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31613U - 可折叠连接件、折叠机臂及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可折叠连接件、折叠机臂及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31613U
CN206231613U CN201621071197.9U CN201621071197U CN206231613U CN 206231613 U CN206231613 U CN 206231613U CN 201621071197 U CN201621071197 U CN 201621071197U CN 206231613 U CN206231613 U CN 2062316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connecting member
wall
adaptor
fold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7119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丘力
王铭熙
陈翔宇
刘煜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ajiang Innov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ajiang Innov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ajiang Innov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ajiang Innov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7119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316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316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3161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一种可折叠连接件、折叠机臂及无人机,包括第一子连接件,第二子连接件及套筒,所述第二子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子连接件枢接,使得所述第二子连接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子连接件旋转折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子连接件至少其中一个的外壁的外侧面设有沿部分周向分布的外螺纹,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第一子连接件及第二子连接件上,所述套筒内壁开设有供所述外螺纹滑入的轴向滑槽及与所述外螺纹配合固定的沿部分周向分布的内螺纹,所述外螺纹通过所述滑槽滑入所述套筒后,能够转动与所述内螺纹配合,使所述套筒与所述第一子连接件及第二子连接件固定连接。

Description

可折叠连接件、折叠机臂及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连接件、具有所述可折叠连接件的折叠机臂及具有所述折叠机臂的无人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无人机机臂的折叠固定通常是利用内外配合的一圈圈螺纹而固定,然而,采用该固定方式固定机臂时,需要拧多圈才能拧紧,操作麻烦且费时,用户体验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的可折叠连接件、具有所述可折叠连接件的折叠机臂及具有所述折叠机臂的无人机。
一种可折叠连接件,包括第一子连接件,第二子连接件及套筒,所述第二子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子连接件枢接,使得所述第二子连接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子连接件旋转折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子连接件至少其中一个的外壁的外侧面设有沿部分周向分布的外螺纹,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第一子连接件及第二子连接件上,所述套筒内壁开设有供所述外螺纹滑入的轴向滑槽及与所述外螺纹配合固定的沿部分周向分布的内螺纹,所述外螺纹通过所述滑槽滑入所述套筒后,能够转动与所述内螺纹配合,使所述套筒与所述第一子连接件及第二子连接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子连接件的外壁与所述第二子连接件的外壁周向位于同一圆周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子连接件的外壁与所述第二子连接件的外壁围成一个完整的圆筒。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子连接件包括自所述第一子连接件的外壁的径向的两端延伸设置的连接臂,所述第二子连接件包括自所述第二子连接件的外壁向外延伸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接臂配合连接,使所述第二子连接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子连接件旋转折叠。
进一步地,所述可折叠连接件还包括轴接组件,所述连接臂及所述连接部分别开设有共轴的轴接孔,所述轴接组件设置在所述轴接孔中,以连接所述第一子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子连接件,及使所述第二子连接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子连接件旋转折叠。
进一步地,所述外螺纹沿周向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套筒内壁的轴向滑槽沿周向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子连接件和第二子连接件在周向形成多组外螺纹结构,所述套筒内壁形成相同数目的轴向滑槽,且供相应外螺纹穿过的轴向滑槽沿周向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外螺纹沿周向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子连接件包括第一转接件,所述第一转接件与所述第一子连接件的外壁共轴设置,且自所述第一子连接件的轴向端部向外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子连接件包括第二转接件,所述第二转接件与第二子连接件的外壁共轴设置,所述第二子连接件的外壁围绕所述第二转接件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可折叠连接件还包括垫圈,所述垫圈设置在所述第一子连接件的外壁所围成的空间内,且当所述第二子连接件处于非折叠状态时,所述垫圈弹性抵接于所述第二转接件与所述第一转接件之间。
一种折叠机臂,包括机臂组及至少一个上述可折叠连接件,所述机臂组包括至少两个子机臂,所述机臂组中需转动连接的两个机臂分别与一个可折叠连接件中的第一子连接件和第二子连接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子连接件包括第一转接件,所述第二子连接件包括第二转接件,所述机臂组包括可相对折叠的第一子机臂和第二子机臂,所述第一子机臂与所述第一转接件连接后,所述第一子机臂相对所述第一转接件的转动自由度被限制;及/或所述第二子机臂与所述第二转接件连接后,所述第二子机臂相对所述第二转接件的转动自由度被限制。
进一步地,所述折叠机臂还包括止挡环,所述止挡环设置于两个子机臂中套设于所述套筒中的子机臂的端部,所述止挡环用于防止所述套筒自所述子机臂脱落。
进一步地,所述折叠机臂还包括垫圈,所述垫圈设置于所述止挡环所在的子机臂的端部,且位于所述止挡环与所述子机臂之间。
一种无人机,包括机身,动力组件及上述折叠机臂,所述折叠机臂一端连接于所述机身,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动力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无人机包括四个机臂,其中对角设置的两个机臂为折叠机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提供的可折叠连接件、折叠机臂及无人机,由于所述可折叠连接件的第一子连接件和/或第二子连接件的外壁的外侧面设有多条周向凸肋,且可折叠连接件的套筒内壁开设有供所述凸肋滑入的轴向滑槽及与所述周向凸肋配合固定的周向沟槽,当所述凸肋通过所述滑槽滑入所述套筒后,只需转动小于一周的距离将所述凸肋收容至所述沟槽内,便可实现多条凸肋和多条沟槽的配合,从而使所述套筒与所述第一子连接件及第二子连接件固定连接。操作简单省时,优化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方案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机臂处于伸展状态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折叠机臂处于解除锁定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折叠机臂的分解图。
图4是图1中的折叠机臂的剖视图。
图5是图3的折叠机臂的套筒的立体图。
图6是具有图1所示折叠机臂的无人机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折叠机臂 10
可折叠连接件 11
机臂组 17
第一子连接件 12
第二子连接件 13
套筒 14
第一外壁 121
第一转接件 125
凸肋 122、132
连接臂 123
第一轴接孔 1231
第二外壁 131
第二转接件 135
连接部 133
第二轴接孔 1331
轴向滑槽 141
周向沟槽 143
轴接组件 15
垫圈 16、19
第一子机臂 171
第二子机臂 173
止挡环 18
无人机 100
机臂 10a
机身 2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阅图1,本技术方案实施方式提供的折叠机臂10包括至少一个可折叠连接件11及连接于所述可折叠连接件11的机臂组17。
请一并参阅图2,所述可折叠连接件11包括第一子连接件12,第二子连接件13及套筒14。所述第二子连接件13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子连接件12旋转折叠。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子连接件13与所述第一子连接件12枢接。
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所述第一子连接件1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外壁121及第一转接件125。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外壁121为截面大致呈圆弧状的长筒结构。所述第一外壁121的外侧面沿其周向延伸设置有多条凸肋122。所述凸肋122沿周向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外壁121的周向弧长。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多条凸肋122在所述第一外壁121的外侧面形成沿部分周向延伸的外螺纹。所述第一外壁121周向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设置有连接臂123。所述连接臂123均位于所述第一外壁121轴向的同一端。所述连接臂123分别开设有共轴设置的第一轴接孔1231。
可以理解,所述连接臂123可以仅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壁121周向的一端。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外壁121与所述第一转接件125一体成型。图示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外壁121与所述第一转接件125共轴设置。所述第一转接件125自所述连接臂123所在的第一外壁121的轴向端部向外延伸设置。所述第一转接件125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外壁121的直径。此处所述第一转接件125为筒状结构,可以套设于其他杆状结构上或套设于其他筒状结构中。可以理解,所述第一转接件125也可为杆状结构,而被套设于筒状结构中。
可以理解,所述第一外壁121与所述第一转接件125也可通过其他方式连接,例如利用卡扣结构连接,焊接,胶粘等等。
所述第二子连接件13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外壁131及第二转接件135。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外壁131为截面大致呈圆弧状的长筒结构。当所述机臂10处于伸展状态时,所述第一外壁121与所述第二外壁131位于同一圆周上。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外壁131能够在所述机臂10处于伸展状态时与所述第一外壁121围成一个完整的圆柱筒。所述第二外壁131的外侧面沿其周向延伸设置有多条凸肋132。所述凸肋132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外壁131的周向弧长。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多条凸肋132在所述第二外壁131的外侧面形成沿部分周向延伸的外螺纹。所述第二外壁131轴向的一端部还设置有与所述连接臂123配合连接的连接部133。所述第二子连接件13通过所述连接部133与所述连接臂123之间的配合连接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子连接件12旋转折叠。所述连接部133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轴接孔1231对应的第二轴接孔1331。所述第二转接件135一端与所述第二外壁131连接。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转接件135与第二外壁131共轴设置,且所述第二外壁131围绕所述第二转接件135设置。此处所述第二转接件135为筒状结构,可以套设于其他杆状结构上或套设于其他筒状结构中。可以理解,所述第二转接件135也可为杆状结构,而被套设于筒状结构中。
请一并参阅图5,所述套筒14能够套设在所述第一子连接件12及所述第二子连接件13上。所述套筒14的内壁开设有供所述凸肋122及132沿所述套筒14轴向滑入所述套筒14内部的轴向滑槽141。所述套筒14的内壁的周向还开设有与所述凸肋122及132配合固定的周向沟槽143。本实施例中,所述周向沟槽143在所述套筒14的内壁形成沿部分周向分布的内螺纹。
第一子连接件12的凸肋122和第二子连接件13的凸肋132在周向形成至少一组外螺纹结构,且所述至少一组外螺纹沿周向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套筒14的内壁的轴向滑槽141沿周向的长度。
当所述第一子连接件12及第二子连接件13上的外螺纹通过所述套筒14的内壁的滑槽141滑入所述套筒14后,通过旋转与所述内螺纹配合,从而锁紧所述套筒14与第一子连接件12和第二子连接件13,且可通过螺纹的自锁防止松脱。
可以理解,所述第一子连接件12和第二子连接件13可沿周向形成两组、三组、或其他数目组的部分外螺纹,相邻组外螺纹之间具有一定间隔,所述间隔沿周向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套筒14上的内壁形成的部分内螺纹沿周向的长度。相应地,所述部分外螺纹沿周向的长度也小于或等于套筒14内壁上供所述部分外螺纹通过的滑槽141沿周向的长度。
可以理解,所述凸肋122和132也可为除外螺纹之外的其他结构,如多条沿周向延伸的相互平行的凸条、相对周向倾斜的多条凸条等。相应地,套筒14内壁的沟槽143设置为与各种结构的凸肋相配合的结构。
可以理解,所述可折叠连接件11也可只包括第一子连接件12的凸肋122或只包括第二子连接件13的凸肋132,即第一子连接件12和第二子连接件13其中一个的外壁不设置凸肋结构。
所述可折叠连接件11还包括轴接组件15。所述轴接组件15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接孔1231及所述第二轴接孔1331中,以连接所述第一子连接件12与所述第二子连接件13,并使所述第二子连接件13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子连接件12旋转折叠。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轴接组件15为相互连接且共轴设置的多个滑轮。
所述可折叠连接件11还包括垫圈16。所述垫圈16设置在所述第一子连接件12的第一外壁121所围成的空间内。当所述折叠机臂10处于伸展状态时,所述垫圈16弹性抵接于所述第二转接件125与所述第一转接件135之间。
所述机臂组17包括至少两个子机臂。所述机臂组17中需转动连接的两个子机臂分别与一个可折叠连接件11中的第一子连接件12和第二子连接件13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机臂组17包括第一子机臂171及第二子机臂173。所述第一子机臂171与第一子连接件12的第一转接件125连接,且所述第一子机臂171相对所述第一转接件125的转动自由度被限制。所述第二子机臂173与第二子连接件13的第二转接件135连接,且所述第二子机臂173相对所述第二转接件135的转动自由度被限制。所述套筒14能够活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二子机臂173上。
所述折叠机臂10还包括止挡环18。所述止挡环18设置在所述第二子机臂173远离所述第二转接件135的端部。所述止挡环18用于防止所述套筒14自所述第二子机臂173脱落。
所述折叠机臂10还包括垫圈19。所述垫圈19设置于所述第二子机臂173的远离所述第二转接件135的端部,且位于所述止挡环18与所述第二子机臂173之间。
该折叠机臂10的固定方法包括步骤:
首先,提供一个所述机臂组17及至少一个所述可折叠连接件11。所述机臂组17包括至少两个子机臂。
接着,将所述子机臂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子连接件12及第二子连接件13,并将所述套筒14套设在于所述第二子连接件13连接的子机臂上。
接着,旋转所述第二子连接件13,使所述第二子连接件13相对所述第一子连接件12伸展。
接着,使所述凸肋122及132沿所述套筒14的轴向滑槽141滑入所述套筒14内部。
接着,将所述套筒14与所述第一子连接件12及第二子连接件13相对转动,使所述凸肋122及132滑入所述周向沟槽143中,从而使所述套筒14与所述第一子连接件12与所述第二子连接件13固定连接。
所述方法可逆,当欲将所述折叠机臂10折叠收起时,将所述套筒14与所述第一子连接件12及第二子连接件13相对转动,使所述凸肋122及132从所述周向沟槽143回到所述轴向滑槽141中,然后沿所述与所述第二子连接件13连接的子机臂滑动所述套筒14,使所述套筒14与第一子连接件12及第二子连接件13分开,然后旋转所述第二子连接件13使所述折叠机臂10处于折叠状态即可。
请参阅图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无人机100,包括所述机臂10a,机身20及动力组件(图未示)。所述机臂10a一端连接于所述机身20,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动力组件。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无人机100包括四个机臂10a,其中对角设置的两个机臂为折叠机臂10。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电机与螺旋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提供的可折叠连接件、折叠机臂及无人机,由于所述可折叠连接件的第一子连接件与第二子连接件的外壁的外侧面均设有多条周向凸肋,且可折叠连接件的套筒内壁开设有供所述凸肋滑入的轴向滑槽及与所述周向凸肋配合固定的周向沟槽,当所述凸肋通过所述滑槽滑入所述套筒后,只需转动小于一周的距离将所述凸肋收容至所述沟槽内,便可实现多条凸肋和多条沟槽的配合,从而使所述套筒与所述第一子连接件及第二子连接件固定连接。操作简单省时,优化了用户体验。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与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与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可折叠连接件,包括第一子连接件,第二子连接件及套筒,所述第二子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子连接件枢接,使得所述第二子连接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子连接件旋转折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子连接件至少其中一个的外壁的外侧面设有沿部分周向分布的外螺纹,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第一子连接件及第二子连接件上,所述套筒内壁开设有供所述外螺纹滑入的轴向滑槽及与所述外螺纹配合固定的沿部分周向分布的内螺纹,所述外螺纹通过所述滑槽滑入所述套筒后,能够转动与所述内螺纹配合,使所述套筒与所述第一子连接件及第二子连接件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连接件的外壁与所述第二子连接件的外壁周向位于同一圆周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连接件的外壁与所述第二子连接件的外壁围成一个完整的圆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连接件包括自所述第一子连接件的外壁的径向的两端延伸设置的连接臂,所述第二子连接件包括自所述第二子连接件的外壁向外延伸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接臂配合连接,使所述第二子连接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子连接件旋转折叠。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连接件还包括轴接组件,所述连接臂及所述连接部分别开设有共轴的轴接孔,所述轴接组件设置在所述轴接孔中,以连接所述第一子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子连接件,及使所述第二子连接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子连接件旋转折叠。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螺纹沿周向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套筒内壁的轴向滑槽沿周向的长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折叠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连接件和第二子连接件在周向形成多组外螺纹结构,所述套筒内壁形成相同数目的轴向滑槽,且供相应外螺纹穿过的轴向滑槽沿周向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外螺纹沿周向的长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连接件包括第一转接件,所述第一转接件与所述第一子连接件的外壁共轴设置,且相对所述外壁沿轴向向另外一侧延伸。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折叠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连接件包括第二转接件,所述第二转接件与第二子连接件的外壁共轴设置,所述第二子连接件的外壁围绕所述第二转接件设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折叠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连接件还包括垫圈,所述垫圈设置在所述第一子连接件的外壁所围成的空间内,且当所述第二子连接件处于非折叠状态时,所述垫圈弹性抵接于所述第二转接件与所述第一转接件之间。
11.一种折叠机臂,包括机臂组及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连接件,所述机臂组包括至少两个子机臂,所述机臂组中需转动连接的两个机臂分别与一个可折叠连接件中的第一子连接件和第二子连接件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折叠机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连接件包括第一转接件,所述第二子连接件包括第二转接件,所述机臂组包括可相对折叠的第一子机臂和第二子机臂,所述第一子机臂与所述第一转接件连接后,所述第一子机臂相对所述第一转接件的转动自由度被限制;及/或所述第二子机臂与所述第二转接件连接后,所述第二子机臂相对所述第二转接件的转动自由度被限制。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折叠机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臂还包括止挡环,所述止挡环设置于两个子机臂中套设于所述套筒中的子机臂的端部,所述止挡环用于防止所述套筒自所述子机臂脱落。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折叠机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臂还包括垫圈,所述垫圈设置于所述止挡环所在的子机臂的端部,且位于所述止挡环与所述子机臂之间。
15.一种无人机,包括机身,动力组件及如权利要求1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机臂,所述折叠机臂一端连接于所述机身,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动力组件。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人机,其他在于,所述无人机包括四个机臂,其中对角设置的两个机臂为折叠机臂。
CN201621071197.9U 2016-09-22 2016-09-22 可折叠连接件、折叠机臂及无人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316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71197.9U CN206231613U (zh) 2016-09-22 2016-09-22 可折叠连接件、折叠机臂及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71197.9U CN206231613U (zh) 2016-09-22 2016-09-22 可折叠连接件、折叠机臂及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31613U true CN206231613U (zh) 2017-06-09

Family

ID=58983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71197.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31613U (zh) 2016-09-22 2016-09-22 可折叠连接件、折叠机臂及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316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47631A (zh) * 2016-09-22 2017-01-25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可折叠连接件、折叠机臂及无人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47631A (zh) * 2016-09-22 2017-01-25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可折叠连接件、折叠机臂及无人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47631A (zh) 可折叠连接件、折叠机臂及无人机
CN104884840B (zh) 中空型波动齿轮装置
WO2017020225A1 (zh) 无人直升飞机
CN103061498B (zh) 一种脚手架对接组件及其公、母接头
CN206231613U (zh) 可折叠连接件、折叠机臂及无人机
CN103851050B (zh) 插销
CN208882097U (zh) 一种无人机机臂折叠组件及无人机
CN202884254U (zh) 可调固定管夹
CN204284848U (zh) 支撑架
CN104976221B (zh) 旋转机构及电子装置
CN101439589B (zh) 全钢子午巨胎成型机成型鼓
CN205837172U (zh) 无人机用折叠机构以及具有折叠机构的无人机
CN202811708U (zh) 锁紧装置
CN110529509A (zh) 开槽入口万向节
CN206407117U (zh) 可折叠式多旋翼无人机
CN205780585U (zh) 交叉索夹
CN106002822A (zh) 过盈配合零件的拆卸工具
CN106976645B (zh) 一种高强度绳索对接器及其组装和使用方法
CN108730322A (zh) 转动结构及手术灯
CN108058818A (zh) 无人机桨保护架
CN206750510U (zh) 一种多向可调结绳装置
CN207647967U (zh) 一种防止内部线缆缠绕的筒形件连接结构
CN205715144U (zh) 一种固定装置
CN207328817U (zh) 一种长轴距多旋翼飞行器主体
CN206446787U (zh) 折叠式驱动装置以及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