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56180U - 车用轴头盖 - Google Patents

车用轴头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56180U
CN206456180U CN201720081581.5U CN201720081581U CN206456180U CN 206456180 U CN206456180 U CN 206456180U CN 201720081581 U CN201720081581 U CN 201720081581U CN 206456180 U CN206456180 U CN 2064561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tallation portion
wheel bore
diameter
spindle nose
vehicle ax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8158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训强
曹洪强
郝志宇
王佳文
王有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Changjia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Changjia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Changjiang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Changjia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8158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561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561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561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用轴头盖,卡接于轮毂孔内,所述轴头盖包括安装部、底座部及连接所述安装部和所述底座部的限位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轮毂孔过盈配合,所述安装部包括第一端及外径大于所述第一端外径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安装部的连接处,所述限位部与底座部连接处形成第一圆环,所述第一圆环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端的外径。通过将轴头盖的安装部设置成外径渐变的结构从整体上形成一种喇叭形态,并且使所述轴头盖与轮毂孔过盈配合,保证二者组装后的可靠性,同时因为取消了传统螺栓连接方式,使轮毂结构简化同时强度得到增加。

Description

车用轴头盖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用轴头盖。
背景技术
当前,车辆轮毂轴的端部均设有轴头盖,用于对轮毂轴的轴端进行保护,避免其因氧化而生锈。若没有轴头盖的保护作用,容易造成轮毂轴内落入灰尘或油脂流失,从而导致轴承损坏,轮毂轴失效。现有技术中,轴头盖与轮毂轴的连接多采用螺栓连接,如此,需要在轮毂轴上加工相应的6至8个螺纹孔,将轴头盖组装在轮毂轴上,这种装配方式存在的问题是加工和装配工序较多,并且在轮毂轴上开设螺纹孔也会降低轮毂轴的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车用轴头盖。
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轴头盖包括安装部、底座部及连接所述安装部和所述底座部的限位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轮毂孔过盈配合,所述安装部包括第一端及外径大于所述第一端外径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安装部的连接处,所述限位部与底座部连接处形成第一圆环,所述第一圆环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端的外径。通过将轴头盖的安装部设置成外径渐变的结构从整体上形成一种喇叭形态,使所述轴头盖与轮毂孔过盈配合,保证二者组装后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在所述轴头盖的轴向截面上,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的连线与所述轴头盖的中心线之间形成一锐角α。
进一步地,所述锐角α为1.5°~2.5°。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端的外径D1为所述安装部的最大外径,所述安装部的最大外径D1大于所述轮毂孔的内径D,且所述安装部的最大外径D1与所述轮毂孔的内径D之差为0.2~0.5mm。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的轴向截面在所述轴头盖的中心线上投影的长度为8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的外径D2为所述安装部的最小外径,所述轮毂孔的内径D大于所述安装部的最小外径D2,且所述轮毂孔的内径D与所述安装部的最小外径D2之差为0.3~0.5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端的内径D3为所述安装部的最大内径,所述轮毂孔的内径D大于所述安装部的最大内径D3,且所述轮毂孔的内径D与所述安装部的最大内径D3之差为0.5~1mm。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的中心至所述底座部端部的距离为L1,所述限位部的中心至所述第二端的距离为L2,所述L1:L2=2~3.5。
进一步地,所述轮毂孔的深度H大于所述限位部的中心至所述第二端的距离为L2。以保证在轴头盖安装完成后,限位部的端面会与所述轮毂轴的端面抵接,限位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端设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为圆弧形或倒角。以引导轴头盖与轮毂孔的装配。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通过将轴头盖的安装部设置成外径渐变的结构从整体上形成一种喇叭形态,并且使所述轴头盖与轮毂孔过盈配合,保证二者组装后的可靠性,同时因为取消了传统螺栓连接方式,使轮毂结构简化同时强度得到增加。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轴头盖立体图;
图2是图1中轴头盖的轴向截面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轮毂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轴头盖10卡接于轮毂孔1内,该轴头盖10包括安装部2、底座部3及连接所述安装部2和所述底座部3的限位部4,所述底座部3的端面设有圆弧R1,该圆弧半径为13~15mm,优选圆弧半径为14mm,所述限位部4大致呈“几”字型,其顶部为圆弧型,该限位部4与所述安装部2和所述底座部3的连接处通过半径R2小于等于0.5mm的圆弧进行过渡,其与安装部2相连接的一侧的中间部分为平面,在轴头盖10安装之后与轮毂轴的端面进行抵接,以对轴头盖10的安装进行限位,所述安装部2包括第一端21及外径大于所述第一端21外径的第二端22,以紧固安装该轴头盖10,所述第一端21位于所述限位部4与所述安装部2的连接处,所述限位部4与底座部3连接处形成第一圆环5,所述第一圆环5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端21的外径,即安装部2的外径大于底座部3的外径。
在所述轴头盖10的轴向截面上,所述第一端21与所述第二端22的连线与所述轴头盖10的中心线之间形成一锐角α,所述锐角α为1.5°~2.5°,优选地为2°,即所述安装部2自第一端21向外侧扩展大致呈喇叭状设置,使所述安装部2与所述轮毂孔1过盈配合,以紧固安装该轴头盖10。
为了保证车辆寿命期间内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及舒适性,本申请在充分考虑整车使用过程中的振动或者其他因素而可能造成轴头盖松落的情况后,对轴头盖10与轮毂孔1相配合的安装部2采用喇叭状形态设置,并且与轮毂孔1为过盈配合,以保证装配牢靠,满足安全性能要求。
所述第二端22的外径为所述安装部2的最大外径D1,所述安装部2的最大外径D1与所述轮毂孔的内径D之差为0.2~0.5mm,优选地,所述最大外径D1与所述轮毂孔的内径D之差为0.4mm。本申请中轮毂孔1与轴头盖10的配合采用基孔制,其中轮毂孔1的内径D的上偏差为0,下偏差为-0.074,安装部2的最大外径D3的上偏差为+0.5,下偏差为+0.2,其中,所述安装部2的轴向截面在所述轴头盖10的中心线上投影的长度为8mm。
所述第一端21的外径D2为所述安装部2的最小外径,所述轮毂孔1的内径D大于所述安装部2的最小外径D2,且所述轮毂孔1的内径D与所述安装部2的最小外径D2之差为0.3~0.5mm,优选地,所述轮毂孔1的内径D与最小外径D2之差为0.4mm。本申请中安装部2的最小外径D2的上偏差为+0.15,下偏差为-0.15,其与轮毂孔1的配合为间隙配合,由于安装过程中轴头盖10会变形,安装完成之后最小外径D2与轮毂孔1的内径D可能为过渡配合。
所述第二端22的内径D3为所述安装部2的最大内径,所述轮毂孔1的内径D大于所述最大内径D3,且所述轮毂孔1的内径D与所述安装部2的最大内径D3之差为0.5~1mm,优选地,所述轮毂孔1的内径D与所述安装部2最大内径D3之差为1mm。最大内径D3与最大外径D1之差基本决定了轴头盖10的厚度,当轴头盖10厚度不够时,会造成安装时轴头盖10的强度不够,而轴头盖10过厚时,对安装非常不利,所以本申请中所述轮毂孔1的内径D与所述最大内径D3之差为0.5~1mm,便于装配的同时也能保证轴头盖10的安装强度。
所述限位部4的中心至所述底座部3端部的距离为L1,所述限位部4的中心至所述第二端22的距离为L2,其中,所述L1与L2之比为2~3.5。L1与L2之比采用2~3.5的比例,轴头盖10美观、实用。所述轮毂孔1的深度大于所述限位部4的中心至所述第二端22的距离L2,优选地,所述轮毂孔1的深度H与所述限位部4的中心至所述第二端22的距离L2之差为1mm。深度H大于限位部4的中心至所述第二端22的长度为L2,从而深度H肯定大于安装部2的长度,从而保证轴头盖10安装完成之后,限位部4能够抵接在轮毂轴(图中未示出)的端面,限位可靠。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22设有导向部221,所述导向部221为圆弧形或倒角以引导轴头盖10与轮毂孔1的装配。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轮毂孔1可以是直接与轮毂轴一体成型的,也可以是固定在轮毂轴上的对偶件,在对偶件上开设与安装部2相适配的轮毂孔1。本申请中的轴头盖10为冲压成型,其对材料的延展性要求较高,故采用08AL或者DC04。
根据本申请所生产的轴头盖10进行试验,在工况与实际使用工况更为严苛的情况下,运转5万公里后,轴头盖10与轮毂孔1仍旧紧密配合,无脱落或者松动现象,完全满足使用要求。
综上所述,通过将轴头盖的安装部设置成外径渐变的结构从整体上形成一种喇叭形态,并且使所述轴头盖与轮毂孔过盈配合,保证二者组装后的可靠性,其装配及加工的工艺简单,性能安全可靠,并且,可实现系列化车型的通用,降低开发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用轴头盖,卡接于轮毂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头盖包括安装部、底座部及连接所述安装部和所述底座部的限位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轮毂孔过盈配合,所述安装部包括第一端及外径大于所述第一端外径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安装部的连接处,所述限位部与底座部连接处形成第一圆环,所述第一圆环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端的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轴头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轴头盖的轴向截面上,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的连线与所述轴头盖的中心线之间形成一锐角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轴头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锐角α为1.5°~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轴头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的外径D1为所述安装部的最大外径,所述安装部的最大外径D1大于所述轮毂孔的内径D,且所述安装部的最大外径D1与所述轮毂孔的内径D之差为0.2~0.5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轴头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的轴向截面在所述轴头盖的中心线上投影的长度为8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用轴头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的外径D2为所述安装部的最小外径,所述轮毂孔的内径D大于所述安装部的最小外径D2,且所述轮毂孔的内径D与所述安装部的最小外径D2之差为0.3~0.5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用轴头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的内径D3为所述安装部的最大内径,所述轮毂孔的内径D大于所述安装部的最大内径D3,且所述轮毂孔的内径D与所述安装部的最大内径D3之差为0.5~1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轴头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的中心至所述底座部端部的距离为L1,所述限位部的中心至所述第二端的距离为L2,所述L1:L2=2~3.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用轴头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孔的深度H大于所述限位部的中心至所述第二端的距离为L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轴头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设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为圆弧形或倒角。
CN201720081581.5U 2017-01-22 2017-01-22 车用轴头盖 Active CN2064561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81581.5U CN206456180U (zh) 2017-01-22 2017-01-22 车用轴头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81581.5U CN206456180U (zh) 2017-01-22 2017-01-22 车用轴头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56180U true CN206456180U (zh) 2017-09-01

Family

ID=59696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81581.5U Active CN206456180U (zh) 2017-01-22 2017-01-22 车用轴头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561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72256B (zh) 铁路车的滚柱轴承
EP2392478A2 (en) Wheel hub assembly
US2012012828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a spherical plain bearing
CN101415898B (zh) 用于电梯的轿门防脱轨构件安装结构
CN206456180U (zh) 车用轴头盖
CN210437257U (zh) 一种转向节
US20080174169A1 (en) Rolling bearing apparatus for wheel
US6454318B1 (en) Structure of a connection portion of an exhaust pipe for an engine and a method for providing the same
CN205558487U (zh) 一种弹子插芯门锁的执手安装组件
CN101099047A (zh) 轴向力管理螺母组件
CN209022883U (zh) 汽车安全带装配用防卡滞装置
CN206888709U (zh) 一种电磁锁轴及电磁锁
CN208344329U (zh) 铝合金转向节及悬架系统
CN218384472U (zh) 一种钢琴脚轮
US20120301245A1 (en) Releasable Lock Nut Assemblies and Methods of Assembling
CN210565744U (zh) 一种内法兰盘不带轴肩结构的轮毂轴承单元
CN201745391U (zh) 带轴承调整螺母的轮毂
CN206226167U (zh) 一种电动车轮毂电机的端盖及含有该端盖的轮毂电机
CN215214249U (zh) 一种调节阀阀芯与阀杆连接结构
CN220302594U (zh) 一种用于制动钳的防尘罩组件
CN215110030U (zh) 带有退刀槽的汽车底盘后轮芯轴
CN203906720U (zh) 一种双轴承皮带轮的涨紧轮结构
CN212297216U (zh) 一种与弹簧衬套装配的定子螺钉预装结构
CN203222025U (zh) 一种万向节节叉
CN214118773U (zh) 一种用于电动空压机的圆柱滚子轴承装配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92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01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1012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