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11743A - 遮光装置的控制方法,及遮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遮光装置的控制方法,及遮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11743A
CN108111743A CN201611051069.2A CN201611051069A CN108111743A CN 108111743 A CN108111743 A CN 108111743A CN 201611051069 A CN201611051069 A CN 201611051069A CN 108111743 A CN108111743 A CN 1081117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de
terminal
hood
motor
spiral lamin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5106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105106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11743A/zh
Priority to PCT/CN2017/107651 priority patent/WO2018095185A1/zh
Publication of CN1081117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117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H04N23/663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interchangeable camera parts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1/00Filters or other obtura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otographic purposes
    • G03B11/04Hoods or caps for eliminating unwanted light from lenses, viewfinders or focusing ai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遮光装置的控制方法,及遮光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终端获取该终端的镜头变焦前后的焦距变化值,依据该焦距变化值确定该镜头的遮光装置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该终端依据该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移动该遮光装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手动调整遮光罩不方便的问题,实现了终端自动调整遮光装置来适应镜头,以提升拍摄效果。

Description

遮光装置的控制方法,及遮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遮光装置的控制方法,及遮光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随着镜头模组工艺的发展,智能手机上照相机的功能和成像效果越来越向着单反相机的方向靠拢,一些单反相机需要依靠硬件实现的功能(如大光圈镜头的背景虚化效果),智能手机都可以通过镜头模组的ISP芯片对图像数据进行后期处理从而生成与单反相机较为近似的效果。
尽管如此,如果原始的图像数据因各种杂光、散射光等非成像光的影响而导致原始图像数据存在问题,这样无论后期如何处理都无法得到正常的成像效果。
在单反相机方面,人们使用遮光罩这一简单而行之有效的方法来避免各种杂光的影响。遮光罩一方面通过其超出镜头的物理结构遮挡有害光线进入镜头,另一方面通过其内表面的螺旋纹路或柔性材料等防止光线在遮光罩内部的漫反射从而防止眩光的形成。
虽然遮光罩结构简单,但是由于遮光罩会增加镜头的长度,这对于追求轻薄的智能手机来说是个不利的因素,所以这一配件到目前为止始终没有在智能手机的镜头模组上应用。特别的,对于使用了光学变焦镜头模组的高端智能手机,目前也没有遮光罩的应用。
在相关技术中,对于光学变焦镜头来说,镜头焦距越长(镜头越长),视角越小,就越需要遮光罩伸长其长度遮挡视角外的杂光。
另外,在相关技术中,需要获取当前镜头的焦距然后人工进行遮光罩调整,或者,直接通过取景器观察并调整遮光罩,易用性差。
针对相关技术中,手动调整遮光罩不方便的问题,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遮光装置的控制方法,及遮光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手动调整遮光罩不方便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遮光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终端获取所述终端的镜头变焦前后的焦距变化值;依据所述焦距变化值确定所述镜头的遮光装置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所述终端依据所述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移动所述遮光装置。
可选地,终端通过检测所述终端的镜头的变焦前后焦距的差值,确定移动所述镜头的遮光装置的移动距离,包括:所述终端通过所述镜头的第一焦距信息获取与所述第一焦距信息对应的所述遮光装置的第一伸出长度;在所述终端检测到所述镜头变焦之后,获取变焦后的第二焦距信息,并获取与所述第二焦距信息对应的所述遮光装置的第二伸出长度;依据所述第一伸出长度与所述第二伸出长度的差值来确定所述遮光装置的移动距离信息,其中,所述镜头的焦距信息与所述遮光装置的伸出长度为一一对应的。
可选地,所述终端依据所述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移动所述遮光装置,包括:所述终端通过预置的马达移动所述遮光装置。
可选地,所述终端通过预置的马达移动所述遮光装置,包括:所述终端通过预置的螺旋纹马达旋转与所述遮光装置连接的螺母,其中,所述螺母连接至所述终端。
可选地,所述终端通过预置的螺旋纹马达旋转与所述遮光装置连接的螺母,包括:所述终端依据所述移动方向通过右手螺旋法则确定为所述螺旋纹马达供电的电极方向;所述终端依据所述螺旋纹马达的旋转速度、螺旋纹导程,以及所述移动距离确定为所述螺旋纹马达的供电时长;所述终端按照所述电极方向在所述供电时长内为所述螺旋纹马达供电,其中,所述螺旋纹马达在供电后旋转所述螺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又提供了一种遮光装置,包括:遮光罩,可伸缩的安装在终端上;处理器,用于获取所述终端的镜头变焦前后的焦距变化值,并依据所述焦距变化值确定所述遮光罩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传动装置,依据所述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移动所述遮光罩。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所述镜头的第一焦距信息获取与所述第一焦距信息对应的所述遮光罩的第一伸出长度;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终端检测到所述镜头变焦之后,获取变焦后的第二焦距信息,并获取与所述第二焦距信息对应的所述遮光罩的第二伸出长度;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依据所述第一伸出长度与所述第二伸出长度的差值来确定所述遮光罩的移动距离信息,其中,所述镜头的焦距信息与所述遮光罩的伸出长度为一一对应的。
可选地,在所述传动装置为马达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预置的马达移动所述遮光罩。
可选地,所述遮光罩与所述终端通过螺旋状结构连接,所述传动装置还用于移动与所述遮光装置连接的螺母,其中,所述螺母连接至所述终端。
可选地,在所述传动装置为螺旋纹马达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还用于依据所述移动方向通过右手螺旋法则确定为所述螺旋纹马达供电的电极方向;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依据所述螺旋纹马达的旋转速度、螺旋纹导程,以及所述移动距离确定为所述螺旋纹马达的供电时长;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按照所述电极方向在所述供电时长内为所述螺旋纹马达供电,其中,所述螺旋纹马达在供电后旋转所述螺母。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终端获取所述终端的镜头变焦前后的焦距变化值;依据所述焦距变化值确定所述镜头的遮光装置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所述终端依据所述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移动所述遮光装置。
通过本发明,终端检测到自身摄像镜头发生了变焦,获取变焦的焦距变化值,依据该焦距变化值计算出遮光装置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并依据该计算结果相应移动该遮光装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手动调整遮光罩不方便的问题,实现了终端自动调整遮光装置来适应镜头,以提升拍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遮光装置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的遮光罩控制芯片的执行控制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遮光罩的伸出长度的计算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遮光罩移动的计算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遮光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实施例一
本申请文件中的遮光装置可以应用于手机、平板等终端,也可以是单反相机等,遮光装置可以是相关技术中的遮光罩。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遮光装置的控制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2,终端获取该终端的镜头变焦前后的焦距变化值;
步骤S104,依据该焦距变化值确定该镜头的遮光装置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
步骤S106,该终端依据该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移动该遮光装置。
需要补充的是,可以由该遮光装置附着的终端来完成计算出遮光装置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也可以由遮光装置自身的携带的处理器来计算。
可选地,该终端通过该镜头的第一焦距信息获取与该第一焦距信息对应的该遮光装置的第一伸出长度;
在该终端检测到该镜头变焦之后,获取变焦后的第二焦距信息,并获取与该第二焦距信息对应的该遮光装置的第二伸出长度;
依据该第一伸出长度与该第二伸出长度的差值来确定该遮光装置的移动距离信息,其中,该镜头的焦距信息与该遮光装置的伸出长度为一一对应的。需要说明的是,依据镜头当前的焦距计算遮光装置的伸出长度在后续的优选实施例中有具体的算法。
可选地,该终端通过预置的马达移动该遮光装置。
可选地,该终端通过预置的螺旋纹马达旋转与该遮光装置连接的螺母,其中,该螺母连接至该终端。终端与该遮光装置通过螺母螺栓连接,用螺旋纹马达来旋转螺母,以实现对遮光装置的移动。
可选地,该终端通过预置的螺旋纹马达旋转与该遮光装置连接的螺母的详细步骤包括:该终端依据该移动方向通过右手螺旋法则确定为该螺旋纹马达供电的电极方向;该终端依据该螺旋纹马达的旋转速度、螺旋纹导程,以及该移动距离确定为该螺旋纹马达的供电时长;该终端按照该电极方向在该供电时长内为该螺旋纹马达供电,其中,该螺旋纹马达在供电后旋转该螺母。
以下结合本发明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描述的一种可自动伸缩的镜头遮光罩装置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的遮光罩控制芯片可以是遮光罩附着的终端,也可以是遮光罩自身的控制芯片。
步骤一,遮光罩控制芯片通过镜头模组底层数据获取当前的镜头焦距信息,并根据此数据计算出变焦前的遮光罩的伸出长度,镜头模组的底层数据是指镜头的焦距信息等。
步骤二,变焦镜头罩通过内部的变焦马达进行变焦调节,该步骤是初步实现变焦。
步骤三,对焦镜头罩通过内部的对焦马达进行对焦调节。
步骤四,遮光罩控制芯片通过镜头模组底层数据获取到变焦后的镜头焦距信息,并根据此数据计算出变焦后的遮光罩的伸出长度。
步骤五,遮光罩控制芯片比较变焦前后的遮光罩伸出长度,从而判断遮光罩的移动方向。通过右手螺旋法则确定螺纹杆马达的旋转方向,从而确定螺纹杆马达的供电电极方向。
步骤六,遮光罩控制芯片根据预置的螺纹杆马达的旋转速度、螺纹杆导程(同一螺旋线上相邻两牙对应点的轴向距离),以及上述步骤二中计算出的遮光罩的变化长度,计算出螺纹杆马达的供电时间,从而使螺母(以及与螺母连接的遮光罩)移动(伸长)到指定位置。
需要补充的是,本申请文件中记载的遮光装置或者遮光罩向上/向下移动,是针对遮光装置附着的终端的镜头的平面而言的。
图2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的遮光罩控制芯片的执行控制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遮光罩控制芯片初始化;
步骤202,遮光罩控制芯片从镜头模组底层数据读取当前焦距信息;
步骤203,遮光罩控制芯片根据步骤202获得的焦距信息计算当前遮光罩的伸出长度;
步骤204,判断之前是否已经存储过遮光罩的伸出长度数据,
如果是,则执行步骤208;
如果否,执行步骤205存储本次遮光罩的伸出长度数据,判断结果为否表明该遮光罩当前处于起点位置,判断起点位置与该伸出长度的差值,若等于0,则执行步骤207保持遮光罩不动;若小于0,则执行步骤120判断遮光罩将向上移动;并执行步骤206监控是否有变焦操作,如果有,则执行步骤202;如果没有,则执行步骤206继续监控。
步骤208,变焦前的遮光罩伸出长度减去变焦后的遮光罩伸出长度,并判断该差值,若等于0,则执行步骤207保持遮光罩不动;若大于0,则执行步骤120判断遮光罩将向下移动;若小于0,则执行步骤209判断遮光罩将向上移动。
只要该差值不等于0,则通过步骤120或者步骤209得到的遮光罩移动方向,并执行步骤213通过右手螺旋法则得出螺纹杆马达旋转方向,从而执行步骤214得到螺纹杆马达的电极方向。
只要该差值不等于0,则通过该差值,以及步骤212预置的螺纹杆马达的旋转速度、螺纹杆导程,执行步骤211计算螺纹杆马达的供电时间。
步骤215,通过步骤214得到的螺纹杆马达的电极方向以及步骤211得到的供电时间,开始给螺纹杆马达供电。同时,一方面执行步骤216监控供电时间是否到达,如果供电时间到,则执行步骤218停止给螺纹杆马达供电;如果供电时间没有到,则继续执行步骤216监控供电时间。另一方面执行步骤217监控大/小触点是否接触从而造成线路是否闭合,如果线路闭合,则执行步骤218停止给螺纹杆马达供电;如果线路没有闭合,则继续执行步骤217监控线路是否闭合。
步骤218,停止给螺纹杆马达供电后,则继续执行步骤206监控是否有变焦操作。
遮光罩的伸出长度计算实施例
图3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遮光罩的伸出长度的计算示意图,如图3所示,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遮光罩移动的计算实施例
图4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遮光罩移动的计算示意图,如图4所示,计算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变焦前,遮光罩控制芯片通过镜头模组底层数据获取当前的镜头焦距信息f1以及一级镜片组相对于初始状态的位移变化值Lp,并根据f1计算出变焦前遮光罩相对于一级镜片组的伸出长度L1(具体计算方法如图3所示)。则此时遮光罩的伸出长度L=L1+Lp。
步骤二,变焦镜头罩通过内部的变焦马达调节一级镜片组的位置,从而改变镜头的焦距,遮光罩控制芯片通过镜头模组底层数据获取此变焦后的焦距f2以及一级镜片组的位移变化值Lq,并根据f2计算出变焦后遮光罩相对于一级镜片组伸出长度L2。此时,遮光罩的伸出长度L’=L2+Lq。
步骤三,对焦镜头罩通过内部的对焦马达调节二级镜片组(连同一级镜片组)的位置,从而实现合焦。
步骤四,遮光罩控制芯片比较L与L’的大小:
1)若L-L’=La>0,则判断出螺纹杆马达的旋转方向是使螺母(以及与螺母连接的遮光罩)向下运动的方向,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得出螺纹杆马达沿旋转平面顺时针旋转,也就得出其供电的电极方向。
2)若L-L’=La=0,则不进行遮光罩调节。
3)若L-L’=La<0,则判断出螺纹杆马达的旋转方向是使螺母(以及与螺母连接的遮光罩)向上运动的方向,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得出螺纹杆马达沿旋转平面逆时针旋转,也就得出其供电电极方向(即与1)相反)。
步骤五,遮光罩控制芯片根据预置的螺纹杆马达的额定旋转速度n、螺纹杆导程S(即同一螺旋线上相邻两牙对应点的轴向距离),以及第四步计算出的遮光罩的变化长度La,计算出遮光罩控制芯片对螺纹杆马达的供电时间T=(La/S)/n=La/Sn,然后遮光罩控制芯片对螺纹杆马达在得出的供电时间内进行供电,从而控制螺母(以及与螺母连接的遮光罩)移动(伸长)到指定位置。
需要补充的是,在螺纹杆马达供电旋转过程中,可以预先设置遮光罩的移动边界值,以防遮光罩脱落。而要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在遮光罩上增设些机构,例如增设卡扣来限定螺母的滑动范围,或者可以通过预置的镜头模组焦距变化的最大/小值来在处理器中预设,进而计算出遮光罩移动的范围,从而为后面的变焦调节后的遮光罩调节到边界值时的判断提供范围依据(若变焦后的焦距值所换算出的遮光罩长度超出了预设的边界范围,则以预设的边界值为调节值)。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利用现有的单螺纹杆传动技术,结合光学变焦镜头模组的焦距控制数据,实现对光学变焦镜头视角范围的精确计算,进而实现对遮光罩自动伸缩的精确应用和控制,弥补了智能手机镜头模组缺少遮光罩的缺陷,方便光学变焦镜头的智能机用户对杂光的过滤,极大提高了拍照效果和用户体验。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该的方法。
实施例二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遮光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该遮光装置50包括:
遮光罩502,可伸缩的安装在终端上;
处理器504,用于获取该终端的镜头变焦前后的焦距变化值,并依据该焦距变化值确定该遮光罩502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
传动装置506,依据该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移动该遮光罩502。
可选地,该处理器504,还用于通过该镜头的第一焦距信息获取与该第一焦距信息对应的该遮光罩502的第一伸出长度;
该处理器504,还用于在该终端检测到该镜头变焦之后,获取变焦后的第二焦距信息,并获取与该第二焦距信息对应的该遮光罩502的第二伸出长度;
该处理器504,还用于依据该第一伸出长度与该第二伸出长度的差值来确定该遮光罩502的移动距离信息,其中,该镜头的焦距信息与该遮光罩502的伸出长度为一一对应的。
可选地,在该传动装置506为马达的情况下,该处理器504还用于通过预置的马达移动该遮光罩502。
可选地,该遮光罩502与该终端通过螺旋状结构连接,该传动装置506还用于移动与该遮光装置连接的螺母,其中,该螺母连接至该终端。
可选地,在该传动装置506为螺旋纹马达的情况下,该处理器504,还用于依据该移动方向通过右手螺旋法则确定为该螺旋纹马达供电的电极方向;
该处理器504,还用于依据该螺旋纹马达的旋转速度、螺旋纹导程,以及该移动距离确定为该螺旋纹马达的供电时长;
该处理器504,还用于按照该电极方向在该供电时长内为该螺旋纹马达供电,其中,该螺旋纹马达在供电后旋转该螺母。
实施例三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终端获取该终端的镜头变焦前后的焦距变化值;
S2,依据该焦距变化值确定该镜头的遮光装置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
S3,该终端依据该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移动该遮光装置。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步骤。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遮光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获取所述终端的镜头变焦前后的焦距变化值;
依据所述焦距变化值确定所述镜头的遮光装置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
所述终端依据所述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移动所述遮光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所述焦距变化值确定所述镜头的遮光装置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包括:
所述终端通过所述镜头的第一焦距信息获取与所述第一焦距信息对应的所述遮光装置的第一伸出长度;
在所述终端检测到所述镜头变焦之后,获取变焦后的第二焦距信息,并获取与所述第二焦距信息对应的所述遮光装置的第二伸出长度;
依据所述第一伸出长度与所述第二伸出长度的差值来确定所述遮光装置的移动距离信息,其中,所述镜头的焦距信息与所述遮光装置的伸出长度为一一对应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依据所述移动方向和所述移动距离移动所述遮光装置,包括:
所述终端通过预置的马达移动所述遮光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通过预置的马达移动所述遮光装置,包括:
所述终端通过预置的螺旋纹马达旋转与所述遮光装置连接的螺母,其中,所述螺母连接至所述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通过预置的螺旋纹马达旋转与所述遮光装置连接的螺母,包括:
所述终端依据所述移动方向通过右手螺旋法则确定为所述螺旋纹马达供电的电极方向;
所述终端依据所述螺旋纹马达的旋转速度、螺旋纹导程,以及所述移动距离确定为所述螺旋纹马达的供电时长;
所述终端按照所述电极方向在所述供电时长内为所述螺旋纹马达供电,其中,所述螺旋纹马达在供电后旋转所述螺母。
6.一种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遮光罩,可伸缩的安装在终端上;
处理器,用于获取所述终端的镜头变焦前后的焦距变化值,并依据所述焦距变化值确定所述遮光罩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
传动装置,依据所述移动方向和所述移动距离移动所述遮光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所述镜头的第一焦距信息获取与所述第一焦距信息对应的所述遮光罩的第一伸出长度;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终端检测到所述镜头变焦之后,获取变焦后的第二焦距信息,并获取与所述第二焦距信息对应的所述遮光罩的第二伸出长度;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依据所述第一伸出长度与所述第二伸出长度的差值来确定所述遮光罩的移动距离信息,其中,所述镜头的焦距信息与所述遮光罩的伸出长度为一一对应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动装置为马达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预置的马达移动所述遮光罩。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罩与所述终端通过螺旋状结构连接,所述传动装置还用于移动与所述遮光装置连接的螺母,其中,所述螺母连接至所述终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动装置为螺旋纹马达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还用于依据所述移动方向通过右手螺旋法则确定为所述螺旋纹马达供电的电极方向;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依据所述螺旋纹马达的旋转速度、螺旋纹导程,以及所述移动距离确定为所述螺旋纹马达的供电时长;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按照所述电极方向在所述供电时长内为所述螺旋纹马达供电,其中,所述螺旋纹马达在供电后旋转所述螺母。
CN201611051069.2A 2016-11-24 2016-11-24 遮光装置的控制方法,及遮光装置 Pending CN1081117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51069.2A CN108111743A (zh) 2016-11-24 2016-11-24 遮光装置的控制方法,及遮光装置
PCT/CN2017/107651 WO2018095185A1 (zh) 2016-11-24 2017-10-25 遮光装置的控制方法,及遮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51069.2A CN108111743A (zh) 2016-11-24 2016-11-24 遮光装置的控制方法,及遮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11743A true CN108111743A (zh) 2018-06-01

Family

ID=62195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51069.2A Pending CN108111743A (zh) 2016-11-24 2016-11-24 遮光装置的控制方法,及遮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11743A (zh)
WO (1) WO201809518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14767B (zh) * 2021-02-23 2022-10-21 深圳市泰冠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户外隐蔽式摄像头
CN115209020B (zh) * 2022-06-27 2024-03-0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7213163U (zh) * 1987-09-08 1988-04-06 王东琦 数字定位式变焦镜头用遮光罩
CN101459784A (zh) * 2007-12-14 2009-06-17 上海银晨智能识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使红外摄像装置适应光线的拍摄方法
JP2009218709A (ja) * 2008-03-07 2009-09-24 Ricoh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CN204031296U (zh) * 2014-08-07 2014-12-17 深圳市华安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半球形摄像机自动遮光机构
CN105245788A (zh) * 2015-09-18 2016-01-13 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拍摄仪、拍摄方法及无人飞行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88605B2 (en) * 2011-09-21 2013-11-19 Globalmedia Group, Llc Dual polarizing hood
CN102829773A (zh) * 2012-08-07 2012-12-19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大型光电经纬仪的自动遮光筒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7213163U (zh) * 1987-09-08 1988-04-06 王东琦 数字定位式变焦镜头用遮光罩
CN101459784A (zh) * 2007-12-14 2009-06-17 上海银晨智能识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使红外摄像装置适应光线的拍摄方法
JP2009218709A (ja) * 2008-03-07 2009-09-24 Ricoh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CN204031296U (zh) * 2014-08-07 2014-12-17 深圳市华安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半球形摄像机自动遮光机构
CN105245788A (zh) * 2015-09-18 2016-01-13 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拍摄仪、拍摄方法及无人飞行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95185A1 (zh) 2018-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81334B2 (en) Control method, camera devic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CN108933899B (zh) 全景拍摄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917571B2 (en) Image capture device control based on determination of blur value of objects in images
CN103747179B (zh) 一种基于聚焦评价值反馈调节的变倍跟踪方法及系统
WO2020087344A1 (zh) 一种视频拍摄方法、装置及控制设备
US20130083222A1 (en) Imaging apparatus, imaging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6292162A (zh) 立体照相装置和相关控制方法
CN102375316A (zh) 投影仪及其自动对焦方法
CN107465877B (zh) 跟踪对焦方法及装置和相关介质产品
CN105959555B (zh) 拍摄模式自动调整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206505243U (zh) 遮光装置及具有其的镜头模组
KR20140079332A (ko) 감시 방법 및 카메라
CN104853094A (zh) 一种拍照方法及装置
US20050219386A1 (en) Imaging device with burst zoom mode
CN108347564B (zh) 移动终端及其旋转摄像模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CN112514368A (zh) 图像采集方法、控制装置及可移动平台
CN108111743A (zh) 遮光装置的控制方法,及遮光装置
CN107493407A (zh) 拍照装置及拍照方法
CN104754220A (zh) 一种拍摄的方法
CN108337442A (zh) 拍摄预览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933297A (zh) 智能摄影系统的摄影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系统
JP6251457B2 (ja) 画像フレーム処理のための時間延長
CN102650801A (zh) 摄像装置及其自动对焦方法
JPH11160614A (ja) オートフォーカス装置
CN104883495A (zh) 一种拍照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