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41880U - 一种连接器、连接端子和螺母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器、连接端子和螺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41880U
CN206441880U CN201720151907.7U CN201720151907U CN206441880U CN 206441880 U CN206441880 U CN 206441880U CN 201720151907 U CN201720151907 U CN 201720151907U CN 206441880 U CN206441880 U CN 2064418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ut
depressed part
hole
bolt
connection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5190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小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YIWEI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ity Sichuan Province Cci Capita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ity Sichuan Province Cci Capital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ity Sichuan Province Cci Capital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5190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418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418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418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By Means Of Piercing Elements, Nuts, Or Screw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接器、连接端子和螺母。其中,该连接器包括连接端子、螺母和接线端子;连接端子包括连接部和螺栓,连接部和螺栓固定连接;接线端子上设置有可供所述螺栓穿过的通孔;螺母设置有内螺纹,该内螺纹为施必牢螺纹;其中,螺栓穿过该通孔与螺母的内螺纹连接。通过连接端子上直接成型有螺栓,并通过该螺栓与特制的具有施必牢螺纹的螺母进行连接,实现接线端子和连接端子的紧固连接,以达到防松自锁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器、连接端子和螺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接器、连接端子和螺母。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连接器的接线端子和连接端子的连接方式,通过接线端子和连接端子的一端同时设置有大小相同的通孔,并通过单独的螺栓穿过该通孔进行固定,而防松措施则是通过增加一个或多个弹性垫圈实现。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接线端子和连接端子采用额外的螺栓进行固定,结构相对复杂,且防松措施只是通过增加弹性垫圈来实现,可靠性难以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接器、连接端子和螺母,其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连接器结构复杂,安装工艺复杂,且防松性能不好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连接端子、螺母和接线端子;所述连接端子包括连接部和螺栓,所述连接部和所述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接线端子上设置有可供所述螺栓穿过的通孔;所述螺母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为施必牢螺纹;所述螺栓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螺母的内螺纹连接。
其中,所述螺母包括:螺母本体、凹陷部和凸出部;所述凹陷部的一端与所述螺母本体的一端面固定连接,所述螺母本体的一端面凸出所述凹陷部;所述凸出部的一端与所述凹陷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并且凸出所述凹陷部;所述螺母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贯穿所述螺母本体、凹陷部和凸出部,并且所述螺纹通孔的螺纹为施必牢螺纹。
其中,所述凹陷部与所述凸出部的形状均为圆环状。
其中,所述接线端子包括:接线部和卡爪,所述接线部与所述卡爪固定连接;所述接线部上设置有所述通孔,所述卡爪的一端设置于所述通孔的四周;所述卡爪嵌入所述凹陷部,包裹所述凸出部,与所述螺母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卡爪包括4个卡片,所述4个卡片对称间隔设置于所述通孔的四周。
其中,所述螺母与所述接线端子的连接方式为不可拆卸连接。
其中,所述接线部上设置有接线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连接端子,包括:连接部和螺栓,所述连接部和所述螺栓固定连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螺母,包括:螺母本体、凹陷部和凸出部;所述凹陷部的一端与所述螺母本体的一端面固定连接,所述螺母本体的一端面凸出所述凹陷部;所述凸出部的一端与所述凹陷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并且凸出所述凹陷部;所述螺母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贯穿所述螺母本体、凹陷部和凸出部,并且所述螺纹通孔的螺纹为施必牢螺纹。
其中,所述凹陷部与所述凸出部形状均为圆环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能够通过在连接端子上直接成型有螺栓,并通过该螺栓与特制的螺母进行固定,实现接线端子和连接端子的紧固连接,以达到防松自锁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如图1所示,连接器10包括连接端子110、螺母120和接线端子130。
连接端子110包括:螺栓111和连接部112,其中,连接部112的一端呈圆柱状,用于与线束或电气装置连接,连接部112的另一端呈方柱状,螺栓111固定于该方柱状的表面,并且与连接部112固定,其中,螺栓111与连接部112的成型方式可以为一体成型。
螺母120呈六角结构设置,且螺母120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该螺纹为施必牢螺纹。
接线端子130包括:固定部131和接线部132,固定部131呈方形状,且固定部131的表面设置有可供螺栓111穿过的通孔1311。本实施例中,固定部131可以通过折弯工艺设置为双层结构,通孔1311即为如图1所示的双层通孔,这样设置可以增加连接端子110与接线端子130的电流传导的截面积,当连接器10通入电流时,则允许通过的电流大,能够保证电流的安全传导。
接线部131一端为斜面,另一端为倒梯状凹槽,该斜面的一侧与固定部131相连接,该斜面的另一侧与倒梯状凹槽的一侧相连接,该凹槽相对应的表面均设置有接线槽,用于与线束连接。连接端子110上的螺栓111通过穿过接线端子130的通孔1311,并与螺母120螺纹连接以实现连接端子110与接线端子130的连接。其中,螺栓111上的螺纹为普通V型螺纹,螺母120上的螺纹为施必牢螺纹。施必牢螺纹结构在牙底出有一个30度的楔形斜面,当螺母120上的螺纹与螺栓111上的螺纹相互拧紧时,每个牙尖顶在施必牢螺纹的楔形斜面上,使得每个牙尖均与该楔形斜面产生垂直于该楔形斜面的锁紧力,该螺纹结构的锁紧力,大于普通螺纹数倍,以实现连接端子110与接线端子130的紧固连接,避免连接端子110与接线端子130松动造成接触不良,连接器10的防松性能可靠,且螺栓111固定连接于连接端子110,结构简单,避免了单个螺栓容易松动的情况。
实施例2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如图2所示,连接器20包括连接端子210、螺母220和接线端子230。
连接端子210包括:螺栓211和连接部212,其中,连接部212的一端呈圆柱状,用于与线束或电气装置连接,连接部212的另一端呈方柱状,螺栓211固定于该方柱状的表面,并且与连接部212固定,其中,螺栓211与连接部212的成型方式可以为一体成型。
螺母220包括:螺母本体221、凹陷部222和凸出部223,凹陷部222置于螺母本体221与凸出部223之间,其中,螺母本体221呈六角结构设置,凹陷部222与凸出部223形状均为圆环状。凹陷部222的一端与螺母本体221的一端面固定连接,且螺母本体221的一端面凸出凹陷部222;凸出部223的一端与凹陷部2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并且凸出凹陷部222,本实施例中,螺母本体221、凹陷部222和凸出部223的成型方式可以为一体成型。其中,螺母220内表面设置有螺纹通孔224,该螺纹通孔224的螺纹为施必牢螺纹,螺纹通孔224贯穿螺母本体221、凹陷部222和凸出部223。
接线端子230包括:固定部231和接线部232,固定部231呈方形状,且固定部231的表面设置有可供螺栓211穿过的通孔2311和卡爪2312。卡爪2312的一端设置于固定部231的一表面,并且位于通孔2311的四周,包围通孔2311,在本实施例中,卡爪2312包括4个卡片,4个卡片对称间隔设置于通孔2311的四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231可以通过折弯工艺设置为双层结构,通孔2311即为如图2所示的双层通孔,这样设置可以增加连接端子210与接线端子230的电流传导的截面积,当连接器20通入电流时,则允许通过的电流大,能够保证电流的安全传导。
接线部232一端为斜面,另一端为倒梯状凹槽,该斜面的一侧与固定部231相连接,该斜面的另一侧与倒梯状凹槽的一侧相连接,该凹槽相对应的表面均设置有接线槽,用于与线束连接。连接端子210与接线端子230的固定方式为:卡爪2312的4个卡片首先通过工装的方式嵌入螺母220的凹陷部222并包裹螺母220的凸出部223,实现连接端子210与螺母220的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螺母220与接线端子230的此种连接方式为不可拆卸连接,其中,卡爪2312可围绕凹陷部222转动,以使接线端子230与连接端子210装配连接时,螺母220在转动的同时,接线端子230可固定不动,方便安装。在接线端子230与螺母220实现连接后,连接端子210上的螺栓211通过穿过接线端子230的通孔2311,并与螺母220螺纹连接以实现连接端子210与接线端子230的连接。
其中,螺栓211上的螺纹为普通V型螺纹,螺母220上的螺纹为施必牢螺纹。施必牢螺纹结构在牙底出有一个30度的楔形斜面,当螺母220上的螺纹与螺栓211上的螺纹相互拧紧时,每个牙尖顶在施必牢螺纹的楔形斜面上,使得每个牙尖均与该楔形斜面产生垂直于该楔形斜面的锁紧力,该螺纹结构的锁紧力,大于普通螺纹数倍,以实现连接端子210与接线端子230的紧固连接,避免连接端子210与接线端子230松动造成接触不良。本实施例中施必牢螺纹实现连接端子210与接线端子230的自锁,接线端子230的卡爪2312卡入螺母220的凹陷部222实现接线端子230与螺母220的紧固连接。此种设计方式,连接器20的防松性能可靠,且螺栓211固定连接于连接端子210,结构简单,避免了单个螺栓容易松动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接线端子、连接端子和螺母,能够通过在连接端子上直接成型有螺栓,并通过该螺栓与特制的具有施必牢螺纹的螺母进行固定,实现接线端子和连接端子的紧固连接,以达到防松自锁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螺母和连接端子,该螺母和连接端子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中的螺母和连接端子的结构及作用相同,在次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方式,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端子、螺母和接线端子;
所述连接端子包括连接部和螺栓,所述连接部和所述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接线端子上设置有可供所述螺栓穿过的通孔;
所述螺母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为施必牢螺纹;
所述螺栓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螺母的内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母包括:螺母本体、凹陷部和凸出部;
所述凹陷部的一端与所述螺母本体的一端面固定连接,所述螺母本体的一端面凸出所述凹陷部;
所述凸出部的一端与所述凹陷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并且凸出所述凹陷部;
所述螺母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贯穿所述螺母本体、凹陷部和凸出部,并且所述螺纹通孔的螺纹为施必牢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陷部与所述凸出部的形状均为圆环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线端子包括:接线部和卡爪,所述接线部与所述卡爪固定连接;所述接线部上设置有所述通孔,所述卡爪的一端设置于所述通孔的四周;
所述卡爪嵌入所述凹陷部,包裹所述凸出部,与所述螺母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爪包括4个卡片,所述4个卡片对称间隔设置于所述通孔的四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母与所述接线端子的连接方式为不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线部上设置有接线槽。
8.一种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部和螺栓,所述连接部和所述螺栓固定连接。
9.一种螺母,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母本体、凹陷部和凸出部;
所述凹陷部的一端与所述螺母本体的一端面固定连接,所述螺母本体的一端面凸出所述凹陷部;
所述凸出部的一端与所述凹陷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并且凸出所述凹陷部;
所述螺母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贯穿所述螺母本体、凹陷部和凸出部,并且所述螺纹通孔的螺纹为施必牢螺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螺母,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陷部与所述凸出部形状均为圆环状。
CN201720151907.7U 2017-02-17 2017-02-17 一种连接器、连接端子和螺母 Active CN2064418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51907.7U CN206441880U (zh) 2017-02-17 2017-02-17 一种连接器、连接端子和螺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51907.7U CN206441880U (zh) 2017-02-17 2017-02-17 一种连接器、连接端子和螺母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41880U true CN206441880U (zh) 2017-08-25

Family

ID=59634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51907.7U Active CN206441880U (zh) 2017-02-17 2017-02-17 一种连接器、连接端子和螺母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41880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61008A (zh) * 2018-05-25 2018-09-21 茵科门控(珠海保税区)有限公司 一种易装把手
CN109193277A (zh) * 2018-08-17 2019-01-11 合肥昌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机械端口固定装置
CN110473994A (zh) * 2018-05-10 2019-11-19 上海海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蓄电池的电瓶栓
DE102020201923B3 (de) * 2020-02-17 2021-04-01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Kabelschuh und Kabelschuhverbindung
CN113039685A (zh) * 2018-12-06 2021-06-25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电路结构体
CN114583483A (zh) * 2020-11-30 2022-06-0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端子和端子固定结构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73994A (zh) * 2018-05-10 2019-11-19 上海海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蓄电池的电瓶栓
CN108561008A (zh) * 2018-05-25 2018-09-21 茵科门控(珠海保税区)有限公司 一种易装把手
CN108561008B (zh) * 2018-05-25 2023-09-01 茵科门控(珠海保税区)有限公司 一种易装把手
CN109193277A (zh) * 2018-08-17 2019-01-11 合肥昌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机械端口固定装置
CN109193277B (zh) * 2018-08-17 2020-05-22 瑞安市驰恒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机械端口固定装置
CN113039685A (zh) * 2018-12-06 2021-06-25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电路结构体
CN113039685B (zh) * 2018-12-06 2023-05-12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电路结构体
DE102020201923B3 (de) * 2020-02-17 2021-04-01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Kabelschuh und Kabelschuhverbindung
CN114583483A (zh) * 2020-11-30 2022-06-0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端子和端子固定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41880U (zh) 一种连接器、连接端子和螺母
CN205376788U (zh) 节能电气接头
CN204646951U (zh) 一种自锁紧固套件
CN207038838U (zh) 一种接线柱
CN214254754U (zh) 一种具有防松脱结构的连接器
CN210380033U (zh) 一种电力电缆紧线器
CN205663720U (zh) 自升组合螺钉
DE102004032984A1 (de) Bauraumoptimierte Sensoranbindung
CN2366980Y (zh) 双锥套、自锁式电气接头
CN204966709U (zh) 一种新型线对板连接器
CN209881351U (zh) 一种增强型四芯集束耐张线夹
CN204179292U (zh) 一种搭铁端子及汽车
CN207892967U (zh) 一种可适用于刚性连接和柔性连接的防松螺母
CN208046154U (zh) 一种具有双重密封结构的电缆密封套
CN206658029U (zh) 耐张线夹
CN206194977U (zh) 一种螺钉式接线端子
CN212323226U (zh) 用于排气系统加热器的大电流端子
KR20230160422A (ko) 전기 분배기
CN215418823U (zh) 一种防松型接线端子
CN218351729U (zh) 用于白车身接地导线固定的紧固组件
CN210517001U (zh) 一种汽车搭铁线用接线端子
CN218118294U (zh) 螺母防松结构
CN213123992U (zh) 防转结构绝缘柱
CN213520245U (zh) 电池接线端子
CN209016336U (zh) 一种电机旋转变压器出线端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10

Address after: 510000 4th floor, building 100 (plant C-1), Beilong Road, Dagang Town,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YIWE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01, Building A, No. 1 Qianhai Road, Qianhai Shenzhen-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TUCHUAN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