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03204U - 一种带溢流管的排水阀降噪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溢流管的排水阀降噪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03204U
CN206503204U CN201720003781.9U CN201720003781U CN206503204U CN 206503204 U CN206503204 U CN 206503204U CN 201720003781 U CN201720003781 U CN 201720003781U CN 206503204 U CN206503204 U CN 2065032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drainage channel
plate
overflow
overflow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0378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力
郑江辉
洪其城
张荣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R&T Plumb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R&T Plumb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R&T Plumb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R&T Plumb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0378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032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032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032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ink And Installation For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溢流管的排水阀降噪结构,包括排水阀的底座和溢流管,所述底座上设有排水通道和溢流通道,溢流通道的进口与所述溢流管相接通,所述溢流通道的出口与所述排水通道相连通,溢流管通过所述底座上的溢流通道与所述排水通道相连通,排水通道内设有挡水件,所述挡水件在所述排水通道进行排水时将部分水流引入并阻挡在所述溢流通道内使得所述溢流通道的出口处形成水封。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排水通道内设有挡水件,挡水件在排水通道进行排水时可将部分水流引入并阻挡在溢流通道内使得溢流通道的出口处形成水封,从而有效避免外界空气从溢流管吸入排水阀的排水通道内而产生持续噪音的问题,结构简单,构思巧妙,减噪效果明显。

Description

一种带溢流管的排水阀降噪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溢流管的排水阀降噪结构。
背景技术
在众多的便器冲洗装置中,有一种是采用落冲式进行排水的,落冲式便器冲洗装置一般采用一位于高位的水箱,水箱内的排水阀打开进行排水时,高位水箱内具有较大重力势能的水可快速下排,从而提高对便器的冲洗力度,使得清洗效果好。高位水箱由于水箱的位置比较高,如图1所示,水流在排水阀的底座10'与便器之间的竖直管道40'中易于形成满管,进而形成虹吸现象,从而会导致水流在水箱中排水阀的排水口处形成很强的吸力,而现有的排水阀底座10'上大都带有溢流管20',溢流管20'一般设置成通过底座10'上设有的溢流通道12'与底座10'上设有的排水通道11'相通,这样,虹吸形成的强吸力将导致外界空气从溢流管20'吸入排水通道11',由于溢流管20'吸入的气流方向与排水阀底座10'的排水通道11'的水流方向不在同一方向上,从而导致气体吸入后与水混合震动会产生持续响声,噪音太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带溢流管的排水阀降噪结构,其在排水阀排水时可使溢流通道的出口处形成水封,从而避免外界气体从溢流管吸入到排水通道,以改善排水阀排水过程的噪音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溢流管的排水阀降噪结构,包括排水阀的底座和溢流管,所述底座上设有排水通道和溢流通道,所述溢流通道的进口与所述溢流管相接通,所述溢流通道的出口与所述排水通道相连通,所述溢流管通过所述底座上的溢流通道与所述排水通道相连通,所述排水通道内设有挡水件,所述挡水件在所述排水通道进行排水时将部分水流引入并阻挡在所述溢流通道内使得所述溢流通道的出口处形成水封。
优选的,所述溢流通道的出口设于所述排水通道的侧壁上,所述挡水件包括纵向挡水片和横向挡水片,所述纵向挡水片纵向布置并与所述溢流通道的出口位置相对应,所述横向挡水片至少包括从所述纵向挡水片往所述溢流通道的出口方向延伸至所述排水通道的侧壁的挡水区域,水流在所述纵向挡水片和横向挡水片的阻挡作用下进入所述溢流通道内以形成所述水封。优选的,所述横向挡水片横向固设在所述底座的排水通道内,所述横向挡水片上设有上下贯穿的过水孔,所述纵向挡水片设于靠近所述溢流通道的出口的过水孔一侧的横向挡水片之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纵向挡水片的两侧分别设有挡筋,所述两挡筋往所述溢流通道的出口方向敞开。
优选的,所述排水通道的侧壁上设有限位台阶,所述横向挡水片通过所述限位台阶限位于所述排水通道内。
优选的,所述横向挡水片的过水孔上方与所述过水孔间隔设置一折流板,所述折流板在纵向投影方向上至少部分覆盖所述过水孔。
优选的,所述折流板在纵向投影方向上全部覆盖所述过水孔,水流横向从所述横向挡水片与所述折流板之间的过流间隙流至所述过水孔之上方;或者,所述折流板在纵向投影方向上覆盖所述过水孔的中部范围,水流一部分从所述折流板外缘向下流至所述过水孔之上方,一部分横向从所述横向挡水片与所述折流板之间的过流间隙流至所述过水孔之上方。
优选的,所述折流板上设有上下贯穿的开孔。
优选的,所述折流板上还设有用于调节所述开孔大小的调节片。
优选的,所述纵向挡水片的上边缘至少向上延伸至所述溢流通道出口的上边缘附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排水通道内设有挡水件,挡水件在排水通道进行排水时可将部分水流引入并阻挡在溢流通道内使得溢流通道的出口处能形成水封,从而有效避免外界空气从溢流管吸入排水阀的排水通道内而产生持续噪音的问题,特别是有效解决了高位排水阀的噪音问题,结构简单,构思巧妙,减噪效果明显。
(2)、挡水件包括纵向挡水片和横向挡水片,横向挡水片具有在纵向挡水片与溢流通道的出口之间的挡水区域,通过该挡水区域将纵向挡水片与溢流通道的出口相隔开,使得该挡水件结构既能实现降低噪音,又不影响溢流管的溢流效果。
(3)、将纵向挡水片设于横向挡水片上,横向挡水片限位于排水通道的侧壁上的限位台阶处,使得挡水件的安装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4)、横向挡水片的过水孔上方与过水孔间隔设置一折流板,折流板在纵向投影方向上至少部分覆盖所述过水孔,折流板使得大部分水流横向从折流板和横向挡水片之间的过流间隙流至过水孔的上方,然后再向下从过水孔流走,这样可避免水流直接从上往下流过过水孔,从而可以阻止水流对排水阀的止水盘直接进行强吸,以防止止水盘下落封盖在底座止水面时因过猛撞击而产生的噪音,进一步减少噪音,效果更好,同时还能避免止水盘因受水流的强吸力而容易损坏的问题。
(5)、折流板上设有开孔以增大排水通道的排水速度,而通过设置调节片调节该开孔的大小,还可灵活改变排水通道的排水速度,以在降低噪音和提高排水速度二者之间选择最佳的平衡状态。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的带溢流管的排水阀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溢流管的排水阀降噪结构的组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溢流管的排水阀降噪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溢流管的排水阀降噪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挡水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挡水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再一种实施例的挡水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又一种实施例的挡水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10'-底座;11、11'-排水通道;111-环形台阶;12、12'-溢流通道;121、121'-溢流通道的进口;122、122'-溢流通道的出口;20、20'-溢流管;30-挡水件;31-纵向挡水片;32-横向挡水片;321-过水孔;322-环形延伸段;3221-卡槽;40、40'-竖直管道;50-折流板;51-开孔;52-挡筋;53-连接筋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2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一种带溢流管的排水阀降噪结构,包括排水阀的底座10和溢流管20,底座上设有排水通道11和溢流通道12,底座10的排水通道11底端与一竖直管道40接通,竖直管道40的底端连接座便器的冲水入口(图中未示意出),溢流通道的进口121与溢流管20相接通,溢流通道的出口122与排水通道11相连通,这样,溢流管20通过底座上的溢流通道12与排水通道11相连通,排水通道11内设有挡水件30,挡水件30在排水通道11进行排水时将部分水流引入并阻挡在溢流通道12内使得溢流通道的出口122处形成水封,从而有效避免外界空气从溢流管20吸入排水阀的排水通道11内而产生持续噪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降噪结构特别适用于高位排水阀,可有效解决高位排水阀的噪音问题,结构简单,构思巧妙,减噪效果明显。
本实施例中,溢流通道的出口122设于排水通道11的侧壁上,挡水件30包括纵向挡水片31和横向挡水片32,纵向挡水片31纵向布置并与溢流通道的出口122位置相对应,横向挡水片32至少包括从纵向挡水片31往溢流通道的出口122方向延伸至排水通道11的侧壁的挡水区域A,水流在纵向挡水片31和横向挡水片32的阻挡作用下进入溢流通道12内以形成所述水封,由于横向挡水片32具有在纵向挡水片31与溢流通道的出口122之间的挡水区域A,通过该挡水区域A将纵向挡水片31与溢流通道的出口122相隔开,从而使得该挡水件结构既能实现降低噪音,又不影响溢流管20的溢流效果。
本实施例中,横向挡水片32构造成环形片状结构,排水通道11的侧壁上设有限位台阶,该限位台阶构造成沿排水通道11的侧壁周向延伸的环形台阶111,横向挡水片32的周圈边缘搭接在环形台阶111上以限位于排水通道11内,进一步的,本实施例在横向挡水片32的下表面设有向下延伸的环形延伸段322,该环形延伸段322的径向尺寸与排水通道11的径向尺寸相匹配以使环形延伸段322可过盈套设在环形台阶111下方的排水通道11内,并且为了防止横向挡水片32周向转动而导致纵向挡水片31与溢流通道的出口122位置不对应,可选择在排水通道11内设置卡块(图中未示出),在环形延伸段322上对应开设卡槽3221,使卡块嵌入卡槽3221内从而阻止挡水件30的周向转动,或者,也可以反过来,在排水通道11内设置卡槽,在环形延伸段321上对应设有卡块,其效果是等同的。
本实施例中,横向挡水片32上设有上下贯穿的过水孔321,纵向挡水片31设于靠近溢流通道的出口122的过水孔321一侧的横向挡水片32之上表面。具体的,纵向挡水片31向上固设在靠近溢流通道的出口122一侧的过水孔321边缘处,纵向挡水片31为弧面结构,该弧面的弧度与过水孔321边缘的弧度相一致,从而可使得溢流时水流可更顺畅地流过该纵向挡水片31。
此外,纵向挡水片31的上边缘优选为至少向上延伸至溢流通道的出口122的上边缘附近,当然,纵向挡水片31的上边缘也可以一定程度地低于溢流通道的出口122的上边缘,只要能将水阻挡在溢流通道12内并在溢流通道的出口122处形成水封即可,纵向挡水片31具体向上延伸的高度不受此限制。
排水时,如图4所示,排水通道11的顶端入水口被排水阀的止水盘(图中未示出)打开,水箱内的水迅速进入排水通道11,部分水流在挡水件30的引导下流入溢流通道12内,由于挡水件30的阻挡作用,使得进入溢流通道12内的水不易排出,最后积累并在溢流通道的出口122处形成水封,该水封可避免外界空气被吸入排水通道11中,从而避免水气混合造成的噪音,效果明显。
如图6所示,图6提供了另一种结构的挡水件30,图6的挡水件30在图5所示的挡水件30的基础上,还在横向挡水片32的过水孔321上方与过水孔321间隔设置一折流板50,折流板50在纵向投影方向上至少部分覆盖过水孔321。具体的,本实施例采用折流板50在纵向投影方向上全部覆盖过水孔41,水流横向从横向挡水片32与折流板50之间的过流间隙流至过水孔41之上方,折流板50使得大部分水流横向从该过流间隙流至过水孔41的上方,然后再向下从过水孔41流走,这样可避免水流直接从上往下流过过水孔41,从而可以阻止水流对排水阀的止水盘直接进行强吸,以防止止水盘下落封盖在止水面时因过猛撞击而产生的噪音,进一步减少噪音,效果更好,同时还能避免止水盘因受水流的强吸力而容易损坏的问题。
或者,如图7所示的再一种结构的挡水件30,折流板50在纵向投影方向上也可以仅覆盖过水孔41的中部范围,水流一部分从折流板50外缘向下流至过水孔41之上方,一部分横向从横向挡水片32与折流板50之间的过流间隙流至过水孔41之上方。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折流板50的周圈通过若干间隔布置的连接筋条53连接在横向挡水片32上。
再或者,挡水件30也可设计成如图8所示的结构,图8所示的挡水件30在图7所示的挡水件30的基础上,还在折流板50上开设了上下贯穿的开孔51,开孔51的作用是可适当提高排水通道11的排水速度,此外,还可进一步在折流板50上设置调节片(图中未示出),通过该调节片调节开孔51的大小,从而可灵活改变排水通道11的排水速度,以在降低噪音和提高排水速度二者之间选择最佳的平衡状态。
此外,如图8所示的,为了更好地起到阻挡水流的作用,纵向挡水片31的两侧还可以分别设有一挡筋52,两挡筋52往溢流通道的出口122方向敞开,从而可更有效地对水流进行引导和阻挡,进一步确保在溢流通道的出口122处形成水封。
可以理解的,上述各实施例的纵向挡水片31和横向挡水片32的面积大小以及横向挡水片32上的位于纵向挡水片31和溢流通道的出口122之间的挡水区域A的面积大小受到排水通道11的大小、溢流通道12的大小以及溢流通道的出口122的大小等的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结构选择不同尺寸,只要能保证挡水件30在排水通道11进行排水时可将部分水流引入并阻挡在溢流通道12内使得溢流通道的出口122处可形成水封即可。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挡水件30也可以是其他结构形状,比如为挡环结构,该挡环套在排水通道11内,且位置与溢流通道的出口122相对应,或者,挡水件30也可以直接是一从上到下往溢流通道的出口122方向倾斜的挡水片(图中未示出),而并不明显区分为纵向挡水片和横向挡水片,该倾斜的挡水片直接将排水通道11的水引流至溢流通道12内并阻挡在溢流通道12内,如此也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带溢流管的排水阀降噪结构,包括排水阀的底座和溢流管,所述底座上设有排水通道和溢流通道,所述溢流通道的进口与所述溢流管相接通,所述溢流通道的出口与所述排水通道相连通,所述溢流管通过所述底座上的溢流通道与所述排水通道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通道内设有挡水件,所述挡水件在所述排水通道进行排水时将部分水流引入并阻挡在所述溢流通道内使得所述溢流通道的出口处形成水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溢流管的排水阀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通道的出口设于所述排水通道的侧壁上,所述挡水件包括纵向挡水片和横向挡水片,所述纵向挡水片纵向布置并与所述溢流通道的出口位置相对应,所述横向挡水片至少包括从所述纵向挡水片往所述溢流通道的出口方向延伸至所述排水通道的侧壁的挡水区域,水流在所述纵向挡水片和横向挡水片的阻挡作用下进入所述溢流通道内以形成所述水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溢流管的排水阀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挡水片横向固设在所述底座的排水通道内,所述横向挡水片上设有上下贯穿的过水孔,所述纵向挡水片设于靠近所述溢流通道的出口的过水孔一侧的横向挡水片之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溢流管的排水阀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挡水片的两侧分别设有挡筋,所述两挡筋往所述溢流通道的出口方向敞开。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溢流管的排水阀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通道的侧壁上设有限位台阶,所述横向挡水片通过所述限位台阶限位于所述排水通道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溢流管的排水阀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挡水片的过水孔上方与所述过水孔间隔设置一折流板,所述折流板在纵向投影方向上至少部分覆盖所述过水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溢流管的排水阀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在纵向投影方向上全部覆盖所述过水孔,水流横向从所述横向挡水片与所述折流板之间的过流间隙流至所述过水孔之上方;或者,所述折流板在纵向投影方向上覆盖所述过水孔的中部范围,水流一部分从所述折流板外缘向下流至所述过水孔之上方,一部分横向从所述横向挡水片与所述折流板之间的过流间隙流至所述过水孔之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溢流管的排水阀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上设有上下贯穿的开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带溢流管的排水阀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上还设有用于调节所述开孔大小的调节片。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带溢流管的排水阀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挡水片的上边缘至少向上延伸至所述溢流通道出口的上边缘附近。
CN201720003781.9U 2017-01-03 2017-01-03 一种带溢流管的排水阀降噪结构 Active CN2065032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03781.9U CN206503204U (zh) 2017-01-03 2017-01-03 一种带溢流管的排水阀降噪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03781.9U CN206503204U (zh) 2017-01-03 2017-01-03 一种带溢流管的排水阀降噪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03204U true CN206503204U (zh) 2017-09-19

Family

ID=59838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03781.9U Active CN206503204U (zh) 2017-01-03 2017-01-03 一种带溢流管的排水阀降噪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0320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87396A (zh) * 2018-01-18 2018-06-22 海宁市倍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前置过滤器的排水流道转换结构
RU2690483C1 (ru) * 2018-02-26 2019-06-03 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Давиденко Способ снижения акустического шума при наполнении смывного бачка унитаза с нижней подачей воды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87396A (zh) * 2018-01-18 2018-06-22 海宁市倍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前置过滤器的排水流道转换结构
RU2690483C1 (ru) * 2018-02-26 2019-06-03 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Давиденко Способ снижения акустического шума при наполнении смывного бачка унитаза с нижней подачей вод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03204U (zh) 一种带溢流管的排水阀降噪结构
CN106759750A (zh) 一种带溢流管的排水阀降噪结构
CN107460943A (zh) 一种新型地漏排水内芯及具有该内芯的地漏
JP2006241713A (ja) 排水継手構造
CN106638906A (zh) 水封比防臭地漏
CN106958286A (zh) 一种地漏快排方法与快排地漏
CN106567506A (zh) 屋顶排水装置
CN206486974U (zh) 一种水封比防臭地漏
CN201614643U (zh) 超强旋流坐便器
CN207538176U (zh) 一种反向虹吸式大排量地漏
CN206457918U (zh) 一种地漏
CN207553230U (zh) 一种大水封比防虹吸防喷溅存水弯
KR101075425B1 (ko) 오배수 통기밴트
CN107642143A (zh) 一种接入城市深层排水系统中的跌入式入流竖井系统
CN203230031U (zh) 一种新型的防反溢地漏装置
CN112128916A (zh) 新风系统用户外防雨帽及应用有该防雨帽的新风管道
CN208859824U (zh) 一种空调器排水结构以及空调器
JP2022090944A (ja) サイホン排水システム
JP2022090942A (ja) サイホン排水システム
CN207453070U (zh) 地埋式设备间的通风排污系统
CN106871418A (zh) 立式空调器的集水盘组件和立式空调器
CN205804547U (zh) 一种改良的水箱负压发生装置
CN209242745U (zh) 风机装置
CN207567885U (zh) 一种小便器漏芯及小便器
KR20120069814A (ko) 오배수 통기 이음배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