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89028U - 车缝插足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车缝插足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89028U
CN206189028U CN201621067179.3U CN201621067179U CN206189028U CN 206189028 U CN206189028 U CN 206189028U CN 201621067179 U CN201621067179 U CN 201621067179U CN 206189028 U CN206189028 U CN 2061890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ut
feeding
sewing
tem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6717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耀强
张润明
黄木生
刘远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Esquel Textiles Co Ltd
Guilin Esquel Textil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Esquel Textiles Co Ltd
Guilin Esquel Textil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Esquel Textiles Co Ltd, Guilin Esquel Textil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Esquel Textil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6717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890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890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890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缝插足系统。该车缝插足系统包括机台、上料装置、叠料装置、送料装置以及车缝装置。上料装置设在机台上以用于领裁片以及插足裁片的上料。叠料装置具有模板以及压模板,模板具有用于供领裁片放置的置料槽,压模板用于压住置料槽内的领裁片以及重叠在领裁片上的插足裁片,压模板上具有车缝通道。送料装置设在机台上以用于驱动叠料装置、领裁片以及插足裁片移动至车缝工位处。车缝装置具有车缝工位,车缝装置用于合缝领裁片以及插足裁片。该车缝插足系统节时节力。

Description

车缝插足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缝插足系统。
背景技术
在制衣领域,市场上的车缝插足这道工序时需要人工摆放裁片再辅助裁片定位后进行车缝,工人摆放裁片的速度往往决定了该工序的工作效率,工人摆放裁片导致了浪费了人力资源的同时,产量也得不到提高,且不能与下一道工序进行联动,使下一个工序的进行必须也要通过工人的参与才能进行,导致流水线的整体生产效率不高,降低了生产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节约人力且生产效率高的车缝插足系统。
一种车缝插足系统,包括:
机台;
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设在所述机台上以用于对领裁片以及插足裁片的上料;
叠料装置,所述叠料装置具有模板以及压模板,所述模板具有用于供所述领裁片放置的置料槽,所述压模板用于压住所述置料槽内的所述领裁片以及重叠在所述领裁片上的所述插足裁片,所述压模板上具有车缝通道;
送料装置,所述送料装置设在所述机台上以用于驱动所述叠料装置、所述领裁片以及所述插足裁片移动至车缝工位处;以及
车缝装置,所述车缝装置具有所述车缝工位,所述车缝装置用于合缝所述领裁片以及所述插足裁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料装置具有上料架、上料托板、第一上料槽、第二上料槽、第一粘连部件以及第二粘连部件,所述上料托板位于所述上料架上,所述第一上料槽设在所述上料托板上以用于供领裁片叠放,所述第二上料槽设在所述上料托板上以用于供插足裁片叠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板上具有定位鞘;所述送料装置具有送料板、送料驱动部件、锁紧爪以及锁紧驱动部件,所述送料板位于所述机台的工作台面上,所述送料驱动部件设在所述机台上且连接于所述送料板,所述送料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送料板沿着所述工作台面移动至所述车缝工位处;所述锁紧驱动部件设在所述送料板上且连接于所述锁紧爪,所述锁紧驱动部件能够通过驱动所述送料爪闭合来锁紧所述定位鞘或者张开来释放所述定位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叠料装置还具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送料板的上表面且连接在所述送料板的其中一侧边缘,所述压模板突出于所述模板的该侧边缘,所述连接板还连接于所述压模板,所述送料板连接有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边具有卡槽,所述定位鞘与所述卡槽适配,当所述模板移动至所述压模板下方时,所述定位鞘能够卡设至所述卡槽内,且所述定位鞘突出于所述送料板的上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鞘的数量与所述卡槽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定位鞘与多个所述卡槽一一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复位装置;所述模板具有限位孔,所述复位装置具有复位座、复位鞘以及复位驱动部件,所述复位鞘设在所述复位座上,所述复位驱动部件设在所述机台上且连接于所述复位座,当所述模板上的所述领裁片与所述插足裁片合缝完之后,所述复位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复位座移动至所述模板的下方以使得所述复位鞘插入所述限位孔内,所述复位驱动部件还能够带动所述模板以及所述压模板移动至上料装置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复位装置还具有滑轨以及滑块,所述滑轨设在所述机台上,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滑轨;
所述复位驱动部件具有第一复位驱动元件以及第二复位驱动元件,所述第一复位驱动元件设在机台上且连接于所述滑块以用于驱动所述滑块沿着所述滑轨移动,所述第二复位驱动元件设在所述滑块上且连接于所述复位座,所述第二复位驱动元件用于驱动所述复位座纵向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板的数量以及所述压模板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模板与多个所述压模板一一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料装置还具有上料驱动部件以及上料传感器,所述上料驱动部件设在所述上料架上且位于所述上料托板的下方,所述上料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上料托板上升或者下降,所述上料传感器设在所述上料托板的上方以用于检测所述上料托板上所述领裁片和所述插足裁片的高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料装置具有多个挡板,多个所述挡板垂直连接于所述上料托板围成所述第一上料槽以及所述第二上料槽,所述第二上料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上料槽位于所述第一上料槽的两侧,所述第二粘连部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粘连部件分别对应于两个所述第二上料槽。
上述涉及的车缝插足系统,设置了上料装置,上料装置设在机台上以用于对领裁片以及插足裁片的上料;设置了叠料装置,叠料装置具有模板以及压模板,模板具有用于供领裁片放置的置料槽,领裁片放置在置料槽内,以防止领裁片的偏移和错位,压模板用于压住置料槽内的领裁片以及重叠在领裁片上的插足裁片,通过压模板来压住领裁片以及插足裁片,进一步地避免了模板在移动过程中领裁片以及插足裁片的相对移位,节约了在车缝前人工再次定位的动作,节约时间,节约人力。压模板上具有车缝通道,车缝时,车缝装置可以透过压模板进行车缝;设置了送料装置,送料装置设在所述机台上以用于驱动叠料装置、领裁片以及插足裁片移动至车缝工位处,通过送料装置的设置,实现了自动化送料,自动化送料的动作稳定可控,避免了在送料过程中,出现的领裁片与插足裁片之间的移位。车缝装置用于合缝领裁片以及插足裁片。上述涉及的车缝插足系统,实现了上料、叠料、送料、车缝的一个完整的自动化体系,全程人工参与少,节约人力,节约时间,并且生产的效率提高,领裁片与插足裁片车缝的质量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车缝插足系统示意图;
图2、3为图1中所示车缝插足系统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所示车缝插足系统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车缝插足系统;100、机台;110、工作台面;200、上料装置;210、上料架;220、上料托板;230、第一上料槽;240、第二上料槽;250、第一粘连部件;260、第二粘连部件;270、上料驱动部件;280、上料传感器;300、叠料装置;310、模板;311、定位鞘311;312、限位孔;320、压模板;321、车缝通道;330、连接板;400、送料装置;410、送料板;420、送料驱动部件;430、锁紧爪;440、锁紧驱动部件;500、车缝装置;600、收料装置;610、支架;620、收料导轨;630、收料移动块;640、收料驱动部件;650、吸风部件;660、旋转驱动部件;700、复位装置;710、复位座;720、复位鞘;730、复位驱动部件;740、滑轨;750、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了一种车缝插足系统10。该车缝插足系统10包括机台100、上料装置200、叠料装置300、送料装置400、车缝装置500、收料装置600、复位装置700以及控制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控制装置就可以采用PLC。机台100的上方设有工作台面110,机台的底部可以设有多个脚轮,以便于机台的移动。
请参见图2以及图3所示,上料装置200设在机台100上以用于对领裁片以及插足裁片的上料。
请参见图2以及图3所示,上料装置200具有上料架210、上料托板220、第一上料槽230、第二上料槽240、第一粘连部件250以及第二粘连部件260。上料托板220位于上料架210上,第一上料槽230设在上料托板220上以用于供领裁片叠放,第二上料槽240设在上料托板220上以用于供插足裁片叠放。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于第一粘连部件250以及第二粘连部件260。
请参见图2以及图3所示,上料装置200还具有上料驱动部件270以及上料传感器280。上料驱动部件270设在上料架210上且位于上料托板220的下方,上料驱动部件270用于驱动上料托板220上升或者下降,上料传感器280设在上料托板220的上方以用于检测上料托板220上领裁片和插足裁片的高度。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于上料驱动部件270。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于上料传感器280。
请参见图2以及图3所示,上料装置200具有多个挡板。多个挡板垂直连接于上料托板220围成第一上料槽230以及第二上料槽240。第二上料槽24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上料槽240位于第一上料槽230的两侧。第二粘连部件26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粘连部件260分别对应于两个第二上料槽240。
请参见图3以及图4所示,叠料装置300具有模板310以及压模板320。模板310具有用于供领裁片放置的置料槽。模板310上具有定位鞘311。模板310具有限位孔。模板310的数量以及压模板320的数量均至少为两个,多个模板310与多个压模板320一一对应。
置料槽内具有多个吸风孔(图中未示出)。通过多个吸风孔的设置,可以通过吸风孔的吸风实现位于置料槽内的领裁片的吸附,避免定位后的领裁片的移位。压模板320用于压住置料槽内的领裁片以及重叠在领裁片上的插足裁片,压模板320上具有车缝通道321。
送料装置400设在机台100上以用于驱动叠料装置300、领裁片以及插足裁片移动至车缝工位处。
请参见图3以及图4所示,送料装置400具有送料板410、送料驱动部件420、锁紧爪430以及锁紧驱动部件440。送料板410位于机台100的工作台面110上。送料驱动部件420设在机台100上且连接于送料板410。送料驱动部件420用于驱动送料板410沿着工作台面110移动至车缝工位处。锁紧驱动部件440设在送料板410上且连接于锁紧爪430。锁紧驱动部件440能够通过驱动送料爪闭合来锁紧定位鞘311或者张开来释放定位鞘311。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于送料驱动部件420。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于锁紧驱动部件440。
请参见图3以及图4所示,定位鞘311的数量与卡槽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定位鞘311与多个卡槽一一对应。
叠料装置300还具有连接板330。连接板330位于送料板410的上表面且连接在送料板410的其中一侧边缘。压模板320突出于模板310的该侧边缘。,连接板330还连接于压模板320。送料板410连接有连接板330的一侧边具有卡槽。定位鞘311与卡槽适配,当模板310移动至压模板320下方时,定位鞘311能够卡设至卡槽内,且定位鞘311突出于送料板410的上表面。
车缝装置500具有车缝工位,车缝装置500用于合缝领裁片以及插足裁片。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于车缝装置500。
请参见图2以及图4所示,复位装置700具有复位座710、复位鞘720以及复位驱动部件730。复位鞘720设在复位座710上。复位驱动部件730设在机台100上且连接于复位座710,当模板310上的领裁片与插足裁片合缝完之后,复位驱动部件730用于驱动复位座710移动至模板310的下方以使得复位鞘720插入限位孔内,复位驱动部件730还能够带动模板310以及压模板320移动至上料装置200处。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于复位驱动部件730。
在本实施例中,复位装置700还具有滑轨740以及滑块750。滑轨740设在机台100上。滑块750滑动连接于滑轨740。
请参见图2以及图4所示,复位驱动部件730具有第一复位驱动元件以及第二复位驱动元件。第一复位驱动元件设在机台100上且连接于滑块750以用于驱动滑块750沿着滑轨740移动,第二复位驱动元件设在滑块750上且连接于复位座710,第二复位驱动元件用于驱动复位座710纵向移动。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于第一复位驱动元件。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于第二复位驱动元件。
请参见图2所示,收料装置600包括支架610、收料导轨620、收料移动块630、收料驱动部件640、吸风部件650以及旋转驱动部件660。支架610用于设在机台100上,收料驱动部件640连接于吸风部件650以用于驱动吸风部件650移动,吸风部件650用于吸取机台100上合缝后的裁片;旋转驱动部件660设在支架610上且连接于收料驱动部件640,旋转驱动部件660用于通过驱动收料驱动部件640转动来带动吸风部件650转动,吸风部件650的转动能够带动合缝后的裁片转动。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于、收料驱动部件640、吸风部件650以及旋转驱动部件660。
请参见图2以及图3所示,收料驱动部件640包括第一收料驱动元件以及第二收料驱动元件。第二收料驱动元件连接于吸风部件650以用于驱动吸风部件650相对于机台100的工作台面110纵向移动,第一收料驱动元件设在支架610上且连接于第二收料驱动元件,第一收料驱动元件用于通过驱动第二收料驱动元件横向移动来带动吸风部件650相对于机台100的工作台面110横向移动。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于第一收料驱动元件以及第二收料驱动元件。
收料导轨620设在支架610上,收料移动块630滑动连接于收料导轨620,收料移动块630连接于第二收料驱动元件,第一收料驱动元件用于驱动收料移动块630沿着收料导轨620移动。
吸风部件650具有吸风盒以及吸风板,吸风板上具有多个吸风孔,吸风板连接于吸风盒,且多个吸风孔与吸风盒连通。上述的收料装置600,设置了收料驱动部件640、吸风部件650以及旋转驱动部件660,通过收料驱动部件640用于驱动吸风部件650移动,吸风部件650用于吸取机台100上合缝后的裁片;旋转驱动部件660用于通过驱动收料驱动部件640转动来带动吸风部件650转动,吸风部件650的转动能够带动合缝后的裁片转动需要的角度,即可实现合缝后的裁片的重新定位,避免了收料后裁片处于杂乱无章的状态,合缝后的裁片继续进行下一步工序时,不需要人工再次进行裁片的定位,节约时间、节约人力。
上述涉及的车缝插足系统10,在用于领裁片与插足裁片之间的车缝时,涉及如下步骤:
将第一个模板310置于机台100的工作台面110上的预设位置,控制装置控制上料装置200的第一粘连部件250从第二上料槽240中粘取领裁片并送到模板310的置料槽内,此时可以手动微调领裁片的位置,通过模板上的吸风孔吸风以吸附住领裁片,控制装置控制第二粘连部件260从第一上料槽230内粘取插足裁片并送至领裁片上的预设位置,控制装置控制第二粘连部件260粘取两次,两个插足裁片分别位于领裁片的两端的预设位置。
控制装置控制送料装置400的送料驱动部件420驱动送料板410移动至模板310处,并且送料板410的卡槽与模板310上的定位鞘311配合,也即定位鞘311卡设在送料板410的卡槽内,此时,叠料装置300的压模板320正好位于模板310的上方,控制装置控制送料装置400的锁紧驱动部件440驱动锁紧爪430锁住定位鞘311,使得模板310与送料板410固定住。
控制装置控制送料装置的送料驱动部件420驱动送料板410移动至车缝装置500的车缝工位处,控制装置控制车缝装置500合缝两个插足裁片与领裁片。
控制装置控制送料装置的送料驱动部件420驱动送料板410移动至收料装置处,控制装置控制送料装置400的锁紧驱动部件440驱动锁紧爪430释放定位鞘311,使得模板310与送料板410松开,并且送料装置400的送料驱动部件420驱动送料板410脱离模板310,使得合缝后的领裁片与插足裁片裸露出来,控制装置控制收料装置600的第一收料驱动元件以及第二收料驱动元件配合驱动吸风部件650移动至合缝后的领裁片与插足裁片上方,控制装置控制吸风部件650吸风来吸住合缝后的领裁片与插足裁片,控制装置控制旋转驱动部件660驱动吸风部件650旋转预设的角度,以使得合缝后的领裁片与插足裁片调整方向,以便于进行下游工序。
在车缝的同时,即可进行第二个模板的上料,以此循环,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上述涉及的车缝插足系统10,设置了上料装置200,上料装置200设在机台100上以用于对领裁片以及插足裁片的上料;设置了叠料装置300,叠料装置300具有模板310以及压模板320,模板310具有用于供领裁片放置的置料槽,领裁片放置在置料槽内,以防止领裁片的偏移和错位,压模板320用于压住置料槽内的领裁片以及重叠在领裁片上的插足裁片,通过压模板320来压住领裁片以及插足裁片,进一步地避免了模板310在移动过程中领裁片以及插足裁片的相对移位,节约了在车缝前人工再次定位的动作,节约时间,节约人力。压模板320上具有车缝通道321,车缝时,车缝装置500可以透过压模板320进行车缝;设置了送料装置400,送料装置400设在机台100上以用于驱动叠料装置300、领裁片以及插足裁片移动至车缝工位处,通过送料装置400的设置,实现了自动化送料,自动化送料的动作稳定可控,避免了在送料过程中,出现的领裁片与插足裁片之间的移位。车缝装置500用于合缝领裁片以及插足裁片。上述涉及的车缝插足系统10,实现了上料、叠料、送料、车缝的一个完整的自动化体系,全程人工参与少,节约人力,节约时间,并且生产的效率提高,领裁片与插足裁片车缝的质量稳定。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车缝插足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台;
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设在所述机台上以用于对领裁片以及插足裁片的上料;
叠料装置,所述叠料装置具有模板以及压模板,所述模板具有用于供所述领裁片放置的置料槽,所述压模板用于压住所述置料槽内的所述领裁片以及重叠在所述领裁片上的所述插足裁片,所述压模板上具有车缝通道;
送料装置,所述送料装置设在所述机台上以用于驱动所述叠料装置、所述领裁片以及所述插足裁片移动至车缝工位处;以及
车缝装置,所述车缝装置具有所述车缝工位,所述车缝装置用于合缝所述领裁片以及所述插足裁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缝插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具有上料架、上料托板、第一上料槽、第二上料槽、第一粘连部件以及第二粘连部件,所述上料托板位于所述上料架上,所述第一上料槽设在所述上料托板上以用于供领裁片叠放,所述第二上料槽设在所述上料托板上以用于供插足裁片叠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缝插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上具有定位鞘;所述送料装置具有送料板、送料驱动部件、锁紧爪以及锁紧驱动部件,所述送料板位于所述机台的工作台面上,所述送料驱动部件设在所述机台上且连接于所述送料板,所述送料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送料板沿着所述工作台面移动至所述车缝工位处;所述锁紧驱动部件设在所述送料板上且连接于所述锁紧爪,所述锁紧驱动部件能够通过驱动所述送料爪闭合来锁紧所述定位鞘或者张开来释放所述定位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缝插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叠料装置还具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送料板的上表面且连接在所述送料板的其中一侧边缘,所述压模板突出于所述模板的该侧边缘,所述连接板还连接于所述压模板,所述送料板连接有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边具有卡槽,所述定位鞘与所述卡槽适配,当所述模板移动至所述压模板下方时,所述定位鞘能够卡设至所述卡槽内,且所述定位鞘突出于所述送料板的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缝插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鞘的数量与所述卡槽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定位鞘与多个所述卡槽一一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缝插足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位装置;所述模板具有限位孔,所述复位装置具有复位座、复位鞘以及复位驱动部件,所述复位鞘设在所述复位座上,所述复位驱动部件设在所述机台上且连接于所述复位座,当所述模板上的所述领裁片与所述插足裁片合缝完之后,所述复位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复位座移动至所述模板的下方以使得所述复位鞘插入所述限位孔内,所述复位驱动部件还能够带动所述模板以及所述压模板移动至上料装置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缝插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装置还具有滑轨以及滑块,所述滑轨设在所述机台上,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滑轨;
所述复位驱动部件具有第一复位驱动元件以及第二复位驱动元件,所述第一复位驱动元件设在机台上且连接于所述滑块以用于驱动所述滑块沿着所述滑轨移动,所述第二复位驱动元件设在所述滑块上且连接于所述复位座,所述第二复位驱动元件用于驱动所述复位座纵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缝插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的数量以及所述压模板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模板与多个所述压模板一一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车缝插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还具有上料驱动部件以及上料传感器,所述上料驱动部件设在所述上料架上且位于所述上料托板的下方,所述上料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上料托板上升或者下降,所述上料传感器设在所述上料托板的上方以用于检测所述上料托板上所述领裁片和所述插足裁片的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缝插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具有多个挡板,多个所述挡板垂直连接于所述上料托板围成所述第一上料槽以及所述第二上料槽,所述第二上料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上料槽位于所述第一上料槽的两侧,所述第二粘连部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粘连部件分别对应于两个所述第二上料槽。
CN201621067179.3U 2016-09-20 2016-09-20 车缝插足系统 Active CN2061890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67179.3U CN206189028U (zh) 2016-09-20 2016-09-20 车缝插足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67179.3U CN206189028U (zh) 2016-09-20 2016-09-20 车缝插足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89028U true CN206189028U (zh) 2017-05-24

Family

ID=58728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67179.3U Active CN206189028U (zh) 2016-09-20 2016-09-20 车缝插足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8902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20175A (zh) * 2016-09-20 2016-11-16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车缝插足系统
CN110373819A (zh) * 2019-07-18 2019-10-25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罗纹领自动加工装置及其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20175A (zh) * 2016-09-20 2016-11-16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车缝插足系统
CN106120175B (zh) * 2016-09-20 2022-09-16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车缝插足系统
CN110373819A (zh) * 2019-07-18 2019-10-25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罗纹领自动加工装置及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89030U (zh) 裁片上料折叠装置
CN106120175A (zh) 车缝插足系统
CN206189028U (zh) 车缝插足系统
CN206259600U (zh) 一种可提高产能和高效的连接器针座自动组装机
CN204160808U (zh) 一种半自动粘箱机或钉箱机的折叠导向机构
CN104816505A (zh) 手提纸袋底部成型机
CN205970136U (zh) 一种天地盖纸盒成型机
CN202805759U (zh) 滤芯贴边装置
CN208438797U (zh) 一种自动贴内衬机
CN206752090U (zh) 裁片双层折叠及车缝机构
CN108002087A (zh) 一种多种宽度规格的新旧smt接料带的粘接机
CN206090006U (zh) 收料装置
CN107791036A (zh) 一种全自动led插灯机
CN205907467U (zh) 一种用于缝纫机模板的旋转送料台
CN201728918U (zh) 一种打码配页机的点胶系统
CN106807593A (zh) 一种板套自动点胶组装机
CN208835212U (zh) 一种全自动电芯侧面贴胶设备
CN204659179U (zh) 一种自动移印机
CN206189039U (zh) 裁片拼缝加工系统
CN206070135U (zh) 车缝系统
CN205999593U (zh) 压料机构
CN206070130U (zh) 车缝装置
CN206189029U (zh) 裁片重叠定位机构
CN206413816U (zh) 基于视觉的自动开钮门机
US20080105097A1 (en) Arrangement for covering a flat lying blank with a cov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