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21164U - 塔筒及其钢筋笼 - Google Patents

塔筒及其钢筋笼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21164U
CN206221164U CN201621109201.6U CN201621109201U CN206221164U CN 206221164 U CN206221164 U CN 206221164U CN 201621109201 U CN201621109201 U CN 201621109201U CN 206221164 U CN206221164 U CN 2062211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ngitudinal direction
reinforcing bar
steel
direction reinforcing
reinforcement c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0920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家宁
李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Fengling new ener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uoerguosi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oerguosi Amperex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Huoerguosi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0920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211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211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211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8Onshore wind turbines

Landscapes

  • Reinforcem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塔筒及其钢筋笼,所述钢筋笼,包括:第一横向钢筋,所述第一横向钢筋沿横向方向延伸且呈弧形;第一纵向钢筋,所述第一纵向钢筋沿纵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纵向钢筋包括多个且沿所述第一横向钢筋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二纵向钢筋,所述第二纵向钢筋沿纵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纵向钢筋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第二纵向钢筋与多个所述第一纵向钢筋一一对应且位于其的径向外侧;第二横向钢筋,所述第二横向钢筋包括多个且沿纵向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横向钢筋呈弧形。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钢筋笼的结构稳定,强度大,从而可以提高塔筒的结构强度以及抗变形能力。

Description

塔筒及其钢筋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塔筒的钢筋笼、具有该钢筋笼的塔筒。
背景技术
随着风机发电效率的增加,叶片长度越来越长,与之匹配的风机塔筒的高度和截面尺寸也不断增加。钢结构塔筒由于成本较高、运输困难,因此难以满足大截面高塔筒的建造要求。而预制混凝土塔筒能够经济地建造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因此得到广泛关注。
相关技术中,由于混凝土塔筒的结构限制,混凝土塔筒的结构强度小,抗变形能力弱,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塔筒的钢筋笼,该钢筋笼的结构稳定,强度大,从而可以提高塔筒的结构强度以及抗变形能力。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该钢筋笼的塔筒。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钢筋笼,包括:第一横向钢筋,所述第一横向钢筋沿横向方向延伸且呈弧形,所述第一横向钢筋包括多个且沿纵向方向间隔设置;第一纵向钢筋,所述第一纵向钢筋沿纵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纵向钢筋包括多个且沿所述第一横向钢筋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个第一纵向钢筋与所述多个第一横向钢筋分别绑扎;第二纵向钢筋,所述第二纵向钢筋沿纵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纵向钢筋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第二纵向钢筋与多个所述第一纵向钢筋一一对应且位于其的径向外侧,每个所述第二纵向钢筋与相应的所述第一纵向钢筋相连;第二横向钢筋,所述第二横向钢筋包括多个且沿纵向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横向钢筋呈弧形,每个所述第二横向钢筋与多个第二纵向钢筋分别进行绑扎。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塔筒的钢筋笼,通过设置上述的第一横向钢筋、第一纵向钢筋、第二纵向钢筋和第二横向钢筋,彼此进行绑扎,从而可以使整个钢筋笼的结构更加稳定,并且提高钢筋笼的强度,进而应用该钢筋笼的塔筒的结构强度以及抗变形能力也可以得到提升。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纵向钢筋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纵向钢筋的上端相连,所述第一纵向钢筋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纵向钢筋的下端相连。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纵向钢筋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纵向钢筋的上端通过U形钢筋相连,所述第一纵向钢筋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纵向钢筋的下端通过U形钢筋相连。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一纵向钢筋与相应的所述第二纵向钢筋由同一根钢筋弯折形成。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横向钢筋与多个所述第二横向钢筋一一对应且同心设置,且每个所述第一横向钢筋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所述第二横向钢筋的两端相连。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一横向钢筋的两端分别通过U形钢筋与相应的所述第二横向钢筋的两端相连。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横向钢筋和/或所述第二横向钢筋中上设有塑料轮。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塑料轮包括:多个环形筋,所述多个环筋彼此内外套设;多个径向筋,每个径向筋沿径向方向延伸且用于连接任意多个所述环形筋;多个延伸筋,每个延伸筋从最外侧的所述环形筋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钢筋笼的底部设有多个砂浆垫片。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钢筋笼为圆形或半圆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塔筒,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用于塔筒的钢筋笼。
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钢筋笼具有上述优点,因此通过设置上述钢筋笼,从而可以大大地提高塔筒的结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钢筋笼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钢筋笼的塑料轮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钢筋笼的塑料轮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钢筋笼100;
第一横向钢筋1;第一纵向钢筋2;第二纵向钢筋3;第二横向钢筋4;
塑料轮5;环形筋51;径向筋52;延伸筋53;卡口5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塔筒的钢筋笼100,如图1和图2所示的示例中,钢筋笼100包括:第一横向钢筋1、第一纵向钢筋2、第二纵向钢筋3和第二横向钢筋4。
第一横向钢筋1沿横向方向延伸且呈弧形,第一横向钢筋1包括多个且沿纵向方向间隔设置。可选地,每个第一横向钢筋1的形状和尺寸可以相同,多个第一横向钢筋1沿纵向间隔设置,每相邻两个第一横向钢筋1之间的间距可以相等。其中可以理解的是,每个第一横向钢筋1可以是单独成型的结构,或者相邻两个第一横向钢筋1可以由连接部连接为一个体,例如多个第一横向钢筋1中的部分可以彼此首尾相连构成大体螺旋形。
第一纵向钢筋2沿纵向方向延伸,第一纵向钢筋2包括多个且多个第一纵向钢筋2之间沿第一横向钢筋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即多个第一纵向钢筋2沿第一横向钢筋1的弧形形状彼此间隔开设置,每个第一纵向钢筋2与多个第一横向钢筋1分别绑扎,也就是说,在每个第一纵向钢筋2的纵向方向上,其不同的部位与不同位置处的第一横向钢筋1分别绑扎,由此可以使第一纵向钢筋2与多个第一横向钢筋1牢固地固定。
第二纵向钢筋3沿纵向方向延伸,第二纵向钢筋3包括多个且与多个第一纵向钢筋2一一对应设置,也就是说,多个第二纵向钢筋3和多个第一纵向钢筋2在径向方向上一一对应,第二纵向钢筋3位于第一纵向钢筋2的外侧,每个第二纵向钢筋3与相应的第一纵向钢筋2相连,需要解释的是,第二纵向钢筋3可以与第一纵向钢筋2在任意的位置处进行连接,例如上部、下部或者中部,均可。由此,每个第二纵向钢筋3可以牢固地与第一纵向钢筋2连接。
第二横向钢筋4包括多个且沿纵向方向间隔设置,第二横向钢筋4呈弧形。可选地,每个第二横向钢筋4的形状和尺寸可以相同,多个第二横向钢筋4沿纵向间隔设置,每相邻两个第二横向钢筋4之间的间距可以相等。其中可以理解的是,每个第二横向钢筋4可以是单独成型的结构,或者相邻两个第二横向钢筋4可以由连接部连接为一个体,例如多个第二横向钢筋4中的部分可以彼此首尾相连构成大体螺旋形。每个第二横向钢筋4与多个第二纵向钢筋3分别进行绑扎,可以理解的是,每个第二横向钢筋4沿多个第二纵向钢筋3的间隔方向弯曲,每个第二横向钢筋4的不同位置与相应的第二纵向钢筋3进行绑扎。由此,可以使第二横向钢筋4与多个第二纵向钢筋3牢固地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塔筒的钢筋笼100,通过设置上述的第一横向钢筋1、第一纵向钢筋2、第二纵向钢筋3和第二横向钢筋4,彼此进行绑扎,从而可以使整个钢筋笼100的结构更加稳定,并且提高钢筋笼100的强度,进而应用该钢筋笼100的塔筒的结构强度以及抗变形能力也可以得到提升。
下面将参考图1和图2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钢筋笼100。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钢筋笼100可以是圆形或半圆形。也就是说,钢筋笼100的水平投影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半圆形。其中,钢筋笼100的形状与最终需要制成的塔筒的形状匹配,例如当最终需要制成的塔筒的形状为圆形,则钢筋笼100需要编织成圆形,当最终需要制成的塔筒的形状为半圆形,则钢筋笼100需要编制成半圆形。
进一步地,当钢筋笼100是圆形时,优选地可以将第一横向钢筋1和第二横向钢筋4制成圆环形,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第一横向钢筋1或第二横向钢筋4也可以由多段弧形段连接成环形结构。当钢筋笼100是半圆形时,优选地可以将第一横向钢筋1和第二横向钢筋4制成半圆形,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第一横向钢筋1或第二横向钢筋4也可以由多段弧形段连接成半圆形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当钢筋笼100为半圆形时,第一横向钢筋1和第二横向钢筋4可以是半圆形,每个第一横向钢筋1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第二横向钢筋4的两端相连。也就是说,在同一径向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一横向钢筋1和第二横向钢筋4的两端分别相连,由此可以使同一径向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一横向钢筋1和第二横向钢筋4形成为一体结构,进而可以提高钢筋笼100的整体结构强度。
优选地,每个第一横向钢筋1的两端分别通过U形钢筋与相应的第二横向钢筋4的两端相连。也就是说,第一横向钢筋1的第一端和第二横向钢筋4的第一端通过U形钢筋相连,U形钢筋的两个支腿分别与第一横向钢筋1和第二横向钢筋4绑扎或焊接;第一横向钢筋1的第一端和第二横向钢筋4的第二端通过U形钢筋相连,U形钢筋的两个支腿分别与第一横向钢筋1和第二横向钢筋4绑扎或焊接。由此在提高二者的连接强度的前提下,二者的连接部分避免尖锐结构,可以使二者的抗变形能力得到增加。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多个第一横向钢筋1与多个第二横向钢筋4一一对应且同心设置,也就是说,多个第一横向钢筋1和多个第二横向钢筋4在径向方向上一一对应,并且彼此对应设置的第一横向钢筋1和第二横向钢筋4为同心弧形结构。由此,第一横向钢筋1与第二横向钢筋4组成的结构稳定且不易变形。而且当钢筋笼100设置在塔筒模具后进行灌浆时,塔筒承受的灌浆压力是均匀的。
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纵向钢筋2的上端与第二纵向钢筋3的上端相连,第一纵向钢筋2的下端与第二纵向钢筋3的下端相连。也就是说,在径向方向上相对的第一纵向钢筋2和第二纵向钢筋3在二者的上端和下端这两个部分处进行连接。由此不仅可以使第一纵向钢筋2和第二纵向钢筋3的连接稳定性得到保证,而且可以使二者的连接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优选地,第一纵向钢筋2的上端与第二纵向钢筋3的上端通过U形钢筋相连,第一纵向钢筋2的下端与第二纵向钢筋3的下端通过U形钢筋相连。具体地,连接第一纵向钢筋2的上端与第二纵向钢筋3的上端的U形钢筋的开口朝下,且U形钢筋的两个支腿分别与第一纵向钢筋2和第二纵向钢筋3绑扎或焊接;同理地,连接第一纵向钢筋2的下端与第二纵向钢筋3的下端的U形钢筋的开口朝上,且U形钢筋的两个支腿分别与第一纵向钢筋2和第二纵向钢筋3绑扎或焊接。由此在提高二者的连接强度的前提下,二者的连接部分避免尖锐结构,可以使二者的抗变形能力得到增加。
或者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每个第一纵向钢筋2与相应的第二纵向钢筋3由同一根钢筋弯折形成。也就是说,在径向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一纵向钢筋2和第二纵向钢筋3可以一体形成,从而一方面可以简化零部件的个数,也可以简化编制流程。
第一横向钢筋1和/或第二横向钢筋4中上设有塑料轮5。也就是说,第一横向钢筋1上可以设置塑料轮5,第二横向钢筋4上可以设置塑料轮5,或者第一横向钢筋1和第二横向钢筋4上均设有塑料轮5。有利地,塑料轮5可以是多个且间隔开设在第一横向钢筋1或第二横向钢筋4上,由此确保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如图3和图4所示,塑料轮5包括:多个环形筋51、多个径向筋52和多个延伸筋53。
多个环筋彼此内外套设,如图3所示的示例中,其示出了具有三个环筋的示例,如图4中的示例,示出了具有两个环筋的示例。环筋大体形成为环形,且彼此同心设置。每个径向筋52沿径向方向延伸且用于连接任意多个环形筋51。每个延伸筋53从最外侧的环形筋51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可选地,径向筋52以和延伸筋53可以位于同一个径向延长线上。如图3和图4所示,塑料轮5还具有卡口54,用于与钢筋进行卡接。
钢筋笼100的底部设有多个砂浆垫片。由此可以对钢筋笼100起到保护的作用。
下面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塔筒。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塔筒,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钢筋笼100。
可选地,钢筋笼100可以直接编制在塔筒的内模具上,或者钢筋笼100还可以编制在编制模具上。具体地,在编制过程中,由第一横向钢筋1、第一纵向钢筋2、第二纵向钢筋3和第二横向钢筋4的顺序依次进行编制、绑扎,也就是说,先把多个第一横向钢筋1定位在塔筒的内模具或编制模具上,再将多个第一纵向钢筋2按顺序绑扎在第一横向钢筋1上,而后再对多个第二纵向钢筋3进行放置和定位绑扎,最后再对多个第二横向钢筋4进行定位绑扎,如此完成钢筋笼100的编制。
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钢筋笼100具有上述优点,因此通过设置上述钢筋笼100,从而可以大大地提高塔筒的结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用于塔筒的钢筋笼,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横向钢筋,所述第一横向钢筋沿横向方向延伸且呈弧形,所述第一横向钢筋包括多个且沿纵向方向间隔设置;
第一纵向钢筋,所述第一纵向钢筋沿纵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纵向钢筋包括多个且沿所述第一横向钢筋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个第一纵向钢筋与所述多个第一横向钢筋分别绑扎;
第二纵向钢筋,所述第二纵向钢筋沿纵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纵向钢筋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第二纵向钢筋与多个所述第一纵向钢筋一一对应且位于其的径向外侧,每个所述第二纵向钢筋与相应的所述第一纵向钢筋相连;
第二横向钢筋,所述第二横向钢筋包括多个且沿纵向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横向钢筋呈弧形,每个所述第二横向钢筋与多个第二纵向钢筋分别进行绑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塔筒的钢筋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向钢筋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纵向钢筋的上端相连,所述第一纵向钢筋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纵向钢筋的下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塔筒的钢筋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向钢筋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纵向钢筋的上端通过U形钢筋相连,所述第一纵向钢筋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纵向钢筋的下端通过U形钢筋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塔筒的钢筋笼,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纵向钢筋与相应的所述第二纵向钢筋由同一根钢筋弯折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塔筒的钢筋笼,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横向钢筋与多个所述第二横向钢筋一一对应且同心设置,且每个所述第一横向钢筋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所述第二横向钢筋的两端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塔筒的钢筋笼,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横向钢筋的两端分别通过U形钢筋与相应的所述第二横向钢筋的两端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塔筒的钢筋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钢筋和/或所述第二横向钢筋中上设有塑料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塔筒的钢筋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轮包括:
多个环形筋,所述多个环筋彼此内外套设;
多个径向筋,每个径向筋沿径向方向延伸且用于连接任意多个所述环形筋;
多个延伸筋,每个延伸筋从最外侧的所述环形筋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塔筒的钢筋笼,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的底部设有多个砂浆垫片。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塔筒的钢筋笼,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为圆形或半圆形。
11.一种塔筒,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塔筒的钢筋笼。
CN201621109201.6U 2016-10-08 2016-10-08 塔筒及其钢筋笼 Active CN2062211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09201.6U CN206221164U (zh) 2016-10-08 2016-10-08 塔筒及其钢筋笼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09201.6U CN206221164U (zh) 2016-10-08 2016-10-08 塔筒及其钢筋笼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21164U true CN206221164U (zh) 2017-06-06

Family

ID=58781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09201.6U Active CN206221164U (zh) 2016-10-08 2016-10-08 塔筒及其钢筋笼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211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81514A (zh) * 2016-10-08 2017-03-08 霍尔果斯新国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塔筒及其钢筋笼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81514A (zh) * 2016-10-08 2017-03-08 霍尔果斯新国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塔筒及其钢筋笼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21164U (zh) 塔筒及其钢筋笼
CN206221166U (zh) 塔筒及其钢筋笼
CN206216878U (zh) 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的顶板模具及具有其的模具
CN106481514A (zh) 塔筒及其钢筋笼
CN105523085B (zh) 一种副车架结构
CN207567758U (zh) 钢筋笼
CN201407063Y (zh) 隧道多功能作业台架
CN207363830U (zh) 用于塔筒建造的悬挂支撑结构
CN212535079U (zh) 一种单柱双曲面雨棚混凝土模板结构
CN206982069U (zh) 一种钢筋笼主筋定位小卡具
CN203230166U (zh) 专用高空就位平台
CN106499591A (zh) 塔筒及其钢筋笼
CN206126620U (zh) 一种桁架连接装置
CN212080394U (zh) 一种pe双肋管
CN105888140B (zh) 一种房屋建筑中新型钢筋连接结构
CN211868146U (zh) 一种双孔预制构件可组装式异形芯模
CN209163426U (zh) 一种新型的可滑移半扣横杆
CN208175496U (zh) 一种墙体种植架
CN207863154U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
CN211817432U (zh) 一种斜屋面专用马凳筋
CN206215823U (zh) 塔筒钢筋笼的编制模具
CN203080988U (zh) 一种伞状定型化加工棚
CN206913377U (zh) 一种新型垫块预制工具
CN201580630U (zh) 伸缩旅行桶
CN202139835U (zh) 建筑用便捷式临时爬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21

Address after: 200021 room 1001, 10th floor, 138 Huaihai Middle Road, Huangpu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Fengling new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835099 room 332-3, building 11, European classic community, Karasu River, Horgos port, Ili Prefecture, Ili Kazak Autonomous Prefectur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KHORGAS XINGUOJI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