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27049U - 用于车钩的缓冲器及具有其的有轨列车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钩的缓冲器及具有其的有轨列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27049U
CN206427049U CN201621484947.5U CN201621484947U CN206427049U CN 206427049 U CN206427049 U CN 206427049U CN 201621484947 U CN201621484947 U CN 201621484947U CN 206427049 U CN206427049 U CN 2064270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tch
draw bar
buffer
rotating sea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8494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志鸿
李道林
谭志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8494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270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270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270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车钩的缓冲器及具有其的有轨列车,所述缓冲器包括:固定座,旋转座,所述旋转座在水平方向上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固定座上;牵引杆,所述牵引杆沿所述牵引杆的轴线可活动地设在所述旋转座上;缓冲组件,且所述缓冲组件分别与所述牵引杆和所述旋转座相连;垂直支撑组件,所述垂直支撑组件支撑所述牵引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钩的缓冲器,可以利用通过缓冲组件缓解两节车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保障车辆运行过程中的平稳性,实现车厢之间的可靠连接。此外,通过设置垂直支撑组件,可以调节钩头的水平高度。

Description

用于车钩的缓冲器及具有其的有轨列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车钩的缓冲器及具有其的有轨列车。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2698670Y公开了一种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该装置的支承装置采用垂直复位弹簧盒和调节车钩来调节车钩的垂向角度,保证车钩水平。调节垂直转角时,需要松开支架与垂直复位弹簧之间的紧固螺栓,再通过增减垫片来调节角度。该装置零部件多,可靠性低、体积大,角度调节麻烦,操作繁琐,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
中国专利CN201020257515公布了一种车钩安装吊挂系统,该专利中对中装置和垂直支承装置做成一体,安装吊挂系统与的安装和拆卸与钩尾销紧密相连,
其装配过程和检修过程非常不便,另外整个吊挂系统的力直接传递给钩尾销,钩尾销不仅承受剪切力还承受一定的弯矩,钩尾销受力比较复杂,长久使用整个车钩系统可能会存在转动不灵活的现象。
另一方面,在轨道车辆技术中,特别是告诉列车中,车体通常设有车头盖,所述的车头盖在闭合状态下覆盖连接通道,以便保护车钩的各个部件,例如垂直支承装置,使其免受环境影响。当仅当需要使用车钩连挂的时候如救援,所述的车盖才会打开。因此,车钩的安装空间非常有限,用以容纳车钩。传统的支承装置常仅能在大量花费的情况下才能进行调节,这将特别耗时间和成本。
目前市场上也存在对中装置与支承装置没有集成在一起的垂直支承装置,这些支承装置也采用弹性橡胶块拉支承,但橡胶块在长久使用之后存在老化,永久变形,影响支承装置的支承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车钩的缓冲器,所述用于车钩的缓冲器可以保证连接车辆之间运行的平稳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用于车钩的缓冲器的有轨列车。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用于车钩的缓冲器,包括:固定座,旋转座,所述旋转座在水平方向上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固定座上;牵引杆,所述牵引杆沿所述牵引杆的轴线可活动地设在所述旋转座上;缓冲组件,且所述缓冲组件分别与所述牵引杆和所述旋转座相连;垂直支撑组件,所述垂直支撑组件支撑所述牵引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钩的缓冲器,可以利用通过缓冲组件缓解两节车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保障车辆运行过程中的平稳性,实现车厢之间的可靠连接。此外,通过设置垂直支撑组件,可以调节钩头的水平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垂直支撑组件与所述旋转座相连并支撑所述牵引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垂直支撑组件包括:底板;上板,所述上板与所述底板之间设有支撑橡胶块;顶板,所述顶板与所述上板相对固定地连接,且所述顶板的上面支撑牵引杆;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分别与所述底板和所述旋转座相连以调节所述底板与所述旋转座的间距。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橡胶块与所述上板硫化在一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板与所述顶板螺栓连接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杆的上端与所述旋转座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相连并由调节螺母固定,所述调节螺母用于调节所述底板与所述旋转座的间距。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杆的端部连接有两个调节螺母,且两个所述调节螺母分别位于所述底板的上下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杆包括关于所述支撑橡胶块相对布置的至少两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板上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导杆,且所述旋转座上设有与所述导杆对应的导槽,所述导杆沿上下方向可活动地与所述导槽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板的相对两侧均设有所述导杆,且所述旋转座的底壁上设有与所述导杆一一对应的导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有轨列车,包括:列车本体;车钩,所述车钩设在所述列车本体上,所述车钩包括缓冲器和钩头,所述缓冲器与所述列车本体相连,所述缓冲器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用于车钩的缓冲器,所述钩头与所述牵引杆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有轨列车,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的用于车钩的缓冲器,从而提高了有轨列车的整体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钩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车钩的爆炸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车钩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的车钩的剖视图,其中,橡胶块为剪切状态;
图5是图4中所示的车钩的示意图,其中,拉断螺栓被拉断;
图6是图1中所示的车钩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7是图2中所示的旋转座的示意图;
图8是图2中所示的上板的示意图;
图9是图1中所示的水平对中装置的示意图;
图10是沿图9中A-A线的剖视图;
图11是图9中所示的辊轮总成的剖视图;
图12是图9中所示的本体部的示意图;
图13是图9中所示的凸轮板与辊轮总成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车钩1000,
钩头100,
连接杆200,箍环300,
缓冲器400,
牵引杆41,第二限位槽411,
旋转座42,上支部421,下支部422,连接板423,螺纹孔424,导槽425,
缓冲组件43,壳体431,上盖4311,下盖4312,橡胶块432,
固定座44,
上旋转轴45,第一轴部451,第二轴部452,凸缘453,下旋转轴46,
拉断螺栓47,
垂直支撑组件600,
底板61,上板62,导杆621,支撑橡胶块63,顶板64,调节杆65,调节螺母66,
水平对中装置500,
凸轮板51,凹槽511,
辊轮总成52,辊轮521,辊滑动杆522,弹簧523,连接轴524,衬套525,外圈526,卡环527,
平行销53,
外壳54,本体部541,连接部542,
滑环55,固定轴56,缓冲套5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1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车钩1000的缓冲器400。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车钩1000的缓冲器400,包括:固定座44、旋转座42、牵引杆41、缓冲组件43和垂直支撑组件600。
其中,旋转座42在水平方向上可转动地设在固定座44上,牵引杆41沿牵引杆41的轴线(例如图1中所示的前后方向)可活动地设在旋转座42上,且缓冲组件43分别与牵引杆41和旋转座42相连。当牵引杆41沿前后方向或水平方向活动时,缓冲组件43可以减缓牵引杆41的冲击速度,起到缓冲牵引杆41的效果,避免牵引杆41与旋转座42发生碰撞损坏等。
垂直支撑组件600用于支撑牵引杆41,用于调节牵引杆41沿竖直方向(上下方向)的偏角,进而用于调节钩头100的水平高度。
其中,车钩1000包括:钩头100、连接杆200和缓冲器400。连接杆200的一端(例如图1中所示的连接杆200的前端)与钩头100相连;连接杆200的另一端(例如图1中所示的连接杆200的后端)与缓冲器400的牵引杆41相连。也就是说,钩头100通过连接杆200与缓冲器400相连,缓冲器400可以缓冲钩头100在钩挂过程中的冲击力,同时,当两节车厢通过车钩1000连接在一起时,缓冲器400可以减少车厢之间的振动传递,降低噪音,提高车厢与车厢之间传动的平稳性和可靠性,提高车钩1000的使用寿命。
结合图1,钩头100通过连接杆200与缓冲器400的牵引杆41相连,牵引杆41相对旋转座42可沿前后方向移动,且牵引杆41与旋转座42可相对固定座44在水平方向转动,也就是说,钩头100相对旋转座42可沿前后方向移动,且钩头100相对固定座44可在水平方向转动。这样,当两节车厢通过车钩1000连接在一起时,不仅可以实现车厢与车厢之间的可靠连接,还可以利用通过缓冲组件43缓解两节车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保障车辆运行过程中的平稳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钩1000的缓冲器400,可以利用通过缓冲组件43缓解两节车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保障车辆运行过程中的平稳性,实现车厢之间的可靠连接。此外,通过设置垂直支撑组件600,可以调节钩头100的水平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垂直支撑组件600与旋转座相连,且垂直支撑组件600支撑牵引杆41。也就是说,垂直支撑组件600不是直接连在车体上,而是通过缓冲器400的旋转座42间接连在车体上。由此,可以简化结构,装拆方便。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6所示,垂直支撑组件600可以包括:底板61、上板62、顶板64和调节杆65,其中,上板62与底板61之间设有支撑橡胶块63;顶板64与上板62相对固定地连接,且顶板64的上面支撑牵引杆41;也就是说,牵引杆41直接支撑在顶板64上,当牵引杆41在上下方向摆动时,顶板64将受到的力再通过上板62传递到支撑橡胶块63,支撑橡胶块63可以起到支撑和缓冲牵引杆41的作用,从而减少牵引杆41沿上下方向的摆动幅度,提高车厢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调节杆65分别与底板61和旋转座42相连,以调节底板61和旋转座42的间距。这样,当垂直支撑组件600上的弹性支撑部件(例如下文中所述的支撑橡胶块63)因长久使用产生永久变形时,可以调节垂直支撑组件600的高度,从而抵消弹性支撑部件的永久变形,使得垂直支撑组件600可以正常支撑牵引杆41。
有利地,支撑橡胶块63与上板62可以硫化在一起,底板61也可以与支撑橡胶块63硫化在一起,由此,可以提高支撑橡胶块63与上板62和底板61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增强垂直支撑组件600的整体性。
进一步地,上板62与顶板64可以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一起,由此,可以提高上板62和顶板64之间的装拆效率。此外,也可以便于顶板64和上板62(包括上板62、支撑橡胶块63以及底板61)的维修和更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杆65的上端和下端均可以设有螺纹,调节杆65的上端可以与旋转座42螺纹连接,调节杆65的下端与底板61相连并由调节螺母66固定,调节螺母66用于调节底板61与旋转座42的间距。也就是说,通过调节调节螺母66的松紧程度,可以调节底板61与旋转座42底部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对牵引杆41沿竖直方向角度的调整。
优选地,调节杆65的端部(例如图1中所示的调节杆65的下端)可以连接有两个调节螺母66,且两个调节螺母66可以分别位于底板61的上下两侧,由此,通过两个调节螺母66上下配合,可以提高对底板61和旋转座42之间间距调节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在需要调节垂直支撑组件600的高度时,仅需拧动调节杆65和调节螺母66即可,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方便。
有利地,如图1所示,调节杆65可以包括关于支撑橡胶块63相对布置的至少两个,也就是说,调节杆65可以包括两个、三个、四个或四个以上,且两个、三个、四个或四个以上的调节杆65关于支撑橡胶块63相对布置,例如,至少两个调节杆65可以沿支撑橡胶块63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由此,可以使得调节杆65在支撑橡胶块63的周向的调节更加平衡、均匀,避免支撑橡胶块63偏斜等。结合图1,垂直支撑组件600包括两个调节杆65,且两个调节杆65沿左右方向对称布置在支撑橡胶块63的左右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图8所示,上板62上可以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导杆621,且旋转座42上可以设有与导杆621对应的导槽425,导杆621沿上下方向可活动地与导槽425配合。由此,通过导杆621和导槽425配合可以限制上板62下方的支撑橡胶块63在水平平面上的运动,使得支撑橡胶块63只能沿上下方向移动,从而可以改善支撑橡胶块63的疲劳破坏,提高支撑橡胶块63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如图6-图8所示,上板62的相对两侧(例如图6和图8中所示的上板62的左侧和右侧)均可以设有导杆621,且旋转座42的底壁上可以设有与导杆621一一对应的导槽425。由此,可以使得支撑橡胶块63仅沿上下方向移动,进一步限制支撑橡胶块63随牵引杆41一起沿前后方向运动以及在水平方向的转动,从而改善支撑橡胶块63的运动情况,提高支撑橡胶块63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缓冲组件43可以包括:壳体431和橡胶块432,壳体431可以套设在牵引杆41的外侧,且壳体431可以与牵引杆41间隔开,以避免牵引杆41运动时直接撞击壳体431,壳体431与旋转座42相对固定地连接;橡胶块432可以分别与牵引杆41和壳体431相连。也就是说,壳体431和牵引杆41通过橡胶块432连接在一起,橡胶块432在壳体431和牵引杆41之间起到缓冲作用。同时橡胶块432还可以起到连接牵引杆41和壳体431的作用,例如,当旋转座42相对固定座44旋转时,旋转座42可带动壳体431、橡胶块432、牵引杆41一起转动,进而带动连接杆200和钩头100一起转动。
进一步地,如图2-图4所示,壳体431的内周面上可以形成有第一限位槽,牵引杆41的外周面上可以形成有第二限位槽411,且第二限位槽411与第一限位槽相对,橡胶块432位于壳体431和牵引杆41之间,且橡胶块432的一部分位于第一限位槽内、另一部分位于第二限位槽411内。由此,不仅可以利用橡胶块432实现牵引杆41与壳体431之间的连接,同时也可以利用橡胶块432的变形起到缓冲牵引杆41与壳体431之间的作用力的效果。
结合图2和图3,壳体431套设在牵引杆41的外侧,壳体431内周面上的第一限位槽为环绕牵引杆41轴线的环形槽,牵引杆41外周面上的第二限位槽411也为环绕牵引杆41轴线的环形槽,且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411沿牵引杆41的径向相对,橡胶块432设在壳体431的内周面和牵引杆41的外周面之间,且橡胶块432的一部分嵌入第一限位槽内,橡胶块432还可以有一部分伸入第二限位槽411内。由于壳体431的内周壁与牵引杆41的外周壁之间间隔开,因此,橡胶块432还有一部分位于壳体431与牵引杆41之间,即此部分既没有位于第一限位槽内,也没有位于第二限位槽411内。
当牵引杆41不动作(钩头100不运动时),第一限位槽与第二限位槽411相对,橡胶块432保持原有形状,当牵引杆41动作(钩头100运动时),例如,当牵引杆41沿图3中所示的从前往后的方向运动时,此时,牵引杆41与壳体431之间沿前后方向错开,橡胶块432产生剪切变形,并对牵引杆41的运动起到缓冲的效果,也就是说,通过橡胶块432的剪切变形实现缓冲吸收牵引杆41的运动能量。
更进一步地,如图2-图4所示,壳体431可以包括上盖4311和下盖4312,上盖4311和下盖4312盖合,并套在牵引杆41外侧,橡胶块432可以包括环绕牵引杆41布置的多个部分,例如,橡胶块432可以包括环绕牵引杆41布置的两部分、三部分或四部分等,由此,可以便于安装橡胶块432,提高装配效率。且橡胶块432可以仅包括一个,当然,橡胶块432也可以包括多个,且多个橡胶块432可以沿牵引杆41的轴向(例如图3中所示的前后方向)间隔布置,通过设置多个橡胶块432可以进一步提高缓冲器400的缓冲效果。
结合图3和图4,上盖4311和下盖4312分别呈开口向下和开口向上的U形,且上盖4311和下盖4312的内周面上形成有第一限位槽,第一限位槽包括沿牵引杆41的轴向间隔布置的两个,且第一限位槽的截面呈U形,牵引杆41上形成有沿轴向间隔布置的两个第二限位槽411,第二限位槽411呈环绕牵引杆41的轴线的环形,且第二限位槽411的截面也呈U形,橡胶块432环绕牵引杆41布置,且橡胶块432包括分别位于上盖4311和下盖4312上的第一限位槽的两个部分,在安装的过程中,将橡胶块432安装在牵引杆41上的第二限位槽411内,再将上盖4311和下盖4312盖合,然后通过螺栓将上盖4311和下盖4312固定连接在一起。
优选地,参照图2-图6,缓冲组件43与旋转座42可以通过拉断螺栓47固定连接在一起,拉断螺栓47可以对缓冲器400起到过载保护的作用。如图3-图5所示,当钩头100受压缩力时,牵引杆41沿从前往后的方向运动,壳体431与牵引杆41沿前后方向错开,橡胶块432发生剪切变形,并吸收牵引杆41的能量,当所受的压缩力过大时,橡胶块432不能完全吸收牵引杆41的能量,牵引杆41继续向前运动,此时,拉断螺栓47受力直至断裂,拉断螺栓47不再起到固定连接缓冲组件43和旋转座42,使得牵引杆41带动缓冲组件43(壳体431和橡胶块432)从旋转座42中脱离出来。从而实现过载保护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旋转座42可以包括上支部421、下支部422和连接板423,上支部421的一端(例如图2中所示的上支部421的前端)可转动地连接固定座44,且上支部421的另一端(例如图2中所示的上支部421的后端)与连接板423相连;下支部422的一端(例如图2中所示的下支部422的前端)可转动地连接固定座44,且下支部422的另一端(例如图2中所示的下支部422的后端)与连接板423相连,从而实现旋转座42与固定座44可转动连接。
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缓冲组件43可以设在上支部421和下肢部之间,由此,可以使得缓冲器400的结构更加紧凑。且缓冲组件43与连接板423可以相对固定地连接,例如,缓冲组件43的壳体431与连接板423可以通过多个环绕牵引杆41的轴线布置的多个拉断螺栓47固定连接在一起。
有利地,如图2-图4所示,固定座44上可以设置上旋转轴45和下旋转轴46,上旋转轴45的旋转轴线和下旋转轴46的旋转轴线均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上旋转轴45和下旋转轴46同轴,上旋转轴45和下旋转轴46可旋转地设在固定座44上,上旋转轴45与上支部421相对固定地连接,且下旋转轴46与下支部422相对固定地连接。通过上旋转轴45和下旋转轴46可以实现旋转座42相对固定座44旋转,即绕上旋转轴45和下旋转轴46的旋转轴线旋转。
具体地,如图2-图4所示,上旋转轴45和下旋转轴46中任一个均包括:第一轴部451和第二轴部452,第一轴部451的一端(例如图3中所示的上旋转轴45的第一轴部451的上端)的周面上可以具有向外延伸的凸缘453,凸缘453抵在固定座44的外侧,第一轴部451可旋转地设在固定座44上,且第一轴部451与旋转座42螺钉连接,以使第一轴部451与旋转座42同步转动;第二轴部452与第一轴部451同轴,第二轴部452连接在第一轴部451的另一端(例如图3中所示的上旋转轴45的第一轴部451的下端),且第二轴部452的径向尺寸小于第一轴部451的径向尺寸,其中,上旋转轴45的第二轴部452与上支部421轴孔配合,下旋转轴46的第二轴部452与下支部422的轴孔配合,从而实现上旋转轴45和下旋转轴46与旋转座42同步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牵引杆41与连接杆200可以由箍环300对接。由此,可以在保证牵引杆41与连接杆200之间连接可靠性的前提下,简化牵引杆41与连接杆200之间的连接结构,降低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缓冲器400上还可以设有水平对中装置500,水平对中装置500可以用于定位牵引杆41,实现对牵引杆41在水平平面上的位置的调整,从而在水平平面上更好地定位牵引杆41,使得车钩1000在连挂前,牵引杆41以及连接杆200的中心线处于最中心的位置,以便能够正常连挂。
具体地,如图9所示,水平对中装置500可以包括:凸轮板51以及辊轮总成52。其中,凸轮板51与旋转座42相对固定地连接,而且凸轮板51相对固定座44可旋转。这样可以为定位牵引杆41提供有利条件。
辊轮总成52可以与固定座44相对位置固定,而且辊轮总成52适于在凸轮板51位于水平对中位置(例如图9和图13中所示的凸轮板51所在位置)时定位凸轮板51。此时,牵引杆41的中心线位于最中心位置,由此,通过辊轮总成52与凸轮板51的配合,可以更好地实现对牵引杆41的水平定位。
进一步地,如图9和图13所示,凸轮板51上可以设有偏心设置的凹槽511,当凸轮板51位于水平对中位置时,辊轮总成52的一部分(例如下文中所述的辊轮521的一部分)可以伸入凹槽511。这样,通过辊轮总成52与凸轮板51的配合,可以更好地对牵引杆41进行水平对中,实现对牵引杆41的准确定位。
有利地,如图9和图13所示,凹槽511可以朝向凸轮板51的内侧凹陷形成,具体地,在沿凸轮板51的周向上,凹槽511可以呈从中间向两端深度逐渐减小的形状。凹槽511可以包括至少两个(例如两个、四个等),且至少两个凹槽511关于凸轮板51的轴线和牵引杆41的轴线组成的平面(例如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所在的平面,即图13中所示的左右方向)对称布置,辊轮总成52与凹槽511一一对应。由此,通过辊轮总成52与凹槽511的配合,可以更好地进行水平对中,有利于顺利实现对牵引杆41的定位。
结合图9和图13,凸轮板51上形成有在水平平面上沿左右方向对称布置的两个凹槽511,凹槽511可以为圆弧槽,且两个凹槽511之间可以呈预定角度的夹角,当牵引杆41处于水平中心线位置时,凸轮板51维持在中心位置不动,整个车钩1000维持平衡状态;当牵引杆41在水平平面内晃动时,牵引杆41带动凸轮板51转动,从而使得辊轮521相对凹槽511转动,此时,位于凸轮板51两个凹槽511内的滚轮对凸轮板51产生转动力矩,迫使凸轮板51转动直到牵引杆41回到最中心位置。
如图9和图13所示,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凹槽511可以形成于凸轮板51的边沿,辊轮总成52沿凸轮板51的径向布置在凸轮板51的外侧。由此,可以便于辊轮总成52的一部分伸入凹槽511内。同时,使得凸轮板51在水平对中位置时,辊轮总成52对凸轮板51施加的力经过凸轮板51的中心并相互平衡,此时凸轮板51没有转动的力矩,凸轮板51维持在中心位置不动,实现水平对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3所示,辊轮总成52可以包括:辊轮521、辊滑动杆522以及弹簧523。具体而言,辊轮521适于至少一部分伸入凹槽511内,辊轮521配合在凹槽511内,且辊轮521在凹槽511内可相对滑动。辊滑动杆522的一端(例如图9中所示的辊滑动杆522的右端)抵在辊轮521背离凹槽511的一侧(例如图9中所示的辊轮的左侧)。弹簧523套在辊滑动杆522的外侧,并且弹簧523始终推动辊滑动杆522,以使辊滑动杆522推动辊轮521伸入凹槽511。
当车钩1000处于初始位置(即牵引杆41位于水平面最中心位置),且弹簧523具有一定的初始压缩量(弹簧523常处于压缩状态),由于水平对中装置500包括两个在水平平面左右对称布置的两个辊轮总成52,使得弹簧523通过辊滑动杆522以及辊轮521传递给凸轮板51的合力经过凸轮板51的中心,此时凸轮板51没有转动的力矩,凸轮板51可以维持在中心位置固定不动,由于钩头100与通过连接杆200、牵引杆41与凸轮板51固定在一起,所以钩头100可以维持在中心位置;当钩头100在外力作用下有一定的水平摆角时,弹簧523会受到压缩,两个弹簧523给凸轮板51的合力不再经过中心,并产生一个转动力矩,迫使凸轮板51转动直到合力经过中心,从而使钩头100(包括牵引杆41、连接杆200、旋转座42等)回到初始位置,实现水平对中。
有利地,参照图13,辊轮521伸入凹槽511部分的圆心角不超过180°。也就是说,辊轮521只有一部分配合在凹槽511内,且辊轮521伸入凹槽511内的部分不超过辊轮521体积的一半。这样使得辊轮521能够相对凹槽511滑动,提高辊轮521在凹槽511内滑动的灵活性,更有利于对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凸轮板51上可以相对固定地连接有平行销53,平行销53可以包括与凸轮板51的轴线平行的多个,且多个平行销53间隔布置,由此,有利于保证对牵引杆41定位的准确性。多个平行销53均插接到缓冲组件43上,用于使凸轮板51与旋转座42相对固定地连接。如此,通过多个平行销53可以保证凸轮板51与旋转座42之间的可靠地连接,实现凸轮板51与旋转座42同步转动。
如图10所示,平行销53的与凸轮板51相连的一端(例如图10中所述的平行销53的上端)形成有螺纹,平行销53可以通过螺纹与凸轮板51螺纹连接,平行销53的另一端(例如图10中所示的平行销53的下端)与旋转座42相对固定地连接。通过平行销53可以将凸轮板51与旋转座42固连,实现凸轮板51与旋转座42同步转动。
参照图9,辊轮总成52还可以包括连接轴524,连接轴524沿竖直方向(参照图1中所示的上下方向)延伸,而且辊轮521与辊滑动杆522通过连接轴524相连。辊轮521的与连接轴524配合的内侧设有衬套525,衬套525设在连接轴524的外周。这样通过衬套525可以减小辊轮521与连接轴524之间的摩擦,提高辊轮521和连接轴524的使用寿命。
辊滑动杆522与外壳54之间还设有外圈526和用于固定外圈526的卡环527,通过卡环527可以将外圈526固定,通过设置外圈526可以减少辊滑动杆522与外壳54之间的摩擦力,提高辊滑动杆522移动的灵活性。
其中,外圈526可以呈环形,且外圈526的内径可以大致等于连接轴524沿轴线方向上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座44的外侧可以设有外壳54,外壳54相对固定地设在固定座44上,凸轮板51和辊轮总成52均设在外壳54的内侧,外壳54与凸轮板51之间设有滑环55。由此,通过在外壳54与凸轮板51之间设置滑环55,可以减小凸轮板51转动过程中与外壳54之间的摩擦,从而提高水平定位牵引杆41的灵活性。
其中,如图9和图10所示,凸轮板51、滑环55以及外壳54可以通过固定轴56相连,且凸轮板51绕固定轴56的中心线可旋转。凸轮板51的与固定轴56配合的内周面设有缓冲套57,缓冲套57适于配合在固定轴56的外周。多个平行销53的轴线可以与固定轴56的中心轴线平行,这样可以为水平对中的实现提供有利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外壳54可以包括:本体部541和连接部542,本体部541上可以形成有法兰面,连接部542包括与本体部541相连且对称布置的两个。本体部541上形成有用于安装辊滑动杆522的定位孔,定位孔的轴线沿预定角度倾斜,且辊滑动杆522相对定位孔可活动。弹簧523位于连接部542内,弹簧523与辊滑动杆522相连并常处于压缩状态。由此,通过辊滑动杆522可以推动辊轮521与凹槽511配合,从而进一步实现水平对中。
下面将参考图1-图1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车钩1000。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钩1000为密接式车钩1000,车钩1000包括:钩头100、连接杆200、箍环300、缓冲器400,水平对中装置500和垂直支撑组件600。
具体地,缓冲器400包括牵引杆41、旋转座42、缓冲组件43、固定座44、拉断螺栓47、上旋转轴45和下旋转轴46,其中,缓冲组件43包括壳体431和橡胶块432,壳体431包括上盖4311和下盖4312。
牵引杆41通过箍环300与连接杆200连接在一起,旋转座42上下均有4个螺纹孔424,上旋转轴45和下旋转轴46通过螺钉与旋转座42固定在一起,且旋转座42能和上下旋转轴46一起绕上旋转轴45和下旋转轴46的中心线旋转。上盖4311与下盖4312上开U形的第一限位槽,连杆上同样开U形的第二限位槽411,用于安装橡胶块432,安装完橡胶块432之后,上盖4311和下盖4312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上盖4311和下盖4312通过拉断螺栓47与旋转座42固定连接在一起。
缓冲器400缓冲吸收能量是通过橡胶块432的剪切变形来实现的,如图4所示,为缓冲器400压缩状态图,此时牵引杆41与上盖4311和下盖4312之间纵向(前后方向)有一定的错动,橡胶块432产生剪切变形。
拉断螺栓47除了起到一个连接作用,还起到一个过载保护的作用,如图5所示,当牵引杆41受到的压缩力过大时,拉断螺栓47断裂,牵引杆41、上盖4311和下盖4312以及橡胶块432整体会从旋转座42中当中脱离出来。
垂直支撑组件600用来保证车钩1000连挂前,保持车钩1000水平,垂直支撑组件600主要由底板61、支撑橡胶块63、上板62、顶板64、调节螺母66和调节杆65组成。其中,顶板64的上端与牵引杆41接触,顶板64与位于顶板64下面的上板62螺钉连接在一起,支撑橡胶块63分别与上板62和底板61硫化在一起,调节杆65的上下两端都带螺纹,且调节杆65的上端旋入旋转座42下方的螺纹孔424中,调节杆65的下端与底板61通过两个调节螺母66相连,且两个调节螺母66分别位于底板61的上下两侧,通过调节调节螺母66可以调节车钩1000竖直方向的偏角,这种功能可以抵消支撑橡胶块63长久使用产生的永久变形。
顶板64与牵引杆41直接接触,支撑橡胶块63经顶板64给牵引杆41提供支承力;整个垂直支撑组件600不是直接连在车体上,而是通过缓冲器400的旋转座42间接连在车体上。缓冲器400的旋转座42设在固定座44中间,旋转座42可以水平转动,但是不能够上下移动;底板61经过调节杆65与旋转座42连接在一起。当支撑橡胶块63长久使用产生永久变形时,可以通过拧动调节杆65,使得底板61往上移动,从而能够抵消支撑橡胶块63的永久变形;
另外,上板62的左右两侧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导杆621,旋转座42的下方设有与导杆621配合的导槽425,导杆621与导槽425配合只允许支撑橡胶块63相对缓冲器400上下移动,限制了支撑橡胶块63跟随牵引杆41一起纵向(前后方向)以及水平转动,改善了支撑橡胶块63的运动情况,提高了支撑橡胶块63的使用寿命。
水平对中装置500为机械式对中装置,水平对中装置500主要用于保证车钩1000连挂前,车钩1000的中心线处于最中心的位置,以便能够正常连挂。水平对中装置500包括辊轮总成52、凸轮板51、平行销53、外壳54、滑环55和固定轴56组成。外壳54固定在缓冲器400的固定座44上,固定轴56固定在外壳54上,凸轮板51能够绕固定轴56的中心线旋转。凸轮板51有两个左右对称布置的凹槽511,辊轮总成52包括辊滑动杆522、辊轮521、弹簧523、连接轴524、衬套525、外圈526和卡环527。
平行销53的一端与凸轮板51螺纹连接在一起,且另一端插入上旋转轴45上的销孔中,使得凸轮板51转动能够带动上旋转轴45转动,从而能够带动整个车钩1000转动。
水平对中装置500的工作原理:辊轮521与凸轮板51上的凹槽511精密配合,形成一个凸轮机构,当车钩1000处在初始位置时,弹簧523有一定的初始压缩量,由于两个辊轮总成52左右对称布置,使得弹簧523传递给凸轮板51的合力经过凸轮板51的中心,凸轮板51没有转动的力矩,所以凸轮板51会维持在中心位置固定不动,由于钩头与凸轮板51固定在一起,所以钩头维持在中心位置。当钩头在外力作用下有一定的水平摆角时,弹簧523会受到压缩,两个弹簧523给凸轮板51的合力不再经过中心,产生一个转动力矩,迫使凸轮板51转动直到合力经过中心,即钩头100回到初始位置。
钩头100与连接杆200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一起,钩头100为密接式钩头100,钩头100主要由钩体、回复弹簧、钩锁连杆、钩舌板等部分组成。钩体上有凸锥和凹锥,具体的连挂过程是两个车钩1000相向运动,凸锥进入对方凹锥,钩锁连杆头部撞击对方车钩1000内部的钩舌板,使得钩舌板产生顺时针转动,直到达到最开位,此时在回复弹簧的作用下,钩舌板迅速回到初始位置,即完成了两个车钩1000的连挂。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有轨列车,包括:列车本体和车钩1000,其中车钩1000设在列车本体上,车钩100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钩10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轨列车,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钩1000,从而提高了有轨列车的整体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长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用于车钩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座,
旋转座,所述旋转座在水平方向上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固定座上;
牵引杆,所述牵引杆沿所述牵引杆的轴线可活动地设在所述旋转座上;
缓冲组件,且所述缓冲组件分别与所述牵引杆和所述旋转座相连;
垂直支撑组件,所述垂直支撑组件支撑所述牵引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钩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支撑组件与所述旋转座相连并支撑所述牵引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钩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支撑组件包括:
底板;
上板,所述上板与所述底板之间设有支撑橡胶块;
顶板,所述顶板与所述上板相对固定地连接,且所述顶板的上面支撑牵引杆;
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分别与所述底板和所述旋转座相连以调节所述底板与所述旋转座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钩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橡胶块与所述上板硫化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钩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与所述顶板螺栓连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钩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的上端与所述旋转座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相连并由调节螺母固定,所述调节螺母用于调节所述底板与所述旋转座的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钩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的端部连接有两个调节螺母,且两个所述调节螺母分别位于所述底板的上下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3-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钩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包括关于所述支撑橡胶块相对布置的至少两个。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钩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上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导杆,且所述旋转座上设有与所述导杆对应的导槽,所述导杆沿上下方向可活动地与所述导槽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车钩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的相对两侧均设有所述导杆,且所述旋转座的底壁上设有与所述导杆一一对应的导槽。
11.一种有轨列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列车本体;
车钩,所述车钩设在所述列车本体上,所述车钩包括缓冲器和钩头,所述缓冲器与所述列车本体相连,所述缓冲器为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缓冲器,所述钩头与所述牵引杆相连。
CN201621484947.5U 2016-12-29 2016-12-29 用于车钩的缓冲器及具有其的有轨列车 Active CN2064270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84947.5U CN206427049U (zh) 2016-12-29 2016-12-29 用于车钩的缓冲器及具有其的有轨列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84947.5U CN206427049U (zh) 2016-12-29 2016-12-29 用于车钩的缓冲器及具有其的有轨列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27049U true CN206427049U (zh) 2017-08-22

Family

ID=59585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84947.5U Active CN206427049U (zh) 2016-12-29 2016-12-29 用于车钩的缓冲器及具有其的有轨列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2704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80656A (zh) * 2018-08-30 2018-12-25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及其车钩辅助连挂装置
CN109178025A (zh) * 2018-09-03 2019-01-11 重庆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车钩组件、过渡牵引装置
RU2730817C1 (ru) * 2019-11-14 2020-08-26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ЖД ТРАНС"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е сцеп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электропоезда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80656A (zh) * 2018-08-30 2018-12-25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及其车钩辅助连挂装置
CN109178025A (zh) * 2018-09-03 2019-01-11 重庆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车钩组件、过渡牵引装置
RU2730817C1 (ru) * 2019-11-14 2020-08-26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ЖД ТРАНС"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е сцеп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электропоезд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09240B (zh) 车钩和具有车钩的有轨列车
CN206427049U (zh) 用于车钩的缓冲器及具有其的有轨列车
CN110450811A (zh) 一种齿轨车驱动制动系统
CN202753715U (zh) 一种商用车下摆臂总成
CN205034126U (zh) 一种过山车的车体连接装置
CN208295299U (zh) 新型公路桥梁管道支撑装置
CN210603932U (zh) 一种自动驾驶测试车的驱动悬挂装置
CN207931486U (zh) 汽车动力总成中间传动轴的安装结构
CN209707116U (zh) 一种应用于汽车底盘的石子飞溅撞击性能检测装置
CN206180546U (zh) 输变电路防震锤
CN110778668B (zh) 一种自动驾驶测试车的驱动悬挂装置
CN202493662U (zh) 减速箱的缓冲固定装置
CN209535305U (zh) 一种可以活动的自行车座垫
CN205423717U (zh) 一种搅拌机皮带张紧装置及搅拌机
CN209400344U (zh) 压剪试验装置
CN203020443U (zh) 电动搬运车连杆辅助轮装置
CN114249206A (zh) 一种电梯绳头减震装置
CN210033966U (zh) 一种具有减震机构的离心通风机
CN203658059U (zh) 一种汽车假人的辅助固定结构
CN207698455U (zh) 一种除尘振动锤装置
CN208365082U (zh) 一种铁路信号机辅助固定装置
CN207941978U (zh) 一种超大型粉末成型机的下横梁平衡装置
CN206703923U (zh) 一种汽车减震悬置
CN205578585U (zh) 一种空调机组用弹簧减震器
CN205908351U (zh) 一种后处理系统安装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