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37127U - 一种生物降解污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物降解污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37127U
CN206337127U CN201720002748.4U CN201720002748U CN206337127U CN 206337127 U CN206337127 U CN 206337127U CN 201720002748 U CN201720002748 U CN 201720002748U CN 206337127 U CN206337127 U CN 2063371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dimentation basin
storehouse
wastewater treatment
treatment device
fil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0274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u Albert Energy Investment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u Albert Energy Investment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u Albert Energy Investment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u Albert Energy Investment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0274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371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371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3712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降解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生物降解过滤池依次连接;所述生物降解过滤池包括由好氧处理仓、厌氧处理仓、过滤仓组成的污水处理仓;所述好氧处理仓、厌氧处理仓和过滤仓通过过水口串联形成将水流控制为折流态通道;所述好氧处理仓和厌氧处理仓内装填有占40‑45%有效容积的微生物滤料;所述过滤仓内装填有占60‑75%有效容积的截留滤料。在该装置中,前置配有沉淀池,使无法分解的固体杂质可及时排出,另一方面,系统还可对脱氮后的污水进行进一步的净化,通过合理设置,不仅提升了脱氮效率,还可进一步净化出水,使系统净化水出水水质得到较高的提升。

Description

一种生物降解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生物降解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已成为制约工业射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我国大中城市中以基本实现了生活污水的收集与集中处理,针对工业污水也有了非常成熟的处理工艺流程与处理设备。但是针对农村地区或者人口偏少、人口分散的区域,不适合采用管网统一进行收集处理,另一方面专业化的污水处理场需要专业化的运营与管理,对成本和人力要求都非常高,所以在上述地区难以推行。
现有的小型污水处理装置利用生物法对污水进行脱氮处理,通过硝化和反硝化两个过程实现,工艺简单、处理能力强,然而上述处理装置往往需要额外动力使污水内回流,额外的动力装置使污水处理设备成本大大提升,另一方面,由于生活污水成分较为复杂,其中含有一些难以分解的固体杂质,无法利用生物法排出,影响系统的持续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需要额外动力装置即可对生活污水进行脱氮处理的工艺装置。在该装置中,前置配有沉淀池,使无法分解的固体杂质可及时排出,另一方面,系统还可对脱氮后的污水进行进一步的净化,通过合理设置,不仅提升了脱氮效率,还可进一步净化出水,使系统净化水出水水质得到较高的提升。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生物降解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生物降解过滤池依次连接;所述生物降解过滤池包括由好氧处理仓、厌氧处理仓、过滤仓组成的污水处理仓;所述好氧处理仓、厌氧处理仓和过滤仓通过过水口串联形成将水流控制为折流态通道;所述好氧处理仓和厌氧处理仓内装填有占40-45%有效容积的微生物滤料;所述过滤仓内装填有占60-75%有效容积的截留滤料。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降解过滤池内的污水处理仓为多个串联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沉淀池与第二沉淀池底部固定安装有机械搅拌装置。所述机械搅拌装置的搅拌扇叶为金属线绕制成的空心扇叶。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沉淀池安装位置高于第一沉淀池和生物降解过滤池。
进一步地,第一、第二沉淀池进水口皆设于顶端,底部设有泥浆出水口,中部设有沉淀水抽水口,且连接管线上设有循环泵;第二沉淀池底部泥浆出水口连接于第一沉淀池中下部,第一沉淀池沉淀水抽水口与第二沉淀池进水口相连,第二沉淀池沉淀水抽水口与生物降解过滤池进水口相连,连接管线上皆设有循环泵。
进一步地,所述好氧处理仓和厌氧处理仓设有曝气补水管。所述好氧处理仓和厌氧处理仓内装填的微生物滤料分别为硝化细菌滤料和反硝化细菌滤料。所述过滤仓内截留滤料为粒径为0.5-2mm的石英砂滤料。所述过滤仓内截留滤料为活性炭滤料。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需要额外动力装置即可对生活污水进行脱氮处理的工艺装置。在该装置中,前置配有沉淀池,使无法分解的固体杂质可及时排出,另一方面,系统还可对脱氮后的污水进行进一步的净化,通过合理设置,不仅提升了脱氮效率,还可进一步净化出水,使系统净化水出水水质得到较高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生物降解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生物降解污水处理装置如附图1所示。
该装置包括第一沉淀池1、第二沉淀池2和生物降解过滤池3,三者依次连接。第一沉淀池进水口103设于顶端,底部设有泥浆出水口102,中部设有沉淀水抽水口,由连接管线上的循环泵104将沉淀水抽至第二沉淀池内,从设于第二沉淀池顶端的进水口进水。第二沉淀池底部泥浆出水口连接于第一沉淀池中下部,由循环泵201将第二沉淀池底部沉淀的固体杂质等输送至第一沉淀池底部,再有第一沉淀池底部循环泵101统一排出。第二沉淀池沉淀水抽水口与生物降解过滤池进水口相连,通过管线上的循环泵203将沉淀池上层清液送至生物降解过滤池内。为使水流过程中充分利用其重力作用,将第二沉淀池安装位置设于高于第一沉淀池和生物降解过滤池。
第一沉淀池与第二沉淀池底部固定安装有机械搅拌装置,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机械搅拌装置的搅拌扇叶为金属线绕制成的空心扇叶。若污水中沉淀物较多,若无一定的搅拌作用,沉淀下来的固体物极易结块,难以被循环泵排除,在此处设置搅拌装置即可使无机沉淀物形成泥浆状物,非常容易排出。实施例中机械搅拌装置的搅拌器扇叶为金属线绕制成的空心扇叶,空心扇叶搅拌过程中阻力更小,而且泥浆沙等固体物无法沉积在扇叶上,可避免应用普通搅拌扇叶时,泥浆沙等固体物粘附在搅拌扇叶上造成搅拌设备运行困难、能耗高或者运行故障。
本实施例中的生物降解过滤池包括由好氧处理仓301、厌氧处理仓302、过滤仓303组成的污水处理仓,考虑到实际需求污水处理量较大的情况,本实施例中采用三个污水仓串联的结构,故还包括由好氧处理仓304、厌氧处理仓305、过滤仓306组成的污水处理仓和由好氧处理仓307、厌氧处理仓308、过滤仓309组成的污水处理仓。从附图中可见,好氧处理仓、厌氧处理仓和过滤仓通过隔板形成的过水口串联,形成将水流控制为折流态通道。好氧处理仓和厌氧处理仓皆设有曝气补水管,如途中标示313和314所示。好氧处理仓和厌氧处理仓内装填的微生物滤料分别为硝化细菌滤料和反硝化细菌滤料。过滤仓303和306中填充的截留滤料为粒径为0.5-2mm的石英砂滤料,过滤仓309中填充的截留滤料为活性炭滤料。好氧处理仓和厌氧处理仓内装填的微生物预料占其有效容积的40-45%,过滤仓内装填的截留滤料占其有效容积的60-75%。最后,在生物降解过滤池出水处顶端和底端皆设有出水口,正常情况下利用出水口311作为净水出水口,关闭出水口312.一旦水质有异或者无法确认活性炭是否需要更换,则可开启出水口312进行水质与出水口311出水进行取样检测并对比。
硝化细菌在好氧的情况下发生硝化反应, 将污水中的氨氮转化为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反硝化细菌在缺氧的情况下发生反硝化反应,将污水中的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还原,生成气态氮,从而实现污水脱氮的目的。本实施例无需添加额外的动力设备,简化了设备运行调试的过程, 降低了后期维护的难度,降低了成本。同时也避免了因为动力设备故障导致的污水处理装 置无法运转的情况,同时,本实施例中前置的沉淀池将固体杂质首先排出,让后续除氮的过程效率更高,最后设置的活性炭滤料能够进一步净化水质,使出水无异味、水质更佳,同时在生物降解过程中若产生了过多的游离氨氮,石英砂滤料和活性炭滤料也能够有效将其去除。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生物降解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生物降解过滤池依次连接;
所述生物降解过滤池包括由好氧处理仓、厌氧处理仓、过滤仓组成的污水处理仓;所述好氧处理仓、厌氧处理仓和过滤仓通过过水口串联形成将水流控制为折流态通道;所述好氧处理仓和厌氧处理仓内装填有占40-45%有效容积的微生物滤料;所述过滤仓内装填有占60-75%有效容积的截留滤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降解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降解过滤池内的污水处理仓为多个串联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降解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池与第二沉淀池底部固定安装有机械搅拌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生物降解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搅拌装置的搅拌扇叶为金属线绕制成的空心扇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降解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沉淀池安装位置高于第一沉淀池和生物降解过滤池。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降解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沉淀池进水口皆设于顶端,底部设有泥浆出水口,中部设有沉淀水抽水口,且连接管线上设有循环泵;第二沉淀池底部泥浆出水口连接于第一沉淀池中下部,第一沉淀池沉淀水抽水口与第二沉淀池进水口相连,第二沉淀池沉淀水抽水口与生物降解过滤池进水口相连,连接管线上皆设有循环泵。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降解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处理仓和厌氧处理仓设有曝气补水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降解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处理仓和厌氧处理仓内装填的微生物滤料分别为硝化细菌滤料和反硝化细菌滤料。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降解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仓内截留滤料为粒径为0.5-2mm的石英砂滤料。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降解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仓内截留滤料为活性炭滤料。
CN201720002748.4U 2017-01-03 2017-01-03 一种生物降解污水处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3371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02748.4U CN206337127U (zh) 2017-01-03 2017-01-03 一种生物降解污水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02748.4U CN206337127U (zh) 2017-01-03 2017-01-03 一种生物降解污水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37127U true CN206337127U (zh) 2017-07-18

Family

ID=59303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02748.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337127U (zh) 2017-01-03 2017-01-03 一种生物降解污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371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40503A (zh) * 2017-12-01 2018-03-27 莫长根 一种蓝藻处理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40503A (zh) * 2017-12-01 2018-03-27 莫长根 一种蓝藻处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64932A (zh) 一种达标地表准四类水的城镇污水处理工艺
CN105060627B (zh) 化学制药废水综合处理系统
CN105621792A (zh) 城市河道排污口污水处理方法及处理设备
CN102775025A (zh) 高效低能耗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105060598B (zh) 化学制药废水预处理系统
CN102515446B (zh) Bcm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及bcm污水生物处理工艺
CN102674537A (zh) 一种强化脱氮的逆序sbr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03613071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108298776A (zh) 一种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
CN103539324A (zh) 一种深度处理生活污水的生物陶粒装置及其工艺
CN107601781A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CN105060625B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102050529B (zh) 浸没式内循环膜混凝反应器水处理装置
CN203582658U (zh) 一种中小城镇多级曝气中水处理系统
CN211497303U (zh) 养猪废水处理系统
CN108975599A (zh) 芦苇湿地污水净化系统及污水净化方法
CN105110556A (zh) 一体化脱氮脱碳曝气生物滤池及其处理系统
CN206337127U (zh) 一种生物降解污水处理装置
CN103204585B (zh) 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艺
CN205347124U (zh) 城市河道排污口污水处理设备
CN111559832A (zh) 一种新型mbr生化处理工艺
CN103253837A (zh) 一种反硝化滤池系统及其过滤方法
CN105601045A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9896708A (zh) 一种餐厨垃圾废水处理系统
CN215592773U (zh) 集成式农村供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7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