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06087U - 电子积木 - Google Patents

电子积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06087U
CN206506087U CN201720141408.XU CN201720141408U CN206506087U CN 206506087 U CN206506087 U CN 206506087U CN 201720141408 U CN201720141408 U CN 201720141408U CN 206506087 U CN206506087 U CN 2065060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ilding blocks
electronic building
plastic body
magnetic part
male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4140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uangkegongcha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uangkegongcha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uangkegongcha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uangkegongcha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4140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060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060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060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子积木,包括外壳(10)、电路板(20)、公座连接器(30)和母座连接器(40),电路板(20)设于外壳(10)内,公座连接器(30)包括公座塑胶体(31)及公座端子(32),母座连接器(40)包括母座塑胶体(41)及母座端子(42),公座塑胶体(31)和母座塑胶体(41)分别设于外壳(10)的相对两侧端,公座端子(32)和座端子均与电路板(20)电性连接,公座塑胶体(31)设有防呆凹槽(313),母座塑胶体(41)设有防呆凸起(413)。通过防呆凸起(413)与防呆凹槽(313)的设置可以避免相邻的电子积木插接,从而确保公座端子(32)与母座端子(42)之间实现正常的电性连接。

Description

电子积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子积木。
背景技术
电子积木是一种可以相互之间进行连接装配以实现组装形成不同模型产品的模块部件,且相邻的电子积木之间可以实现电性连接,如此,可以根据设定好的电路路线对电子积木进行连接装配,以完成各种具有不同串并联电路的模型产品。其中,电子积木之间的连接通过设置在电子积木相对两端部上的公座连接器和母座连接器来实现,如此,不但可以完成电子积木之间的机械连接,且能够实现电子积木之间实现电性连接。但在实际装配过程中,由于各电子积木的外形结构基本相同,很容易混淆电子积木的两连接端,从而导致电子积木之间出现误接而造成电子积木之间无法实现正常的电性连接,甚至还会造成电子积木之间出现电路短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积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电子积木在装配时因容易混淆两连接端而造成电子积木之间无法实现正常的电性连接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积木,包括外壳、电路板、公座连接器和母座连接器,所述外壳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端和第二侧端,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公座连接器包括公座塑胶体以及设于所述公座塑胶体上的至少一个公座端子,所述母座连接器包括母座塑胶体以及设于所述母座塑胶体上的至少一个母座端子,所述公座塑胶体和所述母座塑胶体分别设于所述第一侧端和所述第二侧端,且各所述公座端子和各所述母座端子均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公座塑胶体的外端凸出设有插接柱,所述插接柱的端部设有供各所述公座端子露出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内侧设有防呆凹槽,所述母座塑胶体的外端凹陷设有形状与所述插接柱适配的插接槽,所述插接槽内设有形状与所述定位槽适配的定位柱,各所述母座端子露出于所述定位柱的端部,所述定位柱的外侧设有形状与所述防呆凹槽适配的防呆凸起。
优选地,所述防呆凹槽包括第一凹槽部、第二凹槽部和第三凹槽部,所述第一凹槽部和所述第二凹槽部分别位于所述定位槽内侧上部的两端,所述第三凹槽部位于所述定位槽内侧下部的中间;所述防呆凸起包括形状分别与所述第一凹槽部、所述第二凹槽部和所述第三凹槽部适配的第一凸起部、第二凸起部和第三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分别位于所述定位柱外侧上部的两端,所述第三凸起部位于所述定位槽外侧下部的中间。
优选地,所述公座塑胶体内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防呆磁性件,所述母座塑胶体内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防呆磁性件,所述第一防呆磁性件外端的极性与所述第二防呆磁性件外端的极性相反。
优选地,所述公座塑胶体的内侧设有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防呆磁性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所述母座塑胶体的内侧设有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二防呆磁性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防呆磁性件通过胶水或者双面胶粘接于所述第一安装腔的内部,所述第二防呆磁性件通过胶水或者双面胶粘接于所述第二安装腔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电子积木还包括底部磁性件,所述底部磁性件通过胶水或者双面胶粘接于所述外壳内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外壳内的底部设有磁性件安装腔,所述底部磁性件嵌装于所述磁性件安装腔内。
优选地,所述磁性件安装腔的两相对内侧壁设有用于夹持所述底部磁性件的夹持筋条。
优选地,所述夹持筋条的上端部设有朝向所述夹持筋条的下端部倾斜以便于所述底部磁性件导入到所述磁性件安装腔内的导入斜面。
优选地,所述外壳包括底壳和连接于所述底壳顶部的上盖,所述底部磁性件设于所述底壳的内侧。
优选地,所述上盖通过超声波焊接工艺焊接于所述底壳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底部磁性件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磁性件安装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磁性件安装腔分别设于所述底壳的内侧靠近所述公座连接器和所述母座连接器的位置,且两个所述底部磁性件分别嵌装于两个所述磁性件安装腔内。
优选地,所述上盖的中部设有窗口,所述窗口上设有形状与所述窗口适配的透窗。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端设有成型于所述底壳和所述上盖相邻侧部的第一安装孔,所述公座塑胶体嵌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且并露出至所述第一安装孔外;所述第二侧端设有成型于所述底壳和所述上盖相邻侧部的第二安装孔,所述母座塑胶体嵌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并露出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外。
优选地,所述底壳和所述上盖内侧靠近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位置均设有用于夹持所述公座塑胶体的第一夹持块,所述底壳和所述上盖内侧靠近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位置均设有用于夹持所述母座塑胶体的第二夹持块。
优选地,所述公座塑胶体外周设有嵌装于所述第一夹持块与所述底壳侧部和所述上盖侧部之间的公座环形连接块,所述母座塑胶体外周设有嵌装于所述第二夹持块与所述底壳侧部和所述上盖侧部之间的母座环形连接块。
优选地,所述底壳的周侧设有下环形侧槽,所述上盖的周侧设有与所述下环形侧槽位置对应的上环形侧槽,所述上环形槽和所述下环形槽外套接有分类硅胶套,所述分类硅胶套上设有分别用于避空所述公座连接器和所述母座连接器的第一避空孔和第二避空孔。
优选地,所述分类硅胶套为绿色硅胶套、橙色硅胶套、黄色硅胶套或者蓝色硅胶套。
优选地,所述外壳的长度×宽度为24mm×24mm、24mm×48mm或者48mm×48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积木,由于公座连接器的公座塑胶体上设有防呆凹槽,而母座连接器的母座塑胶体上设有形状与公座塑胶体上的防呆凹槽的形状适配的防呆凸起,那么当需要将相邻的两个电子积木连接装配时,只有其中一个电子积木的公座连接器与另外一个电子积木的母座连接器位置对应才能够实现连接,一旦翻转公座连接器或者母座连接器,相邻的两个电子积木即无法实现连接装配,从而可以确保公座连接器的公座端子与母座连接器的母座端子之间实现正常的电性连接,进而可以有效避免电子积木之间无法实现正常电性连接的问题出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积木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积木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积木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积木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积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积木的公座连接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积木的公座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积木的母座连接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积木的母座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积木的公座塑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积木的公座塑胶体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积木的母座塑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积木的母座塑胶体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积木之间的的公座连接器与母座连接器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积木之间的的公座连接器与母座连接器连接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积木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积木的外壳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积木的外壳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积木的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积木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19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积木与工作台吸附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0—外壳 11—底壳 12—上盖
13—第一安装孔 14—第二安装孔 15—第一夹持块
16—第二夹持块 20—电路板 30—公座连接器
31—公座塑胶体 32—公座端子 33—第一防呆磁性件
40—母座连接器 41—母座塑胶体 42—母座端子
43—第二防呆磁性 50—底部磁性件 60—分类硅胶套
61—第一避空孔 62—第二避空孔 70—工作台
71—磁性金属件 111—磁性件安装腔 112—夹持筋条
113—导入斜面 114—下环形侧槽 121—窗口
122—透窗 123—上环形侧槽 311—插接柱
312—定位槽 313—防呆凹槽 314—第一凹槽部
315—第二凹槽部 316—第三凹槽部 317—第一安装腔
318—公座环形连接块 411—插接槽 412—定位柱
413—防呆凸起 414—第一凸起部 415—第二凸起部
416—第三凸起部 417—第二安装腔 418—母座环形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22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积木,包括外壳10、电路板20、公座连接器30和母座连接器40,所述外壳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端和第二侧端,所述电路板20设于所述外壳10内,所述公座连接器30包括公座塑胶体31以及设于所述公座塑胶体31上的至少一个公座端子32,所述母座连接器40包括母座塑胶体41以及设于所述母座塑胶体41上的至少一个母座端子42,所述公座塑胶体31和所述母座塑胶体41分别设于所述第一侧端和所述第二侧端,且各所述公座端子32和各所述母座端子42均与所述电路板20电性连接,所述公座塑胶体31的外端凸出设有插接柱311,所述插接柱311的端部设有供各所述公座端子32露出的定位槽312,所述定位槽312的内侧设有防呆凹槽313,所述母座塑胶体41的外端凹陷设有形状与所述插接柱311适配的插接槽411,所述插接槽411内设有形状与所述定位槽312适配的定位柱412,各所述母座端子42露出于所述定位柱412的端部,所述定位柱412的外侧设有形状与所述防呆凹槽313适配的防呆凸起413。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积木,由于公座连接器30的公座塑胶体31上设有防呆凹槽313,而母座连接器40的母座塑胶体41上设有形状与公座塑胶体31上的防呆凹槽313的形状适配的防呆凸起413,那么当需要将相邻的两个电子积木连接装配时,只有其中一个电子积木的公座连接器30与另外一个电子积木的母座连接器40位置对应才能够实现连接,一旦翻转公座连接器30或者母座连接器40,相邻的两个电子积木即无法实现连接装配,从而可以确保公座连接器30的公座端子32与母座连接器40的母座端子42之间实现正常的电性连接,进而可以有效避免电子积木之间无法实现正常电性连接的问题出现。
其中,相邻的电子积木完成连接装配后,公座塑胶体31的插接柱311与母座塑胶体41的插接槽411形成插接配合,插接柱311上设置的定位槽312又与插接槽411内设置的定位柱412插接定位配合,这样使得相邻的电子积木的公座塑胶体31与相邻积木的母座塑胶体41实现双重的插接配合,可以确保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公座塑胶体31与母座塑胶体41之间只有在防呆凹槽313与防呆凸起413位置正对应时才能够实现连接装配,如此,确保公座塑胶体31上的公座端子32与母座塑胶体41上的母座端子42实现正常的电性连接,避免出现接触不良和短路的现象,结构设计巧妙,实用性非常强。
另外,公座端子32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例如可以设定四个公座端子32,对应的,母座端子42的数量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确保母座端子42的数量与公座端子32的数量匹配一致即可,例如可以设定四个母座端子42。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结合图7、9、10和12所示,所述防呆凹槽313包括第一凹槽部314、第二凹槽部315和第三凹槽部316,所述第一凹槽部314和所述第二凹槽部315分别位于所述定位槽312内侧上部的两端,所述第三凹槽部316位于所述定位槽312内侧下部的中间;所述防呆凸起413包括形状分别与所述第一凹槽部314、所述第二凹槽部315和所述第三凹槽部316适配的第一凸起部414、第二凸起部415和第三凸起部416,所述第一凸起部414和所述第二凸起部415分别位于所述定位柱412外侧上部的两端,所述第三凸起部416位于所述定位槽312外侧下部的中间。具体地,通过将第一凹槽部314和第二凹槽部315分别设置在定位槽312内侧上部的两端以及将第三凹槽部316设置在定位槽312内侧下部的中间,如此结构限定,确保了防呆凹槽313位于定位槽312的上侧和下侧的结构不一致;同时,通过将第一凸起部414和第二凸起部415分别位于定位柱412外侧上部的两端以及将第三凸起部416设置在定位槽312外侧下部的中间,则确保防呆凸起413位于定位柱412的上侧和下侧的结构不一致,那么只有在防呆凹槽313的上侧与防呆凸起413的上侧以及防呆凹槽313的下侧与防呆凹槽313的下侧对齐时,定位柱412才能够实现与定位槽312插接,插接住才能够实现与插接槽411插接,那么公座连接器30才能够实现与母座连接器40连接装配,进而彻底地确保公座塑胶体31上的公座端子32与母座塑胶体41上的母座端子42实现正常的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7~10所示,所述公座塑胶体31内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防呆磁性件33,所述母座塑胶体41内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防呆磁性43件,所述第一防呆磁性件33外端的极性与所述第二防呆磁性43件外端的极性相反。具体地,如此结构设计,那么当误将相邻的两个电子积木的公座连接器30对接时或者两个电子积木的母座连接器40对接时,由于公座塑胶体31内设置的第一防呆磁性件33外端的极性相同,或者母座塑胶体41内设置的第一防呆磁性件33外端的极性相同,从而形成产生相互排斥的力,那么使用者可以实时感受到该排斥力,从而意识到相邻的电子积木连接装配的位置出现误差,以便及时翻转其中一个电子积木以使得相邻的电子积木之间中,其中一个电子积木的公座连接器30与另外一个电子积木的母座连接器40连接,从而实现连接装配的防呆。总的来说,也就是说,只有当第一防呆磁性件33与第二防呆磁性43件对接时,公座连接器30才能够实现与母座连接器40插接。
更具体的,第一防呆磁性件33外端的极性为N极,那么第二防呆磁性43件外端的极性即为S极;而第一防呆磁性件33外端的极性为S极时,那么第二防呆磁性43件外端的极性即为N极。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6、8、11和12所示,所述公座塑胶体31的内侧设有第一安装腔317,所述第一防呆磁性件33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腔317内,所述母座塑胶体41的内侧设有第二安装腔417,所述第二防呆磁性43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腔417内。具体地,通过设置第一安装腔317可以为第一磁性件的设置提供安装空间,同时也通过该第一安装腔317起到加强对第一防呆磁性件33安装稳定性的作用;同理,通过设置第二安装腔417可以为第二磁性件的设置提供安装空间,同时也通过该第二安装腔417起到加强对第二防呆磁性43件安装稳定性的作用。另外,第一安装腔317成型在公座塑胶体31内,可以避免因为设置第一防呆磁性件33而增加占据安装空间,同样,第二安装腔417成型在母座塑胶体41内,可以避免因为设置第二防呆磁性43件而增加占据安装空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呆磁性件33通过胶水或者双面胶粘接于所述第一安装腔317的内部,所述第二防呆磁性43件通过胶水或者双面胶粘接于所述第二安装腔417的内部。具体地,通过胶水或者双面胶来实现第一防呆磁性和第二防呆磁性43件的固定,不但可以实现对第一防呆磁性件33和第二防呆磁性43件的快速装配,且连接后的第一防呆磁性件33和第二防呆磁性43件的稳定性极佳,电子积木长期使用,也无需担心第一防呆磁性件33和第二防呆磁性43件会脱离连接。另外,胶水和双面胶均易于获取,成本低廉。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5和图22所示,所述电子积木还包括底部磁性件50,所述底部磁性件50通过胶水或者双面胶粘接于所述外壳10内的底部。具体地,电子积木一般置于工作台70上进行连接装配形成不同的模型产品,那么可以在工作台70上设置磁性金属件71,那么当将电子积木置于工作台70上时,电子积木可以通过其底壳11内部设置的底部磁性件50隔着底壳11与工作台70上设置的磁性金属件71吸附连接,如此,可以起到对电子积木位置固定的作用,那么两个相邻的电子积木之间进行连接装配时,电子积木受外力作用时不会轻易相对于工作台70移动,从而可以使得电子积木之间实现更加快速和稳定的连接装配。另外,当进行电子积木装配教学课程时,工作台70一般为竖向设置,例如黑板,由于电子积木可以与工作台70实现定位吸附连接,那么当电子积木置于工作台70时不会掉落,进而确保电子积木装配教学课程的正常进行。
另外,通过胶水或者双面胶来实现底部磁性件50的固定,不但可以实现对底部磁性件50的快速装配,且连接后的底部磁性件50的稳定性极佳,电子积木长期使用,也无需担心底部磁性件50会脱离连接。另外,胶水和双面胶均易于获取,成本低廉。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5、19和21所示,所述外壳10内的底部设有磁性件安装腔111,所述底部磁性件50嵌装于所述磁性件安装腔111内。具体地,通过设置磁性件安装腔111可以为底部磁性件50的设置提供安装空间,同时也通过该磁性件安装腔111起到加强对底部磁性件50安装稳定性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9和21所示,所述磁性件安装腔111的两相对内侧壁设有用于夹持所述底部磁性件50的夹持筋条112。具体地,夹持筋条112可以对底部磁性件50的相对两外侧进行夹持,进一步加强底部磁性件50安装后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通过该夹持筋条112的设置使得底部磁性件50的外周侧与磁性件安装前的内周侧之间形成与一定间距的缝隙,如此,后期需要取出该底部磁性件50时,可以使用辅助工具伸入到该缝隙内,以便可以施加作用力到底部磁性件50上,从而实现底部磁性件50的松动,最终实现对底部磁性件50的拆卸。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9和21所示,所述夹持筋条112的上端部设有朝向所述夹持筋条112的下端部倾斜以便于所述底部磁性件50导入到所述磁性件安装腔111内的导入斜面113。具体地,导入斜面113的设置可以引导底部磁性件50嵌装于磁性件安装腔111内,即由于具有该导入斜面113的位置的宽度比其余位置的宽度更大,那么在装配底部磁性件50的初始阶段,更加容易实现将底部磁性件50与磁性件安装腔111的位置对正,进而可以有效确保底部磁性件50完全嵌装入磁性件安装腔111内。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4和16~20所示,所述外壳10包括底壳11和连接于所述底壳11顶部的上盖12,所述底部磁性件50设于所述底壳11的内侧。具体地,底壳11与上盖12连接组成外壳10,其中可以采用焊接、扣接或者铆接的方式使得底壳11与上盖12固定连接。另外,如此结构设计也便于对位于外壳10内的各部件的安装。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上盖12通过超声波焊接工艺焊接于所述底壳11的顶部。具体地,采用超声波焊接工艺具有焊接速度快、焊接强度高、密封性好的优点,且焊接过程稳定,所有焊接参数均可通过软件系统进行跟踪监控,一旦发现故障很容易进行排除和维护。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5所示,所述底部磁性件50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磁性件安装腔1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磁性件安装腔111分别设于所述底壳11的内侧靠近所述公座连接器30和所述母座连接器40的位置,且两个所述底部磁性件50分别嵌装于两个所述磁性件安装腔111内。具体地,通过设置两个底部磁性件50可以保持电子积木吸附在工作台70上的平稳性,避免一端连接稳定而另一端松动的情况出现。特别对于长度较长的电子积木时,两个底部磁性件50处于电子积木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8和20所示,所述上盖12的中部设有窗口121,所述窗口121上设有形状与所述窗口121适配的透窗122。具体地,窗口121的设置为提供一个空间供透窗122安装,透窗122为透明或者半透明结构,如此,当电路板20上设有灯珠时,那该灯柱发出的光线可以通过该透窗122显示,从而可以快速对单个电子积木的类型的适配。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2和16~17所示,所述第一侧端设有成型于所述底壳11和所述上盖12相邻侧部的第一安装孔13,所述公座塑胶体31嵌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3且并露出至所述第一安装孔13外;所述第二侧端设有成型于所述底壳11和所述上盖12相邻侧部的第二安装孔14,所述母座塑胶体41嵌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孔14并露出于所述第二安装孔14外。具体地,第一安装孔13的下部分成型于底壳11、上部分成型于上盖12对应的位置,同样,第二安装孔14的下部分成型底壳11、上部分成型于上盖12对应的位置。通过该第一安装孔13和第二安装孔14的设置可以确保公座连接器30和母座连接器40可以安装在外壳10的第一侧端和第二侧端。并且通过嵌装于孔内的连接方式对公座连接器30和母座连接器40进行固定可以保证公座塑胶体31的部分结构处于外壳10内以确保公座端子32与电路板20电性连接、部分结构位于外壳10外以确保公座连接器30与相邻另一电子积木的母座连接器40电性插接;同理,可以保证母座塑胶体41的部分结构处于外壳10内以确保母座端子42与电路板20电性连接、部分结构位于外壳10外以确保母座连接器40与相邻另一电子积木的母座连接器40电性插接。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6~20所示,所述底壳11和所述上盖12内侧靠近所述第一安装孔13的位置均设有用于夹持所述公座塑胶体31的第一夹持块15,所述底壳11和所述上盖12内侧靠近所述第二安装孔14的位置均设有用于夹持所述母座塑胶体41的第二夹持块16。具体地,第一夹持块15的设置限定了公座塑胶件安装后相对于第一安装孔13的位置,即在第一夹持块15的限定下,公座塑胶件受到外力作用时,不会相对于第一安装孔13的孔缘移动,例如朝向第一安装孔13的内侧或者外侧移动;同理,第二夹持块16的设置限定了母座塑胶件安装后相对于第二安装孔14的位置,即在第二夹持块16的限定下,母座塑胶件受到外力作用时,不会相对于第一安装孔13的孔缘移动,例如朝向第一安装孔13的内侧或者外侧移动。那么将相邻的两个电子积木的公座连接器30和母座连接器40插接时,公座连接器30和母座连接器40受到施加的作用力也不会出现相对于外壳10的位置的移动,从而可以确保电子积木即使在频繁的装拆下,结构依然稳定可靠。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6~13所示,所述公座塑胶体31外周设有嵌装于所述第一夹持块15与所述底壳11侧部和所述上盖12侧部之间的公座环形连接块318,所述母座塑胶体41外周设有嵌装于所述第二夹持块16与所述底壳11侧部和所述上盖12侧部之间的母座环形连接块418。具体地,公座环形连接块318与第一夹持块15之间形成相互限制,母座环形连接块418与第二夹持块16之间形成相互限制,可以进一步确保完成安装后的公座连接器30和母座连接器40不出现位移而影响其机械连接和电性连接的稳定性。
其中,公座环形连接块318与公座塑胶件一体成型,母座环形连接块418与母座塑胶件一体成型。一体成型可以采用塑胶一体注塑成形。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6~20所示,所述底壳11的周侧设有下环形侧槽114,所述上盖12的周侧设有与所述下环形侧槽114位置对应的上环形侧槽123,所述上环形槽和所述下环形槽外套接有分类硅胶套60,所述分类硅胶套60上设有分别用于避空所述公座连接器30和所述母座连接器40的第一避空孔61和第二避空孔62。具体地,使用者使用电子积木时可以通过手指握持该分配硅胶套,由于分类硅胶套60材质较软,那么握持时的手感更佳。同时,分类硅胶套60套接在上环形槽和下环形槽外,从而可以包覆住底壳11与上盖12的连接处,使得电子积木的整体感更强。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结合图1~5所示,所述分类硅胶套60为绿色硅胶套、橙色硅胶套、黄色硅胶套或者蓝色硅胶套。通过不同颜色的分类硅胶套60可以区别不同电性功能的电子积木,例如可以设定具有绿色硅胶套的电子积木为通讯类电子积木,具有橙色硅胶套的电子积木为操控类电子积木,具有黄色硅胶套的电子积木为输入类电子积木,具有蓝色硅胶套的电子积木为输出类电子积木。当然,当赋予电子积木除上述以外的其他功能时,可以设定分配硅胶套为红色硅胶套、黑色硅胶套等。如此,使用者可以快速识别到不同功能的电子积木,从而将其连接装配到相对应的位置上。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2所示,所述外壳10的长度×宽度为24mm×24mm;结合图3所示,所述外壳10的长度×宽度为24mm×48mm;结合图4所示,所述外壳10的长度×宽度为48mm×48mm。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外壳10的长度可以小于24mm或者大于48mm,外壳10的宽度可以小于24mm或者大于48mm。
综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乃具有以上所述的优良特性,得以令其在使用上,增进以往技术中所未有的效能而具有实用性,成为一极具实用价值的产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电子积木,包括外壳、电路板、公座连接器和母座连接器,所述外壳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端和第二侧端,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公座连接器包括公座塑胶体以及设于所述公座塑胶体上的至少一个公座端子,所述母座连接器包括母座塑胶体以及设于所述母座塑胶体上的至少一个母座端子,所述公座塑胶体和所述母座塑胶体分别设于所述第一侧端和所述第二侧端,且各所述公座端子和各所述母座端子均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座塑胶体的外端凸出设有插接柱,所述插接柱的端部设有供各所述公座端子露出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内侧设有防呆凹槽,所述母座塑胶体的外端凹陷设有形状与所述插接柱适配的插接槽,所述插接槽内设有形状与所述定位槽适配的定位柱,各所述母座端子露出于所述定位柱的端部,所述定位柱的外侧设有形状与所述防呆凹槽适配的防呆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积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呆凹槽包括第一凹槽部、第二凹槽部和第三凹槽部,所述第一凹槽部和所述第二凹槽部分别位于所述定位槽内侧上部的两端,所述第三凹槽部位于所述定位槽内侧下部的中间;所述防呆凸起包括形状分别与所述第一凹槽部、所述第二凹槽部和所述第三凹槽部适配的第一凸起部、第二凸起部和第三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分别位于所述定位柱外侧上部的两端,所述第三凸起部位于所述定位槽外侧下部的中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积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座塑胶体内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防呆磁性件,所述母座塑胶体内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防呆磁性件,所述第一防呆磁性件外端的极性与所述第二防呆磁性件外端的极性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积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座塑胶体的内 侧设有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防呆磁性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所述母座塑胶体的内侧设有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二防呆磁性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积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呆磁性件通过胶水或者双面胶粘接于所述第一安装腔的内部,所述第二防呆磁性件通过胶水或者双面胶粘接于所述第二安装腔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积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积木还包括底部磁性件,所述底部磁性件通过胶水或者双面胶粘接于所述外壳内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积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的底部设有磁性件安装腔,所述底部磁性件嵌装于所述磁性件安装腔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积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件安装腔的两相对内侧壁设有用于夹持所述底部磁性件的夹持筋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积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筋条的上端部设有朝向所述夹持筋条的下端部倾斜以便于所述底部磁性件导入到所述磁性件安装腔内的导入斜面。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积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底壳和连接于所述底壳顶部的上盖,所述底部磁性件设于所述底壳的内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积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通过超声波焊接工艺焊接于所述底壳的顶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积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磁性件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磁性件安装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磁性件安装腔分别设 于所述底壳的内侧靠近所述公座连接器和所述母座连接器的位置,且两个所述底部磁性件分别嵌装于两个所述磁性件安装腔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积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中部设有窗口,所述窗口上设有形状与所述窗口适配的透窗。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积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端设有成型于所述底壳和所述上盖相邻侧部的第一安装孔,所述公座塑胶体嵌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且并露出至所述第一安装孔外;所述第二侧端设有成型于所述底壳和所述上盖相邻侧部的第二安装孔,所述母座塑胶体嵌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并露出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外。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积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和所述上盖内侧靠近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位置均设有用于夹持所述公座塑胶体的第一夹持块,所述底壳和所述上盖内侧靠近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位置均设有用于夹持所述母座塑胶体的第二夹持块。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积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座塑胶体外周设有嵌装于所述第一夹持块与所述底壳侧部和所述上盖侧部之间的公座环形连接块,所述母座塑胶体外周设有嵌装于所述第二夹持块与所述底壳侧部和所述上盖侧部之间的母座环形连接块。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积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的周侧设有下环形侧槽,所述上盖的周侧设有与所述下环形侧槽位置对应的上环形侧槽,所述上环形槽和所述下环形槽外套接有分类硅胶套,所述分类硅胶套上设有分别用于避空所述公座连接器和所述母座连接器的第一避空孔和第二避空孔。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子积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类硅胶套为绿色硅胶套、橙色硅胶套、黄色硅胶套或者蓝色硅胶套。
1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积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长度×宽度为24mm×24mm、24mm×48mm或者48mm×48mm。
CN201720141408.XU 2017-02-16 2017-02-16 电子积木 Active CN2065060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41408.XU CN206506087U (zh) 2017-02-16 2017-02-16 电子积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41408.XU CN206506087U (zh) 2017-02-16 2017-02-16 电子积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06087U true CN206506087U (zh) 2017-09-19

Family

ID=59834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41408.XU Active CN206506087U (zh) 2017-02-16 2017-02-16 电子积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0608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78449A (zh) * 2017-02-16 2017-08-18 深圳市创客工场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积木
WO2018148910A1 (zh) * 2017-02-16 2018-08-23 深圳市创客工场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积木
WO2018148915A1 (zh) * 2017-02-16 2018-08-23 深圳市创客工场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积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78449A (zh) * 2017-02-16 2017-08-18 深圳市创客工场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积木
WO2018148910A1 (zh) * 2017-02-16 2018-08-23 深圳市创客工场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积木
WO2018148915A1 (zh) * 2017-02-16 2018-08-23 深圳市创客工场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积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78449A (zh) 电子积木
CN206506087U (zh) 电子积木
CN105375182B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JP2021097024A (ja) 一体成型の充電式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4205097U (zh) Usb插头
CN103887647A (zh) 耳机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具有该耳机连接器的移动终端
CN203883662U (zh) 防水电源适配器
CN110993839A (zh) 动力电池顶盖及应用其的动力电池
CN206225655U (zh) 电连接器
CN102820579B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7925737U (zh) 充电转接器
CN204464614U (zh) 一种改良的防水耳机连接器
CN209963406U (zh) 电子积木
CN209092715U (zh) 电子积木
CN204216148U (zh) 聚合物电池
CN207868453U (zh) 插座连接器
CN208028341U (zh) 一种九十度连接器
CN208352603U (zh) 一种组合型新能源汽车专用连接器
CN209167532U (zh) 一体式车用超声波传感器
CN109248455A (zh) 一种电子积木连接方法及电子积木组合体
CN203690586U (zh) 电源连接器
CN207020985U (zh) 固态硬盘存储组件及固态硬盘
CN219329405U (zh) 一种ac插座结构与除颤仪充电器
JP3064488U (ja) シングルプラグダブルソケット型電源ケ―ブルコネクタ
CN215119298U (zh) 一种集成式无刷电机用插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