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83252U - 一种布袋式除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布袋式除尘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483252U CN206483252U CN201720153202.9U CN201720153202U CN206483252U CN 206483252 U CN206483252 U CN 206483252U CN 201720153202 U CN201720153202 U CN 201720153202U CN 206483252 U CN206483252 U CN 20648325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g
- dust
- centralized
- air inlet
- dischar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0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7
-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Carbon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3546 flue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Silicon Chemical compound [Si]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布袋式除尘装置,其包括:一个布袋室;与布袋室的底部相连的多个集灰斗;设在布袋室内的多个除尘布袋组,多个除尘布袋组分别设于相应的集灰斗的上方,除尘布袋组内的布袋的开口端通过花板与对应集灰斗相连,而其封闭端与布袋室的顶部相连;集中进风通道,其上的多个分支出风口分别与相应集灰斗相连,使得进入集中进风通道的含尘气体能够进入每个集灰斗内;集中排放通道,其上的多个分支进风口均与布袋室相连通,使得除尘后的含尘气体能够通过分支进风口进入集中排放通道内,并通过排放口实现集中排放。该布袋式除尘装置能够通过集中排放通道将除尘后的气体进行集中排放,以便于对除尘后的含尘气体进行含尘量的在线检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布袋式除尘装置,属于一种内滤式负压布袋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半密闭硅系矿热炉产生的烟气含尘量大,烟气中含有的粉尘较一般扬尘具有粉尘质轻,粒径小的特点,一直以来采用正压布袋式除尘器进行烟气净化,正压型布袋式除尘装置的特点主要是设备结构简单,维护方便,但其不利之处在于无法形成集中排放,因而无法进行烟气含尘量的在线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负压内滤式布袋除尘装置,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布袋式除尘装置能够将除尘后的气体(例如烟气)进行集中排放,以便于对含尘气体中的含尘量进行在线检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布袋式除尘装置,其包括:一个布袋室;与布袋室的底部相连的多个集灰斗;设在布袋室内的多个除尘布袋组,多个除尘布袋组分别设于相应的集灰斗的上方,除尘布袋组内的布袋的开口端通过花板与对应集灰斗相连,而其封闭端与布袋室的顶部相连;集中进风通道,其上设置有多个分支出风口,多个分支出风口分别与相应集灰斗相连,使得进入集中进风通道的含尘气体能够进入每个集灰斗内;集中排放通道,其上设置有多个分支进风口和一个排放口,其中多个分支进风口均与布袋室相连通,使得除尘后的含尘气体能够通过分支进风口进入集中排放通道内,并通过排放口实现集中排放。
本实用新型的布袋式除尘装置通过集中进风通道和集中排放通道实现了集中进气和集中排放,其中集中排放省掉了现有技术中无组织排放的通风帽,方便对含尘气体中的含尘量进行在线检测,从而解决了无组织排放带来无法检测排放烟气含尘量的弊端。
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布袋式除尘装置使用一个布袋室容纳多个除尘布袋组,对于这样采用无分室隔断设计可节省用材,降低该装置的制造成本。
另外,无分室隔断设计和省略通风帽的设计都有利于节约用材,降低荷载,从而减轻支撑结构的负荷,从而进一步降低该装置的制造成本。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布袋式除尘装置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使用安全可靠,便于实施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或其他方面的内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附图中:
图1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布袋式除尘装置的俯视图,其中该装置局部以剖开形式显示;
图2是沿着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沿着图1中B-B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布袋式除尘装置的俯视图,其中该装置局部以剖开形式显示;图2是沿着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图3是沿着图1中B-B线的剖视图。如图1到图3所示,该布袋式除尘装置100包括一个布袋室1和与该布袋室1的底部相连的多个集灰斗2。该布袋室1内设有多条布袋。布袋分布于集灰斗2的上方,以集灰斗为单元分组布置,使得每一个集灰斗2的上方都有一个与之对应的除尘布袋组3。或者说,该布袋式除尘装置100还包括设在布袋腔1a内的多个除尘布袋组3,其中每个除尘布袋组3都由多个布袋组成。多个除尘布袋组3分别设于相应的集灰斗2的上方,使得每一个集灰斗2的上方都有一个与之对应的除尘布袋组3。其中,除尘布袋组3内的布袋的开口端通过花板与对应集灰斗2相连,而其封闭端与布袋室1的顶部相连。其中,除尘布袋组3内的布袋优选是无笼骨的内滤式除尘布袋,以在降低制造难度的同时再降低该装置的制造成本。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含尘气体的温度和粒度等因素来选择合适布袋材质,这属于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在此不再赘述。
该布袋式除尘装置100还包括集中进风通道5和集中排放通道6。其中,集中进风通道5上具有多个分支出风口和至少一个进风口,多个分支出风口分别与相应集灰斗2相连,使得进入集中进风通道5的含尘气体能够进入每个集灰斗2内。而集中排放通道6上设置有多个分支进风口和一个排放口,其中多个分支进风口与布袋室1相连通,使得除尘后的含尘气体通过分支进风口进入集中排放通道6内,并通过其排放口实现集中排放。
根据本实用新型,当含尘气体,例如半密闭硅系矿热炉产生的含尘烟气进入集中进风通道5,再由集中进风通道5上的分支出风口进入对应的集灰斗2,最终通过除尘布袋组3过滤净化,集中在布袋内壁的粉尘最终收集到集灰斗2内,过滤后的干净气体通过集中排放通道6上的进风口进入集中排放通道6内,然后再通过集中排放通道6的排放口实现集中排放。
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布袋式除尘装置100通过集中进风通道5和集中排放通道6分别实现了集中进气和集中排放,其中集中排放可省掉了现有技术中无组织排放的通风帽,方便对含尘气体中的含尘量进行在线检测,解决了无组织排放带来无法检测排放烟气含尘量的弊端。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布袋式除尘装置100使用一个布袋室容纳多个除尘布袋组3,对于这样采用无分室隔断设计可节省用材,此外,无分室隔断设计和省略通风帽的设计都有利于节约用材,降低设备荷载和高度,从而减轻支撑结构的负荷,从而降低该装置100的制造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在集中进风通道5的分支进风口上设有进风阀门7,详见图3,进风阀门7用于控制含尘气体是否进入与该分支进风口相连的集灰斗2内。其中,进风阀门7的数量最好与集中进风通道5的分支进风口的数量相等,保证每个分支进风口都配备一个进风阀门7,使得每个集灰斗2的进风都能够被单独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该布袋式除尘装置100还包括与集灰斗2连通的反吸接口81,在反吸接口81上设有反吸阀门82,详见图3。其中,当进风阀门7关闭而反吸阀门82打开时,通过对反吸接口81抽气的方式能够清除除尘布袋组3内的布袋上的积灰,使积灰收集在集灰斗2内。本实施例通过反吸清灰系统代替传统脉冲清灰系统,可以实现简单、可靠且成本低廉的清灰方式,可大幅地降低该装置100的维护成本。其中,反吸接口81和反吸阀门82的数量最好与集灰斗2的数量相等,保证每个集灰斗2都配备一个反吸接口81和一个反吸阀门82。
在本实施例中,该布袋式除尘装置100还包括卸料器91和卸灰阀92,其中卸料器91的进料口与集灰斗2的底部卸料口相连,而卸料器91的出料口与卸灰阀92相连。当含尘气体的尘粒严重堆积在集灰斗2内时,可通过卸料器91和卸灰阀92将收集的粉尘外输,以保证布袋式除尘装置100能够高效稳定的运行。其中,卸料器91优选是螺旋卸料器,以执行持续稳定的卸料,保证布袋式除尘装置100能够高效稳定的运行。其中,卸料器91和卸灰阀92的数量最好与集灰斗2的数量相等,保证每个集灰斗2都配备一个卸料器91和一个卸灰阀92,使得每个集灰斗2的卸灰作业都能够被单独控制。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该布袋式除尘装置100还包括设于布袋室1下方用于支撑布袋室1的支架41,见图2。为便于对该装置100进行检修维护,该装置100最好还包括依托支架41设置且用于检修维护的梯子平台42,见图2。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为了促进整体结构紧凑,集中进风通道5和集中排放通道6沿着纵向贯穿布袋室1,并且集中进风通道5和集中排放通道6呈上下叠加布置,其中集中进风通道5在下,详见图2。为了进一步促进整体结构紧凑,多个集灰斗2排列为两排,两排集灰斗2以集中进风通道5为中线分列于两侧,以方便各个集灰斗2与集中进风通道5进行风道连接,并进一步促进整体结构紧凑。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该布袋式除尘装置100还包括吊挂结构,除尘布袋组3内的布袋的封闭端通过吊挂结构吊挂在布袋室1的顶部上。由于吊挂的方式属于一种可拆卸的连接,因此该吊挂可方便除尘布袋组3在后期的维修维护。
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布袋式除尘装置100能够通过集中排放通道6将除尘后的气体(例如烟气)进行集中排放,以便于对除尘后的含尘气体进行含尘量的在线检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布袋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布袋室;
与所述布袋室的底部相连的多个集灰斗;
设在所述布袋室内的多个除尘布袋组,多个所述除尘布袋组分别设于相应的所述集灰斗的上方,所述除尘布袋组内的布袋的开口端通过花板与对应所述集灰斗相连,而其封闭端与所述布袋室的顶部相连;
集中进风通道,其上设置有多个分支出风口,多个所述分支出风口分别与相应所述集灰斗相连,使得进入所述集中进风通道的含尘气体能够进入每个所述集灰斗内;
集中排放通道,其上设置有多个分支进风口和一个排放口,其中多个所述分支进风口均与所述布袋室相连通,使得除尘后的含尘气体能够通过所述分支进风口进入所述集中排放通道内,并通过所述排放口实现集中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袋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集中进风通道的所述分支进风口上设有进风阀门,所述进风阀门用于控制含尘气体是否进入到与该分支进风口相连的所述集灰斗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袋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集灰斗连通的反吸接口,在所述反吸接口上设有反吸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布袋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中进风通道和集中排放通道沿着纵向贯穿所述布袋室,并且所述集中进风通道与集中排放通道呈上下叠加布置,其中所述集中进风通道在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布袋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集灰斗排列为两排,两排所述集灰斗以集中进风通道为中心,并分列于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布袋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布袋组内的布袋是无笼骨的内滤式除尘布袋。
7.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布袋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卸料器和卸灰阀,其中所述卸料器的进料口与所述集灰斗的底部卸料口相连,而所述卸料器的出料口与所述卸灰阀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布袋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布袋室的下方且用于支撑所述布袋室的支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布袋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托所述支架设置且用于检修维护的梯子平台。
10.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布袋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吊挂结构,所述除尘布袋组内的布袋的封闭端通过所述吊挂机构吊挂在所述布袋室的顶部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153202.9U CN206483252U (zh) | 2017-02-20 | 2017-02-20 | 一种布袋式除尘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153202.9U CN206483252U (zh) | 2017-02-20 | 2017-02-20 | 一种布袋式除尘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483252U true CN206483252U (zh) | 2017-09-12 |
Family
ID=59765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153202.9U Active CN206483252U (zh) | 2017-02-20 | 2017-02-20 | 一种布袋式除尘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48325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808736A (zh) * | 2023-08-03 | 2023-09-29 | 北京铝能清新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倒置滤芯反吸风过滤装置及方法 |
-
2017
- 2017-02-20 CN CN201720153202.9U patent/CN20648325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808736A (zh) * | 2023-08-03 | 2023-09-29 | 北京铝能清新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倒置滤芯反吸风过滤装置及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327585B (zh) | 一种集成除尘器装置与除尘方法 | |
CN107866121A (zh) | 煅烧沸腾炉除尘装置 | |
CN201168515Y (zh) | 圆冠袋反吹除尘器 | |
CN201676610U (zh) | 内滤式大布袋除尘器 | |
CN206483252U (zh) | 一种布袋式除尘装置 | |
CN104226070B (zh) | 固定颗粒层除尘器 | |
CN106039864A (zh) | 一种蜂窝内滤袋式除尘器 | |
CN203568249U (zh) | 一种嵌入式散粮除尘装车漏斗 | |
CN207576043U (zh) | 煅烧沸腾炉除尘装置 | |
CN206642494U (zh) | 内滤负压式除尘装置 | |
CN211536911U (zh) | 用于处理粉尘废气的布袋除尘装置 | |
CN206138898U (zh) | 一种新型脉冲布袋除尘器 | |
CN201632176U (zh) | 干法高效除尘器 | |
CN202983414U (zh) | 负压内滤分室反吸风清灰除尘系统设备 | |
CN205164415U (zh) | 一种集成除尘器装置 | |
CN100490937C (zh) | 布袋脉冲反吹除尘装置 | |
CN109078409A (zh) | 模块化出风装置及模块化除尘器系统 | |
CN211302506U (zh) | 一种自洁陶瓷除尘器 | |
CN209092927U (zh) | 模块化集灰装置及模块化除尘器系统 | |
CN211133315U (zh) | 脉冲除尘器 | |
CN202527019U (zh) | 一种袋式除尘器 | |
CN208512164U (zh) | 一种高效袋式除尘器 | |
CN209646146U (zh) | 一种脉冲除尘器 | |
CN208436595U (zh) | 连续过滤与脉冲反吹吸尘车 | |
CN205461469U (zh) | 惯性内滤分室反吹袋式除尘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26th Floor, MCC Building, No. 11 Alishan Road, Huangdao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266555 Patentee after: BERIS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Corp.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66555 unit 1, block 27, No.27 Alishan Road,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BERIS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Corp.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