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26824U - 一种电机直驱电驱动桥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直驱电驱动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26824U
CN206426824U CN201720039829.1U CN201720039829U CN206426824U CN 206426824 U CN206426824 U CN 206426824U CN 201720039829 U CN201720039829 U CN 201720039829U CN 206426824 U CN206426824 U CN 2064268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gear
differential mechanism
synchronizer
semi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3982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磊
杨海华
李红志
吕小科
陈友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GREEN CONTROL DRIV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Lvkon Transmission S&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Lvkon Transmission S&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Lvkon Transmission S&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3982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268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268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268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直驱电驱动桥,其使得电动汽车的传动结构简单、且占用底盘的空间小,方便其余结构的布置。其包括差速器、分别布置于差速器两侧的第一车轮、第二车轮,差速器的两输出侧分别通过半轴连接第一车轮、第二车轮,其特征在于:差速器的差速器壳的外环面设置有主减速齿轮,两个半轴上的至少一个半轴上套装有对应的电机,电机的电机轴为中空轴,电机轴的中心贯穿对应的半轴,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同轴的同步器,同步器的靠近差速器侧输出端固装于差速器壳的对应侧,同步器的远离差速器侧输出端固装有输出齿,输出齿连接传动减速结构的输入端,传动减速结构的输出端连接主减速齿轮的外端齿面。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直驱电驱动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机直驱电驱动桥。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汽车保有量也在不断增加,从而给我国资源、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作为重要化工原料——石油,有一半以上是作为机动车的燃料,因此开发节能车辆和使用替代能源是减缓目前能源压力的主要途径。
采用纯电力能源作为新能源汽车成为主流的趋势,然而现有的电动汽车通过电机驱动车轮时,电机布置于汽车半轴的外侧,其使得电机的输出端需要额外的连接部分连接差速器的输入部分,使得车的传动结构复杂,且占用大量的底盘空间。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直驱电驱动桥,其使得电动汽车的传动结构简单、且占用底盘的空间小,方便其余结构的布置。
一种电机直驱电驱动桥,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差速器、分别布置于差速器两侧的第一车轮、第二车轮,所述差速器的两输出侧分别通过半轴连接所述第一车轮、第二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的差速器壳的外环面设置有主减速齿轮,两个所述半轴上的至少一个半轴上套装有对应的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为中空轴,所述电机轴的中心贯穿对应的半轴,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同轴的同步器,所述同步器的靠近差速器侧输出端固装于所述差速器壳的对应侧,所述同步器的远离差速器侧输出端固装有输出齿,所述输出齿连接传动减速结构的输入端,所述传动减速结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减速齿轮的外端齿面。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减速结构具体包括至少一级的减速齿轮结构;
优选地,所述传动减速结构为一级减速齿轮结构,其包括输入齿轮、减速传动轴、输出齿轮,所述输入齿轮、输出齿轮分别套装于所述减速传动轴,所述输入齿轮啮合连接对应位置的所述输出齿,所述输出齿轮啮合对应位置的所述主减速齿轮的外端齿面;
所述电机的数量仅为一个时,所述电机套装于任一半轴上,所述差速器对应于电机的一侧通过空心轴、轴承连接所述同步器的靠近差速器侧输出端,所述同步器接入靠近差速器侧输出端时,所述靠近差速器侧输出端直接带动差速器的差速器壳转动,进而带动整个差速器正常工作;
所述电机的数量为两个时,两个半轴分别套装有对应的电机,所述电机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分别设置有同轴的同步器,所述差速器的差速器壳的两侧分别通过空心轴、轴承连接所述对应位置的同步器的靠近差速器侧输出端,由于有两个电机的存在,在换挡时,差速器的差速器壳始终有持续的动力输入,其使得电动汽车在换挡过程中整个车辆的动力不会中断、确保了行车的舒适性与安全性,且其结构集成度高、便于安装;
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的同步器所对应的各自的传动减速结构分别位于半轴的前端、后端的两端布置,确保两个组件间不会发生干涉。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至少一根半轴套装有同轴的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同轴的同步器,同步器的靠近差速器侧输出端固装于差速器壳的对应侧,所述同步器的远离差速器侧输出端固装有输出齿,同步器接入靠近差速器侧输出端时,靠近差速器侧输出端直接带动差速器的差速器壳转动,进而带动整个差速器正常工作,同步器接入输出齿时,输出齿通过传动减速结构连接主减速齿轮的外端齿面,通过同轴直驱的布置结构,其使得电动汽车的传动结构简单、且占用底盘的空间小,方便其余结构的布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
差速器1、第一车轮2、第二车轮3、半轴4、主减速齿轮5、电机6、第一电机6-1、第二电机6-2、电机轴7、同步器8、差速器侧输出端9、远离差速器侧输出端10、传动减速结构11、输入齿轮12、减速传动轴13、输出齿轮14、输出齿15、空心轴16、轴承17。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电机直驱电驱动桥,见图1、图2:其包括差速器1、分别布置于差速器1两侧的第一车轮2、第二车轮3,差速器1的两输出侧分别通过半轴4连接第一车轮2、第二车轮3,差速器1的差速器壳外环面设置有主减速齿轮5,两个半轴4上的至少一个半轴上套装有对应的电机6,电机6的电机轴7为中空轴,电机轴7的中心贯穿对应的半轴4,电机6的输出端连接有同轴的同步器8,同步器8的靠近差速器侧输出端9固装于差速器壳的对应侧,同步器的远离差速器侧输出端10固装有输出齿15,输出齿15连接传动减速结构11的输入端,传动减速结构11的输出端连接主减速齿轮5的外端齿面。
传动减速结构为一级减速齿轮结构,其包括输入齿轮12、减速传动轴13、输出齿轮14,输入齿轮12、输出齿轮14分别套装于减速传动轴13,输入齿轮12啮合连接对应位置的输出齿15,输出齿轮14啮合对应位置的主减速齿轮5的外端齿面。
具体实施例一、见图1:电机6的数量仅为一个时,电机6套装于任一半轴4上,差速器1对应于电机6的一侧通过空心轴16、轴承17连接同步器的靠近差速器侧输出端9,同步器8接入靠近差速器侧输出端9时,靠近差速器侧输出端9直接带动差速器1的差速器壳转动,进而带动整个差速器1正常工作。
具体实施例二、见图2:电机6的数量为两个时,两个半轴4分别套装有对应的电机,电机为第一电机6-1、第二电机6-2,第一电机6-1、第二电机6-2的输出端分别设置有同轴的同步器8,差速器1的差速器壳的两侧分别通过空心轴16、轴承17连接对应位置的同步器1的靠近差速器侧输出端9,第一电机6-1、第二电机6-2的同步器所对应的各自的传动减速结构11分别位于半轴4的前端、后端的两端布置,确保两个组件间不会发生干涉。由于有两个电机的存在,在换挡时,差速器1的差速器壳始终有持续的动力输入,其使得电动汽车在换挡过程中整个车辆的动力不会中断、确保了行车的舒适性与安全性,且其结构集成度高、便于安装;其工作原理如下:准备换挡时,第一电机6-1升高扭矩,第二电机6-2扭矩降到0,第二电机6-2所对应的同步器8换挡,换挡完成后,第二电机6-2升高扭矩,第一电机6-1扭矩归零,此时动力是不中断的,之后第一电机6-1所对应的同步器8换挡,两个电机都完成换挡,第一电机6-1和第二电机6-2扭矩回归正常,此时即可实现整体的档位的切换,差速器的差速器壳始终有持续的动力输入。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创造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电机直驱电驱动桥,其包括差速器、分别布置于差速器两侧的第一车轮、第二车轮,所述差速器的两输出侧分别通过半轴连接所述第一车轮、第二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的差速器壳的外环面设置有主减速齿轮,两个所述半轴上的至少一个半轴上套装有对应的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为中空轴,所述电机轴的中心贯穿对应的半轴,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同轴的同步器,所述同步器的靠近差速器侧输出端固装于所述差速器壳的对应侧,所述同步器的远离差速器侧输出端固装有输出齿,所述输出齿连接传动减速结构的输入端,所述传动减速结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减速齿轮的外端齿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直驱电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减速结构具体包括至少一级的减速齿轮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直驱电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减速结构为一级减速齿轮结构,其包括输入齿轮、减速传动轴、输出齿轮,所述输入齿轮、输出齿轮分别套装于所述减速传动轴,所述输入齿轮啮合连接对应位置的所述输出齿,所述输出齿轮啮合对应位置的所述主减速齿轮的外端齿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直驱电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数量仅为一个时,所述电机套装于任一半轴上,所述差速器对应于电机的一侧通过空心轴、轴承连接所述同步器的靠近差速器侧输出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直驱电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数量为两个时,两个半轴分别套装有对应的电机,所述电机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分别设置有同轴的同步器,所述差速器的差速器壳的两侧分别通过空心轴、轴承连接所述对应位置的同步器的靠近差速器侧输出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机直驱电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的同步器所对应的各自的传动减速结构分别位于半轴的前端、后端的两端布置。
CN201720039829.1U 2017-01-13 2017-01-13 一种电机直驱电驱动桥 Active CN2064268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39829.1U CN206426824U (zh) 2017-01-13 2017-01-13 一种电机直驱电驱动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39829.1U CN206426824U (zh) 2017-01-13 2017-01-13 一种电机直驱电驱动桥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26824U true CN206426824U (zh) 2017-08-22

Family

ID=59583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39829.1U Active CN206426824U (zh) 2017-01-13 2017-01-13 一种电机直驱电驱动桥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26824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40019A (zh) * 2017-01-13 2017-05-31 苏州绿控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直驱电驱动桥
CN110500388A (zh) * 2018-05-16 2019-11-26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双轴变速箱机构
CN112392930A (zh) * 2019-08-19 2021-02-2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变速器、两挡同轴桥总成及车辆
CN112572131A (zh) * 2020-12-15 2021-03-30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多电机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及车辆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40019A (zh) * 2017-01-13 2017-05-31 苏州绿控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直驱电驱动桥
CN110500388A (zh) * 2018-05-16 2019-11-26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双轴变速箱机构
CN112392930A (zh) * 2019-08-19 2021-02-2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变速器、两挡同轴桥总成及车辆
CN112572131A (zh) * 2020-12-15 2021-03-30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多电机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26824U (zh) 一种电机直驱电驱动桥
CN206749500U (zh) 一种不同轴双电机的电驱驱动桥
CN108382181A (zh) 带跛行回家模块的混合动力总成
CN206943366U (zh) 一种具有双动力结构的电动车后桥
CN204123946U (zh) 混合动力变速器及使用该变速器的车辆
CN101722841A (zh) 车辆的动力总成
CN109017265B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多模耦合四轮驱动系统
CN106979281A (zh) 具有双离合器的两速变速箱
CN206426828U (zh) 一种同轴双电机输出后减速的电驱驱动桥
CN104477029B (zh) 一种两档电动汽车的电驱动系统
CN203251185U (zh) 电动汽车用双转子电机行星齿轮无级变速系统
CN102922981B (zh) 一种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及车辆
CN207416539U (zh)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CN103738155B (zh) 一种电动卧式驱动轮总成
CN106740019A (zh) 一种电机直驱电驱动桥
CN206086366U (zh) 一种带齿式离合器的减速机构
CN202264634U (zh) 具有动力切换装置的定轴齿轮减速式轮内驱动装置
CN103727182B (zh) 一种四驱分动箱
KR101408465B1 (ko) 전기 차량용 이단 변속기
CN201914070U (zh) 一种驱动桥与电机集成的混合动力耦合装置
CN204915301U (zh) 电动叉车驱动桥
CN107747623A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用变速箱系统
CN207416537U (zh)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CN212604502U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同轴式两挡行星排电驱动桥
CN103775571B (zh) 变速机构及使用该变速机构的驱动系统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000 No. 1268 Jiaotong South Road, Wujia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GREEN CONTROL DRIV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No. 1268 Jiaotong South Road, Wujia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Lvkong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