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98393U - 改良结构的插瓶针 - Google Patents

改良结构的插瓶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98393U
CN206198393U CN201620734233.9U CN201620734233U CN206198393U CN 206198393 U CN206198393 U CN 206198393U CN 201620734233 U CN201620734233 U CN 201620734233U CN 206198393 U CN206198393 U CN 2061983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connecting portion
lockhole
inlet cylinder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3423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凃柳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Brillia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Brillia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Brillia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Brillia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73423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983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983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9839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良结构的插瓶针,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插瓶针容易被重复利用的问题。本改良结构的插瓶针包括呈中空杆状且由塑料材料制成的针体,针体前端为针头,针体中部外侧壁上具有筒状连接部,针体内设有气道,气道进口与连接部的内腔连通,气道出口位于针头上,连接部内设有进气筒,进气筒内固定有空气滤膜和疏水透气滤膜,连接部内侧壁和进气筒外侧壁相贴靠,连接部内侧壁上设有锁孔,锁孔至少有2个且沿周向均布,进气筒外侧壁上设有连接孔,连接孔数量与锁孔相同且位置一一正对,连接孔内设有限位柱以及使限位柱一端具有插入到对应锁孔内趋势的弹簧。本改良结构的插瓶针具有不容易被重复利用的优点。

Description

改良结构的插瓶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改良结构的插瓶针。
背景技术
插瓶针是医用静脉输液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穿刺药瓶并保持药瓶中药液与输液管间的畅通。
现有的插瓶针如中国专利库公开的一种医用插瓶针[申请号:201320177121.4;授权公告号:CN 203227113 U]包括针体和空气过滤器,空气过滤器设置在针体的进气孔口,进气孔口固定有疏水透气滤膜,空气过滤器的空气滤膜设置在疏水透气滤膜外;空气过滤器由端盖和空气滤膜组成,端盖将空气滤膜固定在进气孔疏水透气滤膜外。
上述的插瓶针中,针体是由塑料材料制成的,且空气过滤器通过胶水粘结的方式与针体相固定。现有的插瓶针一般多是一次性的,且为了防止重复利用,一般只将针体剪断。但却不对空气过滤器做任何处理,导致使用者只需用力将空气过滤器拔出便可重复进行使用,这便会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良结构的插瓶针,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防止二次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改良结构的插瓶针,包括呈中空杆状且由塑料材料制成的针体,针体的前端为外表面呈圆锥状的针头,针体的中部外侧壁上具有呈筒状凸出的连接部,针体内设有气道,气道包括进口和出口,进口与连接部的内腔连通,且出口位于针头的外表面上,气道不和针体的内腔连通,连接部内竖直设有进气筒,进气筒内固定有空气滤膜和疏水透气滤膜,且疏水透气滤膜位于气道和空气滤膜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部的内侧壁和进气筒的外侧壁均为圆柱面且两者相贴靠,连接部的内侧壁沿该连接部的径向设有呈条状的锁孔,且锁孔为盲孔,所述的锁孔至少有2个且沿周向均布,所述的进气筒的外侧壁上设有呈条状的连接孔,连接孔的数量与锁孔相同且位置一一正对,每个连接孔内均设有限位柱以及使限位柱一端具有插入到对应锁孔内趋势的弹簧。
锁孔可通过高温棒料与连接部侧壁接触形成;使用时,插瓶针通过针头刺穿药瓶的胶塞并伸入到药瓶内以吸取药液;当药瓶内出现负压时,空气依次经过进气筒、空气滤膜、疏水透气滤膜、气道并最终进入到药瓶内,以维持药瓶内外气压的一致性;疏水透气滤膜可防止药液经气道流出;使用完毕后,针体通过剪刀等工具剪断,使针体无法进行二次利用,同时,由于限位柱的两端是分别插在锁孔和连接孔内的且连接部的内侧壁和进气筒的外侧壁相贴靠,从而有效阻止进气筒沿其轴向移动,以使进气筒始终锁于连接部内,既使操作者通过剪断连接部的方式将进气筒取出,但这种方式不仅破坏了锁定组件,而且增加的剪断工序反而增加了成本,导致重复利用进气筒的意义不大,因此操作者一般不会为了拿取进气筒而剪断连接部,所以,在锁孔、连接孔、限位柱、弹簧等起锁定进气筒功能的各零部件的作用下,可以有效避免进气筒被二次利用,从而有效防止本插瓶针的二次使用。
其次,由于锁孔为盲孔、进气筒插在连接部内且连接部的内侧壁和进气筒的外侧壁相贴靠,以将起锁定功能的各零部件隐藏于一个密闭的腔室内,从而使操作者无法得知起锁定功能的零件具体是什么,从而进一步加大进气筒被取出的难度,使防止插瓶针被重复利用的目的稳定实现。
在上述的改良结构的插瓶针中,所述的进气筒的外侧壁上设有环形凹槽,且锁孔位于环形凹槽和气道之间,所述的环形凹槽内设有0形圈,且0形圈的外周面与所述的连接部的内侧壁相抵。
在0形圈的作用下,不仅使进气筒和连接部之间形成更可靠的密封,以避免灰尘等杂质进入到气道内;而且又加强了对起锁定功能的各零部件的隐藏效果,以防止插瓶针被重复利用。
在上述的改良结构的插瓶针中,所述的连接部的内侧壁上具有呈锥形的导向面一,且导向面一延伸至连接部的端面。
采用上述的结构,在本插瓶针组装时,可以使限位柱缓慢且精准地克服弹簧的弹力回缩至连接孔内,来提高本插瓶针的组装方便性。
在上述的改良结构的插瓶针中,所述的连接孔为盲孔,限位柱靠近连接孔的底壁的一端的端面上具有凸头,弹簧套在凸头上,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柱的端面和连接孔的底壁相抵。
通过设置凸头,对弹簧起到较好的限位作用,使弹簧稳定地发生弹性形变,以提高本插瓶针组装的顺畅性。
在上述的改良结构的插瓶针中,所述的限位柱呈圆柱状,所述的连接孔和锁孔均为圆孔,且连接孔和锁孔的内壁均与限位柱的侧壁相贴靠,所述的限位柱远离连接孔底壁的一端的侧壁上具有呈锥形的导向面二。
连接孔和锁孔的内壁均与限位柱的侧壁相贴靠,以同时增加限位柱与连接部以及进气筒的接触面积,使进气筒被更加稳定地锁于连接部内,使进气筒更难被拿出,来进一步防止插瓶针被重复利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改良结构的插瓶针具有以下优点:
1、使用完毕后,针体通过剪刀等工具剪断,使针体无法进行二次利用,同时,由于限位柱的两端是分别插在锁孔和连接孔内的且连接部的内侧壁和进气筒的外侧壁相贴靠,从而有效阻止进气筒沿其轴向移动,以使进气筒始终锁于连接部内,既使操作者通过剪断连接部的方式将进气筒取出,但这种方式不仅破坏了锁定组件,而且增加的剪断工序反而增加了成本,导致重复利用进气筒的意义不大,因此操作者一般不会为了拿取进气筒而剪断连接部,所以,在锁孔、连接孔、限位柱、弹簧等起锁定进气筒功能的各零部件的作用下,可以有效避免进气筒被二次利用,从而有效防止本插瓶针的二次使用。
2、由于锁孔为盲孔、进气筒插在连接部内且连接部的内侧壁和进气筒的外侧壁相贴靠,以将起锁定功能的各零部件隐藏于一个密闭的腔室内,从而使操作者无法得知起锁定功能的零件具体是什么,从而进一步加大进气筒被取出的难度,使防止插瓶针被重复利用的目的稳定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改良结构的插瓶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针体;1a、针头;1b、连接部;1b1、锁孔;1b2、导向面一;1c、气道;1d、进液口;2、进气筒;2a、连接孔;3、限位柱;3a、凸头;3b、导向面二;4、空气滤膜;5、疏水透气滤膜;6、弹簧;7、0形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改良结构的插瓶针由针体1、进气筒2、限位柱3等组成。其中,针体1由塑料材料制成,以使其能够被剪刀等工具剪断。
具体来说,针体1呈中空杆状,该针体1的前端为外表面呈圆锥状的针头1a,且针体1的中部外侧壁上具有呈筒状凸出的连接部1b。连接部1b和针体1为一体式结构,即连接部1b也由塑料材料制成。针体1内设有气道1c,且该气道1c不与针体1的内腔连通。气道1c包括进口和出口,其中,进口与连接部1b的内腔连通;出口位于针头1a的外表面上。针头1a上还设有与针体1的内腔连通的进液口1d,且出口和进液口1d分布在针头1a两侧。
进气筒2呈筒状且竖直设于连接部1b内,此时,进气筒2的上端面位于连接部1b内。进气筒2内固定有空气滤膜4和疏水透气滤膜5,且疏水透气滤膜5位于气道1c和空气滤膜4之间。具体来说,如图2所示,进气筒2的内侧壁上具有呈环状的挡肩,连接部1b的内侧壁上具有呈环形的凸肩,疏水透气滤膜5和空气滤膜4均呈圆片状,且疏水透气滤膜5、空气滤膜4、凸肩和挡肩四者的中心轴线共线。空气滤膜4的两端面分别与挡肩和疏水透气滤膜5相抵,且疏水透气滤膜5的两端面分别与空气滤膜4和凸肩相抵,从而将空气滤膜4和疏水透气滤膜5稳定地定位于进气筒2内。
如图2和图3所示,连接部1b的内侧壁和进气筒2的外侧壁均为圆柱面且两者相贴靠。其中,连接部1b的内侧壁沿该连接部1b的径向设有呈条状的锁孔1b1,且锁孔1b1为盲孔。锁孔1b1至少有2个且沿周向均布。进气筒2的外侧壁上设有呈条状的连接孔2a,连接孔2a的数量与锁孔1b1相同且位置一一正对。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孔2a也为盲孔,优选锁孔1b1的数量为2个,即连接孔2a的数量也为2个。如图1所示,每个连接孔2a内均设有限位柱3以及使限位柱3一端具有插入到对应锁孔1b1内趋势的弹簧6。具体来说,限位柱3靠近连接孔2a的底壁的一端的端面上具有凸头3a,弹簧6套在凸头3a上,且弹簧6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柱3的端面和连接孔2a的底壁相抵。进一步说明,限位柱3呈圆柱状,连接孔2a和锁孔1b1均为圆孔,且连接孔2a和锁孔1b1的内壁均与限位柱3的侧壁相贴靠。限位柱3远离连接孔2a底壁的一端的侧壁上具有呈锥形的导向面二3b,以使限位柱3能够顺畅地插入到锁孔1b1内。
如图2所示,进气筒2的外侧壁上设有环形凹槽,且锁孔1b1位于环形凹槽和气道1c之间。环形凹槽内设有0形圈7,且0形圈7的外周面与连接部1b的内侧壁相抵,这样不仅能够加强连接部1b和进气筒2连接的密封性,而且还可以加强隐藏锁孔1b1以及连接孔2a的可靠性。连接部1b的内侧壁上具有呈锥形的导向面一1b2,且导向面一1b2延伸至连接部1b的端面。
使用时,插瓶针通过针头1a刺穿药瓶的胶塞并伸入到药瓶内以吸取药液;当药瓶内出现负压时,空气依次经过进气筒2、空气滤膜4、疏水透气滤膜5、气道1c并最终进入到药瓶内,以维持药瓶内外气压的一致性;疏水透气滤膜5可防止药液经气道1c流出;使用完毕后,针体1通过剪刀等工具剪断,使针体1无法进行二次利用,同时,由于限位柱3的两端是分别插在锁孔1b1和连接孔2a内的且连接部1b的内侧壁和进气筒2的外侧壁相贴靠,从而有效阻止进气筒2沿其轴向移动,以使进气筒2始终锁于连接部1b内,既使操作者通过剪断连接部1b的方式将进气筒2取出,但这种方式不仅破坏了锁定组件,而且增加的剪断工序反而增加了成本,导致重复利用进气筒2的意义不大,因此操作者一般不会为了拿取进气筒2而剪断连接部1b,所以,在锁孔1b 1、连接孔2a、限位柱3、弹簧6等起锁定进气筒2功能的各零部件的作用下,可以有效避免进气筒2被二次利用,从而有效防止本插瓶针的二次使用。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5)

1.改良结构的插瓶针,包括呈中空杆状且由塑料材料制成的针体,针体的前端为外表面呈圆锥状的针头,针体的中部外侧壁上具有呈筒状凸出的连接部,针体内设有气道,气道包括进口和出口,进口与连接部的内腔连通,且出口位于针头的外表面上,气道不和针体的内腔连通,连接部内竖直设有进气筒,进气筒内固定有空气滤膜和疏水透气滤膜,且疏水透气滤膜位于气道和空气滤膜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部的内侧壁和进气筒的外侧壁均为圆柱面且两者相贴靠,连接部的内侧壁沿该连接部的径向设有呈条状的锁孔,且锁孔为盲孔,所述的锁孔至少有2个且沿周向均布,所述的进气筒的外侧壁上设有呈条状的连接孔,连接孔的数量与锁孔相同且位置一一正对,每个连接孔内均设有限位柱以及使限位柱一端具有插入到对应锁孔内趋势的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结构的插瓶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筒的外侧壁上设有环形凹槽,且锁孔位于环形凹槽和气道之间,所述的环形凹槽内设有0形圈,且0形圈的外周面与所述的连接部的内侧壁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结构的插瓶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部的内侧壁上具有呈锥形的导向面一,且导向面一延伸至连接部的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良结构的插瓶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孔为盲孔,限位柱靠近连接孔的底壁的一端的端面上具有凸头,弹簧套在凸头上,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柱的端面和连接孔的底壁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良结构的插瓶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柱呈圆柱状,所述的连接孔和锁孔均为圆孔,且连接孔和锁孔的内壁均与限位柱的侧壁相贴靠,所述的限位柱远离连接孔底壁的一端的侧壁上具有呈锥形的导向面二。
CN201620734233.9U 2016-07-12 2016-07-12 改良结构的插瓶针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983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34233.9U CN206198393U (zh) 2016-07-12 2016-07-12 改良结构的插瓶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34233.9U CN206198393U (zh) 2016-07-12 2016-07-12 改良结构的插瓶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98393U true CN206198393U (zh) 2017-05-31

Family

ID=58755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34233.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98393U (zh) 2016-07-12 2016-07-12 改良结构的插瓶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983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74611B (zh) 用于医疗设备组件的连接系统
US10021917B2 (en)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having same
CN102917740B (zh) 具有铰接凸缘的编码药物贮存器连接元件
CN108065452A (zh)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CN100425303C (zh) 一种安全自毁医用注射器
CN107404943A (zh) 雾化器和电子烟
CN206866632U (zh) 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CN202302077U (zh) 一种医用气门芯
CN105813613B (zh) 药液填充单元、药液贮藏件以及填充接合器
CN206390297U (zh)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TW201538152A (zh) 用於藥物輸送裝置的可棄式匣
CN206198393U (zh) 改良结构的插瓶针
CN201061640Y (zh) 无针密闭输液接头
CN105056329B (zh) 一种溶药器
WO2017016093A1 (zh) 正压免针注射帽
CN108404257A (zh) 安全胰岛素针
CN202168950U (zh) 一种用于粉针剂的配药装置
CN103285464B (zh) 一种针头回拉式可换针安全自毁注射器
CN204446814U (zh) 一次性使用低阻力注射器
CN201370862Y (zh) 自毁式真空安全注射器
CN106237453A (zh) 一种注射器用过滤器及注射器
JP2018023706A (ja) 安全輸液コネクター
CN208318227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05006995U (zh) 穿刺器及输液组件
CN202538116U (zh) 二氧化碳吸收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31

Termination date: 201807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