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78122U - 一种汽车表面平整度检测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表面平整度检测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78122U
CN206378122U CN201720090113.4U CN201720090113U CN206378122U CN 206378122 U CN206378122 U CN 206378122U CN 201720090113 U CN201720090113 U CN 201720090113U CN 206378122 U CN206378122 U CN 2063781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bidirectional
screw
groups
nut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9011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巨洋
刘玉立
周文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Letter Precision Mou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Letter Precision Mou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Letter Precision Mou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Letter Precision Mou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9011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781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781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7812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表面平整度检测夹具,包括摇把、双向丝杆、基座、凹槽、螺母座、真空泵、主排气管、连接气管以及吸盘,凹槽开设在上承载台上端面上,双向丝杆安装正在凹槽内中部位置,双向丝杆右端延伸至上承载台右端面外,摇把固定在双向丝杆右端面上,螺母座等距固定在双向丝杆左右两侧,基座固定在螺母座上端面上,该设计实现了固定位置的自由调节,四组吸盘分别固定在基座上端面上,真空泵固定在上承载台下端面上,主排气管下端与真空泵相连接,吸盘均通过连接气管与主排气管相连接,该设计实现了汽车工件的快速固定,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固定稳定性好,适用范围广,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表面平整度检测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汽车表面平整度检测夹具,属于汽车技术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又称乘用车,乘用车在其设计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和(或)临时物品,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乘用车最多不超过9个座位。乘用车分为以下11种车型。主要有:普通乘用车、活顶乘用车、高级乘用车、小型乘用车、敞篷车、舱背乘用车、旅行车、多用途乘用车、短头乘用车、越野乘用车、专用乘用车。商用车在设计和技术特性上用于运送人员和货物,并且可以牵引挂车,但乘用车不包括在内。主要有:客车、半挂牵引车以及货车。汽车生产中对汽车表面平整度需要进行检测。
现有技术中的检测夹具极易造成汽车表面工件的划伤,大大增加了车身工件的返修率;现有技术中的检测夹具无法根据的工件的大小进行固定位置的调节,使用局限性大,所以急需要一种汽车表面平整度检测夹具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表面平整度检测夹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固定稳定性好,适用范围广,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表面平整度检测夹具,包括主体组件、固定位置调节机构以及快速固定机构,所述主体组件包括承载柱、上承载台、支撑脚以及工作台,所述支撑脚设有四组,四组所述支撑脚分别固定在工作台下端面四个棱角处,所述承载柱固定在工作台上端面中部,所述上承载台固定在承载柱上端面上,所述固定位置调节机构设有两组,所述固定位置调节机构对称设置在上承载台上,所述固定位置调节机构包括摇把、双向丝杆、基座、凹槽以及螺母座,所述凹槽开设在上承载台上端面上,所述双向丝杆安装正在凹槽内中部位置,所述双向丝杆右端延伸至上承载台右端面外,所述摇把固定在双向丝杆右端面上,所述螺母座以及基座均设有两组,所述螺母座等距固定在双向丝杆左右两侧,所述基座固定在螺母座上端面上,所述快速固定机构包括真空泵、主排气管、连接气管以及吸盘,所述吸盘设有四组,四组所述吸盘分别固定在基座上端面上,所述真空泵固定在上承载台下端面上,所述主排气管下端与真空泵相连接,所述吸盘均通过连接气管与主排气管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上端面上安装有储物箱。
进一步地,所述摇把上裹有防滑胶套。
进一步地,所述螺母座通过滚珠螺母与双向丝杆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柱内设有多组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为通槽。
进一步地,两组所述螺母座规格相同,两组所述基座规格相同,四组所述吸盘规格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表面平整度检测夹具,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摇把、双向丝杆、基座、凹槽以及螺母座,该设计实现了固定位置的自由调节,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解决了原有检测夹具无法根据的工件的大小进行固定位置的调节,使用局限性大的问题。
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真空泵、主排气管、连接气管以及吸盘,该设计实现了汽车工件的快速固定,大大降低了工件划伤的概率,解决了原有检测夹具极易造成汽车表面工件的划伤,大大增加了车身工件的返修率的问题。
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储物箱,该设计便于工具的放置,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防滑胶套,该设计提高了作业人员使用摇把的稳定性,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加强筋,该设计提高了承载柱的机械强度,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固定稳定性好,适用范围广,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表面平整度检测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表面平整度检测夹具中固定位置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表面平整度检测夹具中快速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位置调节机构、2-快速固定机构、3-承载柱、4-上承载台、5-支撑脚、6-工作台、11-摇把、12-双向丝杆、13-基座、14-凹槽、15-螺母座、21-真空泵、22-主排气管、23-连接气管、24-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表面平整度检测夹具,包括主体组件、固定位置调节机构1以及快速固定机构2,主体组件包括承载柱3、上承载台4、支撑脚5以及工作台6,支撑脚5设有四组,四组支撑脚5分别固定在工作台6下端面四个棱角处,承载柱3固定在工作台6上端面中部,上承载台4固定在承载柱3上端面上。
固定位置调节机构1设有两组,固定位置调节机构1对称设置在上承载台4上,固定位置调节机构1包括摇把11、双向丝杆12、基座13、凹槽14以及螺母座15,凹槽14开设在上承载台4上端面上,双向丝杆12安装正在凹槽14内中部位置,双向丝杆12右端延伸至上承载台4右端面外,摇把11固定在双向丝杆12右端面上,螺母座15以及基座13均设有两组,螺母座15等距固定在双向丝杆12左右两侧,基座13固定在螺母座15上端面上,该设计实现了固定位置的自由调节,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
快速固定机构2包括真空泵21、主排气管22、连接气管23以及吸盘24,吸盘24设有四组,四组吸盘24分别固定在基座13上端面上,真空泵21固定在上承载台4下端面上,主排气管22下端与真空泵21相连接,吸盘24均通过连接气管23与主排气管22相连接,该设计实现了汽车工件的快速固定,大大降低了工件划伤的概率。
工作台6上端面上安装有储物箱,摇把11上裹有防滑胶套,螺母座15通过滚珠螺母与双向丝杆12相连接,承载柱3内设有多组加强筋,凹槽14为通槽,两组螺母座15规格相同,两组基座13规格相同,四组吸盘24规格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在进行使用时,首先作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检查,检查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的话就无法进行使用了,此时需要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如果不存在问题的话就可以进行使用,使用时,作业人员根据工件的尺寸,转动摇把11,摇把11转动带动双向丝杆12在凹槽14内转动,螺母座15内的滚珠螺母将双向丝杆12的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两组螺母座15同时向双向丝杆12两侧或者中间位置移动,螺母座15移动带动基座13移动,基座13移动带动吸盘24移动,当吸盘24移动至合适位置后,作业人员停止转动摇把11即可,从而实现了固定位置的调节,适用于各种尺寸的工件,适用范围广,然后作业人员将待检测的工件放置在吸盘24上,然后运行真空泵21,真空泵21将吸盘24内的空气通过连接气管23输送至主排气管22,主排气管22将吸盘24内的空气通过真空泵21排出,从而将吸盘24达到真空状态,在空气压力差的作用下,吸盘24将待检测工件固定牢固,现实了工件的快速固定,提高了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汽车表面平整度检测夹具,包括主体组件、固定位置调节机构以及快速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组件包括承载柱、上承载台、支撑脚以及工作台,所述支撑脚设有四组,四组所述支撑脚分别固定在工作台下端面四个棱角处,所述承载柱固定在工作台上端面中部,所述上承载台固定在承载柱上端面上;
所述固定位置调节机构设有两组,所述固定位置调节机构对称设置在上承载台上,所述固定位置调节机构包括摇把、双向丝杆、基座、凹槽以及螺母座,所述凹槽开设在上承载台上端面上,所述双向丝杆安装正在凹槽内中部位置,所述双向丝杆右端延伸至上承载台右端面外,所述摇把固定在双向丝杆右端面上,所述螺母座以及基座均设有两组,所述螺母座等距固定在双向丝杆左右两侧,所述基座固定在螺母座上端面上;
所述快速固定机构包括真空泵、主排气管、连接气管以及吸盘,所述吸盘设有四组,四组所述吸盘分别固定在基座上端面上,所述真空泵固定在上承载台下端面上,所述主排气管下端与真空泵相连接,所述吸盘均通过连接气管与主排气管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表面平整度检测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端面上安装有储物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表面平整度检测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把上裹有防滑胶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表面平整度检测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座通过滚珠螺母与双向丝杆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表面平整度检测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柱内设有多组加强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表面平整度检测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通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表面平整度检测夹具,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螺母座规格相同,两组所述基座规格相同,四组所述吸盘规格相同。
CN201720090113.4U 2017-01-24 2017-01-24 一种汽车表面平整度检测夹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3781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90113.4U CN206378122U (zh) 2017-01-24 2017-01-24 一种汽车表面平整度检测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90113.4U CN206378122U (zh) 2017-01-24 2017-01-24 一种汽车表面平整度检测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78122U true CN206378122U (zh) 2017-08-04

Family

ID=59400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90113.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378122U (zh) 2017-01-24 2017-01-24 一种汽车表面平整度检测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7812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64363A (zh) * 2018-09-12 2019-01-25 青岛铭宇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输送工件的机械手系统及工件输送设备
CN112025491A (zh) * 2020-09-04 2020-12-04 安徽艾雅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木塑地板用打磨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64363A (zh) * 2018-09-12 2019-01-25 青岛铭宇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输送工件的机械手系统及工件输送设备
CN112025491A (zh) * 2020-09-04 2020-12-04 安徽艾雅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木塑地板用打磨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78122U (zh) 一种汽车表面平整度检测夹具
KR20090114313A (ko) 검출 장치
CN105416481A (zh) 一种折叠式电动车
CN2384864Y (zh) 航空装卸运输平台车
CN101224723B (zh) 双层车厢
CN104594254A (zh) 一种简易式清扫装置
CN110641346A (zh) 集装箱运输车
CN109878396A (zh) 一种用于液压混合动力自卸车的顶升节能控制系统
CN103303271B (zh) 一种车载千斤顶
CN203047129U (zh) 汽车通用门防撞梁总成
CN105692252A (zh) 一种可移动货车侧翻卸车平台及其工作方法
CN102072803A (zh) 一种汽车车架刚度测试约束装置
CN204286834U (zh) 一种地铁屏蔽门加载试验装置
CN106697687B (zh) 一种市政道路用自卸垃圾车
CN205661348U (zh) 一种立式轮胎拆装机进车机构
CN205526793U (zh) 一种可移动货车侧翻卸车平台
CN202491795U (zh) 一种汽车辅助制动装置
CN201932243U (zh) 车辆运输挂车的活动平台
CN204688190U (zh) 一种新型建筑工地物料转运手推车
CN207088888U (zh) 一种空气悬架用衬板
CN201745466U (zh) 水平自卸半挂车
CN202574318U (zh) 一种轮胎更换车
CN2651049Y (zh) 分离活动框架式商品车专用运输车
CN205931612U (zh) 一种机动车用轮毂盘盖工装
CN205587200U (zh) 一种车身涂装连接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04

Termination date: 2019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