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26897U - 裁床用带轮组件及裁床 - Google Patents

裁床用带轮组件及裁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26897U
CN206326897U CN201621360211.7U CN201621360211U CN206326897U CN 206326897 U CN206326897 U CN 206326897U CN 201621360211 U CN201621360211 U CN 201621360211U CN 206326897 U CN206326897 U CN 2063268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pulley assemblies
cutting
belt wheel
accommodating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6021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亮
葛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BOP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shan Pariworld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shan Pariworld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shan Pariworld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36021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268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268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2689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裁床用带轮组件及裁床。裁床用带轮组件包括连接轴、带轮、长套,带轮一端与连接轴连接,带轮另一端设有偏心轴;连接轴上距离带轮由近及远的依次套接有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的外周套设有长套,长套的外周设有连接板,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依次设置在连接板的一侧,第三轴承设置在连接板的另一侧;带轮的端面设置有多个盲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带轮组件中的轴承数量减少至三个,减小了轴承与连接轴、长套之间摩擦发出的噪音。在带轮上设置多个盲孔,减小了带轮的自重。

Description

裁床用带轮组件及裁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裁床裁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裁床用带轮组件及裁床。
背景技术
中带轮组件是自动裁剪机工作中使偏心套保持动平衡状态的装置。目前的裁剪工作中,主要是利用电机输出的功率带动带轮,并使偏心套做上下往复运动。带轮组件包括长套、以及四个轴承等,四个轴承均设置在长套内部。由于带轮组件所采用的零件以及复杂的组合方式,不能保证偏心套处于动平衡状态,因此,轴与轴承之间以及长套与轴承之间在运转时会发生摩擦,产生很大的噪音,不利于大规模加工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裁床用带轮组件及裁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轴承过多引起的轴承与连接轴、长套之间摩擦发出噪音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裁床用带轮组件,包括连接轴、带轮、长套,所述带轮一端与所述连接轴连接,所述带轮另一端设有偏心轴;所述连接轴上距离所述带轮由近及远的依次套接有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的外周套设有所述长套,所述长套的外周设有连接板,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二轴承依次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的一侧,所述第三轴承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所述带轮的端面设置有多个盲孔。
可选地,所述长套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两侧的第一容纳段和第二容纳段,所述第一容纳段与所述第二容纳段相互,所述第一容纳段具有容纳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的第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容纳段具有容纳所述第三轴承的第二容纳空间。
可选地,沿所述连接板的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
可选地,沿所述第一容纳段的端面的周向设置有多个螺栓孔。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盖板,沿所述第一盖板的周向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一盖板通过第一连接件将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限制在所述第一容纳段内,所述第一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螺栓孔。
可选地,还包括隔离件,所述隔离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轴承和所述第三轴承之间。
可选地,还包括第二盖板,沿所述第二盖板的周向设置有多个第三通孔,所述第二盖板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一通孔。
可选地,还包括转盘,所述转盘与所述偏心轴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转盘由铝制材料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裁床,包括如前任一项所述的裁床用带轮组件。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带轮组件中的轴承数量减少至三个,减小了轴承与连接轴、长套之间摩擦发出的噪音。在带轮上设置多个盲孔,减小了带轮的自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裁床用带轮组件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裁床用带轮组件与裁床连接的示意性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连接轴;2、带轮;3、长套;31、第一容纳段;311、螺栓孔;32、第二容纳段;33、连接板;331、第一通孔;4、第一轴承;5、第二轴承;6、第三轴承;7、盲孔;8、第一盖板;81、第二通孔;9、隔离件;10、第二盖板;11、第三通孔;20、转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例性实施例。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一种裁床用带轮组件,包括连接轴1、带轮2、长套3,带轮2一端与连接轴1连接,带轮2另一端设有偏心轴;连接轴1上距离带轮2由近及远的依次套接有第一轴承4、第二轴承5和第三轴承6;第一轴承4、第二轴承5和第三轴承6的外周套设有长套3,长套3的外周设有连接板33,第一轴承4与第二轴承5依次设置在连接板33的一侧,第三轴承6设置在连接板33的另一侧;带轮2的端面设置有多个盲孔7。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通过将带轮组件中的轴承数量减少至三个,减小了轴承与连接轴1、长套3之间摩擦发出的噪音。在带轮2上设置多个盲孔7,减小了带轮2的自重。
结合参考图1和图2,带轮2、第一轴承4、第二轴承5、第三轴承6等部件依次连接在连接轴1上,同时,连接轴1的一端还连接有可供皮带带动的带轮2,在带轮2的另一侧连接有一偏心轴,连接轴1的另一端与裁床上的减速箱相连接。长套3套设在第一轴承4、第二轴承5、第三轴承6的外圈,用于容纳第一轴承4、第二轴承5和第三轴承6。其中,长套3的外圆面上设置有连接板33,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设置在连接板33靠近带轮2的一侧,第三轴承6设置在与第一轴承4、第二轴承5相对的连接板33的另一侧。由于仅使用了三个轴承,因此,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使用四个轴承而言,三个轴承与连接轴1、长套3之间的同轴度更容易校准、保持,而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裁床用带轮组件不仅使用更少的轴承起到了与使用四个轴承相同的技术效果,保证了连接轴1的正常转动,还相应的减小了轴承与长套3之间、轴承与连接轴1之间的摩擦,降低了噪音。
在带轮2上设置盲孔7,不仅减轻了带轮2的自重,还减轻了连接轴1转动时,由于偏心带轮2给连接轴1施加的径向的弯曲扭矩。在现有技术中的带轮2的宽度多为32.5mm,在实施例一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带轮2的宽度还被减小到17.5mm,这样进一步减小了带轮2的自重。
可选地,长套3包括第一容纳段31、第二容纳段32,连接板33连通第一容纳段31和第二容纳段32,第一容纳段31具有容纳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的第一容纳空间,第二容纳段32具有容纳第三轴承6的第二容纳空间。
参考图1,第一容纳段31中的第一容纳空间用以容纳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第二容纳段32中的第二容纳空间用以容纳第三轴承6。优选地,第一容纳段31的内外圆直径与第二容纳段32的内外圆的直径相等。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地保证第一轴承4、第二轴承5和第三轴承6与长套3内圆面具有相同的同轴度校准基础,当第一轴承4、第二轴承5和第三轴承6转动时,第一轴承4、第二轴承5和第三轴承6与长套3内圆面之间的摩擦也相应的减小,从而降低了噪音的产生。
连接板33设置在长套3的外圆面上,用以将长套3固定连接到裁床上,保证长套3不会相对于连接轴1发生转动。
可选地,沿连接板33的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331。
结合参考图1、图2,可使用螺栓等连接件穿过连接板33上的第一通孔331将长套3与裁床固定连接。优选地,第一通孔331沿着连接板33的周向均匀设置。
可选地,裁床用带轮组件还包括第一盖板8,沿第一盖板8的周向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81,第一盖板8通过第一连接件将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限制在第一容纳段31内;沿第一容纳段31的端面的周向设置有多个螺栓孔311;第一连接件依次穿过第二通孔81和螺栓孔311。
如图1所示,在第一容纳段31的端面设置螺栓孔311的目的在于能够保证通过第一连接件将第一盖板8与长套3固定连接,相应的,在第一盖板8上也设置有与长套3上的多个螺栓孔311相对应的多个第二通孔81。第一盖板8与长套3固定连接后可将第一轴承4、第二轴承5限制在第一容纳段31内。第一连接件可以是螺栓等。
将裁床用带轮组件安装在裁床上以后,第三轴承6就会自然地被限制在第二容纳段32内。
优选地,还包括隔离件9,隔离件9设置在第二轴承5和第三轴承6之间。
为了防止第二轴承5的端面与第三轴承6的端面之间发生摩擦,在优选地实施方式中,裁床用带轮组件还包括隔离件9。隔离件9的材料可以使用耐磨材料制成。
可选地,还包括第二盖板10,沿第二盖板10的周向设置有多个第三通孔11,第二盖板10通过第二连接件与连接板33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依次穿过第三通孔11和第一通孔331。
如图1所示,第二盖板10与连接板33通过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二盖板10可以增强裁床用带轮组件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第二连接件可以是螺栓等连接件。
可选地,还包括转盘20,转盘20与偏心轴相连接;转盘20由铝制材料制成。
结合参考图1、图2,转盘20与偏心轴固定连接,用以抵消偏心套转动时的对连接轴1施加的径向的弯曲扭矩,转盘20的形状为半圆形。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一种裁床,包括实施例一中的裁床用带轮组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通过在裁床上设置实施例一中的裁床用带轮组件,可以有效地保证连接轴1的使用寿命、降低噪音,并使得偏心套在转动过程中能够保持动态平衡,减小了偏心套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通过将带轮组件中的轴承数量减少至三个,减小了轴承与连接轴、长套之间摩擦发出的噪音。在带轮上设置多个盲孔,减小了带轮的自重。通过将转盘与偏心轴固定连接,可以抵消偏心套转动时的对连接轴施加的径向的弯曲扭矩。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通过在裁床上设置实施例一中的裁床用带轮组件,可以有效地保证连接轴的使用寿命、降低噪音,并使得偏心套在转动过程中能够保持动态平衡,减小了偏心套的磨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裁床用带轮组件,包括连接轴(1)、带轮(2)、长套(3),所述带轮(2)一端与所述连接轴(1)连接,所述带轮另一端设有偏心轴;所述连接轴(1)上距离所述带轮由近及远的依次套接有第一轴承(4)、第二轴承(5)和第三轴承(6);第一轴承(4)、第二轴承(5)和第三轴承(6)的外周套设有所述长套,所述长套的外周设有连接板(3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4)与所述第二轴承(5)依次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的一侧,所述第三轴承(6)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
所述带轮(2)的端面设置有多个盲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裁床用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套(3)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两侧的第一容纳段(31)和第二容纳段(32),所述第一容纳段(31)与所述第二容纳段(32)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容纳段(31)具有容纳所述第一轴承(4)和所述第二轴承(5)的第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容纳段(32)具有容纳所述第三轴承(6)的第二容纳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裁床用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连接板(33)的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33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裁床用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容纳段(31)的端面的周向设置有多个螺栓孔(3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裁床用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盖板(8),沿所述第一盖板(8)的周向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81),所述第一盖板(8)通过第一连接件将所述第一轴承(4)和所述第二轴承(5)限制在所述第一容纳段(31)内,所述第一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通孔(81)和所述螺栓孔(3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裁床用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离件(9),所述隔离件(9)设置在所述第二轴承(5)和所述第三轴承(6)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裁床用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盖板(10),沿所述第二盖板(10)的周向设置有多个第三通孔(11),所述第二盖板(10)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所述连接板(3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三通孔(11)和所述第一通孔(33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裁床用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盘(20),所述转盘(20)与所述偏心轴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裁床用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20)由铝制材料制成。
10.一种裁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裁床用带轮组件。
CN201621360211.7U 2016-12-12 2016-12-12 裁床用带轮组件及裁床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3268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60211.7U CN206326897U (zh) 2016-12-12 2016-12-12 裁床用带轮组件及裁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60211.7U CN206326897U (zh) 2016-12-12 2016-12-12 裁床用带轮组件及裁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26897U true CN206326897U (zh) 2017-07-14

Family

ID=59290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60211.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326897U (zh) 2016-12-12 2016-12-12 裁床用带轮组件及裁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268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81013A (zh) 车轴滚压装置
CN101793290B (zh) 一种径向滚子与轴向推力圆锥滚子组合轴承
CN203023309U (zh) 新型机架轴承盒
CN206326897U (zh) 裁床用带轮组件及裁床
CN207956053U (zh) 一种直升机旋翼轴的安装结构
CN103657773A (zh) 一种滚子轴承式偏心套机构
CN203248408U (zh) 叶轮轮毂拆装装置
CN202749985U (zh) 一种长轴转子旋转烘焙工装
CN207715678U (zh) 一种适用于印刷机械的谐波减速器
CN204805175U (zh) 一种连接轮毂与轴的锥形自锁紧装置
CN210978239U (zh) 一种纳米砂磨机的对中轴承座
CN204174355U (zh) 一种耐用的转杯纺纱机胶辊
CN203565264U (zh) 一种雾化器传动机构
CN204159886U (zh) 一种改进的电主轴轴芯组件
CN202029649U (zh) 用于轿车轮毂轴的轴节结构
CN204748196U (zh) 承受重负荷和负荷偏重的凸轮分割器
CN206633720U (zh) 一种重载万向脚轮
CN208169337U (zh) 一种紧凑型减速轴承
KR20100083230A (ko) 차량의 액슬 장치
CN206530650U (zh) 一种承受较大轴向力的减速机
CN205605782U (zh) 扭力轴装置、齿轮箱及风力发电机
CN207150327U (zh) 后雨刮电机中轴承固定在转子上的结构
CN204198202U (zh) 电梯曳引机的齿圈固定结构
CN202940707U (zh) 一种电机转子入轴工装
CN213322518U (zh) 一种从动轴传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521

Address after: 314112 Room 202, building 1, No.12, Shanying Road, Huimin street, Jiashan County,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BOP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4113 Jiashan County Da Yun Zhen Dong Yun Cun Sha Bang North No. 12 Building 1 Room 201

Patentee before: JIASHAN PAIWO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714

Termination date: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