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46154U - 一种具有双重密封结构的电缆密封套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双重密封结构的电缆密封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46154U
CN208046154U CN201820451681.7U CN201820451681U CN208046154U CN 208046154 U CN208046154 U CN 208046154U CN 201820451681 U CN201820451681 U CN 201820451681U CN 208046154 U CN208046154 U CN 2080461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sealing
taper
cable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5168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喻宗富
董金
蒋伟薪
仓基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angzheng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Z EXPLOSION-PROOF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Z EXPLOSION-PROOF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Z EXPLOSION-PROOF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5168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461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461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461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ble Accessories (AREA)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双重密封结构的电缆密封套,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锁紧螺母、入口接体、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密封套、夹紧爪、锥度垫圈、夹紧圈、锥度压紧螺母、中接套、密封垫圈、活动圈以及压紧螺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适用于不同直径的电缆的夹持及密封,夹持力度大,密封效果好,加工简单,成型方便,成本低廉,且便于安装,有效防止了电缆进线处因振动或摩擦而引起外皮破损的情况,可靠性高,通过双层密封结构的设计达到了对产品的极高的防护性,且能够实现对屏蔽层的有效夹持。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双重密封结构的电缆密封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夹持构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双重密封结构的电缆密封套。
背景技术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密封接头在电缆与设备之间起连接及夹紧密封作用,但是市场上大多数电缆密封接头的结构连接效果达不到设备使用要求。
而在电气柜中,通常使用密封环或电缆接头作为进出线的电缆保护,这样的方式,需提前知道要穿线电缆的直径,才能选择合适的密封环和电缆接头,若临时更改电缆大小,则密封环或电缆接头就起不到密封电缆的作用或出现穿不进线的情况,同时在使用电缆外包裹橡胶的方式,如果有多条电缆需要包裹,内部会形成蜂窝孔;时间一长,蜂窝孔会老化漏水,漏气;密闭性差。
现有技术中的电缆密封套在与其它设备装配时所用的密封件多为密封垫,而电缆密封套是通过拧紧螺纹来与其它设备进行装配的,但是在拧紧的过程中,密封垫会因旋转、挤压而变形,且此种变形为不规则变形,从而导致密封垫向单侧方向变形,最终被挤出压紧件与其它设备之间在装配时所形成的空腔形状的接合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双重密封结构的电缆密封套,具有双层密封结构,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具有双重密封结构的电缆密封套,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锁紧螺母、入口接体、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密封套、夹紧爪、锥度垫圈、夹紧圈、锥度压紧螺母、中接套、密封垫圈、活动圈以及压紧螺母;所述电缆包括内芯、屏蔽层以及外皮,所述入口接体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以及六角形凸缘,所述第二筒体的外壁和内壁分别设有与中接套的内螺纹和设在锥度压紧螺母端部的外螺纹相配合的螺纹段,所述密封套的一端具有半圆形凸缘,锥度垫圈紧抵于所述半圆形凸缘上,所述锥度压紧螺母通过螺纹与入口接体形成连接从而套设在电缆上并将锥度垫圈压紧从而将密封套压紧,锥度压紧螺母的远离外螺纹一端的外径逐步缩小从而形成圆锥面,所述圆锥面插入电缆的内芯和屏蔽层之间,而夹紧圈套设于屏蔽层外侧,所述中接套通过螺纹与入口接体形成连接从而套设在第二筒体、锥度压紧螺母和夹紧圈外部,中接套的内部具有肩部,肩部紧抵于夹紧圈上从而配合锥度压紧螺母的圆锥面一同将屏蔽层压紧,所述第二筒体的外壁上在位于中接套内侧的位置处还具有环形方槽,所述第二密封圈配置在所述环形方槽内,所述密封垫圈设置在中接套的外侧且其与中接套的外端面相抵接,所述活动圈具有挡肩,且活动圈具有挡肩的一端与密封垫圈相抵接,中接套的端部具有与压紧螺母相配合的螺纹,压紧螺母螺纹连接在中接套上从而套设在密封垫圈和活动圈上,压紧螺母的内端底面紧抵于活动圈的挡肩上从而将活动圈和密封垫圈压紧。
本实用新型所述六角形凸缘设置于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中部且其与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均连接形成一体式结构,第二筒体的内径大于第一筒体的内径且其与第一筒体同轴设置,所述第二筒体与第一筒体的连接处成型有一环形槽部和环形凸部,所述环形槽部的底面形成第一限位面,所述环形凸部的端面形成第二限位面,所述六角形凸缘与第一筒体的连接处成型有环形缺口,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环形缺口内,所述第一筒体的外壁具有与锁紧螺母相配合的螺纹,所述锁紧螺母螺纹连接在第一筒体的外壁上,所述密封套的端部具有一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的端面抵接在所述第一限位面上,而密封套的位于环形凸台内侧的端面抵接在所述第二限位面上,所述密封套的外壁上成型有一外周面,所述外周面的外径大于密封套外壁的外径,在所述外周面和所述密封套的外壁连接处设置有第三限位面,所述夹紧爪套设在密封套的外壁上且其根部的端面抵接在第三限位面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夹紧爪在整体上呈圆筒结构,在所述圆筒结构上均匀设有接触头,接触头的背部具有向外侧突出的第一突出部,接触头的头部具有向内侧突出的第二突出部,接触头和第二突出部的朝向在径向上逆时针偏转一个角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接触头和第二突出部的朝向在径向上逆时针偏转45°。
本实用新型所述锥度垫圈的纵向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或直角梯形。
本实用新型所述锥度垫圈的纵向截面呈直角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所述夹紧圈的纵向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或直角梯形。
本实用新型所述夹紧圈的纵向截面呈直角梯形。
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密封套以及密封垫圈均采用SR硅橡胶材质。
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缆依次穿过活动圈、密封垫圈、中接套、夹紧圈、锥度压紧螺母、锥度垫圈、密封套以及入口接体,从而被电缆密封套密封装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适用于不同直径的电缆的夹持及密封,夹持力度大,密封效果好,加工简单,成型方便,成本低廉,且便于安装,有效防止了电缆进线处因振动或摩擦而引起外皮破损的情况,可靠性高,通过双层密封结构的设计达到了对产品的极高的防护性,且能够实现对屏蔽层的有效夹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半剖视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夹紧爪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具有双重密封结构的电缆密封套,包括电缆21、锁紧螺母20、入口接体1、第一密封圈2、第二密封圈4、密封套3、夹紧爪5、锥度垫圈6、夹紧圈9、锥度压紧螺母107、中接套8、密封垫圈18、活动圈19以及压紧螺母10;所述电缆21包括内芯、屏蔽层211以及外皮,所述入口接体1包括第一筒体11、第二筒体12以及六角形凸缘17,所述第二筒体12的外壁和内壁分别设有与中接套8的内螺纹和设在锥度压紧螺母107端部的外螺纹相配合的螺纹段,所述密封套3的一端具有半圆形凸缘34,锥度垫圈6紧抵于所述半圆形凸缘34上,所述锥度压紧螺母107通过螺纹与入口接体1形成连接从而套设在电缆21上并将锥度垫圈6压紧从而将密封套3压紧,锥度压紧螺母107的远离外螺纹一端的外径逐步缩小从而形成圆锥面,所述圆锥面插入电缆21的内芯和屏蔽层211之间,而夹紧圈9套设于屏蔽层211外侧,所述中接套8通过螺纹与入口接体1形成连接从而套设在第二筒体12、锥度压紧螺母107和夹紧圈9外部,中接套8的内部具有肩部81,肩部81紧抵于夹紧圈9上从而配合锥度压紧螺母107的圆锥面一同将屏蔽层211压紧,所述第二筒体12的外壁上在位于中接套8内侧的位置处还具有环形方槽16,所述第二密封圈4配置在所述环形方槽16内,所述密封垫圈18设置在中接套8的外侧且其与中接套8的外端面相抵接,所述活动圈19具有挡肩191,且活动圈19具有挡肩191的一端与密封垫圈18相抵接,中接套8的端部具有与压紧螺母10相配合的螺纹,压紧螺母10螺纹连接在中接套8上从而套设在密封垫圈18和活动圈19上,压紧螺母10的内端底面紧抵于活动圈19的挡肩191上从而将活动圈19和密封垫圈18压紧。本实施例中的电缆密封套通过第一密封圈2与其它设备接触,达到了对电缆密封套和其它设备的有效防护,第一密封圈2的设置,替换了现有技术中大量使用的密封垫,在电缆密封套与其它设备进行装配时,在拧紧的过程中,第一密封圈2不会因旋转、挤压而变形,也不会向单侧变形,避免了不规则的密封接合面的出现,而第二密封圈4与第二筒体12和中接套8的接触,与第一密封圈2相配合,达到了对电缆密封套内部空腔的有效防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密封套3和密封垫圈18与电缆21的直接接触,实现了对电缆21在进、出口的有效防护,当电缆21进入到电缆密封套后,锥度压紧螺母107通过压紧锥度垫圈6而压缩夹紧爪5,使夹紧爪5压缩从而夹紧电缆21,达到密封效果,并形成第一级密封,锥度垫圈6的设置则避免了锥度压紧螺母107与夹紧爪5之间的直接接触、压缩,避免了因旋转而产生的两个方向的过大的摩擦力造成的变形而导致减弱夹紧及密封功能的情况,而密封垫圈18、活动圈19以及压紧螺母10则形成了第二级密封,双层的密封结构,达到了对产品极高的防护性。
本实施例通过密封垫圈18和活动圈19的设置,使得该电缆密封套在实现了对电缆21的双层密封及夹紧的情况下,减少了电缆21因振动或摩擦而引起的外皮破损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的六角形凸缘17设置于第一筒体11和第二筒体12中部且其与第一筒体11和第二筒体12均连接形成一体式结构,第二筒体12的内径大于第一筒体11的内径且其与第一筒体11同轴设置,所述第二筒体12与第一筒体11的连接处成型有一环形槽部和环形凸部13,所述环形槽部的底面形成第一限位面14,所述环形凸部13的端面形成第二限位面15,所述六角形凸缘17与第一筒体11的连接处成型有环形缺口,所述第一密封圈2设置于所述环形缺口内,所述第一筒体11的外壁具有与锁紧螺母20相配合的螺纹,所述锁紧螺母20螺纹连接在第一筒体11的外壁上,所述密封套3的端部具有一环形凸台31,所述环形凸台31的端面抵接在所述第一限位面14上,而密封套3的位于环形凸台31内侧的端面抵接在所述第二限位面15上,所述密封套3的外壁上成型有一外周面32,所述外周面32的外径大于密封套3外壁的外径,在所述外周面32和所述密封套3的外壁连接处设置有第三限位面33,所述夹紧爪5套设在密封套3的外壁上且其根部的端面抵接在第三限位面33上。
本实施例中的夹紧爪5在整体上呈圆筒结构,在所述圆筒结构上均匀设有接触头51,接触头51的背部具有向外侧突出的第一突出部511,接触头51的头部具有向内侧突出的第二突出部512,接触头51和第二突出部512的朝向在径向上逆时针偏转一个角度。第一突出部511和第二突出部512的设置,方便夹紧爪5在锥度垫圈6和锥度压紧螺母107的作用下实现对电缆21的有效夹紧,而偏转角的设置则更有利于提高夹持效果,作为优选,偏转的角度设置为45°。
本实施例中的锥度垫圈6的纵向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或直角梯形,作为优选,这里选用直角三角形。
本实施例中的夹紧圈9的纵向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或直角梯形,作为优选,这里选用直角梯形。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密封圈2、第二密封圈4、密封套3以及密封垫圈18均采用SR硅橡胶材质,成本低且耐热性、耐寒性、防腐蚀性好。
本实施例中的电缆21依次穿过活动圈19、密封垫圈18、中接套8、夹紧圈9、锥度压紧螺母107、锥度垫圈6、密封套3以及入口接体1,从而被电缆密封套密封装设。
应当指出,以上借助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详细说明是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基础上可以对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双重密封结构的电缆密封套,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锁紧螺母、入口接体、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密封套、夹紧爪、锥度垫圈、夹紧圈、锥度压紧螺母、中接套、密封垫圈、活动圈以及压紧螺母;所述电缆包括内芯、屏蔽层以及外皮,所述入口接体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以及六角形凸缘,所述第二筒体的外壁和内壁分别设有与中接套的内螺纹和设在锥度压紧螺母端部的外螺纹相配合的螺纹段,所述密封套的一端具有半圆形凸缘,锥度垫圈紧抵于所述半圆形凸缘上,所述锥度压紧螺母通过螺纹与入口接体形成连接从而套设在电缆上并将锥度垫圈压紧从而将密封套压紧,锥度压紧螺母的远离外螺纹一端的外径逐步缩小从而形成圆锥面,所述圆锥面插入电缆的内芯和屏蔽层之间,而夹紧圈套设于屏蔽层外侧,所述中接套通过螺纹与入口接体形成连接从而套设在第二筒体、锥度压紧螺母和夹紧圈外部,中接套的内部具有肩部,肩部紧抵于夹紧圈上从而配合锥度压紧螺母的圆锥面一同将屏蔽层压紧,所述第二筒体的外壁上在位于中接套内侧的位置处还具有环形方槽,所述第二密封圈配置在所述环形方槽内,所述密封垫圈设置在中接套的外侧且其与中接套的外端面相抵接,所述活动圈具有挡肩,且活动圈具有挡肩的一端与密封垫圈相抵接,中接套的端部具有与压紧螺母相配合的螺纹,压紧螺母螺纹连接在中接套上从而套设在密封垫圈和活动圈上,压紧螺母的内端底面紧抵于活动圈的挡肩上从而将活动圈和密封垫圈压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重密封结构的电缆密封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六角形凸缘设置于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中部且其与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均连接形成一体式结构,第二筒体的内径大于第一筒体的内径且其与第一筒体同轴设置,所述第二筒体与第一筒体的连接处成型有一环形槽部和环形凸部,所述环形槽部的底面形成第一限位面,所述环形凸部的端面形成第二限位面,所述六角形凸缘与第一筒体的连接处成型有环形缺口,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环形缺口内,所述第一筒体的外壁具有与锁紧螺母相配合的螺纹,所述锁紧螺母螺纹连接在第一筒体的外壁上,所述密封套的端部具有一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的端面抵接在所述第一限位面上,而密封套的位于环形凸台内侧的端面抵接在所述第二限位面上,所述密封套的外壁上成型有一外周面,所述外周面的外径大于密封套外壁的外径,在所述外周面和所述密封套的外壁连接处设置有第三限位面,所述夹紧爪套设在密封套的外壁上且其根部的端面抵接在第三限位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重密封结构的电缆密封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爪在整体上呈圆筒结构,在所述圆筒结构上均匀设有接触头,接触头的背部具有向外侧突出的第一突出部,接触头的头部具有向内侧突出的第二突出部,接触头和第二突出部的朝向在径向上逆时针偏转一个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双重密封结构的电缆密封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头和第二突出部的朝向在径向上逆时针偏转4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重密封结构的电缆密封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度垫圈的纵向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或直角梯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双重密封结构的电缆密封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度垫圈的纵向截面呈直角三角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重密封结构的电缆密封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圈的纵向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或直角梯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双重密封结构的电缆密封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圈的纵向截面呈直角梯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重密封结构的电缆密封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密封套以及密封垫圈均采用SR硅橡胶材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重密封结构的电缆密封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依次穿过活动圈、密封垫圈、中接套、夹紧圈、锥度压紧螺母、锥度垫圈、密封套以及入口接体,从而被电缆密封套密封装设。
CN201820451681.7U 2018-04-02 2018-04-02 一种具有双重密封结构的电缆密封套 Active CN2080461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51681.7U CN208046154U (zh) 2018-04-02 2018-04-02 一种具有双重密封结构的电缆密封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51681.7U CN208046154U (zh) 2018-04-02 2018-04-02 一种具有双重密封结构的电缆密封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46154U true CN208046154U (zh) 2018-11-02

Family

ID=63946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51681.7U Active CN208046154U (zh) 2018-04-02 2018-04-02 一种具有双重密封结构的电缆密封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4615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62597A (zh) * 2019-01-31 2020-02-07 山东大学 一种碳热红外电加热采暖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62597A (zh) * 2019-01-31 2020-02-07 山东大学 一种碳热红外电加热采暖装置
CN110762597B (zh) * 2019-01-31 2021-03-23 山东大学 一种碳热红外电加热采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40307B (zh) 深水环境下船用电缆密封连接器
CN203760749U (zh) 深水环境下船用电缆密封连接器
CN208046154U (zh) 一种具有双重密封结构的电缆密封套
CN206564451U (zh) 一种新型电缆防水接头
CN205141224U (zh) 一种柔性延长型密封连接器
CN105870854A (zh) 一种线缆接线盒
CN206992864U (zh) 一种电子换向电机线缆接头
CN208581035U (zh) 防水接头和防水线缆
CN210866532U (zh) 线路修复设备
CN204992002U (zh) 一种密封型螺钉式电缆端子
CN209982014U (zh) 一种防爆铠装带填料装置的电缆夹紧密封接头
CN105020483B (zh) 一种电气装置电缆出线孔密封结构
CN208046153U (zh) 电缆密封套
CN203797167U (zh) 一种电气装置电缆出线孔密封结构
CN110534937A (zh) 一种防水型接线端子
CN210430755U (zh) 线路修复装置
CN105161903B (zh) 一种连接线缆的防水连接器
CN213341538U (zh) 一种电容式信号监测电缆引入装置
CN212462138U (zh) 一种线缆防水连接器
CN209913424U (zh) 一种防水型格兰头
CN204348961U (zh) 一种t形防水连接器
CN219611326U (zh) 金属蛇管及线缆双锁紧内线缆防水连体式固定接头
CN113067202A (zh) 一种一次包胶军规电缆连接器
CN216958670U (zh) 一种防水线束及其连接器
CN219420277U (zh) 金属蛇管及线缆双锁紧内线缆防水分体式固定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4002 1 Star Road, Qixing Town, Nanhu District, Jiaxing, Zhejiang - Chuang Zheng explosion proof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atentee after: Chuangzheng Electric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4002 1 Star Road, Qixing Town, Nanhu District, Jiaxing, Zhejiang - Chuang Zheng explosion proof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atentee before: CZ EXPLOSION-PROOF ELECTRIC APPLIANCE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