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57325U - 防喘振阀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防喘振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57325U
CN206257325U CN201620741896.3U CN201620741896U CN206257325U CN 206257325 U CN206257325 U CN 206257325U CN 201620741896 U CN201620741896 U CN 201620741896U CN 206257325 U CN206257325 U CN 2062573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block body
valve block
control assembly
sur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4189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郦强
罗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Endofa Automotive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Suzho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Suzhou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Suzhou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74189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573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573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573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喘振阀装置,包括有阀体,阀体内设置有内腔,内腔内活动设置有阀杆,在阀杆的顶端设置有阀座,阀座上连接有阀片本体,阀片本体的中部设置有等压控制组件,阀片本体的边缘设置有压差控制组件。由此,依托于等压控制组件、压差控制组件的相互配合,实现运动阀片本体两端压力的平衡,不受到两端压差的影响。可采用橡胶材质的阀片本体,可有效降低材质要求,还能够降低材料成本。依托于V形槽使得阀片本体在长期损耗后仍能保证与阀体内壁紧贴密封,从而提高了阀的整体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防喘振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尤其涉及一种防喘振阀装置。
背景技术
就现有的汽车领域来看,防喘振阀在汽油机涡轮增压器上有着广泛的使用,主要作为避免涡轮增压器喘振的阀。气动防喘振阀由于结构简单,控制简单,相比较于电动防喘振阀有一定成本优势。但是,传统的气动防喘振阀在结构设计时,不具备阀片处的压力自平衡设计。这样,会导致在增压压力过大时(不需要打开时),阀片被冲开,在阀片关闭时,也有滞后。
同时,现有的防喘振阀,其阀片多采用“圆饼”状设计,阀片与阀体内壁接触达到密封效果,关闭时堵住阀口。换句话说,简单采用阀片用来密封增压压力,在增压压力较大的情况下,阀片有可能会被增压压力冲开(控制上不需要打开)。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即如果想要不被冲开的话,常见的方式是通过增大弹簧的弹性系数。但是,这会导致当阀片需要打开的时候,由于弹簧力过大,打不开阀片,适得其反,不利于使用。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防喘振阀装置,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喘振阀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防喘振阀装置,包括有阀体,所述阀体内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内活动设置有阀杆,其中:所述阀杆的顶端设置有阀座,所述阀座上连接有阀片本体,所述阀片本体的中部设置有等压控制组件,所述阀片本体的边缘设置有压差控制组件。
进一步地,上述的防喘振阀装置,其中,所述等压控制组件为若干通气孔。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防喘振阀装置,其中,所述通气孔相互之间等距离环绕分布。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防喘振阀装置,其中,所述通气孔为梯形孔。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防喘振阀装置,其中,所述通气孔为矩形孔,或是为椭圆形孔,或是为三角形孔。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防喘振阀装置,其中,所述压差控制组件包括有分布在阀片本体边缘上部的主形变槽,以及分布在阀片本体边缘外侧的副形变槽。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防喘振阀装置,其中,所述主形变槽、副形变槽均为V形槽,设有V形开口,所述主形变槽的V形开口朝上,所述副形变槽的V形开口朝外或是朝下。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防喘振阀装置,其中,所述V形槽顶部设置有圆弧倒角。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依托于等压控制组件、压差控制组件的相互配合,实现运动阀片本体两端压力的平衡,不受到两端压差的影响。
2、可采用橡胶材质的阀片本体,可有效降低材质要求,还能够降低材料成本。
3、依托于V形槽使得阀片本体在长期损耗后仍能保证与阀体内壁紧贴密封,从而提高了阀的整体使用寿命。
4、整体构造简单,易于制造、装配与后续使用维护。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防喘振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阀片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阀片本体侧面出现压差的示意图。
图4是阀片本体向上开启压力走向示意图(虚线箭头为压力走向)。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1 阀体 2 内腔
3 阀杆 4 阀座
5 阀片本体 6 通气孔
7 主形变槽 8 副形变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4的防喘振阀装置,包括有阀体1,阀体1内设置有内腔2,内腔2内活动设置有阀杆3,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阀杆3的顶端设置有阀座4,该阀座4上连接有阀片本体5。同时,在阀片本体5的中部设置有等压控制组件,在阀片本体5的边缘设置有压差控制组件。
结合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来看,等压控制组件为若干通气孔6,优选为三个。这样,使得阀片本体5和阀体1形成的内腔2与阀口连通,内外气压处于即时等压的状态,从而消除了向上开启时产生的气压阻力。同时,考虑到保证等压平衡,通气孔6相互之间等距离环绕分布。并且,由于制造工艺与流量控制的需求不同,通气孔6可以为梯形孔、矩形孔、椭圆形孔、三角形孔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来看,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压差控制组件包括有分布在阀片本体5边缘上部的主形变槽7,以及分布在阀片本体5边缘外侧的副形变槽8。具体来说,主形变槽7、副形变槽8均为V形槽,设有V形开口。为了满足较佳的密封效果,主形变槽7的V形开口朝上,副形变槽8的V形开口朝外或是朝下。同时,为了不划伤内腔2,滑动顺畅,V形槽顶部设置有圆弧倒角。再者,当阀片本体5有磨损后,由于V形槽的特殊构造,在压力作用下,还能够始终保持很好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采用橡胶材质的阀片本体5,在阀片本体5处于关闭状态时,阀内气压大于阀外气压,两者作用在阀片本体5侧面而产生的压差P=P1-P2。由此,使得阀片本体5与阀体1内壁紧密贴合,保证密封功效,即如图3所示。
如图4所示,在阀片本体5向上开启的运动过程中,阀座4通气孔6的设计使得内外气压一致,橡胶阀片本体5不再承受侧向压差,在作用力和接触面积均减小的情况下,阀片本体5与阀体1内壁的摩擦力亦变得很小。
通过上述的文字表述并结合附图可以看出,采用本实用新型后,拥有如下优点:
1、依托于等压控制组件、压差控制组件的相互配合,实现运动阀片本体两端压力的平衡,不受到两端压差的影响。
2、可采用橡胶材质的阀片本体,可有效降低材质要求,还能够降低材料成本。
3、依托于V形槽使得阀片本体在长期损耗后仍能保证与阀体内壁紧贴密封,从而提高了阀的整体使用寿命。
4、整体构造简单,易于制造、装配与后续使用维护。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防喘振阀装置,包括有阀体(1),所述阀体(1)内设置有内腔(2),所述内腔(2)内活动设置有阀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3)的顶端设置有阀座(4),所述阀座(4)上连接有阀片本体(5),所述阀片本体(5)的中部设置有等压控制组件,所述阀片本体(5)的边缘设置有压差控制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喘振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等压控制组件为若干通气孔(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喘振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6)相互之间等距离环绕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喘振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6)为梯形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喘振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6)为矩形孔,或是为椭圆形孔,或是为三角形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喘振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差控制组件包括有分布在阀片本体(5)边缘上部的主形变槽(7),以及分布在阀片本体(5)边缘外侧的副形变槽(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喘振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形变槽(7)、副形变槽(8)均为V形槽,设有V形开口,所述主形变槽(7)的V形开口朝上,所述副形变槽(8)的V形开口朝外或是朝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喘振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槽顶部设置有圆弧倒角。
CN201620741896.3U 2016-07-14 2016-07-14 防喘振阀装置 Active CN2062573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41896.3U CN206257325U (zh) 2016-07-14 2016-07-14 防喘振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41896.3U CN206257325U (zh) 2016-07-14 2016-07-14 防喘振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57325U true CN206257325U (zh) 2017-06-16

Family

ID=59022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41896.3U Active CN206257325U (zh) 2016-07-14 2016-07-14 防喘振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573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51250A (zh) * 2016-07-14 2016-10-26 郦强 一种防喘振阀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51250A (zh) * 2016-07-14 2016-10-26 郦强 一种防喘振阀装置
CN106051250B (zh) * 2016-07-14 2019-04-05 苏州恩都法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防喘振阀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12769U (zh) 自动浇水花盆
CN206257325U (zh) 防喘振阀装置
CN214119066U (zh) 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出口压力控制阀
CN203868441U (zh) 一种波纹管减压阀
CN106051250A (zh) 一种防喘振阀装置
CN203868456U (zh) 一种汽车防水双联电磁阀
CN205076229U (zh) 保鲜盒
CN204592391U (zh) 一种塑料气动隔膜阀
CN208831843U (zh) 一种中低压组装式闸板密封面闸阀阀体
CN205559817U (zh) 用于线密封球面衬胶阀板的沟槽连接蝶阀
CN206159611U (zh) 一种两用气动电磁阀
CN207514240U (zh) 一种组合密封截止阀
CN208185515U (zh) 一种智能换向阀
CN204916786U (zh) 一种粉罐车罐盖的张口式密封圈
CN205991179U (zh) 电子膨胀阀阀口结构
CN202629086U (zh) 一种排料调节阀
CN208185490U (zh) 一种自动对准阀口
CN204512490U (zh) 一种方便过滤且密封性好的闸阀装置
CN202790741U (zh) 一种油箱定压减压阀
CN202188142U (zh) 一种新型硬密封闸阀
CN215110895U (zh) 车辆用双向溢流阀
CN207935527U (zh) 一种炼铁除尘高寿命双层卸灰阀
CN206545696U (zh) 空调用海绵密封垫组件
CN207701811U (zh) 新型耐腐蚀闸阀
CN202746623U (zh) 阀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5000 unit a, 1st floor, No.6 factory building, Xinxing Industrial Square, 78 Xinglin street,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Endofa Automotive Systems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22, 2nd Floor, No. B3, Dongfang Chuangzhi Garden, No. 18, Jinfang Road,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Patentee before: SUZHOU ENDUFA AUTOMOBILE SYSTEM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