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43842U - 一种两用轮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两用轮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43842U
CN206443842U CN201621171142.5U CN201621171142U CN206443842U CN 206443842 U CN206443842 U CN 206443842U CN 201621171142 U CN201621171142 U CN 201621171142U CN 206443842 U CN206443842 U CN 2064438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ck lever
wheel
support bar
cat ladde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7114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丛兵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117114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438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438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4384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用轮椅,包括轮椅本体及爬梯总成,所述轮椅本体包括椅架、爬梯总成支撑组件及后轮支撑杆,所述椅架包括坐部架杆和背部架杆,所述椅架的前部设有前轮,后部设有后轮,所述后轮上连接有后轮轴,所述后轮支撑杆的上端铰接在所述背部架杆上,下端连接在所述后轮轴上,所述坐部架杆下部设有能使后轮轴前后摆动的后轮支撑杆伸缩结构;所述爬梯总成包括履带结构总成,所述履带结构总成通过所述爬梯总成支撑组件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后轮支撑杆上,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占用空间小,安全系数高。

Description

一种两用轮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在平地行走,也能够爬楼梯的一种两用轮椅。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爬楼梯的装置一般有星型轮式和履带式等几种形式,平地行走一般采用三轮和四轮等,将轮式和履带式相结合可以实现平地行走和爬楼梯两用的轮椅,申请号为201020594390.7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自控式轮履自动转换爬楼机,履带安装在椅架的底端,设置四连杆机构带动轮子的升降,平地行走时,四连杆机构带动四轮下降,四轮驱动行走;爬楼梯时,四连杆机构带动四轮上升,履带接触楼梯,实现爬楼梯的功能;该结构比较复杂,制造成本较高,在只需要平地行走时不可拆卸,重量较大,且占用空间大,不易运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履带可拆卸,结构简单,安全系数高的平地行走于爬楼梯一体的两用轮椅。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两用轮椅,包括轮椅本体及爬梯总成,所述轮椅本体包括椅架、爬梯总成支撑组件及后轮支撑杆,所述椅架包括坐部架杆和背部架杆,所述坐部架杆两侧上方设有扶手杆架,所述椅架的前部设有前轮,后部设有后轮,所述后轮上连接有后轮轴,所述后轮支撑杆的上端铰接在所述背部架杆上,下端连接在所述后轮轴上,所述坐部架杆下部设有能使后轮轴前后摆动的后轮支撑杆伸缩结构;
所述爬梯总成包括履带结构总成,所述履带结构总成通过所述爬梯总成支撑组件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后轮支撑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履带结构总成安装在椅背后端的连接杆上,在需要时才安装履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后车轮通过直线驱动电机实现前后移动伸缩,在不使用时,后车轮收到椅架底端,便于放置;即轮椅本体既可以脱离爬梯总成单独使用,也可以背负爬梯总成使用,当在平地行走时,后车轮伸到后方,爬梯总成脱离地面;当需要爬楼梯时,后车轮收缩到轮椅本体的坐部下方,并使爬梯总成和轮椅本体整体倾斜,以履带结构接触楼梯并爬动,此时轮椅本体的倾斜角度正好适合坐椅人倾坐角度。
进一步,所述履带结构总成包括履带传动轮、履带及履带驱动电机,所述履带传动轮包括履带主动传动轮和履带被动传动轮,所述履带主动传动轮和履带被动传动轮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设有履带张紧结构,所述履带主动传动轮的两端设有固定履带驱动电机的固定板,所述坐部架杆的下端设有连接所述履带驱动电机的电池箱,所述坐部架杆的后端设有履带驱动电机开关,所述履带驱动电机开关可以控制所述履带结构总成的前进、后退和停止,所述履带驱动电机通过链轮结构驱动履带传动轮,所述连接板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卡扣的前部设有插销。
进一步,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后轮支撑杆上端铰接,且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扣卡合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后轮支撑杆的下端,所述第二连接端的另一端设有与第二卡扣卡合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设有插合插销的耳板。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长度大于第二连接杆的长度,在爬梯时,所述履带结构总成的主动传动轮和履带被动传动轮中心连线与所述背部架杆的夹角在15°~60°之间。
进一步,所述后轮支撑杆伸缩结构包括直线驱动电机,所述直线驱动电机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后端与所述后轮支撑杆铰接。
进一步,还包括对称安装在背部架杆后端的把手,所述把手通过第一弹簧扣与背部架杆连接。
进一步,所述椅架前端铰接有脚蹬。
进一步,所述背部架杆包括背部架杆本体和套接在背部架杆本体内的可伸缩套杆,所述伸缩套杆末端设有卡合所述背部架杆本体的第二弹簧扣。
进一步,所述后轮轴上还设有抱闸。
进一步,所述坐部架杆上设有坐板,所述背部架杆上设有背板,所述坐部架杆和背部架杆采用管材或线材一体弯折而成。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履带结构总成和椅架卡扣连接,拆卸方便,且爬楼梯时,履带结构总成和椅背呈一定的角度,坐椅人离所经过地面高度小、重心低,能够保证坐椅人的人身安全,把手、脚蹬与椅背均可收缩,更便于放置或运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履带结构总成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存储与运输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爬楼梯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的轮椅本体平地行走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的轮椅本体的存储与运输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整体平地行走时的状态示意图;
在附图中,各标号所表示的部件名称列表如下:1、椅架,2、坐部架杆,3、背部架杆,4、把手,5、履带结构总成,6、第一连接杆,7、后轮支撑杆,8、第二连接杆,9、抱闸,10、后轮,11、直线驱动电机,12、前轮,13、伸缩杆,14、后轮轴,15、第一弹簧扣,16、第二弹簧扣,17、脚蹬,18、耳板,19、扶手架杆;
301、背部架杆本体,302、可伸缩套杆,501、履带主动传动轮,502、固定板,503、连接板,504、第二卡扣,505、履带,506、第一卡扣,507、履带被动传动轮,508、履带锁紧装置,509、履带驱动电机,510、链轮结构,511、插销,6-A、第一卡槽,8-A、第二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8所示,一种两用轮椅,包括轮椅本体及爬梯总成,所述轮椅本体包括椅架1、爬梯总成支撑组件及后轮支撑杆7,所述椅架1包括坐部架杆2和背部架杆3,所述坐部架杆两侧的上方设有扶手杆架19,所述椅架1的前部设有前轮12,后部设有后轮10,所述后轮10上连接有后轮轴14,所述后轮支撑杆7的上端铰接在所述背部架杆3上,下端连接在所述后轮轴14上,所述坐部架杆2下部设有能使后轮轴14前后摆动的后轮支撑杆伸缩结构;
所述爬梯总成包括履带结构总成5,所述履带结构总成5通过所述爬梯总成支撑组件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后轮支撑杆7上。
所述履带结构总成5包括履带传动轮、履带505及履带驱动电机509,所述履带传动轮包括履带主动传动轮501和履带被动传动轮507,所述履带主动传动轮501和履带被动传动轮507通过连接板503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设有履带张紧结构508,所述履带主动传动轮501的两端设有固定履带驱动电机509的固定板502,所述坐部架杆2的下端设有连接所述履带驱动电机的电池箱(图中未画出),所述坐部架杆的后端设有履带驱动电机开关(图中未画出),所述履带驱动电机开关可以控制所述履带结构总成的前进、后退和停止,所述履带驱动电机509通过链轮结构510驱动履带传动轮,所述连接板503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第一卡扣506和第二卡扣504,所述第一卡扣的前部设有插销511。
所述爬梯总成支撑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6和第二连接杆8,所述第一连接杆6的一端与后轮支撑杆上端铰接,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扣506卡合的第一卡槽6-A;所述第二连接杆8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后轮支撑杆的下端,另一端设有与第二卡扣504卡合的第二卡槽8-A;所述第一连接杆6的上端设有插合插销511的耳板18。
所述第一连接杆6的长度大于第二连接杆8的长度,在爬梯时,所述履带结构总成5的主动传动轮501和履带被动传动轮507中心连线与所述背部架杆3的夹角在15°~60°之间。
所述后轮支撑杆伸缩结构包括直线驱动电机11,所述直线驱动电机11包括伸缩杆13,所述伸缩杆13的后端与所述后轮支撑杆7铰接。
还包括对称安装在背部架杆3后端的把手4,所述把手4通过第一弹簧扣15与背部架杆3连接。
所述椅架1前端铰接有脚蹬17。
所述背部架杆包括背部架杆本体301和套接在背部架杆本体301内的可伸缩套杆302,所述伸缩套杆302末端设有卡合所述背部架杆本体301的第二弹簧扣16。
所述后轮轴14上还设有抱闸9。
所述坐部架杆上设有坐板,所述背部架杆上设有背板,所述坐部架杆2和背部架杆3采用管材或线材一体弯折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从平地行走转换为爬楼梯状态时,转换前的状态如图9所示,此时后轮10处于工作状态,履带结构总成收缩在轮椅的椅背后面。爬楼梯状态如图6所示;首先将履带结构总成5打开,将连接板503上的插销511按下,打开插销511与耳板18的连接,转动第一连杆6和履带结构总成5,第一连杆6上的第一卡槽6-A卡合第一卡扣506;然后,将后轮10收缩,即打开直线驱动电机11,使伸缩杆13收缩,进而带动后轮10收缩;最后,将履带驱动电机509与电池箱连接,打开履带驱动电机的开关,驱动履带505前进或后退。
从爬楼梯状态转换为平地行走状态时,转换前状态如图6所示,此时后轮10处于收缩状态,转换到平地行走时的状态图如图9所示;首先,转动第一连杆6,使得第一卡槽6-A脱开第一卡扣506;接着,旋转履带结构总成和第一连杆6,使得所述插销511插合在所述耳板18上,此时完成了履带结构总成的收缩;最后,人工控制轮椅的前进或后退。
整个轮椅(包括履带结构总成)需要存储或运输时,为了便于运输和存储可以将履带总成与轮椅分开,此时轮椅处于如图1所示状态,首先需要卸下履带结构总成,步骤如下:首先断开履带驱动电机509与电池箱的连接,然后,旋转第一连杆6,打开第一卡槽6-A与第一卡扣506的连接,手动将轮椅与履带总成分开;轮椅本体需要收缩如图8所示,步骤如下:首先打开直线驱动电机11,收缩伸缩杆13,使后轮10收到坐部架杆2下面;然后,将脚蹬17旋转进坐部架杆2下面,最后,按压第一弹簧扣15将把手4放下去,按压第二弹簧扣16将可伸缩套杆302均收进背部架杆本体301内,此时完成轮椅本体的收缩;将轮椅本体和履带结构总成分开放置,便于存储和运输,占用空间小。
当仅需要在平地行走时,此时轮椅处于收缩状态如图5所示;可以根据使用者需要将履带结构总成5卸掉,并打开轮椅本体,使其状态如图7所示;首先,按压插销511,打开插销511与耳板18的连接,旋转履带结构总成5,找到合适角度,将第二卡扣504从第二卡槽8-A拿出,此时完成履带结构总成5的拆卸;然后,打开直线驱动电机11,伸长伸缩杆13,打开后轮10;最后,放下脚蹬17,抬起把手4,并将可伸缩套杆302缩进背部架杆本体301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两用轮椅,包括轮椅本体及爬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椅本体包括椅架(1)、爬梯总成支撑组件及后轮支撑杆(7),所述椅架(1)包括坐部架杆(2)和背部架杆(3),所述椅架(1)的前部设有前轮(12),后部设有后轮(10),所述后轮(10)上连接有后轮轴(14),所述后轮支撑杆(7)的上端铰接在所述背部架杆(3)上,下端连接在所述后轮轴(14)上,所述坐部架杆(2)下部设有能使后轮轴(14)前后摆动的后轮支撑杆伸缩结构;
所述爬梯总成包括履带结构总成(5),所述履带结构总成(5)通过所述爬梯总成支撑组件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后轮支撑杆(7)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结构总成(5)包括履带传动轮、履带(505)及履带驱动电机(509),所述履带传动轮包括履带主动传动轮(501)和履带被动传动轮(507),所述履带主动传动轮(501)和履带被动传动轮(507)通过连接板(503)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设有履带张紧结构(508),所述履带主动传动轮(501)的两端设有固定履带驱动电机(509)的固定板(502),所述坐部架杆(2)的下端设有连接所述履带驱动电机的电池箱,所述履带驱动电机(509)通过链轮结构(510)驱动履带传动轮,所述连接板(503)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第一卡扣(506)和第二卡扣(504),所述第一卡扣的前部设有插销(5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爬梯总成支撑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6)和第二连接杆(8),所述第一连接杆(6)的一端与后轮支撑杆上端铰接,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扣(506)卡合的第一卡槽(6-A);所述第二连接杆(8)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后轮支撑杆的下端,另一端设有与第二卡扣(504)卡合的第二卡槽(8-A);所述第一连接杆(6)的上端设有插合插销(511)的耳板(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6)的长度大于第二连接杆(8)的长度,在爬梯时,所述履带结构总成(5)的主动传动轮(501)和履带被动传动轮(507)中心连线与所述背部架杆(3)的夹角在15°~6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支撑杆伸缩结构包括直线驱动电机(11),所述直线驱动电机(11)包括伸缩杆(13),所述伸缩杆(13)的后端与所述后轮支撑杆(7)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轮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称安装在背部架杆(3)后端的把手(4),所述把手(4)通过第一弹簧扣(15)与背部架杆(3)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架(1)前端铰接有脚蹬(1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架杆包括背部架杆本体(301)和套接在背部架杆本体(301)内的可伸缩套杆(302),所述伸缩套杆(302)末端设有卡合所述背部架杆本体(301)的第二弹簧扣(1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轴(14)上还设有抱闸(9)。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坐部架杆(2)上设有坐板,所述背部架杆(3)上设有背板,所述坐部架杆(2)和背部架杆(3)采用管材或线材一体弯折而成。
CN201621171142.5U 2016-11-02 2016-11-02 一种两用轮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438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71142.5U CN206443842U (zh) 2016-11-02 2016-11-02 一种两用轮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71142.5U CN206443842U (zh) 2016-11-02 2016-11-02 一种两用轮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43842U true CN206443842U (zh) 2017-08-29

Family

ID=59661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71142.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43842U (zh) 2016-11-02 2016-11-02 一种两用轮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4384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76973A (zh) * 2021-05-25 2021-08-20 中山小神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楼梯攀爬装置、爬楼机和爬楼轮椅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76973A (zh) * 2021-05-25 2021-08-20 中山小神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楼梯攀爬装置、爬楼机和爬楼轮椅
CN113276973B (zh) * 2021-05-25 2022-04-01 中山小神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楼梯攀爬装置、爬楼机和爬楼轮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09038A (zh) 一种两用轮椅
TW552222B (en) Foldable personal mobility vehicle
AU576288B2 (en) Collapsible bicycles with triangular frames
WO2016078619A1 (zh) 用于爬楼的车轮、轮式爬楼车辆及能上下楼梯的电动自行车
CN203544078U (zh) 电动爬楼车
CN101489843A (zh) 用于拖车和大篷车的驱动单元
CN104797491A (zh) 折叠式自行车及其使用方法
CN106473873A (zh) 轻便折叠履带式爬楼椅
CN203819432U (zh) 快速折叠式电动滑板车
DE102017126364A1 (de) Verbesserungen an oder bezüglich der ersten/letzten meile der beförderung
KR101346836B1 (ko) 접이식 역삼륜 전동 자전거
CN206443842U (zh) 一种两用轮椅
CN105726232A (zh) 基于行走轮摆动的双节双履带爬楼轮椅及上下楼方法
CN205339345U (zh) 基于行走轮摆动的双节双履带爬楼轮椅
CN105167928A (zh) 自动折叠电动轮椅车
CN203819433U (zh) 便携式电动滑板车
CN108113813A (zh) 辅助支承式可折叠式路梯两用车
CN210000377U (zh) 急诊科用氧气运输装置
CN204956573U (zh) 五轮旋转爬楼推车
CN203854800U (zh) 快速折叠式电动滑板车的快速折叠机构
CN201492596U (zh) 一种可上下楼梯和平路行走的两用电动轮椅
CN104648458B (zh) 一种爬楼车
CN103129688A (zh) 折叠式电动自行车
CN205163439U (zh) 一种具有上下楼梯功能的电动代步车
CN205339346U (zh) 基于行走轮摆动的双节四履带爬楼轮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29

Termination date: 2019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