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63155U - 一种组合支锅架及其使用该支锅架的燃气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支锅架及其使用该支锅架的燃气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63155U
CN209763155U CN201822228800.5U CN201822228800U CN209763155U CN 209763155 U CN209763155 U CN 209763155U CN 201822228800 U CN201822228800 U CN 201822228800U CN 209763155 U CN209763155 U CN 2097631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upport column
column
lower support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2880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树鹏
孙珂
段行行
柯诗怡
江松
刘海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gao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gao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gao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gao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2880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631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631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631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组合支锅架及其使用该支锅架的燃气灶。本实用新型包括下支撑架和上支撑架,下支撑架上设有第一下支撑柱和第二下支撑柱,第一下支撑柱上设有支撑部件;上支撑架上设有第一上支撑柱和第二上支撑柱,第二上支撑柱上设有限位部件,限位部件与支撑部件相适配;上支撑架与下支撑架在第一种连接状态时,第一上支撑柱套接在第二下支撑柱的外表面上,第二上支撑柱与第一下支撑柱卡接连接;上支撑架与下支撑架在第二种连接状态时,第一上支撑柱卡接在支撑部件上,第二上支撑柱卡接在第二下支撑柱的顶部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无需对现有的灶体进行改造,油污不会渗流至灶体的内部,便于清洗,高度调整简单,操作方便,经济实用。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支锅架及其使用该支锅架的燃气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组合支锅架及其使用该支锅架的燃气灶。
背景技术
燃气灶是指以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燃料进行直接火加热的厨房用具。在现代生活中,煤气灶无疑是厨房中最重要的厨具。现有的燃气灶一般包括灶体,设于灶体上的灶芯,设于灶芯外支撑锅体的安置架。目前,安置架通常是三爪、五爪或六爪的固定支撑架,支撑架的结构和形状大小在出厂的时候就已经定型了。这种支撑架与灶炉头之间的高度固定,使得从灶炉头出来的火焰距离炊具的加热间距固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吃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家庭里用来烹饪食物的炊具也随之越来越多,炊具的形状也越来越多,如:平底锅,圆底锅;此时这种单一的燃气灶支撑架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平底锅比较大,放入食物的面积大,需要直接受热的区域大;平底锅的锅底距离火焰比较远,既浪费能源,又浪费了时间。圆底锅的锅底比较小,直接受热面积小;圆底锅的锅底距离燃烧的火焰距离太小,这样会导致燃烧不充分,影响燃烧效果,而且对室内空气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组合支锅架及其使用该支锅架的燃气灶,这种支锅架结构简单,无需对现有燃气灶进行改造,直接放置在灶体上即可使用,高度调整方便,便于清洗。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合支锅架,其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下支撑架和上支撑架,所述下支撑架设置于灶体上,所述下支撑架与所述上支撑架可拆卸式连接;所述下支撑架上设有下支撑柱,所述下支撑柱包括第一下支撑柱和第二下支撑柱,所述第一下支撑柱上设有支撑部件;所述上支撑架上设有上支撑柱,所述上支撑柱包括第一上支撑柱和第二上支撑柱,所述第二上支撑柱上设有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与所述支撑部件相适配;所述上支撑架与所述下支撑架有两种连接状态,所述上支撑架与所述下支撑架在第一种连接状态时,所述上支撑架的第一上支撑柱套接在所述下支撑架的第二下支撑柱的外表面上,所述上支撑架的第二上支撑柱与所述下支撑架的第一下支撑柱通过所述限位部件与所述支撑部件卡接连接;所述上支撑架与所述下支撑架在第二种连接状态时,所述上支撑架的第一上支撑柱卡接在所述下支撑架的第一下支撑柱的所述支撑部件上,所述上支撑架的第二上支撑柱通过所述限位部件卡接在所述下支撑架的第二下支撑柱的顶部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下支撑柱为四个,所述上支撑柱也为四个,所述限位部件为设置在所述第二上支撑柱的上部的卡块,所述支撑部件为设置在所述第一下支撑柱的下部的凸块,所述卡块位于所述第二上支撑柱的内侧,所述凸块位于所述第一下支撑柱的外侧。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卡块与所述第二上支撑柱为一体设置,所述凸块与所述第一下支撑柱为一体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上支撑架还包括上支撑环,所述上支撑环上在所述上支撑柱的内部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下支撑柱相适配。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上支撑架与所述下支撑架在第一种连接状态时,所述下支撑柱的末端高于所述卡槽;所述上支撑架与所述下支撑架在第二种连接状态时,所述下支撑柱的末端位于所述卡槽的内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上支撑环的内部设有与圆底锅的表面相适配的凹陷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上支撑环的外部为一弧形斜面,所述弧形斜面的底部向着所述上支撑环的圆心方向倾斜。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第一上支撑柱的顶部包括第一平面和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位于所述第一上支撑柱的内侧,所述第二上支撑柱的顶部包括第二平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也位于所述第二上支撑柱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燃气灶,其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包括灶体,所述灶体上设有根据上面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支锅架。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下支撑架还包括下支撑环,所述下支撑架通过所述下支撑环设置在所述灶体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套接连接的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组成支锅架,当上支撑架的第一上支撑柱套接在下支撑架的第二下支撑柱的外表面上并且上支撑架的第二上支撑柱与下支撑架的第一下支撑柱通过限位部件与支撑部件卡接连接时,上支撑架的上支撑柱完全套接在下支撑架的下支撑柱的外侧,支锅架距离灶炉头的高度最小,用于放置平底锅,此时,灶体上的灶炉头发出的火焰距离平底锅的间距较小,降低了火焰高度,增加了火焰与平底锅的直接接触面积,加热速度快,传热效率高,节约了能源,提高了效率;将上支撑架旋转之后,当上支撑架的第一上支撑柱卡接在下支撑架的第一下支撑柱的支撑部件上并且上支撑架的第二上支撑柱通过限位部件卡接在下支撑架的第二上支撑柱的顶部上时,上支撑架的上支撑柱卡接连接在下支撑架的下支撑柱的外侧,增加了支锅架的高度,此时,支锅架距离灶炉头的高度最大,用于放置圆底锅,灶炉头发出的火焰距离圆底锅的间距适中,火焰沿着圆底锅的底面延伸,燃烧充分,燃烧效果好,充分利用了燃烧后的热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直接将下支撑架放置在现有的灶体上即可使用,无需对现有的灶体进行改造,油污不会渗流至灶体的内部,便于清洗,高度调整简单,同一支锅架具有不同的间距,达到了兼容平底锅和圆底锅的目的,操作方便,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在第一种使用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在第二种使用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下支撑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第一下支撑柱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第二下支撑柱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中上支撑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7中上支撑架旋转90度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支撑架;11-第一下支撑柱;12-第二下支撑柱;13-下支撑环;14-第一平面;15-第一斜面;16-支撑部件;
2-上支撑架;21-第一上支撑柱;22-第二上支撑柱;23-上支撑环;24-卡槽;25-限位部件;
3-灶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附图5、附图6、附图7和附图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合支锅架,包括下支撑架1和上支撑架2,下支撑架1设置于灶体3上,下支撑架1与上支撑架2可拆卸式连接;下支撑架1上设有下支撑柱,下支撑柱1包括第一下支撑柱11和第二下支撑柱12,第一下支撑柱11上设有支撑部件16;上支撑架2上设有上支撑柱,上支撑柱包括第一上支撑柱21和第二上支撑柱22,第二上支撑柱22上设有限位部件25,限位部件25与支撑部件16相适配;上支撑架2与下支撑架1有两种连接状态,上支撑架2与下支撑架1在第一种连接状态时,上支撑架2的第一上支撑柱21套接在下支撑架1的第二下支撑柱12的外表面上,上支撑架2的第二上支撑柱22与下支撑架1的第一下支撑柱11通过限位部件25与支撑部件16卡接连接;上支撑架2与下支撑架1在第二种连接状态时,上支撑架2的第一上支撑柱21卡接在下支撑架1的第一下支撑柱11的支撑部件16上,上支撑架2的第二上支撑柱22通过限位部件25卡接在下支撑架1的第二下支撑柱12的顶部上。本实用新型采用套接连接的上支撑架2和下支撑架1组成支锅架,上支撑架2与下支撑架1在第一种连接状态时,支锅架距离灶炉头的高度最小,用于放置平底锅,此时,灶体3上的灶炉头发出的火焰距离平底锅的间距较小,降低了火焰高度,增加了火焰与平底锅的直接接触面积,加热速度快,传热效率高,节约了能源,提高了效率;上支撑架2与下支撑架1在第二种连接状态时,此时,支锅架距离灶炉头的高度最大,用于放置圆底锅,灶炉头发出的火焰距离圆底锅的间距适中,火焰沿着圆底锅的底面延伸,燃烧充分,燃烧效果好,充分利用了燃烧后的热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直接将下支撑架1放置在现有的灶体3上即可使用,无需对现有的灶体3进行改造,油污不会渗流至灶体3的内部,便于清洗,高度调整简单,同一支锅架具有不同的间距,达到了兼容平底锅和圆底锅的目的,操作方便,经济实用。
参阅附图3、附图4、附图5、附图6、附图7和附图8,附图3中的箭头代表上支撑架2的转动方向,本实施例中,下支撑柱为四个,上支撑柱也为四个,限位部件25为设置在第二上支撑柱22的上部的卡块,支撑部件16为设置在第一下支撑柱11的下部的凸块,卡块位于第二上支撑柱22的内侧,凸块位于第一下支撑柱11的外侧。这时,第二上支撑柱22的内侧呈L型设置,第一下支撑柱11的外侧也呈L型设置,这两个L型的方向正好相反。上支撑架2与下支撑架1在第一种连接状态时,卡块正好卡接在凸块上;同时,第一上支撑柱21正好套接在第二下支撑柱12的外表面上,从而实现稳定连接。上支撑架2与下支撑架1在第二种连接状态时,第二上支撑柱22的卡块正好卡接在第二下支撑柱12的顶部;同时,第一上支撑柱21正好卡接在第一下支撑柱11的凸块上,提高了支锅架的高度,实现了稳定连接。卡块与第二上支撑柱22为一体设置,凸块与第一下支撑柱11为一体设置。这种一体成型的第二上支撑柱22与卡块以及一体成型的第一下支撑柱11与凸块整体结构表面平滑,方便加工,便于清洗,连接方便。
参阅附图1、附图2、附图7和附图8,本实施例中,上支撑架2还包括上支撑环23,上支撑环23上在上支撑柱的内部设有卡槽24,卡槽24与下支撑柱相适配。上支撑环23内开设有卡槽24,卡槽24的外侧即为上支撑柱,对于第一上支撑柱21来说,卡槽24的外侧直接就是第一上支撑柱21;对于第二上支撑柱22来说,卡槽24的外侧是限位部件25也即卡块,限位部件25也即卡块的外侧是第二上支撑柱22。上支撑架2与下支撑架1在第一种连接状态时,下支撑柱的末端高于卡槽24;上支撑架2与下支撑架1在第二种连接状态时,下支撑柱的末端位于卡槽24的内部。卡槽24的设置方便了上支撑架2与下支撑架1的连接,连接稳定,使连接后的支锅架内表面整齐一致。上支撑环23的内部设有与圆底锅的表面相适配的凹陷部。凹陷部的设置正好与圆底锅的表面相吻合,有利于圆底锅的温度放置。上支撑环23的外部为一弧形斜面,弧形斜面的底部向着上支撑环23的圆心方向倾斜。这种倾斜设置弧形斜面使上支撑架2曲线平滑,结构稳固。
参阅附图4、附图5和附图6,本实施例中,第一下支撑柱11的顶部包括第一平面14和第一斜面15,第一斜面15位于第一下支撑柱11的内侧,第二下支撑柱12的顶部包括第二平面和第二斜面,第二斜面也位于第二下支撑柱12的内侧。第一平面14和第二平面的设置方便上支撑架2和下支撑架1的连接,使其连接稳固,方便第二上支撑柱22的卡块垂直挂置在第一平面14上,第一斜面15和第二斜面的设置,有利于与其上放置的平底锅或圆底锅的形状吻合,增加了平底锅或圆底锅的受力点,使平底锅或圆底锅放置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燃气灶,包括灶体3,灶体3上设有根据上面所述的组合支锅架。本实施例中下支撑架1还包括下支撑环13,下支撑架1通过下支撑环13设置在灶体3上。在下支撑环13的作用下,下支撑架1整体稳固地直接放置在灶体3上。该支锅架结构简单,直接将下支撑架1放置在现有的灶体3上即可使用,无需对现有的灶体3进行改造,油污不会渗流至灶体3的内部,便于清洗,高度调整简单,同一支锅架具有不同的间距,达到了兼容平底锅和圆底锅的目的,操作方便,经济实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套接连接的上支撑架2和下支撑架1组成支锅架,当上支撑架2的第一上支撑柱21套接在下支撑架1的第二下支撑柱12的外表面上并且上支撑架2的第二上支撑柱22与下支撑架1的第一下支撑柱11通过限位部件25与支撑部件16卡接连接时,上支撑架2的上支撑柱完全套接在下支撑架1的下支撑柱的外侧,支锅架距离灶炉头的高度最小,用于放置平底锅,此时,灶体3上的灶炉头发出的火焰距离平底锅的间距较小,降低了火焰高度,增加了火焰与平底锅的直接接触面积,加热速度快,传热效率高,节约了能源,提高了效率;将上支撑架2旋转之后,当上支撑架2的第一上支撑柱21卡接在下支撑架1的第一下支撑柱11的支撑部件16上并且上支撑架2的第二上支撑柱22通过限位部件25卡接在下支撑架1的第二上支撑柱22的顶部上时,上支撑架2的上支撑柱卡接连接在下支撑架1的下支撑柱的外侧,增加了支锅架的高度,此时,支锅架距离灶炉头的高度最大,用于放置圆底锅,灶炉头发出的火焰距离圆底锅的间距适中,火焰沿着圆底锅的底面延伸,燃烧充分,燃烧效果好,充分利用了燃烧后的热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直接将下支撑架1放置在现有的灶体3上即可使用,无需对现有的灶体3进行改造,油污不会渗流至灶体3的内部,便于清洗,高度调整简单,同一支锅架具有不同的间距,达到了兼容平底锅和圆底锅的目的,操作方便,经济实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组合支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支撑架和上支撑架,所述下支撑架设置于灶体上,所述下支撑架与所述上支撑架可拆卸式连接;
所述下支撑架上设有下支撑柱,所述下支撑柱包括第一下支撑柱和第二下支撑柱,所述第一下支撑柱上设有支撑部件;
所述上支撑架上设有上支撑柱,所述上支撑柱包括第一上支撑柱和第二上支撑柱,所述第二上支撑柱上设有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与所述支撑部件相适配;
所述上支撑架与所述下支撑架有两种连接状态,所述上支撑架与所述下支撑架在第一种连接状态时,所述上支撑架的第一上支撑柱套接在所述下支撑架的第二下支撑柱的外表面上,所述上支撑架的第二上支撑柱与所述下支撑架的第一下支撑柱通过所述限位部件与所述支撑部件卡接连接;所述上支撑架与所述下支撑架在第二种连接状态时,所述上支撑架的第一上支撑柱卡接在所述下支撑架的第一下支撑柱的所述支撑部件上,所述上支撑架的第二上支撑柱通过所述限位部件卡接在所述下支撑架的第二下支撑柱的顶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支锅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支撑柱为四个,所述上支撑柱也为四个,所述限位部件为设置在所述第二上支撑柱的上部的卡块,所述支撑部件为设置在所述第一下支撑柱的下部的凸块,所述卡块位于所述第二上支撑柱的内侧,所述凸块位于所述第一下支撑柱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支锅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块与所述第二上支撑柱为一体设置,所述凸块与所述第一下支撑柱为一体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支锅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支撑架还包括上支撑环,所述上支撑环上在所述上支撑柱的内部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下支撑柱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支锅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支撑架与所述下支撑架在第一种连接状态时,所述下支撑柱的末端高于所述卡槽;所述上支撑架与所述下支撑架在第二种连接状态时,所述下支撑柱的末端位于所述卡槽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支锅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支撑环的内部设有与圆底锅的表面相适配的凹陷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支锅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支撑环的外部为一斜面,所述斜面的底部向着所述上支撑环的圆心方向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支锅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上支撑柱的顶部包括第一平面和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位于所述第一上支撑柱的内侧,所述第二上支撑柱的顶部包括第二平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也位于所述第二上支撑柱的内侧。
9.一种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包括灶体,所述灶体上设有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支锅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支撑架还包括下支撑环,所述下支撑架通过所述下支撑环设置在所述灶体上。
CN201822228800.5U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组合支锅架及其使用该支锅架的燃气灶 Active CN2097631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28800.5U CN209763155U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组合支锅架及其使用该支锅架的燃气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28800.5U CN209763155U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组合支锅架及其使用该支锅架的燃气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63155U true CN209763155U (zh) 2019-12-10

Family

ID=68747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28800.5U Active CN209763155U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组合支锅架及其使用该支锅架的燃气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631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63155U (zh) 一种组合支锅架及其使用该支锅架的燃气灶
CN205251309U (zh) 燃气比萨烤炉
CN215637169U (zh) 聚能圈组件及燃气灶
CN213237644U (zh) 一种台嵌双型组合电气炉灶
CN210624626U (zh) 一种家庭燃气灶用火防风保护罩
CN217209475U (zh) 一种便携式灶具
CN201748428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具的金属纤维火盖
CN202546869U (zh) 一种弧形肋节能燃气灶支架
CN211176926U (zh) 新型自适应燃气灶支撑架
CN210511850U (zh) 一种节能防风罩
CN111256171A (zh) 一种余热利用的灶具
CN217302921U (zh) 一种商用灶具锅架的新型结构
CN219530949U (zh) 一种防风聚能连体炉架辅助架
CN218409999U (zh) 一种炉子
CN216693652U (zh) 一种锅架及燃气灶
CN220229302U (zh) 一种多功能灶用锅支架
CN216203521U (zh) 一种两用柴火炉
CN215863586U (zh) 锅支架及包含其的灶具
CN209136261U (zh) 多功能炒菜锅架
CN213777814U (zh) 一种燃气灶
CN217209476U (zh) 一种多用途炊具鼓风罩
CN201683758U (zh) 多用锅
CN211876106U (zh) 一种组合式野炊炉架
CN218544518U (zh) 温煮炉及温煮炉壶套件
CN216716319U (zh) 一种燃气灶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