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05243U - 遮光装置及具有其的镜头模组 - Google Patents
遮光装置及具有其的镜头模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505243U CN206505243U CN201621182874.4U CN201621182874U CN206505243U CN 206505243 U CN206505243 U CN 206505243U CN 201621182874 U CN201621182874 U CN 201621182874U CN 206505243 U CN206505243 U CN 20650524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ade
- light
- control panel
- camera lens
- lens modu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遮光装置及具有其的镜头模组,该遮光装置包括:遮光部,遮光部可伸缩地安装在待遮光装置上,用于对待遮光装置进行遮光;自动调节部,自动调节部安装在待遮光装置上,用于自动调节遮光部的伸缩量。在遮光装置工作时,可以自动对本实用新型中的遮光部的伸缩量进行调节,避免了手动操作,从而降低了操作难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拍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遮光装置及具有其的镜头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镜头模组工艺的发展,智能手机上照相机的功能和成像效果越来越向着单反相机的方向靠拢,一些单反相机需要依靠硬件实现的功能(如大光圈镜头的背景虚化效果),智能手机都可以通过镜头模组的ISP芯片对图像数据进行后期处理从而生成与单反相机较为近似的效果。
尽管如此,如果原始的图像数据因各种杂光、散射光等非成像光的影响而导致原始图像数据存在问题,这样无论后期如何处理都无法得到正常的成像效果。
在单反相机方面,人们使用遮光罩这一简单而行之有效的方法来避免各种杂光的影响。遮光罩一方面通过其超出镜头的物理结构遮挡有害光线进入镜头,另一方面通过其内表面的螺旋纹路或柔性材料等防止光线在遮光罩内部的漫反射从而防止眩光的形成。
虽然遮光罩结构简单,但是由于遮光罩会增加镜头的长度,这对于追求轻薄的智能手机来说是个不利的因素,所以这一配件到目前为止始终没有在智能手机的镜头模组上应用。特别的,对于使用了光学变焦镜头模组的高端智能手机,目前也没有遮光罩的应用。
众所周知,对于光学变焦镜头来说,镜头焦距越长(镜头越长),视角越小,就越需要遮光罩伸长其长度遮挡视角外的杂光。
如果遮光罩能够根据变化的焦距(镜头长度)来实现自适应伸缩,则可以将遮光罩的结构移植到智能手机的镜头模组中,从而提高成像质量和用户体验。
如专利CN87212163U《数字定位式变焦镜头用遮光罩》所述方案是数字定位式变焦距镜头用遮光罩,是照相机变焦距镜头的专用遮光装置。该装置可以根据变焦距镜头的工作焦距改变遮光范围,并通过数字定位对遮光范围的调整进行精密控制。该遮光罩操作简单、携带方便、使用寿命长。该遮光罩的结构特征是:旋转外罩和固定内罩之间以斜螺纹配合,外罩的两端有定位环和导环,两环通过连接片连接,连接片嵌在内壁的凹槽中。操作时,只要根据镜头的工作焦距,旋转外罩将外罩上对应的数值与定位环上的定位标记对准即可。
如专利CN87212163U《数字定位式变焦镜头用遮光罩》所述方案是通过内壁刻有正向旋转的斜凹罗纹的圆筒状的活动外罩与外壁刻有正向旋转的斜凸罗纹的固定式外罩向配合,根据镜头的工作焦距,旋转外罩将外罩上对应的数值与定位环上的定位标记对准,实现遮光罩对于不同焦距的遮光范围匹配。
上述装置使用时需要获取当前镜头的焦距,然后人工进行遮光罩调整,或者直接通过取景器观察并调整遮光罩,易用性较差,且不适用于手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遮光装置及具有其的镜头模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遮光罩无法自动调节伸缩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遮光装置,该遮光装置包括:遮光部,遮光部可伸缩地安装在待遮光装置上,用于对待遮光装置进行遮光;自动调节部,自动调节部安装在待遮光装置上,用于自动调节遮光部的伸缩量。
进一步地,遮光部包括:传动结构,传动结构与自动调节部驱动连接;遮光结构,遮光结构与传动结构连接。
进一步地,自动调节部包括:传动件,传动结构可移动地设置在传动件上,传动件用于将动力传递给传动结构;驱动件,驱动件与传动件驱动连接;控制板,控制板用于控制驱动件工作。
进一步地,遮光结构的内表面上设置有防漫反射层。
进一步地,驱动件包括驱动马达,传动件包括螺纹杆,传动结构内部设置有与螺纹杆相适配的内螺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镜头模组,该镜头模组包括上述遮光装置,还包括:感光芯片,感光芯片设置在遮光装置的控制板上;进光部,进光部安装在遮光装置的控制板上,用于将接收的光线传递给感光芯片;保护罩,保护罩安装在遮光装置的控制板上,保护罩套设在进光部的外侧,并与进光部和遮光装置的控制板共同围设形成安装腔,遮光部可移动地安装在安装腔中。
进一步地,遮光结构可移动地套设在进光部的外侧。
进一步地,保护罩的远离遮光装置的控制板的一端与进光部的外壁之间设置有让位间隙,遮光结构与让位间隙相适配,遮光结构可移动地穿设在让位间隙中。
进一步地,镜头模组还包括:第一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设置在保护罩的远离遮光装置的控制板的一端的内壁上;第二限位结构,第二限位结构设置在遮光装置的控制板上;移动接触结构,移动接触结构设置在遮光部上;移动接触结构具有与第一限位结构接触的第一限位位置,和与第二限位结构接触的第二限位位置。
进一步地,第一限位结构、二限位结构和移动接触结构均为金属触点。
进一步地,驱动部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驱动部以进光部的轴线为中心线对称设置在遮光装置的控制板上。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遮光装置包括自动调节部,在遮光装置工作时,可以自动对本实用新型中的遮光部的伸缩量进行调节,避免了手动操作,从而降低了操作难度。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镜头模组的实施例的遮光结构未伸出时的结构图;以及
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镜头模组的实施例的遮光结构伸出一定长度时的结构图;以及
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镜头模组的实施例的遮光结构伸出至最长位置时的结构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遮光部;11、传动结构;12、遮光结构;121、防漫反射层;20、自动调节部;21、传动件;22、驱动件;23、控制板;231、感光芯片;30、进光部;40、保护罩;50、第一限位结构;51、第二限位结构;52、移动接触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
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正如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在单反相机方面,人们使用遮光罩这一简单而行之有效的方法来避免各种杂光的影响。遮光罩一方面通过其超出镜头的物理结构遮挡有害光线进入镜头,另一方面通过其内表面的螺旋纹路或柔性材料等防止光线在遮光罩内部的漫反射从而防止眩光的形成。
虽然遮光罩结构简单,但是由于遮光罩会增加镜头的长度,这对于追求轻薄的智能手机来说是个不利的因素,所以这一配件到目前为止始终没有在智能手机的镜头模组上应用。特别的,对于使用了光学变焦镜头模组的高端智能手机,目前也没有遮光罩的应用。
众所周知,对于光学变焦镜头来说,镜头焦距越长(镜头越长),视角越小,就越需要遮光罩伸长其长度遮挡视角外的杂光。
对于一些类似手机的智能设备,如果先获取当前镜头的焦距,然后人工进行遮光罩调整,或者直接通过取景器观察并调整遮光罩,操作感不佳,而且调整精度很难控制,易用性较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遮光装置,该遮光装置包括遮光部10和自动调节部20,其中,遮光部10可伸缩地安装在待遮光装置上,用于对待遮光装置进行遮光,自动调节部20安装在待遮光装置上,用于自动调节遮光部10的伸缩量。本实用新型的遮光装置工作时,通过遮光部10来遮挡杂光进入待遮挡装置,当待遮光装置的工作环境改变时,此时自动调节部20开始工作,自动调节遮光部10的伸缩量,以调整进入待遮光装置的杂光量,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
具体来说,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中的自动调节部20的自动调节,使自动调节部20能够带动遮光部10,进而实现遮光部10的伸缩运动,本实用新型中的遮光部10包括传动结构11和遮光结构12,其中,传动结构11与自动调节部20驱动连接,遮光结构12与传动结构11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调节部20工作时,通过传动结构11将动力传递给遮光结构12,使遮光结构12运动,实现对待遮光结构12的遮光效果。
当本实用新型的遮光装置应用于相机时,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的遮光结构12为圆筒状的遮光罩,当然,本实用新型中的遮光结构12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以适应不同的使用条件。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调节部20进行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中的自动调节部20包括传动件21、驱动件22和控制板23,传动结构11可移动地设置在传动件21上,传动件21用于将动力传递给传动结构11,驱动件22与传动件21驱动连接,控制板23用于控制驱动件22工作,其中,控制板23为芯片控制板23,用于收集外部光线信息,并对外部光线信息进行处理,然后将信号传递给驱动件22,控制驱动件22工作,通过传动件21将动力传递给遮光部10,从而完成遮光部10的自动遮光。在本实用新型的遮光装置应有于镜头模组时,本申请中的控制板23位于镜头模组内,一方面通过设置在其上的底层芯片连接,获取焦距信息,另一方面,通过其延伸出的引线连接到驱动件22,从而实现对驱动件22的控制。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中的驱动件22包括驱动马达,传动件21包括螺纹杆,传动结构11内部设置有与螺纹杆相适配的内螺纹。下面结合上述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遮光装置工作时,首先,通过控制板23收集外部光线信息,并对外部光线信息进行处理,然后将信号传递给驱动马达,以控制驱动马达的旋转时间以及旋转速率,并通过与驱动马达驱动连接的螺纹杆对将动力传递给传动结构11,使传动结构11带到遮光结构12沿着螺纹杆的长度方向运动,具体来说,当需要遮光装置伸长时,控制板23控制驱动马达逆时针方向旋转,进而使螺纹杆逆时针旋转,使传动结构11向远离驱动马达的方向运动,此时遮光结构12向使遮光装置向伸长的方向运动。当需要遮光装置缩短时,控制板23控制驱动马达顺时针方向旋转,进而使螺纹杆顺时针旋转,使传动结构11向远离驱动马达的方向运动,此时遮光结构12向使遮光装置向缩短的方向运动。
为了防止遮光结构12的内表面在进行遮光过程中发生漫反射,进而影响遮光质量,本实用新型中的遮光结构12的内表面上设置有防漫反射层,其中该防漫反射层121可以为螺旋纹路,也可以为柔性材料,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具有防漫发射功能的结构或者材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镜头模组,该镜头模组包括上述遮光装置,该镜头模组还包括感光芯片231、进光部30和保护罩40,其中,感光芯片231设置在遮光装置的控制板23上,进光部30安装在遮光装置的控制板23上,用于将接收的光线传递给感光芯片231,保护罩40安装在遮光装置的控制板23上,保护罩40套设在进光部30的外侧,并与进光部30和遮光装置的控制板23共同围设形成安装腔,遮光部10可移动地安装在安装腔中。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镜头模组的整体性,本实用新型的镜头模组设置了保护罩40,通过保护罩40与进光部30和遮光装置的控制板23共同围设形成安装腔,以对遮光部10进行安装,并为遮光部10的自动调节提供空间。本实用新型的镜头模组工作时,首先通过进光部30接收光线,并将光线传递给感光芯片231,然后感光芯片231进行感光,再把光线信息提供给控制板23进行分析和处理,然后将信号传递给驱动马达,以控制驱动马达的旋转时间以及旋转速率,并通过与驱动马达驱动连接的螺纹杆对将动力传递给传动结构11,使传动结构11带到遮光结构12沿着螺纹杆的长度方向运动,具体来说,当需要遮光装置伸长时,控制板23控制驱动马达逆时针方向旋转,进而使螺纹杆逆时针旋转,使传动结构11向远离驱动马达的方向运动,此时遮光结构12向使遮光装置向伸长的方向运动。当需要遮光装置缩短时,控制板23控制驱动马达顺时针方向旋转,进而使螺纹杆顺时针旋转,使传动结构11向远离驱动马达的方向运动,此时遮光结构12向使遮光装置向缩短的方向运动。
其中,本实用新型中的进光部30包括一级镜片组、变焦镜头罩、二级镜片组、对焦镜头罩、镜片座、镜头座、滤光镜片和感光芯片231,其中,一级镜片组内嵌于变焦镜头罩中,变焦镜头罩内含变焦马达,可以实现一级镜片组所在镜头的伸出和缩回。它与对焦镜头罩相连接,二级镜片组内嵌于对焦镜头罩中,对焦镜头罩内含对焦马达,可以实现二级镜片组的微动,从而实现镜头成像的合焦,一方面与变焦镜头罩连接,一方面与镜片座连接。镜片座外侧带有螺纹,能旋入镜头座的螺纹接口;其上方与对焦镜头罩连接。镜头座带有螺纹与镜片座连接。另外其底部与控制板23连接。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镜头模组,在需要遮光时,遮光结构12更加有效地进行遮光,优选地,遮光结构12可移动地套设在进光部30的外侧。当需要遮光装置伸长时,控制板23控制驱动马达逆时针方向旋转,进而使螺纹杆逆时针旋转,使传动结构11向远离驱动马达的方向运动,此时遮光结构12向使遮光装置向伸长的方向运动,进而减小进光部30的入光角度。当需要遮光装置缩短时,控制板23控制驱动马达顺时针方向旋转,进而使螺纹杆顺时针旋转,使传动结构11向远离驱动马达的方向运动,此时遮光结构12向使遮光装置向缩短的方向运动,使进光部30的入光角度增大。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镜头模组中的遮光结构12可移动,优选地,保护罩40的远离遮光装置的控制板23的一端与进光部30的外壁之间设置有让位间隙,遮光结构12与让位间隙相适配,遮光结构12可移动地穿设在让位间隙中。
为了防止本实用新型中的遮光部10在移动过程中发生脱落,并防止遮光部10无限制的移动对驱动件22的工作造成不良影响,本实用新型的镜头模组还包括第一限位结构50、第二限位结构51和移动接触结构52,其中,保护罩40的远离遮光装置的控制板23的一端的内壁上,第二限位结构51设置在遮光装置的控制板23上,移动接触结构52设置在遮光部10上,移动接触结构52具有与第一限位结构50接触的第一限位位置,和与第二限位结构51接触的第二限位位置。当移动接触结构52运动到与第一限位结构50接触的第一限位位置时,控制板23接收到相关信号,并控制驱动件22停止转动,有效避免了遮光部10的过度移动,从而防止了驱动件22的无功劳损。当移动接触结构52运动到与第二限位结构51接触的第二限位位置时,控制板23接收到相关信号,并控制驱动件22停止转动,有效避免了遮光部10的过度移动,从而防止了驱动件22的无功劳损。本实用新型中的移动接触结构52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分别与第一限位结构50和第二限位结构51对应的两个,具体设置方式可根据具体使用环境进行确定。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限位结构50、二限位结构和移动接触结构52均为金属触点。当然,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限位结构50、二限位结构也可为微动开关等装置,只要是能够满足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限位结构50、二限位结构的限位功能的装置均可。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中的自动调节部20在调节遮挡部的过程中,使遮挡部的运动更加稳定,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的驱动部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驱动部以进光部30的轴线为中心线对称设置在遮光装置的控制板23上。通过以进光部30的轴线为中心线对称设置使本实用新型中的自动调节部20的受力更加均匀,进一步提高了自动调节部20工作时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遮光部(10),所述遮光部(10)可伸缩地安装在待遮光装置上,用于对待遮光装置进行遮光;
自动调节部(20),所述自动调节部(20)安装在所述待遮光装置上,用于自动调节所述遮光部(10)的伸缩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部(10)包括:
传动结构(11),所述传动结构(11)与所述自动调节部(20)驱动连接;
遮光结构(12),所述遮光结构(12)与所述传动结构(1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调节部(20)包括:
传动件(21),所述传动结构(11)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传动件(21)上,所述传动件(21)用于将动力传递给所述传动结构(11);
驱动件(22),所述驱动件(22)与所述传动件(21)驱动连接;
控制板(23),所述控制板(23)用于控制所述驱动件(22)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结构(12)的内表面上设置有防漫反射层(12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22)包括驱动马达,所述传动件(21)包括螺纹杆,所述传动结构(11)内部设置有与所述螺纹杆相适配的内螺纹。
6.一种镜头模组,包括权利要求3或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模组还包括:
感光芯片(231),所述感光芯片(231)设置在所述遮光装置的控制板(23)上;
进光部(30),所述进光部(30)安装在所述遮光装置的控制板(23)上,用于将接收的光线传递给所述感光芯片(231);
保护罩(40),所述保护罩(40)安装在所述遮光装置的控制板(23)上,所述保护罩(40)套设在所述进光部(30)的外侧,并与所述进光部(30)和所述遮光装置的控制板(23)共同围设形成安装腔,所述遮光部(10)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腔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结构(12)可移动地套设在所述进光部(30)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40)的远离所述遮光装置的控制板(23)的一端与所述进光部(30)的外壁之间设置有让位间隙,所述遮光结构(12)与所述让位间隙相适配,所述遮光结构(12)可移动地穿设在所述让位间隙中。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模组还包括:
第一限位结构(50),所述第一限位结构(50)设置在所述保护罩(40)的远离所述遮光装置的控制板(23)的一端的内壁上;
第二限位结构(51),所述第二限位结构(51)设置在所述遮光装置的控制板(23)上;
移动接触结构(52),所述移动接触结构(52)设置在所述遮光部(10)上;
所述移动接触结构(52)具有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50)接触的第一限位位置,和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51)接触的第二限位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50)、所述第二限位结构(51)和所述移动接触结构(52)均为金属触点。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20)为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驱动件(22)以所述进光部(30)的轴线为中心线对称设置在所述遮光装置的控制板(23)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182874.4U CN206505243U (zh) | 2016-11-02 | 2016-11-02 | 遮光装置及具有其的镜头模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182874.4U CN206505243U (zh) | 2016-11-02 | 2016-11-02 | 遮光装置及具有其的镜头模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505243U true CN206505243U (zh) | 2017-09-19 |
Family
ID=59843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182874.4U Active CN206505243U (zh) | 2016-11-02 | 2016-11-02 | 遮光装置及具有其的镜头模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505243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48109A (zh) * | 2018-11-14 | 2019-02-15 | 合肥泾渭信息通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具有拍照功能电子设备的保护罩 |
CN109471312A (zh) * | 2018-12-20 | 2019-03-15 | 羊可欣 | 一种手机摄像头遮光装置 |
CN110445969A (zh) * | 2019-08-16 | 2019-11-12 |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CN113655597A (zh) * | 2021-09-02 | 2021-11-16 | 襄阳市雄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调进光角度的超广角镜头及其调节方法 |
CN115209020A (zh) * | 2022-06-27 | 2022-10-18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
-
2016
- 2016-11-02 CN CN201621182874.4U patent/CN20650524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48109A (zh) * | 2018-11-14 | 2019-02-15 | 合肥泾渭信息通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具有拍照功能电子设备的保护罩 |
CN109348109B (zh) * | 2018-11-14 | 2020-10-09 | 芜湖乐佳自动化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具有拍照功能电子设备的保护罩 |
CN109471312A (zh) * | 2018-12-20 | 2019-03-15 | 羊可欣 | 一种手机摄像头遮光装置 |
CN110445969A (zh) * | 2019-08-16 | 2019-11-12 |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CN110445969B (zh) * | 2019-08-16 | 2021-01-12 |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CN113655597A (zh) * | 2021-09-02 | 2021-11-16 | 襄阳市雄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调进光角度的超广角镜头及其调节方法 |
CN113655597B (zh) * | 2021-09-02 | 2024-04-02 | 东莞市宇瞳玖洲光学有限公司 | 一种可调进光角度的超广角镜头及其调节方法 |
CN115209020A (zh) * | 2022-06-27 | 2022-10-18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
CN115209020B (zh) * | 2022-06-27 | 2024-03-05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505243U (zh) | 遮光装置及具有其的镜头模组 | |
CN207744004U (zh) | 一种手机自动对焦摄像头 | |
US9781334B2 (en) | Control method, camera devic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 |
CN105594194B (zh) | 图像显示装置和图像显示方法 | |
CN109302552A (zh) | 一种终端设备及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 | |
CN106688228B (zh) | 摄像控制装置、摄像控制方法、相机、及相机系统 | |
CN105785692A (zh) | 手动镜头转接环和手动镜头实现自动对焦的方法 | |
KR102523772B1 (ko) | 촬상장치 및 감시 시스템 | |
CN101021604B (zh) |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动态目标自动变焦系统 | |
CN1450398A (zh) | 摄象装置以及摄象系统 | |
CN103731595A (zh) | 电子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 |
CN104101979B (zh) | 变焦式镜筒和摄像设备 | |
CN109996002A (zh) | 一种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 |
KR102708591B1 (ko) | 스마트한 파노라마 이미지를 획득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 |
DE102015218729A1 (de) | Autofokusgerät, autofokusverfahren und programm | |
CN107105132A (zh) | 一种调整变焦摄像机精度的方法及装置 | |
US6944396B2 (en) | Lens barrel and image taking apparatus | |
CN1503046A (zh) | 摄影机用叶片驱动装置 | |
DE102005016562A1 (de) | Bildstabilisationssysteme und -Verfahren | |
CN104111512B (zh) | 具有可退避透镜的镜筒和摄像设备 | |
JP2008227918A (ja) | 撮像装置 | |
JP5868074B2 (ja) | レンズ鏡筒、及び撮像装置 | |
JPWO2021199188A5 (ja) | 撮像システム、撮像方法及び撮像プログラム | |
JP6685041B2 (ja) | ゴースト低減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撮像装置、ゴースト低減方法、ならびに撮像光学系 | |
CN108111743A (zh) | 遮光装置的控制方法,及遮光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