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78261U - 一种单点挂伞式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点挂伞式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78261U
CN206278261U CN201621252338.7U CN201621252338U CN206278261U CN 206278261 U CN206278261 U CN 206278261U CN 201621252338 U CN201621252338 U CN 201621252338U CN 206278261 U CN206278261 U CN 2062782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manned plane
tail pipe
magnetic
last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5233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祝景军
冯力
李志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Plus Uav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Plus Uav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Plus Uav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Beijing Plus Uav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62125233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782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782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7826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点挂伞式无人机,其包括机身、尾管及两个尾翼,所述尾管的第一端设置在机身的尾部,所述尾管的第二端向所述尾翼的方向延伸,所述尾管的第二端向远离所述机身的方向延伸,两个所述尾翼靠近所述尾管的第二端设置,且相对所述尾管的延伸方向对称设置;所述尾管的第二端上设置有用于连接降落伞伞绳的连接件。其通过在无人机的尾管的末端挂接伞绳,打开降落伞下降过程中,无人机的头部垂直向下,减少留空时间,提高其落地的准确度,避免损伤无人机。

Description

一种单点挂伞式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点挂伞式无人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大多飞行器采用三点或多点连接方式安装降落伞伞绳,安装伞绳过程中需要找出飞机降落时的重心位置,必须保证飞机在开伞下降的过程中机体机翼或起落架与降落地面保持平行,这样才能安全的降落到地面,一旦有一边不平行会对提前接地的一边造成伤害。
另外,飞行器在开伞降落过程中,机身向前运动,降落伞从机身抛出,在伞全部张开的同时会产生巨大的减速效应,此时挂在机身上的伞绳受力不均,机身最前端伞绳会第一时间承受巨大的向后拖拽力,导致机身改变力向,并在下降的过程中出现“钟摆效果”和水平自转现象,在这些现象没有消失前降落会对飞行器机体造成很大的伤害和安全隐患,一般的解决方法是让飞行器必须有足够的飞行高度,给出较长的留空时间,使得飞行器在空中释放完“钟摆效应”和水平自转,但是风大的时候飞行器太高会随风向飘落很远,影响降落精度,不便于有效回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点挂伞式无人机,其通过在无人机的尾管的末端挂接伞绳,打开降落伞下降过程中,无人机的头部垂直向下,减少留空时间,提高其落地的准确度,避免损伤无人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单点挂伞式无人机,其包括机身、尾管及两个尾翼,所述尾管的第一端设置在机身的尾部,所述尾管的第二端向所述尾翼的方向延伸,所述尾管的第二端向远离所述机身的方向延伸,两个所述尾翼靠近所述尾管的第二端设置,且相对所述尾管的延伸方向对称设置;所述尾管的第二端上设置有用于连接降落伞伞绳的连接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尾管在延伸方向上的中心线与所述机身在延伸方向上的中心线为同一直线,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降落伞伞绳的连接点位于所述尾管在延伸方向上的中心线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连接件与降落伞伞绳的连接点设置在尾管的中心线上,即降落伞与尾管的连接点处于机身的中心线上,打开降落伞,无人机降落过程中使得飞机的中心在最下,保证下降的过程中无人机是稳定的,不会向任意方向旋转或摆动。
进一步,还包括整流罩,所述整流罩的开口端与机头的端面相配合,以覆盖所述机头的端面;所述整流罩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所述整流罩与所述机头可拆卸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柔性材料制成的整流罩,当无人机头部接地时,可利用该整流罩缓解无人机下降的冲量,从而可降低机身受到的震动,避免了外出作业时由于突发情况导致机头的受损,保证无人机的正常飞行。
进一步,所述整流罩的开口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强磁,所述机头的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强磁相吸且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强磁。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强磁将整流罩连接在机头上,保护机头免受损伤,同时,还易于整流罩的拆装和更换。
进一步,所述机头的端面上还设置有缓冲垫。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增加缓冲垫,可增大对整流罩的摩擦力,当无人机降落时不会因刮蹭地面而脱落,从而可避免无人机头部的损伤。
进一步,所述缓冲垫为海绵垫。
进一步,所述整流罩的材质为泡沫。
进一步,所述第一强磁和第二强磁均为8个,8个所述第一强磁在所述整流罩的开口端的端面上均匀间隔分布,8个所述第二强磁在所述机头的端面上均匀间隔分布。
进一步,所述第一强磁和第二强磁均为钕铁硼磁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单点挂伞式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整流罩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机头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机身与整流罩连接后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机身,2-尾管,3-尾翼,4-降落伞,5-伞绳,6-整流罩,7-第一强磁,8-机头,9-第二强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单点挂伞式无人机,其包括机身、尾管及两个尾翼,所述尾管的第一端设置在机身的尾部,所述尾管的第二端向所述尾翼的方向延伸,所述尾管的第二端向远离所述机身的方向延伸,两个所述尾翼靠近所述尾管的第二端设置,且相对所述尾管的延伸方向对称设置;所述尾管的第二端上设置有用于连接降落伞伞绳的连接件。
通过在尾管的第二端上设置连接件,将降落伞伞绳挂接在该连接件上,即将降落伞伞绳挂接在无人机的尾部,无人机在开伞瞬间直线飞行,伞从机身迅速抛出向后慢慢张开,在空中形成减速伞,迫使无人机减速后进入失速状态,此时无人机与地面形成垂直角度,整个降落轨迹形成抛物线不会造成瞬间的力向变化,所以不会出现很大的“钟摆效应”,降落的留空时间大大缩短,从而可提高降落效率。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单点挂伞式无人机,其包括机身1、尾管2及两个尾翼3,所述尾管2的第一端设置在机身1的尾部,所述尾管2的第二端向所述尾翼3的方向延伸,所述尾管2的第二端向远离所述机身1的方向延伸,两个所述尾翼3靠近所述尾管2的第二端设置,且相对所述尾管2的延伸方向对称设置;所述尾管2的第二端上设置有用于连接降落伞4伞绳5的连接件。
其中的尾管2在延伸方向上的中心线与所述机身1在延伸方向上的中心线为同一直线,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降落伞4伞绳5的连接点位于所述尾管2在延伸方向上的中心线上,即降落伞4与尾管2的连接点处于机身1的中心线上,打开降落伞4,无人机降落过程中使得飞机的中心在最下,保证下降的过程中无人机是稳定的,不会向任意方向旋转或摆动。
无人机降落过程中,在其尾部的张开的降落伞4的作用下,无人机与地面形成垂直角度,使得无人机的机头首先接地,将无人机的该种降落方式称为头降方式,为避免无人机机头接地对无人机机头的损伤,如图2至4所示,需在机头8上设置一整流罩6,该整流罩6的开口端与所述机头8的端面相配合,以覆盖所述机头8的端面;其中的整流罩6应采用柔性材料制成,该整流罩6应与所述机头8可拆卸连接。采用柔性材料制成的整流罩,优选为泡沫,当无人机头部接地时,可利用该整流罩6缓解无人机下降的冲量,从而可降低机身1受到的震动,避免了外出作业时由于突发情况导致机头的受损,保证无人机的正常飞行。
如图2至4所示,为便于机头8与整流罩6的连接和拆卸,还可在整流罩6的开口端的端面上设置多个第一强磁7,在机头8的端面上设置于第一强磁7相吸且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强磁9,通过第一强磁7和第二强磁9的相互吸力将整流罩6连接在机头8上,保护机头8免受损伤,同时,还便于整流罩6的拆装和更换。
其中,为增加整流罩6与机头8的连接稳定性,还可在机头8的端面上设置缓冲垫,该缓冲垫优选为海绵垫,该缓冲垫覆盖机身1头部,即机头8的整个端面,第一强磁位于机头8与缓冲垫之间,从而可增大机头8的端面与整流罩6的摩擦力。如单一的将整流罩6与机头8通过磁铁连接,无人机在大风天降落时可能会导致整流罩蹭掉,可能造成机头8的损伤,因此,通过在机头8的端面上设置缓冲垫,增加机头8与整流罩6的摩擦力,当无人机降落时不会因刮蹭地面而脱落,从而可避免机头8的损伤。
设置在机头8的端面上的第一强磁7的个数可根据实际制造的无人机的规格确定,整流罩6的端面应与机头8的端面相配合,其上的第二强磁9应与第一强磁7一一对应。本实施例提供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强磁7和第二强磁9均为8个,8个所述第一强磁7在所述整流罩6的开口端的端面上均匀间隔分布,8个所述第二强磁9在所述机头8的端面上均匀间隔分布。其中的第一强磁7和第二强磁9均优选为钕铁硼磁铁。钕铁硼磁铁可以吸附本身重量的640倍的重量。通过该种磁铁将机头8与整流罩6进行连接,可以确保整流罩不会在无人机作业飞行时掉落,这种连接方式使用便捷,并且在需要的时候可随时更换整流罩6,外场作业时可提供更高的工作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单点挂伞式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1)、尾管(2)及两个尾翼(3),所述尾管(2)的第一端设置在机身(1)的尾部,所述尾管(2)的第二端向所述尾翼(3)的方向延伸,所述尾管(2)的第二端向远离所述机身(1)的方向延伸,两个所述尾翼(3)靠近所述尾管(2)的第二端设置,且相对所述尾管(2)的延伸方向对称设置;
所述尾管(2)的第二端上设置有用于连接降落伞(4)的伞绳(5)的连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点挂伞式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管(2)在延伸方向上的中心线与所述机身(1)在延伸方向上的中心线为同一直线,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降落伞(4)的伞绳(5)的连接点位于所述尾管(2)在延伸方向上的中心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点挂伞式无人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整流罩(6),所述整流罩(6)的开口端与机头(8)的端面相配合,以覆盖所述机头(8)的端面;所述整流罩(6)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所述整流罩(6)与所述机头(8)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点挂伞式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罩(6)的开口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强磁(7),所述机头(8)的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强磁(7)相吸且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强磁(9)。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点挂伞式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8)的端面上还设置有缓冲垫。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点挂伞式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为海绵垫。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点挂伞式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罩(6)的材质为泡沫。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点挂伞式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强磁(7)和第二强磁(9)均为8个,8个所述第一强磁(7)在所述整流罩(6)的开口端的端面上均匀间隔分布,8个所述第二强磁(7)在所述机头(8)的端面上均匀间隔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4任一项所述的单点挂伞式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强磁(7)和第二强磁(9)均为钕铁硼磁铁。
CN201621252338.7U 2016-11-16 2016-11-16 一种单点挂伞式无人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782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52338.7U CN206278261U (zh) 2016-11-16 2016-11-16 一种单点挂伞式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52338.7U CN206278261U (zh) 2016-11-16 2016-11-16 一种单点挂伞式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78261U true CN206278261U (zh) 2017-06-27

Family

ID=59082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5233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78261U (zh) 2016-11-16 2016-11-16 一种单点挂伞式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782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82685A (zh) * 2018-05-30 2018-09-04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无人机回收系统、无人机及回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82685A (zh) * 2018-05-30 2018-09-04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无人机回收系统、无人机及回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40696B (zh) 垂降无人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4044736B (zh) 无人直升机旋翼桨尖
CN206278261U (zh) 一种单点挂伞式无人机
CN110803280A (zh) 一种纯电动载人飞行器
KR101276168B1 (ko) 활주로가 필요 없는 비행기 이륙과 상승장치
CN206307265U (zh) 一种多旋翼无人机二级减震起落架
CN205931234U (zh) 一种机翼的翼梢小翼
CN207274984U (zh) 一种飞行器
CN105752356A (zh) 一种固定翼无人机着陆减速阻尼装置
CN106741957A (zh) 一种飞机的起飞装置及方式
CN103523230A (zh) 无人飞行器助降伞
CN204801769U (zh) 索道飞行体验系统
CN107215462B (zh) 一种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降落方法及降落装置
CN206885351U (zh) 一种飞机起降系统
CN105836147B (zh) 一种旋翼无人机保护装置
CN201086826Y (zh) 后推式微型无人飞机开伞装置
CN203698668U (zh) 一种双降落伞飞翼式无人机
CN202624633U (zh) 抗坠毁双旋翼飞行器
CN208102323U (zh) 一种防误伤的四轴飞行器
CN104309810B (zh) 一种无人机自动飘落结构
CN206278260U (zh) 一种整流罩缓冲式无人机
CN211033007U (zh) 纯电动载人飞行器
CN104992586A (zh) 一种能实现飞行体验的飞机系统
CN205652348U (zh) 应用于无人直升机的支撑组件
CN205602144U (zh) 固定翼航模伞降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27

Termination date: 201911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