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51712U - 一种中柱上装饰板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柱上装饰板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351712U CN206351712U CN201621401958.2U CN201621401958U CN206351712U CN 206351712 U CN206351712 U CN 206351712U CN 201621401958 U CN201621401958 U CN 201621401958U CN 206351712 U CN206351712 U CN 20635171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body
- reinforcement
- grid regions
- grid
- positioning bo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柱上装饰板结构,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左右两边分别朝板体同侧弯曲形成折边,板体上端设有定位凸台,板体两折边之间的内表面在定位凸台周围设有加强筋网格,加强筋网格包括围绕定位凸台的辐射状网格区以及靠近板体上端边缘的第一方形网格区,辐射状网格区和第一方形网格区连接。板体两边形成折边,使得板体呈拱形结构,板体端部设置加强筋网格,加强筋网格位于拱形结构的内凹中,加强筋网格一方面提高了板体的结构强度,整体结构也较为轻巧。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降低应力集中、避免产生破裂的中柱上装饰板结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内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柱上装饰板结构。
背景技术
为保证汽车内部整体美观程度,汽车内部前中后柱均需要设置相应的装饰板。为了保证装饰板自身连接以及与相邻装饰件的连接可靠性,装饰板本体需要具有一定的强度,如CN201390289公开了一种汽车中柱上装饰板,包括一块板状的本体,该本体呈拱形,在本体上设有向内凹进的凹陷,凹陷的形状与人体肋部的形状相对应,本体装配到汽车上后,该凹陷与人体的肋部位置相对应。然而现有技术中的中柱上装饰板结构,当汽车发生事故时,侧气帘起爆弹出,产生的瞬间冲击力较大,冲击作用于中柱上装饰板,造成中柱上装饰板应力集中情况,使中柱上装饰板发生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降低应力集中、避免产生破裂的中柱上装饰板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柱上装饰板结构,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左右两边分别朝板体同侧弯曲形成折边,板体上端设有定位凸台,板体两折边之间的内表面在定位凸台周围设有加强筋网格,加强筋网格包括围绕定位凸台的辐射状网格区以及靠近板体上端边缘的第一方形网格区,辐射状网格区和第一方形网格区连接。板体两边形成折边,使得板体呈拱形结构,板体端部设置加强筋网格,加强筋网格位于拱形结构的内凹中,加强筋网格一方面提高了板体的结构强度,整体结构也较为轻巧。另一方面,当冲击传递至板体该端时,加强筋网格可以有效分散冲击产生的应力,改善装饰板应力集中的情况,提高了耐冲击能力,从而避免侧气帘起爆之后装饰板发生断裂。此外,装饰板在投入生产时,模具可在现有模具基础上修改得到,在保证整体结构坚固轻巧的同时,也节约了加工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的辐射状网格区包括与定位凸台同心的弧形加强筋和以定位凸台圆心为端点的辐射加强筋,弧形加强筋和辐射加强筋相交。定位凸台周围设置辐射状网格区,可以提高定位凸台处的结构强度。冲击作用于定位凸台时容易在定位凸台处产生应力集中现象,通过弧形加强筋和辐射加强筋作用,将局部应力分散,降低爆炸冲击对于定位凸台周围板体的破坏。
作为优选,所述板体靠近折边的内表面处设有与辐射状网格区连接的第二方形网格区,第一方形网格区、第二方形网格区与折边之间分别设有连接筋,所述连接筋从内表面至折边圆滑过渡。这样,侧气帘起爆的瞬间冲击力可以通过第一方形网格区、第二方形网格区扩散,并利用连接筋扩散至折边位置,充分利用板体两侧折边形成的拱形结构承压。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方形网格区内相邻两排网格之间错位布置。错位布置的网格能进一步提高应力分散效果,改善板体受力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使爆炸产生的瞬时冲击在中柱上装饰板产生的局部应力分散,减少应力集中,防止中柱上装饰板发生破裂;(2)模具修改加工方便,节约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板体1,折边1a,定位凸台1b,加强筋网格2,辐射状网格区2a,第一方形网格区2b,第二方形网格区2c,弧形加强筋201,辐射加强筋202,连接筋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中柱上装饰板结构,包括板体1,板体的左右两边分别朝板体同侧弯曲形成折边1a,板体整体呈拱形结构,板体拱起的一面为外表面,另一内凹面为内表面。板体上端设有定位凸台1b,定位凸台向内表面凸起。板体两折边之间的内表面在定位凸台周围设有加强筋网格2,加强筋网格包括围绕定位凸台的辐射状网格区2a以及靠近板体上端边缘的第一方形网格区2b,辐射状网格区和第一方形网格区连接,第一方形网格区内相邻两排网格之间错位布置。辐射状网格区包括与定位凸台同心的弧形加强筋201和以定位凸台圆心为端点的辐射加强筋202,弧形加强筋和辐射加强筋相交。板体靠近折边的内表面处设有与辐射状网格区连接的第二方形网格区2c,第一方形网格区、第二方形网格区与折边之间分别设有连接筋3,连接筋从内表面至折边圆滑过渡。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中柱上装饰板设置的加强筋网格,各个网格区连接之后形成类似蜘蛛网形状,网格在变形的过程中,将运动产生的力分散掉,而网格本身不会破裂。侧气帘起爆时产生较大的瞬间冲击力,此加强筋网格能够像蜘蛛网一样连接在一起,使中柱上装饰板局部应力分散开,减少应力集中,因此板体不会发生破裂。
Claims (4)
1.一种中柱上装饰板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板体(1),所述板体(1)的左右两边分别朝板体(1)同侧弯曲形成折边(1a),板体(1)上端设有定位凸台(1b),板体(1)两折边(1a)之间的内表面在定位凸台(1b)周围设有加强筋网格(2),加强筋网格(2)包括围绕定位凸台(1b)的辐射状网格区(2a)以及靠近板体(1)上端边缘的第一方形网格区(2b),辐射状网格区(2a)和第一方形网格区(2b)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柱上装饰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辐射状网格区(2a)包括与定位凸台(1b)同心的弧形加强筋(201)和以定位凸台(1b)圆心为端点的辐射加强筋(202),弧形加强筋(201)和辐射加强筋(202)相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中柱上装饰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板体(1)靠近折边(1a)的内表面处设有与辐射状网格区(2a)连接的第二方形网格区(2c),第一方形网格区(2b)、第二方形网格区(2c)与折边(1a)之间分别设有连接筋(3),所述连接筋(3)从内表面至折边(1a)圆滑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中柱上装饰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方形网格区(2b)内相邻两排网格之间错位布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401958.2U CN206351712U (zh) | 2016-12-20 | 2016-12-20 | 一种中柱上装饰板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401958.2U CN206351712U (zh) | 2016-12-20 | 2016-12-20 | 一种中柱上装饰板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351712U true CN206351712U (zh) | 2017-07-25 |
Family
ID=59346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401958.2U Active CN206351712U (zh) | 2016-12-20 | 2016-12-20 | 一种中柱上装饰板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35171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9091339A1 (zh) * | 2017-11-07 | 2019-05-16 |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 车辆立柱内饰板和车辆 |
-
2016
- 2016-12-20 CN CN201621401958.2U patent/CN20635171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9091339A1 (zh) * | 2017-11-07 | 2019-05-16 |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 车辆立柱内饰板和车辆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ATE552928T1 (de) | Geformte strukturelle anordnung und zugehöriges herstellungsverfahren | |
CN206351712U (zh) | 一种中柱上装饰板结构 | |
CN103769457A (zh) | 一种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 | |
CN103358433A (zh) | 超塑成型模具和方法 | |
CN106734725A (zh) | 一种安全气囊用药杯的生产工艺 | |
CN107415885A (zh) | 一种无缝气囊激光弱化工艺 | |
CN105344874B (zh) | 一种汽车高强度板底盘部件补偿拉伸成型工艺 | |
CN109488434A (zh) | 一种汽车出气端锥及其加工方法 | |
CN208427607U (zh) | 一种无铆钉铆接模具 | |
CN206436960U (zh) | 一种用于车辆的前碰撞横梁加强结构 | |
CN207523795U (zh) | 一种汽车发动机舱盖结构 | |
CN211907303U (zh) | 一种防头碰及提高压溃吸能要求的旋钮 | |
CN206155114U (zh) | 一种分件式汽车全景天窗加强环 | |
CN206086880U (zh) | 纵梁前加强外板 | |
CN206662079U (zh) | 针对难成形材料的对向双齿圈精冲模具 | |
CN206406856U (zh) | 一种汽车顶棚安装操作辅助结构 | |
CN111508758A (zh) | 一种能够满足头碰压溃要求的旋钮 | |
CN216128114U (zh) | 一种内板吸皱筋结构 | |
CN204601442U (zh) | 一种带m形下封头的手提式灭火器瓶体 | |
CN210502282U (zh) | 一种表皮防碎裂搪塑仪表板 | |
CN110496898A (zh) | 一种车身侧围结构及其成型方法、车辆 | |
CN217456129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盖内板吸能结构 | |
CN214612162U (zh) | 一种3d玻璃生产用的成型模具 | |
CN201538003U (zh) | 制造汽车遮阳板的模具 | |
USD1012014S1 (en) | Glass solar panel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18 Address after: 310051 Jiangling Road, Hangzhou, Zhejiang, No. 1760, No. Co-patentee after: Chengdu Geel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51 Jiangling Road, Hangzhou, Zhejiang, No. 1760, No. Co-patentee before: CHENGDU GAOYUAN AUTOMOBILE INDUSTRY Co.,Ltd.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