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43127U - 具有安全防护的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安全防护的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43127U
CN206243127U CN201621036443.7U CN201621036443U CN206243127U CN 206243127 U CN206243127 U CN 206243127U CN 201621036443 U CN201621036443 U CN 201621036443U CN 206243127 U CN206243127 U CN 2062431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or
regulation button
regulation
connection
moving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3644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邱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n Yang Plast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n Yang Plast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n Yang Plast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n Yang Plast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3644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431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431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4312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lmets And Other Head Cover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安全防护的调节装置,其用于固定调节带并对调节带长度进行调节,其包括连接本体、设于连接本体上的用于调节所述调节带的调节按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本体上设有防护件,所述防护件与所述调节按钮联动设置,在默认状态下时,所述防护件被限制住而无法直接按压,且所述防护件遮罩住所述调节按钮而使得用户无法直接操作所述调节按钮,当需对调节带进行调节时,操作所述防护件以解除所述防护件的按压限制后再按压所述防护件而联动所述调节按钮运动,使其可对调节带进行调节。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安全防护的调节装置大大加强了调节按钮的防护性,防止其被误启,其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安全性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宜大力推广。

Description

具有安全防护的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安全座椅,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安全防护的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儿童安全座椅是一种专为不同年龄(或体重)的儿童设计、可安装在汽车内、能有效提高儿童乘车安全性的座椅。为将儿童束缚在安全座椅上,如图11所示,儿童安全座椅通常设有肩带81、胯带82和调节带83(调节带也俗称拉带)。肩带81作用于儿童的胸部和肩部,其部分位于座椅前方(从座椅正面可见,即图11中黑实线所示意的肩带81),其部分位于座椅背侧(从座椅正面不可见,即图11中黑虚线所示意的肩带81)。跨带82位于儿童的胯部位置处,其一端固定于座椅上,其一端连接有安全扣母扣。肩带81和跨带82通常通过安全扣9进行连接,其可分离和扣合。同时,为适应不同体型的儿童,肩带81和胯带82的松紧度一般可调整,其松紧度的调节,主要是通过调节带83实现。调节带83,又称拉带,其一端与肩带81连接,其另一端为自由端831。调节带83与肩带81即可为固定连接,也可为可拆卸连接。调节带83的自由端831一般露出在儿童安全座椅外,其余部分通常隐藏设置在儿童安全座椅内。在调节带上设有调节器(俗称A-LOCK,按扣、前拉扣,图11中未示出),调节器固定于儿童安全座椅上,通常是固定在儿童安全座椅前端,位于儿童胯部下方。调节带83穿过调节器,而使得调节带83的中部被调节器固定住。当按压调节器时,调节带83便可沿其长度方向活动。此时若拉住调节带83的自由端831向外拉,调节带83的另一端则拉动肩带81,使肩带81向后收紧,从而使可作用于儿童肩部的肩带部分变短变紧。当按压调节器时,若向外拉动肩带81,肩带81则拉动调节带83向内活动,从而使得作用于儿童肩部的肩带部分变长变松,以适应儿童的体型。因此,通过调节器和调节带83便可调整肩带81的长度,使肩带81和跨带82的松紧度适应儿童的体型。
众所周知,对于儿童而言,儿童喜欢乱摸乱碰,而调节器一般位于儿童的胯部位置处,极容易被儿童触摸到。如果调节器没有防护装置,乘坐安全座椅的儿童很有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触碰到调节按钮,从而使得肩带无意中被调松,使安全带失去安全束缚的作用,进而导致安全问题的产生。因此,现有的调节器的结构设计,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需进一步改善其结构,提高其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防止误启,提高使用安全性,并且结构简单的具有安全防护的调节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安全防护的调节装置,其用于固定调节带并对调节带长度进行调节,其包括连接本体、设于连接本体上的用于调节所述调节带的调节按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本体上设有防止调节按钮被误操作的防护件,所述防护件与所述调节按钮联动设置,在默认状态下时,所述防护件被限制住而无法直接按压,且所述防护件遮罩住所述调节按钮而使得用户无法直接操作所述调节按钮,当需对调节带进行调节时,操作所述防护件以解除所述防护件的按压限制后再按压所述防护件而联动所述调节按钮运动,从而可对调节带进行调节。
所述调节按钮与所述连接本体转动连接,所述防护件设于所述调节按钮的上方,所述防护件部分或全部遮罩住所述调节按钮,所述防护件在默认状态时与所述连接本体抵接而使得其无法直接按压而联动所述调节按钮,当推动所述防护件时,所述防护件与所述连接本体脱离而可向下进行按压,从而通过向下按压所述防护件而联动所述调节按钮进行转动以对调节带进行调节。
在所述调节按钮与所述连接本体之间设有使所述调节按钮转动复位的第一复位弹簧,在所述调节按钮与所述防护件之间设有使所述防护件复位的第二复位弹簧,在失去外力作用时,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分别使所述调节按钮及防护件复位。
所述连接本体设有相对间隔的支撑部,所述调节按钮横向连接于所述支撑部之间,并可进行转动,在所述支撑部上设有搭接所述防护件的阶梯部,所述防护件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轴部,所述防护件位于所述调节按钮的上侧,其连接轴部搭接于所述连接本体的阶梯部上,当沿阶梯部向外或向内推动所述防护件时,所述防护件的连接轴部脱出所述阶梯部而可向下按压所述防护件,进而联动所述调节按钮进行转动。
在所述阶梯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作用面、第二作用面和第三作用面,所述第一作用面与第二作用面之间形成阶梯状,其用于搭接所述防护件的连接轴部,所述第二作用面与第三作用面之间圆滑过渡,其用于使所述连接轴部脱出所述第二作用面后沿第三作用面向下移动。
所述调节按钮包括转动部和作用部,所述转动部与所述作用部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所述转动部与所述连接本体转动连接,在所述作用部上设有行程孔,所述防护件位于所述行程孔的上方,在所述防护件的朝向所述作用部的内侧表面上设有凸部,所述凸部位于所述行程孔内,在所述行程孔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凸部相对应的第一定位柱,在所述凸部与所述第一定位柱之间设有所述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一端套设于第一定位柱外,并抵接于所述行程孔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凸部上。
所述防护件包括呈板状的主体部,在所述主体部相对的两侧边缘设有竖直的连接部,在所述连接部的端部分别设有竖直的搭接部,所述搭接部相向延伸,所述搭接部与所述主体部相间隔而形成搭接所述作用部的空间,在所述连接部的外侧表面分别设有所述连接轴部,在所述主体部的内侧表面上设有所述凸部,所述作用部位于所述主体部与所述搭接部之间,并搭接于所述搭接部上,所述连接轴部搭接于所述连接本体的第二作用面上。
在所述连接本体的支撑部上分别设有转轴安装孔,在所述支撑部之间设有横向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搭接于所述转轴安装孔内,在所述调节按钮的转动部上设有转轴孔,所述转动部套设于所述转轴外而可绕所述转轴转动,在所述转轴孔与所述转轴之间设有所述第一复位弹簧。
在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设有使所述调节按钮复位的挡臂,在所述连接本体的支撑部上设有挡臂孔,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挡臂卡接于所述挡臂孔内而可使所述调节按钮在失去外力作用时自动复位。
所述防护件的主体部、连接部、搭接部、凸部及连接轴部一体成型,所述调节按钮的作用部和转动部由不同材质制成,其固定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贡献在于,其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护件的设置,使得调节装置在默认状态下时,防护件遮罩住所述调节按钮而使得用户无法直接对调节按钮进行操作,且防护件在默认状态下时被限制住而无法直接按压,只有通过特定的方式操作防护件解除了防护件的按压限制后才可按压防护件,进而通过按压防护件来联动调节按钮,使调节按钮运动,从而避免儿童通过直接按压防护件和/或调节按钮而误启调节装置,进而提高调节装置的使用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安全防护的调节装置大大加强了调节按钮的防护性,防止其被误启,其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安全性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宜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调节装置处于默认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施例的防护件被推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施例的防护件向下按压并带动调节按钮进行动作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剖视图。
图9是本实施例的防护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其他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示意图。
其中,连接本体1、支撑部11、转轴安装孔12、挡臂孔13、阶梯部14、第一作用面141、第二作用面142、第三作用面143、第四作用面144、防护件2、主体部21、凹部211、凸条212、连接部22、搭接部23、连接轴部24、凸部25、第二定位柱26、调节按钮3、转动部31、转轴孔311、齿轮部312、第一定位部313、作用部32、第二定位部321、行程孔322、第一定位柱323、第二复位弹簧4、转轴5、第一复位弹簧6、挡臂61、胶管7。肩带81、跨带82、调节带83、自由端831、安全扣9 。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对本实用新型不构成任何限制。
如图1~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安全防护的调节装置包括连接本体1、防护件2和调节按钮3。所述连接本体1用于将调节装置固定于儿童安全座椅上,所述调节按钮3用于调节调节带83,从而调整肩带81与跨带82的松紧程度。所述防护件2与所述调节按钮3联动设置,其用于保护所述调节按钮3使得调节按钮3不易被误操作启动。本实用新型的主要要点在于,通过防护件2的设置,使得调节装置在默认状态下时,防护件2遮罩住所述调节按钮3而使得用户无法直接对调节按钮3进行操作,且防护件2在默认状态下时被限制住而无法直接按压,只有通过特定的方式操作防护件2解除了防护件2的按压限制后才可按压防护件2,进而联动调节按钮3使调节按钮3运动,从而避免儿童通过直接按压防护件2和/或调节按钮3而误启调节装置,进而提高调节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所述防护件2可设置成多种形式,其与所述调节按钮3联动设置,其部分或全部遮罩住所述调节按钮3,所述防护件2在默认状态下时与所述连接本体1相抵接而使得防护件2无法被直接按压,避免儿童通过按压而误启调节按钮3。当推动所述防护件2时,所述防护件2与所述连接本体1脱离而可向下进行按压,此时向下按压便可联动所述调节按钮3进行转动,从而可对调节带83进行调节,进而可调整肩带81和跨带82的松紧度。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防护件2包括呈板状的主体部21、连接部22、搭接部23、连接轴部24。所述主体部21用于手指推动和按压,并用于遮罩所述调节按钮3。所述主体部21的大小及形状可根据需要而设置。为方便推动和按压所述防护件2,可在所述防护件2的主体部21的上表面设置与手指头相匹配的凹部211,并在凹部211上设置利于增强摩擦的凸条212,从而利于手指作用于所述主体部21而推动和/或按压所述防护件2。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护件2被构造成朝座椅内侧方向进行推动以解锁其按压限制,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防护件2也可被构造成朝座椅外侧方向进行推动以解锁其按压限制。所述防护件2的表面可根据其推动方向的不同而进行相应的设置,以方便手指推动所述防护件2。例如,当防护件2被构造成朝座椅内侧方向推动时,其推动方向顺应使用习惯,因而在防护件2的主体部21的上表面设置增强摩擦的凸条212即可,或者干脆不设置凸条212也可以。而当防护件2被构造成朝座椅外侧方向推动时,为方便向外拉动所述防护件2,可在所述主体部21的上表面设置相应的作用部,以便于手指作用于其上而向外拉动所述防护件2。
如图9所示,在所述主体部21相对的两侧边缘分别设有竖直的连接部22。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22形成于所述主体部21的一端,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22可由主体部21边缘的一端延伸至相对的另一端。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22与所述主体部21相垂直。在所述连接部22的外侧表面分别设有所述连接轴部24,其用于搭接于所述连接本体1上。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轴部24呈圆柱形状,其突出形成于所述连接部22的外侧表面中央。在所述连接部22的端部分别设有竖直的搭接部23,所述搭接部23相向延伸,并与所述主体部21相间隔。所述搭接部23与主体部21相间隔而形成搭接所述调节按钮3的空间,并使得防护件2可沿调节按钮3的延伸方向进行推动而不与调节按钮3脱离。在所述主体部21的内侧表面设有突出于其表面的凸部25,其用于抵接所述第二复位弹簧4。所述凸部25可被构造成多种形状,其可提供作用面用于抵接所述第二复位弹簧4。为更利于抵接所述第二复位弹簧4,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凸部25上设有第二定位柱26,该第二定位柱26与所述主体部21平行间隔。本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21、连接部22、搭接部23、连接轴部24、凸部25及第二定位柱26一体成型,其可由多种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优选塑料材质。
如图2所示,所述调节按钮3用于调节调节带83。所述调节按钮3包括转动部31和作用部32。所述转动部31用于与所述连接本体1转动连接,所述作用部32用于与所述防护件2形成联动设置,使防护件2的运动可作用于所述作用部32上而带动所述转动部31转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部31可与所述作用部32一体成型,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部31与所述作用部32固定连接,其由不同的材质制成,转动部31由铝材料制成,作用部32由塑胶材料制成,从而不仅可降低加工成本,而且可提升手感和美观性。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部31被构造成具有转轴孔311的不规则体,在所述转动部31的部分表面上设有齿轮形状的齿轮部312,其用于卡持所述调节带83。所述齿轮部312与连接本体1之间具有一定间隙,其使得调节带83可穿过并夹在齿轮部312与连接本体1之间。所述转轴孔311和所述齿轮部312的结构位置关系,使得转动部31形成类似偏心轮的结构,当转动部31转动时,齿轮部312与连接本体1之间的间隙便产生变化。在默认状态时,所述齿轮部312与所述连接本体1之间的间隙最小,其夹紧调节带83而使得调节带83无法活动。当转动部31转动而偏离默认状态位置时,齿轮部312与连接本体1之间的间隙增大,此时调节带83可沿其长度方向活动,从而可通过调节带83的自由端向外拉动调节带83或通过肩带81向内拉动调节带83,进而调整肩带81和跨带82的松紧度。在所述转动部31的表面上还设有第一定位部313,其用于与所述作用部32定位连接,所述第一定位部313可以是内凹的凹槽,也可以是外凸的凸沿,与之相应的,在所述作用部32上设置相应的凸沿或凹槽,便可使两者卡和在一起,由作用部32的运动而带动转动部31进行转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部313为内凹的凹槽。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作用部32被构造成一端局部包覆于转动部31外而与转动部31形成固定连接,其另一端延伸至转动部31外而利于防护件2作用于其上而与防护件2形成联动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作用部32的一端半包覆于转动部31外,其形状及大小与所述转动部31相匹配。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作用部32的一端也可构造成全包覆于所述转动部31外,以联动所述转动部31转动。在所述作用部32该端的内侧表面设有第二定位部321,所述第二定位部321与转动部31的第一定位部313相匹配,其用于使作用部32与转动部31定位固接,从而可由作用部32带动转动部31动作。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定位部321为突出于其内侧表面的凸沿,其卡入第一定位部313的凹槽内而使转动部31和作用部32定位固接。所述作用部32的用于与防护件2进行联动的连接端的形状与所述防护件2 相匹配,本实施例中,其呈平板状,其宽度使得其可搭接于防护件2的主体部21与搭接部23之间,并搭接于防护件2的搭接部23上,从而使得防护件2可沿着作用部32的侧壁延伸方向进行限位移动而不与作用部32脱离。当作用部32的与防护件2进行联动的连接端搭接与防护件2的搭接部23上时,所述防护件2的主体部21遮罩住作用部32该端的连接端,从而使得用户无法直接操作作用部32而带动转动部31进行转动。在所述作用部32上设有行程孔322,所述行程孔322与所述防护件2的主体部21相对应,主体部21内侧表面的凸部25位于所述行程孔322内。在所述行程孔322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定位柱26相对应的第一定位柱323,在所述第一定位柱323和第二定位柱26之间套设有第二复位弹簧4。所述第二复位弹簧4的一端套设于第一定位柱323外,并抵接于行程孔322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复位弹簧4的另一端套设于第二定位柱26上,并抵接于所述凸部25表面上。所述第二复位弹簧4用于使防护件2在无外力作用下时自动复位。在默认状态下时,所述第二复位弹簧4的弹力使得所述防护件2与所述作用部32相对抵接,使防护件2的凸部25限位抵接于行程孔322的与第一定位柱323相对的另一侧侧壁上,从而使得用户可朝第一定位柱323方向推动所述防护件2,使防护件2的凸部25在行程孔322内移动。
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本体1可通过公知的结构与儿童安全座椅固定连接,其设有相对间隔的支撑部11,其用于承载所述调节按钮3。所述支撑部11间隔的距离与所述转动部31的宽度相一致。在所述支撑部11上分别设有转轴安装孔12,其用于横向连接转轴5。所述转轴5横向连接于支撑部11之间,所述转轴5的两端分别搭接于所述转轴安装孔12内。所述转动部31套设于所述转轴5上,从而使得所述转动部31可绕所述转轴5转动。为使调节按钮3自动复位,在所述转动部31与所述转轴5之间设有第一复位弹簧6。所述第一复位弹簧6的两端分布设有挡臂61,在所述支撑部11上分别设有挡臂孔13,所述第一复位弹簧6的挡臂61分别卡接于所述挡臂孔13内,从而使得可通过第一复位弹簧6的挡臂61向所述转动部31施加扭力,在转动部31转动后并失去外力作用时,第一复位弹簧6的扭力可使转动部31转动复位。为使所述第一复位弹簧6作用更顺畅,在所述第一复位弹簧6与所述转轴5之间设有胶管7,所述胶管7套设于转轴5之外,所述第一复位弹簧6套设于所述胶管7外。
为搭接所述防护件2,使得防护件2被限制而无法直接按压,如图2所示,在所述支撑部11的端部设有阶梯状的阶梯部14。所述阶梯部14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作用面141、第二作用面142和第三作用面143。所述第一作用面141与第二作用面142之间形成阶梯状,其用于搭接所述防护件2的连接轴部24。所述第二作用面142与所述第三作用面143之间圆滑过度,其用于使防护件2的连接轴部24脱出所述第二作用面142后沿第三作用面143向下移动。为限制防护件2向下按压的程度,所述阶梯部14还包括与第三作用面143相连的第四作用面144,所述第四作用面144与第三作用面143之间形成阶梯状,其用于限位所述防护件2向下按压的行程。
藉此,便形成了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安全防护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按钮3的转动部31通过转轴5搭接于连接本体1的支撑部11之间,并可绕转轴5转动。所述调节按钮3的作用部32一端与转动部3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防护件2联动连接。所述防护件2位于所述调节按钮3作用部32的上方,并局部遮罩住所述作用部32而使得用户无法直接操作调节按钮3。所述防护件2的连接轴部24抵接于阶梯部14的第二作用面142上,由于第二作用面142的限位作用而使得防护件2无法被直接按压下去,其状态如图3、图4所示。使用时,如图5、图6所示,朝安全座椅内侧方向推动所述防护件2,使得防护件2的连接轴部24脱出第二作用面142而解除防护件2的按压限制,然后向下按压所述防护件2(如图7所示),使得防护件2的连接轴部24沿第三作用面143向下移动。如图8所示,防护件2向下移动过程中,其作用于调节按钮3的作用部32上,从而带动所述转动部31转动。所述转动部31一转动,夹持在转动部31的齿轮部312与连接本体1之间的调节带83便可沿调节带83的长度方向活动,从而可调节肩带81和跨带82的松紧度。当操作完成而松开按压时,所述第一复位弹簧6的扭力使得转动部31转动复位,第二复位弹簧4的弹力使得防护件2移动复位,从而恢复默认状态(如图3、图4所示),由防护件2遮罩住调节按钮3而使得调节按钮3无法被直接操作,且防护件2被第二作用面142限制住而无法直接按压,进而使得在默认状态下时,调节按钮3不易被误操作而开启,防止儿童误操作造成安全隐患,提高调节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尽管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揭示,但是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条件下,以上各构件可用所属技术领域人员了解的相似或等同元件来替换,例如,如图10所示,当将本实施例的防护件构造成朝座椅外侧方向推动时,所述阶梯部14可设置在连接本体支撑部11的中部以替换设置在端部,与此同时,所述调节按钮3和防护件2的结构做适应性调整,使得防护件2在推动和向下按压过程时不与连接本体1干涉,使得其可顺利按压下即可。

Claims (9)

1.一种具有安全防护的调节装置,其用于固定调节带(83)并对调节带(83)长度进行调节,其包括连接本体(1)、设于连接本体(1)上的用于调节所述调节带(83)的调节按钮(3),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按钮(3)与所述连接本体(1)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本体(1)上设有防止调节按钮(3)被误操作的防护件(2),所述防护件(2)设于所述调节按钮(3)的上方,所述防护件(2)部分或全部遮罩住所述调节按钮(3),所述防护件(2)与所述调节按钮(3)联动设置,所述防护件(2)在默认状态时与所述连接本体(1)抵接而使得其无法直接按压而联动所述调节按钮(3),当推动所述防护件(2)时,所述防护件(2)与所述连接本体(1)脱离而可向下进行按压,从而通过向下按压所述防护件(2)而联动所述调节按钮(3)进行转动以对调节带(83)进行调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安全防护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调节按钮(3)与所述连接本体(1)之间设有使所述调节按钮(3)转动复位的第一复位弹簧(6),在所述调节按钮(3)与所述防护件(2)之间设有使所述防护件(2)复位的第二复位弹簧(4),在失去外力作用时,所述第一复位弹簧(6)和第二复位弹簧(4)分别使所述调节按钮(3)及防护件(2)复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安全防护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本体(1)设有相对间隔的支撑部(11),所述调节按钮(3)横向连接于所述支撑部(11)之间,并可进行转动,在所述支撑部(11)上设有搭接所述防护件(2)的阶梯部(14),所述防护件(2)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轴部(24),所述防护件(2)位于所述调节按钮(3)的上侧,其连接轴部(24)搭接于所述连接本体(1)的阶梯部(14)上,当沿阶梯部(14)向外或向内推动所述防护件(2)时,所述防护件(2)的连接轴部(24)脱出所述阶梯部(14)而可向下按压所述防护件(2),进而联动所述调节按钮(3)进行转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安全防护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部(14)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作用面(141)、第二作用面(142)和第三作用面(143),所述第一作用面(141)与第二作用面(142)之间形成阶梯状,其用于搭接所述防护件(2)的连接轴部(24),所述第二作用面(142)与第三作用面(143)之间圆滑过渡,其用于使所述连接轴部(24)脱出所述第二作用面(142)后沿第三作用面(143)向下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安全防护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按钮(3)包括转动部(31)和作用部(32),所述转动部(31)与所述作用部(32)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所述转动部(31)与所述连接本体(1)转动连接,在所述作用部(32)上设有行程孔(322),所述防护件(2)位于所述行程孔(322)的上方,在所述防护件(2)的朝向所述作用部(32)的内侧表面上设有凸部(25),所述凸部(25)位于所述行程孔(322)内,在所述行程孔(322)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凸部(25)相对应的第一定位柱(323),在所述凸部(25)与所述第一定位柱(323)之间设有所述第二复位弹簧(4),所述第二复位弹簧(4)的一端套设于第一定位柱(323)外,并抵接于所述行程孔(322)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复位弹簧(4)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凸部(25)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安全防护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件(2)包括呈板状的主体部(21),在所述主体部(21)相对的两侧边缘设有竖直的连接部(22),在所述连接部(22)的端部分别设有竖直的搭接部(23),所述搭接部(23)相向延伸,所述搭接部(23)与所述主体部(21)相间隔而形成搭接所述作用部(32)的空间,在所述连接部(22)的外侧表面分别设有所述连接轴部(24),在所述主体部(21)的内侧表面上设有所述凸部(25),所述作用部(32)位于所述主体部(21)与所述搭接部(23)之间,并搭接于所述搭接部(23)上,所述连接轴部(24)搭接于所述连接本体(1)的第二作用面(142)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安全防护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本体(1)的支撑部(11)上分别设有转轴安装孔(12),在所述支撑部(11)之间设有横向的转轴(5),所述转轴(5)的两端分别搭接于所述转轴安装孔(12)内,在所述调节按钮(3)的转动部(31)上设有转轴孔(311),所述转动部(31)套设于所述转轴(5)外而可绕所述转轴(5)转动,在所述转轴孔(311)与所述转轴(5)之间设有所述第一复位弹簧(6)。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安全防护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复位弹簧(6)的两端分别设有使所述调节按钮(3)复位的挡臂(61),在所述连接本体(1)的支撑部(11)上设有挡臂孔(13),所述第一复位弹簧(6)的挡臂(61)卡接于所述挡臂孔(13)内而可使所述调节按钮(3)在失去外力作用时自动复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安全防护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件(2)的主体部(21)、连接部(22)、搭接部(23)、凸部(25)及连接轴部(24)一体成型,所述调节按钮(3)的作用部(32)和转动部(31)由不同材质制成,其固定连接在一起。
CN201621036443.7U 2016-09-04 2016-09-04 具有安全防护的调节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431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36443.7U CN206243127U (zh) 2016-09-04 2016-09-04 具有安全防护的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36443.7U CN206243127U (zh) 2016-09-04 2016-09-04 具有安全防护的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43127U true CN206243127U (zh) 2017-06-13

Family

ID=58998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36443.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43127U (zh) 2016-09-04 2016-09-04 具有安全防护的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431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47292A (zh) * 2016-09-04 2017-01-25 联扬塑胶(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安全防护的调节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47292A (zh) * 2016-09-04 2017-01-25 联扬塑胶(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安全防护的调节装置
CN106347292B (zh) * 2016-09-04 2019-01-11 联扬塑胶(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安全防护的调节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48594B1 (de) Tragevorrichtung
CN206659566U (zh) 一种座垫可折叠的婴儿背带
DE112010003056T5 (de) Babytrage
EP2873350B1 (de) Kleinkind- und Babytrage und Verlängerungselement zur Verwendung als Bestandteil einer Kleinkind- und Babytrage
CN206243127U (zh) 具有安全防护的调节装置
CN201802712U (zh) 带连接件的安全紧固装置
CN205573872U (zh) 汽车儿童安全座椅
CN106347292B (zh) 具有安全防护的调节装置
CN209489301U (zh) 一种宠物牵引器
CN104494557B (zh) 儿童安全座椅
CN205456581U (zh) 一种方便调节金属表链长度的折叠表扣结构
CN105857130B (zh) 具有安全保护的调节装置
CN104417485B (zh) 汽车安全带舒适度调节器
CN209553016U (zh) 用于汽车座椅的颈托
CN110326853B (zh) 一种旋压式老年扣
CN203172487U (zh) 一种可变长度的拉手
CN207252857U (zh) 一种便于缩紧腕口的手套
CN203438977U (zh) 汽车安全带舒适度调节器
CN203226536U (zh) 一种学步车
CN207613527U (zh) 一种组装方便可根据身高上下调节高度的多功能尿布台
CN211641935U (zh)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
CN220212545U (zh) 一种便捷安装的牛皮席
CN208965917U (zh) 木楼梯的前护板
CN214524173U (zh) 一种滑板车座椅高度调节结构
CN206978938U (zh) 一种带有装饰片的安全带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13

Termination date: 2019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