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58231U - 一种新型的座椅横梁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的座椅横梁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358231U CN206358231U CN201621479565.3U CN201621479565U CN206358231U CN 206358231 U CN206358231 U CN 206358231U CN 201621479565 U CN201621479565 U CN 201621479565U CN 206358231 U CN206358231 U CN 20635823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t
- slide rail
- seat beam
- mounting hole
- left sl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座椅横梁结构,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包括座椅横梁,所述座椅横梁上表面为斜面,所述斜面两端分别设有座椅横梁滑轨支架安装面及座椅横梁滑轨支架安装孔,座椅横梁支座安装面及座椅横梁支座安装孔。本实用新型优化座椅横梁结构,座椅横梁由直平面变为斜坡结构,在横梁斜面低处安装固定支座,提供座椅安装点,便于座椅安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座椅横梁结构。
背景技术
座椅横梁作为汽车的关键组成部分,功能上需要实现座椅的安装固定和满足车身骨架的防撞性能。现有市面上的车型座椅横梁都为平直结构,座椅通过两个螺栓紧固在座椅横梁的腔体中。
根据碰撞要求,需要减少侧面碰撞对乘员的伤害,减少碰撞时座椅底部传递的能量和变形。座椅安装横梁需要优化设计。如何通过简单的方案,方便、可靠的实现座椅的固定,同时保证必要的强度和刚度,满足侧面碰撞的设计要求,是需要关注的重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的座椅横梁结构。降低侧面碰撞给乘员带来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座椅横梁,所述座椅横梁上表面为斜面,所述斜面两端分别设有座椅横梁滑轨支架安装面及座椅横梁滑轨支架安装孔,座椅横梁支座安装面及座椅横梁支座安装孔。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座椅横梁一侧与座椅左滑轨安装支架、座椅左滑轨固定连接,另一侧与座椅横梁安装支座、座椅右滑轨安装支架、座椅右滑轨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座椅左滑轨安装支架通过座椅左滑轨安装支架横梁安装孔与座椅横梁滑轨支架安装孔螺栓固定在座椅横梁上,所述座椅左滑轨通过座椅左滑轨安装孔和座椅左滑轨安装支架滑轨安装孔螺栓固定。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座椅横梁安装支座通过座椅横梁支座横梁安装孔与座椅横梁支座安装孔螺接到座椅横梁上,所述座椅右滑轨通过座椅右滑轨安装孔、座椅右滑轨安装支架安装孔、座椅横梁支座滑轨安装孔螺栓与座椅右滑轨安装支架、座椅横梁安装支座固定。
本实用新型优化座椅横梁结构,座椅横梁由直平面变为斜坡结构,在横梁斜面低处安装固定支座,提供座椅安装点,便于座椅安装。本实用新型通过更改横梁安装支座即可实现结构在多款车型上的扩展,通用性强。碰撞时,座椅横梁先变形,吸收碰撞的部分能量,使得靠近乘员头部的车身结构变形量减少,降低对乘员的伤害。此方案制造简单,零件的通用性较高。从CAE仿真分析来看,座椅安装点处刚度满足设计要求,安装点塑形变形较小,满足强度要求,同时也满足侧面碰撞的要求。此方案零部件结构简单、工艺性好,吸收能量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提升整车安全性。
另外座椅横梁和滑轨之间增加了过度支架,提高了安装精度,便于固定座椅横梁,并且此结构可以在多款车型上同时共用,不同车型通过更改支座位置即可调整座椅姿态,更改代价小,结构通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座椅横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座椅横梁总成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座椅横梁总成另一种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与座椅总成安装示意图。
图中:1-座椅横梁滑轨支架安装面,2-座椅横梁滑轨支架安装孔,3-座椅横梁斜面,4-座椅横梁支座安装面,5-座椅横梁支座安装孔,6-座椅左滑轨安装支架横梁安装孔,7-座椅左滑轨,8-座椅左滑轨安装孔,9-座椅左滑轨安装支架滑轨安装孔,10-座椅左滑轨安装支架,11-座椅横梁,12-座椅横梁支座横梁安装孔,13-座椅右滑轨安装支架,14-座椅右滑轨,15-座椅右滑轨安装孔,16-座椅右滑轨安装支架安装孔,17-座椅横梁支座滑轨安装孔,18-座椅横梁安装支座,19-车身侧围B柱,20-座椅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但它们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定。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座椅横梁结构示意图,将座椅横梁上表面由平直面优化为斜面,形成楔形结构,为了保证座椅左滑轨安装孔8、座椅右滑轨安装孔15及其所在安装面保持不变,在斜面上设有座椅横梁滑轨支架安装面1,座椅横梁滑轨支架安装孔2,座椅横梁支座安装面4,座椅横梁支座安装孔5。
如图2所示为座椅横梁总成结构示意图,座椅左滑轨安装支架10通过座椅左滑轨安装支架横梁安装孔6与座椅横梁滑轨支架安装孔2螺栓固定在座椅横梁11上,座椅左滑轨7通过座椅左滑轨安装孔8和座椅左滑轨安装支架滑轨安装孔9螺栓固定,完成座椅左滑轨7的安装;座椅横梁安装支座18通过座椅横梁支座横梁安装孔12螺接到座椅横梁11上,另一端通过座椅横梁支座滑轨安装孔17与座椅右滑轨安装支架安装孔16、座椅右滑轨安装孔15螺栓固定在一起,完成座椅右滑轨14的安装。通过两个支座结构保证了座椅滑轨的安装孔位不变。
通过更改横梁安装支座10、18(Z向调整)即可实现座椅横梁11在多款车型上的扩展,通用性强,效果好。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座椅横梁的第二种设计状态,总成的装配与图3所示的状态一致,仅将楔状的尖端朝内,反方向装配。
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与座椅总成20安装示意图,座椅总成20通过滑轨7、14安装在本实用新型座椅横梁11上。由该图可以看出,座椅横梁11靠近车身侧围B柱19的区域截面较大,而远离车身侧围B柱19的区域截面较小,呈楔形结构。当较大的冲击力沿图示方向施加在车身侧围B柱上时,下端通过边纵梁传递给座椅横梁11,座椅横梁11远离车身侧围B柱的区域刚度较弱,优先发生溃缩变形,吸收一部分能量,从而减少车身侧围B柱上端的变形量,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乘员头部。这样通过优化座椅横梁11结构,既满足了座椅总成20的安装,又符合了碰撞要求。
本说明书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4)
1.一种新型的座椅横梁结构,包括座椅横梁(11),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横梁(11)上表面为斜面(3),所述斜面(3)两端分别设有座椅横梁滑轨支架安装面(1)及座椅横梁滑轨支架安装孔(2),座椅横梁支座安装面(4)及座椅横梁支座安装孔(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座椅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横梁(11)一侧与座椅左滑轨安装支架(10)、座椅左滑轨(7)固定连接,另一侧与座椅横梁安装支座(18)、座椅右滑轨安装支架(13)、座椅右滑轨(1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座椅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左滑轨安装支架(10)通过座椅左滑轨安装支架横梁安装孔(6)与座椅横梁滑轨支架安装孔(2)螺栓固定在座椅横梁(11)上,所述座椅左滑轨(7)通过座椅左滑轨安装孔(8)和座椅左滑轨安装支架滑轨安装孔(9)螺栓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座椅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横梁安装支座(18)通过座椅横梁支座横梁安装孔(12)与座椅横梁支座安装孔(5)螺接到座椅横梁(11)上,所述座椅右滑轨(14)通过座椅右滑轨安装孔(15)、座椅右滑轨安装支架安装孔(16)、座椅横梁支座滑轨安装孔(17)螺栓与座椅右滑轨安装支架(13)、座椅横梁安装支座(18)固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479565.3U CN206358231U (zh) | 2016-12-30 | 2016-12-30 | 一种新型的座椅横梁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479565.3U CN206358231U (zh) | 2016-12-30 | 2016-12-30 | 一种新型的座椅横梁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358231U true CN206358231U (zh) | 2017-07-28 |
Family
ID=59379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479565.3U Active CN206358231U (zh) | 2016-12-30 | 2016-12-30 | 一种新型的座椅横梁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358231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985420A (zh) * | 2017-11-20 | 2018-05-04 | 东风汽车公司 | 汽车桁架式防潜梁结构及其连接 |
CN114537233A (zh) * | 2022-02-28 | 2022-05-27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滑轨系统及车辆 |
-
2016
- 2016-12-30 CN CN201621479565.3U patent/CN20635823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985420A (zh) * | 2017-11-20 | 2018-05-04 | 东风汽车公司 | 汽车桁架式防潜梁结构及其连接 |
CN107985420B (zh) * | 2017-11-20 | 2020-07-10 | 东风汽车公司 | 汽车桁架式防潜梁结构及其连接结构 |
CN114537233A (zh) * | 2022-02-28 | 2022-05-27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滑轨系统及车辆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752163B (zh) | 车辆机舱总成及具有该车辆机舱总成的车辆 | |
CN106240587A (zh) | 一种轨道车辆车头结构 | |
CN105292262A (zh) | 前副车架 | |
CN103625500B (zh) | 轨道车辆底架端部防撞结构 | |
WO2018112684A1 (zh) | 一种轨道车辆车头结构 | |
CN202728365U (zh) | 一种汽车前地板结构 | |
CN205273623U (zh) | 前机舱框架总成 | |
CN202782647U (zh) | 一种汽车水箱框架结构 | |
CN105584529B (zh) | 一种低驾驶区客车板簧悬架底盘车架前段总成 | |
CN206358231U (zh) | 一种新型的座椅横梁结构 | |
CN205524489U (zh) | 车辆上边梁及具有该上边梁的机舱总成 | |
CN103568809B (zh) | 一种托架限位式发动机悬置总成 | |
WO2014146681A1 (en) | Vehicle structure for a rail vehicle | |
CN205524488U (zh) | 车辆机舱总成及具有该车辆机舱总成的车辆 | |
CN209208858U (zh) | 前副车架及汽车 | |
CN204713217U (zh) | 发动机罩支撑板、发动机罩组件及车辆 | |
CN207078210U (zh) | 汽车前座椅后横梁及汽车前座椅后横梁安装结构 | |
WO2013045757A1 (en) |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installing furniture item in vehicle | |
CN105774910A (zh) | 一种客车模块化前悬梁结构 | |
CN103057497A (zh) | 一种客车前防撞梁 | |
CN209410168U (zh) | 一种填充泡沫材料的汽车纵梁结构 | |
CN204037661U (zh) | 前副车架 | |
CN115230826B (zh) | 一种后地板总成以及车辆 | |
CN204821203U (zh) | 汽车的座椅横梁总成及其汽车 | |
CN201842144U (zh) | 一种汽车前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430056 No. 1 Dongfeng Avenue, Wu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bei, Wuhan Patentee after: dFac Address before: 430056 No. 1 Dongfeng Avenue, Wu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bei, Wuhan Patentee before: Dongfeng Car C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