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74557U - 连接器之对接扣合结构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之对接扣合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74557U
CN206274557U CN201621112648.9U CN201621112648U CN206274557U CN 206274557 U CN206274557 U CN 206274557U CN 201621112648 U CN201621112648 U CN 201621112648U CN 206274557 U CN206274557 U CN 2062745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hell block
pair
butt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1264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宝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PEX PRECISION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PEX PRECISION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EX PRECISION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APEX PRECISION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to CN20162111264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745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745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7455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连接器之对接扣合结构,第一壳座具有一对定位部,第二壳座位于第一壳座的底面并设有一对结合部,扣臂包含一对夹板及连接该对夹板的框板,该对夹板自框板的二端垂直向外延伸,扣臂框置在第二壳座的二侧边,各夹板的一侧枢接在结合部上、另一侧成型有扣槽;一对弹性扣片对应结合在该对夹板的内侧,各弹性扣片的一侧枢接在结合部上、另一侧成型有勾状开口;其中,第二壳座及第一壳座之间能够透过扣臂旋向该定位部,并使勾状开口及扣槽扣掣在定位部而相互锁固,藉此达到迅速扣合并加强连接器之间的稳定连接。

Description

连接器之对接扣合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尤指一种连接器之对接扣合结构。
背景技术
连接器(Connector)是电子讯号与电源之间的连接组件及其附属配件,是所有电子讯号间的连接桥梁,其应用在各种机械及各产品之间等需要进行电器连接或讯号连接的设备中。
由于连接器的连接质量会对电流与讯号传输的可靠度产生影响,亦与电子系统运作息息相关。特别是在负载较高的一些插头、插座连接器上,长时间的震动与插拔作用下,很容易造成松动脱离而造成电讯传输的中断。
目前相对接之连接器为了防止因震动而造成二连接器相互脱离之现象,虽已设有扣合装置,然而,现有的扣合装置在经过多次使用后容易发生松弛的现象,造成定位不稳定的状况;再者,扣合装置的晃动会造成连接松脱,对电流与讯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度更是一大隐忧。故如何设计一种连接器之对接扣合结构,其可迅速扣合并保持连接器之间的稳定连接,进而提高电性导接效率,即为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动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之对接扣合结构,其在多次使用后仍可保持连接器之间的稳定连接,故能避免扣合后的晃动,并保持良好的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之对接扣合结构,以使第一壳座及第二壳座达到迅速扣合的效果。
为了达成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连接器之对接扣合结构,包括:第一壳座具有一对定位部;第二壳座位于第一壳座的底面,并设有一对结合部;扣臂包含一对夹板及连接该对夹板的框板,该对夹板自框板的二端垂直向外延伸,扣臂框置在第二壳座相对的二侧边,各夹板的一侧枢接在结合部上、另一侧对应定位部而成型有扣槽;一对弹性扣片对应结合在该对夹板的内侧,各弹性扣片的一侧枢接在结合部上、另一侧对应定位部而成型有勾状开口;其中,第二壳座及第一壳座之间能够透过扣臂旋向定位部,并使弹性扣片的勾状开口及夹板的扣槽扣掣在定位部而相互锁固。
优选地,上述一对定位部位于上述第一壳座的左右二侧面。
优选地,上述各定位部为一凸柱或一滚轮。
优选地,上述结合部为一开孔。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对枢轴,上述夹板的一侧边对应该结合部而设有一枢孔,该夹板透过该枢轴穿设该枢孔而固定在上述结合部上。
优选地,上述框板延伸有一压持片,该压持片具有复数止滑肋。
优选地,上述扣槽为一弧形槽。
优选地,上述各夹板为一Y型板。
优选地,上述各弹性扣片包含枢接在上述结合部上的一固定段、可扣掣在上述定位部上的一弹性段及连接该固定段及该弹性段的一支撑段,该弹性段为一S型片并与该支撑段之间形成有一镂空部。
优选地,上述支撑段透过一铆接件而固定在上述夹板的内壁面。
优选地,上述弹性扣片呈U形。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另一扣臂及另一弹性扣片,上述第一壳座具有另一对定位部,该二扣臂框置在上述第二壳座相对的二侧边,该第二壳座及该第一壳座之间透过该二扣臂旋向该二对定位部,且使各该弹性扣片的勾状开口及该夹板的扣槽扣掣在各该定位部而相互锁固。
优选地,上述第一壳座的一侧面设有一第一缆线孔,上述第二壳座在相对的二侧边分别设有一第二缆线孔。
优选地,上述第一壳座的前后二侧分别具有一对定位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之连接器扣合结构包括具有定位部的第一壳座及具有结合部的第二壳座,此外,第二壳座设置有扣臂,扣臂的内侧结合有弹性扣片,当扣臂旋向定位部时,弹性扣片的勾状开口及扣臂的扣槽会扣掣在定位部上,进而令第一壳座及第二壳座相互锁固,并达到快速锁固的目的;由于弹性扣片的勾状开口能够确实地勾扣在定位部上,再加上扣臂的扣槽的辅助,故在多次使用后仍可确保第一壳座及第二壳座之间作紧密的扣合,进而确保连接器的电性连接,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连接器之对接扣合结构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扣臂与弹性扣片的结合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扣臂未扣合时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连接器扣合前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连接器扣合后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连接器扣合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连接器之对接扣合结构另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连接器之对接扣合结构另一实施方式的扣臂扣合后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主要部件符号说明】
1、1a…连接器之对接扣合结构
10、10a…第一壳座
100a…第一缆线孔
11、11a、11a’…定位部
20、20a…第二壳座
200a…第二缆线孔
21、21a…结合部
30、30a、30a’…扣臂
31、31a、31a’…夹板
310、310a、310a’…扣槽
311…枢孔
32、32a…框板
321…压持片
322…止滑肋
33…枢轴
40、40a、40a’…弹性扣片
400、400a、400a’…勾状开口
401…镂空部
41…固定段
42…弹性段
43…支撑段
44…铆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之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所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请参照图1至图3,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之连接器之对接扣合结构的立体外观示意图、扣臂与弹性扣片的结合示意图及扣臂未扣合时的立体外观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连接器之对接扣合结构1,包括一第一壳座10、一第二壳座20、一扣臂30及一对弹性扣片40。该对弹性扣片40结合在该扣臂30上,且该对弹性扣片40及该扣臂30用以将该第一壳座10扣合在该第二壳座20上。
该第二壳座20位于该第一壳座10的底面;此外,该第一壳座10具有一对定位部11,该第二壳座20设有一对结合部21。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对定位部11位于该第一壳座10的左右二侧面。另外,各该定位部11设置为一凸柱,各该结合部21设置为一开孔,实际实施时不以此为限制。
如图2所示,该扣臂30包含一对夹板31及连接该对夹板31的一框板32,该对夹板31自该框板32的二端垂直向外延伸。又,该扣臂30框置在该第二壳座20相对的二侧边,各该夹板31的一侧枢接在该结合部21上、另一侧对应该定位部11而成型有一扣槽310。于本实施例中,各该夹板31为一Y型板,该扣槽310为一弧形槽。
较佳地,该框板32延伸有一压持片321,该压持片321具有复数止滑肋322,该压持片321及该些止滑肋322利于使用者施力于该框板32,藉以带动该扣臂30作旋合。
再者,该对弹性扣片40对应结合在该对夹板31的内侧,各该弹性扣片40的一侧枢接在该结合部21上、另一侧对应该定位部11而成型有一勾状开口400。
于本实施例中,该弹性扣片40呈U形。各该弹性扣片40包含枢接在该结合部21上的一固定段41、可扣掣在该定位部11上的一弹性段42及连接该固定段41及该弹性段42的一支撑段43。较佳地,该弹性段42为一S型片并与该支撑段43之间形成有一镂空部401,此外,该支撑段43透过一铆接件44而固定在该夹板31的内壁面,但不以此为限制。实际实施时,该支撑段43亦可透过焊接或螺丝等锁固方式而结合在该夹板31的内侧。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扣臂30更包括一对枢轴33;另外,该夹板31的一侧边对应该结合部21而设有一枢孔311,该夹板31透过该枢轴33穿设该枢孔311而固定在该结合部21上。
请另参照图4至图6,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之连接器扣合前的剖面示意图、扣合后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及扣合后的剖面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第二壳座20位于该第一壳座10的底面;该扣臂30框置在该第二壳座20外,且该弹性扣片40的一侧枢接在该结合部21上、另一侧之勾状开口400悬置在该定位部11的一侧边。
请参照图5及图6,该扣臂30自该第二壳座20旋向该第一壳座10的定位部11时,该第一壳座10及该第二壳座20之间透过该弹性扣片40的勾状开口400及该夹板31的扣槽310扣掣在该定位部11而相互锁固。
要说明的是,该定位部11亦可设置为一滚轮,此设置方式可使该夹板31与定位部11在锁固或拆开时较不会磨损。
请再参照图7及图8,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之连接器之对接扣合结构另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及扣臂扣合后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前一实施例大致相同,连接器之对接扣合结构1a包括一第一壳座10a、一第二壳座20a、一扣臂30a及一对弹性扣片40a,该对弹性扣片40a结合在该扣臂30a上。另外,该第一壳座10a具有一对定位部11a,该第二壳座20a设有一对结合部21a。又,该扣臂30a包含一对夹板31a及一框板32a,且各该夹板31a对应该定位部11a而成型有一扣槽310a;各该弹性扣片40a成型有一勾状开口400a。
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壳座10a的一侧面设有一第一缆线孔100a;该第二壳座20a在相对的二侧边分别设有一第二缆线孔200a。再者,连接器之对接扣合结构1a更包括另一扣臂30a’及另一对弹性扣片40a’;此外,该第一壳座10a具有另一对定位部11a’(该第一壳座10a的前后二侧分别具有一对定位部11a、11a’)。该扣臂30a’的夹板31a’成型有一扣槽310a’,各该弹性扣片40a’成型有一勾状开口400a’。
更具体而言,该二扣臂30a、30a’框置在该第二壳座20a相对的二侧边。该第二壳座20a及该第一壳座10a之间透过该二扣臂30a、30a’旋向该二对定位部11a、11a’,且使各该弹性扣片40a、40a’的勾状开口400a、400a’及该夹板31a、31a’的扣槽310a、310a’扣掣在各该定位部11a、11a’而相互锁固。据此,该第一壳座10a及该第二壳座20a可透过该二扣臂30a、30a’而提供稳定地扣合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非用以定本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其它运用本实用新型之专利精神之等效变化,均应俱属本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

Claims (14)

1.一种连接器之对接扣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壳座,具有一对定位部;
一第二壳座,位于该第一壳座的底面,该第二壳座设有一对结合部;
一扣臂,包含一对夹板及连接该对夹板的一框板,该对夹板自该框板的二端垂直向外延伸,该扣臂框置在该第二壳座相对的二侧边,各该夹板的一侧枢接在该结合部上、另一侧对应该定位部而成型有一扣槽;以及
一对弹性扣片,对应结合在该对夹板的内侧,各该弹性扣片的一侧枢接在该结合部上、另一侧对应该定位部而成型有一勾状开口;
其中,该第二壳座及该第一壳座之间能够透过该扣臂旋向该定位部,并使该弹性扣片的勾状开口及该夹板的扣槽扣掣在该定位部而相互锁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之对接扣合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定位部位于上述第一壳座的左右二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之对接扣合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各定位部为一凸柱或一滚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之对接扣合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结合部为一开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之对接扣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对枢轴,上述夹板的一侧边对应该结合部而设有一枢孔,该夹板透过该枢轴穿设该枢孔而固定在上述结合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之对接扣合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框板延伸有一压持片,该压持片具有复数止滑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之对接扣合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扣槽为一弧形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之对接扣合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各夹板为一Y型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之对接扣合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各弹性扣片包含枢接在上述结合部上的一固定段、可扣掣在上述定位部上的一弹性段及连接该固定段及该弹性段的一支撑段,该弹性段为一S型片并与该支撑段之间形成有一镂空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之对接扣合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撑段透过一铆接件而固定在上述夹板的内壁面。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之对接扣合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扣片呈U形。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之对接扣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另一扣臂及另一弹性扣片,上述第一壳座具有另一对定位部,该二扣臂框置在上述第二壳座相对的二侧边,该第二壳座及该第一壳座之间透过该二扣臂旋向该二对定位部,且使各该弹性扣片的勾状开口及该夹板的扣槽扣掣在各该定位部而相互锁固。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器之对接扣合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壳座的一侧面设有一第一缆线孔,上述第二壳座在相对的二侧边分别设有一第二缆线孔。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器之对接扣合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壳座的前后二侧分别具有一对定位部。
CN201621112648.9U 2016-10-11 2016-10-11 连接器之对接扣合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745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12648.9U CN206274557U (zh) 2016-10-11 2016-10-11 连接器之对接扣合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12648.9U CN206274557U (zh) 2016-10-11 2016-10-11 连接器之对接扣合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74557U true CN206274557U (zh) 2017-06-23

Family

ID=59062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12648.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74557U (zh) 2016-10-11 2016-10-11 连接器之对接扣合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74557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34281A (zh) * 2017-11-21 2018-03-23 镇江华京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良的射频同轴连接器外壳
CN109326927A (zh) * 2018-09-28 2019-02-12 李文婷 一种新能源纯电动车储能高低压线束连接器
CN109462121A (zh) * 2018-09-28 2019-03-12 李文婷 一种新能源纯电动车储能高低压线束连接器的使用控制方法
CN109473851A (zh) * 2018-09-28 2019-03-15 李文婷 一种新能源纯电动车储能高低压线束连接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34281A (zh) * 2017-11-21 2018-03-23 镇江华京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良的射频同轴连接器外壳
CN109326927A (zh) * 2018-09-28 2019-02-12 李文婷 一种新能源纯电动车储能高低压线束连接器
CN109462121A (zh) * 2018-09-28 2019-03-12 李文婷 一种新能源纯电动车储能高低压线束连接器的使用控制方法
CN109473851A (zh) * 2018-09-28 2019-03-15 李文婷 一种新能源纯电动车储能高低压线束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74557U (zh) 连接器之对接扣合结构
EP1662621A4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9538676B2 (en) Protective cover
CN206834410U (zh) 防水正反插电连接器
JP2013131497A (ja) スライド式コネクタ
JP3208887U (ja) エレクトリックコネクター
CN202917744U (zh) 电连接器的扣合结构
CN205565062U (zh) 一种新型Type-C连接器
CN201656042U (zh) Usb连接器紧固套
CN203760555U (zh) 便充式手机电池
JP2007227642A (ja) 防塵底板付き筐体およびその改造方法
CN102842799B (zh) 一种接口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2503129U (zh) 通讯连接器
US20210091504A1 (en) Attachable surface cover for usb port
CN203339421U (zh) 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205385506U (zh) 一种多移动终端拼接结构
CN202308577U (zh) 具有隔热结构的通讯连接器
CN210451592U (zh) 新型光器件焊接工装
CN210092441U (zh) 一种多功能电子连接器
CN204088715U (zh) 一种连接器外壳及其连接器
CN213661250U (zh) 一种用于背夹电池的充电支架及背夹电池
CN105098437B (zh) 一种微型usb正反插公座连接器
CN202592006U (zh) 一种pcb定位装置
CN213299456U (zh) 一种底座、显示设备
CN215006832U (zh) 一种银行开户用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23

Termination date: 20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