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49199U - 一种热保护型电阻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保护型电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49199U
CN206349199U CN201621245825.0U CN201621245825U CN206349199U CN 206349199 U CN206349199 U CN 206349199U CN 201621245825 U CN201621245825 U CN 201621245825U CN 206349199 U CN206349199 U CN 2063491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d
electrode cap
thermal protection
protection type
type resis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4582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顺远
林绿波
许由生
张长周
肖忆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Set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Set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Set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Set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24582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491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491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491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hermistors And Varis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保护型电阻器,其包括:陶瓷基体、电阻体、感温体、第一电极帽、第二电极帽、第一引线、第二引线和第三引线,陶瓷基体第一端上设置有第一电极帽,第二端上设置有第二电极帽;第一电极帽包括主体部分、内端和具有开口的外端,外端包括与陶瓷基体的第一端紧密贴合的外翻边,主体部分和内端设置在陶瓷基体内,内端靠近所述陶瓷基体的第二端;第一引线由第一电极帽的外端向外伸出,作为热保护型电阻器的第一引脚;第三引线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二电极帽,作为热保护型电阻器的第二引脚。第一电极帽的设置使得热传递效果更好,感温体的熔断更准确更灵敏;由于引线都为直线型设置,生产工艺更简单,生产成本更低。

Description

一种热保护型电阻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路保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过流、过温双重保护的热保护型电阻。
背景技术
开关电源一般由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IC和MOSFET构成。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使得开关电源技术也在不断地创新。目前,开关电源以小型、轻量和高效率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是当今电子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种电源。
而在开关电源中,人们经常用线绕熔断电阻器做开关电源产品的过流保护。虽然线绕电阻也具有过流的熔断功能,但其所采用的电阻丝是高熔点合金,只有在功率达电阻自身额定功率十几倍甚至更大时才能使线绕电阻的合金丝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热至熔断,从而才能体现出线绕熔断电阻器的故障电流保险丝功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当负载异常时流经线绕熔断电阻器的电流往往达不到熔断电流,导致线绕电阻的熔断特性功能未能体现出来,此时线绕电阻的表面温度却能达到300℃~500℃,甚至更高,严重危害充电器等设备的使用安全,有着火的风险。于是人们就采用线绕电阻外靠串联一只温度保险丝合并置于一个陶瓷盒内,当温度保险丝感受到线绕电阻热量至温度保险丝的额定温度时,温度保险丝断开,从而切断了电路。但这种在线绕电阻旁边外靠式地串联温度保险丝的做法,必需在PCB板上占用2个位置,需要4个焊盘,而且传热不够可靠,温度切断的可靠性较差。
目前常用的热保护型熔断电阻器,将温度保险丝外靠于线绕电阻并将温度保险丝一引线与线绕电阻一引线点焊连接,两者形成串联结构。此种热保护型熔断电阻器尺寸相对较小,具有较好的过流过温保护功能,但此种热保护型熔断电阻难以实现轴向编带的功能,无法满足客户端自动插件的需求。
现有市场上还有一种热保护型熔断电阻器,其将温度保险丝内置于线绕电阻内部,其中温度保险丝的一引线与线绕电阻的一端盖相连,使得两者形成串联结构,温度保险丝的另一引线和线绕电阻的另一引线同向引出。此种热保护型熔断电阻器具有小尺寸,良好的过流过温保护功能,但此种热保护型熔断电阻难以实现轴向编带的功能,无法满足客户端 自动插件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小体积的、结构一体化、可轴向编带、适用于电路板自动插件的温度保险丝与电阻一体化的装置。将温度保险丝与电阻结合成一体,外形尺寸等同于同功率的线绕、碳膜、金属膜电阻,不仅使其具有体积小、抗浪涌、优异的过流过温保护功能,还具有良好的绝缘耐压性能,还适用于电路板的自动插件,可用于家用电器、通讯设备、电力设备、工控设备、LED照明、电热毯、电池等的过流过温保护。
本实用新型还可用于电动工具、电风扇等电机的堵转故障保护;当电机堵转时,电流使温度保险丝自升温断开的速度大大快于电机线圈的升温速度,从而保障电机在温度保险丝断开前不因过热而损坏,作为电机过热的有效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提供一种热保护型电阻器,其包括:陶瓷基体、电阻体、感温体、第一电极帽、第二电极帽、第一引线、第二引线和第三引线、以及设置在电阻器表面的绝缘涂层,该绝缘涂层用于密封绝缘电阻器;陶瓷基体包括具有开口的第一端和背离所述第一端的第二端,第一端上设置有第一电极帽,第二端上设置有第二电极帽;第一电极帽包括主体部分、内端和具有开口的外端,外端包括与陶瓷基体的第一端紧密贴合的外翻边,主体部分和内端设置在陶瓷基体内,内端靠近所述陶瓷基体的第二端;电阻体位于陶瓷基体的外侧,电阻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电极帽和第二电极帽电连接;感温体设置在第一电极帽的内腔中,感温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相连接;第一引线由第一电极帽的外端向外伸出,作为热保护型电阻器的第一引脚;第二引线一端与感温体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电极帽的内端电连接;第三引线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二电极帽,作为热保护型电阻器的第二引脚。
第一电极帽将电阻体的热量传输至感温体,当温度升高至感温体的断开温度时,感温体发生熔断,热传导的效果除了与传导物的热导率有关之外,还与传导物长度和截面积有关,而使用第一电极帽作为传导物,其横截面积大大高于使用导线作为传导物,传热速率也能够获得提升,感温体的熔断反应也就更加灵敏,可有效的将电阻产生的热量通过电极帽及时的传递到内部的感温体,使得感温体及时熔断从而起到保护电路的目的。
进一步地,第一引线、感温体和第二引线轴向连接,第一引线与第三引线从陶瓷基体 的两端居中引出,第一引线、感温体、第二引线、和第三引线处于同一条直线上。该实用新型的热保护型电阻器的两个引脚在同一直线上,有利于对该热保护型电阻器的轴向编带,便于PCB板的自动插件。
进一步地,第二引线为感温体本身的延长段。感温体直接与第一电极帽连接,电阻体的热量能够更迅速的传输至感温体,对温度的反应更灵敏。并且这样省略了第二电极的连接工序,在工艺上更简单。
进一步地,第一电极帽为内端具有开口的筒状,第二引线插于内端的开口中,由此实现与第一电极帽的电连接。第一电极帽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圆筒状或其它筒状。在尺寸设计时就可以将内端开口的内径设计为和第二引线的直径相当,以便更好的实现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电极帽为缩口圆筒状,其内端为锥形缩口,第二引线插于缩口中。如此设置使得第二引线与第一电极帽内端的连接在工艺上更容易实现。
进一步地,感温体为低熔点金属丝,感温体周围还附着有助熔断剂。
进一步地,第一电极帽的外端由第一绝缘体密封,第一引线从第一绝缘体伸出。该第一绝缘体用于密封、绝缘第一电极帽的外端,防止在高温下熔融的助熔断剂流出,并使第一电极帽和第一引线之间绝缘,确保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第一绝缘体可为下列材料: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硅树脂、聚氨酯、硅橡胶、醇酸树脂或丙烯酸树脂。
进一步地,第一电极帽与陶瓷基体之间填充有第二绝缘体。该第二绝缘体用于将电阻体产生的热及时的传递给内部的感温体,并且进一步密封第一电极帽的内端与第二引线之间可能存在的间隙,防止助熔断剂流至第一电极帽与陶瓷基体的间隙中。第一绝缘体可为下列材料: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硅树脂、聚氨酯、硅橡胶、醇酸树脂或丙烯酸树脂。此处的第二绝缘体可以与密封第一电极帽外端的第一绝缘体选用一致的材料,也可以根据情况分别选择。
进一步地,绝缘涂层选自环氧树脂、硅树脂、硅橡胶和无机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第一电极帽的内腔壁上附着有绝缘涂覆层。绝缘涂覆层可进一步确保感温体断开后第一引线与第一电极帽间具有足够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绝缘涂覆层为缩醛漆、聚氨酯漆、聚酯亚胺漆、聚酯漆、聚酰胺酰亚胺漆、聚酯亚胺漆、聚酰亚胺漆、醇酸漆、环氧漆和有机硅漆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第一电极帽的内腔中同轴设置有绝缘套管,所述绝缘套管环绕第一引线、感温体和第二引线。该绝缘套管可进一步确保感温体断开后第一引线与第一电极帽间具有 足够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
进一步地,绝缘套管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靠近所述陶瓷基体的第一端,第二部分靠近陶瓷基体的第二端,第一部分的内径小于第二部分的内径。绝缘套管的第一部分用于固定第一引线,确保第一引线从陶瓷基体的第一端居中引出。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热保护型电阻器外侧的保护套。该保护套可抑制装置因严重过载所导致的爆炸产生,即使装置因严重过载爆炸产生,也可将爆炸产生的碎片控制在保护套内部,爆炸噪声小,改善其抗爆性能,保护套还可提升其绝缘耐压性能。
进一步地,电阻体为电阻合金丝、碳膜、金属膜或金属氧化膜。
进一步地,第二引线与第一电极帽的内端紧密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热保护型电阻器的两个引脚从该电阻器的两端居中对称引出,使两个引脚在同一条直线上,有利于对该热保护型电阻器的轴向编带,便于PCB板的自动插件;
2.第一电极帽的设置使得热传递效果更好,感温体的熔断更准确更灵敏,从而更好的保护电路;
3.在第一电极帽与陶瓷基体间设置有导热能力的绝缘材料,使得电阻丝的热可更好的传递内部的感温体,感温体熔断更准确更灵敏,从而更好的保护电路;
4.由于引线都为直线型设置,其生产工艺更简单,生产成本更低;
5.热保护型熔断电阻器可选用不同熔断温度的感温体,使得产品的断开温度可选,使得产品更好的保护电路,具有更好的市场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图;
图2(a)-2(d)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装置的剖视图;其中
图2(a)示出了感温体与第一引线、第二引线轴向连接模式的剖视图;
图2(b)示出了由感温体的延长部替代第二引线的剖视图;
图2(c)示出了第一电极帽与陶瓷基体之间的间隙填充有第二绝缘体的剖视图;
图2(d)示出了由感温体的延长部替代第二引线,且第一电极帽与陶瓷基体之间的间隙填充有第二绝缘体的剖视图;
图3(a)-3(d)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装置的剖视图;其中
图3(a)是在实施例1图2(a)基础上,第一电极帽内腔附着有绝缘涂覆层的剖视图;
图3(b)是在实施例1图2(b)基础上,第一电极帽内腔附着有绝缘涂覆层的剖视图;
图3(c)是在实施例1图2(c)基础上,第一电极帽内腔设置有绝缘套管的剖视图;
图3(d)是在实施例1图2(d)基础上,第一电极帽内腔设置有绝缘套管的剖视图;
图4(a)-4(d)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装置的剖视图;其中
图4(a)是在图3(c)的基础上设置可伸缩变形的保护套的剖视图;
图4(b)是在图3(d)的基础上设置有可伸缩变形的保护套的剖视图;
图4(c)是在图3(c)的基础上设置不可变形的硬质保护套的剖视图;
图4(d)是在图3(d)的基础上设置不可变形的硬质保护套的剖视图;
图5示出了当电阻器作为开关电源的过电流保护元件时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不应视作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1
图1和图2(a)-2(d)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装置的结构图(局部剖视图)和全剖视图,
如图所示,该实施例中的热保护型电阻器具有陶瓷基体6,该陶瓷基体6为圆筒状,该陶瓷基体6具有第一端和背离第一端的第二端,其中第一端具有开口,第二端为密闭端。陶瓷基体6的外表面上缠绕有电阻体3,陶瓷基体6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设置有与其紧密配合的第一电极帽5a和第二电极帽5b,电阻体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电极帽5a和第二电极帽5b电连接,并被第一电极帽5a和第二电极帽5b固定在陶瓷基体6上。其中第一电极帽5a具有为直筒形的主体部分和均为开口的外端和内端,其外端内径较大且包括外翻边,外翻边与陶瓷基体6的第一端形成密封紧密连接,外翻边还与电阻体3的一端形成电连接,而第一电极帽5a的内端的内径较小,为锥形缩口,第一电极帽5a的主体部分及锥形缩口均设置于陶瓷基体6的内腔中。第一电极帽5a的内腔中置有感温体8,感温体8可为易熔金属丝,感温体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引线1a和第二引线1b相连,感温体8的周围附着有助熔断剂9。第一引线1a背离感温体8的一端居中穿过第一电极帽5a的第一端并向外延伸,作为整只产品的第一引脚。第二引线1b背离感温体8的一端与第一电极帽5a的锥形缩口密封 紧密连接,并在此处与第一电极帽5a电连接。第三引线7的一端电连接至第二电极帽5b的顶部中心,另一端向外延伸,作为整只产品的第二引脚。
第一电极帽5a的外端由第一绝缘体2a进行密封,该第一绝缘体2a为环氧树脂。电阻体3、陶瓷基体6、第一电极帽5a和第二电极帽5b的外表面,涂覆有绝缘涂层4,绝缘涂层4选自环氧树脂、硅树脂、硅橡胶和无机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在本实施例中该绝缘涂层4为硅树脂涂料,形成有效的绝缘层,使其具有良好的绝缘耐压性能。
在图2(a)的基础上,很容易想到将感温体8延长,并利用其延长部分作为第二引线1b,即如图2(b)所示的结构。
在图2(a)的基础上,在陶瓷基体6与第一电极帽5a之间的间隙填充第二绝缘体2b,该第二绝缘体2b为导热硅胶。可进一步改善外部电阻体3在通电情况下所产生的热量往内部传递的效果,还可进一步对第二引线1b与第一电极帽5a的内端的连接处进行密封,确保熔融状态下的助熔断剂9不渗出。即如图2(c)所示的结构。
在图2(c)的基础上,很容易想到将感温体8延长,并利用其延长部分作为第二引线1b,即如图2(d)所示的情况。
实施例2
参见如图3(a)-图3(d),该实施例中的热保护型电阻器具有陶瓷基体6,该陶瓷基体6为圆筒状,该陶瓷基体6具有第一端和背离第一端的第二端,其中第一端具有开口,第二端为密闭端。陶瓷基体6的外表面上缠绕有电阻体3,陶瓷基体6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设置有与其紧密配合的第一电极帽5a和第二电极帽5b,电阻体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电极帽5a和第二电极帽5b电连接,并被第一电极帽5a和第二电极帽5b固定在陶瓷基体6上。其中第一电极帽5a具有为直筒形的主体部分和均为开口的外端和内端,其外端的内径较大且包括外翻边,外翻边与陶瓷基体6的第一端形成密封紧密连接,外翻边还与电阻体3的一端形成电连接,而第一电极帽5a的内端内径较小,为锥形缩口,第一电极帽5a的主体部分及锥形缩口均设置于陶瓷基体6的内腔中。第一电极帽5a的内腔中附着有绝缘涂覆层10,绝缘涂覆层10可以为缩醛漆、聚氨酯漆、聚酯亚胺漆、聚酯漆、聚酰胺酰亚胺漆、聚酯亚胺漆、聚酰亚胺漆、醇酸漆、环氧漆和有机硅漆等,优选地选用聚酰亚胺漆,第一电极帽5a的内腔中还置有感温体8,感温体8为易熔金属丝,感温体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引线1a和第二引线1b相连,感温体8的周围附着有助熔断剂9。第一引线1a背离感温体8的一端居中穿过第一电极帽5a的第一端并向外延伸,作为整只产品的第一引脚。第二引线1b背离感 温体8的一端与第一电极帽5a的锥形缩口密封紧密连接,并在此处与第一电极帽5a电连接。第三引线7的一端电连接至第二电极帽5b的顶部中心,另一端向外延伸,作为整只产品的第二引脚。
在图3(a)的基础上,很容易想到将感温体8延长,并利用其延长部分作为第二引线1b,即如图3(b)所示的结构。
第一电极帽5a的外端、以及第一电极帽5a和陶瓷基体6之间的间隙,由第二绝缘体2b进行密封,此处该第二绝缘体2b为环氧树脂,用于防止熔融状态下的助熔断剂9渗出和确保第一引线1a与第一电极帽5a之间形成有效绝缘,保证足够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电阻体3、陶瓷基体6、第一电极帽5a和第二电极帽5b的外表面,涂覆有绝缘涂层4,绝缘涂层4选自环氧树脂、硅树脂、硅橡胶和无机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在本实施例中为硅树脂涂料,形成有效的绝缘层,使其具有良好的绝缘耐压性能。
在图3(a)和图3(b)的基础上,可用绝缘套管11替代绝缘涂覆层10,即绝缘套管11设置于第一电极帽5a内腔中,确保感温体8熔断后,第一引线1a与第一电极帽5a具有足够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所述的绝缘套管材料可以为玻璃、陶瓷、塑料、橡胶等无机材料或有机材料,也可以是由它们所组成的复合材料。在该实施例中为陶瓷套管。该实施例所述的绝缘套管11包括靠近第一电极帽5a的第一部分和靠近第二电极帽5b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的内径小于第二部分,并且略大于第一引线1a的直径,确保第一引线1a从绝缘套管11的第一部分和第一电极帽5a的外端居中引出。绝缘套管11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为锥面过渡,有利于在产品装配过程中使第一引线1a从绝缘套管11顺利穿出。从而实现第一引线1a和第三引线7从陶瓷基体6的横截面中心对称引出,形成该热保护型电阻器的两个引脚,使得该实用新型的热保护型电阻器的两个引脚在同一直线上,有利于对该热保护型电阻器的轴向编带,便于PCB板的自动插件。在图3(a)基础上,用绝缘套管11代替绝缘涂覆层10即形成了图3(c)结构,在图3(b)基础上,用绝缘套管11代替绝缘涂覆层10即形成了图3(d)结构。
实施例3
参见如图4(a)-图4(d),该实施例中的热保护型电阻器具有陶瓷基体6,该陶瓷基体6为圆筒状,该陶瓷基体6具有第一端和背离第一端的第二端,其中第一端具有开口,第二端为密闭端。陶瓷基体6的外表面上缠绕有电阻体3,陶瓷基体6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设置有与其紧密配合的第一电极帽5a和第二电极帽5b,电阻体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电极帽5a 和第二电极帽5b电连接,并被第一电极帽5a和第二电极帽5b固定在陶瓷基体6上。其中第一电极帽5a具有为直筒形的主体部分和均为开口的外端和内端,其外端的内径较大且包括外翻边,外翻边与陶瓷基体6的第一端密封紧密连接,外翻边还与电阻体3的一端形成电连接,而第一电极帽5a的内端内径较小,为锥形缩口,第一电极帽5a的主体部分及锥形缩口均设置于陶瓷基体6的内腔中。第一电极帽5a的内腔中设置有两端开口的绝缘套管11。第一电极帽5a的内腔中还置有感温体8,感温体8为易熔金属丝,感温体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引线1a和第二引线1b电连接,感温体8的周围附着有助熔断剂9。第一引线1a背离感温体8的一端居中穿过绝缘套管11和第一电极帽5a的第一端并向外延伸,作为整只产品的第一引脚。所述的绝缘套管11可确保感温体8熔断后,第一引线1a与第一电极帽5a具有足够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所述的绝缘套管材料可以为玻璃、陶瓷、塑料、橡胶等无机材料或有机材料,也可以由它们所组成的复合材料。在本实施例中为陶瓷套管。该实施例所述的绝缘套管11包括靠近第一电极帽5a的第一部分和靠近第二电极帽5b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的内径小于第二部分,并且略大于第一引线1a的直径,确保第一引线1a从绝缘套管11的第一部分和第一电极帽5a的外端居中引出。第二引线1b背离感温体8的一端与第一电极帽5a的锥形缩口密封紧密连接,并在此处与第一电极帽5a电连接。第三引线7的一端电连接至第二电极帽5b的顶部中心,另一端向外延伸,作为整只产品的第二引脚。
第一电极帽5a的外端、第一电极帽5a和瓷基体6之间的间隙,由第二绝缘体2b进行密封,该第二绝缘体2b为环氧树脂,用于防止熔融状态下的助熔断剂9渗出和确保第一引线1a与第一电极帽5a之间形成有效绝缘,保证足够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电阻体3、陶瓷基体6、第一电极帽5a和第二电极帽5b的外表面,涂覆有绝缘涂层4,绝缘涂层选自环氧树脂、硅树脂、硅橡胶和无机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在本实施例中为硅树脂涂料,形成有效的绝缘层,使其具有良好的绝缘耐压性能。
在图4(a)的基础上,很容易想到将感温体8延长,并利用其延长部分作为第二引线1b,即如图4(b)所示的结构。
当然在图4(c)的基础上,很容易想到将感温体8延长,并利用其延长部分作为第二引线1b,即如图4(d)所示的情况。
此外,在绝缘涂层4的外侧还设置有保护套12,该保护套可为如图4(a)和图4(b)所示的具有两端开口的可伸缩变形的软质保护套或如图4(c)和图4(d)所示的不可变形硬质保护套,所述的软质保护套可以为热缩套管、硅胶套管、橡胶套管、玻纤套管、带硅胶层的玻纤套管等中的一种,优选为热缩套管;所述的不可变形的硬质保护套的材质可以为塑料、玻璃、陶瓷等具有相似功能材料中的一种,优选为陶瓷材料。其中图4(a)是在实施例2图3(c)的基础上,在绝缘涂层外侧设置有两端开口且可伸缩变形的保护套,第一引线1a和第三引线7分别从保护套开口两端的居中引出,成为整个产品的两个引脚;其中图4(b)是在实施例2图3(d)的基础上,在绝缘涂层外侧设置有两端开口且可伸缩变形的保护套,第一引线1a和第三引线7分别从保护套开口两端的居中引出,成为整个产品的两个引脚;其中图4(c)是在实施例2图3(c)的基础上,在绝缘涂层外侧设置有两端开口且不可变形的硬质保护套,第一引线1a和第三引线7分别从保护套开口两端的居中引出,成为整个产品的两个引脚;其中图4(d)是在实施例2图3(d)的基础上,在绝缘涂层外侧设置有两端开口且不可变形的硬质保护套,第一引线和第三引线分别从保护套开口两端的居中引出,成为整个产品的两个引脚;通过设置保护套,可抑制装置因严重过载所导致的爆炸产生,即使装置因严重过载爆炸产生,也可将爆炸产生的碎片控制在壳体内部,爆炸噪声小,改善其抗爆性能,保护套还可提升其绝缘耐压性能。
综上所形成的装置可用于电路的过温过流保护,当环境温度达到装置内感温体的熔点时,感温体熔化并在助熔断剂的作用下往引线收缩而断开,从而起到保护电路的目的;当电路中出现小故障电流时,装置中的电阻丝发热,并将热量有效地传递至内部的感温体,当感温体达到其熔点,并在助熔断剂的作用下往引线两端收缩断开,从而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当电路中出现大故障电流时,装置中的电阻体会急剧发热至其熔点而断开,从而起到有效的电路保护作用。
将本实施例如图4(a)所示电阻器(电阻体阻值为10Ω,感温体的熔点为218℃)与相同体积的,相同电阻体的普通线绕电阻器做对比,对比其在不同测试电流下的表面温度与熔断时间,其结果如下表1所示。本实施例装置在熔断前其表面温度不超过221℃,故而用其作为电路的过温过流保护元件,可保证无过热隐患。而使用普通线绕电阻器时,当电路出现小故障电流时,其表面温度可达数百度,可能导致充电器、LED灯等出现熔壳,甚至引起火灾。此外,感温体还可选用不同熔点的低熔点金属,从而形成不同的温度保护等级,具有更广的可选性。
表1
表1中,实施例3装置的温度为保护套外表面中间位置的温度,普通线绕电阻器的温度为本体外表面中间部位的温度。
图5示出了当电阻器(以下称为FR)作为开关电源的充电器的过电流保护元件的电路图。在充电过程中,整流桥,滤波电容器或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管)等元器件可能发生击穿而短路,此时电阻器将承受100V a.c.~240V a.c.的短路电压,当电阻器为现有的涂覆型熔断电阻,如像线绕电阻器时,电阻器断开瞬间会产生大电弧使得脆性涂覆层四处飞溅,并伴有很大的爆破音极易惊吓到充电器周围的人。然而,当电阻器为该实施例中的带保护套装置,则可抑制电阻器断开瞬间产生的电弧,将脆性涂层束缚在套管内,无明显的爆破音产生,大大改善了充电器的使用安全。
将现有的涂覆型电阻器和实施例3中如图4(a)所示带保护套的电阻器在相同短路电压下进行短路测试,获得的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热保护型电阻器,包括:陶瓷基体(6)、电阻体(3)、感温体(8)、第一电极帽(5a)、第二电极帽(5b)、第一引线(1a)、第二引线(1b)和第三引线(7)、以及设置在所述电阻器表面的绝缘涂层(4),所述陶瓷基体(6)包括具有开口的第一端和背离所述第一端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上设置有第一电极帽(5a),所述第二端上设置有第二电极帽(5b);所述电阻体(3)位于所述陶瓷基体(6)的外侧,所述电阻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电极帽(5a)和第二电极帽(5b)电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极帽(5a)包括主体部分、内端、和具有开口的外端,所述外端包括与所述陶瓷基体(6)的第一端紧密贴合的外翻边,所述主体部分和内端设置在所述陶瓷基体(6)内,所述内端靠近所述陶瓷基体(6)的第二端;
所述感温体(8)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帽(5a)的内腔中,所述感温体(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引线(1a)和第二引线(1b)相连接;
所述第一引线(1a)从第一电极帽(5a)的外端向外伸出,作为所述热保护型电阻器的第一引脚;所述第二引线(1b)一端与所述感温体(8)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极帽(5a)的内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引线(7)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二电极帽(5b),作为所述热保护型电阻器的第二引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保护型电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线(1a)、感温体(8)和第二引线(1b)轴向连接,所述第一引线(1a)与所述第三引线(7)从所述陶瓷基体(6)的两端居中引出,所述第一引线(1a)、感温体(8)、第二引线(1b)、和第三引线(7)处于同一条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保护型电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线(1b)为感温体(8)本身的延长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保护型电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帽(5a)为所述内端具有开口的筒状,所述第二引线(1b)插于所述内端的所述开口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保护型电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帽(5a)为缩口圆筒状,所述内端具有锥形缩口,所述第二引线(1b)插于所述锥形缩口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保护型电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线(1b)与所述第一电极帽(5a)的内端紧密密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保护型电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体(8)为低熔点金属丝,所述感温体(8)周围还附着有助熔断剂(9)。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保护型电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帽(5a)的外端由第一绝缘体(2a)密封,所述第一引线(1a)从第一绝缘体(2a)伸出。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保护型电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帽(5a)与所述陶瓷基体(6)之间填充有第二绝缘体(2b)。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保护型电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涂层(4)选自环氧树脂、硅树脂、硅橡胶和无机材料中的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保护型电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帽(5a)的内腔壁上附着有绝缘涂覆层(10);所述绝缘涂覆层(10)为缩醛漆、聚氨酯漆、聚酯亚胺漆、聚酯漆、聚酰胺酰亚胺漆、聚酯亚胺漆、聚酰亚胺漆、醇酸漆、环氧漆和有机硅漆中的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保护型电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帽(5a)的内腔中同轴设置有绝缘套管(11),所述绝缘套管(11)环绕所述第一引线(1a)、所述感温体(8)和所述第二引线(1b)。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保护型电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管(11)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靠近所述陶瓷基体(6)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部分靠近所述陶瓷基体(6)的第二端,所述第一部分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内径。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保护型电阻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热保护型电阻器外侧的保护套(12)。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保护型电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体(3)为电阻合金丝、碳膜、金属膜或金属氧化膜。
CN201621245825.0U 2016-11-16 2016-11-16 一种热保护型电阻器 Active CN2063491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45825.0U CN206349199U (zh) 2016-11-16 2016-11-16 一种热保护型电阻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45825.0U CN206349199U (zh) 2016-11-16 2016-11-16 一种热保护型电阻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49199U true CN206349199U (zh) 2017-07-21

Family

ID=59322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45825.0U Active CN206349199U (zh) 2016-11-16 2016-11-16 一种热保护型电阻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491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52575A (zh) * 2017-08-23 2017-12-08 中科电力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室外电路保护用熔断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52575A (zh) * 2017-08-23 2017-12-08 中科电力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室外电路保护用熔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23413U (zh) 一种电路保护装置
US9530545B2 (en) Device comprising a thermal fuse and a resistor
EP2660828A1 (en) Apparatus comprising thermal fuse and resistor
KR940003135A (ko) 전기 모터 보호용 센서
CN107919658A (zh) 结合有串联的热保护变阻器和放电管的部件
CN206163219U (zh) 一种新型的热保护型电阻器
JP5932139B2 (ja) ヒューズ抵抗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0347402B1 (en) Thermal fuse resistor
CN206349199U (zh) 一种热保护型电阻器
CN105895284A (zh) 热保护型压敏电阻器
CN204463971U (zh) 组合式定温断路电阻器
CN207381194U (zh) 一种具有电路保护的绕线电阻
CN207909608U (zh) 过温保护电阻器
CN208173540U (zh) 一种具有灭弧介质的温度保险丝
JPH11341677A (ja) 保護回路及び保安器
CN203415528U (zh) 一种适用于高压电器产品上的耐高压温度熔断器
JP2023502570A (ja) Ptcデバイスとバックアップヒューズとを有する回路保護装置
CN208655555U (zh) 一种采用新型轴向合金型温度熔断器的耐高压温度电阻器
CN208240427U (zh) 一种小型多功能温度电阻器
CN216354050U (zh) 一种高通流量温度保险丝
CN204045533U (zh) 一种内置式热熔断器
CN104051091A (zh) 过小电流保护抗雷击浪涌线绕电阻器
KR100303953B1 (ko) 마이크로 퓨즈 겸용 저항기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7799371A (zh) 一种防水的熔断器组件
JP4156406B2 (ja) サーモプロテクタ及びサーモプロテクタの動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