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42494U - 内滤负压式除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内滤负压式除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42494U
CN206642494U CN201720344386.7U CN201720344386U CN206642494U CN 206642494 U CN206642494 U CN 206642494U CN 201720344386 U CN201720344386 U CN 201720344386U CN 206642494 U CN206642494 U CN 2066424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removing box
filter bag
gas passage
ded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4438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巨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elie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Fillo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Fillo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Fillo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4438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424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424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424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滤负压式除尘装置。它解决了现有除尘设备清灰效果差等问题。包括除尘箱体、灰斗、除尘腔、分隔结构,每一个除尘腔内均通过滤袋安装结构设有能将除尘腔沿竖直方向分割成含尘气体通道和净气通道的滤袋体,含尘气体通道位于滤袋体周向内侧,净气通道位于滤袋体周向外侧,除尘箱体上端周向外侧设有若干具有进气阀的进气口,除尘箱体下端周向外侧设有若干具有出气阀的出气口,出气口均连接有引风机,除尘箱体下端周向外侧设有若干清灰阀。优点在于:结构简单,稳定性好,不需要额外增加驱动设备即可实现除尘清灰过程,且振动不剧烈不易损坏滤袋,清灰效果好,操作方便,设备成本低,运行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内滤负压式除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内滤负压式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以及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各种除尘技术被人们开发出来,各种除尘设备也就应运而生。其中,袋式除尘器在工业中被广泛应用于净化冶金、矿山、化工、水泥、发电、粮食加工等行业所产生的含尘气体。袋式除尘器的工作原理,是将含尘气体引入除尘器并使其透过设于除尘器中的滤袋,尘粒即被拦截而留在滤袋表面,形成一个粉尘层。洁净空气则顺利通过滤袋而流出除尘器。袋式除尘器过滤时,过滤气流由滤袋外侧穿过滤料流向滤袋内部,尘粒附着在滤袋的外表面上。在运行一段时间后,袋式除尘器滤袋迎尘表面积累的粉尘层越来越厚,使除尘器的阻力损失增大。因此,袋式除尘器运行一段时间之后,需要进行清灰。
现有的袋式除尘器的清灰方式主要采用机械振打清灰袋式除尘器、反吹风袋式除尘器、脉冲喷吹袋式除尘器。机械振打清灰袋式除尘器构造简单,运行可靠,但清灰作用不均匀,只能允许较低的过滤风速,且清灰往往容易损伤过滤器,破坏一次粉尘层。反吹风袋式除尘器在整个过滤器上气流分布较均匀,振动不剧烈,对过滤器损伤较小,但清灰作用较弱,允许过滤风速较低。脉冲喷吹袋式除尘器是脉冲喷吹清灰方式是将高压空气在短暂的时间高速吹入滤袋,产生与过滤气流反向的反吹气流,使滤袋内产生脉冲膨胀抖动,滤袋壁获得很高的向外加速度,从而抖落粉尘。这种方式属动态清灰。上述脉冲喷吹的清灰方式是通过滤袋外形的变化而使附着在滤袋表面的粉尘层脱落。但由于清灰时间短,随着压缩空气的传递作用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某些局部部位的积灰便会难以清理,残留的积灰影响清灰、除尘效果。并且长期、反复的形变会导致加快滤袋的疲劳,显著地缩短滤袋的使用寿命。由于滤袋的成本在整个除尘器中占据了较大比例,并且滤袋的数量很大,更换滤袋极为不便,因此滤袋易损坏的问题显得非常突出,另外,脉冲喷吹袋式除尘器都需要为过滤器设置一个配套袋笼,该袋笼需要定期检修和更换,使用不便,成本高昂。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内滤式粉尘过滤设备[申请号:201210213565.9],包括:箱体;进风口和出风口;过滤固定座;固定在过滤固定座上的过滤器;设置在过滤器上方的喷吹系统;设置在箱体下方的储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吹系统包括气源装置和喷吹管路;气流从气源装置通过喷吹管路由上至下对向过滤器口。
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过滤设备清灰不便的问题,采用喷吹系统进行清灰,但是该方案中每一个过滤器均需要单独配备喷吹系统,这样无疑增加了设备成本,且依然存在着运行可靠低,检修不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无需额外增加外部动力即可实现清灰的内滤负压式除尘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内滤负压式除尘装置,包括具有内腔的除尘箱体,所述的除尘箱体上端封闭,下端与灰斗相连通,在除尘箱体内设有能将内腔沿竖直方向分割成若干独立设置的除尘腔的分隔结构,每一个除尘腔内均通过滤袋安装结构设有能将除尘腔沿竖直方向分割成含尘气体通道和净气通道的滤袋体,所述的含尘气体通道位于滤袋体周向内侧且各个含尘气体通道下端通过灰斗相连通,所述的净气通道位于滤袋体周向外侧,所述的除尘箱体上端周向外侧设有若干分别与含尘气体通道一一对应并连通且具有进气阀的进气口,所述的除尘箱体下端周向外侧设有若干分别与净气通道一一对应并连通且具有出气阀的出气口,所述的出气口均连接有至少一个当出气阀处于开启状态时能使除尘腔处于负压状态的引风机,所述的除尘箱体下端周向外侧设有若干分别与出气阀一一对应且与净气通道相连通的清灰阀。
这里的进气阀连接进风管道和吸尘罩,出气阀通过引风机连接出风管道,除尘时,打开位于同一除尘腔上的进气阀和出气阀,含尘气体通过含尘气体通道内,粉尘被吸附于滤袋体内表面,过滤后的干净气体经过滤袋体进入净气通道并由出气口排出,从而完成除尘过程;清灰时,关闭与需清灰的滤袋体相对应的出风阀,交替打开或关闭与需清灰的滤袋体相对应的进气阀,含尘气体进入含尘气体通道内,同时,打开与需清灰的滤袋体相对应的清灰阀,外部气体由清灰阀进入净气通道,从需清灰的滤袋体外表面进入内表面,在外部气体和含尘气体的作用下将滤袋体内表面的粉尘剥离后落入灰斗,含尘气体和外部气体经过灰斗进入其余任意一个或多个含尘气体通道内,粉尘被吸附于其余滤袋体内表面,过滤后的干净气体和外部气体经该过滤袋体进入其余净气通道并由其余出气口排出,从而完成清灰过程,这样使得本装置无需额外增加外部动力即可完成除尘清灰过程,节约了设备成本,同时便于维护。
在上述的内滤负压式除尘装置中,所述的清灰阀直接连接外部大气;或者,所述的清灰阀分别和引风机的引风出口相连。需清灰的除尘腔在引风机作用下产生负压,打开清灰阀时,外部大气由该清灰阀清灰阀被吸入净气通道内;或者,通过引风机的引风出口将气体引导至净气通道内。
在上述的内滤负压式除尘装置中,所述的分隔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沿竖直方向设置在除尘箱体内的隔板体,所述的隔板体上端与除尘箱体上端相连,下端延伸至除尘箱体下端。即通过隔板体将内腔分隔成多个除尘腔,这样使得整个装置结构紧凑,大大地提高了除尘效果。
在上述的内滤负压式除尘装置中,所述的隔板体的数量为一个且所述的隔板体两侧分别与除尘箱体内侧相连从而将内腔等分成两个除尘腔;
或者,所述的隔板体的数量为若干个且所述的隔板体一侧分别与除尘箱体内侧相连,另一侧分别交汇于除尘箱体中心从而将内腔等分成若干个除尘腔。
当这里的隔板体为一个时,隔板体将整体内腔均分为两个除尘腔,当这里的隔板体为多个时,隔板体以除尘箱体为中心均匀向外延伸从而形成多个相等的除尘腔。
在上述的内滤负压式除尘装置中,所述的隔板体由自上向下依次分布的进气箱隔板和净气箱隔板相互对接而成,且所述的进气箱隔板与进气口相对应。优选地,这里的进气箱隔板和净气箱隔板连为一体式结构。
在上述的内滤负压式除尘装置中,所述的滤袋安装结构包括设置在除尘腔上端且具有第一通孔的上花板,所述的除尘箱体下端设有与上花板相对应且具有第二通孔的下花板,所述的滤袋体设置在上花板和下花板之间且所述的滤袋体一端周向外侧与第一通孔相连,另一端周向外侧与第二通孔相连。
在上述的内滤负压式除尘装置中,所述的上花板一侧与除尘箱体内侧相连,另一侧连接在进气箱隔板和净气箱隔板之间,且所述的上花板、除尘箱体上端、进气箱隔板以及进气口合围形成位于含尘气体通道上方且与含尘气体通道相连通的进气箱室;所述的下花板一侧与除尘箱体内侧相连,另一侧与净气箱隔板下端相连,且所述的上花板、下花板、除尘箱体内侧以及滤袋体外侧合围形成净气通道。
在上述的内滤负压式除尘装置中,所述的除尘箱体包括若干周向合围形成筒状体的箱体隔板,所述的筒状体上端通过顶盖体封闭,下端与灰斗相连通。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稳定性好,不需要额外增加驱动设备即可实现除尘清灰过程,且振动不剧烈不易损坏滤袋,清灰效果好,操作方便,设备成本低,运行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除尘箱体1、箱体隔板11、顶盖体12、灰斗2、分隔结构3、除尘腔31、隔板体32、进气箱隔板321、净气箱隔板322、滤袋安装结构4、上花板41、第一通孔411、下花板42、第二通孔421、滤袋体5、含尘气体通道51、净气通道52、进气口6、进气阀61、出气口7、出气阀71、引风机8、清灰阀81、进气箱室9、第一除尘腔A、第一除尘腔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内滤负压式除尘装置,包括具有内腔的除尘箱体1,除尘箱体1上端封闭,下端与灰斗2相连通,优选地,这里的除尘箱体1包括若干周向合围形成筒状体的箱体隔板11,筒状体上端通过顶盖体12封闭,下端与灰斗2相连通,在除尘箱体1内设有能将内腔沿竖直方向分割成若干独立设置的除尘腔31的分隔结构3,每一个除尘腔31内均通过滤袋安装结构4设有能将除尘腔31沿竖直方向分割成含尘气体通道51和净气通道52的滤袋体5,含尘气体通道51位于滤袋体5周向内侧且各个含尘气体通道51下端通过灰斗2相连通,净气通道52位于滤袋体5周向外侧,除尘箱体1上端周向外侧设有若干分别与含尘气体通道51一一对应并连通且具有进气阀61的进气口6,除尘箱体1下端周向外侧设有若干分别与净气通道52一一对应并连通且具有出气阀71的出气口7,出气口7均连接有至少一个当出气阀71处于开启状态时能使除尘腔31处于负压状态的引风机8,除尘箱体1下端周向外侧设有若干分别与出气阀71一一对应且与净气通道52相连通的清灰阀81。
这里的进气阀61连接进风管道和吸尘罩,出气阀71连接出风管道和引风机,除尘时,打开位于同一除尘腔31上的进气阀61和出气阀71,含尘气体通过含尘气体通道51内,粉尘被吸附于滤袋体5内表面,过滤后的干净气体经过滤袋体5进入净气通道52并由出气口7排出,从而完成除尘过程;清灰时,关闭与需清灰的滤袋体5相对应的出风阀71,交替打开或关闭与需清灰的滤袋体5相对应的进气阀61,含尘气体进入含尘气体通道51内,同时,打开与需清灰的滤袋体5相对应的清灰阀81,外部气体由清灰阀81进入净气通道52,从需清灰的滤袋体5外表面进入内表面,在外部气体和含尘气体的作用下将滤袋体5内表面的粉尘剥离后落入灰斗2,含尘气体和外部气体经过灰斗2进入其余任意一个或多个含尘气体通道51内,粉尘被吸附于其余滤袋体5内表面,过滤后的干净气体和外部气体经该过滤袋体5进入其余净气通道52并由其余出气口7排出,从而完成清灰过程,这样使得本装置无需额外增加外部动力即可完成除尘清灰过程,节约了设备成本,同时便于维护。
具体地,清灰阀81直接连接外部大气,需清灰的除尘腔在引风机作用下产生负压,打开清灰阀时,外部大气由该清灰阀清灰阀被吸入净气通道内;这里的分隔结构3包括至少一个沿竖直方向设置在除尘箱体1内的隔板体32,隔板体32上端与除尘箱体1上端相连,下端延伸至除尘箱体1下端,即通过隔板体32将内腔分隔成多个除尘腔31,这样使得整个装置结构紧凑,大大地提高了除尘效果。
其中,这里的隔板体32的数量为一个且隔板体32两侧分别与除尘箱体1内侧相连从而将内腔等分成两个除尘腔31;或者,隔板体32的数量为若干个且隔板体32一侧分别与除尘箱体1内侧相连,另一侧分别交汇于除尘箱体1中心从而将内腔等分成若干个除尘腔31,当这里的隔板体32为一个时,隔板体32将整体内腔均分为两个除尘腔31,当这里的隔板体32为多个时,隔板体32以除尘箱体1为中心均匀向外延伸从而形成多个相等的除尘腔31。优选地,这里的隔板体32由自上向下依次分布的进气箱隔板321和净气箱隔板322相互对接而成,优选地,这里的进气箱隔板和净气箱隔板连为一体式结构,且进气箱隔板321与进气口6相对应。
进一步地,这里的滤袋安装结构4包括设置在除尘腔31上端且具有第一通孔411的上花板41,除尘箱体1下端设有与上花板41相对应且具有第二通孔421的下花板42,滤袋体5设置在上花板41和下花板42之间且滤袋体5一端周向外侧与第一通孔411相连,另一端周向外侧与第二通孔421相连,其中,这里的上花板41一侧与除尘箱体1内侧相连,另一侧连接在进气箱隔板321和净气箱隔板322之间,且上花板41、除尘箱体1上端、进气箱隔板321以及进气口6合围形成位于含尘气体通道51上方且与含尘气体通道51相连通的进气箱室9,其中,这里的下花板42一侧与除尘箱体1内侧相连,另一侧与净气箱隔板322下端相连,且上花板41、下花板42、除尘箱体1内侧以及滤袋体5外侧合围形成净气通道52。
本实施例中的基于内滤负压式除尘装置的内滤负压式除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除尘状态:分别打开进气阀61和出气阀71,含尘气体通过含尘气体通道51内,粉尘被吸附于滤袋体5内表面,过滤后的干净气体经过滤袋体5进入净气通道52并由出气口7排出;
B、清灰状态:关闭与需清灰的滤袋体5相对应的出风阀71,交替打开或关闭与需清灰的滤袋体5相对应的进气阀61,含尘气体进入含尘气体通道51内,同时,打开与需清灰的滤袋体5相对应的清灰阀81,外部气体由清灰阀81进入净气通道52,从需清灰的滤袋体5外表面进入内表面,在外部气体和含尘气体的作用下将滤袋体5内表面的粉尘剥离后落入灰斗2,含尘气体和外部气体经过灰斗2进入其余任意一个或多个含尘气体通道51内,粉尘被吸附于其余滤袋体5内表面,过滤后的干净气体和外部气体经该过滤袋体5进入其余净气通道52并由其余出气口7排出,从而完成清灰过程。
在步骤B中,需清灰的除尘腔31在引风机9作用下产生负压,打开与需清灰的滤袋体5相对应的清灰阀91时,外部大气由该清灰阀清灰阀91被吸入净气通道52内。
具体来讲,例如,这里的隔板体32为一个且将整体内腔均分为两个除尘腔31,且分别为第一除尘腔A和第一除尘腔B,假设需要第一除尘腔A进行除尘时,分别打开第一除尘腔A上的进气阀61和出气阀71,含尘气体通过第一除尘腔A中含尘气体通道51内,粉尘被吸附于第一除尘腔A中的滤袋体5内表面,过滤后的干净气体经第一除尘腔A中的过滤袋体5进入第一除尘腔A中的净气通道52并由第一除尘腔A上的出气口7排出,完成除尘过程;
假设第一除尘腔A需要进行清灰时,关闭第一除尘腔A上的出气阀71,交替打开或关闭第一除尘腔A上的进气阀61,含尘气体进入第一除尘腔A内的含尘气体通道51内,同时,打开第一除尘腔A上的清灰阀81,外部气体由清灰阀81进入净气通道52,从第一除尘腔A内的滤袋体5外表面进入内表面,在外部气体和含尘气体的作用下将滤袋体5内表面的粉尘剥离后落入灰斗2,含尘气体和外部气体经过灰斗2进入第一除尘腔B中的含尘气体通道51内,粉尘被吸附于第一除尘腔B中的滤袋体5内表面,过滤后的干净气体和外部气体经该过滤袋体5进入第一除尘腔B中的净气通道52并由第一除尘腔B上的出气口7排出,从而完成清灰过程。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结构、原理以及实施步骤与实施例一类似,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中的清灰阀81可以分别和引风机8的引风出口相连,具体来讲,可以将整个除尘箱体1上的出气阀71均与一个引风机8相连,这样即使需要清灰的除尘腔31上的出气阀71关闭,在剩余出气阀71和引风机8的作用下也可以保持除尘腔31负压,在步骤B中,通过引风机8的引风出口将气体引导至净气通道52内。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除尘箱体1、箱体隔板11、顶盖体12、灰斗2、分隔结构3、除尘腔31、隔板体32、进气箱隔板321、净气箱隔板322、滤袋安装结构4、上花板41、第一通孔411、下花板42、第二通孔421、滤袋体5、含尘气体通道51、净气通道52、进气口6、进气阀61、出气口7、出气阀71、引风机8、清灰阀81、进气箱室9、第一除尘腔A、第一除尘腔B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8)

1.一种内滤负压式除尘装置,包括具有内腔的除尘箱体(1),所述的除尘箱体(1)上端封闭,下端与灰斗(2)相连通,其特征在于,在除尘箱体(1)内设有能将内腔沿竖直方向分割成若干独立设置的除尘腔(31)的分隔结构(3),每一个除尘腔(31)内均通过滤袋安装结构(4)设有能将除尘腔(31)沿竖直方向分割成含尘气体通道(51)和净气通道(52)的滤袋体(5),所述的含尘气体通道(51)位于滤袋体(5)周向内侧且各个含尘气体通道(51)下端通过灰斗(2)相连通,所述的净气通道(52)位于滤袋体(5)周向外侧,所述的除尘箱体(1)上端周向外侧设有若干分别与含尘气体通道(51)一一对应并连通且具有进气阀(61)的进气口(6),所述的除尘箱体(1)下端周向外侧设有若干分别与净气通道(52)一一对应并连通且具有出气阀(71)的出气口(7),所述的出气口(7)均连接有至少一个当出气阀(71)处于开启状态时能使除尘腔(31)处于负压状态的引风机(8),所述的除尘箱体(1)下端周向外侧设有若干分别与出气阀(71)一一对应且与净气通道(52)相连通的清灰阀(8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滤负压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灰阀(81)直接连接外部大气;或者,所述的清灰阀(81)分别和引风机(8)的引风出口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滤负压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隔结构(3)包括至少一个沿竖直方向设置在除尘箱体(1)内的隔板体(32),所述的隔板体(32)上端与除尘箱体(1)上端相连,下端延伸至除尘箱体(1)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滤负压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体(32)的数量为一个且所述的隔板体(32)两侧分别与除尘箱体(1)内侧相连从而将内腔等分成两个除尘腔(31);
或者,所述的隔板体(32)的数量为若干个且所述的隔板体(32)一侧分别与除尘箱体(1)内侧相连,另一侧分别交汇于除尘箱体(1)中心从而将内腔等分成若干个除尘腔(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滤负压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体(32)由自上向下依次分布的进气箱隔板(321)和净气箱隔板(322)相互对接而成,且所述的进气箱隔板(321)与进气口(6)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滤负压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袋安装结构(4)包括设置在除尘腔(31)上端且具有第一通孔(411)的上花板(41),所述的除尘箱体(1)下端设有与上花板(41)相对应且具有第二通孔(421)的下花板(42),所述的滤袋体(5)设置在上花板(41)和下花板(42)之间且所述的滤袋体(5)一端周向外侧与第一通孔(411)相连,另一端周向外侧与第二通孔(421)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滤负压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花板(41)一侧与除尘箱体(1)内侧相连,另一侧连接在进气箱隔板(321)和净气箱隔板(322)之间,且所述的上花板(41)、除尘箱体(1)上端、进气箱隔板(321)以及进气口(6)合围形成位于含尘气体通道(51)上方且与含尘气体通道(51)相连通的进气箱室(9);所述的下花板(42)一侧与除尘箱体(1)内侧相连,另一侧与净气箱隔板(322)下端相连,且所述的上花板(41)、下花板(42)、除尘箱体(1)内侧以及滤袋体(5)外侧合围形成净气通道(5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滤负压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尘箱体(1)包括若干周向合围形成筒状体的箱体隔板(11),所述的筒状体上端通过顶盖体(12)封闭,下端与灰斗(2)相连通。
CN201720344386.7U 2017-04-01 2017-04-01 内滤负压式除尘装置 Active CN2066424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44386.7U CN206642494U (zh) 2017-04-01 2017-04-01 内滤负压式除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44386.7U CN206642494U (zh) 2017-04-01 2017-04-01 内滤负压式除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42494U true CN206642494U (zh) 2017-11-17

Family

ID=60274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44386.7U Active CN206642494U (zh) 2017-04-01 2017-04-01 内滤负压式除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4249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61305A (zh) * 2017-04-01 2017-06-20 杭州菲龙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内滤负压式除尘装置及其除尘方法
WO2022105009A1 (zh) * 2020-11-23 2022-05-27 浙江鸿盛新材料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振打除尘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61305A (zh) * 2017-04-01 2017-06-20 杭州菲龙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内滤负压式除尘装置及其除尘方法
CN106861305B (zh) * 2017-04-01 2023-04-28 杭州菲龙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内滤负压式除尘装置及其除尘方法
WO2022105009A1 (zh) * 2020-11-23 2022-05-27 浙江鸿盛新材料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振打除尘器
GB2616225A (en) * 2020-11-23 2023-08-30 Zhejiang Hongsheng New Material Tech Group Co Ltd Modular rapping dust remove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61305A (zh) 内滤负压式除尘装置及其除尘方法
KR101196355B1 (ko) 대용량 여과집진기 탈진 장치 및 방법
CN204841246U (zh) 一种布袋除尘器
CN102366700A (zh) 旋风电袋脉冲滤筒除尘器
CN206642492U (zh) 内滤除尘装置
CN201316575Y (zh) 沉降室脉冲袋除尘器
CN206642495U (zh) 内滤负压式除尘装置的引风式除尘控制机构
CN206642494U (zh) 内滤负压式除尘装置
CN203816379U (zh) 一种低压脉冲袋式除尘器
CN112206624A (zh) 一种快速高效除尘工艺
CN209034048U (zh) 一种多功能废气处理装置
CN106975283A (zh) 内滤除尘装置及其除尘方法
CN205760242U (zh) 脉冲袋式除尘器装置
CN112604441A (zh) 一种锌粉尘防爆除尘系统装置
CN206642493U (zh) 内滤负压式除尘装置的自吸式除尘控制机构
CN107537238A (zh) 一种防阻塞布袋除尘器
CN209138187U (zh) 一种移动式布袋除尘装置
CN209475820U (zh) 一种除尘装置
CN102078729A (zh) 一种除尘系统
CN209123530U (zh) 一种能高效除尘的袋式除尘器
CN201244413Y (zh) 尿素包装收尘系统
CN203436959U (zh) 一种脉冲布袋除尘器
CN203458917U (zh) 一种布袋除尘器
CN207385182U (zh) 一种污泥袋式除尘器
CN202410456U (zh) 旋风电袋脉冲滤筒除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10

Address after: 528100 No. 11, Yannan line, Qianjia village, Nanbian Zhushan village committee, Leping Town, Sanshu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gelie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18 room 1407, building 1, Hecheng, Xiasha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ngzhou,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FEILO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