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66180U - 飞行器用侧涵道 - Google Patents

飞行器用侧涵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66180U
CN206466180U CN201720054242.8U CN201720054242U CN206466180U CN 206466180 U CN206466180 U CN 206466180U CN 201720054242 U CN201720054242 U CN 201720054242U CN 206466180 U CN206466180 U CN 2064661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craft
duct
duct body
fixed mount
connec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5424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益华
罗文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wei Fligh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awei Fligh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awei Fligh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awei Fligh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5424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661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661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6618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飞行器用侧涵道,安装于飞行器的底座的两侧,为飞行器提供推力,包括涵道本体、扇叶结构及固定架,所述扇叶机构具有可旋转的叶片,所述扇叶机构安装于所述涵道本体内,所述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涵道本体连接,所述固定架的另一端呈可拆的与底座连接,所述涵道本体呈水平的设置,藉由所述扇叶机构的叶片在所述涵道本体内旋转来提供水平方向的推力;由于本实用新型藉由固定架而呈可拆卸的连接于飞行器的底座上,解除固定架与底座的连接,即可将本实用新型拆卸下来进行更换或维修,结构简单且连接稳定。

Description

飞行器用侧涵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用涵道,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提供水平推力的飞行器用侧涵道。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兼具交通及娱乐休闲的乘坐工具创新更是日新月异,随着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飞行器中的小型飞行器(通常仅提供一两个座位的飞行器)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用于飞行器的侧涵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技术的侧涵道,一般通过电焊方式固定于飞行器两侧,或者在制造时将飞行器的底座与侧涵道一体成型。
这样的侧涵道具有以下问题:1、侧涵道的各焊接点无法做到焊接均匀和焊点相同的因此有的焊接点会出现受力过大,有的焊接点相对受力较小,受力过大的焊点长期受力极易造成焊点脱离,从而使得涵道工作时出现晃动,使得飞行器出现颠簸,严重的会使飞行器失控,出现安全事故;2、侧涵道与飞行器外壳一体成型,造成了调整维修的困难,不利于飞行器的保养维修。3、侧涵道在制造时可能出现并不是水平设置的情况,但是又难以调整。
因此,亟需一种结构简单、拆卸方便且稳定的飞行器用侧涵道,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拆卸方便且稳定的飞行器用侧涵道飞行器用侧涵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飞行器用侧涵道,该飞行器用侧涵道安装于飞行器的底座的两侧,为飞行器提供推力,其包括涵道本体、扇叶机构及固定架,所述涵道本体呈中空结构,所述扇叶机构安装于涵道本体内,所述扇叶机构具有可旋转的叶片,所述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涵道本体连接,所述固定架的另一端呈可拆的与底座连接,所述涵道本体呈水平的设置,通过所述扇叶机构的叶片在所述涵道本体内的旋转而提供水平方向的推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飞行器用侧涵道藉由固定架而呈可拆卸的连接于飞行器的底座上,一方面使得在需要更换或维修时,解除固定架与底座的连接,即可将本实用新型的飞行器用侧涵道拆卸下来进行更换或维修;另一面,通过固定架与底座的可拆卸连接,避免了采用焊接方式,而引起的焊点分布不均匀,并最终因焊点受力不均使导致焊点脱落的情况发生,避免了飞行过程中涵道本体因焊点受力不均匀而造成飞行器发生晃动,甚至失控的情况发生,有效的解决了现有采用焊接的方式存在的技术缺陷;另,本实用新型的飞行器用侧涵道藉由固定架与底座的可拆卸连接,还可对涵道本体的位置进行微调,确保涵道本体始终呈水平的设置,确保了本实用新型飞行器用侧涵道在水平方向提供的推力的稳定性。
较佳地,所述固定架包括支撑部及固定部,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涵道本体连接,所述支撑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可实现飞行器用侧涵道调整至水平与飞行器的底座的位置。
较佳地,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底座呈可拆卸的连接;方便飞行器用侧涵道整个从飞行器的底座中拆卸出来。
较佳地,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固定部连接形成U字形结构;与飞行器用侧涵道更加牢固的连接。
较佳地,所述固定架还包括卡持件,所述卡持件呈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涵道本体上;使得涵道本体在维修时可从所述卡持件上拆卸下来。
较佳地,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卡持件连接,所述支撑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
较佳地,所述卡持件呈弧形结构,所述弧形结构形成供涵道本体伸入的卡持腔;提高了涵道本体的稳定性和可拆卸性。
较佳地,所述卡持件的两端向外弯折延伸形成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涵道本体呈可拆卸的连接;卡持件藉由两端向外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一连接部而与涵道本体呈可拆卸的连接,有效的实现了涵道本体的快速安装及拆卸;同时,藉由凸出的第一连接部,使得操作空间得以扩大,从外能更加快捷方便的将卡持件与涵道本体进行可拆卸的连接。
较佳地,所述涵道本体具有向外凸伸形成的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对应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呈可拆卸的连接;保证了涵道本体与卡持件连接的稳定性,实现了涵道本体与卡持件相对连接位置的微调。
较佳地,所述固定架上开设有若干减重小孔;藉由贯穿设置与固定架上的减重小孔,既节省了材料,又减轻了本实用新型飞行器用侧涵道的重量,减少能源的消耗和延长了飞行器的续航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飞行器用侧涵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拆除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飞行器用侧涵道的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飞行器用侧涵道100,包括固定架 10、涵道本体20及扇叶机构30,涵道本体20呈中空结构,该中空结构形成风道20a,具体地该涵道本体20由可拆接的四部分连接组装而成,其包括第一筒体部21、第二筒体部22、端头部23及进风部24,进风部24、第一筒体部21 及第二筒体部22依次对接连接,形成涵道本体20的风道20a,端头部23设置于风道20中并与第一筒体部21的内侧壁连接,扇叶机构30安装于涵道本体20 内,具体地,扇叶机构30收容于风道20a内,扇叶机构30具有可旋转的叶片 31,固定架10的一端与涵道本体20连接,固定架10的另一端与底座(图中未示)呈可拆卸的连接,具体地,固定架10与底座可采用快拆结构、螺丝与螺母的配合、螺钉与螺孔的配合等方式实现二者的可拆卸连接;涵道本体20藉由固定架10与底座的连接,使涵道本体20呈水平的设置,本实用新型藉由扇叶机构 30的叶片31在涵道本体20的风道20a内的旋转而为飞行器提供水平方向的推力,从而使得飞行器具有稳定的水平方向推力,为飞行器的前进及转弯提供了稳定的推力。以下结合图1-图8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继续参考图3至图5所示,较佳者,扇叶机构30包括叶片31、转动轴32 以及电机33,电机33安装在第二筒体部22后端,电机33的转动轴32穿过第二筒体部22的中空结构,穿过第二筒体部22的中空结构的转动轴与叶片31连接,该叶片31位于第一筒体部22的中空结构中。
参考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飞行器用侧涵道100的固定架10包括支撑部11及固定部12,支撑部11的一端与涵道本体20连接,具体地,支撑部11 与涵道本体20可通过卡接、卡扣及螺丝等进行可拆卸的连接,从而便于实时的微调涵道本体20的位置,确保涵道本体处于稳定的水平状;支撑部11的另一端与固定部12固定连接,具体地,固定部12由支撑部11弯折延伸形成,从而使得二者为一体式结构,大大的提高了强度和减少了制造工艺及成本,固定部 12与底座呈可拆卸的连接,具体地,固定部12与底座可采用快拆结构、螺丝与螺母的配合、螺钉与螺孔的配合等方式实现二者的可拆卸连接。
继续参考图1-图6所示,较佳者,支撑部11与固定部12连接形成U字形结构,形成U字形结构的支撑部11与固定部12,更加易于制造。
参考图1-图8所示,较佳者,固定架10还包括卡持件13,卡持件13呈拆卸的连接于涵道本体20上,具体地,该卡持件13可拆卸的连接于涵道本体20 的第二筒体部22上,支撑部11的一端与卡持件13通过焊接、一体成型或快拆结构等进行连接,支撑部11的另一端与固定部12连接;藉由卡持件13与涵道本体20的可拆卸连接,有效的实现了涵道本体20的快速安装及拆卸。
继续参考图1-图8所示,较佳者,卡持件13呈弧形结构,弧形结构形成供涵道本体20伸入的卡持腔13a;藉由涵道本体20,尤其是涵道本体20的第二筒体部22所具有的圆弧形轮廓与卡持腔13a的配合,使得卡持件13的弧形结构形成对第二筒体部22的抱持,显著的提高了卡持件13与第二筒体部22连接的稳定性和可拆卸性,进而提高了涵道本体20的稳定性和可拆卸性。
继续参考图1-图8所示,较佳者,卡持件13的两端向外弯折延伸形成第一连接部13b,第一连接部13b与涵道本体20呈可拆卸的连接;具体地,第一连接部13b与涵道本体20的第二筒体部22呈可拆卸的连接;更具体地,涵道本体20具有向外凸伸形成的与第一连接部对应的第二连接部22a,第一连接部13b 与第二连接部22a通过螺钉22b与螺母22c呈可拆卸的连接。
继续参考图1-图8所示,较佳者,固定架10上开设有若干减重小孔10a;具体地,固定架10的支撑部11、固定部12及卡持件13上均开设有减重小孔 10a,节省了制作固定架的材料,同时减轻了固定架的自身重量,使减轻飞行器减少了载重,进一步减少了飞行器运行对能源的消耗。
继续参考图1-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飞行器用侧涵道100的支撑部11的一端与卡持件13连接,支撑部11的另一端经过弯折延伸形成固定部12,固定部 12与飞行器的底座(图中未示)通过三个螺钉12a呈可拆卸连接,固定部12的三个螺钉12a呈三角形分布,呈三角形分布的三个螺钉12a使得定部12与飞行器的底座(图中未示)连接更加稳定和牢固连接,卡持件13呈弧形结构,弧形结构形成供涵道本体20伸入的卡持腔13a,且卡持件13的两端向外弯折延伸形成第一连接部13b;具体地涵道本体20呈水平设置,且由可拆接的四部分连接组装而成,分别为第一筒体部21、第二筒体部22、端头部23及进风部24,第一连接部13b与设置在第二筒体部22上的第二连接部22a通过螺钉22b与螺母 22c呈可拆卸的连接;涵道本体20的中空结构形成供扇叶机构30的叶片旋转而提供水平推力的风道20a,电机32通过转动轴32而带动叶片31在风道20a内转动,从而扇叶机构30提供水平推力。
继续参考图1-图8所示,飞行器用侧涵道100藉由固定架10而呈可拆卸的连接于飞行器的底座上,一方面使得在需要更换或维修时,解除固定架10与底座(图中未示)的连接,即可将本实用新型的飞行器用侧涵道100拆卸下来进行更换或维修;另一面,通过固定架10与底座(图中未示)的可拆卸连接,避免了采用焊接方式,而引起的焊点分布不均匀,并最终因焊点受力不均使导致焊点脱落的情况发生,避免了飞行过程中涵道本体20因焊点受力不均匀而造成飞行器发生晃动,甚至失控的情况发生,有效的解决了现有采用焊接的方式存在的技术缺陷;另,本实用新型的飞行器用侧涵道100藉由固定架10与底座(图中未示)的可拆卸连接,还可对涵道本体20的位置进行微调,确保涵道本体20 始终呈水平的设置,确保了本实用新型飞行器用侧涵道100在水平方向提供的推力的稳定性。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其作用是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并据以实施,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飞行器用侧涵道,安装于飞行器的底座的两侧,为飞行器提供推力,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用侧涵道包括涵道本体、扇叶机构及固定架,所述涵道本体呈中空结构,所述扇叶机构安装于所述涵道本体内,所述扇叶机构具有可旋转的叶片,所述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涵道本体连接,所述固定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呈可拆卸的连接,所述涵道本体呈水平的设置,藉由所述扇叶机构的叶片在所述涵道本体内的旋转而为所述飞行器提供水平方向的推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用侧涵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包括支撑部及固定部,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涵道本体连接,所述支撑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底座呈可拆卸的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行器用侧涵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固定部连接形成U字形结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行器用侧涵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还包括卡持件,所述卡持件呈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涵道本体上,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卡持件连接,所述支撑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飞行器用侧涵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件呈弧形结构,所述弧形结构形成供涵道本体伸入的卡持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飞行器用侧涵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件的两端向外弯折延伸形成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涵道本体呈可拆卸的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飞行器用侧涵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涵道本体具有向外凸伸形成的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对应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呈可拆卸的连接。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行器用侧涵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上开设有若干减重小孔。
CN201720054242.8U 2017-01-17 2017-01-17 飞行器用侧涵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661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54242.8U CN206466180U (zh) 2017-01-17 2017-01-17 飞行器用侧涵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54242.8U CN206466180U (zh) 2017-01-17 2017-01-17 飞行器用侧涵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66180U true CN206466180U (zh) 2017-09-05

Family

ID=59706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54242.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66180U (zh) 2017-01-17 2017-01-17 飞行器用侧涵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66180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40917B2 (en) 2016-09-12 2021-03-09 Kai Concepts, LLC Watercraft device with hydrofoil and electric propeller system
US10946939B1 (en) 2020-04-22 2021-03-16 Kai Concepts, LLC Watercraft having a waterproof container and a waterproof electrical connector
US11485457B1 (en) 2021-06-14 2022-11-01 Kai Concepts, LLC Hydrojet propulsion system
US11878775B2 (en) 2021-07-13 2024-01-23 Kai Concepts, LLC Leash system and methods of use
US11897583B2 (en) 2020-04-22 2024-02-13 Kai Concepts, LLC Watercraft device with hydrofoil and electric propulsion system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40917B2 (en) 2016-09-12 2021-03-09 Kai Concepts, LLC Watercraft device with hydrofoil and electric propeller system
US11479324B2 (en) 2016-09-12 2022-10-25 Kai Concepts, LLP Watercraft device with hydrofoil and electric propeller system
US11919608B2 (en) 2016-09-12 2024-03-05 Kai Concepts, LLC Watercraft device with hydrofoil and electric propeller system
US10946939B1 (en) 2020-04-22 2021-03-16 Kai Concepts, LLC Watercraft having a waterproof container and a waterproof electrical connector
US11091232B1 (en) 2020-04-22 2021-08-17 Kai Concepts, LLC Watercraft having a waterproof container and a waterproof electrical connector
US11801919B2 (en) 2020-04-22 2023-10-31 Kai Concepts, LLC Waterproof container having a waterproof electrical connector
US11897583B2 (en) 2020-04-22 2024-02-13 Kai Concepts, LLC Watercraft device with hydrofoil and electric propulsion system
US11485457B1 (en) 2021-06-14 2022-11-01 Kai Concepts, LLC Hydrojet propulsion system
US11878775B2 (en) 2021-07-13 2024-01-23 Kai Concepts, LLC Leash system and methods of us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66180U (zh) 飞行器用侧涵道
CN206606355U (zh) 涵道快拆结构
CN105293148B (zh) 一种分离式展布网
CN106628161A (zh) 涵道快拆结构
CN203674867U (zh) 一种便于调试的转轴式电机支架
CN109696042A (zh) 一种美术作品用快速烘干装置及烘干方法
JP3207547U (ja) 角度可変式太陽光発電パネル架台
CN112452704A (zh) 一种便于调节导向架角度的滚筒筛
CN208349526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的扫风叶片、扫风叶片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CN104564749B (zh) 一种轴流风轮左右摆风结构
CN104875887B (zh) 一种垂直提升组件以及具有其的扇翼飞行器
CN109878738A (zh) 一种航空座椅角度调节装置
CN104249007B (zh) 一种抛光机
CN209469603U (zh) 吹风角度可调的通风机
CN110500756B (zh) 一种出风组件、控制方法及空调
CN208831303U (zh) 空气处理装置
CN108087145A (zh) 一种单膨胀二元矢量喷管结构及飞机
CN103867487A (zh) 风扇叶片
CN208089638U (zh) 一种风机保护装置
CN202176546U (zh) 一种可调式轴流风机
CN203501887U (zh) 空空冷却器可调导风格栅
CN208755281U (zh) 一种小提琴演奏用琴谱支撑架
CN205152514U (zh) 一种喷气织机停经架支撑机构
CN204436843U (zh) 一种轴流风轮左右摆风结构
CN205572185U (zh) 一种喷丸机多喷枪角度及高度调整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05

Termination date: 202201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