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56502U - 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吊架 - Google Patents

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吊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56502U
CN206456502U CN201720126509.XU CN201720126509U CN206456502U CN 206456502 U CN206456502 U CN 206456502U CN 201720126509 U CN201720126509 U CN 201720126509U CN 206456502 U CN206456502 U CN 2064565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motor driven
axial middle
driven systems
set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2650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宣儒
王泉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Jing Orange Moto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Jing Orange Mo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Jing Orange Mot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Jing Orange Mo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2650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565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565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565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吊架,用于将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安装于车架上,其包括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两端分别呈可拆卸的对接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对接形成中空结构,所述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固定卡持于所述中空结构中,所述车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对接连接能快递的对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进行固定卡持,并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不与车架成型在一起,针对不同类型的车架时,只需将其连接于第二连接件的不同位置即可;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吊架结构简单且成本低,安装快捷方便,通用性强。

Description

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吊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助力车用部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将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安装于电动车的车架上的吊架。
背景技术
传统电动助力车(电动自行车或电动三轮车)较为常用的是低速后轮毂电机,这种电动自行车在电池无电,人力驱动时,由于后轮的转动需要克服电机的电感阻力和整车质量阻力,因此骑乘者比较费力,且自行车自由滑行的时间明显变短。
为了克服上述传统电动助力车的缺陷,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号CN1815856A公开了一种电动车同轴中置电机驱动装置,有效的解决了传统电动助力车的上述缺陷,这种电动车同轴中置电机驱动装置(目前通常称为: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电机设置在车架中置五通位置(称为电机中置式设置),且电机悬空装在中轴上,脚蹬设置在电机中轴的两个端部,电机中轴与后轮为链传动。自行车骑行时可以分别选择电动或脚蹬驱动,也可以同时电动和脚蹬驱动。由于在自行车自由滑行时没有了电机的电感阻力,自由滑行时间较长,在这种情况下,骑乘者较为省力。
通常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通过吊架安装于车架上,而现有的吊架通常直接与车架成型在一起,制造工艺复杂且成本高,而且由于其与车架成型在一起,在安装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时,需要具有足够的空间来摆放车架及足够的固定夹具来固定车架,使得安装工序繁琐且操作困难;本申请人经过长期的科学调研及生产实践,终于研发出了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安装方便的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吊架,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成本低的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吊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吊架,用于将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安装于车架上,其中,所述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吊架包括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两端分别呈可拆卸的对接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对接形成中空结构,所述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固定卡持于所述中空结构中,所述车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吊架包括两端分别呈可拆卸的对接连接的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固定卡持于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对接形成的中空结构中,因此,在组装电动助力车时,将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放置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二者之一上时,再将另一连接件对接连接上即可将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进行固定,随后将第二连接件与车架进行固定连接,进而完成电动助力车的组装;当需要拆卸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进行维护或更换时,由于第一连接件不与车架进行连接,因此从第二连接件上拆卸下第一连接件即可将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取出进行维护和更换;当需要重新装上维护后或更换的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时,先将维护后或更换的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放置于第二连接件上,随后将第一连接件对接连接于第二连接上即可;另,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吊架不与车架成型在一起,在针对不同类型的车架时,只需根据实际情况的需求,将不同型号的车架连接于第二连接件的不同位置即可,无需根据不同型号的车架而定制生产;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吊架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安装还极为方便,通用性强。
较佳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半径为R的第一圆弧部,所述第一圆弧部的圆心角α小于180度,所述第二连接件具有半径为R的第二圆弧部,所述第二圆弧部的圆心角β小于180度,沿所述第二圆弧部的第一端呈相切的向外延伸形成一第一直部,所述第一圆弧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直部的自由端呈可拆卸的对接连接,所述第一圆弧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圆弧部的第二端呈可拆卸的对接连接。
较佳地,沿所述第二圆弧部的第二端呈相切的向外延伸形成一第二直部,所述第一圆弧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直部的自由端可拆卸的对接连接。
较佳地,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内侧壁具有向所述中空结构内凸伸形成的第一卡凸,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内侧壁具有向所述中空结构内凸伸形成的第二卡凸,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对接时,所述第一卡凸与所述第二卡凸呈正对对接,所述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的表面开设有供所述第一卡凸与第二卡凸插入的卡槽。
较佳地,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周长大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周长。
较佳地,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一台阶结构,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两端分别形成与所述第一台阶结构对接匹配的第二台阶结构。
较佳地,所述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吊架还包括螺钉,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两端分别开设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两端分别正对所述安装孔开设有螺孔,所述螺钉穿过所述安装孔并呈啮合的伸入所述螺孔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吊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删除螺钉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注释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如图1-图3所示,实用新型的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吊架100,用于将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图中未示)安装于车架(图中未示)上,该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吊架100包括第一连接件1及第二连接件2,第一连接件1与第二连接件2的两端分别呈可拆卸的对接连接,第一连接件1与第二连接件2对接形成中空结构3,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固定卡持于中空结构3中,车架与第二连接件2连接。在组装电动助力车时,先将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放置于第一连接件1上,再将第二连接件2与第一连接件1对接连接上即实现对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的固定卡持安装;当然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也可先放置于第二连接件2上,先放置于第二连接件2上时,再将第一连接件1与第二连接件2对接连接上即实现对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的固定卡持安装;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被第一连接件1及第二连接件2固定卡持安装后,再将第二连接件2与车架进行固定连接,进而完成电动助力车的组装,具体地第二连接件2与车架固定连接的方式,主要为焊接、设置快拆卡扣结构、铆接等现有方式即可;当需要拆卸安装上的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时,只需将第一连接件1从第二连接件2上拆卸下即可拿取出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当需要重新装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时,将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放置于第二连接件2上,将第一连接件1对接连接上第二连接件2上即可;当需要安装于不同型号的车架上时,只需根据实际情况的需求,将不同型号的车架连接于第二连接件2的不同位置即可,无需根据不同型号的车架而定制生产。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吊架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安装还极为方便,通用性强。以下结合图1-图5对本实用新型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吊架100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结合图1-图5所示,较佳者,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件1具有半径为R(如图4中虚线箭头所示)的第一圆弧部11,所述第一圆弧部11的圆心角α小于180度,所述第二连接件2具有半径为R(如图4中虚线箭头所示)的第二圆弧部21,第二圆弧部21的圆心角β小于180度,沿第二圆弧部21的第一端呈相切的向外延伸形成一第一直部22,图5中示意了第一直部22与第二圆弧部21相切的切线C,所述第一圆弧部1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直部22的自由端呈可拆卸的对接连接,第一圆弧部11的第二端与第二圆弧部21的第二端呈可拆卸的对接连接;由于第一圆弧部11的圆心角α小于180度,使得第一圆弧部11的开口呈向外扩张的喇叭状结构,进而使得第一连接件1的开口111呈向外扩张的喇叭状结构,使得与第一连接件1的第一圆弧部11等径相当的物件(即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能轻松的放置于第一连接件1的凹陷内;同时,第二圆弧部21的圆心角β也小于180度,使得第二圆弧部21的开口同样呈向外扩张的喇叭状结构,而第一直部22又是沿第二圆弧部21的第一端呈相切的向外延伸形成的,因此第二连接件2的开口222同样呈向外扩张的喇叭,使得与第二连接件2的第二圆弧部21等径相当的物件(即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能轻松的放置于第二连接件2的凹陷内;因此,藉由上述结构的第一连接件1及第二连接件2能更加轻松且快捷的将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固定卡持安装于中空结构3中。
如图3-图5所示,较佳者,沿所述第二圆弧部21的第二端呈相切的向外延伸形成一第二直部23,图5中示意了第二直部23与第二圆弧部21相切的切线D,所述第一圆弧部1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直部的自由端可拆卸的对接连接。
如图1及图3-图5所示,较佳者,所述第一连接件1的内侧壁具有向所述中空结构3内凸伸形成的第一卡凸12,所述第二连接件2的内侧壁具有向所述中空结构3内凸伸形成的第二卡凸24,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对接时,所述第一卡凸12与所述第二卡凸24呈正对对接,所述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的表面开设有供所述第一卡凸12与第二卡凸24插入的卡槽;藉由该第一卡凸12、第二卡凸24插入卡槽中,使得固定卡持于中空结构3中的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更为稳定,尤其避免了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沿中空结构3的轴向移动,大大的提高了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安装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继续结合图1及图3-图5所示,较佳者,所述第二连接件2的周长大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的周长;使得第二连接件2相对于第一连接件1具有更多的与车架进行连接的连接区域,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能更加轻松和快捷的与不同型号的车架进行连接;通常采用焊接的方式将车架与第二连接件2进行连接。
继续结合图1及图3-图5所示,较佳者,所述第一连接件1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一台阶结构13,所述第二连接件2的两端分别形成与所述第一台阶结构13对接匹配的第二台阶结构25,藉由第一台阶结构13与第二台阶结构25的弯折结构对接匹配,既对第一连接件1与第二连接件2对接连接进行了导向和定位,又有效的避免了第一连接件1与第二连接件2对接后出现沿其径向移动,进而大大的提高了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安装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如图1-图3所示,较佳者,所述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吊架100还包括螺钉4,第一连接件1的两端分别开设安装孔14,第二连接件2的两端分别正对安装孔14开设有螺孔26,螺钉4穿过安装孔14并呈啮合的伸入螺孔26中,从而将第一连接件1与第二连接件2对接连接起来,需要拆卸时,拧转螺钉4,使得螺钉4从第二连接件2的螺孔26中退出,从而使得第一连接件1脱离与第二连接件2的对接连接;藉由螺钉4与螺孔26的配合,快捷方便的实现了第一连接件1与第二连接件2的可拆卸连接,结构简单且实用性强;同时,需要拆卸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时,由于第二连接件2与车架进行连接,因此第二连接件2位于第一连接件1的上方,第一连接件1下方无任何部件,而螺钉4又是从第一连接件1穿入的,故对螺钉4进行操作时,不会受到车架等部件的干扰,具有足够开阔的操作空间,从而使得操作更为方便和快捷。
结合图1-图5所示,具体地,第一台阶结构13形成于第一连接件1的第一圆弧部11的第一端及第二端上,安装孔14自第一台阶结构13的台阶面端开设;第二台阶结构25形成于第二连接件2的第一直部22及第二直部23的自由端上,螺孔26自第二台阶结构25的台阶端面开设。
结合图1-图5所示,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吊架100包括两端分别呈可拆卸的对接连接的第一连接件1及第二连接件2,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固定卡持于第一连接件1与第二连接件2对接形成的中空结构3中,因此,在组装电动助力车时,将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放置于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二者之一上时,再将另一连接件对接连接上即可将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进行固定,随后将第二连接件2与车架进行固定连接,进而完成电动助力车的组装;当需要拆卸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进行维护或更换时,由于第一连接件1不与车架进行连接,因此从第二连接件2上拆卸下第一连接件1即可将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取出进行维护和更换;当需要重新装上维护后或更换的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时,先将维护后或更换的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放置于第二连接件2上,随后将第一连接件1对接连接于第二连接2上即可;另,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吊架100不与车架成型在一起,在针对不同类型的车架时,只需根据实际情况的需求,将不同型号的车架连接于第二连接件2的不同位置即可,无需根据不同型号的车架而定制生产;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吊架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安装还极为方便,通用性强。
另,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的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在此不再作详细的说明。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吊架,用于将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安装于车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吊架包括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两端分别呈可拆卸的对接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对接形成中空结构,所述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固定卡持于所述中空结构中,所述车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半径为R的第一圆弧部,所述第一圆弧部的圆心角α小于180度,所述第二连接件具有半径为R的第二圆弧部,所述第二圆弧部的圆心角β小于180度,沿所述第二圆弧部的第一端呈相切的向外延伸形成一第一直部,所述第一圆弧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直部的自由端呈可拆卸的对接连接,所述第一圆弧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圆弧部的第二端呈可拆卸的对接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吊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圆弧部的第二端呈相切的向外延伸形成一第二直部,所述第一圆弧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直部的自由端可拆卸的对接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内侧壁具有向所述中空结构内凸伸形成的第一卡凸,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内侧壁具有向所述中空结构内凸伸形成的第二卡凸,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对接时,所述第一卡凸与所述第二卡凸呈正对对接,所述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的表面开设有供所述第一卡凸与第二卡凸插入的卡槽。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周长大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周长。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一台阶结构,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两端分别形成与所述第一台阶结构对接匹配的第二台阶结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吊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钉,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两端分别开设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两端分别正对所述安装孔开设有螺孔,所述螺钉穿过所述安装孔并呈啮合的伸入所述螺孔中。
CN201720126509.XU 2017-02-10 2017-02-10 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吊架 Active CN2064565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26509.XU CN206456502U (zh) 2017-02-10 2017-02-10 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吊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26509.XU CN206456502U (zh) 2017-02-10 2017-02-10 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吊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56502U true CN206456502U (zh) 2017-09-01

Family

ID=59694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26509.XU Active CN206456502U (zh) 2017-02-10 2017-02-10 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吊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5650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97168A (zh) * 2017-02-10 2017-05-24 东莞市京橙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吊架
WO2021184393A1 (zh) * 2020-03-18 2021-09-23 宁波南洋车业有限公司 一种自行车电机的安装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97168A (zh) * 2017-02-10 2017-05-24 东莞市京橙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吊架
WO2021184393A1 (zh) * 2020-03-18 2021-09-23 宁波南洋车业有限公司 一种自行车电机的安装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56502U (zh) 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吊架
CN206155314U (zh) 一种通用mpv踏板
CN206766247U (zh) 内置中置电机的自行车车管、车架及其电动自行车
CN201677990U (zh) 轻型折叠电动自行车
CN106697168A (zh) 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吊架
CN108791643A (zh) 内置中置电机的自行车车管、车架及其电动自行车
CN2830123Y (zh) 可折叠车轮
CN209408281U (zh) 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翻转夹持工装
CN209320585U (zh) 一种内撑型轮毂
CN206767463U (zh) 一种电动单梁起重机的端梁装置
CN201951180U (zh) 汽车后桥壳
CN207826467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的电机挂件
CN202357815U (zh) 小型手动轮胎拆装机
CN207670581U (zh) 一种具有直线型支架的可拆卸式自行车
CN201680068U (zh) 一种油管夹
CN202128184U (zh) 一种快速接插式立柱
CN203335211U (zh) 装饰尾管
CN205602008U (zh) 一种模块化电动车
CN206568057U (zh) 一种汽车轮胎更换用扳手
CN212899633U (zh) 一种分段式变速器及汽车
CN205591997U (zh) 一种汽车排气系统热端支架总成和汽车
CN202294731U (zh) 三轮折叠式电动自行车助推器
CN202608482U (zh) 一种汽车轮胎安全装置的便携式拆装工具
CN209208850U (zh) 一种电动转向壳体
CN221024005U (zh) 一种碳纤维隐藏式电子变速电池固定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