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90182U - 一种荷叶茶杀青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荷叶茶杀青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90182U
CN206390182U CN201621361623.2U CN201621361623U CN206390182U CN 206390182 U CN206390182 U CN 206390182U CN 201621361623 U CN201621361623 U CN 201621361623U CN 206390182 U CN206390182 U CN 2063901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cooling
conveyer belt
lotus leaf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6162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智军
黄友谊
熊智取
张博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Xingxiuniang Forestry and Agriculture Eco-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Xing Embroidered Niang Agricultur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Xing Embroidered Niang Agricultur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Hubei Xing Embroidered Niang Agricultur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62136162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901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901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901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荷叶茶杀青装置,属于茶叶生产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通过提升结构依次连接的网带式蒸汽杀青结构和滚筒式热风杀青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针对荷叶的特点,设计了一种荷叶茶杀青装置,该装置具有较好的杀青效果,且杀青质量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荷叶茶杀青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荷叶茶杀青装置。
背景技术
荷叶是睡莲科莲属植物中国莲(Nelumbonucifera)的叶片。莲(NelumbonuciferaGaertn),又名芙蕖、芙蓉等,原产于中国和印度,目前全世界皆有分布,是具有膨大根茎的多年生水生植物,莲荷叶呈圆形盾状,叶面为绿色,有蜡质感,背面色淡。中国荷叶资源丰富,全国除青海、西藏外,各地均有,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和珠江等三大流域,如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浙江、江苏等地。荷叶味苦涩,性平,常作为中草药,是药食两用材料。据《本草纲目》记载“荷叶服之,令人瘦劣”、“生发兀气,裨助脾胃”。在1991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的卫监发第45号文件中,荷叶被列入第2批“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名单之一。
我国荷叶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价格低廉,采收具有很强的季节性,但仅有极小部分用于医疗、食品及保健等行业,其余则弃之于田塘江湖,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这是因为荷叶采收加工与贮藏研究比较少,没有形成比较规范的标准化操作程序,其质量难以有效把握。另外,与荷叶有关的一般药理作用研究较多,而机制、机理研究及相关毒性、不良反应等安全性研究较少,药代动力学方面的研究更是处于空白之中。社会对荷叶的有效需求不够,导致市场拉动的经济效益缺乏,造成荷叶高效利用的源动力缺失。因此应在进一步探索荷叶机制和完善安全性研究的同时,走精加工、深加工之路,把荷叶开发成契合人们需要的现代化功能产品,实现多用途、多层次、多品种的格局,充分挖掘市场潜力,从而使荷叶在食、药方面的价值更有效地提高,并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荷叶除了含有普通植物所共有的碳水化合物、脂质、蛋白质、单宁等常规化学成分外, 还含有多种生物碱和黄酮类化合物,如荷叶碱、原荷叶碱、亚美罂粟碱、N-去甲基荷叶碱、莲甙、槲皮素及异槲皮素等,研究显示, 荷叶中的生物碱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降血脂、抑制胆固醇、抗有丝分裂、抑菌和止痉挛、抗氧化等活性,故可将其应用于医疗或保健。此外,荷叶具有清香无毒、消暑利湿、升发润阳、止血固本、活血化瘀、降血脂、抑制高胆固醇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功效, 且荷叶中含有多种香气成分及风味物质, 故开发一种具有独特风味和保健价值的荷叶茶饮料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目前我国对荷叶已经进行了初步的开发。有很多的降脂减肥药都用到了荷叶,云南盘龙云海药业的排毒养颜胶囊,主要成分即为大黄、荷叶、青阳参、西洋参、小红参等,还有海军总医院的轻健胶囊,浙江中医药研究院的荷叶饮,福建医科大学的降脂中药煎剂,华北药厂职工医院的降脂Ⅰ、Ⅱ号胶囊等都用到了荷叶。此外,很多降脂减肥茶也用到了荷叶,如北京天龙保健茶有限公司的三叶减肥茶,江西省宁红集团公司的宁红减肥茶,上海中药制药一厂的三花减肥茶,北京瑞得梦保健品加工厂的降脂减肥茶,北京格林沃德食品饮料有限公司的纤美减肥茶等。
现有的荷叶茶一般采用人工生产,其过程可以为:
A、鲜荷叶洗净晾干,去除直径1MM以上的叶脉,得荷叶原料,再将荷叶原料切成1.5-2CM长、0.5-1CM宽的叶片。
B、荷叶茶的制作步骤一杀青:将叶片置于温度为100-120℃的杀青锅中,手工杀青每次投叶量为0.5-1KG或机械杀青每次投叶量为2.5-5KG,杀青时间为8-10分钟。
C、摊晾加料:荷叶茶的制作要将经杀青锅杀青的叶片趁叶温下降时将杀青叶顺着一个方向搓揉成大团,然后解块,先喷入荷叶原料重量的0.07-0.2%的重量浓度为30%的柠檬酸溶液,烘六至七成干,然后再喷入荷叶原料重量的0.13-0.4%的重量浓度为30%的柠檬酸溶液,再烘六至七成干。
D、揉捻:将经加入柠檬酸的叶片于温度为70-80℃的揉捻锅中揉捻成条,经筛分将条形叶和碎叶分开。
E、烘二青:将经揉捻成条的荷叶于温度为115-120℃的自动烘干机热风烘5-15分钟或于温度为70-80℃的瓶式烘干机或滚筒杀青机滚烘20-30分钟。
F、烘三青:将经烘干的荷叶于温度为70-100℃下初炒30-40分钟,摊晾回潮15-25分钟,筛分后于温度为60-80℃复炒40-60分钟,出锅摊晾10-20分钟。
G、滚炒:荷叶茶的制作最后一步是滚炒,经瓶式炒干机滚炒40-60分钟,得产品。
荷叶与普通的茶叶存在很多不同,如水分含量、叶片大小、叶片厚度等,现有技术中并没有一种专门针对荷叶茶的杀青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针对荷叶的特点,设计了一种荷叶茶杀青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荷叶茶杀青装置,包括通过提升结构依次连接的网带式蒸汽杀青结构和滚筒式热风杀青结构。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网带式蒸汽杀青结构包括杀青部分和冷却部分。
其中,杀青部分包括杀青支架301、杀青支架301上的杀青室307、沿前后向设于杀青支架301上的杀青传送带302、杀青传送带302前端的杀青进料斗303、杀青传送带302后端相邻下方的杀青滚筒式毛刷305、杀青室307上的蒸汽入口306和杀青室307顶部的吸湿罩323,所述杀青室307为前后开口的隧道式结构,所述杀青传送带302前部由前至后向上倾斜设置且其上方设有杀青匀茶器304,其后部水平穿过杀青室307。
其中,冷却部分包括冷却支架308、沿前后向设于冷却支架308上的冷却传送带309、冷却支架308上的多个冷却匀茶器(314、315、316)、沿前后向设于冷却传送带309相邻下方的排湿室310和冷却传送带309后端相邻下方的冷却滚筒式毛刷311,所述冷却传送带309由前至后向上倾斜设置,多个冷却匀茶器(314、315、316)沿前后向间隔设于冷却传送带309上方,所述排湿室310的顶部敞口且紧贴冷却传送带309下方设置,其前部和后部各设有一台冷却鼓风机312和一台冷却吸湿风机313。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滚筒式热风杀青结构包括圆柱罩壳401、圆柱罩壳401相邻后方的风冷输出结构、沿前后向贯穿圆柱罩壳401的旋转滚筒402、圆柱罩壳401底部的杀青热风供应结构、圆柱罩壳401前侧顶部的排气口407、圆柱罩壳401后侧顶部的杀青离心风机408、圆柱罩壳401上用于驱动旋转滚筒402旋转的旋转动力结构和圆柱罩壳401前后两端的杀青进料口403与杀青出料口404,所述杀青进料口403和杀青出料口404分别与旋转滚筒402的前后两端相接,所述旋转滚筒402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条呈螺旋状的导叶板;所述风冷输出结构包括风冷支架411和沿前后向设于风冷支架411上的风冷传送带412,所述风冷传送带412由前至后向上倾斜设置,其前端位于杀青出料口404的正下方,其正上方设有至少一个风扇41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针对荷叶的特点,设计了一种荷叶茶杀青装置,该装置具有较好的杀青效果,且杀青质量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网带式蒸汽杀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杀青匀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矩形匀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匀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三匀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滚筒式热风杀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提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301杀青支架、302杀青传送带、303杀青进料斗、304杀青匀茶器、305杀青滚筒式毛刷、306蒸汽入口、307杀青室、308冷却支架、309冷却传送带、310排湿室、311冷却滚筒式毛刷、312冷却鼓风机、313冷却吸湿风机、314第一匀茶器、315第二匀茶器、316第三匀茶器、317方轴、318第一锯齿状橡胶刮片、319矩形匀叶板橡胶刮片、320转轴、321T形匀茶板、322第二锯齿状橡胶刮片、323吸湿罩、401圆柱罩壳、402旋转滚筒、403杀青进料口、404杀青出料口、405杀青鼓风机、406电加热单元、407排气口、408杀青离心风机、409支撑滚轮、410驱动滚轮、411风冷支架、412风冷传送带、413风扇、901提升机架、902提升传送带、903提升进料斗、904提升出料斗、905提升匀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荷叶茶杀青装置,包括通过提升结构依次连接的网带式蒸汽杀青结构和滚筒式热风杀青结构:
其中,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网带式蒸汽杀青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杀青部分和冷却部分。
其中,参见图1,杀青部分包括杀青支架301、杀青支架301上的杀青室307、沿前后向设于杀青支架301上的杀青传送带302、杀青传送带302前端的杀青进料斗303、杀青传送带302后端相邻下方的杀青滚筒式毛刷305、杀青室307上的蒸汽入口306和杀青室307顶部的吸湿罩323等。其中,杀青室307为前后开口的隧道式结构,杀青传送带302前部由前至后向上倾斜设置且其上方设有杀青匀茶器304,其后部水平穿过杀青室307。具体地,蒸汽入口306为两个,其通过管路与鼓风机和锅炉连接,杀青室307内设有与蒸汽入口306连通的喷气支管。
其中,参见图1,冷却部分包括冷却支架308、沿前后向设于冷却支架308上的冷却传送带309、冷却支架308上的多个(2-5个)冷却匀茶器(314、315、316)、沿前后向设于冷却传送带309相邻下方的排湿室310和冷却传送带309后端相邻下方的冷却滚筒式毛刷311等。其中,冷却传送带309由前至后向上倾斜设置(角度为5-15°),多个冷却匀茶器(314、315、316)沿前后向间隔设于冷却传送带309上方,排湿室310的顶部敞口且紧贴冷却传送带309下方设置,其前部和后部各设有(通过管路连接)一台冷却鼓风机312和一台冷却吸湿风机313;具体地,冷却鼓风机312设于冷却吸湿风机313下方,冷却吸湿风机313的吸风口(可向排湿室310内延伸一段长度,其端部可以沿前后向连通一孔管)最好与冷却鼓风机312的出风口分别位于排湿室310的左右两侧。
具体地,参见图1,杀青传送带302和冷却传送带309为往复式网带传送结构;杀青匀茶器304为翻板式结构,具体地,参见图2和3,包括方轴317、沿同一旋转方向设于方轴317的四个侧面上的四块矩形匀叶板319和设于矩形匀叶板319外端的第一锯齿状橡胶刮片318;杀青滚筒式毛刷305和冷却滚筒式毛刷311紧贴各自的传送带设置用于刷掉杂物;吸湿罩323为漏斗状结构,其通过管路连有抽湿风机;冷却部分上设有三个不同结构的冷却匀茶器,分别为由前至后依次设置的第一匀茶器314、第二匀茶器315和第三匀茶器316,第一匀茶器314为翻板式结构与杀青匀茶器304的结构相同。参见图4和5,第二匀茶器315和第三匀茶器316包括转轴320、围绕转轴320设置的多块(3-6块,一般为4块)T形匀茶板321和设于T形匀茶板321(横臂)外端的第二锯齿状橡胶刮片322,T形匀茶板321包括横臂和垂直设于横臂中部的纵臂,纵臂沿转轴320径向设置,横臂平行于转轴320设置;多块T形匀茶板321交错设置以保证匀茶效果,第二匀茶器315上的T形匀茶板321为直板结构,而第三匀茶器316上的T形匀茶板321朝同一旋转方向弯曲构成类似爪耙式结构。多个冷却匀茶器(314、315、316)最好都设于排湿室310上方,则通过多种匀茶方式将荷叶片摊平和翻转,以保证冷却效果。
其中,参见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滚筒式热风杀青结构包括圆柱罩壳401、圆柱罩壳401相邻后方的风冷输出结构、沿前后向贯穿圆柱罩壳401的旋转滚筒402、圆柱罩壳401底部的杀青热风供应结构、圆柱罩壳401前侧顶部的排气口407、圆柱罩壳401后侧顶部的杀青离心风机408、圆柱罩壳401上用于驱动旋转滚筒402旋转的旋转动力结构和圆柱罩壳401前后两端的杀青进料口403与杀青出料口404等。其中,圆柱罩壳401为圆柱形结构其内设有保温层;风冷输出结构采用风扇将杀青后的荷叶片冷却;旋转滚筒402为筛网式滚筒结构,其两端从圆柱罩壳401的前后两端穿出;排气口407上设有排气阀可以根据杀青情况打开或关闭,一般情况下关闭;杀青热风供应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杀青鼓风机405和至少一个电加热单元406,电加热单元406设于圆柱罩壳401底部并通过管路与杀青鼓风机405相连;旋转动力结构包括多个(一般为三个)支撑滚轮409和至少一个(一般为一个)驱动滚轮410,支撑滚轮409和驱动滚轮410均与旋转滚筒402相切,驱动滚轮410通过链条或皮带与电机传动连接;杀青进料口403与杀青出料口404分别向上和向下开口。其中,杀青进料口403和杀青出料口404分别与旋转滚筒402的前后两端相接,旋转滚筒402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条呈螺旋状的导叶板用于将荷叶片从杀青进料口403推送至杀青出料口404。其中,风冷输出结构包括风冷支架411和沿前后向设于风冷支架411上的风冷传送带412,风冷传送带412为网带式传送带,其由前至后向上倾斜设置,其前端位于杀青出料口404的正下方,其正上方设有至少一个(2-4个,一般为2个)风扇413,多个风扇413间隔布置。
其中,参见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提升结构包括向上倾斜的提升机架901、动力装置、倾斜设置的提升传送带902和提升匀茶器905等。其中,提升机架901底部设有提升进料斗903(其一侧根据需要设置开口),其顶部设有提升出料斗904;提升传送带902为皮带式传送结构,其上间隔均布有多快提升挡板,其设置在提升机架901上用于将物料从提升进料斗903输送至提升出料斗904。其中,提升匀茶器905为爪耙式结构,包括沿左右向转动设置在提升机架901上的转动轴和间隔设置在转动轴上的多根弧形爪耙。其中,动力装置用于给提升传送带902和提升匀茶器905提供动力。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各滚筒式毛刷和杀青匀茶器均由各自的电机驱动。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前”和“后”用于便于描述,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方向描述;在本实施例中的“前”绝大多数表示的是进料方向。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仅起区分作用,无其他特殊意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针对荷叶的特点,设计了一种荷叶茶杀青装置,该装置具有较好的杀青效果,且杀青质量稳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一种荷叶茶杀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提升结构依次连接的网带式蒸汽杀青结构和滚筒式热风杀青结构;
所述网带式蒸汽杀青结构包括杀青部分和冷却部分;
所述杀青部分包括杀青支架(301)、杀青支架(301)上的杀青室(307)、沿前后向设于杀青支架(301)上的杀青传送带(302)、杀青传送带(302)前端的杀青进料斗(303)、杀青传送带(302)后端相邻下方的杀青滚筒式毛刷(305)、杀青室(307)上的蒸汽入口(306)和杀青室(307)顶部的吸湿罩(323),所述杀青室(307)为前后开口的隧道式结构,所述杀青传送带(302)前部由前至后向上倾斜设置且其上方设有杀青匀茶器(304),其后部水平穿过杀青室(307);
所述冷却部分包括冷却支架(308)、沿前后向设于冷却支架(308)上的冷却传送带(309)、冷却支架(308)上的多个冷却匀茶器(314、315、316)、沿前后向设于冷却传送带(309)相邻下方的排湿室(310)和冷却传送带(309)后端相邻下方的冷却滚筒式毛刷(311),所述冷却传送带(309)由前至后向上倾斜设置,多个冷却匀茶器(314、315、316)沿前后向间隔设于冷却传送带(309)上方,所述排湿室(310)的顶部敞口且紧贴冷却传送带(309)下方设置,其前部和后部各设有一台冷却鼓风机(312)和一台冷却吸湿风机(313);
所述滚筒式热风杀青结构包括圆柱罩壳(401)、圆柱罩壳(401)相邻后方的风冷输出结构、沿前后向贯穿圆柱罩壳(401)的旋转滚筒(402)、圆柱罩壳(401)底部的杀青热风供应结构、圆柱罩壳(401)前侧顶部的排气口(407)、圆柱罩壳(401)后侧顶部的杀青离心风机(408)、圆柱罩壳(401)上用于驱动旋转滚筒(402)旋转的旋转动力结构和圆柱罩壳(401)前后两端的杀青进料口(403)与杀青出料口(404),所述杀青进料口(403)和杀青出料口(404)分别与旋转滚筒(402)的前后两端相接,所述旋转滚筒(402)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条呈螺旋状的导叶板;所述风冷输出结构包括风冷支架(411)和沿前后向设于风冷支架(411)上的风冷传送带(412),所述风冷传送带(412)由前至后向上倾斜设置,其前端位于杀青出料口(404)的正下方,其正上方设有至少一个风扇(413)。
CN201621361623.2U 2016-12-13 2016-12-13 一种荷叶茶杀青装置 Active CN2063901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61623.2U CN206390182U (zh) 2016-12-13 2016-12-13 一种荷叶茶杀青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61623.2U CN206390182U (zh) 2016-12-13 2016-12-13 一种荷叶茶杀青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90182U true CN206390182U (zh) 2017-08-11

Family

ID=59509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61623.2U Active CN206390182U (zh) 2016-12-13 2016-12-13 一种荷叶茶杀青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9018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24988A (zh) * 2018-01-12 2018-06-29 王琳 一种茶叶加工用烘干装置
CN108338231A (zh) * 2018-05-03 2018-07-31 辅创科技(宜昌)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杀青与烘干一体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24988A (zh) * 2018-01-12 2018-06-29 王琳 一种茶叶加工用烘干装置
CN108338231A (zh) * 2018-05-03 2018-07-31 辅创科技(宜昌)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杀青与烘干一体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16137B (zh) 一种熟地黄炮制工艺
CN205995822U (zh) 一种茶叶加工用高效节能清洗机
CN205321133U (zh) 一种连续加工桔梗切片的装置
CN206390182U (zh) 一种荷叶茶杀青装置
CN107242313A (zh) 一种茶叶烘干装置
CN109602609A (zh) 一种黄精揉制装置和黄精趁鲜一体化加工方法
CN104147281B (zh) 一种姜半夏的炮制方法
CN206390181U (zh) 一种荷叶茶杀青烘干装置
CN103316276B (zh) 一种熟地黄饮片的加工方法
CN103202890B (zh) 一种大黄的加工方法
CN206390180U (zh) 一种荷叶茶生产系统
CN207395368U (zh) 一种转筒型核桃烘干装置
CN111780525B (zh) 黄精采收加工生产线
CN106070744A (zh) 一种绿茶杀青机
CN103283903A (zh) 一种有机荷叶茶及其生产方法
CN104623273A (zh) 酒制黄精的制作工艺
CN206390179U (zh) 一种荷叶茶饮料的生产系统
CN115444136B (zh) 一种离心分离式臭黄荆叶提纯装置及工艺
CN105962192A (zh) 一种生烤笋干及其制作工艺
CN206390164U (zh) 一种可生产多种茶叶的系统
CN104771535A (zh) 一种姜半夏饮片的制作方法
CN111587943B (zh) 一种山苍子茶叶的制备工艺
CN108405463A (zh) 一种基于气泡清洗技术的中草药用清洗装置
CN107309007A (zh) 一种提高大米营养的加工工艺及其装置
CN207721115U (zh) 白茶滚筒提香烘干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415

Address after: 435500 No. 11 Huangmei Town Square Road, Huangmei County, Huanggang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bei Xingxiuniang Forestry and Agriculture Eco-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435500 No. 8 Pioneering Avenue, Dashengguanshan Industrial Park, Huangmei County, Huanggang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bei Xing embroidered Niang agricultur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