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42839U - 一种苗木起挖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苗木起挖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442839U CN206442839U CN201621340939.3U CN201621340939U CN206442839U CN 206442839 U CN206442839 U CN 206442839U CN 201621340939 U CN201621340939 U CN 201621340939U CN 206442839 U CN206442839 U CN 20644283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inged
- cursor
- baggermulde
- wall
- nursery st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苗木起挖机,属于树木移栽设备领域,包括操控台和连接在操控台上的起重臂,起重臂一端连接操控台,另一端铰接有转动臂,转动臂另一端铰接有铲槽,起重臂上设有用于控制转动臂转动的第一液压缸,转动臂上设有用于控制铲槽转动的第二液压缸,铲槽包括矩形的槽底,和连接槽底四条边的槽壁,四个槽壁围成用于盛放树木的土球腔,其中一侧槽壁与转动臂相铰接并命名为连接壁,与连接壁相对的一侧槽壁为用于挖树木的铲壁,本方案在将树木根部所在土球与土地分离的同时,可以将树木连通土球一同挖出,减少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树木移栽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苗木起挖机。
背景技术
苗木起挖机通常用于园林艺术造景中树木移栽的过程,申请号为201410370736.8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苗木起挖机,包括底部的移动机构及其上设置的机架主体;机架主体上设有起重臂以及驱动起重臂的起重缸,起重臂上设有斗杆以及驱动斗杆的斗杆驱动缸;斗杆上设有用于机头装置以及驱动机头装置的机头缸;机头装置包括机头架及其上设置的U形铲刀和铲刀驱动机构,U 形铲刀的两自由端分别铰接在机头架上;铲刀驱动机构包括铲刀驱动缸和铲刀连动板;铲刀驱动缸的缸体铰接在机头架上,铲刀连动板的端部 A 与铲刀驱动缸的输出轴铰接,铲刀连动板的端部B铰接在机头架上且端部B与U形铲刀的自由端固定连接,铲刀连动板沿其端部 B 与U形铲刀同轴转动。但是在将树木根部所在土球与土地分离后,需要另外的步骤来取出树木,增加了工作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苗木起挖机机头,在将树木根部所在土球与土地分离的同时,可以将树木连通土球一同挖出,减少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苗木起挖机,包括操控台和连接在操控台上的起重臂,所述起重臂一端连接操控台,另一端铰接有转动臂,所述转动臂另一端铰接有铲槽(4),所述起重臂上设有用于控制转动臂转动的第一液压缸,所述转动臂上设有用于控制铲槽转动的第二液压缸,其特征是:所述铲槽包括矩形的槽底,和连接槽底四条边的槽壁,四个所述槽壁围成用于盛放树木的土球腔,其中一侧槽壁为连接壁,且所述连接壁与所述转动臂相铰接,与所述连接壁相对的一侧槽壁为用于挖树木的铲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制第一液压缸来控制转动臂的位置和角度,使得铰接在转动臂上的铲槽可以对准要移栽树木根系所在的土壤,利用第二液压缸控制铲槽转动,使得铲槽将要移栽的树木,连同其根系所在的土球一同盛放到土球腔内,并移动到指定的位置进行打包等后续处理。使得在将树木根部所在土球与土地分离的同时,可以将树木连通土球一同挖出,减少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转动臂与所述铲槽通过连杆机构相连,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一端与所述转动臂铰接于第一铰接点,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杆相铰接,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壁相铰接,所述连接壁与所述转动臂相铰接且铰接于转动中心,所述转动中心到所述转动臂上连接所述铲槽一端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铰接点到所述转动臂上连接所述铲槽一端的距离,第二活塞杆伸出所述第二液压缸的一端与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相铰接于同一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液压缸控制转动臂转动,转动臂转动到树木根系所在的土壤处,第二液压缸驱动连杆机构运动,并将这个动力传递给铲槽,使得第一传动杆带动第二传动杆转动,第二传动杆带动连接壁并使得铲槽转动,从而完成挖树的动作,由于铲槽铰接在转动臂上的转动中心上,使得当转动臂不动的情况下,驱动连杆机构带动铲槽转动时,铲槽以固定不动的转动中心为圆心转动,使得在树木的挖取过程中,挖取树木更加准确,不易对树木造成伤害,且挖取的过程平稳,使得挖树的时间短,减少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优选的,第一传动杆为两条,且分别铰接在所述转动臂相对的两侧面上,两条所述第一传动杆通过第一传动轴相连,所述第一传动轴两端分别于两条所述第一传动杆相铰接,所述第二活塞杆伸出所述第二液压缸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中点处,所述第二传动杆固定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连杆机构带动铲槽转动并做挖取树木的动作时,需要克服巨大的阻力,使得连杆机构的各组成部件受力较大,本方案中利用两条第一传动杆,同时分担受力,使得树木挖取的过程中,第一传动杆不易损坏;
本方案中两条传动杆均铰接在转动臂上,使得传动杆在传地洞里的过程中更加稳定,从而使得铲槽挖取树木时不易发生偏移,使得树木的挖取更加精准,不易损坏树木,提高了树木移栽的存活率;
本方案中第二活塞杆伸出所述第二液压缸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中点处,使得液压缸在输出动力时,两第一传动杆受力均匀。
优选的,所述第二液压缸的第二活塞杆伸出所述第二液压缸的一端设有铰环,所述第一传动轴长度方向的中点设有用于套设铰环的铰槽,所述铰环与所述铰槽之间设有转动轴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小了第二液压缸输出动力时克服摩擦阻力做功,提高了力的传递效率,使得铲槽在挖取树木时的力可以更大,使得树木的挖取更加轻松,减少了挖取树木的时间,更减少了树木运送的时间,从而提高了苗木起挖机的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第二传动杆为两条且相互平行,且两条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上,另一端通过第二传动轴相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条第二传动杆可以均匀分担在传动过程中的受力,使得第二传动杆在传动过程中不易损坏。
优选的,两条所述第二传动杆之间通过加强板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加强了第二传动杆的机械强度,使得第二传动杆在传动过程中不易损坏。
优选的,所述连接壁上铰接有中心传动轴,所述中心传动轴一端铰接在所述转动中心,另一端铰接在所述连接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铲槽位于连接臂的侧面,在挖取较高的树木时,无需担心树木的顶部与转动臂或者起重臂相接触,从而阻碍树木的挖取工作,本方案中使得树木的挖取工作更加轻松简单,节省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连接壁上垂直伸出有铰接耳,所述铰接耳上设有中心孔和转动孔,所述中心传动轴铰接在所述中心孔内,所述第二传动轴铰接在所述转动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铲槽在转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阻力减小,减小了第二液压缸输出动力时克服摩擦阻力做功,提高了力的传递效率,使得铲槽在挖取树木时的力可以更大,使得树木的挖取更加轻松,减少了挖取树木的时间,更减少了树木运送的时间,从而提高了苗木起挖机的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铲槽的纵截面为梯形,所述连接壁与所述铲壁分别对应梯形的两个腰,所述梯形较长的底对应所述铲槽的开口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梯形的腰为形斜面,由于梯形较长的底对应铲槽的开口端,使得铲壁向外倾斜,从而在挖取树木时,与地面构成倾斜角,更易切入地面并将树木挖取出来,从而减少了挖取树木的时间,提高了苗木起挖机的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铲壁上伸出有铲齿,所述铲齿伸出所述铲槽的开口端,所述铲齿通过螺栓与螺母固定在所述铲壁上,所述铲壁上设有用于穿过螺栓的固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树木所在的土壤环境各不相同,有些土壤质地紧密,不易挖动,对挖树工作造成影响,本方案中可以在面对较坚硬的土壤时,通过螺栓与螺母将铲齿安装在铲壁上,使得铲壁更加锋利,更易插入土壤中,更易将树木挖出,从而减少了挖取树木的时间,提高了苗木起挖机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苗木起挖机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表示连杆机构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表示铲槽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表示铲槽结构的剖视图;
图5为图3中I处表示铲齿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6为表示第二活塞杆与第一传动轴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7为表示传动轴承位置的示意图;
图8为表示铰槽位置的示意图;
图9为表示起重臂转向结构的示意图;
图10为表示操控台起落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操控台;2、起重臂;3、转动臂;4、铲槽;5、槽底;6、第一液压缸;7、第二液压缸;701、第二活塞杆;8、土球腔;9、连接壁;10、铲壁;11、连杆机构;12、第一传动杆;13、第二传动杆;14、第一铰接点;15、转动中心;16、第一传动轴;17、铰环;18、铰槽;19、转动轴承;20、第二传动轴;21、加强板;22、中心传动轴;23、铰接耳;2301、中心孔;2302、转动孔;24、铲齿;25、螺栓;26、螺母;27、固定孔;28、支座;2801、支撑杆;2802、支撑底盘;29、固定液压缸;30、转向件;31、转向液压缸;32、转向铰杆;33、转向块;34、起落铰杆;35、第一起落液压缸;36、第二起落液压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苗木起挖机,包括操控台1和设置在操控台1上的起重臂2。操控台1通过设置在操控台1底部的支座28固定在地面上。支座28包括铰接在操控台1上的支撑杆2801,和用于接触地面的支撑底盘2802。固定液压缸29两端分别与操控台1与支撑底盘2802相铰接;
控制固定液压缸29的活塞杆顶住支撑底盘2802,使得固定液压缸29、支撑杆2801与操控台1之间构成三角形结构,使得苗木起挖机在挖树过程中更加稳固。
其中,起重臂2上铰接有转动臂3,起重臂2上还设有用于控制转动臂3转动的第一液压缸6。转动臂3的另一端连有连杆机构11,连杆机构11连接铲槽4与转动臂3。转动臂3上设有用于驱动连杆机构11,并使得铲槽4转动的第二液压缸7;
通过第一液压缸6控制转动臂3转动一定角度,并使得铲槽4对准要移栽的树木所在的土壤,通过第二液压缸7的第二活塞杆701推动连杆机构11,使得铲槽4转动,并将要移栽的树木连通所在土壤一同挖起,并将树木土球盛入土球腔8(图3中示出)内。此时再次通过第一液压缸6控制铲槽4转动,并使得位于铲槽4内的树木保持平衡状态。利用第一液压缸6控制转动臂3转动,并带动铲槽4将树木运到指定位置。
实施例二:
结合图1与图2,一种苗木起挖机,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连杆机构11包括第一传动杆12和第二传动杆13。第一传动杆12一端铰接在转动臂3的第一铰接点14,另一端与第二传动杆13和第二活塞杆701铰接于同一点。第二传动杆13的另一端与铲槽4相铰接。铲槽4还铰接在转动中心15上;
当第二液压缸7的第二活塞杆701推动第一传动杆12以第一铰接点14为中心转动时,第二传动杆13受到第一传动杆12传递而来的力,使得第二传动杆13连接铲槽4的一端转动,由于铲槽 4铰接在转动中心15上,所以铲槽4以转动中心15为中心被第二传动杆13带动转动,从而完成挖树的动作。
实施例三:
如图2所示,一种苗木起挖机,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转动中心15位于转动臂3上远离起重臂2的一端,相对于转动中心15而言,第一铰接点14在转动臂3上到起重臂2的距离较近;
使得铲槽4在转动时朝向操控台1转动,使得位于操控台上的操作人员更易观察挖树的实际情况,遇到紧急情况可以及时停止,防止树木被误伤。
实施例四:
如图2所示,一种苗木起挖机,与实施例二或三的区别在于,第一传动杆12为两个并分别铰接于转动臂3的两侧。第一传动杆12的另一端通过第一传动轴16相连,第一传动轴16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传动杆12相铰接。第二传动杆13固定在第一传动轴16上,第二活塞杆701的一端铰接在第一传动轴16上。
实施例五:
如图2所示,一种苗木起挖机,与实施例二或三的区别在于,第二传动杆13为两条,并且均垂直固定在第一传动轴16上。两第二传动杆13之间连有加强板21。两个第二传动杆13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传动轴20上。第二传动轴20与第一传动轴16相平行。第二传动轴20与铲槽4相铰接。
实施例六:
如图2所示,一种苗木起挖机,与实施例五的区别在于,第二传动轴20垂直伸出第二传动杆13,转动臂3上的转动中心15处垂直伸出中心传动轴22。第二传动轴20与中心传动轴22均铰接在铲槽4上。
实施例七:
结合图6~图8,一种苗木起挖机,与实施例一或二或三的区别在于,第二活塞杆701伸出第二液压缸7的一端设有铰环17,第一传动轴16上设有用于配合铰环17的铰槽18。铰环17套设在铰槽18内,且铰环17与铰槽18之间设有转动轴承19。
实施例八:
结合图3与图4,一种苗木起挖机,与实施例一或二或三的区别在于,铲槽4的纵截面为梯形,铲壁10与连接壁9相当于梯形的两个腰。铲槽4的开口端相当于梯形较大的底。铲壁10相当于长度较大的腰。连接壁9上垂直伸出有铰接耳23。铰接耳23为两个且铰接耳23上设有用于铰接中心传动轴22的中心孔2301,还设有用于铰接第二传动轴20的转动孔2302。
实施例九:
结合图3~图5,一种苗木起挖机,与实施例八的区别在于,铲壁10上伸出有铲齿24。铲壁10上设有用于固定铲齿24的固定孔27。螺栓25由土球腔8内依次穿过固定孔27与铲齿24,并被位于铲壁10外侧的螺母26固定在铲壁10上。
实施例十:
如图9所示,起重臂2铰接在转向件30上,转向件30通过转向铰杆与操控台1相铰接。转向液压缸31有两个,且两转向液压缸31的活塞杆分别铰接在转向块33的两端。转向块33的中间部分设有用于配合转向铰杆32的凹槽。当转向液压缸31的伸缩杆做伸缩运动时,导致转向块33以转向铰杆32为中心发生转动,并推动转向件30转动,实现起重臂2的转向。
实施例十一:
如图10所示,操控台1通过起落铰杆34与车身相连。第一起落液压缸35铰接在起落铰杆34上,起落铰杆34与车身相铰接。第一起落液压缸35和第二起落液压缸36通过调节伸缩杆的长度,可以使得起落铰杆34以铰接于车身处转动,从而完成操控台1的起落动作。
结合图1,当操控台1落下时,将支座28放下并制成住地面,使得操控台1在控制起重臂2时更加平稳。在挖树工作完成后,将支座28收起并控制操控台1升起,然后驱动车身带动操控台移动到下一位置继续工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苗木起挖机,包括操控台(1)和连接在操控台(1)上的起重臂(2),所述起重臂(2)一端连接操控台(1),另一端铰接有转动臂(3),所述转动臂(3)另一端铰接有铲槽(4),所述起重臂(2)上设有用于控制转动臂(3)转动的第一液压缸(6),所述转动臂(3)上设有用于控制铲槽(4)转动的第二液压缸(7),其特征是:所述铲槽(4)包括矩形的槽底(5),和连接槽底(5)四条边的槽壁,四个所述槽壁围成用于盛放树木的土球腔(8),其中一侧槽壁为连接壁(9),且所述连接壁(9)与所述转动臂(3)相铰接,与所述连接壁(9)相对的一侧槽壁为用于挖树木的铲壁(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苗木起挖机,其特征是:所述转动臂(3)与所述铲槽(4)通过连杆机构(11)相连,所述连杆机构(11)包括第一传动杆(12)和第二传动杆(13),所述第一传动杆(12)一端与所述转动臂(3)铰接于第一铰接点(14),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杆(13)相铰接,所述第二传动杆(13)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壁(9)相铰接,所述连接壁(9)与所述转动臂(3)相铰接且铰接于转动中心(15),所述转动中心(15)到所述转动臂(3)上连接所述铲槽(4)一端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铰接点(14)到所述转动臂(3)上连接所述铲槽(4)一端的距离,第二活塞杆(701)伸出所述第二液压缸(7)的一端与第一传动杆(12)和第二传动杆(13)相铰接于同一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苗木起挖机,其特征是:第一传动杆(12)为两条,且分别铰接在所述转动臂(3)相对的两侧面上,两条所述第一传动杆(12)通过第一传动轴(16)相连,所述第一传动轴(16)两端分别于两条所述第一传动杆(12)相铰接,所述第二活塞杆(701)伸出所述第二液压缸(7)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传动轴(16)的中点处,所述第二传动杆(13)固定在所述第一传动轴(16)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苗木起挖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液压缸(7)的第二活塞杆(701)伸出所述第二液压缸(7)的一端设有铰环(17),所述第一传动轴(16)长度方向的中点设有用于套设铰环(17)的铰槽(18),所述铰环(17)与所述铰槽(18)之间设有转动轴承(19)。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苗木起挖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二传动杆(13)为两条且相互平行,且两条所述第二传动杆(1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传动轴(16)上,另一端通过第二传动轴(20)相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苗木起挖机,其特征是:两条所述第二传动杆(13)之间通过加强板(21)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苗木起挖机,其特征是:所述连接壁(9)上垂直伸出有铰接耳(23),所述铰接耳(23)上设有中心孔(2301)和转动孔(2302),所述中心传动轴(22)铰接在所述中心孔(2301)内,所述第二传动轴(20)铰接在所述转动孔(2302)内。
8.根据权利要求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苗木起挖机,其特征是:所述连接壁(9)上铰接有中心传动轴(22),所述中心传动轴(22)一端铰接在所述转动中心(15),另一端铰接在所述连接壁(9)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苗木起挖机,其特征是:所述铲槽(4)的纵截面为梯形,所述连接壁(9)与所述铲壁(10)分别对应梯形的两个腰,梯形较长的底对应所述铲槽(4)的开口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苗木起挖机,其特征是:所述铲壁(10)上伸出有铲齿(24),所述铲齿(24)伸出所述铲槽(4)的开口端,所述铲齿(24)通过螺栓(25)与螺母(26)固定在所述铲壁(10)上,所述铲壁(10)上设有用于穿过螺栓(25)的固定孔(27)。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340939.3U CN206442839U (zh) | 2016-12-07 | 2016-12-07 | 一种苗木起挖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340939.3U CN206442839U (zh) | 2016-12-07 | 2016-12-07 | 一种苗木起挖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442839U true CN206442839U (zh) | 2017-08-29 |
Family
ID=59661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340939.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42839U (zh) | 2016-12-07 | 2016-12-07 | 一种苗木起挖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442839U (zh) |
-
2016
- 2016-12-07 CN CN201621340939.3U patent/CN20644283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604400B (zh) | 挖坑植苗一体机 | |
CN103081646A (zh) | 悬挂式丘陵山地果园作业升降平台 | |
CN107593364A (zh) | 一种捧锯式带土球苗木移栽机 | |
CN200994279Y (zh) | 农作物或园林苗木收获及移栽装置 | |
CN100435622C (zh) | 树木移栽挖掘机 | |
CN106376276A (zh) | 一种用于苗木种植的自动挖坑机 | |
CN208691931U (zh) | 一种可变球转运装卸挖植树机 | |
CN106560021A (zh) | 一种挖树机 | |
CN210184106U (zh) | 一种移栽苗木的机械手 | |
CN103782869A (zh) | 一种移树机 | |
CN201388424Y (zh) | 一种树木根系挖掘装置 | |
CN2870443Y (zh) | 液压树木移栽机 | |
CN203057878U (zh) | 悬挂式丘陵山地果园作业升降平台 | |
CN206442839U (zh) | 一种苗木起挖机 | |
CN204408937U (zh) | 一种大葱挖掘机 | |
CN207543872U (zh) | 一种捧锯式带土球苗木移栽机 | |
CN203723184U (zh) | 一种移树、去土便利的移树机 | |
CN112544388A (zh) | 一种林业用苗木移栽装置及移栽方法 | |
CN208370517U (zh) | 树木种植装置 | |
CN207700252U (zh) | 一种多功能挖掘机液压机械手 | |
CN102919097A (zh) | 无配重多功能挖树机 | |
CN105993836A (zh) | 一种花卉苗木拔起机构 | |
EP1182922B1 (en) |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uprooting trees | |
CN203968838U (zh) | 一种带起吊、去土装置的移树机 | |
CN204426200U (zh) | 牵引冲击式苗木移植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29 Termination date: 2021120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