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52318U - 开盖按钮及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开盖按钮及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52318U
CN206252318U CN201621037876.4U CN201621037876U CN206252318U CN 206252318 U CN206252318 U CN 206252318U CN 201621037876 U CN201621037876 U CN 201621037876U CN 206252318 U CN206252318 U CN 2062523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d
opening button
elastic portion
pot
driv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3787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兵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3787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523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523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523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开盖按钮及烹饪器具,该开盖按钮包括本体和弹性部,本体与锅体相连接;弹性部连接在本体上,并支撑在本体与盖体之间,且本体相对于盖体运动,使本体与锅体相分离时,弹性部被压缩。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盖按钮,本体相对于盖体运动的过程中,弹性部被压缩,实现开盖后(外力消失时),在弹性部的回复力的作用下,本体沿开盖时的反方向运动,从而实现开盖按钮的复位。通过在本体上连接弹性部,增强了开盖按钮复位的可靠性,无需在开盖按钮与盖体之间设置弹簧,从而避免了弹簧力制造误差或弹簧装配不良导致的开盖按钮无法复位的情况。

Description

开盖按钮及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开盖按钮和包括该开盖按钮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对于现有的烹饪器具例如电压力锅,开盖按钮是其主要的开盖机构之一,必须保证其可靠性能,否则会出现无法开盖的情况。而现有的开盖按钮的回弹是通过外加的弹簧的回复力实现的,由于弹簧力制造误差大,且经常出现装配不到位的情况,易导致开盖按钮不能复位甚至卡死的状况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依靠自身弹力实现复位的开盖按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开盖按钮的烹饪器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开盖按钮,用于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及盖设在所述锅体上的盖体,所述开盖按钮能够活动地安装在所述盖体上,所述开盖按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与所述锅体相连接;和弹性部,连接在所述本体上,并支撑在所述本体与所述盖体之间,且所述本体相对于所述盖体运动,使所述本体与所述锅体相分离时,所述弹性部被压缩。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开盖按钮,包括本体和连接在本体上的弹性部,本体与烹饪器具的锅体相连接(如卡接),弹性部支撑在本体与盖体之间,在开盖时,外力作用于本体,使得本体相对于盖体运动,实现本体与锅体的分离,实现开盖,且在本体相对于盖体运动的过程中,本体带动弹性部向弹性部被压缩的方向移动,使得弹性部被压缩,实现开盖后(外力消失时),在弹性部的回复力的作用下,本体沿开盖时的反方向运动,从而实现开盖按钮的复位。通过在本体上连接弹性部,增强了开盖按钮复位的可靠性,无需在开盖按钮与盖体之间设置弹簧,从而避免了弹簧力制造误差或弹簧装配不良导致的开盖按钮无法复位的情况。
优选地,弹性部与本体和锅体的连接处相背设置,即弹性部和本体与锅体的连接处位于本体的相对的两侧。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锅体上设置有卡扣,本体上设有扣位,锅体与本体通过卡扣与扣位的配合实现连接,弹性部与扣位相背设置,即弹性部与扣位位于本体的相对的两侧。
烹饪器具可以是电饭煲或电压力锅,下面以电压力锅为例进行描述。开盖按钮连接在电压力锅的内盖上,优选地,开盖按钮通过销轴可转动的连接在内盖上,且开盖按钮与外壳罩相连接,优选地,开盖按钮与外壳罩相卡接,电压力锅的传动件可转动的安装在内盖上,并与锅盖相连接,以使传动件能够带动锅盖转动,开盖时,转动传动件,传动件转动至第一预设位置时,锅盖上的锅牙与外壳罩上的锅牙相分离,传动件转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时,传动件上的悬臂抵接在开盖按钮第二端部的凸台上,带动开盖按钮相对于内盖转动,使得开盖按钮的主体与外壳罩相分离,且在开盖按钮相对于内盖的转动过程中,弹性部被压缩,开盖后,在弹性部的回复力作用下,开盖按钮沿开盖过程中的反方向运动,实现开盖按钮的复位,再次合盖时,开盖按钮可自动与外壳罩相连接实现自锁。
另外,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开盖按钮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弹性部为弹片。
将弹性部设置为弹片,相比于弹性块,弹片的回弹力大且易于控制,具体的,可合理的设置弹片的厚度、弹片的弯折方向及弯折程度,制造出符合弹力要求的弹片。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弹片的一端与所述本体相连接,所述弹片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弹片具有自由端可进一步增强弹片的回弹力,且使得开盖按钮的制造工艺简单。当然弹片也可以两端均与本体相连接,两端之间的部分支撑在盖体与本体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弹片的厚度为1.0mm~1.2mm。
弹片的厚度小于1.0mm导致弹片的强度低,使用过程中易出现弹片的损坏;弹片的厚度大于1.2mm会导致弹片的回弹力降低,因此将弹片的厚度大于等于1.0mm且小于等于1.2mm,既能保证弹片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可靠性,还能使弹片具有足够的弹性。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弹性部呈L型,所述弹性部包括相连接的连接段和抵接段,其中,所述连接段连接在所述本体上,所述抵接段抵接在所述盖体上。
上述实施例中,弹性部包括连接段和抵接段,且连接段和抵接段的连接处形成弯折,使得弹性部呈L型,通过L型的设计,实现了弹片具有足够的回弹力,使得弹片可以代替弹簧使用,从而无需使用弹簧即可实现开盖按钮的复位。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本体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弹性部连接在所述第一端部上。
本体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连接处形成弯折,第一端部上连接有弹性部,第二端部上设有与传动件的悬臂相适配的凸台,传动件的悬臂抵压在凸台上(传动件转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时,传动件带动开盖按钮相对于盖体发生转动,实现开盖按钮与锅体相分离。
优选地,所述连接段与所述第一端部之间的夹角为75°~85°。
连接段与第一端部之间的夹角为75°~85°,即连接段不是垂直于第一端部,且将两者的夹角设置为75°~85°,能够保证弹性部具有足够的发生弹性形变的能力,且能够使得开盖时,开盖按钮需要合适大小的转动空间,即一方面弹性部具有足够的变形能力,能够完全代替弹簧使用,另一方面弹性部代替弹簧使用后无需对盖体进行大的改变,在提高开盖按钮复位的可靠性的同时,不提高烹饪器具的成本。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弹性部还包括位于所述连接段与所述抵接段之间的过渡段,所述过渡段呈弧形。
在连接段与抵接段之间采用弧形过渡段进行连接,可进一步增强抵接段相对于连接段的变形能力,从而提高弹性部的弹性变形能力,且能够保证抵接段与连接段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开盖按钮相对于盖体运动实现开盖时,抵接段与连接段不易被折断。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过渡段呈圆弧形,且所述圆弧形过渡段所在的圆的半径为6mm~10mm。
圆弧形过渡段所在的圆的半径大于等于6mm且小于等于10mm充分保证抵接段相对于连接段的形变能力,且能够保证抵接段与连接段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强弹性部的使用寿命。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盖体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开盖按钮的上端开口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底壁向上延伸形成挡片,所述弹性部支撑在所述挡片与所述本体之间。
上述实施例中,开盖按钮位于安装部内,优选地,开盖按钮的第一端部位于安装部内,安装部的底壁向上延伸形成挡片,弹性部支撑在挡片与本体之间,优选地,挡片竖直设置,抵接段也竖直设置,增大挡片与抵接段的接触面积。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本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弹性部连接在所述通孔的孔壁上。
弹性部的连接段连接在通孔的孔壁上,进一步增强连接段相对于本体的形变能力,从而提高弹性部的弹性形变能力,而且开盖按钮采用注塑成型时,通孔的设置,利于开盖按钮的脱模。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弹性部与所述本体为一体式结构,能够增强弹性部与本体之间的连接强度,且一体式结构成型工艺简单、成本低。当然,弹性部与本体也可以是分别成型,再装配连接。
优选地,开盖按钮为塑料件,例如POM塑料件,当然,开盖按钮也可以为金属件。
本实用新型第二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盖体,盖设在所述锅体上;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开盖按钮,所述开盖按钮能够活动地安装在所述盖体上,所述开盖按钮的本体与所述锅体相连接,所述开盖按钮的弹性部支撑在所述盖体与所述本体之间。
本实用新型第二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开盖按钮可活动的安装在盖体上,且开盖按钮的本体与锅体相连接,弹性部支撑在盖体与本体之间,开盖时,转动传动件,传动件转动至与开盖按钮的第二端部的凸台相作用时,开盖按钮相对于盖体发生转动,使得开盖按钮第一端部的扣位与锅体上的卡扣相脱离,实现开盖,此时,弹性部被压缩。当传动件不再作用于开盖按钮上时,在弹性部的作用下开盖按钮沿开盖时的反方向运动,实现开盖按钮的复位,为下一次合盖做好准备。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或电饭煲。
以电压力锅为例说明开盖过程。优选地,电压力锅的开盖装置还包括传动件、连动滑块和扭簧,传动件可转动得安装在内盖上,传动件上设有悬臂,开盖按钮的第二端部上设有凸台,连动滑块和传动件同轴可转动地安装在内盖上,扭簧安装在连动滑块和传动件之间,且扭簧的两端分别卡压在连动滑块和传动件上,当传动件转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时,传动件在扭簧的作用下与开盖按钮相分离。
内盖上设有固定轴,连动滑块和传动件同轴可转动地安装在固定轴上。克服扭簧的弹力旋转传动件后,当传动件转动至第二预设位置并失去旋转作用力后,传动件在扭簧的作用下与开盖按钮相分离。此外,扭簧自身具有一定的抗变形强度,在其强度范围内,传动件旋转时可通过扭簧带动与扭簧连接的连动滑块转动。
锅盖上连接有锁柱,连动滑块上设置有卡槽,锁柱的一端卡入卡槽内,连动滑块通过卡槽带动锁柱转动,以使锁柱带动锅盖转动。
连动滑块与锅盖之间设置有内盖,因此使用卡槽与锁柱联动的结构可使连动滑块有效带动锅盖旋转。优选地,内盖上设有内盖滑槽,锁柱的一端穿过内盖滑槽后卡入卡槽内,锁柱可沿内盖滑槽滑动,传动件通过卡槽带动锁柱转动,锁柱带动锅盖转动,内盖滑槽的设置能够提高锁柱滑动的平稳性。
整个开盖过程为:烹调完毕,锅内的气压和温度均降到可以打开的状态后,旋转传动件,传动件带动连动滑块转动,连动滑块上的卡槽带动锁柱转动,锁柱带动锅盖转动,当转动至第一预设位置时,锅盖上的锅牙与外壳罩上的锅牙相分离,实现锅盖脱扣;继续转动传动件,因锁柱被内盖滑槽或内锅挡住,使得连动滑块和锅盖均保持不动,传动件克服扭簧的弹力相对于连动滑块继续转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时,传动件上的悬臂作用于开盖按钮的凸台,带动开盖按钮相对于内盖运动,使得卡扣与扣位相分离,实现开盖按钮的脱扣,此时,弹片被压缩,完成开盖;松开传动件,即传动件失去驱动力后,扭簧可带动传动件回复原位,即使得传动件相对于连动滑块向开盖时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至第一预设位置,使得悬臂与凸台相分离,且在弹片的回弹力作用下,开盖按钮回弹,为再次合盖做好准备。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悬臂的端部上设有第一配合斜面,凸台上设有与第一配合斜面相适配的第二配合斜面,当传动件转动至预设位置时,第一配合斜面抵接在第二配合斜面上。传动件转动至预设位置时,第一配合斜面与第二配合斜面相接触,且第一配合斜面顶推第二配合斜面,对第二配合斜面施加横向力,通过第一配合斜面与第二配合斜面的接触配合,使得开盖按钮相对于盖体发生转动,使开盖按钮与锅体相分离,即开盖按钮发生脱扣。优选地,沿预设方向,即从第一预设位置转动至第二预设位置的方向,悬臂的自由端倾斜形成第一配合斜面;沿预设方向,凸台倾斜形成第二配合斜面。优选地,悬臂的自由端上还设有第一配合平面,凸台上设有与第一配合平面相适配的第二配合平面,其中,传动件转动至第二预设位置后继续沿预设方向转动,第一配合平面能够抵接在第二配合平面上,增大悬臂对开盖按钮的作用力,确保开盖按钮与锅体完全分开。
当然,悬臂的自由端对凸台也可产生纵向力,使得第二端部产生纵向行程,例如,悬臂上设有滑槽,在开盖按钮的脱扣位置,凸台滑入滑槽内,使得开盖按钮沿内盖的径向向靠近内盖中心的方向移动,实现开盖。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开盖按钮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开盖按钮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开盖按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电压力锅合盖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电压力锅合盖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E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电压力锅的锅盖脱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电压力锅的开盖按钮脱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电压力锅的开盖按钮脱扣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C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9中D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电压力锅的开盖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传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开盖按钮,11本体,111第一端部,1111通孔,1112扣位,112第二端部,12弹性部,121连接段,122抵接段,123过渡段,113凸台,1131第二配合斜面,1132第二配合平面,114销轴,2盖体,21内盖,211内盖滑槽,212连动滑块,2121卡槽,213扭簧,214固定轴,215挡片,216安装部,3传动件,32悬臂,321端部,321第一配合斜面,322第一配合平面,4锅体,41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开盖按钮和烹饪器具。
如图1、图3、图5、图6、图8、图9、图1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盖按钮1,用于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锅体4及盖设在锅体4上的盖体2,开盖按钮1能够活动地安装在盖体2上,开盖按钮1包括本体11和弹性部12。本体11与锅体4相连接;弹性部12连接在本体11上,并支撑在本体11与盖体2之间,且本体11相对于盖体2运动,使本体11与锅体4相分离时,弹性部12被压缩。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开盖按钮1,包括本体11和连接在本体11上的弹性部12,本体11与烹饪器具的锅体4相连接,弹性部12支撑在本体11与盖体2之间,在开盖时,外力作用于本体11,使得本体11相对于盖体2运动,实现本体11与锅体4的分离,实现开盖,且在本体11相对于盖体2运动的过程中,本体11带动弹性部12向弹性部12被压缩的方向移动,使得弹性部12被压缩,实现开盖后(外力消失时),在弹性部12的回复力的作用下,本体11沿开盖时的反方向运动,从而实现开盖按钮1的复位。通过在本体11上连接弹性部12,增强了开盖按钮1复位的可靠性,无需在开盖按钮1与盖体2之间设置弹簧,从而避免了弹簧力制造误差或弹簧装配不良导致的开盖按钮1无法复位的情况。
优选地,弹性部12与本体11和锅体4的连接处相背设置,即弹性部12和本体11与锅体4的连接处位于本体11的相对的两侧。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锅体4上设置有卡扣41,本体11上设有扣位1112,锅体4与本体11通过卡扣41与扣位1112的配合实现连接,弹性部12与扣位1112相背设置,即弹性部12与扣位1112位于本体11的相对的两侧。
烹饪器具可以是电饭煲或电压力锅,下面以电压力锅为例进行描述。开盖按钮1连接在电压力锅的内盖21上,优选地,开盖按钮1通过销轴114可转动的连接在内盖21上,且开盖按钮1与外壳罩(即附图中锅体4)相连接,优选地,开盖按钮1与外壳罩相卡接,电压力锅的传动件3可转动的安装在内盖21上,并与锅盖22相连接,以使传动件3能够带动锅盖22转动,开盖时,转动传动件3,传动件3转动至第一预设位置时,锅盖22上的锅牙与外壳罩上的锅牙相分离,传动件3转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时,传动件3上的悬臂32抵接在开盖按钮1第二端部112的凸台113上,带动开盖按钮1相对于内盖21转动,使得开盖按钮1的主体与外壳罩相分离,且在开盖按钮1相对于内盖21的转动过程中,弹性部12被压缩,开盖后,在弹性部12的回复力作用下,开盖按钮1沿开盖过程中的反方向运动,实现开盖按钮1的复位,再次合盖时,开盖按钮1可自动与外壳罩相连接实现自锁。
优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弹性部12为弹片。
将弹性部12设置为弹片,相比于弹性块,弹片的回弹力大且易于控制,具体的,可合理的设置弹片的厚度、弹片的弯折方向及弯折程度,制造出符合弹力要求的弹片。
优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弹片的一端与本体11相连接,弹片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弹片具有自由端可进一步增强弹片的回弹力,且使得开盖按钮1的制造工艺简单。当然弹片也可以两端均与本体11相连接,两端之间的部分支撑在盖体2与本体11之间。
优选地,如图3所示,弹片的厚度T为1.0mm~1.2mm。
弹片的厚度小于1.0mm导致弹片的强度低,使用过程中易出现弹片的损坏;弹片的厚度大于1.2mm会导致弹片的回弹力降低,因此弹片的厚度大于等于1.0mm且小于等于1.2mm,既能保证弹片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可靠性,还能使弹片具有足够的弹性。
优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弹性部12呈L型,弹性部12包括相连接的连接段121和抵接段122,其中,连接段121连接在本体11上,抵接段122抵接在盖体2上。
上述实施例中,弹性部12包括连接段121和抵接段122,且连接段121和抵接段122的连接处形成弯折,使得弹性部12呈L型,通过L型的设计,实现了弹片具有足够的回弹力,使得弹片可以代替弹簧使用,从而无需使用弹簧即可实现开盖按钮1的复位。
优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本体11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端部111和第二端部112,弹性部12连接在第一端部111上,且连接段121与第一端部111之间的夹角B为75°~85°,即连接段121与第一端部111的垂线之间的夹角A为5°~15°。
本体11包括第一端部111和第二端部112,第一端部111和第二端部112的连接处形成弯折,第一端部111上连接有弹性部12;连接段121与第一端部111之间的夹角为75°~85°,即连接段121不是垂直于第一端部111,且将两者的夹角设置为75°~85°,能够保证弹性部12具有足够的发生弹性形变的能力,且能够使得开盖时,开盖按钮1需要合适大小的转动空间,即一方面弹性部12具有足够的变形能力,能够完全代替弹簧使用,另一方面弹性部12代替弹簧使用后无需对盖体2进行大的改变,在提高开盖按钮1复位的可靠性的同时,不提高烹饪器具的成本。
优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弹性部12还包括位于连接段121与抵接段122之间的过渡段123,过渡段123呈弧形。
在连接段121与抵接段122之间采用弧形过渡段123进行连接,可进一步增强抵接段122相对于连接段121的变形能力,从而提高弹性部12的弹性变形能力,且能够保证抵接段122与连接段121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开盖按钮1相对于盖体2运动实现开盖时,抵接段122与连接段121之间不易被折断。
优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过渡段123呈圆弧形,且圆弧形过渡段123所在的圆的半径R为6mm~10mm。
圆弧形过渡段123所在的圆的半径大于等于6mm且小于等于10mm充分保证抵接段122相对于连接段121的形变能力,且能够保证抵接段122与连接段121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强弹性部12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如图5、图6、图9和图11所示,盖体2上设有用于安装开盖按钮1的上端开口的安装部216,安装部216的底壁向上延伸形成挡片215,弹性部12支撑在挡片215与本体11之间。
上述实施例中,开盖按钮1位于安装部216内,优选地,开盖按钮1的第一端部111位于安装部216内,安装部216的底壁向上延伸形成挡片215,弹性部12支撑在挡片215与本体11之间,优选地,挡片215竖直设置,抵接段122也竖直设置,增大挡片215与抵接段122的接触面积。
优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本体11上开设有通孔1111,弹性部12连接在通孔1111的孔壁上。
弹性部12的连接段121连接在通孔1111的孔壁上,进一步增强连接段121相对于本体11的形变能力,从而提高弹性部12的弹性形变能力,而且开盖按钮1采用注塑成型时,通孔1111的设置,利于开盖按钮1的脱模。
优选地,弹性部12与本体11为一体式结构,能够增强弹性部12与本体11之间的连接强度,且一体式结构成型工艺简单、成本低。当然,弹性部12与本体11也可以是分别成型,再装配连接。
优选地,开盖按钮1为塑料件,例如POM塑料件,当然,开盖按钮1也可以为金属件。
本实用新型第二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4、盖体2和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开盖按钮1。盖体2盖设在锅体4上;开盖按钮1能够活动地安装在盖体2上,开盖按钮1的本体11与锅体4相连接,开盖按钮1的弹性部12支撑在盖体2与本体11之间。
本实用新型第二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开盖按钮1可活动的安装在盖体2上,且开盖按钮1的本体11与锅体4相连接,弹性部12支撑在盖体2与本体11之间,开盖时,转动传动件3,传动件3转动至与开盖按钮1的第二端部112的凸台113相互作用时,开盖按钮1相对于盖体2发生运动,使得开盖按钮1第一端部111的扣位1112与锅体4上的卡扣41相脱离,实现开盖,此时,弹性部12被压缩。当传动件3不再作用于开盖按钮1时,在弹性部12的作用下开盖按钮1沿开盖时的反方向运动,实现开盖按钮1的复位,为下一次合盖做好准备。
优选地,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或电饭煲。
以电压力锅为例说明开盖过程。优选地,如图4至图12所示,电压力锅的开盖装置还包括传动件3、连动滑块212和扭簧213,传动件3可转动得安装在内盖21上,传动件3上设有悬臂32,开盖按钮1的第二端部112上设有凸台113,连动滑块212和传动件3同轴可转动地安装在内盖21上,扭簧213安装在连动滑块212和传动件3之间,且扭簧213的两端分别卡压在连动滑块212和传动件3上,当传动件3转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时,传动件3在扭簧213的作用下与开盖按钮1相分离。
内盖21上设有固定轴214,连动滑块212和传动件3同轴可转动地安装在固定轴214上。克服扭簧213的弹力旋转传动件3后,当传动件3转动至第二预设位置并失去旋转作用力后,传动件3在扭簧213的作用下与开盖按钮1相分离。此外,扭簧213自身具有一定的抗变形强度,在其强度范围内,传动件3旋转时可通过扭簧213带动与扭簧213连接的连动滑块212转动。
锅盖22上连接有锁柱221,连动滑块212上设置有卡槽2121,锁柱221的一端卡入卡槽2121内,连动滑块212通过卡槽2121带动锁柱221转动,以使锁柱221带动锅盖22转动。
连动滑块212与锅盖22之间设置有内盖21,因此使用卡槽2121与锁柱221联动的结构可使连动滑块212有效带动锅盖22旋转。优选地,内盖21上设有内盖滑槽211,锁柱221的一端穿过内盖滑槽211后卡入卡槽2121内,锁柱221可沿内盖滑槽211滑动,传动件3通过卡槽2121带动锁柱221转动,锁柱221带动锅盖22转动,内盖滑槽211的设置能够提高锁柱221滑动的平稳性。
整个开盖过程为:烹调完毕,锅内的气压和温度均降到可以打开的状态后,旋转传动件3,传动件3带动连动滑块212转动,连动滑块212上的卡槽2121带动锁柱221转动,锁柱221带动锅盖22转动,如图7所示,当转动至第一预设位置时,锅盖22上的锅牙与外壳罩上的锅牙相分离,实现锅盖22脱扣;继续转动传动件3,因锁柱221被内盖滑槽211或内锅挡住,使得连动滑块212和锅盖22均保持不动,传动件3克服扭簧213的弹力相对于连动滑块212继续转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时,传动件3上的悬臂32作用于开盖按钮1的凸台113,带动开盖按钮1相对于内盖21运动,使得卡扣11与扣位1112相分离,如图8至图11所示,实现开盖按钮1的脱扣,此时,弹片被压缩,完成开盖;松开传动件3,即传动件3失去驱动力后,扭簧213可带动传动件3回复原位,即使得传动件3相对于连动滑块212向开盖时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至第一预设位置,使得悬臂32与凸台113相分离,且在弹片的回弹力作用下,开盖按钮1回弹,为再次合盖做好准备。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悬臂32的端部上设有第一配合斜面321,凸台113上设有与第一配合斜面321相适配的第二配合斜面1131,当传动件3转动至预设位置时,第一配合斜面321抵接在第二配合斜面1131上。传动件3转动至预设位置时,第一配合斜面321与第二配合斜面1131相接触,且第一配合斜面321顶推第二配合斜面1131,对第二配合斜面1131施加横向力,如图8至图11所示,通过第一配合斜面321与第二配合斜面1131的接触配合,使得开盖按钮1相对于盖体2发生转动,使开盖按钮1与锅体4相分离,即开盖按钮1发生脱扣。优选地,沿预设方向(图1中箭头F表示的方向,即从第一预设转动至第二预设位置的方向),悬臂32的自由端倾斜形成第一配合斜面321;沿预设方向,凸台113倾斜形成第二配合斜面1131。优选地,悬臂32的自由端上还设有第一配合平面322,凸台113上设有与第一配合平面322相适配的第二配合平面1132,其中,传动件3转动至第二预设位置后继续沿预设方向转动,第一配合平面322能够抵接在第二配合平面1132上,增大悬臂32对开盖按钮1的作用力,确保开盖按钮1与锅体4完全分开。
优选地,如图13所示,第一配合斜面321与悬臂32的长度方向的夹角P为50°~60°;如图2所示,第二配合斜面1131与第二端部112的宽度方向的夹角G为20°~30°。
优选地,如图10和图11所示,第一配合斜面321与第二配合斜面1131的抵接处与销轴114的轴线之间的高度差H大于0,保证开盖按钮1相对于内盖21转动的灵活性,从而保证开盖的灵活性。
优选地,如图5和图6所示,锅体4向内凸出形成卡扣41,开盖按钮1向外凸出形成扣位1112;销轴114的轴线到盖体2的中心的距离不小于卡扣41的内端面到盖体2的中心的距离,即M大于等于0。
当然,悬臂32的自由端对凸台113也可产生纵向力,使得第二端部112产生纵向行程,例如,悬臂32上设有滑槽,在开盖按钮1的脱扣位置,凸台113滑入滑槽内,使得开盖按钮1沿内盖21的径向向靠近内盖21中心的方向移动,实现开盖。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开盖按钮1,在开盖时,外力作用于本体11,使得本体11相对于盖体2运动,实现本体11与锅体4的分离,实现开盖,且在本体11相对于盖体2运动的过程中,本体11带动弹性部12运动,使得弹性部12被压缩,实现开盖后(外力消失时),在弹性部12的回复力的作用下,本体11沿开盖时的反方向运动,从而实现开盖按钮1的复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开盖按钮,用于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及盖设在所述锅体上的盖体,所述开盖按钮能够活动地安装在所述盖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盖按钮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与所述锅体相连接;和
弹性部,连接在所述本体上,并支撑在所述本体与所述盖体之间,且所述本体相对于所述盖体运动,使所述本体与所述锅体相分离时,所述弹性部被压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盖按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为弹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盖按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片的一端与所述本体相连接,所述弹片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盖按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片的厚度为1.0mm~1.2mm。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开盖按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呈L型,所述弹性部包括相连接的连接段和抵接段,其中,所述连接段连接在所述本体上,所述抵接段抵接在所述盖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盖按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弹性部连接在所述第一端部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盖按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段与所述第一端部之间的夹角为75°~85°。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盖按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还包括位于所述连接段与所述抵接段之间的过渡段,所述过渡段呈弧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开盖按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渡段呈圆弧形,且所述圆弧形过渡段所在的圆的半径为6mm~1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开盖按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开盖按钮的上端开口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底壁向上延伸形成挡片,所述弹性部支撑在所述挡片与所述本体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开盖按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弹性部连接在所述通孔的孔壁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开盖按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与所述本体为一体式结构。
13.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
盖体,盖设在所述锅体上;和
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开盖按钮,所述开盖按钮能够活动地安装在所述盖体上,所述开盖按钮的本体与所述锅体相连接,所述开盖按钮的弹性部支撑在所述盖体与所述本体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或电饭煲。
CN201621037876.4U 2016-09-02 2016-09-02 开盖按钮及烹饪器具 Active CN2062523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37876.4U CN206252318U (zh) 2016-09-02 2016-09-02 开盖按钮及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37876.4U CN206252318U (zh) 2016-09-02 2016-09-02 开盖按钮及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52318U true CN206252318U (zh) 2017-06-16

Family

ID=59023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37876.4U Active CN206252318U (zh) 2016-09-02 2016-09-02 开盖按钮及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523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23132A (zh) * 2018-02-08 2019-08-1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上盖组件和压力烹饪器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23132A (zh) * 2018-02-08 2019-08-1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上盖组件和压力烹饪器具
CN110123132B (zh) * 2018-02-08 2020-11-0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上盖组件和压力烹饪器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88827A (zh) 电压力锅及其开盖装置
CN202792447U (zh) 一种设有滑动门的空调
CN206252318U (zh) 开盖按钮及烹饪器具
CN103976643B (zh) 电压力锅的开盖装置和电压力锅
CN203859414U (zh) 带自动翻盖功能的住宅配电箱
CN202211560U (zh) 一种压力锅的旋转开合盖机构
CN206252319U (zh) 烹饪器具及其开盖装置
CN206252320U (zh) 电压力锅及其开盖装置
CN106580055A (zh) 烹饪器具
CN201276919Y (zh) 用于家用电器上的枢转装置
CN106618156A (zh) 烹饪装置
CN216393720U (zh) 一种旋转式响声茶水分离杯
CN203348133U (zh) 风扇及其遥控器挂钩装置
CN204889684U (zh) 盖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电饭煲
CN206329187U (zh) 一种门体连接组件及其电器
CN106510366B (zh) 一种旋转式安全容器盖
CN202287827U (zh) 一种饮品冲泡机械的自动掉包装置
CN104257266A (zh) 电水壶
CN208957696U (zh) 烹饪器具
CN203871694U (zh) 住宅配电箱面盖组件
CN108020015B (zh) 一种储物盒和具有该储物盒的冰箱
CN202449356U (zh) 一种上下盖连接机构
CN205107398U (zh) 一种电饭煲开盖阻尼结构
CN218942829U (zh) 一种炒菜机
CN204336639U (zh) 一种压力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