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36946U - 一种用于车辆的备胎池隔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车辆的备胎池隔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36946U
CN206436946U CN201621437750.6U CN201621437750U CN206436946U CN 206436946 U CN206436946 U CN 206436946U CN 201621437750 U CN201621437750 U CN 201621437750U CN 206436946 U CN206436946 U CN 2064369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spare tyre
proof device
tyre pond
heat insul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3775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秀丽
彭鸿
朱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3775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369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369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369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备胎池隔热装置,所述车辆包括消声器。隔热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备胎池的底部并靠近所述消声器的隔热部件,用于隔绝所述消声器处的至少部分热量;设置在所述隔热部件处的多个通风口,用于接收外部空气,以使得所述外部空气能够沿着所述隔热部件和所述备胎池之间的间隙流过。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外部空气流动,在备胎池隔热装置的隔热功能基础上提高其散热能力,同时本实用新型的隔热装置也提升了备胎池本身的散热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车辆的备胎池隔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隔热和散热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备胎池隔热装置。
背景技术
备胎池靠近车辆排气管,易受到车辆的高温尾气影响。现有技术中,在备胎池外部设置隔热部件,以减少尾气的温度对备胎池的影响。例如,备胎池隔热罩位于车辆备胎池下方,并靠近车辆消声器。由于尾气的排放导致消声器的温度会很高,隔热罩此时起到在备胎池和消声器之间隔热的效果。但是,隔热罩并不能隔离全部的热量,它也会存在温度升高的风险,进而影响备胎池乃至行李箱的温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备胎池隔热装置,充分利用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外部空气流动,在备胎池隔热装置的隔热功能基础上提高其散热能力,同时本实用新型的隔热装置也提升了备胎池本身的散热能力。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备胎池隔热装置,所述车辆包括消声器,包括:设置在所述备胎池的底部并靠近所述消声器的隔热部件,所述隔热部件和所述备胎池之间有间隙;设置在所述隔热部件处的多个通风口,以使得外部空气沿着所述间隙流过。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部件包括一底面和从所述底面的边缘向所述备胎池方向弯折的侧面;其中,所述多个通风口设置在所述隔热部件的侧面处。
进一步地,还包括:分别与所述多个通风口相对应的多个导流元件,以使得所述外部空气沿着一预设方向引流至所述隔热部件和所述备胎池之间的所述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通风口为方形口,所述方形口具有第一边沿;其中,所述导流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边沿处。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通风口在所述侧面处沿着所述外部空气流动的方向以预定距离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元件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边沿处。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元件具有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固定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边沿处,所述自由端能够绕所述固定端旋转,以改变所述外部空气通过所述通风口的流量。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元件具有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固定端和所述自由端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所述固定端和所述备胎池的底部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备胎池隔热装置由于在隔热部件上设置了多个通风口,以使得外部空气能够沿着所述隔热部件和所述备胎之间的间隙流过,因此车辆行驶过程中,从车辆前进方向过来的空气能够相继穿过隔热部件上的通风口,并流过备胎池本体。因此,在快速流过的外部空气作用下,隔热装置和备胎池本体通过通风口能够带走大量热量。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多个通风口对应地设置了导流元件。导流元件能够将外部空气沿着所述导流元件的预设方向引流至隔热部件和备胎池本体之间,以使得最大限度地利用流过的外部空气。并且,导流元件还能够增加经过的外部空气的扰动,大大提高其散热能力。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备胎池隔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隔热装置在车辆结构中的布置示意图。
图中各符号表示的含义:
1、隔热部件,21、通风口,22、导流元件,3、备胎池,4、消声器,51、第一边沿,52、第二边沿。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用于车辆的备胎隔热装置进行详细说明。消声器4位于车辆排气管后段,其中高温废气流经消声器4,因此受到车辆尾气影响的消声器4的温度会很高。而备胎池3邻近消声器4,备胎池3的温度也会受到消声器4中高温废气的影响。在所述备胎池3的底部并靠近所述消声器4的位置设置有隔热部件1,用于隔绝所述消声器4处的至少部分热量。所述隔热部件1包括底面和从所述底面的边缘向所述备胎池3方向弯折的侧面,因此隔热部件1能够包裹着所述备胎池3,以隔绝备胎池3与消声器4之间的热传递。隔热部件1是板状结构或者具有空腔的板状结构,也可以是其他能够隔绝备胎池3和消声器4接触的结构。
在隔热部件1上设置了多个通风口21。所述通风口21用于接收外部空气,以使得所述外部空气能够沿着所述隔热部件1和所述备胎池3之间的间隙流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个通风口21设置在所述隔热部件1的侧面处。当消声器4向备胎池3传递热量时,消声器4的热量一部分被位于隔热部件1的底面所隔离,而还有一部分热量被传递到备胎池3。汽车行驶过程中逆向而来的外部空气通过隔热部件1侧面开设的通风口21流过隔热部件1和所述备胎池3之间的间隙,因此,外部空气能够快速的带走备胎池3处的余热,保证备胎池3不受消声器4的影响。所述通风口21为方形口,所述方形口具有第一边沿51。所述方形口的长度沿着垂直于外部空气流动的方向延伸,以使得外部的空气能够穿过该空隙。通风口21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的空隙。所述多个通风口21在所述侧面处沿着所述外部空气流动的方向以预定距离分布,以使得外部空气能够在流动时相继通过这些通风口21。同时,多个通风口21能够增加流经的外部空气的气流扰动,以尽可能多地带走隔热部件1和备胎池3的热量以及小部分消声器4的热量。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分别与所述多个通风口21相对应的多个导流元件22,用于将所述外部空气沿着一预设方向引流至所述隔热部件1和所述备胎池3之间的间隙,使得最大限度地利用流过的外部空气。并且,导流元件22还能够增加经过的外部空气的扰动,大大提高其散热能力。在本实施例中,通风口21的空隙呈方形口。该方形口垂直于所述外部空气流动方向的一条边长,称为第一边沿51。在所述第一边沿51的位置设置有导流元件22。与该第一边沿51相对的另一边长,称为第二边沿52。所述导流元件22具有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固定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边沿51处,所述自由端能够绕所述固定端旋转,以改变所述外部空气通过所述通风口21的流量。并且,所述固定端和所述自由端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所述固定端和所述备胎池3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外部空气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流经隔热部件1,空气打在所述导流元件22上,并经过所述通风口21。导流元件22和通风口21的组合结构使得外部空气的扰动增强,大大提高了隔热部件1的散热能力。也提高了备胎池3和消声器4的散热能力。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导流元件22的大小能够全部或部分覆盖所述通风口21的空隙面积。随着车辆行驶速度的变化,外部空气的流速也相应改变,这带动了导流元件22相对于隔热部件1的旋转角度的变化,以使得导流元件22增强空气扰动,提高散热能力。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8)

1.一种用于车辆的备胎池隔热装置,所述车辆包括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在所述备胎池的底部并靠近所述消声器的隔热部件,所述隔热部件和所述备胎池之间有间隙;
设置在所述隔热部件处的多个通风口,以使得外部空气沿着所述间隙流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部件包括一底面和从所述底面的边缘向所述备胎池方向弯折的侧面;
其中,所述多个通风口设置在所述隔热部件的侧面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分别与所述多个通风口相对应的多个导流元件,以使得所述外部空气沿着一预设方向引流至所述隔热部件和所述备胎池之间的所述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为方形口,所述方形口具有第一边沿;
其中,所述导流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边沿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风口在所述侧面处沿着所述外部空气流动的方向以预定距离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元件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边沿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元件具有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固定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边沿处,所述自由端能够绕所述固定端旋转,以改变所述外部空气通过所述通风口的流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元件具有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固定端和所述自由端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所述固定端和所述备胎池的底部之间的距离。
CN201621437750.6U 2016-12-26 2016-12-26 一种用于车辆的备胎池隔热装置 Active CN2064369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37750.6U CN206436946U (zh) 2016-12-26 2016-12-26 一种用于车辆的备胎池隔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37750.6U CN206436946U (zh) 2016-12-26 2016-12-26 一种用于车辆的备胎池隔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36946U true CN206436946U (zh) 2017-08-25

Family

ID=59647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37750.6U Active CN206436946U (zh) 2016-12-26 2016-12-26 一种用于车辆的备胎池隔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369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40550A (zh) * 2016-12-26 2017-05-31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的备胎池隔热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40550A (zh) * 2016-12-26 2017-05-31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的备胎池隔热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3106120A3 (en) Device, assembly, and system for reducing aerodynamic drag
CN106828947A (zh) 一种高空飞行器太阳能电池板与螺旋桨电机联合散热装置
CN108237864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具有风道循环的冷却装置
US2015007989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ling a heat exchanger in a vehicle
CN206436946U (zh) 一种用于车辆的备胎池隔热装置
CN107014230A (zh) 一种内部折流式多流程板翅式散热器
CN104456881A (zh) 风道系统及其送风方法、具有该风道系统的调器
CN107061013B (zh) 一种用于发动机进口旋转整流帽罩的热气防冰方法
CN202144199U (zh) 发动机后置客车的冷却系统
CN207291660U (zh) 一种降低汽车阻力的尾气排放装置
CN106740550A (zh) 一种用于车辆的备胎池隔热装置
CN205225794U (zh) 带内部自适应冷却循环的复冷通风机
CN203926714U (zh) 一种导流风罩及安装在减速器上的冷却器
CN203666242U (zh) 一种汽车及其车轮
CN103291661B (zh) 降噪汽车空调鼓风机进口防风环装置
CN206197178U (zh) 防水雾头盔
CN208364234U (zh) 燃油三轮车发动机高效散热系统
CN207481644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舱散热装置
CN105644789B (zh) 飞机前冲压进气热交换装置
CN103925389B (zh) 一种阀门和车轮
CN204488478U (zh) 一种客车发动机舱新型散热结构
CN107627835B (zh) 一种降低汽车阻力的方法及尾气排放装置
CN106870078A (zh) 一种汽车尾气余热发电装置
CN203452830U (zh) 一种隧道自然通风降温结构
CN208682561U (zh) 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