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02639U - 锅炉水处理系统及其离子交换混床 - Google Patents

锅炉水处理系统及其离子交换混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02639U
CN206502639U CN201621239889.XU CN201621239889U CN206502639U CN 206502639 U CN206502639 U CN 206502639U CN 201621239889 U CN201621239889 U CN 201621239889U CN 206502639 U CN206502639 U CN 2065026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ion
pipe
exchanger
mixed b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3988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志立
于梦
刘克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i L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i L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i L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i L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23988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026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026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0263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Water By Ion Exchan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炉水处理系统及其离子交换混床,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依次连接的盐溶解器、钠离子交换器、氢离子交换器以及中间水箱,钠离子交换器连接有第一反洗水箱,氢离子交换器连接有稀酸溶液箱以及第二反洗水箱;具有提高锅炉供给水的要求,减小因锅炉水汽系统结垢、积盐和腐蚀到来的一些问题,提高锅炉工作质量的作用。

Description

锅炉水处理系统及其离子交换混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系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锅炉水处理系统及其离子交换混床。
背景技术
锅炉水处理是指对进入锅炉之前的水,即锅炉给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有机物、各种溶解的盐类和气体进行处理,并对锅内水质进行调整,使锅炉给水和锅水的品质符合标准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防止锅炉水汽系统结垢、积盐和腐蚀。
钠离子交换器即软化器,是用于去除水中钙离子、镁离子,制取软化水的离子交换器,组成水中硬度的钙、镁离子与软化器中的离子交换树脂进行交换,水中的钙、镁离子被钠离子交换,使水中不易形成碳酸盐垢及硫酸盐垢,从而获得软化水,高硬度饮用水的软化、生活热水原水的软化、生活直饮水装置的预处理、锅炉用水及各类换热器补充水的软化、以及空调系统循环冷却水的软化处理等;但是现有的钠离子交换器易因过滤不畅并且树脂上移,造成水管断裂,进而树脂外流造成交换器交换能力不够,交换器运行周期明显缩短,余热锅炉供水出现问题,从而影响水质不达标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其一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锅炉供水交换性能、进而提高溶液流通性能的离子交换混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离子交换混床,包括依次连接的盐溶解器、钠离子交换器、氢离子交换器以及中间水箱,所述钠离子交换器连接有第一反洗水箱,所述氢离子交换器连接有稀酸溶液箱以及第二反洗水箱。
如此设置,先通过盐溶解器对水中的盐结晶进行过滤,再通过在钠离子交换器内添加离子交换剂,将钙、镁硬盐转变成不结硬垢的盐,通过中间水箱储水,同时在钠离子交换器连接有第一反洗水箱对钠离子交换器交换后进行饭冲洗的作用,氢离子交换器连接有第二反洗水箱对交换的氢离子交换器进行反冲洗的作用,同时氢离子交换器通过连接稀酸溶液箱用意提高水质的pH值,减小氢离子交换器内的酸性程度,起到保护氢离子交换器的作用,具有减小锅炉管子内壁结成钙镁硬水垢,对含钙镁重碳酸盐且碱度较高的程度,进而提高锅炉供给水的水质质量。
进一步设置:所述钠离子交换器包括交换器本体、设置于交换器本体上端的进液管以及第二排气管、设置于交换器本体下端的排液管以及设置于交换器本体内部且与进液管连接的喷水管,在所述喷水管上设置有第二喷嘴,在进液管与排液管之间设置有压成树脂层。
如此设置,原水由交换器本体上端的进液管进入,通过喷水管上的第二喷嘴进行喷射,使处于交换器本体内扩散,同时自上而下均匀的通过压成树脂层进行软化,同时产生一定量的气体通过设置于交换器本体上端的第二排气管排出,经交换后的给水在交换器本体的底部汇聚后通过排液管排出,达到交换离子目的较小给水加热后生成水垢的作用。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进液管上设置有进水阀。
如此设置,便于对水量启闭以及控制流量的大小。
进一步设置:所述喷水管为环形管,多个所述第二喷嘴处于喷水管上均匀布置。
如此设置,使给水进入交换器本体后通过多个均匀布置的第二喷嘴达到均匀喷射的作用,使水质均匀的喷射至压成树脂层上,达到均匀分布的作用。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压成树脂层的上端设置有上阳离子交换树脂,在压成树脂层的下端设置有下阳离子交换树脂。
如此设置,给水从上而下通过压成树脂层上两端面均可进行离子交换,提高给水的交换性能。
进一步设置:所述出液口连接有再生液管,所述再生液管连接有冲洗水管,所述冲洗水管设置于上阳离子交换树脂与进液管之间。
如此设置,盐液在流动过程中,交换器本体的压成树脂层总是和新鲜的盐液接触,能到得到较高的再生程度,上部的压成树脂层再生程度总比下部低,这种分布情况正好与顺流再生时相反,将出液口处的部分给水通过再生液管输送至冲洗水管,进行再次冲洗以及交换的作用,水中钙、镁离子含量随着水流向下越来越少,而向下的交换再生程度越高,使交换反应持续进行。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冲洗水管上设置有冲洗水进水阀。
如此设置,便于对冲洗水管内的给水更好的启闭控制。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氢离子交换器与中间水箱之间设置有排水阀。
如此设置,通过排水阀便于将交换后的给水抽离后输送至中间水箱内进行储存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锅炉供给水质量的锅炉水处理系统。
一种锅炉水处理系统,包括上述的离子交换混床。
如此设置,提高锅炉供给水的要求,减小因锅炉水汽系统结垢、积盐和腐蚀到来的一些问题,提高锅炉工作的质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相比:锅炉给水从最初的原水,经过加药粗过滤、再通过离子交换混床除去水中易生成水垢和水渣的离子、再通过除盐除气工序、最后通过加药中和从而得到较为纯净的软水通入至锅炉给水,完成对锅炉供给水处理的工序,提高锅炉供给水的要求,减小因锅炉水汽系统结垢、积盐和腐蚀到来的一些问题,提高锅炉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锅炉水处理系统的流程布局图;
图2为锅炉水处理系统中离子交换混床的流程布局图;
图3为离子交换混床中钠离子交换器的剖视图;
图4为喷雾填料式脱气塔的剖视图。
图中:1、原水箱;2、杀菌剂加药箱;21、增压泵;22、混凝剂加药箱;23、排污口;24、原水泵;31、活性炭过滤器;32、石英砂过滤器;33、多介质过滤器;4、阻垢剂加药箱;5、保安过滤器;51、高压泵;6、反渗透装置;7、离子交换混床;71、盐溶解器;72、钠离子交换器;721、交换器本体;722、进水装置;723、进液管;724、进水阀;725、喷水管;726、第二喷嘴;727、排气装置;728、第二排气管;729、排气阀;73、氢离子交换器;74、中间水箱;75、第一反洗水箱;76、稀酸溶液箱;77、第二反洗水箱;8、除盐水箱;81、除盐水泵;9、喷雾填料式脱气塔;91、壳体;92、进水管;93、出水管;94、上进气管;941、出气口;95、第一排气管;96、下进气管;97、喷雾装置;971、配水管;972、第一喷嘴;973、淋水盘;98、集水罐;99、填料层;10、加氨加药箱;11、锅炉用水点;121、排水装置;122、排液管;123、排水阀;124、再生液分配装置;125、压成树脂层;126、上阳离子交换树脂;127、下阳离子交换树脂;128、再生液管;129、冲洗水管;130、冲洗水进水阀;13、安全阀;14、挡水板;15、鼓风机;16、导流板;17、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对锅炉水处理系统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锅炉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原水箱1、增压泵21、杀菌剂加药箱2、原水泵24、石英砂过滤器32、活性炭过滤器31、多介质过滤器33、阻垢剂加药箱4、保安过滤器5、高压泵51、反渗透装置6、离子交换混床7、除盐水箱8、除盐水泵81、喷雾填料式脱气塔9、加氨加药箱10以及锅炉用水点11;原水箱1设置于进水端,锅炉用水点11设置于出水端。
如图1所示,在原水箱1连接有混凝剂加药箱22,混凝剂加药箱22力存放有硫酸铝,使杂质凝聚成大颗粒在利用自重沉淀;同时在原水箱1上设置有排污口23,且排污口23上设置有电磁阀达到便于排污的作用。
如图2和图3所示,离子交换混床7至少包括钠离子交换器72、氢离子交换器73、氢钠离子交换器72、钠氨离子交换器其中的一种;本方案采用的离子交换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盐溶解器71、钠离子交换器72、氢离子交换器73、排水阀123以及中间水箱74;钠离子交换器72连接有第一反洗水箱75,氢离子交换器73连接有稀酸溶液箱76以及第二反洗水箱77,原水箱1与盐溶解器71连接。
其中,钠离子交换器72以及氢离子交换器73均采用相同配置,如图3所示,包括交换器本体721、设置于交换器本体721上的进水装置722、设置于交换器本体721顶部的排气装置727、设置于交换器本体721底部的排水装置121以及设置于交换器本体721内部的再生液分配装置124。
如图3所示,进水装置722包括设置于交换器本体721上端且与反渗透装置6连接的进液管723、设置于进液管723上进水阀724、与进液管723连接的喷水管725以及设置于喷水管725上的第二喷嘴726;其中,喷水管725为环形管,多个第二喷嘴726处于喷水管725上均匀布置。
如图3所示,排气装置727包括设置于交换器本体721上端的第二排气管728以及设置于第二排气管728上的排气阀729。
如图3所示,排水装置121包括设置于交换器本体721下端的排液管122以及设置于氢离子交换器73与中间水箱74之间的排水阀123。
如图2和图3所示,再生液分配装置124包括设置于进液管723与排液管122之间设置有压成树脂层125、与出液口连接有再生液管128、与再生液管128连接的冲洗水管129以及设置于冲洗水管129上设置有冲洗水进水阀130;在压成树脂层125的上端面设置有上阳离子交换树脂126,在压成树脂层125的下端面设置有下阳离子交换树脂127,冲洗水管129设置于上阳离子交换树脂126与进液管723之间,排液管122与下阳离子交换树脂127连接,排液管122与除盐水箱8连接。
如图4所示,喷雾填料式脱气塔9包括壳体91、设置于壳体91上的进水管92和出水管93、设置于壳体91顶端的上进气管94和第一排气管95、设置于壳体91底端的下进气管96、设置于壳体91内部且与进水管92连接的配水管971、设置于配水管971上的第一喷嘴972、设置于下进气管96与进水管92之间且与壳体91固定连接的淋水盘973以及与出水管93连接的集水罐98。
如图4所示,在壳体91内部的顶端设置有挡水板14,上进气管94从壳体91上端插入于壳体91内,且上进气管94穿设挡水板14;在上进气管94以挡水板14以下的管壁上设置有出气口941,多个出气口941处于上进气管94的圆周管壁上均匀布置。
如图4所示,在进水管92上设置有单向阀17,且在进水管92连接有喷雾装置97,包括与上进气管94的配水管971、设置于配水管971上均匀布置的多个第一喷嘴972;在淋水盘973与下进水管92之间设置有填料层99,填料层99由多个多面空心球或呈Ω形设置多个填料平铺而成。
如图4所示,在下进水管92处设置有朝壳体91内部吹气的鼓风机15,同时在下进气管96与填料层99之间设置有导流板16,导流板16上设置有导流片,且多个所述导流片呈螺旋状布置。
如图1和图4所示,出水管93设置于填料层99下端且与集水罐98连接,且在出水管93与集水罐98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安全阀13,同时集水罐98再与锅炉用水点11连接,加氨加药箱10与集水罐98相连接。
工作原理:通过在原水箱1连接混凝剂加药箱22使原水箱1内的杂质沉淀、过滤再排出后,通过增压泵21传送至杀菌加药箱将一些微生物进行杀菌,随后通过原水泵24依次输送至石英砂过滤器32、活性炭过滤器31、多介质过滤器33进行过滤,使输送的水变成清澈的水,随后通过阻垢剂加药箱4将一些易形成的水垢、水渣之类的钙离子、镁离子之类的进行中和并生成沉淀再过滤,再通过保安过滤器5进行精过滤,以达到减小在锅炉内加热时形成水垢、水渣造成传热性能以及传送性能较低的现象;再通过高压泵51输送至反渗透装置6进行反渗透工序,再通过离子交换混床7进将硬水质交换后形成软水,将钙、镁硬盐转变成不结硬垢的盐,以防止锅炉管子内壁结成钙镁硬水垢,再通过除盐水箱8进行过滤去除,再通过除盐水泵81输送至喷雾填料式脱气塔9对给水进行除气工序,将水中的氧气、二氧化碳进行热力除氧,除去的气体通过排气管排出,最后通过加氨加药箱10将给水的pH值提高,防止酸性水对金属部件的腐蚀;锅炉给水从最初的原水,经过加药粗过滤、再加药精过滤、除去水中易生成水垢和水渣的离子、再通过除盐除气工序、最后通过加药中和从而得到较为纯净的软水通入至锅炉给水,完成对锅炉供给水处理的工序,提高锅炉供给水的要求,减小因锅炉水汽系统结垢、积盐和腐蚀到来的一些问题,提高锅炉加工质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离子交换混床,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盐溶解器(71)、钠离子交换器(72)、氢离子交换器(73)以及中间水箱(74),所述钠离子交换器(72)连接有第一反洗水箱(75),所述氢离子交换器(73)连接有稀酸溶液箱(76)以及第二反洗水箱(7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交换混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钠离子交换器(72)包括交换器本体(721)、设置于交换器本体(721)上端的进液管(723)以及第二排气管(728)、设置于交换器本体(721)下端的排液管(122)以及设置于交换器本体(721)内部且与进液管(723)连接的喷水管(725),在所述喷水管(725)上设置有第二喷嘴(726),在进液管(723)与排液管(122)之间设置有压成树脂层(1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子交换混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液管(723)上设置有进水阀(72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子交换混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管(725)为环形管,多个所述第二喷嘴(726)处于喷水管(725)上均匀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子交换混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成树脂层(125)的上端设置有上阳离子交换树脂(126),在压成树脂层(125)的下端设置有下阳离子交换树脂(12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子交换混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管(122)连接有再生液管(128),所述再生液管(128)连接有冲洗水管(129),所述冲洗水管(129)设置于上阳离子交换树脂(126)与进液管(723)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子交换混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冲洗水管(129)上设置有冲洗水进水阀(13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交换混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氢离子交换器(73)与中间水箱(74)之间设置有排水阀(123)。
9.一种锅炉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1-8任意一项所述的离子交换混床(7)。
CN201621239889.XU 2016-11-18 2016-11-18 锅炉水处理系统及其离子交换混床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026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39889.XU CN206502639U (zh) 2016-11-18 2016-11-18 锅炉水处理系统及其离子交换混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39889.XU CN206502639U (zh) 2016-11-18 2016-11-18 锅炉水处理系统及其离子交换混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02639U true CN206502639U (zh) 2017-09-19

Family

ID=59842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39889.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02639U (zh) 2016-11-18 2016-11-18 锅炉水处理系统及其离子交换混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026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92895A (zh) * 2020-03-05 2020-07-10 赤峰科安水处理技术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中压供暖发电锅炉补给水处理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92895A (zh) * 2020-03-05 2020-07-10 赤峰科安水处理技术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中压供暖发电锅炉补给水处理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66352U (zh) 锅炉水处理系统
CN104291484A (zh) 一种高效环保除盐水生产方法
CN206502639U (zh) 锅炉水处理系统及其离子交换混床
CN105540742B (zh) 一种能自动吸入酸液、碱液的混床装置
CN100427209C (zh) 双中排凝混床体外再生分离塔及再生工艺
CN207671853U (zh) 一种提高利用率的锅炉水处理设备
CN206266377U (zh) 锅炉水处理系统及其喷雾填料式脱气塔
CN105344189A (zh) 废气净化处理设备
CN106115958B (zh) 造纸用锅炉补给水处理装置及阳离子树脂层清洗方法
CN208553697U (zh) 一种电站脱硫脱硝环保烟气处理装置
CN2928227Y (zh) 双中排凝混床体外再生分离塔
CN212467635U (zh) 一种微生物肥料生产用废气回收装置
CN2360392Y (zh) 三室床水精处理器
CN201264916Y (zh) 一种处理dmf精馏塔塔顶废水的脱胺塔
CN208031956U (zh) 一种废橡胶再生罐废气处理装置
CN113233616A (zh) 高硬度水主动成垢处理装置和处理方法
CN107151074A (zh) 一种精制棉蒸煮碱液回用方法
CN206156902U (zh) 一种锅炉供水系统
CN208022750U (zh) 一种用于电厂化学离子交换装置
CN206156903U (zh) 锅炉供水系统
CN219848922U (zh) 一种用于金属提炼的废气净化设备
CN213725659U (zh) 一种利用二氧化锰处理含醛废酸的工艺系统
CN2921758Y (zh) 乏汽回收器
CN214528258U (zh) 一种带有水垢清除结构的软水器
CN215975081U (zh) 一种全自动软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19

Termination date: 202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