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43385U - 一种海上过驳平台波浪补偿系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上过驳平台波浪补偿系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43385U
CN206243385U CN201621134271.7U CN201621134271U CN206243385U CN 206243385 U CN206243385 U CN 206243385U CN 201621134271 U CN201621134271 U CN 201621134271U CN 206243385 U CN206243385 U CN 2062433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transferring
primary feeder
freighter
bi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3427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银方
童矿
刘桥振
王广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DINGSHENG HEAVY INDUSTRY Co Ltd
Jiangs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DINGSHENG HEAVY INDUSTRY Co Ltd
Jiangs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DINGSHENG HEAVY INDUSTRY Co Ltd, Jiangs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SU DINGSHENG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3427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433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433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433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海上过驳平台波浪补偿系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小驳船、过驳平台、大货船、锚缆、锚、导缆孔、系泊缆、橡胶靠球;所述锚缆一端通过锚机固定安装在过驳平台底部,另一端通过锚固定于海底;所述过驳平台分别与小驳船和大货船之间设有橡胶靠球,所述橡胶靠球固定于过驳平台船舷侧边;所述小驳船、过驳平台和大货船底部固定焊接导缆孔;所述过驳平台分别与小驳船和大货船用系泊缆通过导缆孔相连接,所述小驳船和大货船用系泊缆通过导缆孔相连接。该系统起到稳定性,防止移动和摇摆作用,将船与船连接成一个整体工作平台,有效控止了船的六个自由度等问题,操作起来简单方便,施工周期短。

Description

一种海上过驳平台波浪补偿系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上过驳平台波浪补偿系泊系统,特别涉及多船体的并靠波浪补偿系泊系统。
背景技术
过驳平台本身采用对称式分布,过驳平台是集克令吊、抓斗、料斗、皮带转运系统、装船机、监测控制及信息通信系统为一体的大型干散货(如煤、粮食、矿石等)转载装备,过驳平台是将两台克林吊分别安置在平台甲板的左侧两端,而将两台装船机分别安装在平台夹板的右侧两端,其位置刚好与两台克林吊形成对称分布的布局。除此之外,由于两台料斗的位置是由克林吊的位置决定的,故它应安装在平台甲板与克林吊同侧,这样必定导致平台向左倾斜,不利于作业过程的平稳性,所以在进行皮带机的布置时,就要考虑到该情况,并通过其布局来达到减弱平台向左倾斜的状态。同时也将中央控制室也安装在平台甲板的偏右侧,也缓解平台整体向左倾斜的情况。
上面平台整体布局的情况,是在无外界环境力作用对平台重心及纵横倾小于2度的计算。可是过驳平台的主要工作环境是近海、港口和码头等场合,这些场合的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和复杂得多。考虑到过驳平台的作业状态是将驳船或者大货船上的干散货通过该设备转载到大货船或者驳船的这样一个状态,同时为了保证作业过程中过驳平台的平稳性,在作业前,不仅仅是将驳船、过驳平台和大货船并靠在一起就立马开始作业的,而使对三船通过若干根系缆进行了一定的连接,在一程度上防止作业过程中由于风、浪、泳等外环境力的作用导致平台间的分离以及作业过程中的摇摆。
虽然将三船并靠连接在一起,在一定程上保证作业过程的平稳性,但是三船整体平稳性,船与船之间的相对移动及摩擦,每个船本身的横摇、艏摇等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海上过驳平台波浪补偿系泊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一种海上过驳平台波浪补偿系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小驳船、过驳平台、大货船、锚缆、锚、导缆孔、系泊缆、橡胶靠球;所述锚缆一端通过锚机固定安装在过驳平台底部,另一端通过锚固定于海底;所述过驳平台分别与小驳船和大货船之间设有橡胶靠球,所述橡胶靠球固定于过驳平台船舷侧边;所述小驳船、过驳平台和大货船底部固定焊接导缆孔;所 述过驳平台分别与小驳船和大货船用系泊缆通过导缆孔相连接,所述小驳船和大货船用系泊缆通过导缆孔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小驳船、过驳平台和大货船的相对布置方式为三船横向并靠布置。
进一步,所述小驳船、过驳平台和大货船底部分别一侧固定两个导缆孔,一共四个导缆孔。
进一步,所述过驳平台与小驳船和大货船用系泊缆连接一侧呈内八字型布置。
进一步,所述过驳平台与小驳船和大货船在水下面分别通过底部导缆孔用系泊缆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过驳平台通过若干锚缆抛锚固定在海底,起到整个过驳系统的稳定性,防止移动和摇摆。
2.船平面上通过带缆桩连接,船身下部增加导缆孔连接,能限制船与船整体的相对运动。
3.将船与船连接成一个整体工作平台,有效控止了船的六个自由度等问题,操作起来简单方便,施工周期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海上过驳平台波浪补偿系泊系统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海上过驳平台波浪补偿系泊系统左视图。
图中:
1-小驳船;2-过驳平台;3-大货船;4-锚缆;5-橡胶靠球;6-系泊缆;7-锚;8-导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海上过驳平台波浪补偿系泊系统包括小驳船1、过驳平台2、大货船3、锚缆4、锚7、导缆孔8、系泊缆6、橡胶靠球5;所述锚缆4一端通过锚机固定安装在过驳平台2底部,另一端通过锚7固定于海底;所述过驳平台2分别与小驳船1和大货船3之间设有橡胶靠球5,所述橡胶靠球5固定于过驳平台2船舷侧边;所述小驳船1、过驳平台2和大货船3底部固定焊接导缆孔8;所述过驳平台2分别与小驳船1和大货船3用系泊缆6通过导缆孔8相连接,所述小驳船1和大货船3用系泊缆6通过导缆孔8相连接。
工作过程,过驳平台2自航行至锚地后抛锚,起到定位和控制整个系泊系统稳定等作用。过驳平台2抛锚固定完成之后,将橡胶靠球5固定在过驳平台2舷侧,用拖轮将小驳船1拖拉靠近过驳平台2的一侧,采用平靠方式与过驳平台2的橡胶靠球5紧靠,接着将船平面上过驳平台2中间的的两根系泊缆6一端与小驳船1的带缆桩相连,另一端与过驳平台2的带缆桩相连,这两根系泊缆采用内八字型布置,防止船之间的纵荡问题。然后将船平面上过驳平台2两端的两根系泊缆6一端与小货船1的带缆桩相连,另一端与过驳平台2的带缆桩相连,这两根系泊缆加上橡胶靠球可以有效地防止小驳船1和过驳平台2的相对移动(横荡)和艏摇问题。最后,由水下工作者将船身下部两根系泊缆6一端与小驳船1船外身较底部的导缆孔8相连,另一端与过驳平台船外身较底部的导缆孔8相连,系泊缆有效地防止小驳船1和过驳平台2的横摇和纵荡问题。为了更好的横摇和纵荡问题,小驳船1和过驳平台2底部分别一侧固定两个导缆孔8,一共四个导缆孔8。
小货船1绑靠完成后,用拖轮将大货船3拖拉靠近过驳平台2的另一侧,采用平靠方式与过驳平台2的橡胶靠球5紧靠,接着将船平面上过驳平台2中间的两根系泊缆6一端与大货船3的带缆桩相连,另一端与过驳平台2的带缆桩相连,这两根系泊缆采用内八字型布置,防止船之间的纵荡问题。然后将船平面上过驳平台2两端的两根系泊缆6一端与大货船3的带缆桩相连,另一端与过驳平台2的带缆桩相连,这两根系泊缆加上橡胶靠球可以有效地防止小驳船1和过驳平台2的相对移动(横荡)和艏摇问题。最后,由水下工作者将船身下部两根系泊缆6一端与大货船3船外身较底部的导缆孔相连,另一端与过驳平台2船外身较底部的导缆孔8相连,系泊缆有效地防止小驳船1和过驳平台2的横摇和纵荡问题。为了更好的横摇和纵荡问题,大货船3和过驳平台2底部分别一侧固定两个导缆孔8,一共四个导缆孔8。
最后将大货船3两端的两根系泊缆6一端与小驳船1的带缆桩相连,另一端与大货船3的带缆桩相连,这两根系泊缆进一步加强了三船相对稳定问题。至此,整个系泊系统布置完成。过驳平台2就可以正常工作,实现小驳船1和大货船3间货物的交接,如将大货船3上的散装煤矿运输至小驳船1等。
为了产生更好的稳定性,小驳船1、过驳平台2和大货船3的相对布置方式为三船横向并靠布置。
所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做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海上过驳平台波浪补偿系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小驳船(1)、过驳平台(2)、大货船(3)、锚缆(4)、锚(7)、导缆孔(8)、系泊缆(6)、橡胶靠球(5);
所述锚缆(4)一端通过锚机固定安装在过驳平台(2)底部,另一端通过锚(7)固定于海底;
所述过驳平台(2)分别与小驳船(1)和大货船(3)之间设有橡胶靠球(5),所述橡胶靠球(5)固定于过驳平台(2)船舷侧边;
所述小驳船(1)、过驳平台(2)和大货船(3)底部固定焊接导缆孔(8);
所述过驳平台(2)分别与小驳船(1)和大货船(3)用系泊缆(6)通过导缆孔(8)相连接,所述小驳船(1)和大货船(3)用系泊缆(6)通过导缆孔(8)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过驳平台波浪补偿系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驳船(1)、过驳平台(2)和大货船(3)的相对布置方式为三船横向并靠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过驳平台波浪补偿系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驳船(1)、过驳平台(2)和大货船(3)底部分别一侧固定两个导缆孔(8),一共四个导缆孔(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过驳平台波浪补偿系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驳平台(2)与小驳船(1)和大货船(3)用系泊缆(6)连接一侧呈内八字型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过驳平台波浪补偿系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驳平台(2)与小驳船(1)和大货船(3)在水下面分别通过底部导缆孔(8)用系泊缆(6)连接。
CN201621134271.7U 2016-10-18 2016-10-18 一种海上过驳平台波浪补偿系泊系统 Active CN2062433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34271.7U CN206243385U (zh) 2016-10-18 2016-10-18 一种海上过驳平台波浪补偿系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34271.7U CN206243385U (zh) 2016-10-18 2016-10-18 一种海上过驳平台波浪补偿系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43385U true CN206243385U (zh) 2017-06-13

Family

ID=58996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34271.7U Active CN206243385U (zh) 2016-10-18 2016-10-18 一种海上过驳平台波浪补偿系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4338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91739A (zh) * 2018-06-19 2018-11-13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一种用于车辆在船舶间过驳的浮式平台及转驳方式
WO2021012950A1 (zh) * 2019-07-20 2021-01-28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分离式冰区核电平台连接的连接机构
CN115140255A (zh) * 2022-07-01 2022-10-04 浙江合兴船业有限公司 港湾物资转运的高效运输的驳船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91739A (zh) * 2018-06-19 2018-11-13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一种用于车辆在船舶间过驳的浮式平台及转驳方式
WO2021012950A1 (zh) * 2019-07-20 2021-01-28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分离式冰区核电平台连接的连接机构
CN115140255A (zh) * 2022-07-01 2022-10-04 浙江合兴船业有限公司 港湾物资转运的高效运输的驳船
CN115140255B (zh) * 2022-07-01 2023-12-01 浙江合兴船业有限公司 港湾物资转运的高效运输的驳船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79329B2 (en) Marine lifting apparatus
JP5192396B2 (ja) 深海設置船
US7886676B2 (en) Marine lifting apparatus
CN104229092A (zh) 船舶横倾平衡自动控制系统和方法
CN206243385U (zh) 一种海上过驳平台波浪补偿系泊系统
US5501625A (en) Floating terminal
CN104032718A (zh) 一种轻型、具有自浮功能、并可人力架设的高架结构
CN104097750B (zh) 一种多功能维保船
CN206141785U (zh) 过驳平台
CN101112944A (zh) 浮式卸船设备
US20150307161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interconnecting a tanker and a floating terminal
CN101876167B (zh) 码头系泊系统的系缆方法
US20100263581A1 (en) Marine Lifting Apparatus
US20110094432A1 (en) Gravity anchor
KR101735330B1 (ko) 해양 구조물의 페어리드 씨패스트닝 장치
CN205891166U (zh) 一种可代替缆绳兼具护舷功能的智能化轻型系靠泊系统
US20030215310A1 (en) Catamaran transfer vessel
US4359011A (en) Boat mooring system for a platform structure
CN110406641A (zh) 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干拖运输浮装工艺
CN201056432Y (zh) 浮式卸船设备
CN205365984U (zh) 一种船用多功能平台
CN208993881U (zh) 补给保障一体船
CN204624753U (zh) 一种移动石子装船码头
CN115557398A (zh) 浮吊船全回转结合固定艉吊的重大件吊装方法
KR20180040254A (ko) 생산물 운반선 측방 계류를 위한 선체 구조를 가지는 수리용 부선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