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36278U - 一种轨道探伤小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轨道探伤小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36278U
CN206336278U CN201621033098.1U CN201621033098U CN206336278U CN 206336278 U CN206336278 U CN 206336278U CN 201621033098 U CN201621033098 U CN 201621033098U CN 206336278 U CN206336278 U CN 2063362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w detection
vehicle frame
control unit
track
supporting 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3309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海勇
许海光
王玉飞
蔡付文
郭晋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xia High Speed Rai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 HONGDA RAILWA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 HONGDA RAILWA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 HONGDA RAILWA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3309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362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362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362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轨道探伤小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技术的限制造成轨道检测的检测成本和人工成本增加的问题;包括用于进行整体支撑的车架;用于进行控制的第一控制部,设置在车架上的一端;用于在控制部的控制下进行轨道探伤的探伤部,设置在车架上,并与第一控制部连接;用于带动整体动作的驱动部,设置在车架上,并与第一控制部连接;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能够实现匀速的运动,进而获取的探伤数据更为准确,并可在探伤的过程中及西宁设备的半圆,进而在保证探伤效率的同时降低人力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轨道探伤小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探伤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轨道探伤小车。
背景技术
轨道探伤是将探伤所需的设备置于轨道上,通过探伤设备对轨道极性检测,进而获取轨道的情况,常用于轨道疲劳检测;
现有技术中,轨道运输和轨道检测时,采用的是人工运输或人工检测的方式,即通过人工的方式推动检测设备,然后由于人工推设备时不能保持匀速前进,造成测量数据不准确,需要重新进行测量,且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常会用到一些设备,而所使用的设备均是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搬运,进而造成轨道检测的检测成本和工人成本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轨道探伤小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技术的限制造成轨道检测的检测成本和人工成本增加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轨道探伤小车,包括:
用于进行整体支撑的车架;
用于进行控制的第一控制部,设置在车架上的一端;
用于在控制部的控制下进行轨道探伤的探伤部,设置在车架上,并与第一控制部连接;
用于带动整体动作的驱动部,设置在车架上,并与第一控制部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一控制部包括:
第一支撑台,设置在车架上;
第一座椅,设置在第一支撑台上;
第一控制台,设置在第一支撑台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一控制部还包括:
第一辅助支撑台,设置在车架上;
第一缓冲挡板,设置在第一支撑台上;
第一照明装置,设置在第一缓冲板两侧。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用于进行控制的第二控制部,设置在车架上的另一端。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二控制部包括:
第二支撑台,设置在车架上;
第二座椅,设置在第二支撑台上;
第二控制台,设置在第二支撑台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二控制部还包括:
第二辅助支撑台,设置在车架上;
第二缓冲挡板,设置在第二支撑台上;
第二照明装置,设置在第二缓冲板两侧。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探伤部包括:
用于对轨道进行探伤的探伤小车,设置在车架两侧;
探伤控制装置,设置在车架上,并与第一控制部连接;
探伤水箱,设置在车架上,并与探伤小车连通。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探伤小车包括:
动作装置,设置在车架上;
探伤体,设置在动作装置上,并可在动作装置的带动下进行动作;
支撑轮,设置在探伤体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驱动部包括:
若干驱动轮,设置在车架两侧;
若干轮毂电机,分别设置在若干驱动轮上;
动力源,设置在车架上,并分别与若干轮毂电机连接。
优选的,动力源为锂电池。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控制部的控制下通过驱动部带动整体动作,且在动作的过程中通过探伤部对轨道进行探伤,由于通过第一控制部进行控制,能够实现匀速的运动,进而获取的探伤数据更为准确;
且在使用的过程中,相应所需要使用的设备均可以置于车架或第一控制部,进而实现设备的搬运,这样,无需人力的投入,在保证探伤效率的同时降低人力成本;
当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车架优选为铝合金车架,这样配合锂电池作为的动力源能够使整体续航时间在40KM以上,最大时速35KM/h;进而能够更好的进行轨道的检测,提高整体的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轨道探伤小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车架;2、第一控制部;21、第一支撑台;22、第一座椅;23、第一控制台;24、第一辅助支撑台;25、第一缓冲板;26、第一照明装置;3、探伤部;31、探伤装置;311、动作装置;312、探伤体;313、支撑轮;32、探伤水箱;4、驱动部;41、驱动轮;42、轮毂电机;43、动力源;5、第二控制部;51、第二支撑台;52、第二座椅;53、第二缓冲板;54、第二照明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轨道探伤小车,包括:
第一控制部2设置在车架1;具体的第一控制部2设置在车架1上的一端;探伤部3设置在车架1上,并与第一控制部2连接;驱动部4设置在车架1上,并与第一控制部2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车架1优选为铝合金车架1,这样能够减轻乘梯的重量,进而使得能耗降低,提高运行周期;
这样在第一控制部2的控制下,通过驱动装置带动车架1在轨道上运动,进而控制探伤部3对轨道进行探伤,这样在探伤的过程中无需人工介入,能够保证探伤时匀速进行,且可以将配合检测时所需要的设备置于第一控制部2或车架1上,在探伤的同时进行设备的搬运,进而在保证探伤效果的前提下避免人工搬运设备造成的成本增加;
其中,第一控制部2包括:第一支撑台21、第一座椅22和第一控制台23,该第一支撑台21设置在车架1上,进行第一座椅22和第一控制台23的支撑;第一座椅22设置在第一支撑台21上;第一控制台23设置在第一支撑台21上;这样操作人员可以做在第一座椅22上,对控制台操作,进而通过控制台实现对相应部件的操作,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操作台为操作控制盘,在操作控制盘上可以设置有案件和操作杆,进而能够根据需要更好的控制驱动部4和探伤部3;
当然,为更好的进行操作,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控制部2还包括第一辅助支撑台24、第一缓冲挡板和第一照明装置26;该第一辅助支撑台24设置在车架1上;第一缓冲挡板设置在第一支撑台21上;第一照明装置26设置在第一缓冲板25两侧;
在使用的过程中,在辅助支撑台上可以放置笔记本电脑等物品,这样便于通过笔记本电脑获取检测数据,进而提高检测的效率;第一缓冲板25设置在第一支撑台21上,并与第一支撑台21组成形成一个空间,且第一缓冲板25的迎风面为弧形,这样在整体动作的过程中,通过第一缓冲板25能够缓冲风压,进而减小整体所受的压力,使得能耗降低;而第一照明装置26在本实用新型中主要是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使用,如夜间或隧道中使用,通过照明装置提高能见度,进而提高整体检测的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主要用于轨道探伤使用,且由于轨道的特殊性,因此在使用时,很难进行转弯,为此,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设置有第二控制部5,该第二控制部5设置在车架1上的另一端;这样通过第一控制部2和第二控制部5的配合能够实现整体分别向前后运动时的操作,提高挣体的操作性;
其中,第二控制部5包括第二支撑台51、第二座椅52和第二控制台,该第二支撑台51设置在车架1上;第二座椅52设置在第二支撑台51上;第二控制台,置在第二支撑台51上;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支撑台51、第二座椅52和第二控制台的功能和原理均与第一支撑台21、第一座椅22和第一控制台23相同;本实用新型中为节省篇幅,不在进一步赘述;
与第一控制部2相同,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控制部5还包括第二辅助支撑台、第二缓冲挡板和第二照明装置5454,该第二辅助支撑台设置在车架1上;第二缓冲挡板设置在第二支撑台51上;第二照明装置5454设置在第二缓冲板53两侧;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辅助支撑台、第二缓冲挡板和第二照明装置5454与第一辅助支撑台24、第一缓冲挡板和第一照明装置26的功能和原理均相同,为节省篇幅不再进一步限定;
本实用新型中,探伤部3包括:探伤装置31、探伤控制装置和探伤水箱32;该探伤装置31设置在车架1两侧;探伤控制装置设置在车架1上,并与第一控制部2连接;探伤水箱32设置在车架1上,并与探伤装置31连通;
探伤控制装置与第一控制部2连接,当然在想另一个方向移动时,探伤控制装置也可以与第二控制部5连接;这样在第一控制部2或第二控制部5的操作下探伤控制装置会产生动作信息,并控制探伤装置31动作,当然在进行探伤的过程中,探伤控制装置也可以控制探伤水箱32动作,即探伤控制装置获取第一控制部2或第二控制部5的控制信息后控制装置动作;当然,根据探伤的需要控制探伤水箱32向轨道与探伤装置31之间进行喷淋,进而使轨道与探伤装置31之间有水的存在,这样能够提高探伤的数据的准确性;当然在探伤装置31上设置有喷头,该盆友与探伤水箱32连通,这样便在探伤前或探伤的过程中进行水的喷淋;
其中,探伤装置31包括动作装置311、探伤体312和支撑轮313;该动作装置311设置在车架1上;探伤体312设置在动作装置311上,并可在动作装置311的带动下进行动作;支撑轮313设置在探伤体312上;
这样在需要进行轨道探伤是,通过探伤控制装置的控制动作装置311动作,进而该动作装置311带动探伤体312动作,最终在探伤体312的带动下是支撑轮313置于探伤部3位进行探伤;
驱动部4包括若干驱动轮41、若干轮毂电机42和动力源43,该若干驱动轮41设置在车架1两侧;若干轮毂电机42分别设置在若干驱动轮41上;动力源43设置在车架1上,并分别与若干轮毂电机42连接;这样通过第一控制部2或第二控制部5的控制,通过动力源43想若干轮毂电机42供电,在若干轮毂电机42的带动下,通过若干驱动轮41进行整体的位置改变,并在位置改变的过程中进行轨道的探伤操作,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动力源43为锂电池。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轨道探伤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进行整体支撑的车架(1);
用于进行控制的第一控制部(2),设置在所述车架(1)上的一端;
用于在所述控制部的控制下进行轨道探伤的探伤部(3),设置在所述车架(1)上,并与所述第一控制部(2)连接;
用于带动整体动作的驱动部(4),设置在所述车架(1)上,并与所述第一控制部(2)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探伤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部(2)包括:
第一支撑台(21),设置在所述车架(1)上;
第一座椅(22),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台(21)上;
第一控制台(23),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台(21)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探伤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部(2)还包括:
第一辅助支撑台(24),设置在所述车架(1)上;
第一缓冲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台(21)上;
第一照明装置(26),设置在所述第一缓冲板(25)两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探伤小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进行控制的第二控制部(5),设置在所述车架(1)上的另一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探伤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部(5)包括:
第二支撑台(51),设置在所述车架(1)上;
第二座椅(52),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台(51)上;
第二控制台,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台(51)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探伤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部(5)还包括:
第二辅助支撑台,设置在所述车架(1)上;
第二缓冲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台(51)上;
第二照明装置(54),设置在所述第二缓冲板(53)两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探伤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探伤部(3)包括:
用于对轨道进行探伤的探伤装置(31),设置在所述车架(1)两侧;
探伤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车架(1)上,并与所述第一控制部(2)连接;
探伤水箱(32),设置在所述车架(1)上,并与所述探伤装置(31)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道探伤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探伤装置(31)包括:
动作装置(311),设置在所述车架(1)上;
探伤体(312),设置在所述动作装置(311)上,并可在所述动作装置(311)的带动下进行动作;
支撑轮(313),设置在所述探伤体(312)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探伤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4)包括:
若干驱动轮(41),设置在所述车架(1)两侧;
若干轮毂电机(42),分别设置在若干所述驱动轮(41)上;
动力源(43),设置在所述车架(1)上,并分别与若干所述轮毂电机(42)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轨道探伤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43)为锂电池。
CN201621033098.1U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轨道探伤小车 Active CN2063362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33098.1U CN206336278U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轨道探伤小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33098.1U CN206336278U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轨道探伤小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36278U true CN206336278U (zh) 2017-07-18

Family

ID=59298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33098.1U Active CN206336278U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轨道探伤小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3627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76607A (zh) * 2017-09-27 2018-03-09 何大为 一种轨道松动检测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76607A (zh) * 2017-09-27 2018-03-09 何大为 一种轨道松动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26096B (zh) 用于铁道钢轨的多功能检测探伤车
CN202838021U (zh) 智能循迹遥控小车
CN202806760U (zh) 用于铁道钢轨的多功能检测探伤车
CN206336278U (zh) 一种轨道探伤小车
CN106585666A (zh) 一种探伤机构
CN204630726U (zh) 一种铁路用检测减速顶的检测车
CN206804303U (zh) 一种测试靶车
CN202608792U (zh) 防侧翻轨道车
CN202180835U (zh) 一种非接触式轨道安全状态检测装置
CN206606695U (zh) 动车组座椅检修流水线工装
CN2868793Y (zh) 手推折叠式铁路路基病害检查车
CN203094097U (zh) 一种旅游观光火车自动刹车系统
CN204758541U (zh) 移动机器人通过式不落轮车轮探伤机
CN203728427U (zh) 矿用防爆型永磁直驱传动单轨吊车
CN202896727U (zh) 一种报废汽车移动拆解平台
CN204415394U (zh) 多用途微型轨道工作车
CN205276144U (zh) 一种桥梁检修设备
CN206049708U (zh) 综合环保型城轨探伤车
CN111532296B (zh) 一种模块化轨道检测车
CN209055622U (zh) 一种用于电缆隧道的轨道式烟警覆盖回传装置
CN202439697U (zh) 一种轻便电动轨道运输车
CN205067705U (zh) 一种城市轨道车辆vvvf逆变器试验装置
CN206516049U (zh) 一种安检报警系统
CN207288123U (zh) 一种基于卫星导航系统的太阳能板清洗车
CN202294807U (zh) 铁路轨道动态检测设备之综合控制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205

Address after: 100000 Beijing, Kunming, Hun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No. 51, block B, two, 01

Patentee after: Huaxia High Speed Rai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2208 Beijing City, Changping District small town east village shop

Patentee before: Yan Hongda Railway Equipment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Xu Haiyong

Inventor after: Xu Haiguang

Inventor after: Cai Fuwen

Inventor before: Xu Haiyong

Inventor before: Xu Haiguang

Inventor before: Wang Yufei

Inventor before: Cai Fuwen

Inventor before: Guo Jinfa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