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26124U - 一种混合型中间包湍流抑制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合型中间包湍流抑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26124U
CN206326124U CN201621469741.5U CN201621469741U CN206326124U CN 206326124 U CN206326124 U CN 206326124U CN 201621469741 U CN201621469741 U CN 201621469741U CN 206326124 U CN206326124 U CN 2063261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rbulent flow
side wall
tundish
flow suppressor
mixed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6974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占树华
蔡志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esuvius Advanced Ceramics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esuvius Advanced Ceramics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esuvius Advanced Ceramics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Vesuvius Advanced Ceramics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6974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261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261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261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ting Support Devices, Ladles, And Melt Control Thereb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态金属连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型中间包湍流抑制器。所述湍流抑制器呈顶部敞口的盆状结构,包括基底和侧壁,所述侧壁底部起于基底并向上延伸,所述侧壁内侧设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凹槽,相邻两凹槽之间设有侧壁支柱,所述凹槽处于不同的水平高度。本实用新型达到了防止起注喷溅、减低浇注冲击形成的湍流、减少中间包覆盖剂乳化、稳定中间包内的流体流动及延长钢流在中间包内的停留时间的目的,显著降低卷渣可能性,进而提高连铸产品质量。优化湍流抑制器的侧壁设计,极大程度地控制进入湍流抑制器的流体流股及湍流抑制器内的流股分布,强化湍流抑制效果,同时,通过侧壁的优化设计来达到促进在中间包内形成混合流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混合型中间包湍流抑制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态金属连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型中间包湍流抑制器。
背景技术
中间包湍流抑制器又称紊流器,是在炼钢反应器中间包的注流区设置的容器,主要作用是防止钢流对中间包的冲刷,另外能够将湍流限制在其内部,可以增加中间包其他区域的层流比例,这样有利于钢液中的夹杂物的上浮去除,可以提高钢产品的质量。现有的连铸湍流抑制器一般分为三个部分:接受冲击钢流的基底、具有不同结构设计及用于导流和流体分配的侧壁、及各种不同形式的上沿或具有上沿功能的部分。现有的湍流抑制器对促进洁净钢生产及提高钢品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仍然存在以下缺点和不足:1)液体仍有喷溅的现象;2)中间包覆盖剂乳化或形成二次夹杂;3)中间包内流体流动结构不完善,导致夹杂物分离不彻底;4)不利于连铸异钢种连浇;5)钢流在中间包内的停留时间较短,夹杂物分离不够彻底。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增强型中间包湍流抑制器,特别是优化湍流抑制器的侧壁设计,极大程度地控制进入湍流抑制器的流体流股及湍流抑制器内的流股分布,强化湍流抑制效果,同时,通过侧壁的优化设计来达到促进在中间包内形成混合流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混合型中间包湍流抑制器,所述湍流抑制器呈顶部敞口的盆状结构,包括基底和侧壁,所述侧壁底部起于基底并向上延伸,所述侧壁内侧设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凹槽,相邻两凹槽之间设有侧壁支柱,所述凹槽处于不同的水平高度。
作为优选的,所述凹槽由垂直于基底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以及顶部的顶斜面和顶平面组成。
作为优选的,所述凹槽上设有与湍流抑制器由内向外连通的侧开孔,所述侧开孔与顶斜面相连接且向外连接于侧壁的外表面,所述顶斜面相对于湍流抑制器的顶面或基底呈现向上或向下的角度α。
作为优选的,所述侧开孔处于不同的水平高度。
作为优选的,所述湍流抑制器内部的若干凹槽处于不同的水平高度。
作为优选的,所述侧壁相对于基底有一定角度的向内或向外倾斜。
作为优选的,所述湍流抑制器的侧壁上边形状为八边形或边数大于六的其他多边形形状或圆形。
作为优选的,所述基底和侧壁为一体化成型结构。
作为优选的,所述基底和侧壁均由耐火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基底部分主要接受来自钢包的钢流冲击;侧壁部分起于基底部分并向上延伸,用于限制向下冲击流体的向外扩展流动,并将向下的冲击流体导至向上流动,显著降低上升流股的能量,并通过孔槽设计实现中间包内多股流的混合特征。
通过内壁两个或多个凹槽,及其高度的错落设计,在湍流抑制内形成多股流与进入湍流器的冲击流股的错落混合达到增强湍流抑制效果,同时通过侧开孔的角度和侧开孔的高度的错落设计,在中间包内形成多股流的强烈交错混合状态,提高中间包内的混合流特征,减少湍流器内部压力,减少沿湍流抑制器上行流股的动能,以此来达到防止起注喷溅、减低浇注冲击形成的湍流、减少中间包覆盖剂乳化、稳定中间包内的流体流动及延长钢流在中间包内的停留时间的目的,显著降低卷渣可能性,进而提高连铸产品质量,同时提高异钢种连浇效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达到了防止起注喷溅,提高首炉钢的品质;减低浇注冲击形成的湍流、减少中间包覆盖剂乳化及形成二次夹杂;优化中间包内流体流动形式,利于夹杂物分离的流体状态;优化和促进在中间包内形成混合流,利于连铸异钢种连浇;延长钢流在中间包内的停留时间,利于分离钢中夹杂物而提高钢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其中:1、基底;2、侧壁;2b、外表面;3、凹槽;3a、第一侧面;3b、第二侧面;3c、顶斜面;3d、顶平面;3e、侧开孔;4、侧壁支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混合型中间包湍流抑制器,所述湍流抑制器呈顶部敞口的盆状结构,包括基底1和侧壁2,所述侧壁2底部起于基底1并向上延伸,所述侧壁2内侧设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凹槽3,相邻两凹槽3之间设有侧壁支柱4,所述凹槽3处于不同的水平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凹槽3由垂直于基底1的第一侧面3a、第二侧面3b以及顶部的顶斜面3c和顶平面3d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凹槽3上设有与湍流抑制器由内向外连通的侧开孔3e,所述侧开孔3e与顶斜面3c相连接且向外连接于侧壁2的外表面2b,所述顶斜面3c相对于湍流抑制器的顶面2a或基底1呈现向上或向下的角度α。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所述侧开孔3e处于不同的水平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湍流抑制器内部的若干凹槽3处于不同的水平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所述侧壁2相对于基底1有一定角度的向内或向外倾斜。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湍流抑制器的侧壁2上边形状为八边形或边数大于六的其他多边形形状或圆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基底1和侧壁2为一体化成型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基底1和侧壁2均由耐火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基底1主要接受来自钢包的钢流冲击;侧壁2起于基底1部分并向上延伸,用于限制向下冲击流体的向外扩展流动,并将向下的冲击流体导至向上流动,显著降低上升流股的能量,并通过凹槽设计实现中间包内多股流的混合特征。
通过内壁两个或多个凹槽3,及其高度的错落设计,在湍流抑制内形成多股流与进入湍流器的冲击流股的错落混合达到增强湍流抑制效果,同时通过侧开孔3e的角度和侧开孔3e的高度的错落设计,在中间包内形成多股流的强烈交错混合状态,提高中间包内的混合流特征,减少湍流器内部压力,减少沿湍流抑制器上行流股的动能,以此来达到防止起注喷溅、减低浇注冲击形成的湍流、减少中间包覆盖剂乳化、稳定中间包内的流体流动及延长钢流在中间包内的停留时间的目的,显著降低卷渣可能性,进而提高连铸产品质量,同时提高异钢种连浇效率的目的。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合型中间包湍流抑制器实施例所提供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混合型中间包湍流抑制器,所述湍流抑制器呈顶部敞口的盆状结构,包括基底(1)和侧壁(2),所述侧壁(2)底部起于基底(1)并向上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2)内侧设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凹槽(3),相邻两凹槽(3)之间设有侧壁支柱(4),所述凹槽(3)处于不同的水平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型中间包湍流抑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由垂直于基底(1)的第一侧面(3a)、第二侧面(3b)以及顶部的顶斜面(3c)和顶平面(3d)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合型中间包湍流抑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上设有与湍流抑制器由内向外连通的侧开孔(3e),所述侧开孔(3e)与顶斜面(3c)相连接且向外连接于侧壁(2)的外表面(2b),所述顶斜面(3c)相对于湍流抑制器的顶面(2a)或基底(1)呈现向上或向下的角度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合型中间包湍流抑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开孔(3e)处于不同的水平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型中间包湍流抑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湍流抑制器内部的若干凹槽(3)处于不同的水平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型中间包湍流抑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2)相对于基底(1)有一定角度的向内或向外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型中间包湍流抑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湍流抑制器的侧壁(2)上边形状为八边形或边数大于六的其他多边形形状或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型中间包湍流抑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1)和侧壁(2)为一体化成型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混合型中间包湍流抑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1)和侧壁(2)均由耐火材料制成。
CN201621469741.5U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混合型中间包湍流抑制器 Active CN2063261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69741.5U CN206326124U (zh)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混合型中间包湍流抑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69741.5U CN206326124U (zh)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混合型中间包湍流抑制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26124U true CN206326124U (zh) 2017-07-14

Family

ID=59292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69741.5U Active CN206326124U (zh)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混合型中间包湍流抑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261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34085A (zh) * 2019-12-18 2020-02-25 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抑制短路流的中间包湍流抑制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34085A (zh) * 2019-12-18 2020-02-25 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抑制短路流的中间包湍流抑制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45761U (zh) 一种高度净化钢液用新型中间包
CN201058372Y (zh) 中间包控流装置
CN207372272U (zh) 一种新型中间包稳流器
CN106424576A (zh) 一种基于下铸法的旋流式铸造装置
CN206326124U (zh) 一种混合型中间包湍流抑制器
CN208628416U (zh) 一种双流板坯中间包控流元件
CN201950179U (zh) 一种新型不锈钢连铸用中间包流动控制装置
CN102389954B (zh) 一种连铸中间包湍流控制器
CN201988711U (zh) 一种新型连铸中间包湍流控制器
CN201140273Y (zh) 中间包用多功能整体稳流器
CN206455168U (zh) 一种用于t型中间包的控流组件
CN206425485U (zh) 一种基于下铸法的旋流式铸造装置
CN206326102U (zh) 一种增强型中间包湍流抑制器
CN203292439U (zh) 一种多级分流型连铸浸入式水口
CN201677027U (zh) 连铸中间包湍流抑制器
CN208628417U (zh) 一种单流板坯中间包控流元件
CN203292441U (zh) 一种中间包旋流型湍流控制器
CN210475518U (zh) 一种耐腐蚀性能较好的复合莫来卡特钢水控流器
CN203541470U (zh) 用于量产的制动式浸入水口
CN102764865B (zh) 高拉速连铸结晶器的浸入式水口
CN204094086U (zh) 一种连铸中间包用挡渣墙
CN201603853U (zh) 一种用于浇注常规板坯的防钢液湍流的四孔浸入式水口
CN201755651U (zh) 中间包挡渣墙
CN202701364U (zh) 一种长水口连铸中间包
CN201997682U (zh) 一种连铸中间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