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17131U - 把手组件及具有其的滑板车 - Google Patents

把手组件及具有其的滑板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17131U
CN206417131U CN201621459113.9U CN201621459113U CN206417131U CN 206417131 U CN206417131 U CN 206417131U CN 201621459113 U CN201621459113 U CN 201621459113U CN 206417131 U CN206417131 U CN 2064171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 bar
handle
hand
held pole
handl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5911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鹏
李一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Inmo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Inmo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Inmo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Inmo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5911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171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171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171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把手组件及具有其的滑板车。把手组件包括:把手横杆,把手横杆沿左右方向延伸,把手横杆的两端分别设有把手握杆,把手握杆绕前后方向可转动以相对把手横杆折叠和展开;第一锁定装置,第一锁定装置设在把手握杆和把手横杆之间以对把手握杆和把手横杆的位置进行锁定和解锁;储能机构,储能机构与把手握杆相连,当把手握杆相对把手横杆展开时,储能机构储存能量,当第一锁定装置解锁时,把手握杆在储能机构的驱动下相对把手横杆自动折叠。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把手组件,通过设置储能机构,把手握杆可以在储能机构的驱动下相对把手横杆自动折叠,折叠效率高,折叠更加方便。

Description

把手组件及具有其的滑板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把手组件和具有该把手组件的滑板车。
背景技术
为了节省存放空间,滑板车、电动车或自行车等的把手通常具有折叠功能,在存放时将把手进行折叠,在使用时将把手展开。相关技术中,把手进行展开和折叠的过程比较复杂,展开和折叠效率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把手组件,所述把手组件通过设置储能机构,把手握杆可以在储能机构的驱动下相对把手横杆自动折叠,折叠效率高,折叠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把手组件的滑板车。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把手组件,包括:把手横杆,所述把手横杆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把手横杆的两端分别设有把手握杆,所述把手握杆绕前后方向可转动以相对所述把手横杆折叠和展开;第一锁定装置,所述第一锁定装置设在所述把手握杆和所述把手横杆之间以对所述把手握杆和所述把手横杆的位置进行锁定和解锁;储能机构,所述储能机构与所述把手握杆相连,当所述把手握杆相对所述把手横杆展开时,所述储能机构储存能量,当所述第一锁定装置解锁时,所述把手握杆在所述储能机构的驱动下相对所述把手横杆自动折叠。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把手组件,通过设置储能机构,把手握杆可以在储能机构的驱动下相对把手横杆自动折叠,折叠效率高,折叠更加方便,并且把手组件的折叠过程更具有科技感、机械感和吸引力。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把手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储能机构包括:导杆,所述导杆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导杆的上端与所述把手横杆相连;第一止挡件,所述第一止挡件与所述导杆的下端固定相连;第二止挡件,所述第二止挡件可移动地套设在所述导杆上,且所述第二止挡件与所述把手握杆相连;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导杆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止挡件和所述第二止挡件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锁定装置包括:卡扣,所述卡扣设在所述把手横杆和所述把手握杆的其中一个上;与所述卡扣相适配的卡槽,所述卡槽设在所述把手横杆和所述把手握杆的另一个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把手横杆包括:沿左右方向彼此相连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绕前后方向可转动以驱动所述第一锁定装置锁定和解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锁定装置还包括锁定扳手,所述锁定扳手与所述把手横杆相互止抵,所述锁定扳手绕左右方向可转动,以驱动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滑板车,包括:把手组件,所述把手组件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把手组件;踏板;把手杆,所述把手杆的上端与所述把手组件相连,所述把手杆的下端与所述踏板可转动相连以相对所述踏板折叠和展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板车,通过设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把手组件,滑板车折叠效率高,折叠更加方便。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板车,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把手组件和所述踏板之间设有第二锁定装置以对所述把手杆和所述踏板的位置进行锁定和解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锁定装置设在所述锁定扳手和所述踏板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锁定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锁钩和第二锁钩,所述第一锁钩设在所述锁定扳手上,所述第二锁钩设在所述踏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把手壳体,所述把手壳体内限定出安装腔,所述把手组件的至少一部分容纳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把手杆与所述把手壳体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把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把手握杆相对把手横杆展开;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把手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把手握杆相对把手横杆展开;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把手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把手握杆相对把手横杆折叠;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把手组件的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板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板车的把手杆相对踏板进行折叠过程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板车的把手杆相对踏板进行折叠过程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板车的把手杆相对踏板进行折叠过程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板车的把手杆相对踏板进行折叠过程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把手组件100;
把手横杆1;第一段11;第二段12;凸起101;
把手握杆2;把手握杆本体21;延伸段22;第一延伸段221;第二延伸段222;
第一锁定装置3;卡扣31;卡槽32;锁定扳手33;
储能机构4;导杆41;
第一止挡件42;
第二止挡件43;环形筋位431;
弹簧44;
踏板201;把手杆202;第二锁定装置203;第一锁钩2031;第二锁钩2032;把手壳体20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把手组件100。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把手组件100包括:把手横杆1、第一锁定装置3、储能机构4。
把手横杆1沿左右方向延伸,把手横杆1的两端分别设有把手握杆2,把手握杆2绕前后方向可转动以相对把手横杆1折叠和展开。例如图1-图4中所示,把手握杆2在第一位置(图1-图2中把手握杆2所处的位置)和第二位置(图3中把手握杆2所处的位置)之间绕前后方向可转动,当把手握杆2由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运动时,把手握杆2相对把手横杆1折叠,当把手握杆2由第二位置朝向第一位置运动时,把手握杆2相对把手横杆1展开。
第一锁定装置3设在把手握杆2和把手横杆1之间以对把手握杆2和把手横杆1的位置进行锁定和解锁,也就是说,第一锁定装置3可以将把手握杆2和把手横杆1锁定在展开位置(例如图1-图2中把手握杆2和把手横杆1所处的位置),以保证把手组件100的正常使用,也可以将把手握杆2和把手横杆1由展开位置解锁,以使把手握杆2可以相对把手横杆1进行折叠,从而减小把手组件100所占的空间,方便储存和携带,尤其是在人潮拥挤的情况下,将把手组件100进行折叠可以有效地防止把手握碰到行人。
储能机构4与把手握杆2相连,当把手握杆2相对把手横杆1展开时,储能机构4储存能量,当第一锁定装置3解锁时,把手握杆2在储能机构4的驱动下相对把手横杆1自动折叠。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把手组件100,通过设置储能机构4,把手握杆2可以在储能机构4的驱动下相对把手横杆1自动折叠,折叠效率高,折叠更加方便,并且把手组件100的折叠过程更具有科技感、机械感和吸引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储能机构4包括导杆41、第一止挡件42、第二止挡件43和弹簧44,导杆41沿上下方向延伸,导杆41的上端与把手横杆1相连,第一止挡件42与导杆41的下端固定相连,第二止挡件43可移动地套设在导杆41上,且第二止挡件43与把手握杆2相连,弹簧44套设在导杆41上且位于第一止挡件42和第二止挡件43之间,弹簧44的上端与第二止挡件43相互止抵,弹簧44的下端与第一止挡件42相互止抵,当第二止挡件43沿导杆41向下移动时,弹簧44被压缩,储能机构4储存能量,当第一锁定装置3解锁时,弹簧44向上移动释放储存的能量,同时带动第二止挡件43向上移动。由于第二止挡件43与把手握杆2相连,从而使得把手握杆2的运动可以带动第二止挡件43在导杆41上运动,第二止挡件43在导杆41上的运动也会带动把手握杆2运动,从而使把手握杆2在储能机构4的驱动下可以自动折叠。
具体地,如图4所示,此时若把手握杆2朝向第一位置移动以相对把手横杆1展开,把手握杆2转动带动第二止挡件43沿导杆41向下移动,第二止挡件43向下移动,弹簧44被压缩,储能机构4储存能量,当把手握杆2运动至第一位置处时,第一锁定装置3将把手握杆2锁定在第一位置处,此时弹簧44被压缩至最短状态,储能机构4储存的能量达到最大;当第一锁定装置3解锁,储能机构4储存的能量释放,弹簧44伸长,同时带动第二止挡件43向上运动,第二止挡件43向上运动的同时又将带动把手握杆2绕前后方向转动,把手握杆2相对把手横杆1自动折叠。
储能机构4通过弹簧44伸缩储存和释放能量,把手握杆2的展开转动驱动弹簧44缩短,弹簧44伸长又驱动把手握杆2折叠转动,储能机构4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优选地,如图4所示,导杆41与把手横杆1绕前后方向铰接相连,也就是说,导杆41可以绕前后方向转动,这样把手握杆2驱动弹簧44压缩的过程更加顺畅,不会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卡死现象,降低导杆41所受的扭转作用力,从而可以避免在把手握杆2展开转动的过程中导杆41被拧断。
可选地,第一止挡件42可以为法兰盘,第一止挡件42可以与导杆41一体成型,也就是说,第一止挡件42与导杆41可以由一体加工制造而成,生产制造工艺简单、第一止挡件42和导杆41之间的连接强度高;当然,第一止挡件42也可以由单独生产制造而成后,焊接在导杆41下端,生产制造更加多样化。
第二止挡件43可以形成为环形,第二止挡件43的外边缘设有向下延伸的环形筋位431,弹簧44的上端被限定在导杆41和环形筋位431之间,从而可以避免弹簧44在压缩过程中扭转过大,弹簧44压缩和伸长过程更加平稳,把手组件100展开和折叠过程更加平稳。
如图2-4所示,把手握杆2可以包括把手握杆本体21和延伸段22,延伸段22包括第一延伸段221和第二延伸段222,第一延伸段221与把手握杆本体21的一端垂直相连,当把手握杆2位于如图1-图2中所示的展开位置处时,第一延伸段221沿上下方向延伸,当把手握杆2位于如图3中所示的折叠位置处时,第一延伸段221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二延伸段222与第一延伸段221相连,第二延伸段222和第一延伸段221之间的夹角大致为135°,把手握杆2绕前后方向转动的转动轴设在第一延伸段221上,第二延伸段222与第二止挡件43相连,优选地,第二延伸段222和第二止挡件43沿前后方向铰接相连,从而可以使整个驱动过程更加顺畅和平稳。通过使把手握杆2包括第一延伸段221和第二延伸段222,把手握杆2与储能机构4之间的连接更加方便、合理,提高把手组件100展开和折叠过程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锁定装置3包括卡扣31和与卡扣31相适配的卡槽32,卡扣31设在把手横杆1和把手握杆2的其中一个上,卡槽32设在把手横杆1和把手握杆2的另一个上。具体地,卡扣31可以设在把手横杆1上,卡槽32可以设在把手握杆2上,例如图1-图4中所示,卡扣31设在把手横杆1的一端,卡槽32设在把手握杆2的第一延伸段221上;或者卡扣31设在把手握杆2上,卡槽32设在把手横杆1上。第一锁定装置3结构简单、锁定和解锁方便,并且锁定可靠性高。
进一步地,如图2-图4中所示,把手横杆1包括沿左右方向彼此相连的第一段11和第二段12,第一段11和第二段12绕前后方向可转动以驱动第一锁定装置3锁定和解锁。具体地,如图2-图4中所示,第一段11和第二段12绕前后方向向上转动时,卡扣31与卡槽32分离开,第一锁定装置3解锁;当第一段11和第二段12绕前后方向向下转动时,卡扣31扣入卡槽32内,第一锁定装置3将把手握杆2和把手横杆1的位置锁定。优选地,如图2-图4中所示,第一段11和第二段12绕前后方向铰接相连,且第一段11和第二段12相对于第一段11和第二段12的铰接轴相互对称,第一段11和第二段12的转动更加平稳。
进一步地,第一锁定装置3还包括锁定扳手33,锁定扳手33与把手横杆1相互止抵,锁定扳手33绕左右方向可转动,以驱动第一段11和第二段12转动,锁定扳手33可以设在把手横杆1的下方,如图1-图4中所示,向上扳动锁定扳手33,锁定扳手33将会驱动第一段11和第二段12向上转动,第一锁定装置3解锁,通过设置锁定扳手33,第一锁定装置3解锁方便和快速。
优选地,如图4所示,把手横杆1上还可以设有朝向锁定扳手33突出并与锁定扳手33止抵的凸起101,也就是说,把手横杆1和锁定扳手33通过凸起101相互止抵,这样锁定扳手33对第一段11和第二段12的驱动更加灵活和省力。可选地,凸起101还可以设在锁定扳手33上。
另外,锁定扳手33还可以设在把手横杆1的上方,此时通过向下扳动锁定扳手33,锁定扳手33将会驱动第一段11和第二段12向上转动,第一锁定装置3解锁。
可选地,第一锁定装置3还可以进行手动解锁,不需要设置锁定扳手33,通过手动直接驱动第一段11和第二段12转动。
可选地,储能机构4还可以为气缸或液压储能机构4等。
下面参考图1-图9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滑板车,包括:踏板201、把手杆202和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把手组件100。
把手杆202的上端与把手组件100相连,把手杆202的下端与踏板201可转动相连以相对踏板201折叠和展开,滑板车使用时,将把手杆202相对踏板201展开,在滑板车不使用时,将把手杆202相对踏板201折叠,减小滑板车所占的空间,从而便于滑板车的储存、携带和运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把手组件100和踏板201之间设有第二锁定装置203以对把手杆202和踏板201的位置进行锁定和解锁,在把手杆202相对踏板201折叠时,第二锁定装置203可以将把手杆202和踏板201之间的位置锁定,把手杆202和踏板201可以紧密、稳固地扣合在一起,从而可以随意提起、搬运或推拉折叠后的滑板车,不用担心折叠后的滑板车会发生松散,滑板车的储存、携带和运输更加方便。
进一步,如图5-图9所示,第二锁定装置203设在锁定扳手33和踏板201之间,这样第二锁定装置203进行锁定的同时可以同时驱动第一段11和第二段12转动,第一锁定装置3解锁,把手组件100自动折叠,也就是说,通过在将第二锁定装置203设在锁定扳手33和踏板201之间,把手杆202和踏板201之间、把手握杆2和把手横杆1之间可以进行联动折叠,把手杆202和踏板201之间、把手握杆2和把手横杆1之间的折叠同时进行,在对滑板车进行车身折叠时,不需要再对把手组件100进行单独折叠,从而提高滑板车的折叠效率,滑板车折叠更加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5-图9中所示,第二锁定装置203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锁钩2031和第二锁钩2032,第一锁钩2031设在锁定扳手33上,第二锁钩2032设在踏板201上,滑板车的车身和把手组件100可以进行联动折叠。
下面参照图6-图9描述滑板车的车身和把手组件100联动折叠的过程。
在滑板车的车身进行折叠时,当把手杆202旋转到与踏板201贴合的位置处时(如图6所示),第一锁钩2031与第二锁钩2032触碰(如图7所示),第一锁钩2031和第二锁钩2032相互卡合的过程中,第一锁钩2031被第二锁钩2032顶起,锁定扳手33向上转动(如图8所示),此时锁定扳手33将会驱动把手横杆1的第一段11和第二段12转动,第一锁定装置3解锁,把手握杆2相对把手横杆1自动折叠,当第一锁钩2031越过第二锁钩2032的最高点后(如图9所示),第一锁钩2031与第二锁钩2032扣合在一起,完成车身锁定。滑板车的车身折叠和把手组件100的折叠联动起来,车身和把手组件100可以同时进行折叠,从而大大提高滑板车的折叠效率,滑板车折叠更加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滑板车还包括把手壳体204,把手壳体204内限定出安装腔,把手组件100的至少一部分容纳在安装腔内,把手杆202与把手壳体204相连,通过设置把手壳体204可以将储能机构4和把手横杆1安装在把手壳体204内,从而不仅使得滑板车的整体结构更加美观,并且可以对储能机构4进行很好的保护,防止灰尘和雨水进入储能机构4内而造成储能机构4卡塞和锈损,另外还可以避免把手组件100在折叠和展开过程中对用户造成伤害。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把手横杆,所述把手横杆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把手横杆的两端分别设有把手握杆,所述把手握杆绕前后方向可转动以相对所述把手横杆折叠和展开;
第一锁定装置,所述第一锁定装置设在所述把手握杆和所述把手横杆之间以对所述把手握杆和所述把手横杆的位置进行锁定和解锁;
储能机构,所述储能机构与所述把手握杆相连,当所述把手握杆相对所述把手横杆展开时,所述储能机构储存能量,当所述第一锁定装置解锁时,所述把手握杆在所述储能机构的驱动下相对所述把手横杆自动折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机构包括:
导杆,所述导杆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导杆的上端与所述把手横杆相连;
第一止挡件,所述第一止挡件与所述导杆的下端固定相连;
第二止挡件,所述第二止挡件可移动地套设在所述导杆上,且所述第二止挡件与所述把手握杆相连;
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导杆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止挡件和所述第二止挡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装置包括:
卡扣,所述卡扣设在所述把手横杆和所述把手握杆的其中一个上;
与所述卡扣相适配的卡槽,所述卡槽设在所述把手横杆和所述把手握杆的另一个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横杆包括:沿左右方向彼此相连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绕前后方向可转动以驱动所述第一锁定装置锁定和解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装置还包括锁定扳手,所述锁定扳手与所述把手横杆相互止抵,且所述锁定扳手绕左右方向可转动,以驱动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转动。
6.一种滑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把手组件;
踏板;
把手杆,所述把手杆的上端与所述把手组件相连,所述把手杆的下端与所述踏板可转动相连以相对所述踏板折叠和展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组件和所述踏板之间设有第二锁定装置以对所述把手杆和所述踏板的位置进行锁定和解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组件为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把手组件,所述第二锁定装置设在所述锁定扳手和所述踏板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定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锁钩和第二锁钩,所述第一锁钩设在所述锁定扳手上,所述第二锁钩设在所述踏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把手壳体,所述把手壳体内限定出安装腔,所述把手组件的至少一部分容纳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把手杆与所述把手壳体相连。
CN201621459113.9U 2016-12-28 2016-12-28 把手组件及具有其的滑板车 Active CN2064171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59113.9U CN206417131U (zh) 2016-12-28 2016-12-28 把手组件及具有其的滑板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59113.9U CN206417131U (zh) 2016-12-28 2016-12-28 把手组件及具有其的滑板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17131U true CN206417131U (zh) 2017-08-18

Family

ID=59573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59113.9U Active CN206417131U (zh) 2016-12-28 2016-12-28 把手组件及具有其的滑板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1713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07590A (zh) * 2017-08-23 2017-11-03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沂水县供电公司 演讲台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07590A (zh) * 2017-08-23 2017-11-03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沂水县供电公司 演讲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25909B (zh) 轻质可折叠式婴儿车
KR101933485B1 (ko) 자동우산
CN206456418U (zh) 一种婴幼儿车架
CN206417131U (zh) 把手组件及具有其的滑板车
CN104590350B (zh) 婴儿车架
CN106032159A (zh) 一种具有可折叠转向方向杆的代步车辆
CN109481169A (zh) 折叠轮椅
CN207128968U (zh) 可快速联动折叠的童车
CN206885250U (zh) 折叠驱动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折叠车
CN206427191U (zh) 折叠机构及具有其的滑板车
CN209421527U (zh) 一种儿童床体折叠联动解锁控制机构
CN218206091U (zh) 双作用锁定帐篷骨架结构
CN209421520U (zh) 一种儿童床体折叠收拢机构及其游戏床
CN208344446U (zh) 增程式可折叠电动滑板车
CN209290467U (zh) 可快速折叠的童车
WO2011103766A1 (zh) 帽式自行车鞍座防护罩
JP3211654U (ja) 自動開逆折り式傘
CN202911865U (zh) 两轮车晴雨篷
CN206475998U (zh) 滑板车
CN207089391U (zh) 婴儿车及其第二道安全锁机构
CN206938832U (zh) 旋转组件及具有其的可折叠的儿童手推车
CN107176250B (zh) 自行车把手折叠机构
CN102442389A (zh) 一种折叠式自行车鞍座的折收方法
CN208963151U (zh) 带有可折叠座椅结构的童车
CN108657348B (zh) 折叠驱动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折叠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