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04979U - 消泡器及淋涂机 - Google Patents

消泡器及淋涂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04979U
CN206304979U CN201621444837.6U CN201621444837U CN206304979U CN 206304979 U CN206304979 U CN 206304979U CN 201621444837 U CN201621444837 U CN 201621444837U CN 206304979 U CN206304979 U CN 2063049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le sleeve
blade
rotating shaft
froth
froth brea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4483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肃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Bomei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Bomei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Bomei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Bomei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4483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049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049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0497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gasification And Air Bubble Elimin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泡器及淋涂机,属于淋涂工业消泡技术领域。该消泡器包括消泡罐、驱动装置以及消泡组件。消泡罐的顶部开设有排气口,驱动装置固定连接于消泡罐的顶部。消泡组件包括转轴、第一轴套、第二轴套、固定于第一轴套的多个第一桨叶以及固定于第二轴套的多个第二桨叶,转轴传动连接于驱动装置。第一轴套与第二轴套分别套设于转轴外,转轴与第二轴套之间设有至少一个行星齿轮,每个行星齿轮转动设置于连接于消泡罐的顶部的固定轴,每个行星齿轮均与转轴及第二轴套啮合。该消泡器能够有效地消除淋涂涂料中的气泡。该淋涂机设有上述消泡器,其淋涂液气泡少,淋涂工件时淋漆膜表面平整、气泡少,淋涂效果好。

Description

消泡器及淋涂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淋涂工业消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消泡器及淋涂机。
背景技术
淋涂是流平效果最好、最省漆、省人工和快速环保的涂装方式之一,淋涂比滚涂、喷涂、刷涂速度快、效率高,因而广泛应用于平面板式物料工件如保温材料等的涂装。
但是,现有的淋涂机的淋幕机头为封闭式、低液位,从淋幕刀留下的涂料泡沫较多且难以消除,使淋漆膜表面形成许多小气泡、小针孔等,影响涂装工件的美观度、表面平整性及使用性能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泡器,其能够有效地消除淋涂涂料中的气泡。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淋涂机,其淋涂液气泡少,淋涂工件时淋漆膜表面平整、气泡少,淋涂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消泡器,包括消泡罐、驱动装置以及消泡组件,消泡罐的顶部开设有排气口,驱动装置固定连接于消泡罐的顶部,消泡组件包括转轴、第一轴套、第二轴套、固定于第一轴套的多个第一桨叶以及固定于第二轴套的多个第二桨叶,转轴传动连接于驱动装置,第一轴套与第二轴套分别套设于转轴外,转轴与第二轴套之间设有至少一个行星齿轮,每个行星齿轮转动设置于连接于消泡罐的顶部的固定轴,每个行星齿轮均与转轴及第二轴套啮合。
一种淋涂机,包括涂料斗、输送泵、淋幕刀、设置于淋幕刀上方的涂料库以及上述的消泡器,涂料斗与输送泵连通,涂料库与淋幕刀连通,消泡器设置于涂料库上方,消泡罐开设有进料口与出料口,进料口与输送泵连通,出料口与涂料库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消泡器,通过设置行星齿轮改变轴套的转动方向及转动速度,其能够使相互配合的第一桨叶与第二桨叶朝相反方向转动,使液体能够充分混匀并与消泡组件接触。通过第一桨叶与第二桨叶之间的速度差,能够使液体内部形成湍流,其能够进一步增加消泡效果。此外,该行星齿轮的减速效果还能够使消泡组件能够同时满足动力和速度的要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淋涂机,设有上述消泡器,其淋涂液气泡少,淋涂工件时淋漆膜表面平整、气泡少,淋涂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淋涂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消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消泡组件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轴套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轴套的剖视图。
图标:100-淋涂机;111-涂料斗;112-输送泵;113-涂料库;114-淋幕刀;120-消泡器;130-消泡罐;131-进料口;132-出料口;133-排气口;140-驱动装置;141-电机;142-传动轴;150-消泡组件;151-转轴;152-固定轴;160-第一轴套;161-第一桨叶;162-第一前桨面;163-第一后桨面;164-第一尖刺部;170-第二轴套;171-第二桨叶;172-行星齿轮;173-第二前桨面;174-第二后桨面;175-第二尖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术语“上”、“下”、“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竖直”、“水平”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绝对,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淋涂机100,包括涂料斗111、输送泵112、涂料库113、淋幕刀114以及消泡器120,涂料斗111与输送泵112连通,涂料库113设置于淋幕刀114上方且与淋幕刀114连通,消泡器120设置于涂料库113上方,且消泡器120连通于输送泵112与涂料库113之间。
当淋涂机100进行淋涂的工作时,通过输送泵112将涂料斗111中的涂料输送至涂料库113中,涂料由涂料库113流入淋幕刀114,再由淋幕刀114进行淋涂。传统工艺中,通过输送泵112将涂料斗111中的涂料直接输送至淋幕刀114,由于涂料斗111中的液位较低,输送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气泡,从而影响淋涂的效果。涂料库113的设置,将涂料先从低液位的涂料斗111输送至涂料库113中贮存,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消泡,但是贮存过程中的消泡效果不佳。消泡器120的设置,使涂料在消泡器120中充分进行消泡后流入涂料库113中,其能够有效消泡,使淋幕刀114流出的淋涂液气泡少,淋涂工件时淋漆膜表面平整、气泡少,淋涂效果好。
请参与图2,消泡器120包括消泡罐130、驱动装置140以及消泡组件150,驱动装置140固定连接于消泡罐130的顶部,消泡组件150传动连接于驱动装置140用于消泡操作。
消泡罐130开设有进料口131、出料口132以及排气口133。进料口131与输送泵112连通用于将涂料斗111中的涂料输送至消泡罐130中。出料口132与涂料库113连通用于将消泡后的涂料输送至涂料库113,再通过涂料库113流入淋幕刀114进行淋涂。排气口133开设于消泡罐130的顶部且与大气相通,由于消泡过程中将气泡打散后会有气体逸出,排气口133的设置用于将气泡破碎后逸出的气体排出,以保证消泡罐130内的气压平衡;且由于气体密度通常较小,将排气口133设置于消泡罐130的顶部,有助于将气体尽快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140包括电机141和传动轴142,传动轴142与消泡组件150传动连接。消泡作业时,电机141带动传动轴142转动,消泡组件150在传动轴142的传动作用下随传动轴142进行相同方向的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其他的实施例中,驱动装置140和消泡组件150还可以以带传动、链传动等能够实现驱动装置140驱动消泡组件150转动的任意连接方式进行传动连接。
请参阅图3,消泡组件150包括转轴151、第一轴套160、第二轴套170、固定于第一轴套160的第一桨叶161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二轴套170的第二桨叶171,第一轴套160与第二轴套170分别套设于转轴151外。
具体的,请继续参阅图3,转轴151传动连接于驱动装置140,该转轴151竖直设置,转轴151的顶部与传动轴142固定连接,使转轴151在驱动装置140的驱动作用下绕转轴151的轴线进行转动。
第一轴套160和第二轴套170分别套设于转轴151外,第一轴套160设置于第二轴套170的下方,即第一轴套160套设于第二轴套170的远离驱动装置140的一侧。
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轴套160与转轴151固定连接,使其能随转轴151进行转动。第一轴套160外部套设有两个第一桨叶161,两个第一桨叶161沿转轴151的轴向均匀分布于第一轴套160的外周壁,即两个第一桨叶161沿转轴151的轴向对称分布于第一轴套160。两个第一桨叶161对称设置,使搅拌充分、均匀。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桨叶161的个数不限于两个,其还可以是一个、三个、四个或其他,多个第一桨叶161优选地设置方式为沿转轴151的轴向均匀分布于第一轴套160。
第一桨叶161在第一轴套160的带动下进行转动时,第一桨叶161与部分液体接触并通过剪切力将液体内的部分气泡打碎实现消泡功能;另一部分没有被打碎的气泡在液体中随第一桨叶161进行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出并与消泡罐130的内壁相撞,在撞击的过程中其余气泡破碎后液体沿消泡罐130的罐壁流回液体,通过上述过程以实现消泡的目的。
请参阅图3,第一桨叶161的远离转轴151的一端朝向第二轴套170倾斜,第一桨叶161的倾斜设置增大了第一桨叶161的作用范围,使第一桨叶161的搅拌作用更充分,消泡作用更强。第一桨叶161的延伸方向与转轴151间的夹角为60°-70°,该倾斜角度能够保障第一桨叶161对液体能够产生足够的剪切力和离心力,同时使液体在竖直方向产生一定的速度,提高消泡效果。
请参阅图4,第一桨叶161包括相对的第一前桨面162和第一后桨面163,第一前桨面162位于第一桨叶161运动方向前端,第一后桨面163位于第一桨叶161运动方向后端,即第一后桨面163到第一前桨面162的方向和第一桨叶161的运动方向相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前桨面162朝向第一后桨面163凹陷,当第一桨叶161随转轴151进行转动时,液体在第一前桨面162与第一桨叶161接触并发生破碎。第一桨叶161的弧形设置能够增大其对液体的离心力,进一步增强消泡效果。
请继续参阅图4,第一前桨面162设有第一尖刺部164,第一尖刺部164朝向第一桨叶161的运动方向凸出。设置第一尖刺部164的目的在于,搅拌消泡过程中,增大第一前桨面162与液体接触的压强,从而增大消泡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桨叶161与第一轴套160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卡接、螺纹连接等连接方式。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便于将损坏的第一桨叶161进行更换;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也可以针对具有不同理化性能如黏度、腐蚀性等性能的不同淋涂液更换不同的第一桨叶161,用于增强消泡效果。
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5,第二轴套170外部套设有两个第二桨叶171,两个第二桨叶171沿转轴151的轴向均匀分布于第二轴套170的外周壁,即两个第二桨叶171沿转轴151的轴向对称分布于第二轴套170。两个第二桨叶171对称设置,使搅拌充分、均匀。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桨叶171的个数不限于两个,其还可以是一个、三个、四个或其他,多个第二桨叶171的优选地设置方式为沿转轴151的轴向均匀分布于第二轴套170。
第二桨叶171在第二轴套170的带动下进行转动时,第二桨叶171与部分液体接触并通过剪切力将液体内的部分气泡打碎实现消泡功能;另一部分没有被打碎的气泡在液体中随第二桨叶171进行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出并与消泡罐130的内壁相撞,在撞击的过程中其余气泡破碎后液体沿消泡罐130的罐壁流回液体,通过上述过程以实现消泡的目的。
请参阅图5,第二轴套170套设于转轴151外,转轴151与第二轴套170之间设有两个行星齿轮172,两个行星齿轮172分别转动设置于连接于消泡罐130的顶部的固定轴152,每个行星齿轮172均与转轴151及第二轴套170啮合。
一方面,行星齿轮172与第二轴套170及转轴151的啮合设置,能够改变第二轴套170的转动方向,使第二轴套170的转动方向与转轴151的转动方向相反,即第二桨叶171与第一桨叶161的转动方向相反。该设置方式使第一桨叶161搅动的液体和第二桨叶171搅动的液体形成逆流,其能够有效增强搅拌的效果从而提高消泡效率。
另一方面,第二轴套170通过行星齿轮172与转轴151啮合,即第二轴套170与转轴151有相同的线速度,由于转轴151的半径小于第二轴套170的半径,可得第二轴套170的角速度小于转轴151转动的角速度,即第二桨叶171的转动速度小于第一桨叶161的转动速度。第一桨叶161与第二桨叶171之间产生的速度差,能够使液体形成湍流,从而使液体不仅在水平面上作转动运动,还具有竖直方向上的运动速度。该搅拌方式能够对液体进行充分的搅拌。
此外,由于当驱动装置140输出功率较大时,消泡组件150的动力充足,但是转轴151的转速相对较快,搅拌消泡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气泡;而当驱动装置140输出功率较小时,转轴151的转速相对适宜,但是消泡组件150的动力不足,该设置方式使消泡组件150能够同时满足动力充足和转速的要求。
两个行星齿轮172对称设置,使第二轴套170与行星齿轮172之间的受力均匀;行星齿轮172转动连接于固定轴152上,其能够使行星齿轮172的位置保持不变,只是绕固定轴152转动,使第二轴套170能够规则运动,保障其消泡工作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行星齿轮172的个数也可以为一个、三个、四个或其他,多个行星齿轮172优选的设置方式为沿转轴151均匀分布。
请参阅图5,第二桨叶171的远离转轴151的一端朝向第一轴套160倾斜,第二桨叶171的倾斜设置增大了第二桨叶171的作用范围,使第二桨叶171的搅拌作用更充分,消泡作用更强。第二桨叶171的延伸方向与转轴151间的夹角为60°-70°,该倾斜角度能够保障第二桨叶171对液体能够产生足够的剪切力和离心力,同时使液体在竖直方向产生一定的速度,提高消泡效果。
第一桨叶161朝向第二轴套170的倾斜设置,及第二桨叶171朝向第一轴套160的倾斜设置,使第一桨叶161与第二桨叶171之间的距离,从靠近转轴151的一端向外逐渐减小,第一桨叶161和第二桨叶171的倾斜设置,使液体能够和第一桨叶161和第二桨叶171充分接触消泡后,在通过离心进行辅助消泡,其消泡效率更高。
请参阅图5,第二桨叶171包括相对的第二前桨面173和第二后桨面174,第二前桨面173位于第二桨叶171运动方向前端,第二后桨面174位于第二桨叶171运动方向后端,即第二后桨面174到第二前桨面173的方向和第二桨叶171的运动方向相同。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前桨面173朝向第二后桨面174凹陷,当第二桨叶171随转轴151进行转动时,液体在第二前桨面173与第二桨叶171接触并发生破碎。第二桨叶171的弧形设置能够增大其对液体的离心力,进一步增强消泡效果。
请继续参阅图5,第二前桨面173设有第二尖刺部175,第二尖刺部175朝向第二桨叶171的运动方向凸出。设置第二尖刺部175的目的在于,搅拌消泡过程中,增大第二前桨面173与液体接触的压强,从而增大消泡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桨叶171与第二轴套170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卡接、螺纹连接等连接方式。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便于将损坏的第二桨叶171进行更换;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也可以针对具有不同理化性能如黏度、腐蚀性等性能的不同淋涂液更换不同的第二桨叶171,用于增强消泡效果。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消泡器,其通过设置行星齿轮,能够改变轴套的转动方向及转动速度,其能够使相互配合的第一桨叶与第二桨叶朝相反方向转动,使液体能够充分混匀并与消泡组件接触。通过第一桨叶与第二桨叶之间的速度差,能够使液体内部形成湍流,其能够进一步增加消泡效果。此外,该行星齿轮的减速效果还能够使消泡组件能够同时动力和速度的要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淋涂机,设有上述消泡器,其淋涂液气泡少,淋涂工件时淋漆膜表面平整、气泡少,淋涂效果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消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消泡罐、驱动装置以及消泡组件,所述消泡罐的顶部开设有排气口,所述驱动装置固定连接于所述消泡罐的顶部,所述消泡组件包括转轴、第一轴套、第二轴套、固定于所述第一轴套的多个第一桨叶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二轴套的多个第二桨叶,所述转轴传动连接于所述驱动装置,所述第一轴套与所述第二轴套分别套设于所述转轴外,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二轴套之间设有至少一个行星齿轮,每个所述行星齿轮转动设置于连接于所述消泡罐的顶部的固定轴,每个所述行星齿轮均与所述转轴及所述第二轴套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泡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桨叶沿所述转轴的轴向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一轴套,多个所述第二桨叶沿所述转轴的轴向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二轴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桨叶的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二轴套倾斜,所述第二桨叶的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一轴套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桨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转轴间的夹角为60°-70°,所述第二桨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转轴的夹角为60°-7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桨叶包括相对的第一前桨面和第一后桨面,所述第一前桨面朝向所述第一后桨面凹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桨面设有第一尖刺部,所述第一尖刺部朝向所述第一桨叶的运动方向凸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桨叶包括相对的第二前桨面和第二后桨面,所述第二前桨面朝向所述第二后桨面凹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消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前桨面设有第二尖刺部,所述第二尖刺部朝向所述第二桨叶的运动方向凸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套设置于所述第二轴套的远离所述驱动装置的一侧。
10.一种淋涂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涂料斗、输送泵、淋幕刀、设置于所述淋幕刀上方的涂料库以及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消泡器,所述涂料斗与所述输送泵连通,所述涂料库与所述淋幕刀连通,所述消泡器设置于所述涂料库上方,所述消泡罐开设有进料口与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与所述输送泵连通,所述出料口与所述涂料库连通。
CN201621444837.6U 2016-12-26 2016-12-26 消泡器及淋涂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3049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44837.6U CN206304979U (zh) 2016-12-26 2016-12-26 消泡器及淋涂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44837.6U CN206304979U (zh) 2016-12-26 2016-12-26 消泡器及淋涂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04979U true CN206304979U (zh) 2017-07-07

Family

ID=59246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44837.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304979U (zh) 2016-12-26 2016-12-26 消泡器及淋涂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049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52550A (zh) * 2017-10-31 2018-04-24 南京新侨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保温固废纤维打碎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52550A (zh) * 2017-10-31 2018-04-24 南京新侨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保温固废纤维打碎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55884U (zh) 一种气流搅拌装置
CN104028146B (zh) 一种乳剂混配用多轴式双向搅拌机
TWI574738B (zh) 攪拌裝置及具備該裝置之吐出裝置暨吐出方法
CN108579572A (zh) 一种振动式自循环涂料混合机
CN206304979U (zh) 消泡器及淋涂机
CN206295873U (zh) 消泡器及淋涂机
JP2013078899A (ja) 塗料の供給装置
CN108236860A (zh) 一种自清洁立式搅拌机
US20040085856A1 (en) Mixer
CN107243264A (zh) 一种原油储罐防油泥沉积用新型旋转喷射搅拌器
JP5597315B1 (ja) 攪拌装置
JP5302265B2 (ja) 攪拌用回転体および攪拌装置
CN203591709U (zh) 自旋转喷射搅拌装置
JP2022107704A (ja) 撹拌翼および撹拌装置
CN205903832U (zh) 一种搅拌装置
CN206139056U (zh) 一种自助式翻料的搅拌机
JP5895282B2 (ja) ワンパスタイプの分散及び油化装置
CN208742372U (zh) 一种自清洁立式搅拌机
JP5385480B2 (ja) 攪拌用回転体および攪拌装置
JP4902770B2 (ja) 攪拌用回転体および攪拌装置
KR102231442B1 (ko) 교반기
CA2989974A1 (en) Mixing device
CN206199097U (zh) 一种种曲和面粉混合提升设备
CN206027586U (zh) 一种水性色彩循环及搅拌装置
CN206500075U (zh) 一种涡流式搅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707

Termination date: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