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30212U - 一种圆底锅平底锅两用支架及使用该支架的燃气灶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圆底锅平底锅两用支架及使用该支架的燃气灶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30212U
CN206430212U CN201621298193.4U CN201621298193U CN206430212U CN 206430212 U CN206430212 U CN 206430212U CN 201621298193 U CN201621298193 U CN 201621298193U CN 206430212 U CN206430212 U CN 2064302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d
burner region
mesh
leg
stopping mea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9819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刚
席春
纪旭
何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Chiffo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Chiffo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Chiffo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Chiffo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29819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302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302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302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底锅平底锅两用支架及使用该支架的燃气灶台,包括壳体(1)和灶台主体,所述灶台主体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该主体上设置有两个燃烧器(21),圆底锅平底锅两用支架由两个燃烧器区域格栅(3)、连接区域格栅(4)和支架主体(5)组成,使用该两用支架的灶台加热效率高,锅体更稳固,减少倾覆危险。

Description

一种圆底锅平底锅两用支架及使用该支架的燃气灶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底锅平底锅两用支架及使用该支架的燃气灶台。
背景技术
燃气灶在工作时,燃气从进气管进入灶内,经过燃气阀的调节进入炉头中,同时混合一部分空气,这些混合气体从分火器的火孔中喷出同时被点火装置点燃形成火焰,这些火焰被用来加热置于锅支架上的炊具,燃气灶使用时较为方便,加热温度较为稳定,火焰大小容易控制,而且使用较为清洁,一般不会产生异味,因此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被广泛使用。
传统的燃气灶种类繁多,但功能区别不大,传统的燃气灶锅支脚只有一种,这样在使用不同炊具时就会大大影响其加热效果,例如传统的炒菜锅锅底为圆弧形,加热时受热点较低,而平底锅加热时受热点较高,由于加热点高度不同,放在同一个锅支脚必然会影响到加热的效果,并且支脚与锅底不配合容易造成锅的不稳定,严重时致使锅体倾覆,甚至烫伤使用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底锅平底锅两用支架,该支架设置有圆底锅支脚和平底锅支脚,分别适用不同的锅底,使锅体加热时高度更合适,并能稳定不同锅底种类锅的重心,使锅更稳固,不易发生倾覆。
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圆底锅平底锅两用支架,包括两个燃烧器区域格栅、连接区域格栅和支架主体组成,所述燃烧器区域格栅为″目″字形框架,″目″字形内框横向两条边内侧的中心各设置1个窠臼,″目″字形框纵向两条边内侧的中心各设置1个限位装置A,所述连接区域格栅为″田″字形框架,所述连接区域格栅将两个燃烧器区域格栅相连组成一个整体,所述支架主体为一个方框,方框四条边内侧的中心各设置1个支脚,方框横向两条边外侧的中心各设置1个圆柱形转轴,方框纵向两条边外侧的中心各设置1个限位装置B,所述支架主体在所述燃烧器区域格栅″目″字形内框的内部,所述支架主体上的两个转轴与所述燃烧器区域格栅″目″字形内框上的窠臼相配合,所述支架主体上的两个限位装置B与所述燃烧器区域格栅″目″字形框上的两个限位装置A相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支架主体上的支脚设有平底锅支脚和圆底锅支脚,所述平底锅支脚和圆底锅支脚均有四个,两两对称,且平底锅支脚设置在圆底锅支脚的相反面。
进一步的是,所述限位装置A和所述限位装置B各为一个长方体,在所述限位装置A上,与所述限位装置B的连接端设置一个方形凹槽,所述限位装置B卡合在所述限位装置 A的凹槽中,所述限位装置A的凹槽部位纵向设置1个贯穿的限位孔A,所述限位装置B 卡合在凹槽部位纵向设置1个贯穿的限位孔B,所述限位孔A和所述限位孔B同轴心,并设置1个限位插销,将所述限位孔A和所述限位孔B连接并固定。
进一步的是,所述燃烧器区域格栅外框横向一条边框的下方设置限位卡块。
进一步的是,所述燃烧器区域格栅的″目″字形外框和内框间上下各设置不少于1个连接筋,防止内框变形影响限位装置A和限位装置B的位置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上述支架的燃气灶台,该燃气灶台包括壳体、灶台主体,灶台主体设置在壳体内部,所述灶台主体上设置有两个燃烧器;圆底锅平底锅两用支架由两个燃烧器区域格栅、连接区域格栅和支架主体组成,所述燃烧器区域格栅为″目″字形框架,″目″字形内框横向两条边内侧的中心各设置1个窠臼,″目″字形框纵向两条边内侧的中心各设置1个限位装置A,所述连接区域格栅为″田″字形框架,所述连接区域格栅左右各固定连接一个所述燃烧器区域格栅,与两个燃烧器区域格栅相连组成一个整体,所述支架主体为一个方框,方框四条边内侧的中心各设置1个支脚,方框横向两条边外侧的中心各设置1个圆柱形转轴,方框纵向两条边外侧的中心各设置1个限位装置 B,所述支架主体在所述燃烧器区域格栅″目″字形内框的内部,所述支架主体上的两个转轴与所述燃烧器区域格栅″目″字形内框上的窠臼相配合,所述支架主体上的两个限位装置B与所述燃烧器区域格栅″目″字形边框上的两个限位装置A相连接,所述支架主体上的支脚设有平底锅支脚和圆底锅支脚,所述平底锅支脚和圆底锅支脚均有四个,两两对称,且平底锅支脚设置在圆底锅支脚的相反面;所述灶台主体上的两个燃烧器分别位于两个燃烧器区域格栅″目″字形内框的正下方。
进一步的是,所述燃烧器区域格栅外框横向一条边框的下方设置限位卡块,所述壳体上设置2个限位卡槽,该2个限位卡槽分别与两个燃烧器区域格栅上的限位卡块相配合,将所述壳体和燃烧器区域格栅相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壳体上设置一个V形槽,所述灶台主体上的两个燃烧器位于V形槽底部,所述连接区域格栅、两个燃烧器区域格栅组成的整体位于V形槽顶部,由V形槽支撑。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这种使用这种两用支架的灶台,一支架多用途,可根据适用锅的不同,调整支脚种类,拔取限位插销后,支架主体可沿转轴翻转,调整到合适支脚,限位孔A和限位孔B配合,插上限位插销即可固定支架主体,使用该两用支架加热效率高,锅体更稳固,减少倾覆危险,并且可在燃烧器区域格栅和连接区域格栅上均匀设置多个支撑,该圆底锅平底锅两用支架可以用在现有的燃气灶上,无须对燃气灶进行结构改造,使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案使用圆底锅平底锅两用支架的燃气灶台立体图。
图2为本案燃气灶台壳体的V形结构图。
图3为本案圆底锅平底锅两用支架燃烧器区域格栅与支架主体连接部位爆炸图。
图4为本案圆底锅平底锅两用支架连接区域格栅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4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限定在以下实施例中。
实施例一用于描述圆底锅平底锅两用支架,其包括:两个燃烧器区域格栅3、连接区域格栅4和支架主体5,所述燃烧器区域格栅3为″目″字形框架,″目″字形内框横向两条边内侧的中心各设置1个窠臼,″目″字形框纵向两条边内侧的中心各设置1个限位装置 A31,所述连接区域格栅4为″田″字形框架,所述连接区域格栅4左右各固定连接一个所述燃烧器区域格栅3,与两个燃烧器区域格栅3相连组成一个整体,所述支架主体5为一个方框,方框四条边内侧的中心各设置1个支脚,方框横向两条边外侧的中心各设置1 个圆柱形转轴53,方框纵向两条边外侧的中心各设置1个限位装置B54,所述支架主体5 在所述燃烧器区域格栅3″目″字形内框的内部,所述支架主体5上的两个转轴53与所述燃烧器区域格栅3″目″字形内框上的窠臼相配合,所述支架主体5上的两个限位装置B54 与所述燃烧器区域格栅3″目″字形边框上的两个限位装置A31相连接,所述支架主体5 上的支脚设有平底锅支脚52和圆底锅支脚51,所述平底锅支脚52和圆底锅支脚51均有四个,两两对称,且平底锅支脚52设置在圆底锅支脚51的相反面,所述限位装置A31和所述限位装置B54各为一个长方体,在所述限位装置A31上,与所述限位装置B54的连接端设置一个方形凹槽,所述限位装置B54卡合在所述限位装置A31的凹槽中,所述限位装置A31的凹槽部位纵向设置1个贯穿的限位孔A32,所述限位装置B54卡合在凹槽部位纵向设置1个贯穿的限位孔B55,所述限位孔A32和所述限位孔B55同轴心,并设置1 个限位插销7,将所述限位孔A32和所述限位孔B55连接并固定,所述燃烧器区域格栅3 外框横向一条边框的下方设置限位卡块8,所述燃烧器区域格栅3的″目″字形外框和内框间上下各设置不少于1个连接筋,防止内框变形影响限位装置A和限位装置B的位置精度。
根据适用锅的不同,调整支脚种类,拔取限位插销7后,支架主体5可沿转轴53翻转,调整到合适支脚,限位孔A32和限位孔B55配合,插上限位插销7即可固定支架主体5。
作为优选,在燃烧器区域格栅3和连接区域格栅4上均匀设置多个支撑,该圆底锅平底锅两用支架可以用在现有的燃气灶上,无须对燃气灶进行结构改造。
实施例二用于描述一种使用该支架的燃气灶台,其包括:包括壳体1和灶台主体,所述灶台主体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该主体上设置有两个燃烧器21,圆底锅平底锅两用支架由两个燃烧器区域格栅3、连接区域格栅4和支架主体5组成,所述燃烧器区域格栅3为″目″字形框架,″目″字形内框横向两条边内侧的中心各设置1个窠臼,″目″字形框纵向两条边内侧的中心各设置1个限位装置A31,所述连接区域格栅4为″田″字形框架,所述连接区域格栅4左右各固定连接一个所述燃烧器区域格栅3,与两个燃烧器区域格栅3 相连组成一个整体,所述支架主体5为一个方框,方框四条边内侧的中心各设置1个支脚,方框横向两条边外侧的中心各设置1个圆柱形转轴53,方框纵向两条边外侧的中心各设置 1个限位装置B54,所述支架主体5在所述燃烧器区域格栅3″目″字形内框的内部,所述支架主体5上的两个转轴53与所述燃烧器区域格栅3″目″字形内框上的窠臼相配合,所述支架主体5上的两个限位装置B54与所述燃烧器区域格栅3″目″字形边框上的两个限位装置A31相连接,所述支架主体5上的支脚设有平底锅支脚52和圆底锅支脚51,所述平底锅支脚52和圆底锅支脚51均有四个,两两对称,且平底锅支脚52设置在圆底锅支脚51的相反面,所述灶台主体上的两个燃烧器21分别位于两个燃烧器区域格栅3″目″字形内框的正下方,所述燃烧器区域格栅3外框横向一条边框的下方设置限位卡块8,所述壳体1上设置2个限位卡槽6,该2个限位卡槽6分别与两个燃烧器区域格栅3上的限位卡块8相配合,将所述壳体1和燃烧器区域格栅3相连接,所述壳体1上设置一个V形槽,所述灶台主体上的两个燃烧器21位于V形槽底部,所述连接区域格栅4、两个燃烧器区域格栅3组成的整体位于V形槽顶部,由V形槽支撑。
使用时根据适用锅的不同,调整支脚种类,拔取限位插销7后,支架主体5可沿转轴53翻转,调整到合适支脚,限位孔A32和限位孔B55配合,插上限位插销7即可固定支架主体5,然后将平底锅圆底锅两用支架的限位卡块8对齐壳体1上的限位卡槽6,将支架与壳体1连接,置于壳体1V形槽的顶端,然后即可点火,使用该两用支架的灶台加热效率高,锅体更稳固,减少倾覆危险。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圆底锅平底锅两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燃烧器区域格栅(3)、连接区域格栅(4)和支架主体(5),所述燃烧器区域格栅(3)为″目″字形框架,″目″字形内框横向两条边内侧的中心各设置1个窠臼,″目″字形框纵向两条边内侧的中心各设置1个限位装置A(31),所述连接区域格栅(4)为″田″字形框架,所述连接区域格栅(4)左右各固定连接一个所述燃烧器区域格栅(3),与两个燃烧器区域格栅(3)相连组成一个整体,所述支架主体(5)为一个方框,方框四条边内侧的中心各设置1个支脚,方框横向两条边外侧的中心各设置1个圆柱形转轴(53),方框纵向两条边外侧的中心各设置1个限位装置B(54),所述支架主体(5)在所述燃烧器区域格栅(3)″目″字形内框的内部,所述支架主体(5)上的两个转轴(53)与所述燃烧器区域格栅(3)″目″字形内框上的窠臼相配合,所述支架主体(5)上的两个限位装置B(54)与所述燃烧器区域格栅(3)″目″字形边框上的两个限位装置A(31)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底锅平底锅两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5)上的支脚设有平底锅支脚(52)和圆底锅支脚(51),所述平底锅支脚(52)和圆底锅支脚(51)均有四个,两两对称,且平底锅支脚(52)设置在圆底锅支脚(51)的相反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底锅平底锅两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A(31)和所述限位装置B(54)各为一个长方体,在所述限位装置A(31)上,与所述限位装置B(54)的连接端设置一个方形凹槽,所述限位装置B(54)卡合在所述限位装置A(31)的凹槽中,所述限位装置A(31)的凹槽部位纵向设置1个贯穿的限位孔A(32),所述限位装置B(54)卡合在凹槽部位纵向设置1个贯穿的限位孔B(55),所述限位孔A(32)和所述限位孔B(55)同轴心,并设置1个限位插销(7),将所述限位孔A(32)和所述限位孔B(55)连接并固定。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圆底锅平底锅两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区域格栅(3)外框横向一条边框的下方设置限位卡块(8)。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底锅平底锅两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区域格栅(3)的″目″字形外框和内框间上下各设置不少于1个连接筋。
6.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支架的燃气灶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灶台主体,所述灶台主体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该主体上设置有两个燃烧器(21);
圆底锅平底锅两用支架由两个燃烧器区域格栅(3)、连接区域格栅(4)和支架主体(5)组成,所述燃烧器区域格栅(3)为″目″字形框架,″目″字形内框横向两条边内侧的中心各设置1个窠臼,″目″字形框纵向两条边内侧的中心各设置1个限位装置A(31),所述连接区域格栅(4)为″田″字形框架,所述连接区域格栅(4)左右各固定连接一个所述燃烧器区域格栅(3),与两个燃烧器区域格栅(3)相连组成一个整体,所述支架主体(5)为一个方框,方框四条边内侧的中心各设置1个支脚,方框横向两条边外侧的中心各设置1个圆柱形转轴(53),方框纵向两条边外侧的中心各设置1个限位装置B(54),所述支架主体(5)在所述燃烧器区域格栅(3)″目″字形内框的内部,所述支架主体(5)上的两个转轴(53)与所述燃烧器区域格栅(3)″目″字形内框上的窠臼相配合,所述支架主体(5)上的两个限位装置B(54)与所述燃烧器区域格栅(3)″目″字形边框上的两个限位装置A(31)相连接,所述支架主体(5)上的支脚设有平底锅支脚(52)和圆底锅支脚(51),所述平底锅支脚(52)和圆底锅支脚(51)均有四个,两两对称,且平底锅支脚(52)设置在圆底锅支脚(51)的相反面;
所述灶台主体上的两个燃烧器(21)分别位于两个燃烧器区域格栅(3)″目″字形内框的正下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气灶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区域格栅(3)外框横向一条边框的下方设置限位卡块(8),所述壳体(1)上设置2个限位卡槽(6),该2个限位卡槽(6)分别与两个燃烧器区域格栅(3)上的限位卡块(8)相配合,将所述壳体(1)和燃烧器区域格栅(3)相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气灶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置一个V形槽,所述灶台主体上的两个燃烧器(21)位于V形槽底部,所述连接区域格栅(4)、两个燃烧器区域格栅(3)组成的整体位于V形槽顶部,由V形槽支撑。
CN201621298193.4U 2016-11-30 2016-11-30 一种圆底锅平底锅两用支架及使用该支架的燃气灶台 Active CN2064302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98193.4U CN206430212U (zh) 2016-11-30 2016-11-30 一种圆底锅平底锅两用支架及使用该支架的燃气灶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98193.4U CN206430212U (zh) 2016-11-30 2016-11-30 一种圆底锅平底锅两用支架及使用该支架的燃气灶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30212U true CN206430212U (zh) 2017-08-22

Family

ID=59589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98193.4U Active CN206430212U (zh) 2016-11-30 2016-11-30 一种圆底锅平底锅两用支架及使用该支架的燃气灶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3021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65365A (zh) * 2016-11-30 2017-05-31 成都前锋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圆底锅平底锅两用支架及使用该支架的燃气灶台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65365A (zh) * 2016-11-30 2017-05-31 成都前锋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圆底锅平底锅两用支架及使用该支架的燃气灶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63726B (zh) 一种多功能集成灶
CN204880238U (zh) 两用燃气取暖器
CN206430212U (zh) 一种圆底锅平底锅两用支架及使用该支架的燃气灶台
CN106765365A (zh) 一种圆底锅平底锅两用支架及使用该支架的燃气灶台
CN105783050A (zh) 一种燃气灶支架
CN207214139U (zh) 节能燃气灶隔热组件
CN204830077U (zh) 两用聚能炉架
CN106051851A (zh) 一种可调式炊具支架及燃气灶
CN203940488U (zh) 一种聚能炉架
CN207334730U (zh) 灶具燃烧器
CN202135924U (zh) 具有采暖功能的火锅桌
CN207407400U (zh) 灶具聚能炉架
CN108006634B (zh) 灶具燃烧器
CN207702466U (zh) 一种新型燃气灶具
CN204923101U (zh) 节能环保煲汤、粥炉
CN106500137B (zh) 燃气灶及燃气系统
CN205682943U (zh) 蒸汽加热餐桌
CN106287838B (zh) 一种高效节能中餐燃气炒菜灶
CN108800210A (zh) 一种余热利用式炉灶
CN204033086U (zh) 一种燃气汤面炉
CN205425074U (zh) 一种聚能隔热锅支架
CN205102181U (zh) 节能环保燃柴炉
CN204665413U (zh) 液化气灶用的封火圈
CN212777484U (zh) 一种新型防风安全燃气灶
CN209763155U (zh) 一种组合支锅架及其使用该支锅架的燃气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