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19293U - 弹性动力传输机构 - Google Patents

弹性动力传输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19293U
CN206419293U CN201621249112.1U CN201621249112U CN206419293U CN 206419293 U CN206419293 U CN 206419293U CN 201621249112 U CN201621249112 U CN 201621249112U CN 206419293 U CN206419293 U CN 2064192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compression cylinder
gear
power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4911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三巴
闫志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Ruishida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Ruishida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Ruishida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Ruishida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24911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192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192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192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utput Control And Ontrol Of Special Type Engin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性动力传输机构,它包括动力输入器、动力输出机构、油液供给机构和机壳,动力输入器包括动力机构、第一动力器、连接件、第二动力器件和转化器,第一动力器由第一压缩缸、活动杆、活动塞和弹簧组成,第二动力器件由第二压缩缸、移动体、侧端连接件、转液块组成,转化器由压缩组件、压缩缸、气缸盖组成,第一动力器和第二动力器件组成一组动力转化单元,并且两组以上的动力转化单元并排布置,且在每个动力转化单元两侧分别连接有一压缩组件;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对环境无污染,轻巧灵便。

Description

弹性动力传输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性动力传输机构。
背景技术
现在的机动汽车等需要由动力机来提供动力,动力机一般是通过燃烧石油或纯电平供电来为动力机提供能量,这样的动力机在极大程度上消耗着社会能源,排出气体污染大气,消耗大量电能排热量大,使得人类生存环境的负荷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弹性动力传输机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弹性动力传输机构,它包括动力输入器、动力输出机构、油液供给机构和机壳,其中,动力输入器包括动力机构、第一动力器、连接件、第二动力器件和转化器,第一动力器由第一压缩缸、活动杆、活动塞和弹簧组成,第一压缩缸的内部设置有用于供活动杆左右移动的下部通道和用于控制第一压缩缸内部管路开闭的上部通道,上部通道为通孔,上部通道与下部通道平行布置,且上部通道与下部通道通过设置在第一压缩缸内的输油管连通,第一压缩缸顶部设置有一出油口,出油口上开设有一开口,所述开口与上部通道连通,在上部通道内位于出油口两侧均密封安装有活动塞和弹簧,活动塞与弹簧连接,活动塞通过在上部通道内移动来控制油液在管路内的流向;第二动力器件由第二压缩缸、移动体、侧端连接件、转液块组成,第二压缩缸中部设置有移动体空腔,上部设置有一拔叉连接口,拔叉连接口与移动体空腔连通,第二压缩缸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侧端连接件,侧端连接件内设置有对接第二压缩缸和转液块的对接通孔、以及设置有连通油液并与侧端连接件内的对接通孔连通的进油口,转液块内部设置有用于给动力输出机构提供油液的下层管道、以及从动力输出机构的油液回流到油液供给机构的上层通道,移动体密封安装在移动体空腔内,连接件的中部可转动地固定于第一压缩缸上,上端与第一动力器的活动杆转动连接,下端铰接在第二动力器件的移动体上,连接件在活动杆的带动下以中部固定点为转动点带动移动体在移动体空腔内左右移动,进而控制油液的进液、供液或回液;转化器由压缩组件、压缩缸、气缸盖组成,其中压缩组件包括弹簧座、弹簧、弹簧压套和导杆,弹簧下端套装在弹簧座上,弹簧上部套装在弹簧压套内,导杆一端顶接在弹簧压套上端,导杆的另一端与动力机构连接,压缩缸与气缸盖密封连接,压缩缸与弹簧座连接,其中弹簧和弹簧压套包覆在由压缩缸、气缸盖和弹簧座围成的空腔内,并且该空腔与第一动力器的第一压缩缸的上部通道连通,且压缩缸和气缸盖内部设置有两组以上的压缩组件;动力机构由动力源、联动件、连接轴、控制开关、扭簧、凸轮轴、摇臂和连接座,在动力转化单元两侧的气缸盖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两排连接座,每排连接座通过连接轴连接,在连接轴上连接有与连接座对应的摇臂,摇臂的一端与导杆转动连接,扭簧套设在连接轴上,且扭簧的一头压接在摇臂上,另一关固定在连接轴上,凸轮轴水平架设在机壳上且位于两排摇臂之间,通过凸轮轴上的对应于每个摇臂下方的凸轮来驱动摇臂转动,进而带动转化器进行压缩动作;用于控制出油口上的开口开闭的控制开关套设在出油口上,控制开关通过联动件与其中一个连接轴连接,且该连接轴伸出机壳的一端连接有一启动动力源;
动力输出机构由连接架、驱动连杆、曲轴组成,曲轴连接在机壳上且位于凸轮轴正下方,驱动连杆一端可转动地夹持在曲轴上,另一端密封连接在连接架的液压出口上,且该液压出口通过输油管道与转液块的下层通道连通,在转液块内压缩后的高压油液通过连接架内的输油管道再通过液压出口进入驱动连杆内,进而推动曲轴转动,进而提供输出动力;压缩缸与油槽连接,且弹簧座与油槽连接;
进一步地,油液供给机构由油槽、油箱、风扇、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回液管道和进液管道组成,油箱与机壳连接,回液管道一端与油箱内部连通,另一端与转液块内部的液流通道连通,进液管道一端与油箱内部连通,另一端与油槽连通;风扇设置在油箱与机壳之间,风扇与第二齿轮连接,第二齿轮与机壳连接,第一齿轮连接在凸轮轴上,第三齿轮与曲轴连接,其中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依次啮合,且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包覆在齿轮壳内。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压套由一圆柱形结构和一杆体组成,圆柱形结构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的中部设置有一凸台,凸台与中空结构之间形成一环槽,所述杆体一体成型固定在凸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座由一片状结构和一固定杆组成,片状结构与固定杆连接,在片状结构的中部开设有一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可持续性输出动力,适用范围广,对环境无污染,具有巨大的市场价值;本实用新型体积小,功率大,无振动,无污染零排放,节能显著,用途广阔、经济,实用,前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掉外部壳体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沿A-A剖面线的剖视图;
图4为联动件与第一压缩缸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动力输出机构与油槽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动力输出机构的连接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二动力器件的第二压缩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凸轮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第一压缩缸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11为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弹簧压套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气缸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油液供给机构中齿轮、风扇和齿轮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油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一种弹性动力传输机构,它包括动力输入器、动力输出机构、油液供给机构和机壳,其中,动力输入器包括动力机构、第一动力器、连接件1、第二动力器件和转化器,第一动力器由第一压缩缸2、活动杆3、活动塞4和弹簧5组成,如图10,第一压缩缸2的内部设置有用于供活动杆3左右移动的下部通道6和用于控制第一压缩缸2内部管路开闭的上部通道7,上部通道7为通孔,上部通道7与下部通道6平行布置,且上部通道7与下部通道6通过设置在第一压缩缸2内的输油管连通,第一压缩缸2顶部设置有一出油口8,出油口8上开设有一开口9,所述开口9与上部通道7连通,在上部通道7内位于出油口8两侧均密封安装有活动塞4和弹簧5,活动塞4与弹簧5连接,活动塞4通过在上部通道7内移动来控制油液在管路内的流向;如图2和图3,第二动力器件由第二压缩缸10、移动体11、侧端连接件12、转液块13组成,第二压缩缸10中部设置有移动体空腔14,上部设置有一拔叉连接口15,拔叉连接口15与移动体空腔14连通,第二压缩缸10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侧端连接件12,侧端连接件12内设置有对接第二压缩缸10和转液块13的下层管道、以及设置有连通油液并与侧端连接件12内的下层管道连通的进油口,转液块13内部设置有用于给动力输出机构提供油液的下层管道、以及从动力输出机构的油液回流到油液供给机构的上层通道19,移动体11密封安装在移动体空腔14内,连接件1的中部可转动地固定于第一压缩缸2上,上端与第一动力器的活动杆3转动连接,下端铰接在第二动力器件的移动体11上,连接件1在活动杆3的带动下以中部固定点为转动点带动移动体11在移动体空腔14内左右移动,进而控制油液的进液、供液或回液;如图2,转化器由压缩组件、压缩缸20、气缸盖21组成,其中压缩组件包括弹簧座22、弹簧5、弹簧压套23和导杆24,弹簧5下端套装在弹簧座22上,弹簧5上部套装在弹簧压套23内,导杆24一端顶接在弹簧压套23上端,导杆24的另一端与动力机构连接,压缩缸20与气缸盖21密封连接,压缩缸20与弹簧座22连接,其中弹簧5和弹簧压套23包覆在由压缩缸20、气缸盖21和弹簧座22围成的空腔内,并且该空腔与第一动力器的第一压缩缸2的上部通道7连通,且压缩缸20和气缸盖21内部设置有两组以上的压缩组件;如图2,动力机构由联动件、连接轴25、控制开关26、扭簧27、凸轮轴28、摇臂29和连接座30,在动力转化单元两侧的气缸盖2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两排连接座30,每排连接座30通过连接轴25连接,在连接轴25上连接有与连接座30对应的摇臂29,摇臂29的一端与导杆24转动连接,扭簧27套设在连接轴25上,且扭簧27的一头压接在摇臂29上,另一关固定在连接轴25上,凸轮轴28水平架设在机壳上且位于两排摇臂29之间,通过凸轮轴28上的对应于每个摇臂29下方的凸轮来驱动摇臂29转动,进而带动转化器进行压缩动作;用于控制出油口8上的开口9开闭的控制开关26套设在出油口8上,控制开关26通过联动件与其中一个连接轴25连接,且该连接轴25伸出机壳的一端连接有一启动动力源31;如图5,动力输出机构由连接架32、驱动连杆33、曲轴34组成,曲轴34连接在机壳上且位于凸轮轴28正下方,驱动连杆33一端可转动地夹持在曲轴34上,另一端密封连接在连接架32的液压出口35上,且该液压出口35通过输油管道与转液块13的下层通道18连通,在转液块13内压缩后的高压油液通过连接架32内的输油管道再通过液压出口35进入驱动连杆33内,进而推动曲轴34转动,进而提供输出动力;压缩缸20与油槽36连接,且弹簧座22与油槽36连接;
如图1和图14,油液供给机构由油槽36、油箱37、风扇38、第一齿轮39、第二齿轮40、第三齿轮41、回液管道42和进液管道43组成,油箱37与机壳连接,回液管道42一端与油箱37内部连通,另一端与转液块13内部的液流通道连通,进液管道43一端与油箱37内部连通,另一端与油槽36连通;风扇38设置在油箱37与机壳之间,风扇38与第二齿轮40连接,第二齿轮40与机壳连接,第一齿轮39连接在凸轮轴28上,第三齿轮41与曲轴34连接,曲轴34的一端伸出机壳作为动力输出轴,其中第一齿轮39、第二齿轮40和第三齿轮41依次啮合,且第一齿轮39、第二齿轮40和第三齿轮41包覆在齿轮壳44内。
如图4,所述第一压缩缸2的中部开设有口字形窗口45,连接件1在活动杆3的带动下可在该口字形窗口45内左右摆,且第一压缩缸2的下部开设有可供连接件1左右摆的通槽46。
如图8,所述连接件1的上部为U形结构47,在组成U形结构47的两侧板状结构的上部设置有与活动杆3连接的连接部;连接件1的下部为一杆状结构48,所述杆状结构48的端部穿过第二压缩缸10的拔叉连接口15与移动体11连接。
如图7,第二压缩缸10的两端为螺纹连接端49,侧端连接件12的内部在对接第二压缩缸10和转液块13的下层管道一端设置与第二压缩缸10的螺纹连接端49配合连接的螺纹连接端49,侧端连接件12内与油槽36连通的进油口与该下层管道连通。
如和,侧端连接件12的进油口端设置有锥形密封塞50,该锥形密封塞50与弹簧5连接,弹簧5套设在该进油口内。
如和,所述转液块13呈对称结构连接在油槽36的两侧,其由左右结构相同的两部分组成,且每部分内部设置有上层管道、下层管道,上层管道和下层管道通过竖向的通道连通,如图3,上层管道内设置有密封塞51,密封塞51与弹簧5连接,弹簧5套装在上层管道内,上层管道的出油口通过回油管道42与油箱37连通;下层管道的高压油液出口与连接架32的液压出口35通过输油管道连通,输油管道位于连接架32两侧壁内。
如图5,所述油槽36的中部设置有用盛放油液的油室,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供弹簧5和弹簧压套23穿过的方形通槽52,该方形通槽52下部与弹簧座22密封连接。
如图6,连接架32为一框形结构,框形结构的两侧设置有液压出口35,液压出口35为一半圆柱形结构60。
如图4,所述联动件由第一连接杆53、第二连接杆54组成,第一连接杆53和第二连接杆54通过球头转向节55连接,第二连接杆54与控制开关26通过球头转向节55连接。
如图13,所述气缸盖21的内部设置有放置弹簧压套23的压套空腔56和供油液进入的进油空腔57,其中进油空腔57内部设置有锥形油封塞58和弹簧5,锥形油封塞58与弹簧5连接,弹簧5与进油空腔57内部连接,压套空腔56的顶部与进油空腔57的顶部连通,进油空腔57的顶部另设有一条通道与第一压缩缸2的上部通道7连通,压套空腔56的顶部设置有供导杆24上下移动的通孔,导杆24从此通孔伸出与动力机构的摇臂29连接,进油空腔57的顶部设置有一排气口59,所述排气口59通过开关阀控制其开或关,压套空腔56和进油空腔57的底部与气缸盖21的外部连通。
如图9,所述凸轮轴28的中部轴体上设置有数量与摇臂29数量相同的凸轮70,每一个动力转化单元对应一上一下且位置错开一定距离的两个半圆形凸轮。
如图12,所述弹簧压套23由一圆柱形结构60和一杆体61组成,圆柱形结构60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的中部设置有一凸台62,凸台62与中空结构之间形成一环槽63,所述杆体61一体成型固定在凸台62上。
如图11,所述连接座30由一片状结构64和一固定杆65组成,片状结构64与固定杆65连接,在片状结构64的中部开设有一连接孔66。
所述机壳由上机盖67、气缸盖21、压缩缸20、油槽36和偏盖68组成,上机盖67设置在动力机的顶部,偏盖68设置在动力机前部和后部,其中上机盖67、气缸盖21、压缩缸20、油槽36和偏盖68将动力机围设成一密封结构,压缩缸20的侧壁上设有一观察口69。

Claims (4)

1.弹性动力传输机构,它包括动力输入器和动力输出机构,其中,动力输入器包括动力机构、第一动力器、连接件、第二动力器件和转化器,第一动力器由第一压缩缸、活动杆、活动塞和弹簧组成,第一压缩缸的内部设置有下部通道和上部通道,上部通道与下部通道连通,第一压缩缸顶部设置有一出油口,出油口上开设有一开口,所述开口与上部通道连通,在上部通道内安装有活动塞和弹簧,活动塞与弹簧连接;第二动力器件由第二压缩缸、移动体、侧端连接件、转液块组成,第二压缩缸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侧端连接件,侧端连接件内设置有对接第二压缩缸和转液块的对接通孔、以及设置有连通油液并与侧端连接件内的对接通孔连通的进油口,移动体密封安装在移动体空腔内,连接件的中部可转动地固定于第一压缩缸上,上端与第一动力器的活动杆转动连接,下端铰接在第二动力器件的移动体上,连接件与活动杆转动连接;转化器由压缩组件、压缩缸、气缸盖组成,其中压缩组件包括弹簧座、弹簧、弹簧压套和导杆,弹簧下端套装在弹簧座上,弹簧上部套装在弹簧压套内,导杆一端顶接在弹簧压套上端,导杆的另一端与动力机构连接,压缩缸与气缸盖密封连接,压缩缸与弹簧座连接,其中弹簧和弹簧压套设置在由压缩缸、气缸盖和弹簧座围成的空腔内,并且该空腔与第一动力器的第一压缩缸的上部通道连通,且压缩缸和气缸盖内部设置有两组以上的压缩组件;动力机构由动力源、联动件、连接轴、控制开关、扭簧、凸轮轴、摇臂和连接座,气缸盖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两排连接座,每排连接座通过连接轴连接,在连接轴上连接有与连接座对应的摇臂,摇臂的一端与导杆转动连接,扭簧套设在连接轴上,且扭簧的一头压接在摇臂上,另一关固定在连接轴上,凸轮轴水平架设在机壳上且位于两排摇臂之间,通过凸轮轴上的对应于每个摇臂下方的凸轮来驱动摇臂转动;控制开关套设在出油口上,控制开关通过联动件与其中一个连接轴连接,且连接轴的一端与动力源连接;动力输出机构由连接架、驱动连杆、曲轴组成,曲轴连接在机壳上,驱动连杆一端可转动地夹持在曲轴上,在转液块内压缩后的高压油液通过连接架内的输油管道再通过液压出口进入驱动连杆内,进而推动曲轴转动;压缩缸与油槽连接,且弹簧座与油槽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动力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油液供给机构由油槽、油箱、风扇、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回液管道和进液管道组成,油箱与机壳连接,回液管道一端与油箱内部连通,另一端与转液块内部的液流通道连通,进液管道一端与油箱内部连通,另一端与油槽连通;风扇设置在油箱与机壳之间,风扇与第二齿轮连接,第二齿轮与机壳连接,第一齿轮连接在凸轮轴上,第三齿轮与曲轴连接,其中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依次啮合,且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包覆在齿轮壳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动力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压套由一圆柱形结构和一杆体组成,圆柱形结构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的中部设置有一凸台,凸台与中空结构之间形成一环槽,所述杆体一体成型固定在凸台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动力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由一片状结构和一固定杆组成,片状结构与固定杆连接,在片状结构的中部开设有一连接孔。
CN201621249112.1U 2016-11-22 2016-11-22 弹性动力传输机构 Active CN2064192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49112.1U CN206419293U (zh) 2016-11-22 2016-11-22 弹性动力传输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49112.1U CN206419293U (zh) 2016-11-22 2016-11-22 弹性动力传输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19293U true CN206419293U (zh) 2017-08-18

Family

ID=59578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49112.1U Active CN206419293U (zh) 2016-11-22 2016-11-22 弹性动力传输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1929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34625A (zh) * 2022-09-21 2022-10-25 山西智勇领航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动力牵引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34625A (zh) * 2022-09-21 2022-10-25 山西智勇领航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动力牵引机
CN115234625B (zh) * 2022-09-21 2023-01-10 山西智勇领航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动力牵引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19293U (zh) 弹性动力传输机构
CN110017223A (zh) 一种高效节能内燃机气体混合装置
CN114962963A (zh) 一种偏航齿圈润滑装置
CN207687317U (zh) 风力发电机齿轮箱的润滑油供给装置
CN210795747U (zh) 一种轨道车辆齿轮箱的加油装置
CN102587989A (zh) 空气动力引擎总成
CN204200427U (zh) 通用发电机辅助供油系统
CN206613181U (zh) 冒烟机构
CN105485280A (zh) 一种动力传输机构及动力装置
CN110878727B (zh) 汽车发动机燃油蒸汽负压回收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06206980U (zh) 气动润滑加油泵
CN205154298U (zh) 汽油机油气分离装置
CN105508157A (zh) 弹性动力机
CN204877764U (zh) 空压液传动力装置
CN209165381U (zh) 一种燃烧室盒结构
CN107588185A (zh) 风力发电机齿轮箱的润滑油供给装置
CN202510166U (zh) 气动发动机控制装置
CN2893211Y (zh) 气体驱动液体增压泵
CN104314673B (zh) 主从双转子四冲程旋转发动机
CN212961694U (zh) 一种用于天然气锅炉的鼓风送风装置
CN208700563U (zh) 轨道机车充排油一体阀
CN104929688B (zh) 气循环动力设备
CN202510175U (zh) 新型空气动力发动机
CN205315628U (zh) 一种动力传输机构及动力装置
CN206054156U (zh) 带双储油槽的喷油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