定连接,以传递扭矩;
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中还设有第一轴套机构,以将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和所述第二容置空间隔开,所述第一轴套机构包括套设在所述泵轴上的第一轴套、套设在所述第一轴套上的第一滑动轴承、设置在所述叶轮和所述第一滑动轴承之间的第一止推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轴承和所述泵盖之间的第一轴承机构件;
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还设有第二轴套机构,所述第二轴套机构与所述第一轴套机构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轴套机构包括套设在所述泵轴上的第二轴套、套设在所述第二轴套上的第二滑动轴承、设置在所述内磁转子和所述第二滑动轴承之间的第二止推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轴承和所述泵盖之间的第二轴承机构件;
所述泵盖上设有联通所述第二容置空间的导热介质进口和导热介质出口,所述导热介质进口和所述导热介质出口之间通过循环管路连接,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还设有辅助叶轮,所述辅助叶轮与所述泵轴固定连接,以驱使导热介质循环流动,为所述第一滑动轴承、第二滑动轴承、内磁转子散热及润滑;
所述循环管路通过支管连接有压力泵,以使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中导热介质的压力大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中泵送介质的压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轴套机构、泵盖、第二轴套机构、泵轴合围,在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中限定有第一间室;
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中还包括用于容置所述内磁转子、所述辅助叶轮的第二间室;
所述导热介质进口与所述第一间室联通,所述第一间室通过所述泵轴上的通孔与所述第二间室联通,所述第二间室与所述导热介质出口联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架一侧设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上设有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部分所述循环管路设置于所述换热器中。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使用第一轴套机构将磁力泵系统中原本贯通的容置空间分隔为相对独立的第一容置空间和第二容置空间,并使用压力泵向第二容置空间中导入带压导热介质,以防止需泵送的带颗粒介质通过第一轴套机构的配合空隙从第一容置空间泄漏进第二容置空间,采用外循环的导热介质为第一滑动轴承、第二滑动轴承、内磁转子散热及润滑,可以避免第一滑动轴承、第二滑动轴承、内磁转子过热,尤其适用于输送带颗粒杂质的介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一种外循环磁力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一种外循环磁力泵系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以下提供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至2,一种外循环磁力泵系统,包括泵体1、泵盖2,所述泵体1与所述泵盖2相对接形成有第一容置空间100,所述泵盖2与所述泵体1相对的另一侧设有隔离套3,所述隔离套3与所述泵盖2相对接形成有第二容置空间200;
还包括连接架4、轴承箱5,所述连接架4设置于所述隔离套3外侧,所述隔离套3和所述连接架4之间设有外磁转子6,所述外磁转子6与所述轴承箱5传动连接;
叶轮7,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100中;内磁转子8,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200中;泵轴9,一端与叶轮7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内磁转子8固定连接,以传递扭矩;
所述第一容置空间100中还设有第一轴套机构10,以将所述第一容置空间100和所述第二容置空间200隔开,所述第一轴套机构10包括套设在所述泵轴9上的第一轴套101、套设在所述第一轴套101上的第一滑动轴承102、设置在所述叶轮7和所述第一滑动轴承102之间的第一止推板103、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轴承102和所述泵盖2之间的第一轴承机构件104;
所述第二容置空间200内还设有第二轴套机构11,所述第二轴套机构11与所述第一轴套机构10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轴套机构11包括套设在所述泵轴9上的第二轴套111、套设在所述第二轴套111上的第二滑动轴承112、设置在所述内磁转子8和所述第二滑动轴承112之间的第二止推板113、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轴承112和所述泵盖2之间的第二轴承机构件114;
所述泵盖2上设有联通所述第二容置空间200的导热介质进口12和导热介质出口13,所述导热介质进口12和所述导热介质出口13之间通过循环管路14连接,所述第二容置空间200内还设有辅助叶轮15,所述辅助叶轮15与所述泵轴9固定连接,以驱使导热介质循环流动,为所述第一滑动轴承102、第二滑动轴承112、内磁转子8散热及润滑;
所述循环管路14通过支管16连接有压力泵(未图示),以使所述第二容置空间200中导热介质的压力大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100中泵送介质的压力。
需要说明的是,外磁转子6和内磁转子8通过磁力耦合来传递扭矩,外磁转子6带动内磁转子8转动,内磁转子8通过泵轴9带动叶轮7转动,实现泵送介质的输出。
导热介质为干净介质,不含有颗粒杂质,且导热介质与泵送介质能互溶。
由于磁力泵工作时,含颗粒杂质的泵送介质具有压力,会从第一轴套机构10的配合缝隙中泄漏进第二容置空间200,所以采用压力泵为导热介质加压,使得第二容置空间200中的导热介质压力大于第一容置空间100中泵送介质的压力,进而阻止泵送介质进入第二容置空间200。
由于加压后第二容置空间200中导热介质的压力大于第一容置空间100中泵送介质的压力,导热介质会通过第一轴套机构10的配合缝隙少量泄漏进第一容置空间100,所以导热介质优选为与泵送介质能够互溶的介质,压力泵需定时向第二容置空间200中补充导热介质,以保证导热介质压力。
导热介质向第一容置空间100泄漏的过程中可以为第一滑动轴承102提供润滑和散热。
导热介质循环流动的动力由辅助叶轮15提供,压力泵只起到加压和补充导热介质的作用。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轴套机构10、泵盖2、第二轴套机构11、泵轴9合围,在所述第二容置空间200中限定有第一间室201;
所述第二容置空间200中还包括用于容置所述内磁转子8、所述辅助叶轮15的第二间室202;
所述导热介质进口12与所述第一间室201联通,所述第一间室201通过所述泵轴9上的通孔与所述第二间室202联通,所述第二间室202与所述导热介质出口13联通。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架4一侧设有换热器17,所述换热器17上设有冷却水进口171和冷却水出口172,部分所述循环管路14设置于所述换热器17中。循环管路14与冷却水交换热量,以加快散热效率。
图1和图2中箭头所示为导热介质的循环路线,具体如下,导热介质由导热介质进口12进入第一间室201中,再由泵轴9上的通孔进入第二间室202,经过辅助叶轮15加压后由导热介质出口13经循环管路14进入换热器17进行冷却降温,降温后的导热介质经循环管路14再次进入导热介质进口12,如此往复的循环。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使用第一轴套机构10将磁力泵系统中原本贯通的容置空间分隔为相对独立的第一容置空间100和第二容置空间200,并使用压力泵向第二容置空间200中导入带压导热介质,以防止需泵送的带颗粒介质通过第一轴套机构10的配合空隙从第一容置空间100泄漏进第二容置空间200,采用外循环的导热介质为第一滑动轴承102、第二滑动轴承112、内磁转子8散热及润滑,可以避免第一滑动轴承102、第二滑动轴承112、内磁转子8过热,尤其适用于输送带颗粒杂质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3)
1.一种外循环磁力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泵盖,所述泵体与所述泵盖相对接形成有第一容置空间,所述泵盖与所述泵体相对的另一侧设有隔离套,所述隔离套与所述泵盖相对接形成有第二容置空间;
还包括连接架、轴承箱,所述连接架设置于所述隔离套外侧,所述隔离套和所述连接架之间设有外磁转子,所述外磁转子与所述轴承箱传动连接;
叶轮,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中;内磁转子,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中;泵轴,一端与叶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内磁转子固定连接,以传递扭矩;
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中还设有第一轴套机构,以将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和所述第二容置空间隔开,所述第一轴套机构包括套设在所述泵轴上的第一轴套、套设在所述第一轴套上的第一滑动轴承、设置在所述叶轮和所述第一滑动轴承之间的第一止推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轴承和所述泵盖之间的第一轴承机构件;
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还设有第二轴套机构,所述第二轴套机构与所述第一轴套机构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轴套机构包括套设在所述泵轴上的第二轴套、套设在所述第二轴套上的第二滑动轴承、设置在所述内磁转子和所述第二滑动轴承之间的第二止推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轴承和所述泵盖之间的第二轴承机构件;
所述泵盖上设有联通所述第二容置空间的导热介质进口和导热介质出口,所述导热介质进口和所述导热介质出口之间通过循环管路连接,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还设有辅助叶轮,所述辅助叶轮与所述泵轴固定连接,以驱使导热介质循环流动,为所述第一滑动轴承、第二滑动轴承、内磁转子散热及润滑;
所述循环管路通过支管连接有压力泵,以使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中导热介质的压力大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中泵送介质的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循环磁力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套机构、泵盖、第二轴套机构、泵轴合围,在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中限定有第一间室;
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中还包括用于容置所述内磁转子、所述辅助叶轮的第二间室;
所述导热介质进口与所述第一间室联通,所述第一间室通过所述泵轴上的通孔与所述第二间室联通,所述第二间室与所述导热介质出口联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循环磁力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一侧设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上设有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部分所述循环管路设置于所述换热器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150692.7U CN206522250U (zh) | 2017-02-20 | 2017-02-20 | 一种外循环磁力泵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150692.7U CN206522250U (zh) | 2017-02-20 | 2017-02-20 | 一种外循环磁力泵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522250U true CN206522250U (zh) | 2017-09-26 |
Family
ID=59891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150692.7U Active CN206522250U (zh) | 2017-02-20 | 2017-02-20 | 一种外循环磁力泵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52225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37813A (zh) * | 2017-02-20 | 2017-06-13 | 江苏建安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外循环磁力泵系统 |
-
2017
- 2017-02-20 CN CN201720150692.7U patent/CN20652225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37813A (zh) * | 2017-02-20 | 2017-06-13 | 江苏建安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外循环磁力泵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250547B (zh) | 无供油式压缩机 | |
CN106837813A (zh) | 一种外循环磁力泵系统 | |
CN107387424A (zh) | 一种具有强迫冷却润滑功能的屏蔽泵 | |
CN102859188A (zh) | 再生能型发电装置 | |
US8096782B2 (en) | Multistage sealed coolant pump | |
US10557474B2 (en) | Rotary machine and method for the heat exchange in a rotary machine | |
EP1914429A2 (en) | Systems for cooling motors for gas compression applications | |
CN206522250U (zh) | 一种外循环磁力泵系统 | |
CN206522251U (zh) | 一种机械密封式磁力泵系统 | |
CN202417959U (zh) | 无堵塞屏蔽泵 | |
CN112997386A (zh) | 电动马达 | |
JP2011099532A (ja) | 攪拌機用ダブルメカニカルシールのシール流体循環装置 | |
CN203482017U (zh) | 电机绕组线圈直接冷却系统 | |
CN102518589B (zh) | 无泄漏高温热油介质输送泵 | |
CN204961314U (zh) | 化工专用屏蔽泵 | |
CN109854539A (zh) | 带外置冷却器的磁力泵 | |
CN209212573U (zh) | 一种用于冷却水循环用磁力泵 | |
CN201226472Y (zh) | 耐高温高压屏蔽电机 | |
CN101425721A (zh) | 水冷式盘式电机 | |
CN112302958A (zh) | 一种超高压屏蔽泵 | |
CN210965276U (zh) | 一种辊压机轴承座冷却装置 | |
CN210290168U (zh) | 基于水温中和的防卡机增压泵 | |
CN206972552U (zh) | 一种用于高温介质的多级屏蔽电泵 | |
TWM499488U (zh) | 水冷式軸承裝置 | |
RU2403521C1 (ru) | Система подогрева топливного и буферного газ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