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32068U - 传送带装置 - Google Patents

传送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32068U
CN206232068U CN201621281959.8U CN201621281959U CN206232068U CN 206232068 U CN206232068 U CN 206232068U CN 201621281959 U CN201621281959 U CN 201621281959U CN 206232068 U CN206232068 U CN 2062320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er belt
slideway
conveyor
product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8195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健
宋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28195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320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320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320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传送带装置,涉及传送带技术领域。传送带装置,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传送带(1)和第二传送带(2),所述第一传送带(1)的出料端和所述第二传送带(2)的进料端相接,所述第一传送带(1)与所述第二传送带之间过渡安装有滑道(3),所述滑道(3)的中部设置有若干中间隔间,各所述中间隔间的延伸方向与物料的行进方向一致,各所述中间隔间将所述滑道(3)分隔成至少两个分滑道。本实用新型不仅有效避免了产品的累积重叠造成的产品相互之间的划伤,而且对产品的腔号能够进行有效区分,彻底解决了混腔号的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及混腔号挑选的劳动力,保证了产品的品质。

Description

传送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送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传送带装置。
背景技术
在注塑产品实际生产过程中,模具多为多腔生产,传统的作业方式为机械手吸取产品放置于传送带上,再通过第二条传送带进行转置。但因现代工业化进步较快,生产周期大幅度提升,机械手在往第一条传送带上放置产品时是对应着相应注塑腔的位置分腔号放置的,但是在产品由第一条传送带向第二条传送带上转置的过程中出现产品累积重叠,造成产品混腔、产品相互之间划伤等,使得产品的品质下降,而产品混腔后需要人工挑选,这不仅额外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还增加了作业人员的作业难度,降低了生产效率,浪费工时和劳动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传送带装置,该传送带装置不仅有效避免了产品的累积重叠造成的产品相互之间的划伤,而且对产品的腔号能够进行有效区分,彻底解决了混腔号的问题,减少了劳动力,降低了生产成本,保证了产品的品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传送带装置,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出料端和所述第二传送带的进料端相接,所述第一传送带与所述第二传送带之间过渡安装有滑道,所述滑道的中部设置有若干中间隔间,各所述中间隔间的延伸方向与物料的行进方向一致,各所述中间隔间将所述滑道分隔成至少两个分滑道。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滑道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一支撑腿,两所述支撑腿安装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尾端。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支撑腿安装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端部设置有长孔,所述支撑腿通过与所述长孔相配合的螺栓安装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尾端。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滑道的两侧均设置有侧挡边,两所述支撑腿分别安装在相应的两所述侧挡边上。
作为一种改进,两所述侧挡边上均设置有调节孔,两所述支撑腿的端部均通过一螺栓分别安装于两所述调节孔内。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调节孔为条形孔,所述调节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侧挡边的延伸方向一致。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中间隔间设有一条,所述中间隔间设置在所述滑道的中心位置。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送带装置,通过在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之间过渡安装一个设置有若干中间隔间的滑道,各中间隔间的延伸方向与物料的行进方向一致,各中间隔间将滑道分隔成至少两个分滑道。采用这样的结构,当机械手从模内取出产品后,可以将产品放置于第一传送带上,使用分滑道将不同腔号的产品分开进行转置到第二传送带上,因为滑道是根据产品在模腔内的位置、间距、腔数及传送带的宽度而设计制作的一款可以分腔放置产品的滑道,所以通过分滑道的转置作用使该传送带装置不仅有效的避免了产品的累积,而且对于产品的腔号进行了有效区分,彻底解决了混腔号的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及混腔挑选的劳动力,保证了产品的品质。
由于支撑腿的一端设置有长孔,支撑腿通过与长孔相配合的螺栓安装于第一传送带的尾端,采用这样的结构,实现了支撑腿可以根据生产模式自由调节来保障生产。
由于滑道的两侧均设置有侧挡边,两支撑腿分别安装在相应的两侧挡边上。采用这样的结构,防止了产品在输送的过程中从滑道的两侧掉落,减少了工作人员去拾捡的时间,同时也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省时省力。
由于两侧挡边上均设置有调节孔,两支撑腿的另一端均通过螺栓分别安装于两调节孔内,且调节孔为条形孔,调节孔的延伸方向与侧挡边的延伸方向一致。采用这样的结构,实现了滑道可以根据生产模式自由调节,包括方向、角度、斜度等,既稳定了生产,又保障了产品的品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送带装置,适合各种生产模式,不仅有效避免了产品的累积重叠造成的产品相互之间的划伤,而且对产品的腔号能够进行有效区分,彻底解决了混腔号的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及混腔号挑选的劳动力,稳定了生产,保证了产品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传送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传动带装置滑道和支撑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图2的左视图;
图中:1.第一传送带,2.第二传送带,3.滑道,31.中间隔间,32.分滑道,33.侧挡边,34.调节孔,4.支撑腿,41长孔,5.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传送带装置,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传送带1和第二传送带2,第一传送带1的出料端和第二传送带2的进料端相接,第一传送带1与第二传送带2之间过渡安装有滑道3,滑道3的中部设置有若干凸起的中间隔间31,各中间隔间31的延伸方向与物料的行进方向一致,本实施方式中优选中间隔间31为一条,且中间隔间31设置在滑道3的中心位置,并将滑道3分隔成两个分滑道32。
如图1所示,滑道3的两侧均设置有侧挡边33,两支撑腿4的一端分别安装在相应的两侧挡边33上,两支撑腿4的另一端安装于第一传送带1的尾端。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支撑腿4安装于第一传送带1的端部设置有长孔41,支撑腿4通过与长孔41相配合的螺栓安装于第一传送带1的尾端。
如图4所示,两侧挡边33上均设置有调节孔34,调节孔34为条形孔,调节孔34的延伸方向与侧挡边33的延伸方向一致,两支撑腿4的端部均通过螺栓5分别安装于两调节孔34内。
使用时,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生产模式调节滑道3的方向、角度、斜度等来保障生产,将滑道3调节好固定,机械手从模内取出产品后,将产品放置第一传送带1上,使用滑道3的两个分滑道32对不同腔号的产品进行转置到第二传送带2上。此种传送带装置,对于产品腔号能够进行有效区分,彻底解决了混腔号的问题,有效的解决了产品的累积重叠造成的产品品质下降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品质。
本实用新型中的滑道是根据产品在模腔内的位置、间距、腔数及输送带宽度而制作的一款可以分腔放置产品的滑道,正常生产过程中可根据输送带的不同宽度,自由设计滑道宽度,满足生产需求。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传送带装置,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传送带(1)和第二传送带(2),所述第一传送带(1)的出料端和所述第二传送带(2)的进料端相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带(1)与所述第二传送带之间过渡安装有滑道(3),所述滑道(3)上设置有若干中间隔间(31),各所述中间隔间(31)的延伸方向与物料的行进方向一致,各所述中间隔间(31)将所述滑道(3)分隔成至少两个分滑道(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3)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一支撑腿(4),两所述支撑腿(4)安装于所述第一传送带(1)的尾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送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4)安装于所述第一传送带(1)的端部设置有长孔(41),所述支撑腿(4)通过与所述长孔(41)相配合的螺栓安装于所述第一传送带(1)的尾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送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3)的两侧均设置有侧挡边(33),两所述支撑腿(4)分别安装在相应的两所述侧挡边(3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送带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侧挡边(33)上均设置有调节孔(34),两所述支撑腿(4)的端部均通过一螺栓(5)分别安装于两所述调节孔(34)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送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孔(34)为条形孔,所述调节孔(34)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侧挡边(33)的延伸方向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隔间(31)设有一条,所述中间隔间(31)设置在所述滑道(3)的中心位置。
CN201621281959.8U 2016-11-25 2016-11-25 传送带装置 Active CN2062320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81959.8U CN206232068U (zh) 2016-11-25 2016-11-25 传送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81959.8U CN206232068U (zh) 2016-11-25 2016-11-25 传送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32068U true CN206232068U (zh) 2017-06-09

Family

ID=58981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81959.8U Active CN206232068U (zh) 2016-11-25 2016-11-25 传送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3206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9099A (zh) * 2017-08-15 2019-03-01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输送滑道及具有该输送滑道的传导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9099A (zh) * 2017-08-15 2019-03-01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输送滑道及具有该输送滑道的传导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12217U (zh) 圆形食品成型机
CN103858948A (zh) 一种加馅托盘及运用该托盘的线外加馅装置
CN105290997B (zh) 一种树脂砂轮的全自动化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
KR101410379B1 (ko) 만두 성형기의 만두피 이송장치
CN207267327U (zh) 可升降的海绵发泡模箱底板
CN206232068U (zh) 传送带装置
CN103847022A (zh) 一种阳极糊料加料装置和加料方法
CN202918945U (zh) 虾分选装置
CN206232101U (zh) 一种托盒自动送料装置
CN106915594A (zh) 隧道冷冻机的输送装置
CN110605781A (zh) 一种保温板自动循环生产线
CN106273362A (zh) 吹塑成型系统
CN206476448U (zh) 物料盒循环收放机
CN204070447U (zh) 一种清洗去皮装置
CN207712903U (zh) 一种理饼过渡机
CN209008941U (zh) 一种用于方瓶的倒瓶进料装置
CN105034223B (zh) 具有改进蘸胶机及模条导向机构的空心胶囊制备装置
CN204104699U (zh) 一种全自动理条机
CN206733572U (zh) 间隔式输液瓶胚输送系统
CN203997806U (zh) 双层砖成型机的改进结构
CN208037445U (zh) 一种新型螺母进料装置
CN106142285B (zh) 用于重组材压制设备的自动分穿销装置
CN206275159U (zh) 一种紫菜压饼设备
CN207220133U (zh) 一种小米锅巴全自动成型装置
CN206812418U (zh) 一种吹塑模具模内切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16

Address after: 261031 north of Yuqing street, east of Dongming Road, high tech Zone, Weif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Room 502, Geer electronic office building)

Patentee after: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104 Laoshan Qingdao District North House Street investment service center room, Room 308,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GOERTEK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